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中国越野音浪渐强,212再启新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2 10:48
品牌活动与营销策略 - 公司举办"乐野之日 CRUMP FEST"越野派对,融合音乐演出与新车发布,邀请任贤齐、崔健、吴克群等艺人参与,强化年轻化品牌形象 [1][3] - 活动吸引数万名乐迷与越野爱好者,通过公路市集、改装街区等场景构建"机械美学+音乐美学"的跨界文化场域 [3] - 采用音乐作为无龄界沟通语言,成功建立与Z世代的情感纽带,创新诠释越野精神内涵 [7] 产品升级与用户共创 - 发布升级款T01检阅官,包含视觉焕新、内饰升级、舒适越级、越野强化、专属仪式感五大改进 [8][10] - 新增四款车色(龙血红、鸣沙黄、月岩灰、星辉银),标配前后差速锁,新增方向盘加热和座椅通风功能 [10] - 车型开发基于用户共创模式,反映车主品质越野需求,体现"冲上去,冲出去"的品牌探索精神 [8] 品牌战略与全球化布局 - 品牌焕新一周年,从单一车型升级为独立品牌,计划依托WY专业越野平台和WB轻量化技术平台推出三门版越野车、硬核皮卡等横向产品线 [10] - 纵向技术布局兼容传统燃油与混合动力系统,满足新能源越野需求 [10] - 已进入60余个海外市场,国内外交付比例接近1:1,未来将进一步拓展国际舞台 [10] 文化传承与行业影响 - 212越野车被车评人称为中国越野车ICON,通过欧亚九国远征(25天近万公里)参与Mille Miglia赛事,展示全球影响力 [5] - 品牌以"年轻=热爱与探索"为核心理念,平衡历史传承与创新,推动中国越野文化发展 [7][11]
同比劲增43%,一汽奔腾上半年销量创历史新高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2 09:21
销量表现 - 1-6月整车销售达87517辆,半年度销量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3%,超行业增速近3倍 [1] - 新能源产品销量达72552辆,创同期历史新高,新能源同比增长近3倍,同比增速创历史新高 [1] - 6月销量数据未披露具体数值,但提及同比增速显著(文档不完整) [3] 新能源技术布局 - 2025年上半年发布全新新能源技术集群(越影平台、逐日动力、如意座舱),构筑品牌品质护城河 [7] - 联合华为、宁德时代等行业领军企业解锁技术密码,推动技术合作 [10] - 装甲电池通过中汽中心"超国标"安全测试,提前满足电池安全新国标 [15] 产品矩阵与市场表现 - 奔腾悦意03(7万级纯电SUV)上市两个月大定突破5000辆,主打"大续航、大空间、大厂造"三大优势 [11] - 奔腾悦意07(BMP超级混动SUV)实测综合续航2517.2公里,超越官方标定数据 [15] - 奔腾悦意08(B+级双能旗舰轿车)于上海车展首秀,微型纯电车型奔腾小马累计销量突破10万辆 [20] 品牌营销与服务升级 - 发布全新新能源序列"奔腾悦意",定位亲和、松弛、时尚的用车体验 [7] - 官宣演员张若昀代言悦意序列,开展创新营销 [10] - 更新"三终身、两计划、一个家"服务权益,完善渠道形象建设 [7] 战略定位与行业影响 - 以打造中国一汽"新"造车势力为目标,加速全面转型新能源 [1] - 依托中国一汽70余年造车底蕴,将传统优势转化为新能源赛道竞争力 [7][23] - 通过技术立身和用户中心理念,推动民族汽车品牌在全球产业变革中发展新质生产力 [23]
AR-HUD:视界革新能否就此启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2 09:21
