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华尔街见闻
icon
搜索文档
关于“60天账期支付”,比亚迪等车企集体表态!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6:38
行业倡议与响应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要求严格执行60天内账期支付原则并规范供应商款项结算流程[1] - 倡议明确货物交付验收时间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且合同签订有效期不少于1年[1] - 工信部认为这些规定对促进汽车行业规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1] 传统车企执行情况 - 上汽集团2025年6月已宣布将供应商支付账期统一至60天内且不采用商业承兑汇票[2] - 广汽集团自1997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不超过60天供应商账期原则已严格执行28年[4] - 长安汽车通过创新实施"按交付日起算+十日归集支付"方案全面兑现60天账期承诺[7] 新能源车企承诺 - 比亚迪承诺聚焦订单确认、交付验收等关键环节构建协作共赢发展生态[12] - 小米汽车和理想汽车完全赞同协会倡议承诺履行60天以内支付账期[14] - 蔚来汽车致力于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生态小鹏汽车承诺严格执行及时验收和准时结算[16] 产业链协同发展 - 东风汽车承诺在关键环节落实倡议要求增强产业链韧性[9] - 赛力斯集团强调企业应加强自律共同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17] - 多家车企表态将保障供应商权益稳定供应商预期[1]
泰国拟对黄金交易征税,以遏制泰铢升值冲击出口与旅游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6:30
政策背景与目标 - 泰国政府考虑对实物黄金交易征税以遏制泰铢快速升值 保护受冲击的出口和旅游业[1] - 征税对象为通过线上渠道买卖并以泰铢结算的黄金交易 豁免以美元交易、期货交易所及金银店购买的黄金[1] - 政策目标为减少黄金出口并提高泰国人持有黄金成本 因黄金运输相关的美元流入推高泰铢汇率[1] 市场影响与数据表现 - 消息公布后泰铢兑美元汇率单日跌幅达0.6%至31.92 创7月31日以来最大单日跌幅[1] - 2025年前七个月泰国黄金出口额同比飙升69%至2540亿泰铢(约80亿美元) 对柬埔寨出口异常增长引发调查呼声[5] - 泰铢年内累计升值7% 达2021年以来高点 黄金出口收益是重要推动因素[1][5] 行业结构与交易特征 - 泰国近70%黄金交易通过在线平台完成 最大交易商MTS Gold Group披露该数据[5] - 泰国黄金需求主要依赖进口 预计2025年需求将连续第五年增长至53.7吨[5] - 投资者出售黄金时将美元收益兑换为泰铢的操作直接推高本币汇率[5] 政策实施进展 - 税收细节仍在讨论中 可能以"特别营业税"形式引入 具体税率未最终确定[4] - 征税触发条件为黄金销售商将美元收益兑换成泰铢 央行将与黄金交易公司会谈加强交易报告[4] - 最终决定需待新内阁上任后做出 央行与财政部将举行更多会谈[4] 经济影响维度 - 强势泰铢损害占GDP70%的出口和旅游业 出口商品遭受19%美国关税打击 游客因汇率和安全问题减少[5] - 央行将泰铢升值归因于美元走弱和外部因素 承诺干预市场遏制过度波动[5]
东兴证券总经理亲自回应!缘何六年后首次招聘首席经济学家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6:20
研究业务改革 - 公司重启宏观研究团队并公开招聘首席经济学家 该职位已空缺6年 要求应聘者具备5年以上知名机构工作经验和较高业内知名度[1] - 公司研究业务以价值理念为指导 进一步充实宏观研究力量 夯实企业价值挖掘的宏观研究基础[1] - 公司董事会于今年4月审议通过研究所等部门组织架构调整议案 对研究业务相关部门架构进行优化调整[1] 投行业务发展 - 上半年投行业务净收入排名从去年全行业三十名开外升至第十名 业务体量提速非常明显[1] - 公司实施投资银行业务架构改革 业务管理团队由团队制向项目制转变 使管理更加精细化集约化[2] - 公司调整优化投行业务管理架构 打造特色鲜明 功能突出 管理扁平 快速响应的管理体系[2] 自营投资策略 - 公司持续推动权益自营业务去方向战略转型 立足长期价值投资 成效显著[2] - 已形成多品种 多市场 多策略的去方向投资体系 投资品种不断拓展 投资策略不断丰富[2] - 未来将继续坚持绝对收益理念 扩展投资品种 优化现有策略 挖掘新策略 降低收益波动谋求稳定收益[2] 行业并购趋势 - 证券行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资源实现业务互补与区域协同[2] - 公司将积极顺应国家政策导向 在专注主业发展同时关注行业并购重组机会[2] - 如有并购重组相关计划将严格按照信息披露规定及时公告[3]
“预制菜大战”升级!罗永浩质问5连发,西贝紧急修改致歉信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6:14
