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中国汽车报网
icon
搜索文档
轮胎业破茧时刻:解剖刀划开绿色智造新路径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35
7月3日-7月5日,由国家橡胶轮胎质量检验检测中心主办的2025中国轮胎剖析研讨会在北京举行。本届会议聚焦"做好轮胎,精益生态",直击碳 中和、新能源、智能制造的浪潮。当前,中国轮胎业正处于一个挑战与机遇并存的关键时期,新能源汽车快速发展,对轮胎提出了新要求,整个行 业面对转型与升级关键时刻,来自轮胎行业的专家领导、企业代表齐聚一堂,共商发展,探索一条共赴未来之路。 其次,在绿色转型双碳目标下,环保材料应用、多环刚性管控、滚动阻力优化等方面。最后,产业链协同问题,原材料研发与终端需求脱节,新材料筛 选成本高,都在制约企业创新效率。 新能源革命正重塑轮胎需求,传统技术体系遭遇严峻挑战。更深的焦虑来自国际市场。我国超半数轮胎出口欧盟,而欧盟绿色壁垒持续加码。"碳足迹 核算、回收材料比例、有毒化学品限制,这些标准正在重构游戏规则。"与会专家警示。当全球轮胎产业竞逐绿色低碳与智能制造高地,中国轮胎必须从"跟 跑"转向"领跑"。 当前,新能源汽车产业上下游都在积极探索绿色低碳发展路径,轮胎行业涉及领域多、链条长、消耗重,对减碳、脱碳需求更加迫切,尤其随着整车碳 足迹管理明确,对上游零部件的碳管理也提上了日程。 "十四五 ...
2025中国二手车大会成功召开,有辆科技作为官方合作伙伴助推行业增量发展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28
行业概况 - 2025年1-5月中国二手车累计交易量791 26万辆,交易金额5163 99亿元,同比增长0 62%,行业呈现韧性增长但面临渠道碎片化、信息不对称、服务标准化不足等挑战 [3] - 2025年1-5月中国汽车出口283万辆,同比增速16%,二手车出口被视为产业升级重要方向 [7] 公司业务发展 - 月成交量超9000辆,年成交量预期突破10万辆,覆盖全国30个省级行政区的智能服务中心构建"线上竞价+属地交付"模式 [4] - 上线PowerBid拍卖系统、PowerBid操盘大屏、新途竞价场等AI技术产品,实现车况毫秒级分析并降低B2B跨区域流通成本 [4][6] - 与6000余家车源方合作,建立覆盖检测、估值、定价的官方认证二手车标准体系,通过"有辆检"智能检测系统提供车况背书 [6] 技术创新应用 - AI算法整合市场行情数据、车源动态和区域差异,生成精准定价建议并预测未来价格走势,辅助经销商采购决策 [6] - 智能竞价机制和评估体系将传统数周/月的置换周期大幅缩短,提升车源处置率并缓解经销商库存压力 [7] 行业合作与战略 - 与主机厂商、经销商集团深度合作,在置换评估阶段通过"新途竞价场"模块支持车商抢先出价,为主机厂提供数据支撑 [6] - 推动建立中国二手车检测评估全球服务体系,通过技术升级助力行业国际化发展 [7] 行业论坛成果 - 大会探讨政策红利、新能源转型及全球化背景下二手车行业破局路径,聚焦激活新车置换、优化库存结构、开拓国际出口等议题 [1][3] - 分享智能化全链路置换服务解决方案,帮助厂商/经销商释放资金流动性并投入新车销售 [7]
开辟人形机器人赛道要警惕“虚火”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21
