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报

搜索文档
AI加速重塑“上海制造”金字招牌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20:09
一组数据揭示"AI+产业"的"上海速度":今年一季度,上海人工智能规模以上企业营收1180亿元,同比增长29%;人才总量 占全国的三分之一。 在2024年上海市发布的人工智能"模塑申城"实施方案中,制造业被列为上海力推垂类大模型应用的六大行业之一。如今, AI应用已经在上海超半数的重点行业中"开花结果",越来越多的垂类大模型正在投入实际生产应用。 随着AI深入生产线,不少企业也反映,工业制造对生产的容错率较低,AI要想成为真正的生产力工具,仍要在研发上继续 突破AI能力上限。 近年来,上海在算力、数据和算法三方面能力建设上"下苦功",就是顺应这一趋势,三管齐下打基础、提能力。 近日,上海召开市政府常务会议,原则同意《上海市加快推动"AI+制造"发展的实施方案》(下称《实施方案》)并指出, 必须把握人工智能赋能制造业的战略机遇,以AI驱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升级,助力"上海制造"向"上海智 造"跃升。 对着屏幕说:"新增一批订单,交付时间提前两天。"系统瞬间完成需求预测、设备调度和物料分配,操作者还能在屏幕上 实时看到任务进度、数据流转,甚至一键生成工作报告。 上述一幕发生在2025世界人工智能 ...
业绩一年狂飙214%,正品控股还有后劲吗?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20:04
公司业务与市场地位 - 公司主要在中国香港从事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的开发、销售、营销及分销 通过外包生产并主要透过万宁零售门市以自有品牌及第三方品牌分销产品 [2] - 按2024年零售值计算 公司在香港本地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供应商中排名第七 市场份额约1.6% [2] - 在鹿相关保健补充品细分市场排名第一 市场份额达29.4% 自有品牌"炎痛消"位列万宁关节痛症类最畅销产品前五名 [3] - 经营六个自有品牌(正品/炎痛消/Organicpharm/日药堂/维再生/Profix)和六个第三方品牌(iPro+/Boiron等) [2] 财务表现 - 2023-2025财年营业收入分别为0.43亿港元/1.10亿港元/1.30亿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3.6% [3] - 同期股东应占净利润分别为1131.3万港元/3548.3万港元/3625.7万港元 复合年增长率79% [3] - 2024财年营收和净利润同比猛增155%和214% 但2025财年增长明显放缓 [3] - 毛利率保持高位但逐年下滑 报告期内分别为81.6%/78.6%/75% [5] - 收益98%以上来自保健及美容补充品与产品销售 [4] 客户集中度 - 报告期内向最大客户"牛奶公司"销售额分别为3850万港元/8400万港元/9710万港元 占总营收比例89.1%/76.7%/74.5% [6] - 超7成营收依赖该大客户 公司通过其旗下万宁门店及线上渠道销售产品 [1][6] - 批发业务占比极高 报告期内分别占营收89.7%/93.0%/88.8% [6] 行业背景 - 香港保健补充品市场2024年规模78亿港元 预计2029年将突破97亿港元 [3] - 外用止痛产品市场2024年规模16亿港元 预计2029年达24亿港元 [3] - 疫情提升健康意识 人口老龄化及跨境电商发展推动行业增长 [3] 募资用途 - IPO募集资金拟用于拓展中国台湾市场 在香港进行市场推广 开设自营门店 拓展销售网络及开发新产品线 [7]
继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之后,第三家来了!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20:03
公司上市动态 - 欣旺达电子股份有限公司于7月30日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 联席保荐人为高盛和中信证券[2] - 公司为国内第三家谋求"A+H"两地上市的动力电池公司 前两家为宁德时代和亿纬锂能[2] - 公司曾于2022年成功发行GDR登陆瑞交所 截至7月30日深交所市值达408亿元[2] 公司业务概况 - 主营业务涵盖锂离子电池模组研发设计生产销售 产品包括消费类电池、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系统[2] - 消费类电池2024年营收占比54.27% 为最大业务板块 电动汽车类电池占比27.02% 储能系统类占比3.37%[4] - 储能系统类毛利率最高达20.39% 消费类电池毛利率为17.65%[4] 市场地位 - 全球手机电池市场市占率34.3% 位居第一 全球笔记本电脑及平板电脑电池市占率21.6% 位居第二[3] - 2024年跻身全球前十动力类电池及储能电池厂商 为相关领域增速最快的规模化厂商之一[3] - 合作客户包括全球最大智能手机公司及小米、联想、OPPO、vivo、荣耀、传音等2024年全球销量前十手机厂商[2]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收入分别为521.62亿元、478.62亿元、560.21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收入122.89亿元[3] - 2022-2024年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分别为10.68亿元、10.76亿元、14.74亿元 2025年第一季度利润3.87亿元[3] - 2025年第一季度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1.97% 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长21.23%[3] 资本运作 - 2023年3月曾抛出48亿元定向增发预案 拟发行不超过约5.59亿股 主要用于SiP系统封测项目、高性能消费类圆柱锂离子电池项目和补充流动资金[4] - 2023年8月14日主动撤回定增申请 表示将修订方案后重新申报[4] - 2023年7月拟分拆子公司欣旺达动力至深交所创业板上市 已签署上市辅导协议但无实质进展[4]
