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凤凰网财经
icon
搜索文档
吴声2025年度演讲:场景革命十年,哲学生活方式到来
凤凰网财经· 2025-08-03 22:04
场景造物与品牌进化 - 场景方法论驱动商业变革,AI场景革命进入哲学生活方式周期,需在每个具体场景重建意义坐标[5][6] - 三翼鸟从场景化家电产品进化为家庭场景定制平台,实现三重认知迭代,以"有效时间"取代"有效空间"作为核心标准[16][17] - 红星美凯龙从"Mall中Mall"升级为"AI家生活场景目的地",推出"零碳生活家"和"Mega-E智电绿洲"2.0版电器馆,实现家电/家居/家装一体化[19] - 场景品牌进化逻辑为"一边解构,一边涌现",典型案例包括得到"Get笔记"、凯叔讲故事"鸡飞飞"、盛景网联AI RaaS等[21] AI技术演进与产业应用 - 具身智能迎来思考时刻:亚马逊日本运营中心机器人达100万个,谷歌Gemini Robotics实现认知能力跃迁,但人形机器人"iPhone时刻"尚未到来[24] - AI从"智能"向"超级智能"演进,可能推动全球GDP增长20-30%,进入后稀缺经济时代[26] - 中国AI力量崛起:DeepSeek R1、Manus、Kimi K2等推进Agentic AI,通义千问接力式开源创新[24] - 物理AI定义更新为"感官有算法,空间可解码",瑞声科技通过声学算法和感知器件构建人机交互新入口[63][64][65] 新消费与零售创新 - 小红书以"即时性"重构连接价值:1/3月活用户首步使用搜索功能,通过"马路生活节"等活动强化在地表达[35][36] - 三只松鼠通过"500多位mini CEO管理8000多个SKU"实现组织创新,打造生产与需求最短连接[40][41] - 安踏作品集(ATSV)门店创新:南京东路SV-幻巷打造暗黑风格球鞋宇宙,上海西岸SV-GateM形成可复制商业范式[82][83] - 九牧"场景卫浴"重新定义卫生间为"心流之所",智能马桶销量全球第一,推出"九牧AI BATH"和"YOUNG BATH"场景品牌[73] 智能终端与交互革命 - 2024年为"AI终端元年",智能体终端建立在端云协同/场景应用/灵感增强三大能力上[56] - 联想"一体多端"战略通过"天禧个人超级智能体"实现跨终端智能协同,定义"人机交互第一入口"[58][59] - 追觅从智能家电单品向家庭场景解决方案进化,首创扫地机仿生机械臂技术并复用于多品类[67][68] - 绿盾门窗以"交互思维"重构窗户体验,通过纳米镀层实现自清洁和除醛功能,填补智能家居空白[70] 空间商业与文旅创新 - 分众传媒与支付宝NFC合作实现"看到-触碰-领券-核销"闭环,将梯媒进化为数字生活入口[48] - 场景实验室与海宁文旅共建"新物种空间XSpecies Here",遵循"生长模式"打造文化消费综合体[93][94][95] - 深山集市通过非遗纹样数据库将绣娘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马蜂窝地方文旅智能体提升在地效率[87] - 熠起文化推出潮玩厂牌Letsvan奇梦岛,用100个IP覆盖100种孤独情绪,实现最小单位共情[89][90] 品牌哲学与价值主张 - 毛戈平坚持"每个人都是美的"理念,通过光影美学和东方妆容定义,建立高端美妆生态位[105][106] - 养固健提出"新平衡主义"健康方法论,以"三调养+四合理"实践可持续生活方式[108][110] - 南极人重新定义"国货真香",耗时一年研发单品大衣,打造国民生活"新基本款"[113] - 荣耀定位"AI原生生态品牌",通过"一毫米/一步不退/一小时/一辈子"理念实现技术人文融合[118][119] AI时代八大预测 1 存在主义商业:为生命思考提供生活行动方案[125][126] 2 多元终端重置社交:AR/VR构建个人元宇宙[128] 3 无库存货架:商品流媒体与3D打印重构零售[129][130] 4 超现场:碳硅融合的永不落幕演唱会[132][133] 5 内容分发新介质:空间智能与脑机接口[134] 6 加密生活:稳定币加速现实与数字世界融合[135] 7 空间商业新知识时代:在地知识图谱与氛围订阅[136][137] 8 算法休假:建立AI伦理与人文关怀平衡[138]
苹果在大中华区终于重回增长,只靠降价促销?