人形机器人行业热度 - 人形机器人成为2025上海车展焦点 几乎每个展台都有展示 但部分企业租用仅为噱头 [2][3] - 全国1年内新增23万家机器人相关企业 同比增长22.7% [4] - 中国工业机器人5月产量同比飙升35.5%至69056台 服务机器人增长13.8%至120万台 [4] - 中国拥有74.17万家机器人相关公司 包括优必选科技 宇树科技 智元机器人等领跑者 [4] 市场规模预测 - 中国机器人市场预计以23%年增幅增长 从2024年470亿美元增至2028年1080亿美元 [5] - 人形机器人市场预计年增63% 从今年3亿美元增至2030年34亿美元 [5] - 2030年中国预计拥有25.2万台人形机器人 2050年达3.02亿台占全球30% [5] 技术应用与瓶颈 - 人工智能 机器视觉 语音识别技术进步推动人形机器人执行复杂任务和自然互动 [5] - 应用领域涵盖医疗 教育 零售 制造 娱乐 服务等 [5] - 目前面临耗电快 腿部协调性差两大短板 [9] - 需突破数据 算力 软硬件协同等多道关卡 芯片和能源是关键问题 [9] 产业链布局 - 汽车产业链企业争相布局 从仿生关节到精密减速器等核心部件 [6] - 万里扬研发谐波减速器3年 目标国产化替代 [10] - 方正电机已申请33件人形机器人关节专利 获批2件 [11] 行业挑战与思考 - 当前人形机器人技术水平距离商业化落地仍有距离 [8] - 行业存在过热现象 类似当年新能源汽车造车热 [7] - 需警惕无序发展 建议在政策指导下集合政产学研优势 [11] - 工信部目标2025年关键技术突破 2027年形成安全可靠产业链 [10][12]
2025年中国二手车大会在渝召开,淘车车摘得“经销商百强榜”第二名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21
行业榜单与排名 - 淘车车首次参评即获得"2025年度中国二手车经销商百强榜"第二名 [1] - 公司在"新能源二手车经销商五十强榜"中位列第三名 [1][7] - 百强榜评估标准包括零售与批发交易量、交易额、月度平均库存、经营面积等核心指标 [2] - 新能源五十强榜反映企业新能源二手车业务指标 [2] 公司业务与规模 - 淘车车成立于2018年,在全国拥有70余家直营门店,是国内直营规模最大的二手车平台 [2] - 公司自研TCN合作运营体系,融合大数据与AI算法,覆盖二手车交易全流程 [5] - TCN体系实现车源统一采购与高标准复检,提供335项检测及1年或3万公里质保服务 [5] 技术创新与行业影响 - 淘车车通过科技创新推动行业数字化升级,解决定价混乱、信息不透明等行业痛点 [5] - 公司采用"线上获客、线下交付"服务模式,提升服务品质与用户体验 [5] - 双榜发布对完善行业发展环境、带动区域产业协同、促进良性竞争具有指导意义 [2] 未来发展规划 - 公司将以此次登榜为新起点,深化科技创新应用并拓展服务网络覆盖范围 [6] - 淘车车计划协同行业伙伴构建更透明、高效、可信赖的二手车流通生态 [6]
车企出行公司:跨过滴滴护城河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21
出行公司上市热潮 - 曹操出行在港交所上市,发售价41.94港元,募资总额18.53亿港元,成为港股最大出行平台,但首日破发,收盘价36港元/股,跌幅14.16%,市值195.9亿港元 [2] - 享道出行完成超13亿元C轮融资,为行业近3年单笔最大融资,已启动港股IPO计划 [3] - 如祺出行已于一年前在港交所上市,募资总额10.5亿元,2024年总收入24.63亿元,同比增长14%,毛利率改善近80% [4] 市场竞争格局 - 滴滴占据70.4%的市场份额,曹操出行仅占5.4%,2024年滴滴中国出行GTV达780亿元,曹操出行仅48亿元 [6] - 全国共有382家网约车平台公司,行业竞争激烈,头部企业尚未实现盈利 [5] - 曹操出行2024年亏损12.46亿元,每单亏损约2.08元,85%的GTV来自聚合平台 [5] 公司战略布局 - 