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报网

搜索文档
蔚来的底气何在?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17:31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120.3亿元,同比增长21% [2] - 净亏损67.5亿元,环比下降5.1%,同比扩大30.2% [2] - 研发投入31.8亿元,新车交付4.2万辆,同比增长40.1% [2] - 四季度目标为月销量5万辆,其中蔚来品牌2.5万辆,乐道品牌2.5万辆,萤火虫数千辆 [4] 产品与销量策略 - 新品牌乐道5月销量6281辆,占总销量27%;萤火虫销量3680辆 [3] - 四季度将交付第三代ES8,采用NT2.0平台、双腔空气弹簧、双电机四驱系统及换电结构 [4] - 新款ET5、ET5T、ES6、EC6也将体现相关新技术 [4] - 乐道计划三季度上市L90,四季度上市L80,与L60形成3款产品阵容 [4] - 蔚来品牌四季度月销量目标2.5万辆,较去年2万辆提升20% [4] 组织与成本优化 - 启动"闪电优化"组织调整,涉及售后、能源、门店运营等多部门 [5] - 整合研发资源,预计四季度研发费用20-25亿元,效率提升20%-25% [6] - 精简供应链和物流团队,优化销售服务团队人员配比 [6] - 实行"基本经营单元(CBU)"管理,明确经营目标和成本控制 [6] - 自研芯片使单车成本节省1万元,二季度单车毛利率目标15% [7] 充换电基础设施 - 换电站承担三四线城市宣传功能,现有换电站超3300座 [8] - 乐道用户可使用超2000座换电站,门店超440家 [8] - 采用"阵地战"(直营门店)与"游击战"(换电站+行销)组合策略 [8] 盈利目标与挑战 - 四季度盈利目标依赖销量增长与成本控制 [2][7] - 乐道品牌1-5月销量未过万,需从月销6000+提升至2.5万辆 [4] - 管理层对毛利率回升至两位数有信心 [7]
抓住汽车反内卷竞争要害,多地停止置换补贴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15:53
汽车置换补贴政策调整 - 近十地暂停汽车置换补贴申请 包括重庆、许昌、惠州、酒泉市肃州区、沈阳、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郑州、洛阳等地 暂停原因包括资金使用完毕、系统升级、新一轮补贴待开放等 [1] - 多地停止置换补贴是汽车行业反内卷竞争的关键一步 有助于将汽车消费拉回正常轨道 [1][5] - 郑州、洛阳等地明确规定旧车转让需以《二手车销售统一发票》开票日期和《机动车登记证书》登记日期为准 以堵住"零公里二手车"套补漏洞 [5] 置换补贴政策的初衷与问题 - 置换补贴政策初衷是鼓励消费者将旧车置换为新车 加速老旧汽车淘汰 推动汽车市场更新换代 [2] - 补贴资金有限导致部分地区资金紧张 不良商家利用政策漏洞进行"零公里二手车"等乱象操作 扰乱市场秩序并损害消费者权益 [2][5] - 长期补贴政策导致市场对价格敏感度过高 车企陷入无休止价格战 进一步压缩利润空间 [2] 价格战对行业的影响 - 2024年汽车行业利润率为4.3% 低于下游工业企业6%的平均水平 2025年一季度进一步下滑至3.9% 远低于下游工业企业5.6%的平均水平 [2] - 价格战迫使企业削减研发投入 新能源汽车召回量同比增长47% 其中70%故障与电池管理系统和电控系统相关 [3] - 2024年度汽车经销商盈利比例仅为39.3% 亏损比例达41.7% 新车销售毛利贡献为-17.7% 84.4%的经销商出现价格倒挂 60.4%的经销商价格倒挂幅度达15%以上 [3] 行业未来发展方向 - 停止置换补贴短期可能冲击车市 但长期有助于推动行业回归理性竞争 车企需更加注重技术创新、产品质量和服务提升 [6][7] - 车企应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优化供应链管理降低成本 加强品牌建设和服务提升 [7] - 政府部门需拓展更宽广的手段帮助汽车企业发展 即便使用置换补贴也需充分评估负面影响 [7]