凤凰网财经· 2025-08-03 22:04
苹果2025财年第三财季财报表现 - 公司二季度营收达940.3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0%上年同期为857.77亿美元净利润234.34亿美元同比增长9%上年同期为214.48亿美元 [2] - iPhone业务表现亮眼营收445.8亿美元同比增长13.5%超分析师预期的400.6亿美元Mac营收80.5亿美元同比增长14.8%服务业务营收274.2亿美元同比增长13.3% [2] - 大中华区营收153.6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108.10亿元同比增长超4%扭转连续7个季度同比下滑趋势 [6] 增长驱动因素 - 美国消费者因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提前购机贡献约1个百分点的营收增长但公司因关税支出8亿美元预计下季度成本将达11亿美元 [4][5] - 大中华区增长源于iPhone销售加速及Mac可观增长部分产品受益于手机"国补"政策售价不超过6000元的产品可享受15%补贴单件最高500元 [6][7] - 公司通过大幅降价策略刺激销量如iPhone 16 Pro 128G版本直降2000元至5999元叠加国补后到手价5499元更高配置机型也有千元以上调价 [7] 市场策略与竞争态势 - 降价策略显著拉动销量京东618期间苹果拿下手机品牌销量与销售额双料第一iPhone 16 Pro系列霸榜前三超35天 [7] - 行业分析师认为降价使品牌价格亲民推动果粉换机并吸收中高端游离消费者但缺乏颠覆性功能优势可能难以长期维持销量 [7][8] - 华为小米等国产厂商崛起对苹果形成竞争压力公司虽关闭大连直营店但仍在深圳合肥等地扩张线下门店显示对中国市场的持续投入 [8]
288亿,复旦女学霸3年干出一个独角兽
凤凰网财经· 2025-08-03 22:04
公司概况 - Fireworks AI是一家新兴的云服务提供商,专注于提供低成本、高性能且定制化的开源大模型服务,目标客户为超大规模企业之外的开发者群体 [2][11] - 公司由Meta前高级工程总监乔琳(Lin Qiao)联合6位创始人在2022年创立,总部位于美国加州雷德伍德市 [3] - 创始人团队具备深厚技术背景,乔琳拥有24年行业经验,曾主导Meta的PyTorch框架开发与部署,该框架现为全球主流开源机器学习框架之一 [4] 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核心产品为融合开源与闭源AI能力的API平台,提供100多个模型,帮助开发者快速部署AI模型而无需解决复杂技术问题 [5] - 差异化竞争力体现在"高性能+低成本",通过优化数据获取、分布式推理和大规模训练流程,显著压缩模型开发时间 [4][11] - 年化营收已突破2亿美元(月均1700万美元),预计2024年底将增长至3亿美元 [5] 融资与估值动态 - 当前正以40亿美元(约288亿元)估值进行新一轮融资,潜在领投方包括Lightspeed Venture Partners和Index Ventures [2][12] - 估值在1年内增长7倍,2023年A轮融资时估值仅5.52亿美元,投资方包括红杉资本、英伟达等顶级机构 [12] - 竞争对手Together年化营收1.5亿美元(月均1250万美元),估值30亿美元,显示Fireworks AI在营收增速上更具优势 [6] 战略合作与竞争格局 - 与英伟达建立深度技术合作,其平台可高效运行Llama等开源模型,并支持英伟达NIM微服务,但双方可能在未来形成竞争关系 [12][13] - 英伟达通过投资布局AI全产业链(如CoreWeave、Hugging Face),Fireworks AI或被其收购以强化云服务能力 [14][15] 行业趋势与华人创业现象 - AI创业圈中华人表现突出,Scale AI(估值290亿美元)、Cognition AI(估值40亿美元)等均由华人创立,领域覆盖数据标注、AI编程等 [16][17] - 华人创业者普遍具备顶尖教育背景(如MIT、哈佛)和技术积累,擅长将技术创新与市场需求结合,典型案例包括Scale AI开创高效数据标注模式 [19] - 不完全统计显示华人创立的AI公司总估值超300亿美元(约2100亿元),形成规模化的创新集群 [16][18]