曹操出行计划将募资净额用于:19%改进车服解决方案,18%提升定制车,17%投资自动驾驶,16%扩大地理覆盖,10%营运资金 [2] - 享道出行将深耕企业长租、高端专车等领域,构建"商旅出行大生态" [7] - 如祺出行拓展技术服务业务,与腾讯合作提供数据采集、处理及标注服务 [7] Robotaxi发展 - 如祺出行在粤港澳大湾区Robotaxi运力超300辆,5月订单量同比涨幅413% [9] - 曹操出行构建"定制车+自动驾驶技术+出行平台"闭环生态,计划2026年推出L4级自动驾驶定制车型 [10] - 享道出行已完成33万余次Robotaxi订单,计划2026年车队规模达200辆 [10] - 高盛预测中国Robotaxi市场规模将从2025年5400万美元增至2035年470亿美元 [12] 行业挑战与机遇 - Robotaxi商业化面临技术瓶颈、成本高企和政策配套等挑战,硬件成本需降至15万元以下,运营成本需达0.5元/公里 [14] - 出行企业需通过差异化战略和创新技术突破滴滴的市场垄断 [6] - 背靠车企的出行公司在车辆定制、供应链成本等方面更具优势,有望在Robotaxi市场抢占先机 [14]
观车 · 论势 || 金融乱象整顿倒逼市场回归理性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14
行业现状与问题 - 银行业协会叫停"车贷高息高返"及"诱导提前还款"操作,行业潜规则面临监管重拳 [1] - 银行向经销商支付贷款金额10%~15%返佣,经销商将部分返点转化为车价优惠制造"贷款更划算"假象 [1] - 某国有大行17万元贷款案例中银行支付2.55万元返佣却因客户提前还款实际利息收入仅1.6万元导致亏损 [1] - 经销商通过贷款渠道可获贷款额4%返点(20万元车返点8000元)综合利润提升至1.4万余元是全款销售利润2倍多 [2] - 头部汽车金融公司设定"贷款渗透率"考核指标提升至70%否则削减返点并上调融资成本 [3] - 金融机构通过"零首付""尾款贷款"等产品设计将消费者捆绑进5年还款周期 [3] 商业模式与风险 - "高息高返"模式导致银行实际亏损形成金融资源空转与浪费 [1] - 经销商为获取返佣诱导客户虚报收入伪造贷款资料将车贷异化为"套利工具" [2] - 金融返点模式贡献经销商利润近半壁江山 [2] - 经销商将手续费包装为"数字化服务费"将利率差价转化为"政府补贴" [3] - 消费者陷入三大认知误区:忽略隐性成本误将"低月供"等同于低负担被迫接受高溢价套餐 [3] - 行业杠杆率被推高埋下系统性风险隐患销售终端沦为金融产品导流渠道 [4] 监管与行业影响 - 监管层出手防范系统性风险守护金融消费者权益 [4] - 政策建议包括强制公示完整费用清单建立金融产品备案制度禁止强制捆绑销售 [4] - 车贷新政导致贷款优惠从2万元缩水至5000元提前还款违约金从5%跳涨至10% [5] - 经销商长期依赖金融返佣的盈利模式遭遇颠覆需转向后市场服务谋求生路 [4] - 行业面临库存量高企资金流动性变差第三方售后服务竞争等挑战 [4] 未来发展趋势 - 消费者需建立新购车逻辑关注真实利率违约金条款评估全生命周期成本 [5] - 监管升级与市场教育双管齐下催生更理性消费决策 [5] - 行业需回归"产品+服务"本质竞争银行比拼风控能力经销商转型服务生态 [6] - 车贷新政被视为中国汽车金融市场走向成熟的"成人礼" [6]
汽车早餐 | 长安汽车计划在欧洲建厂;吉利汽车正式进入英国市场;特斯拉二季度全球销量同比下降13%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4 09:14
