Workflow
21世纪经济报道
icon
搜索文档
沪指突破新高!证券ETF(159841)连续7日获资金净流入,涨幅1.81%,机构:板块有望迎来盈利估值双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1:12
市场表现 - 沪指持续走强,盘中突破3674.4点,创2021年12月17日以来新高 [1] - 证券ETF(159841)上涨1.81%,成分股中国盛金控涨停,中银证券、长城证券、国联民生等多股跟涨 [1] - 证券ETF(159841)连续7日获资金净流入,累计吸金超2.2亿元 [1] 行业分析 - 证券ETF(159841)跟踪中证全指证券公司指数,覆盖A股大市值证券龙头及金融科技龙头 [1] - 西部证券指出,流动性宽松和政策有为背景下,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为金融股带来机会 [1] - 2025年证券行业景气度将持续回升,并购重组主线和金融科技新变化有望推动板块盈利估值双击 [1] 资金动向 - 本轮行情增量资金来自保险、养老金、公募基金、私募基金等机构资金,以及居民配置资金 [2] - 自"924"行情启动以来,M1-M2同比增速负剪刀差持续收窄,反映资金活化程度增强 [2] - 两融余额站上十年新高,个人投资者风险偏好持续回升 [2] - 资产配置荒下,居民资产配置向权益类资产倾斜,增量资金入市成为"慢牛"行情重要驱动 [2]
黄金上市公司上半年业绩亮眼,黄金股ETF(159562)涨近1%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1:12
黄金市场表现 - 美国7月通胀指标回升推动国际金价小幅走高 COMEX黄金盘中上涨0 11% [1] - 黄金相关ETF普遍上涨 黄金ETF华夏(518850)涨0 16% 黄金股ETF(159562)涨0 91% [1] - 有色金属ETF基金(516650)上涨1 03% 持仓股博威合金涨停 华钰矿业 华峰铝业 华锡有色等涨幅居前 [1] 黄金行业公司动态 - 黄金行业上市公司2025年半年报及业绩预告显示 受金价高企影响 矿产开采端公司业绩普遍良好 [1] - 西部黄金 湖南黄金 山东黄金 中金黄金等公司业绩出现明显增长 [1] - 江西铜业股份涨幅超5% 华钰矿业 紫金矿业 铜陵有色等股走强 [1] 黄金市场趋势分析 - 银河期货认为 尽管美联储降息预期增强 但黄金市场上涨动能不足 可能仍需调整 未来或维持高位区间震荡 [1] - 市场对金价长期上涨共识增强 黄金股投资逻辑转向关注公司储量而非短期产量 拥有更多储量的公司价值凸显 [1]
沪指突破“924”行情高点!机构:A股正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13
市场表现 - 沪指持续走强 盘中突破3674 4点 创2021年12月17日以来新高 截至9 56达3675 3点 [1] - 2025年7月A股新开户数达196 36万户 同比大幅增长70 54% 环比增长19 27% [1] 行情驱动因素 - 居民增量资金入市成为本轮"慢牛"重要驱动 看好下半年A股冲击2024年高点 [1] - 本轮行情由散户情绪升温与外资回流主导 险资提供长期支撑 [1] - 国家队托市力度减弱 公募机构行为谨慎 保险资金持续入市 [1] 机构观点 - 2024年"924"行情启动确立市场长周期底部 2025年4月7日后走出A股史上第5轮牛市 [2] - A股处于历史上第一次"系统性'慢'牛"中 上证中长期目标或突破3674高点 [2] - 政策倾向显示财政支出方向逐步转向居民端 为未来经济恢复潜力基础 [2] - A股市场整体估值仍有吸引力 结构改革收效 长期可投资性提升 [2] - 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改革见效 股票回购与红利派发持续提升 基本面呈现正面上修 [2]
近百台智元机器人进厂“上岗”,深市规模最大的机器人ETF(159770)昨日净流入近1.54亿元,盘中实时净申购达3100万份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10:08
市场表现 - 8月13日三大指数集体高开 机器人ETF(159770)涨0.31% 成交额突破5100万元 溢折率0.11% [1] - 机器人ETF(159770)盘中实时净申购达3100万份 [1] - 该ETF昨日获资金净流入近1.54亿元 [2] - 截至8月12日 机器人ETF(159770)基金份额和规模在深市同标的产品中位居第一 [2] 成分股与行业配置 - 成分股燕麦科技涨超4% 华辰装备、瀚川智能、东杰智能等跟涨 [1] - 机器人ETF(159770)紧密跟踪中证机器人指数 行业配置包括制造业与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 [2] - 重仓股含汇川技术、科大讯飞、石头科技等 [2] - 该ETF配备2只场外联接基金(A类:014880;C类:014881) [2] 行业动态 - 富临精工工厂近百台远征A2-W机器人正式进厂"上岗" 这是该品类在全球智能制造场景的首次规模化落地 [2] - 智元机器人公司与富临精工达成数千万元标的的项目合作 [2] 机构观点 - 万联证券指出人形机器人产业化进程加速 核心零部件国产化突破与规模化量产或将成为关键投资主线 [3] - 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显示国产核心部件在性能与成本上已具备全球竞争力 [3] - 光大证券表示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突破性的一年 万台级别的量产将带动下游产业链进入确定性放量阶段 [3] - 万台级别的数据采集和训练有望解决数据匮乏难题 推动人形机器人向更泛化、更实用的阶段 [3]