告吹仅一个月!先导电科火速找到新“下家”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9:55
交易公告 - 公司拟通过发行股份等方式购买广东先导稀材持有的先导电科股份 并有意购买其他股东股份及募集配套资金 [1] - 公司自7月30日起停牌 预计停牌时间不超过10个交易日 [1] 标的公司业务与证券化历程 - 先导电科主营先进PVD溅射靶材和蒸镀材料的研发生产销售 是国内唯一进入磁存储靶材领域的供应商 [3] - 先导电科2024年2月递交IPO辅导申请后无进展 同年10月光智科技拟收购但其于今年6月终止重组 [3] - 光智科技终止重组原因为筹划时间过长 外部环境变化及与部分交易对方未能就商业条款达成一致 [3] - 光智科技收购构成关联交易 因实际控制人朱世会同时控制先导集团 该集团是先导稀材和先导电科母公司 [3] - 该收购被称为"蛇吞象" 因光智科技市值仅30多亿元而先导电科估值高达200亿元 [3] - 光智科技复牌后曾连续收获8个20cm涨停板 [3] 上市公司背景与经营状况 - 公司主营投资和地产开发 原证券名称为新湖中宝 为浙江新湖集团旗下房地产企业 [4] - 2024年上半年原控股股东新湖集团及一致行动人向衢州国资转让18.43%股份 转让价款合计30亿元 [4] - 转让后新湖集团及一致行动人持股降至28.39% 衢州国资方面合计持股28.54%成为第一大股东 [5] - 公司寻求国资接盘主因地产销售额大幅下降 自身造血功能减弱及经营现金流不足 [5] - 2021年至2023年合同销售额分别为297.36亿元、115.9亿元和29.25亿元 呈现加速下滑 [5] - 2020-2024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37.92亿元、168.91亿元、128.99亿元、172.10亿元、164.85亿元 [5] - 2020-2024年净利润分别为32.91亿元、22.84亿元、17.77亿元、22.20亿元、20.07亿元 [5] - 预计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2.1亿元同比下降86% 扣非净利润5.9亿元同比下降75% [5] 战略转型 - 公司如成功收购先导电科 或将形成地产+高科技投资+半导体的三轮驱动模式 [5]
支付出行双升级,畅享便捷之旅|"老外"游上海(三)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8:57
入境旅游政策与市场趋势 - 中国持续放宽和优化过境免签政策,推动"China Travel"成为全球热门话题 [1] - 上海定位为"中国入境旅游第一站",2025年发布文化旅游宣传口号"这里是上海"(This is Shanghai) [3] - 2025年第一季度上海入境移动支付交易达2000万笔、金额2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1%和160% [6] 支付服务体系建设 - 上海移动支付普及率超95%,全国领先,推出《上海市完善支付服务体系优化入境人士消费环境的实施方案》和《上海市进一步提升支付便利性行动方案》 [4] - 支付宝创新"外卡内绑"分层验证并提升交易限额,银联国际与支付宝拓展"外包内用"境外钱包数量 [5] - 浦东机场T1/T2航站楼设外籍人员一站式服务中心,覆盖支付、文旅、通信及交通服务 [6] - 构建"大额刷卡、小额扫码、现金兜底"支付体系,商业银行改造外卡取现设备,2000台出租车完成多支付方式POS机改造 [6][8] 交通与数字化服务升级 - 上海地铁全线网支持银联卡闪付及数字人民币硬钱包过闸,境内外主流银行卡通用 [7] - 推出入境游聚合平台"入境通"(Easy Go),整合30个小程序覆盖食、行、游、购场景,接入"随申行SH MaaS"实现公交地铁"一码通行" [7] - 滴滴出行APP支持外卡支付,英文版提供中英双语实时翻译功能 [8] 城市服务与国际体验优化 - 公共场所双语标识完善,外籍游客反馈英文翻译规范度优于日本大阪 [8] - 上海出租车配备多支付POS机及现金零钱包,外籍乘客支付便利性显著提升 [8]
大众集团:一两年内在中国“王者归来”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8:02
净利润下滑33% 近日,德国大众汽车集团公布2025年半年度财报。 报告期内,集团销售收入为1584亿欧元,同比微降0.3%;营业利润从去年同期的100亿欧元锐减至67亿欧元,降幅达33%,税后利润更同比下降 38.36%至44.77亿欧元。 电动化转型中的大众集团,交出了一份不尽人意的上半年"成绩单"。 左宇摄 大众方面称,导致利润大幅下滑的核心因素之一,是美国政府对电动汽车及零部件加征的新一轮进口关税。这一政策给大众集团带来了高达13亿欧元 的成本负担。 此外,还涉及奥迪、大众乘用车和旗下软件部门Cariad的重组拨备7亿欧元,与二氧化碳排放法规相关的费用支出等也影响了公司业绩。 受此影响,大众下调全年业绩展望,预计销售收入与去年持平,营业销售回报率收窄至4.0%—5.0%,低于此前预期的5.5%—6.5%。 大众汽车集团管理董事会主席奥博穆表示,我们在美国面临的关税显著提高,比过去高出25%。仅上半年就给集团的业绩带来了13亿欧元的负担。同 时,大众汽车集团正进行大规模重组,并采取了预防措施,以改善成本结构。 如其所言,规模化裁员、降本正从率先动刀的大众品牌蔓延到集团的各个部门,奥迪、保时捷、Caria ...