组建AI自动驾驶“汽车联盟”,日本车企这一动作有何深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14:56
日本车企AI自动驾驶联盟 联盟背景与动因 - 丰田、本田等日本车企准备合作研发AI自动驾驶技术,共同构建AI基础设施并培养人才[2] - 日本政府通过补贴和政策支持推动"软件定义汽车"技术研发,新增"支持使用AI自动驾驶"内容[3] - 美国关税政策增加日本汽车产业不确定性,促使加强供应链建设和关键技术自研[4] - 特斯拉等欧美车企在自动驾驶领域领先,日本车企进展缓慢需加速追赶[4] 合作内容与模式 - 车企联合研发自动驾驶芯片、高精度地图、软件等关键技术,减少对外依赖[5] - 共享研发资源和技术成果,避免重复投入,降低成本和风险[6] - 整合各车企技术优势(如传感器、算法等),提高研发效率[6] - 集中资源建设计算平台、数据中心和通信网络等基础设施[7] 预期影响与竞争格局 - 联盟有望在算力芯片研发取得突破,满足自动驾驶算力年增长数倍的需求[7] - 联合培养AI+汽车工程复合型人才,缓解行业短缺问题[7] - 可能倒逼欧美车企加速研发,加剧全球自动驾驶市场竞争[8] - 合作模式或引发其他地区效仿,改变传统独立研发为主的行业模式[8]
香江之畔 汽车之家吹响中国汽车全链条出海号角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12:29
香港车博会与中国汽车全球化 - 2025香港车博会以"新汽车•新征程"为主题,集中展示中国新能源汽车、智能汽车及供应链最新成果,11家中国汽车制造商和40多家供应商参展 [2] - 比亚迪、吉利、长安、上汽、小鹏等品牌与宁德时代、地平线等供应商联合展示人工智能、智能座舱、辅助驾驶等领域突破 [2] - 香港从无本土汽车产业转变为中国品牌全球化"战略支点",车博会成为中西文化交融下观察产业变革的窗口 [1] 汽车之家的科技转型与AI应用 - 公司展示三大AI体验区: - "AI智能助手"基于自研"仓颉"大模型,整合亿级行业数据库和千万车主口碑,生成个性化购车报告 [5] - "AI买手"融合多模态大模型与3D渲染技术,首创数字人顾问实现沉浸式看车体验 [6] - "VR空间大电影"通过1:1数字孪生展厅展示汽车工业史与车型细节 [7] - 从内容平台转型为科技生态公司,依托20年数据积累推动汽车消费全链条数字化 [5] 中国汽车品牌出海战略 - 汽车之家推出"一站式出海解决方案",覆盖整车采购、物流、零部件供应及售后服务,连接全球合作伙伴 [8] - 英文版网站将于6月30日上线,同步开通Facebook等国际社交平台账号,强化全球传播 [8] - 空间站已落地中国30多城,未来三年扩展至百余城,并计划进军东南亚、中东、欧洲等五大洲市场 [10] 行业趋势与生态布局 - 全球汽车产业电动化、智能化加速,中国品牌凭借技术优势实现从"产品输出"到"产业链输出"的跨越 [9] - 汽车之家定位为"数据+科技+生态"驱动的全球综合服务平台,助力主机厂拓展海外销售与服务体系 [9][10] - 行业创新聚焦低空经济、下一代芯片等领域,香港车博会设立七大展区展示前沿技术 [4]
极氪第50万辆量产车下线,中国品牌书写全球进阶新篇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11:38