多项消费领域贷款可享贴息,港股消费ETF(159735)涨超1%,万洲国际涨超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9:56
港股消费板块表现 - 港股主要指数高开,消费板块活跃 [1] - 港股消费ETF(159735)上涨1.09%,成分股中万洲国际涨超4%,阿里巴巴-W、哔哩哔哩-W、康师傅控股、蜜雪集团、蒙牛乳业等多股涨超2% [2] - 港股消费ETF跟踪中证港股通消费主题指数,该指数选取港股通范围内流动性较好、市值较大的50只消费主题相关股票组成样本 [2] 消费贷款贴息政策 - 财政部等三部门印发《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5万元及以上重点领域消费(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等),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贷款合同利率的50% [2] - 财政部等九部门印发《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实施方案》,贴息期限不超过1年,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万元 [2] 机构观点 - 广发证券认为消费贷短期对消费总量影响有限,但信号意义明显,贴息领域为政策支持重点,个人贷款贴息政策和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分别从需求、供给两端作用于消费,有助于扩大消费弹性 [3] - 申万宏源看好港股为潜在牛市中领涨市场,认为当前是港股大众消费品的补涨窗口,中期维度继续看好港股科技、创新药和新消费龙头 [3]
茶饮料不好卖了?康师傅茶饮少卖7亿元丨消费参考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7:37
茶饮料市场 - 康师傅2025年上半年茶饮料收入同比下滑6.3%至106.7亿元,饮料总收入下滑2.6%至263.59亿元 [1] - 农夫山泉2024年茶饮料营收达167亿元,占比39%成为第一大品类,2021-2024年增速分别为48%/51%/83%/32% [1] - 统一企业中国茶饮料收入同比增长9.1%至50.68亿元,康师傅下滑或与有糖茶市场收缩及渠道减少有关(经销商从67215家降至63806家) [1][2] 食品饮料行业 - 双汇发展2025年上半年营收284.14亿元(+2.97%),净利润23.23亿元(+1.17%) [10] - 伊利股份在内蒙古成立全资项目管理公司,注册资本500万元 [11] - 煌上煌拟4.95亿元收购福建立兴食品51%股权,实现控股 [12] 乳制品与新品 - 达能推出首款GLP-1减肥人群专用酸奶OIKOS FUSION [14] - 和润推出鲜榨乳清新品 [15] 餐饮行业 - 麦当劳回应招募退休人员称提供合规报酬及商业保险 [16] - 瑞幸推出浪浪山小妖怪联名蜜柚拿铁 [17] - Manner Coffee上新海盐薄荷冰拿铁(20元/350ml) [18] 电商与零售 - 美团启动"堂食提振"计划,全量发放到店消费券 [19] - 抖音电商累计补贴商家超165亿元,7月货架场景免佣省10亿元 [20] - 苏宁易购与家乐福达成2.2亿元债务和解,将持家乐福中国100%股权 [21] 物流与供应链 - 中远海运在新疆成立4亿元物流供应链公司 [23] 时尚与服饰 - 太平鸟股东陈红朝拟减持不超3%股份(1413.22万股) [24] - 耐克与乐高合作推出篮球主题玩具及服装 [25] 家居电器 - 梦百合股东中阅聚焦9号减持0.5%股份(287.55万股) [26][27] - 富安娜首次回购100万股(0.1193%总股本),耗资729.52万元 [28] 文娱产业 - 银河娱乐上半年营收232亿港元(+8%),净利润52.4亿港元(+19%) [30] - 腾讯音乐Q2营收84.4亿元(+17.9%),调整后净利润26.4亿元(+33%) [31] - 阅文集团上半年营收31.91亿元(-23.9%),净利润8.5亿元(+68.5%) [32]