国内政策与产业动态 - 黑龙江省开展低空装备创新应用试点,围绕物流配送、空中交通、新兴消费等重点领域,推进省级试点地区和基地(场景)认定[2] - 我国牵头制定的首个网联车辆电磁辐射抗干扰ISO国际标准《道路车辆 窄带辐射电磁能的抗扰性 V2X辐射抗扰度》正式发布,韩国、法国等国专家参与制定[3] 新能源汽车出口与物流 - 2025年前5个月深圳市出口电动汽车111.8亿元,同比增长16.7%[4] - 中国阿联酋港口开通汽车物流新通道,阿布扎比港口集团旗下滚装船"扎赫尔"轮首航宁波舟山港,装载近4000辆中国产汽车,途经中东、地中海和非洲地区[5] 国际车企动态 - 特斯拉二季度全球销量384122辆,同比下降13%,连续第二个季度下滑,主要因实惠车型延迟上市、CEO政治立场争议及美国市场销量下滑[6] - 福特二季度在美国纯电动汽车销量16438辆,同比大跌31.4%,上半年累计交付38988辆,同比下降近12%,因Mustang Mach-e车型安全缺陷暂停销售[8] - Stellantis或因无法符合欧盟碳排放目标面临巨额罚款,考虑关闭部分工厂[9] 中国车企海外布局 - 长安汽车计划在欧洲建厂,正在评估潜在选址以支持未来欧洲市场销售[10] - 吉利汽车正式进入英国市场,首款车型为EX5电动SUV(银河E5海外版)[11] 国内车企表现与合作 - 上汽大众2025上半年终端销量52.3万辆,同比增长2.3%,6月销售9.6万辆,同比上升15.1%[12] - 采埃孚与江淮汽车开启智能线控底盘联合研究项目,探索未来智能驾驶场景的底盘解决方案[15] 车企财务与股权变动 - 宝能集团及宝能汽车等被恢复执行17.5亿余元,涉及借款合同纠纷[13] - 金龙汽车股东福建投资集团拟减持不超过1%股份(717.05万股),因自身经营需要[14] 欧洲市场数据 - 德国2025年6月新注册乘用车256193辆,同比下降13.8%,商用车下降15.5%,上半年累计注册1402789辆,同比下降4.7%[7]
打造更懂用户的标杆产品 星马T3E开启绿色物流新时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3 17:20
公司战略与市场布局 - 公司以"12258"实施纲领为核心战略,目标在3-5年内成为6米以下轻型商用车领军企业[3] - 战略包含"一个中心"(用户)、"两大核心"(新能源技术与智联智驾)、"两大市场"(国内与国外)[5] - 国内建立300多个销售网点、500多家服务店、200多个市场管理团队,海外布局中东、南美市场并计划启动越南KD工厂[5] - 2025年上半年产销突破1.5万辆,同比增长129%,实现国内外市场同步增长[8] 新能源产品与技术 - 首款战略级新能源车型"星马T3E"上市,定位城市物流配送,具备"大装载、强动力、长续航"特点[9] - 装载空间提升35%,货箱长度达3.82米,续航300km,最大马力150匹,峰值扭矩220N·m[11] - 通过30万公里路试(相当于绕地球7.5圈)、138项验证测试,标配智能电驱和快速充电系统[11] - 每年计划推出3款以上新车,无人驾驶物流车已完成样车试制[5] 用户与生态创新 - 成立运营中心覆盖2.7万用户,通过快速服务提升满意度[5] - 启动"产品共创计划",从企业主导研发转向用户定义、场景验证、数据迭代的闭环模式[13] - 配备LED自动大灯、高清大屏、倒车影像等配置提升驾乘体验[11] - 未来将持续深化用户连接,聚合生态伙伴优势推动产品迭代[13] 行业背景与政策驱动 - 商用车电动化转型加速,成为技术创新与竞争的核心领域[3] - 国家"双碳"目标及系列利好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蓬勃发展[3]
特斯拉高层人事突发“地震”,能否挽救下滑的销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3 16:36