7月新势力洗牌:小米破3万,理想跌出前三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20:33
新势力7月交付格局 - 零跑以50129辆首次突破5万大关,同比+127%,成为新势力销冠[5][9][10] - 问界交付40753辆(占鸿蒙智行85%),但赛力斯股价下跌6%[5][12][13] - 小鹏交付36717辆创历史新高,但品牌向上突破遇阻[5][15][17] - 理想交付30731辆同比-40%,首次跌出前三[5][6][19] - 小米首破3万辆,但产能瓶颈导致交付周期达15个月[5][21][24] 技术路线与市场策略 - 深蓝(27169辆)与埃安(26557辆)在10-20万市场正面竞争[29][30] - 极氪16977辆靠高颜值+高性能巩固高端纯电市场[31] - 岚图12135辆同比+102%,成传统车企转型黑马[31] - 阿维塔连续5个月销量破万,依赖华为HI模式[33] 产品与产能动态 - 零跑B01车型8月交付,全年销量或突破60万辆[11][12] - 鸿蒙智行8月将推享界S9T等4款新车[14] - 小鹏G7定价下探至20万以下,股价5日跌7%[17] - 乐道L90降价1.41万拉动蔚来股价+27%[25][27] 行业竞争趋势 - 20-40万SUV市场容量达364万辆,小米YU7入局加剧竞争[23][24] - 传统车企新能源占比提升:比亚迪前7月销249万辆[6] - 价格战转向"价值战",车企需平衡定价与产品力[34] - 多品牌战略成趋势(如蔚来分蔚来/乐道/萤火虫)[27] 资本市场反馈 - 零跑股价月涨11%,受益于销量稳步上升[10] - 问界/理想股价分别跌6%/3%,反映盈利担忧[7][20] - 小鹏因中高端突破不力股价承压[17][18]
斗鱼,踏入“涉黄”的河流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20:33
核心观点 - 斗鱼直播业务持续下滑,营收连续13个季度同比下降,直播收入从2024年同期的8.01亿元下降29.5%至5.65亿元 [1][3] - 公司采取开源节流措施,创新业务收入增长60.2%至3.83亿元,但增速不及直播收入下滑;员工总数3年缩减超60% [3][6] - 半年内豪掷43亿元分红,与近年盈利不足5亿元形成反差,导致研发和营销费用锐减 [2][9][10][14] - 平台充斥低俗擦边内容,虽每月发布治理公告,但实际存在大量隐晦交易行为 [15][17][19][21][22] - 前CEO涉赌被捕,多名主播涉案,新任95后联席CEO任思敏决策能力受质疑 [23][24] 收入持续下滑 - 2022年至2024年营收分别为71.08亿元、55.3亿元、42.71亿元,同比下滑22.44%、22.2%、22.78% [3] - 2025年一季度营收9.47亿元,同比下滑8.91%;直播收入同比下降29.5%至5.65亿元 [3] - 付费用户数量和平均付费金额双降导致直播收入萎缩 [3] 业务转型与成本控制 - 创新业务(语音社交和游戏会员服务)收入同比增长60.2%至3.83亿元 [3] - 直播页面广告位增至3个,影响用户体验 [4] - 员工总数从2021年底2155人缩减至2024年底819人,降幅超60% [6] 争议性分红 - 2024年7月和2025年1月两次分红各3亿美元(总计43亿元),大股东腾讯和创始人陈少杰分别获2.2亿/1亿美元 [9][10] - 2020年至今仅两年盈利且合计不足5亿元,经营现金流连续三年为负 [10] - 分红后研发费用同比锐减39.5%至3270万元,销售费用下滑3.5%至7290万元 [14] 内容监管问题 - 深夜直播间存在衣着暴露女主播引导刷礼物解锁大尺度内容的行为 [15] - 语音直播通过娇喘声和镜头聚焦下半身等擦边行为吸引用户 [17][19] - 首页推荐8位主播中4位为声音主播,其中至少2位涉及擦边内容 [19] - 平台使用隐晦暗语规避监管,与公告治理力度形成反差 [22] 管理层动荡 - 前CEO陈少杰因涉赌被捕,多名主播涉案(如"轻语"周某涉案资金1700余万元) [23] - 95后联席CEO任思敏主导43亿元分红被质疑"掏空家底",缺乏上市公司管理经验 [23][24] - 公司新增被执行人信息(标的350.62万元)及多起未完结诉讼 [24]
“低俗”短剧,让多少90后身价过亿?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20:33
行业概况 - 2023年中国短剧市场规模突破370亿元,用户规模超5亿,单部爆款分账收入可达数千万元 [12] - 2023年短剧市场规模同比增长267.65%,预计2025年将达634-686亿元 [13] - 短剧上线5天播放量破10亿,2周破20亿,单片分账收益预测8000万-1亿元 [7] - 中国短剧市场规模已超过电影市场,并可能于2024年超过电视剧市场 [9][10] 商业模式 - 短剧制作成本约50万元,头部作品ROI可达10倍以上,远高于长剧的1.6-2倍 [27][28] - 国际案例《The Divorced Billionaire Heiress》成本20万美元,3个月票房2500万美元,ROI超100倍 [20][23] - 短剧采用会员免费制替代按集收费模式,盈利转向广告植入和会员费 [75][76] - 平台级短剧如《原罪》预算1200万元,《执笔》预算2400万元,效果超预期 [77] 生产特点 - 短剧年产量达4万部(7500小时),平均成本不足100万元,为长剧千分之一 [37] - 拍摄周期极短,例如6周完成拍摄剪辑,主演日均睡眠仅3小时 [23][61] - 采用工业化流水线生产,5秒一个小高潮,节奏密集依赖剪辑特效 [69][80] - 传统影视从业者转型后效率显著提升,例如导演4个月完成20多部短剧 [37] 人才市场 - 一线短剧演员日薪2万-3万元,整剧打包价20万-30万元 [16] - 演员为适应角色需快速改变形象,如2个月减重55斤 [62] - 传统明星如李若彤、刘晓庆、万茜等纷纷试水短剧 [47][48][51] - 群演日薪150元起,高校学生参与兼职龙套 [16][64] 竞争格局 - 暑期档电影票房45亿元(同比下滑33%),长剧《淬火年代》收视率跌破底盘 [4][5] - 短剧以低投入高回报优势挤压传统影视,头部公司单项目盈利数千万 [8][13] - 长剧平台如爱奇艺、腾讯入局短剧,但盈利逻辑与原生短剧存在差异 [77][79] - 行业规范化政策出台后暴富神话减少,但市场总量持续扩大 [73][74] 用户需求 - 短剧契合碎片化时间场景,如通勤、厕所等场景的即时娱乐需求 [85][86] - 用户偏好重复套路框架,追求无需思考的情绪价值 [87][88] - 传统长剧因沉浸时间需求与当代生活节奏脱节 [84][86]
“2025凤凰之星上市公司评选”启动报名与案例征集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20:33
评选活动概述 - 活动由凤凰卫视、凤凰网发起,旨在彰显中国上市公司核心竞争力和影响力,助力内地与港股市场健康发展 [1] - 2025年评选在连续两届成功经验基础上,持续关注中国企业出海全球化发展成果,升级评价体系并创新评选模型 [4] - 报名及案例征集截止时间为2025年8月31日,企业可通过指定链接提交材料 [5] 奖项体系升级 - 设置九大奖项覆盖企业发展全要素,包括最佳创新上市公司、最佳股东回报上市公司、最具社会责任上市公司等 [6] - 新增最佳雇主奖,强调"以人为本"理念,推动构建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商业文明 [7] - 新增最佳IPO公司奖,表彰资本市场突破企业,为市场注入新动能 [7] 评价维度创新 - 采用五大核心评价维度:市值管理、声誉管理、人本管理、创新管理、全球化 [8] - 新增"人本管理"与"声誉管理"指标,构建"全维度、深穿透"评价体系 [8] - 优化评选流程,强化实践导向,公开征集最佳雇主奖和最佳出海全球化年度案例的企业实践案例 [9] 评选流程与公信力 - 采用三重评选机制:模型评价(财务数据与评价模型)、网络投票(凤凰新闻客户端等渠道)、专家评审(国际国内专家团队) [9] - 评选结果将于2025年9月23日"凤凰湾区财经论坛"揭晓,并举行颁奖典礼 [12] - 过往评选获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肯定,称其有助于投资者认识香港股票市场 [10] 活动影响力与支持 - 2024年评选范围扩展至A股和港股,覆盖中国核心资本市场 [12] - 活动由中国上市公司协会指导,德鲁克管理学院学术支持,标普S&P等多家机构参与 [12] - 入选企业将通过凤凰全媒体矩阵向全球推广,作为成功商业案例展示 [12]
1死1伤!特斯拉致命车祸,被裁定赔偿超17亿元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20:33
特斯拉自动驾驶事故裁决 - 美国佛罗里达州陪审团裁定特斯拉需为2019年一起致命车祸承担部分责任,判令支付约2.43亿美元赔偿金,包括1.29亿美元补偿性赔偿(特斯拉承担33%)和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 [1] - 事故涉及一辆配备自动驾驶系统的Model S,车辆以超过60英里/小时(96公里/小时)速度冲进十字路口,导致22岁女性乘客当场死亡,另一乘客多处骨折及脑损伤 [3] - 原告指控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存在设计缺陷且未充分警告技术局限性,证据显示系统未能正确识别障碍物及采取避让措施 [3][4] 特斯拉回应与责任认定 - 特斯拉CEO马斯克表示将对裁决提起上诉,公司认为判决"错误"且阻碍汽车安全进步,坚称事故责任全在驾驶员超速、踩油门覆盖自动驾驶功能且视线离开道路 [2][4] - 陪审团认定特斯拉承担三分之一责任,案件总赔偿金达3.29亿美元,特斯拉需承担4250万美元补偿性赔偿及全部2亿美元惩罚性赔偿 [4] - 特斯拉股价8月1日下跌1.83%至302.63美元/股,年内累计跌幅达25.06%,在美股大型科技公司中跌幅居前 [5] 行业影响与监管动态 - 该案可能对自动驾驶行业产生深远影响,目前尚有十余起类似诉讼涉及Autopilot或FSD功能导致的致命/致伤事故 [6] - 追踪数据显示至少58起致命事故发生时司机仍在使用自动驾驶功能,但2023年11月加州陪审团曾做出对特斯拉有利的裁决 [7] - 美国NHTSA自2021年起多次调查Autopilot,2024年4月对功能升级召回展开安全审查,10月对FSD启动涉及241万辆车的调查,涉及4起事故含1起行人死亡 [7][8]
反季羊毛速薅!79元拿下瑞士户外品牌冲锋衣,库存不多了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20:33
冲锋衣产品特点 - 防风防水抗冷且轻便 适合四季穿着 [4] - 采用高密度防护面料 防风防水防污性能强 [62] - 内层蜂巢网孔透气面料 运动出汗后迅速排湿不闷热 [23] - 德国进口针织机织造微米级网格孔 透气效率高 [80][82] - 耐磨性强 可应对户外树枝刮擦等场景 [86] 设计细节 - 立体裁剪修身版型 视觉修饰身材比例 [112] - 可拆卸防风立领设计 搭配抽绳帽子自由调节 [115][117] - 魔术贴防风袖口 宽窄可调节防止冷风倒灌 [32][88] - 侧边大口袋+内里加密口袋 实用收纳设计 [90][92] - 高品质拉链顺滑流畅 