一场由网红企业家罗永浩点燃的关于预制菜的公开辩论,在中国餐饮市场和资本市场同时引发震动。 最新动态是,西贝餐饮集团于9月15日下午发布致歉信,并承诺在2025年10月1日前,陆续将儿童餐、烤羊肉串、手撕椒麻鸡等多款核心产品从中 央厨房预加工调整为门店现场制作。致歉信写道,正如西贝餐饮创始人贾国龙向顾客所做的承诺做饭的围着吃饭的转,你说咋好就咋办。顾客虐 我千百遍,我待顾客如初恋。 罗永浩则快速回怼,连发五个质问:"顾客虐你什么了?顾客都被你打成网络黑社会了,谁虐谁呢?百分之百没有预制菜的虚假承诺呢?拿预制菜 假装不是预制菜的税率差异呢,要不要给公众摊开讲讲?" 面对诉讼威胁,罗永浩摆出应战姿态,表示"准备好了",并悬赏10万元征集更多证据。该条博文登上社交媒体热搜榜,给正面临行业性营收下滑 压力的西贝带来了显著的商誉风险。 致歉信发出不久后便被西贝撤回再重新发布,把对"顾客虐我千百遍"中的"虐"字加了一个引号。 同日,A股预制菜概念板块异动拉升,得利斯一字涨停,三江购物盘中直线涨停,国联水产、惠发食品等个股也出现大幅上涨。罗永浩与西贝创 始人贾国龙连日来的激烈交锋,以及罗永浩在西贝致歉后于社交媒体上发布的追问 ...
小米硬刚苹果,跳过16直推17系列,雷军:全面对标iPhone!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5:32
产品策略 - 小米集团跳过16系列直接推出17系列手机 与苹果iPhone产品线保持同步命名 该系列包括小米17 小米17 Pro和小米17 Pro Max三款产品 [1][5] - 小米17定位为史上最强标准版旗舰 全方位大升级且加量不加价 小米17 Pro定位最精湛的小尺寸科技影像旗舰 小米17 Pro Max定位史上最强大的巅峰科技影像旗舰 [5][6] - 该系列将全球首发第五代骁龙8至尊版移动平台 发布时间比上代产品提前一个月 [1][5] 研发投入 - 公司过去五年研发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未来五年将加码至2000亿元人民币 [4][7] - 技术积累将在小米17系列上全面呈现 包括一系列最新成果及"新东西"的创新 [4][7] 市场竞争 - 小米高端化战略进入第五年 产品力跨代升级并全面对标iPhone 采取同代同级竞争策略 [1][3][5] - 公司认知从参数领先转向体验优先 强调高端无短板和软硬件深度融合 [5][7] - 根据最新市场份额数据 小米在中国手机市场排名第四 份额为16% 与OPPO并列 低于华为和vivo的18% [10] 市场反应 - 网友对跳过16系列直接推出17系列反应不一 部分期待产品升级达到跨代级别 部分持观望态度等待发布会配置细节 [9]
关于预制菜,新华社、人民日报、央视发声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5:09
事件背景 - 网络大V罗永浩质疑西贝几乎全是预制菜且价格昂贵 西贝创始人贾国龙否认使用预制菜并表示将起诉罗永浩 双方多次隔空争吵引发广泛热议 [2] 预制菜定义与范围 - 2024年3月21日市场监管总局等六部门联合通知明确预制菜定义:以食用农产品及其制品为原料 不添加防腐剂 经工业化预加工制成 需加热或熟制后方可食用的预包装菜肴 [5] - 不属于预制菜的食品包括:仅经清洗、去皮、分切等简单加工的净菜类食品 速冻面米食品、方便食品、盒饭、盖浇饭、馒头、糕点、肉夹馍、面包、汉堡、三明治、比萨等主食类产品 中央厨房向自有门店配送的净菜、半成品、成品菜肴 不经加热或熟制可食用的即食食品及凉拌菜 [6][7][9] 行业监管与标准 - 加强预制菜食品安全监管措施:严格落实主体责任 加强生产许可管理 加大监督检查力度 [10] - 规定预制菜不添加防腐剂 符合消费者期待和行业共识 通过冷冻、冷藏等贮存条件和杀菌后处理工艺保障食品安全 [12] - 要求大力推广餐饮环节使用预制菜明示 保障消费者知情权和选择权 [11][19] 行业现状与争议焦点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化的产物 能提高餐饮企业运行效率 满足高性价比消费需求 [14][16] - 争议原因包括:部分小规模餐饮企业食品安全难以保障 透支公众信任 缺乏明晰概念界定和统一标准 部分商家以预制代替现做却按现做价格收费侵害消费者权益 [17][18] - 消费者并非反对预制 而是反对隐瞒和欺诈 核心诉求是知情权和选择权 [19] 行业发展趋势 - 预制菜是食品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多地采取举措推进产业高质量发展 如湖南构建冷链物流体系 山东打造产业高地和产业集群 [20] -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加快出台国家标准 推进预制菜告知制度建设 为消费者提供畅通申诉渠道 [21][23] - 行业需要标准化、透明化、创新化发展 建立消费者信任纽带 [21][24]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华社)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5:05
《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纵深推进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新华社) 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本文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也未考虑到个别用户特殊的投资目标、财务状况或需要。用户应考虑本文中的任何 意见、观点或结论是否符合其特定状况。据此投资,责任自负。 风险提示及免责条款 ...