公司里程碑与市场表现 - 极氪在杭州湾智慧工厂迎来第50万辆量产车下线,自2021年10月首车下线以来仅用44个月完成,创全球豪华纯电最快纪录 [2] - 公司平均单车价格近30万元,稳居豪华品牌头部阵营,极氪009用户中75%来自BBA等传统豪华品牌增换购 [2] - 2024年极氪以超22万辆年交付量成为中国豪华纯电市场冠军,2025年5月单月交付18908辆,环比增长37.7% [4] 产品矩阵与交付表现 - 极氪001累计交付突破27万辆,成为中国纯电车型中最快达成25万辆交付的标杆产品 [4] - 极氪009包揽2024年纯电MPV、40万元以上MPV及纯电全品类"三料销冠",衍生车型极氪009光辉以159天交付1500辆刷新四座超豪华MPV交付速度纪录 [4] - 极氪7X上市75天交付突破3万辆,创豪华纯电车型交付速度新纪录,累计销量超5.6万辆 [4] 技术研发与创新 - 截至2024年累计研发投入226.96亿元,其中2024年研发投入97.2亿元,同比增长逾16%,累计有效专利2277件 [7] - SEA浩瀚架构投入超180亿元,赋能7大品牌20余款车型,浩瀚-M架构为极氪专属 [7] - 首创"3个800"全生态解决方案(800V高压系统、超快充电池及网络),V4极充兆瓦桩单枪峰值功率达1.3MW [7] 智能化与安全 - 自研KrAl大模型与8295高算力平台结合,推出行业首个主动式AI大模型座舱,智舱与DeepSeek大模型深度融合 [8] - 千里浩瀚智能安全辅助驾驶系统具备G-AES通用障碍物连续自动避让技术 [8] - 极氪001、极氪X获Euro NCAP与Green NCAP"双五星"评级,极氪007获中国保险汽车安全指数辅助安全最高等级(G+) [8] 全球化战略与未来规划 - 已进入全球40余个国家和地区,在欧洲、新加坡、澳洲等市场成为豪华车用户新选择 [10] - 四大出海战略包括与高通合作智能座舱、Mapbox导航2.0、自研ADCU MAX及海外部署800V超快充桩 [10] - 2025年将推出3款新车型:极氪007GT已上市,极氪9X(全尺寸旗舰SUV)计划三季度发布,四季度推大型豪华SUV [11]
打通“部门墙”,车企“产品CEO”上位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09:23
行业变革与组织架构调整 - 长安汽车任命两位"产品CEO"分别执掌引力与启源品牌 标志着汽车行业开始借鉴互联网管理模式进行体系变革 [3] - 新任CEO狄智睿和袁志雄均来自市场部门 将直接向执行副总裁叶沛汇报 强化产品与营销的协同 [4] - 广汽集团昊铂品牌也进行类似调整 马海洋出任品牌首席执行官并提出营销改革策略 [4] - 中国一汽召开产品大会 董事长邱现东强调各产品线CEO需以产品为核心加强管理 [5] 汽车产品属性转变 - 智能网联时代汽车从"代步工具"转变为"第三生活空间" 集成智能座舱/辅助驾驶/智能底盘等高科技特性 [6] - 新能源汽车与智能化使产品定义核心从机械参数转向用户需求 形成市场偏好倒推设计的模式 [7] - 传统工程思维(提升发动机效率等)被用户思维取代 付于武指出这是本质性转变 [6][7] 管理模式创新 - "产品CEO"角色需兼具电动化技术/组织协调力/技术趋势前瞻三重能力 是管理科学的高阶实践 [7] - 该机制旨在打破"部门墙" 解决传统车企销售/设计/制造部门互相推诿的问题 [7] - 长安汽车通过此机制实现研发制造销售全流程协同 为2025年300万辆销量目标提供支撑 [7] 产业整合趋势 - 中国新能源汽车品牌超300家但已现淘汰潮 整合合作与集团化发展成为必然 [7] - 整合目标非规模扩张而是构建用户中心的服务生态 如江淮高端品牌主打音响/蔚来构建用户社群 [7] - 付于武强调整合是优势互补而非零和博弈 终极目标是高效服务用户 [8] 市场竞争新态势 - 中国消费者极为挑剔 产品设计必须从用户角度出发否则难以立足 [8] - "产品CEO"需解决市场洞察转化为研发语言/制造部门理解体验标准等关键问题 [8] - 行业正经历从"各自为战"到"生态共赢"的根本变革 工程师思维与用户思维需辩证统一 [8]
经销商数字化转型,尽头是“数商”?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09:23