行业技术发展 - 小鹏汽车与华为联合发布全球首个融入AI智能辅助驾驶的AR-HUD"追光全景",将在新车型G7上率先应用 [2] - 华为投入超100亿元研发AR-HUD硬件平台,小鹏提供端到端AI算法,实现AR车道级导航和6大场景的AR辅助驾驶可视化 [3] - 深蓝S09采用43英寸AR-HUD,清晰度优于行业33%,支持亮度自适应调节和AR导航等自定义功能 [4] - 华阳多媒体推出景深式3D AR-HUD,采用多模式高清TFT方案优化视觉效果 [4] - 航盛电子发布全域120°视场覆盖的全景视域增强显示系统,投影清晰度提升3倍 [5] - 泽景科技推出双焦面AR-HUD,近焦面显示车辆状态,远焦面聚焦导航和路况 [5] 市场表现 - 2024年中国市场前装AR-HUD乘用车交付88.43万辆,同比增长273.42%,装配率达15.55% [7] - 2024年W/AR-HUD总交付量352.43万辆,同比增长56.32%,前装搭载率15.38% [7] - 2025年10-20万元车型中AR-HUD占比38%,40万元以上车型占比20%(同比+15pct) [7] - AR-HUD成本从万元级降至3000元区间,加速向15万元级车型渗透 [13] 用户反馈 - 用户反映AR-HUD存在亮度高、重影、遮挡视线等问题 [8] - 部分用户认为AR-HUD功能鸡肋,更习惯使用手机导航 [8] - 4S店反馈AR-HUD提升车辆科技感,高端车型中几乎成为标配 [8] 技术路线 - 主流技术方案包括TFT(成熟稳定)和LCoS(高分辨率、高对比度) [10] - 华阳多媒体将AR-HUD发展分为4阶段:1.0单焦面→2.0虚拟全景→3.0景深式3D→4.0全风挡覆盖 [11] - 高品质HUD需硬件(PGU/光路设计)、软件(3D渲染引擎)和交互(HMI设计)三者协同 [11] 行业趋势 - 中国新能源车企推动AR-HUD规模化普及,供应链成熟降低成本 [12] - AR-HUD与辅助驾驶系统协同增强用户信任感 [12] - 高工智能预测2027年AR-HUD搭载率将超过W-HUD [15] - 行业面临价格战压力,前装供货价格持续下降 [14]
观车 · 论势 || 跨国车企放缓,不影响全球电动化进程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2 09:21
跨国车企电动化转型现状 - 本田汽车、奥迪集团、梅赛德斯-奔驰等跨国车企宣布放缓电动化步伐,主要原因为电动汽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及海外环保限制松动 [1] - 本田汽车高层指出汽车行业环境不确定性加剧,电动汽车市场表现未达预期 [1] - 奥迪中国提到全球市场发展差异,北美市场电动化"拐点"后移,而中国已于2023年达成 [1] 全球电动车市场表现 - 2024年欧洲纯电动车销量同比下滑5.9%,韩国销量跌破10万辆(同比下滑21.1%),泰国销量同比下滑约8% [2] - 欧盟修改"2035禁燃令",为车企提供3年缓冲期以实现碳排放合规 [2] - 梅赛德斯-奔驰2024年一季度全球销量52.92万辆,其中电动车仅4.55万辆;奥迪全球交付38.88万辆,纯电车型4.64万辆(同比增长30.1%) [2] 中国市场的重要性 - 2024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均超3100万辆,市场潜力与战略地位使跨国车企无法放弃 [2] - 中国市场电动化转型持续,跨国车企需平衡当前需求与未来技术趋势,如奥迪计划提供纯电、插混及内燃机多元化产品组合 [3] - 沃尔沃汽车在中国发布SMA超级混动架构及基于该架构的全新XC70,调整技术路线 [3] 全球电动化趋势与投资动向 - 2024年一季度欧洲纯电动车前五大市场(英、德、法、意、西)销量增长30%,市场份额达15%创历史新高;插混车型销量同比增长19.8% [3] - 跨国车企加大在华投资:丰田在上海落地雷克萨斯工厂,梅赛德斯-奔驰追加140亿元投资,日产追加100亿元用于电动汽车研发 [3] - 中国市场被视为跨国车企电动化转型的"试验田"和"优选项",未来将与中国汽车产业共同推动绿色发展 [3]
零跑、鸿蒙卖爆!小鹏半年超全年!小米降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22:40