高管变动 - 特斯拉北美和欧洲业务运营副总裁奥米德·阿夫沙尔离职,马斯克亲自接手其业务 [3] - 朱晓彤升任全球制造业务负责人,同时继续负责亚太区销售运营 [3] - 阿夫沙尔曾主导Model 3量产关键期,2023年10月升任欧美业务负责人,8个月后因销量下滑离职 [4][6] 市场表现 - 2024年特斯拉汽车业务收入770 7亿美元(同比-6 49%),净利润70 91亿美元(同比-52 72%) [5] - 2025年Q1营收193 35亿美元(同比-9%),净利润4 20亿美元(同比-70 11%),经营性现金流-8 9亿美元 [5] - 2025年4月欧洲新车注册量5475辆(同比-52 6%),前4月累计41677辆(同比-46 1%) [5] - 2025年1-4月美国注册量17 37万辆(同比-9 4%),Model Y销量6 4万辆(同比-33 8%) [6] - 彭博预测2025年Q2全球交付38 94万辆(同比-12%),全年销量或降至165万辆(同比-8%) [6] 竞争格局 - 欧洲整体电动车销量同比增长26 4%,大众集团纯电车型Q1交付量同比+113% [5] - 欧洲车企推出2万欧元以下电动车型,抢占40%经济型市场 [8] - 传统车企通过本土化策略和供应链优势挤压特斯拉市场份额 [8] 产品战略 - 平价版Model Y(E41)量产推迟至2025Q3-2026年初 [8] - Model 3/Y产品老化,改款效应消退,面临多品牌同价位车型竞争 [10] - 朱晓彤可能推动三方面突破:加速平价车型量产、优化供应链、标准化制造流程降本 [8] 管理调整 - 马斯克亲自主导销售战略,可快速调整欧美市场车型配置和交付流程 [9] - 新管理团队需解决产品更新慢、成本高、品牌信任度下滑等问题 [10] - 长期需突破自动驾驶技术瓶颈,探索新销售服务模式 [10] 行业挑战 - 特斯拉面临产品与管理双滞后问题,需系统性解决深层问题 [11] - 公司处于转型十字路口,内部变革成效将决定市场地位 [11]
懂车帝上半年承接汽车补贴申请超96万份,带动新车消费近1500亿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3 11:26
汽车补贴政策实施效果 - 2025年上半年懂车帝承接政府汽车补贴申请超110亿元,申请量达96万份,带动新车消费近1500亿元 [1] - 置换更新补贴申请92.6万份,补贴金额110亿元,带动新车消费1460亿元;新车消费券3.5万份,补贴1.4亿元,预计带动消费30亿元 [4] - 补贴服务覆盖14个省份,政策查询覆盖31个省份,成为消费者申领补贴首选渠道 [1][3] 平台服务升级与覆盖范围 - 2025年研发"全国汽车以旧换新智能服务平台",为31个省份提供补贴申领及查询服务 [3] - 直接承接置换更新补贴的省份扩大至9省1市(含云南/福建/海南等),并为其他省份提供公益性政策查询 [4] - 上线政府补贴一级入口,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卖旧买新一站式服务 [1][3] 营销活动与用户影响 - 2025年推出聚燃中国年、好车焕新季等活动,联动多地政府利用节假日策划线下互动 [6] - 618期间"懂车购"整合三重补贴,与29个品牌合作实现峰值每48秒售出一台车 [6] - 70%受访者认为补贴提升购车意愿,40%消费者购车前通过平台申领补贴 [7] 行业协同与社会价值 - 联合商务部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开发智能服务平台,整合抖音等多渠道传播资源 [3][6] - 冬奥冠军王濛等担任推广大使,通过短视频/直播扩大政策影响力 [6] - 平台通过门店/经销商资源提供换新培训、咨询服务点等配套支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