符合条件的个人消费贷款可享贴息;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南财早新闻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7:37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双方同意自8月12日起继续暂停实施24%的对等关税及非关税反制措施90天 [2] 财政与消费政策 - 财政部等部门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及重点领域消费可享受贴息 [5] - 餐饮住宿等8类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可享受1个百分点年贴息,单户最高贴息贷款规模100万元 [5] - 苏州市下调住房公积金贷款首付款比例至15% [6] 宏观经济数据 - 上半年全国新设经营主体1327.8万户,其中企业462万户,个体工商户862.9万户 [4] - 长三角41城上半年GDP数据公布,上海以26222.15亿元居首,舟山增速6.9%最高 [4] - 7月1日至8月11日全国铁路发送旅客6.16亿人次,日均1467.5万人次 [6] 能源与贸易 - 成品油价格因国际油价波动未作调整,未调金额纳入下次调价 [4] - 商务部对加拿大进口油菜籽实施反倾销保证金措施,并对豌豆淀粉启动反倾销调查 [4] 资本市场动态 - A股融资余额突破2万亿元,创2015年以来新高,杠杆资金主要流入半导体、AI等高科技产业链 [7] - 港股上半年IPO集资额1270亿港元,同比增长超600%,港交所处理中上市申请超210宗 [7] - 沪深两市超50家上市公司提出中期分红方案,现金分红规模超820亿元 [7] 公司业绩与动向 - 贵州茅台上半年营收893.89亿元(+9.1%),净利润454.03亿元(+8.89%) [8] - 中国联通上半年营收超2000亿元(+1.5%),税前利润178亿元(+5.1%),中期股息同比提升14.5% [8] - 金龙鱼上半年营收1156.82亿元(+5.67%),净利润17.56亿元(+60.07%) [8] - 华为发布AI推理技术UCM,计划9月开源 [9] 国际金融市场 - 美股三大指数均涨超1%,纳指、标普500创历史新高,Meta市值逼近2万亿美元 [11] - 美国7月CPI环比涨0.2%,同比涨2.7%,市场预期9月降息概率超90% [12] - 美国国债总额首次超过37万亿美元 [12] 行业动态 - 锂业分会呼吁抵制恶性竞争,加强上下游协同以维护产业安全 [6] - 快递服务收入按"收派服务"缴纳增值税 [4]
牛市氛围渐浓!A股杠杆资金加速入场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7:26
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收涨0.5%报3665.92点,创年内收盘新高,逼近去年"924"行情高点3674点 [1] - A股融资余额达20122亿元,创2015年7月以来新高,单月增加近1300亿元 [1][4] - 全市场两融维保比例上升至280.56%,周环比提升3.4个百分点,处于近三年92.46%分位数 [8][9] 资金流向 - 杠杆资金单日买入额占比维持10%左右,电子、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入超200亿元,电力设备等4行业净流入均超120亿元 [4][5] - 半导体、小金属等二级行业获融资集中买入,北方稀土等4只个股净流入超20亿元,其中北方稀土达30.75亿元 [6][7] - 融资资金66%流向信息技术、工业、材料领域,半导体等硬科技赛道占比超45% [11] 行业配置 - 科技成长板块受青睐,AI/算力链、光模块等TMT方向存估值修复机会,创新药出海逻辑持续 [14] - 券商、保险行业受益于居民资金入市,高股息板块仍具配置价值 [14] - 建议采用"哑铃型"策略平衡科技成长与高股息资产,关注港股科技互联网巨头 [15][16] 市场趋势 - 当前融资余额占流通市值比例约2%,融资买入额占比10.55%,显著低于2015年峰值19.47% [10] - 行情驱动因素从资金驱动向盈利驱动过渡,全A盈利与ROE有望企稳改善 [12] - 与2015年相比,当前资金结构更均衡,主要投向高研发转化率企业,避免单一估值泡沫 [11]
贷款贴息政策惠企利民,持续扩大内需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3 06:44
为落实大力提振消费、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的部署,多部门共同制定并发布个人消费贷款财政贴息政策 与服务业经营主体贷款贴息政策,分别在需求端与供给端,发挥财政资金对提振消费的支持引导作用, 通过降低居民消费信贷成本释放居民消费潜力。 政策规定,对于实际用于消费的贷款年贴息比例为1个百分点,贴息范围包括单笔5万元以下消费,以及 单笔5万元及以上的家用汽车、养老生育、教育培训、文化旅游、家居家装、电子产品、健康医疗等重 点领域消费。对于服务业经营主体的贴息比例同样为1个百分点,单户享受贴息的贷款规模最高可达100 万元,范围主要包括餐饮住宿、健康、养老、托育、家政、文化娱乐、旅游、体育8类消费领域服务 业。 显然,此次推出的供需两端财政贴息政策支持主要瞄准了服务业消费。这是因为,今年我国已经安排 3000亿元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支持消费品以旧换新,有力促进了上半年的商品消费增长。此次贷款贴息 政策只有时间范围的要求,并没有财政贴息资金的规模限制,应该是多多益善。 不久前召开的中央政治局会议要求有效释放内需潜力,在扩大商品消费的同时,培育服务消费新的增长 点。同时,提出用好各项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加力支持提振消费等工作,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