放弃激进执法,美国SEC主席称:将在“破门而入”前通知企业技术违规行为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4:58
华尔街的监管风向正在发生重大转变。 据媒体9月15日报道,由特朗普总统任命的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新主席Paul Atkins正着手废除 前任的激进执法议程,转向一种对商界更为友好的监管方式,强调在采取强制行动前给予企业纠正违规 行为的机会。 在接受采访时,Atkins明确表示,SEC未来的执法重点是追查"骗子",但对于"技术性违规",监管机构 不能"突然破门而入"。他承诺,在采取行动前会给予企业通知。 这与他的前任Gary Gensler的强硬立场形成鲜明对比。Gensler在任期间以严厉打击不当行为和推出影响 深远的新规而闻名,其执法方式曾被共和党人批评为"通过执法进行监管"。Atkins的新方针旨在解决市 场对于"缺乏正当程序和可预测性"的担忧。 批评巨额罚款,倡导警告机制 Atkins明确谴责了Gensler任内对银行和券商因记录保存违规而处以数十亿美元罚款的做法。Gensler曾认 为这是维护市场诚信和信任的关键。 Atkins认为,针对全行业的行为,"监管机构不应如此行事"。他将此前的做法形容为一种公式化的操 作:"你的收入是多少,这是你的发票"。 他主张,正确的流程应像"上学时老师用尺子敲 ...
特斯拉和xAI要合并?对冲基金大佬:感觉不可避免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4:57
Scaramucci的这一推文发布在特斯拉股东提交了一份正式提案的消息传出之后。据报道,该提案敦促特 斯拉董事会授权对xAI进行投资,首次把两家公司的资本联系统计入正式议程。 特斯拉与马斯克旗下AI初创公司xAI的合并可能性正从市场猜测演变为严肃讨论。 周日,天桥资本(SkyBridge Capital)创始人Anthony Scaramucci在社交平台X上发文称,随着马斯克加 速将AI整合到其商业版图中,特斯拉与xAI的合并"感觉不可避免"。这一言论为本已升温的合并预期再 添一把火。 对投资者而言,比股东提案更具实质性意义的,或许是马斯克那份价值可能高达1万亿美元的长期薪酬 方案。 本月初,摩根士丹利分析师Adam Jonas等人在一份研报中指出,该方案旨在化解投资者对于马斯克将精 力分散至xAI和SpaceX等其他公司的担忧。 报告称,马斯克已明确表示希望持有特斯拉至少25%的股权,以在公司控制权变更中拥有否决权,而新 方案恰好为此提供了激励路径。更重要的是,方案中一项关于收购的补充条款引起市场高度关注。该条 款规定,"市值和调整后EBITDA里程碑目标可能会进行调整,以计入被认为对里程碑实现有重大影响 ...
美银:新兴市场明年初将迎来更多“资本流入”
华尔街见闻· 2025-09-15 14:57
近期,美国银行预计,新兴市场将在明年初迎来更大规模的资金流入,美元疲软和新兴经济体韧性的进 一步确认将推动全球投资者加速从美国资产转向新兴市场。 该行全球新兴市场固收策略主管David Hauner表示,即使是来自美国的小规模多元化资金流动也将对新 兴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美银分析师认为,投资者将在明年初变得更加乐观,届时将有更多证据证实贸易紧张局势对新兴市场经 济的冲击有限。摩根士丹利分析师也指出,外资对新兴市场资产的购买迄今仍然温和,预计资金流入将 在今年最后几个月提振该板块。 新兴市场债券今年已为投资者带来近9%的回报,据彭博指标显示,超过发达市场债券同期7.5%的涨 幅。美元指数今年已下跌超过8%,有望录得2017年以来最大年度跌幅。 多重利好因素支撑新兴市场 美银表示,美元此前一直走高,美国市场表现大幅跑赢其他市场,因此没有人真正对新兴市场感兴 趣。"现在将有空间进行多元化投资,而我们只是处于这一进程的开始阶段。 美银维持对新兴市场的乐观观点,该行自第一季度以来就持此立场。Hauner指出,新兴市场资产类别将 得到美元走弱、当地央行进一步降息空间以及全球基金历史性低配置的支撑。 这些评论强化了市场对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