新能源汽车市场概况 - 6月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强劲,多家车企销量创历史新高 [2] - 小鹏汽车6月交付34611辆,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超3万辆 [17] - 零跑汽车6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138%,创历史新高 [11] - 鸿蒙智行6月全系交付52747辆,刷新单月、单日销量纪录 [46] - 小米汽车6月交付超25000辆,但环比下滑 [25] 比亚迪 - 6月销量382585辆,其中乘用车37.76万辆(纯电动20.69万辆,插混17.07万辆) [3] - 比亚迪品牌占比34.27万辆,方程豹和腾势分别贡献1.89万辆和1.58万辆 [3] - 1-6月累计销量2145954辆,同比增长33% [3] 上汽通用五菱 - 6月新能源销量70357辆,同比增长73.8% [6] - 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764544辆,同比增长18.3%,新能源累计413314辆 [6] 零跑汽车 - 6月交付48006辆,同比增长138%,累计交付超80万辆 [11] - 2026款C16和全新B01上市,为后续增长铺垫 [11] 理想汽车 - 6月交付36279辆,Q2累计111074辆,历史累计1337810辆 [14] - 下半年将推出纯电SUV理想i8和i6 [14] 小鹏汽车 - 6月交付34611辆,同比增长224%,上半年累计197189辆超2024年全年 [17] - Q2交付103181辆,创单季度新高 [17] 深蓝汽车 - 6月交付29893辆,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7% [20] - 全球交付突破50万辆,S07将登陆欧洲 [20] 广汽埃安 - 6月销量27848辆,未来将专注C端市场 [22] 小米汽车 - 6月交付超25000辆,YU7上市3分钟大定突破20万辆 [25] 蔚来汽车 - 6月交付24925辆,同比增长17.5%,上半年累计114150辆 [27] 极氪科技 - 6月销量43012辆(极氪16702辆,领克26310辆),累计销量244877辆 [31] - 极氪9X和领克10 EM-P将于Q3上市 [31] 极狐汽车 - 6月交付10352辆,同比增长65.13%,上半年累计55503辆 [33] 阿维塔 - 6月销量10153辆,同比增长117%,连续4个月破万 [36] 岚图汽车 - 6月销量10053辆,同比增长83%,上半年累计56128辆 [40] 智己汽车 - 6月交付6027辆,L6和LS6香港版上市 [43] 鸿蒙智行 - 6月全系交付52747辆,同比增长20%,39个月累计交付80万辆 [46]
初心不变、历“九”弥新,东风柳汽交出新答卷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17:18
公司战略升级 - 公司推出"出海+新能源+公益"三维升级战略,应对国际市场机遇与国内变革[2] - 正式发布海外"乘风双擎(2030)计划",规划2030年累计投入200亿元研发资源,实现海外销售30万辆[5] - 计划实现技术产品、本地化、渠道及服务"4大跃升",打造"4个一流"标准[5] 国际化布局 - 将在亚洲、非洲等区域共建9个智能制造基地,组建千人本地化团队,交付周期从12周优化至4周[6] - 深耕东南亚、中东、南美等市场,培育欧洲、中亚、非洲新兴市场,计划新增300家以上销售网络[6] - 成立海外生态联盟,构建开放共赢的海外发展生态圈[8] 新能源技术突破 - 推出全新新能源商用车品牌"乘龙翼威",聚焦技术架构突破、127个场景化商品布局和生态赋能体系[11] - 乘龙翼威5采用800V高压平台,双驱最大1209马力,效率达95%,支持兆瓦级快充(10%-80%仅需30分钟)[13] - 乘龙翼威2快充轻卡20%-80%充电仅16分钟,百公里电耗31度,运营成本低于0.4元/公里[15] 产品性能优化 - 乘龙翼威5冬季续航提升15%,自重低至8.8吨(领先竞品700公斤),年增收2-3万元[13] - 乘龙翼威2电池质保8年/60万公里,驱动桥免首保,换油周期延长至10万公里[15] - 成立新能源生态联盟解决用户补能问题[17] 社会责任履行 - "望子成龙"公益计划升级2.0版,覆盖教育、就业、健康,累计护航近2000名卡友子女[18][20] - 每售出一台车向"柳汽智爱同行"基金注资100元,提供智能义肢支持[22] - 高考期间组织爱心送考服务,2025年为毕业生提供就业辅导和"67直聘通道"[20] 行业挑战应对 - 行业面临新能源卡车电耗高、续航短、场景适配难、生态协同薄弱三重矛盾[9] - 采取核心技术自主化、产业生态协同化、绿色发展全域化"三个坚持"应对挑战[11]