汽车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现状 - 汽车流通行业数字化转型从"选择题"变为"必答题",但仍处于"局部渗透深、全局协同弱"阶段 [2] - 对比零售业10年前已完成数字化转型,汽车流通行业数字化进程缓慢,上游零部件和整车制造业已实现数字化,但销售仍以线下为主 [2] - 二手车交易依赖线下评估,汽车售后增值服务线上化率不足30%,上游整车制造已实现全链条数字化覆盖 [3] 数字化水平低的原因与表现 - "数据孤岛"问题突出,主机厂、经销商、金融机构间数据壁垒未打破,导致用户全周期数据无法贯通 [4] - 技术应用聚焦短期效益(如营销获客),深层领域如服务标准化、运营智能化投入不足 [4] - 中小微企业数字化能力薄弱,全国超80%中小4S店依赖传统管理模式,中西部数字化基础设施覆盖不足 [4] 数字化路径与实践案例 - "技术+场景"垂直深耕是有效路径,聚瑞云控通过北斗定位与物联网融合构建数字化风控体系,实现车辆全生命周期管理 [3] - 聚瑞云控SaaS平台整合主机厂、4S店与车主,推动汽车后市场服务线上化率提升至45%以上 [3] - 天猫养车与4S店合作,20%加盟商来自4S店体系,利用数字化基因帮助经销商降本增效 [8] 未来转型方向与建议 - 构建"全链条数据中台",打通主机厂、流通企业、第三方服务商数据互通 [6] - 聚焦"服务数字化"(如线上检测、保养)与"数字服务化"(如基于数据的按需付费保障产品)双轮驱动 [6][7] - 强化技术普惠,通过轻量化工具降低中小微企业数字化门槛,聚瑞云控"聚销售"工具已服务超4000家4S店,销售效率提升40% [7] 数字化工具与用户运营 - 天猫养车通过抖音、美团等平台引流,AI生成个性化营销内容,实现"流量-留量-复购"闭环 [9] - 天猫养车AI养车助手可识别故障灯并提供解决方案,AI透明车间等技术辅助技师解决疑难问题 [9] - 数字化工具覆盖车辆进店到维修全流程,包括车牌识别、智能预检、零部件适配自动化等 [9]
5月汽车零售同比环比增长均超10%,经销商要抓住窗口期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09:23
乘用车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全国乘用车零售193 2万辆 同比增长13 3% 环比增长10 1% 今年累计零售881 1万辆 同比增长9 1% [1] - 5月汽车零售较2018年5月181万辆的历史峰值增长6% 呈现超强增长态势 [1] 政策驱动因素 - 以旧换新政策显著拉动消费 5月补贴申请量达123万辆 环比4月109万辆增长13% 占私人购车比例近70% [3] - 地方促消费政策与车展活动助推 消费升级趋势明显 增换购需求成为主流 首购用户占比降至30% [3] 行业转型方向 - 新能源车进入规模化阶段 经销商需加速构建销售服务增长曲线 拓展充电储能 动力电池等绿色服务 [4] - 二手车业务成为市场内生动力 经销商需强化经销与零售业态 打造汽车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4] - 数字化赋能成为新主题 经销商需通过精准营销 经营数字化转型提升竞争力 向"数商"转型 [4] 厂商关系重构 - 新能源品牌与百强经销商深化渠道合作 传统油车渠道面临网点过剩 盈利不足等问题 行业洗牌加速 [5] - 协会将推广含退出条款的经销商授权合同示范文本 旨在建立公平有序的新型厂商关系 [5][6] - 退出机制被视为厂商关系升级为战略同盟的关键路径 推动供需动态平衡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 [6]
要销量但不能唯销量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09:16
行业现状与问题 - 汽车行业近期出现"零公里二手车"和降价潮,根源在于"销量至上"的价值观,导致恶性竞争和产业链风险 [2] - 5月车市降价促销加剧,参与车型从4月的14款增至5月末的20款以上,形成密集低价"轰炸" [3][5] - 降价策略包括"一口价"(如16万元全款)、"抵扣价"(1000元抵3000元)和"超级补贴"(最高优惠9万元) [3][4] - 1-4月乘用车生产854万辆(同比+14%),销售687万辆(同比+8%),库存压力增大至350万辆(同比+12万辆) [5][6] - 新能源汽车库存达85万辆历史峰值,经销商面临资金链断裂风险,港股上市经销商多数亏损 [6][7] 降价影响与后果 - 行业利润率持续承压,一季度仅3.9%,2024年全年4.3%,低于下游工业平均水平 [7] - 长城汽车董事长称"15万元车半年后卖10万元是自杀",过度降价压缩利润空间和技术投入 [5] - 消费者产生"买完即贬值"担忧,62%新能源车主反映营销噱头大于实际体验 [7][14] - 可能导致零部件供应商资金紧张、质量管控放松和产能闲置等产业链风险 [7][8] - 资源向成熟产品倾斜,前沿技术研发投入不足,形成短视路径依赖 [8] 转型方向与建议 - 需从"规模驱动"转向"价值驱动",构建智能化、电动化等领域的技术"护城河" [9][10] - 头部企业研发投入达销售收入6-8%(部分超10%),但需避免盲目跟风技术研发 [11] - 应通过用户共创提升品质,从"企业端品质"转向"用户端价值",满足62%消费者对实际体验的需求 [14][15] - 消费者从"性价比敏感"转向"品质价值敏感","质量可靠性"连续三年位列购车决策前列 [14] - 建立差异化竞争优势,让用户从"购车者"转为"共建者",实现"价值共生" [16] 数据与案例 - 某新能源车从22.98万元降至15.18万元(降幅7.8万元),置换补贴达2万元 [4] - 别克君越、昂科威PLUS推出1000元定金抵3000元优惠,限期6月30日前 [3] - 经销商面临"越卖钱越少"困境,厂家补贴延迟导致资金链风险 [6] - 新电池安全国标即将实施,部分车企通过降价清仓不符合标准车型 [7]
广汽接受预订、长安年底试飞,飞行汽车反超无人驾驶?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6-16 09:16
车企飞行汽车量产进展 - 广汽集团首款量产型飞行汽车GOVY AirCab全球首发亮相,预定价格不超过168万元人民币,计划2026年底开启交付[2] - 广汽采用"短途多旋翼+跨城复合翼"双技术路线,电驱动系统扭矩密度比传统电动汽车提升200%,复合翼飞行汽车GOVY AirJet支持200公里航程,未来搭载全固态电池后航程有望达400公里[3] - 深蓝汽车CEO宣布长安汽车将在2025年年底完成飞行汽车试飞,该产品配备8个悬臂和16个旋翼,最大航程30km,最高飞行速度130km/h[5] - 小鹏汽车计划2026年三季度量产分体式飞行汽车"陆地航母",已收获约5000台订单,飞行体最大航程500公里,售价不超过200万元人民币[5] 技术路线与研发投入 - 广汽自研电驱动系统具备航空级安全冗余设计,计划2025年启动生产线建设[3] - 长安汽车计划未来5年投入超200亿元,10年投入超1000亿元发展飞行汽车,并与亿航智能达成战略合作攻关整机技术[5] - 小鹏飞行汽车采用陆行体和飞行体分离设计,陆行体是续航超1000公里的增程式汽车,能为飞行体补能6次[5] 政策环境支持 -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将低空经济列为战略性新兴产业,提出打造低空经济新增长引擎[8] - 《交通领域科技创新中长期发展规划纲要》提出部署飞行汽车研发,突破飞行器与汽车融合技术[8] - 新能源汽车产业政策对电池技术研发的补贴间接推动飞行汽车发展,因两者动力系统相通[8] 商业化前景预测 - 广汽高域副总经理判断2024-2027年为飞行汽车培育期,2028-2030年进入成长期,2030年后将迎来爆发式增长[11] - 行业专家认为飞行汽车自动驾驶系统决策过程比地面车辆更简化,可利用空域资源实现高效路径规划[11] - 飞行汽车短期内难以成为主流出行方式,预计需10-15年时间突破技术、法规和基础设施限制[12] 行业竞争格局 - 广汽、长安、小鹏等车企已公布明确量产时间表,形成飞行汽车量产竞速赛态势[2][5] - 中国一汽集团计划年内首飞红旗"天辇 1 号"飞行汽车,该产品采用分体式设计,航程超200公里[7] - 行业联盟秘书长指出中国智能网联汽车工业基础使飞行汽车量产成为可能,技术复用可降低成本[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