美国将缺席十年来最重要的气候峰会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8:00
COP30大会背景 - 第30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30)将于2025年11月10日至21日在巴西贝伦举办 [1] - 大会将评估各国减排目标和可再生能源发展进展 并制定未来10年全球气候议程 [1] - 选址贝伦市旨在突出亚马孙雨林保护议题 预计成为讨论热点 [1] 美国退出《巴黎协定》 - 特朗普政府于2025年1月20日签署行政令 宣布美国再次退出《巴黎协定》 退约将于2026年1月27日生效 [2] - 美国国务院已裁撤所有气候相关职位 包括解雇最后一位气候谈判代表 [2] - 此举可能导致美国代表团因缺乏官方认证而缺席COP30 [2] 全球气候治理影响 - 专家认为美国缺席将削弱各国信任与合作 形成"危险的真空" [3] - 欧洲国家可能将美国退出视为"倒退的许可证" 贫穷国家或对进程失去信心 [3] - 美国在气候谈判中立场矛盾 既宣扬减排目标又推动化石燃料开发 [3] 中国清洁能源发展 - 中国正在建设510吉瓦公用事业规模风电和光伏项目 已并网装机达1400吉瓦 [4] - 中国清洁能源规模是美国的五倍 形成压倒性优势 [4] - 中国将绿色技术作为国家经济战略核心 预计在COP30上发挥更大领导作用 [5] 国际专家观点 - 气候科学家指出中国已具备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能力 [5] - 美国前气候谈判代表认为中国将以不同方式领导气候事务 [5] - 学者批评美国从未严肃对待能源转型 称其作为气候政策伙伴是"愚蠢幻想" [5]
二季度全球黄金投资总需求飙升78%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7:19
7月31日,世界黄金协会发布2025年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趋势报告》。报告显示,在高金价环境 下,二季度全球黄金需求总量(包含场外交易)达1249吨,同比增长3%。随着日趋莫测的地缘政治环 境叠加金价势能持续地支撑投资需求,强劲的黄金投资流入成为推动本季度需求增长的主要动力。 具体来看,今年二季度,全球黄金投资总需求量为477吨,同比大增78%;二季度,全球金条金币 总需求为307吨,同比增长11%。 全球央行购金方面,态势延续但节奏有所放缓,2025年二季度共增储166吨。尽管购金增速放缓, 但在持续的全球经济与地缘政治不确定性条件下,全球央行购金量仍处于显著高位水平。世界黄金协会 发布的《2025年全球央行黄金储备调查》显示,95%的受访央行预计,未来12个月内全球央行黄金储备 将进一步增加。 世界黄金协会资深市场分析师Louise Street指出,"2025年全球黄金市场经历了动荡开局:贸易摩擦 加剧、美国政策反复无常、地缘政治热点事件层出不穷。上半年我们所观察到的强劲投资活动,彰显了 黄金在对冲经济与地缘政治风险方面的作用。持续的市场波动,加上近几个月来金价的亮眼表现,共同 形成了强劲的市场势能,吸 ...
汇丰环球研究:将宁德时代H股目标价从359港元上调至479港元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7:19
目标价调整 - 汇丰环球研究将宁德时代H股目标价从359港元上调至479港元 上调幅度达33% [1]
深蓝邓承浩:面向2030年准备了30款车,近两个月每隔半月推一款新品
国际金融报· 2025-07-31 17:15
邓承浩发现深蓝在全球化推进中,海外用户对里程要求更高中国也有很多用户有这相关的需求,因此专门推出了长达620公里的 S05,作为为全球用户 开发的产品配置。 据其介绍,从8月1号推出的深蓝 S05全球版开始,每隔半个月深蓝就会推出一款新品,持续两个月左右。包括但不限于八月中旬L07的升级、8月底 S09 产品谱系的拓展、9月份 S07的全新升级,以及 Q4深蓝将推出全新的车型 L06。到今年年底,2025年深蓝的产品第一代产品谱系将基本布局完成,第二代产 品正在进行有序的开发中。 在产品技术上,L06将会涵盖一些比较新的科技,并希望成为第一个在车上搭载三纳米车规级座舱芯片的企业,以及曾经高端豪华产品上用到的底盘黑 科技也将运用到L06中。 7月30日,在长安集团成立后的首次媒体沟通会上,深蓝CEO邓承浩表示,在新的中国长安体系下,深蓝的品牌会更清晰,面向2030年准备了近30款 车。"董事长没给我们定太高目标,但深蓝给自己定了2030年200万辆目标。接下来每半个月就会有一款新品,进入新产品周期。" 孙婉秋摄 服务上,邓承浩说道与年轻用户共情是深蓝未来服务的主要方向和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