丰田、戴姆勒官宣!日本商用车两大巨头合并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17:18
合并协议核心内容 - 丰田与戴姆勒卡车达成协议,计划2026年4月前完成日野汽车与三菱扶桑卡客车的合并,并组建新控股公司在东京证交所上市 [2] - 新控股公司股权结构为丰田与戴姆勒卡车各持25%,但表决权分别为19.9%和26.7%,日野将脱离丰田子公司身份 [3] - 新公司员工超4万人,总部设于东京,CEO由三菱扶桑现任CEO卡尔•德彭担任,日野与三菱扶桑作为全资子公司运营 [3] 合并背景与动因 - 日野因2022年发动机数据造假丑闻导致2021财年净亏损847亿日元、2022财年亏损1176亿日元,丰田不愿继续单独支撑其业务 [4] - 2025年1月日野支付12亿美元与美国司法部达成和解,海外诉讼终结后合并谈判加速 [5] - 行业电动化转型压力显著,日野2024财年因和解费用净亏损2177亿日元,合并被视为提升规模效应与分摊研发成本的关键举措 [8] 业务整合与战略目标 - 合并后双方品牌与销售网络保持独立,重点整合技术资源与生产规模以增强全球竞争力 [8] - 计划共享丰田e-TNGA电动平台及燃料电池技术,合作开发脱碳与自动驾驶技术 [9] - 日野将出售东京羽村工厂给丰田,作价1500亿日元,该厂主要生产小型卡车及丰田皮卡车型 [8] 行业竞争格局影响 - 合并将重塑日本商用车领域竞争格局,形成日野-三菱扶桑与五十铃-UD卡车两大阵营 [10] - 应对中国商用车品牌海外扩张,通过规模效应巩固东南亚、中东等传统优势市场 [10] - 日本经济产业省视此合作为制造业"强强联合"范本,计划2025年内完成资产重组以满足上市要求 [10]
法拉利、兰博基尼、宾利……超豪华品牌转型之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17:18
法拉利电动化战略调整 - 法拉利将第二款纯电动车型推出时间从原定的2026年底推迟至最早2028年[2][4] - 首款纯电动车发布时间从2025年底/2026年初调整为2026年春季首发,10月交付[3][4] - 第二款纯电动车被视为电动化战略"真正转折点",首款车型仅为小批量象征性产品[4] - 典型法拉利车型五年周期销量目标5000-6000辆,但当前高性能电动车需求"为零"[4] 超豪华品牌电动化困境 - 兰博基尼首款纯电动车从2028年推迟至2029年推出[7][9] - 宾利首款纯电动车量产时间从2025年延至2026年,全面电动化目标从2030年推迟至2035年[9] - 阿斯顿·马丁首款纯电动车多次推迟,最新计划"本世纪20年代末"(可能2029或2030年)[9] - 玛莎拉蒂因需求不足取消电动版MC20跑车计划,客户仍偏好高性能汽油发动机[10][11] - 保时捷Taycan 2024年全球销量暴跌49%并减产[14] 技术挑战与市场反馈 - 电动跑车缺乏燃油车标志性声浪,法拉利核心客户认为这是品牌魅力核心体现[4][5] - 法拉利申请专利通过放大电机高频啸叫复刻内燃机声浪[6] - 电动车电池过重且持续动力输出不足,赛道驾驶场景性能受限[6] - 混合动力车型2024年占法拉利总销量50%,超豪华品牌普遍采用混动作为过渡方案[3][14]
新路径、新征程,远程家族全面进入香港市场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17:11
2025国际汽车及供应链博览会(香港) -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携多款车型亮相,包括远程超级VAN、远程星享V7E、远程星智H9E、远程星际U12M [2] - 开展首日完成千台超级VAN订单首批交付,车辆将作为新能源出租车投入香港市场 [2][3] - 远程超级VAN多功能版发布,战略客户新科发展(国际)有限公司接收首批车辆 [2][5] 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应用 - 远程超级VAN交付标志着新能源商用车技术在香港绿色交通转型中的实际应用 [3] - 香港运输业碳排放占总量的20%,是第二大碳排放源,新能源车推广将加速碳中和目标实现 [3] - 香港计划2050年前实现所有公共巴士和的士零排放 [3] 远程超级VAN的市场影响 - 超级VAN将降低香港的士车队运营成本,提升服务质量,并助力减碳 [5] - 超级VAN已蝉联新能源轻客月销量8连冠,并在新能源宽体轻客细分市场月销量12连冠 [9] - 超级VAN在海外市场广受赞誉,精准适配当地环境需求 [9] 远程星享V7E产品亮点 - 星享V7E补全远程6-13.2方量产品矩阵,货厢空间达7.5方,内长2870mm同级最长,内高1475mm同级最高 [8][9] - 具备三大核心优势:大空间、51度大电池续航、中国VAN家族设计 [8] - 远程星享V6E已连续多月细分市场销量冠军,远销韩国、土耳其等市场 [9] 甲醇循环经济与醇氢电动技术 - 吉利控股展示甲醇循环经济,覆盖二氧化碳捕集、甲醇制备、运输、加注及车辆全生态链 [11] - 星际醇氢电动城间客车U12M专为香港市场打造,符合右舵法规,适应高频班次、高里程等场景 [13] - 醇氢电动移动充电解决方案支持24小时不间断供电,可同时为4辆电动车充电 [13] 远程全球化战略与香港市场布局 - 远程正式进入香港市场,星智H9E轻卡已投入运营,超级VAN交付及U12M试运营加速燃油车替代 [15] - 香港电动车数量5年内增长7倍至超10万辆,但补能基础设施建设滞后 [13] - 香港作为国际枢纽,将成为远程输出"中国新能源方案"的重要窗口 [10]
重塑行业价值标准 远程中国VAN家族上新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7-01 15:43
中国新能源VAN市场概况 - 中国市场新能源VAN类产品保有量已超120万辆,2023年1-5月新能源VAN类产品占比超40%,是城配物流主力[3] - 行业面临同质化挑战,不同品牌产品特征高度相似,同一品牌车系呈现"套娃式"矩阵[3] 远程新能源商用车产品布局 - 远程星享V7E定价7.99万元,定位7-8方市场,补全远程星享V6E(6方)与远程超级VAN(8.2-13.2方)之间的产品矩阵[1][8] - 远程星享V6E工况续航200-330km,创下连续多月细分市场销量冠军,远销韩国、土耳其等市场[7] - 远程超级VAN上市后蝉联新能源轻客月销量7连冠,新能源宽体轻客细分市场月销量11连冠,2023年1-4月市占率达65.7%[7] 远程星享V7E产品优势 动力与续航 - 搭载51.4kWh玄武电池,CLTC工况续航375公里,未来将拓展至460公里[11] - 百公里电耗低至13.8kWh,采用AI能效管家及多模式能量回收技术[11] 装载与智能化 - 货厢内长2870mm(可拓展至4100mm),内高1475mm,同价位最大7.5m³货厢容积[13] - 标配270°磁吸尾门+1100mm侧滑门+500mm超低货台,提升装卸效率[13] - 配备12.3寸中控屏、吉利乘用车同款芯片,支持Speech AI语音大模型及远程控制功能[13] 安全与生态 - 玄武电池通过2-4倍国标测试,提供10年/80万公里质保,整车经历2100+项测试及500万公里耐久验证[15] - 云控平台实现160万+次主动干预,1.18亿次风险提示,出险频度降20%,赔付率降30%[15] 商业模式创新 - 推出"销售、保值购、易租购、车电分离、无忧租"五位一体拥车模式[16] - 联合滴滴货运、地上铁、电小二推出场景专属车型,覆盖平台、运营、换电生态[18] - 提供7大购车权益包括三电终身质保、慧管车、慧充电等全场景服务[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