走线细密平整 [30][120] 市场定位与销售策略 - 瑞士军工品牌SWISS MILITARY 1891年创立 专注硬核户外装备 [54][56] - 2023年正式进入中国市场 线下门店覆盖百货及购物中心 [58] - 反季促销价79元 对标市面200元品质产品 [16][66][141] - 提供6种配色 含经典色及流行色(贵妃粉 金刚灰等) [35][127] - 尺码覆盖XXS-3XL 适配85斤-200斤人群 [137][139] 消费场景与用户画像 - 74%非户外爱好者会在日常穿着冲锋衣 [98] - 适用通勤 户外运动 旅游等多场景 [94] - 男女同款设计 可作为情侣装搭配 [124] - 解决刮风下雨等突发天气防护需求 [64][71] - 防水测试显示水珠可快速抖落 防污性能优异 [73][75]
从“烧手机”到“利润暴跌”:三星电子遭遇56年来最严峻危机
凤凰网财经· 2025-08-02 16:49
三星历史与崛起 - 1995年三星集团原会长李健熙当众销毁价值5000万美元缺陷手机,1985年海尔张瑞敏砸毁76台不合格冰箱,确立"质量第一"理念[1] - 三星电子1969年成立时为日本三洋贴牌代工厂,1983年李健熙力排众议押注半导体,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逆势加码存储芯片[5] - 2002年超越索尼成为全球消费电子霸主,2012年手机销量超越诺基亚登顶世界第一,2017年半导体业务击败英特尔成为行业龙头[5] - 巅峰时期掌控全球40%存储芯片市场,同时占据智能手机王座[5] 2025年经营危机 - 2025年Q2营业利润同比暴跌55%,半导体业务利润骤降94%,股价盘中下跌1.65%[2] - 半导体部门营业利润仅剩4000亿韩元(约2.9亿美元),为六个季度最低[6] - 面临87年历史中最严峻考验之一,主要因HBM芯片出货延迟和美国对华芯片出口限制[2][6] 半导体业务困境 - 在AI芯片市场大幅落后,SK海力士占据高端存储芯片领先地位,台积电主导代工芯片制造[6] - 美国对华AI芯片出口禁令导致先进制程芯片无法进入中国,晶圆厂产能利用率大幅下降[6] - HBM芯片竞争中落后SK海力士,未能拿下NVIDIA大单[6] - 存储芯片库存价值因出口限制被迫减记[6] 中国市场溃败 - 2025年Q2中国大陆智能手机出货量6780万台同比下滑4%,前五厂商为华为/vivo/OPPO/小米/苹果,三星已跌出榜单[7][8] - 2013年曾以20%份额统治中国市场,2025年Q1份额暴跌至0.77%[9][11] - 折叠屏市场份额从2021年29%降至2025年Q1仅3%,被华为(76.6%)和荣耀(9.1%)碾压[11] - 2016年Note7"爆炸门"处理不当彻底动摇消费者信任,本土品牌趁机崛起[10] 战略失误分析 - 2019年关闭中国所有手机工厂转移越南,但生产效率仅中国60%,关键零部件仍需从中国进口导致成本不降反升[11] - 渠道依赖苏宁易购等合作伙伴,而国产品牌通过"千县计划"渗透至乡镇市场[12] - 产品在快充(国产已普及100W)、影像技术、系统本地化等方面明显落后[12] - 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投诉,包括异常发热、续航差、信号问题等,售后处理引发消费者不满[12] 转型举措 - 与特斯拉达成165亿美元AI芯片供应协议,试图提振代工业务[16] - 全力冲刺2nm制程量产,在先进制程领域与台积电竞争[16] - 李在镕2025年初访问小米汽车工厂和比亚迪总部寻求合作机会[19] - 内部承认"三星已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真的打不过中国"[19] 行业格局变化 - 长江存储、长鑫存储等本土企业趁机崛起,蚕食三星半导体市场份额[16] - 华为/vivo/OPPO/小米四大国产品牌合计占据中国68%以上市场份额[11] - 全球AI芯片市场竞争格局重塑,三星面临SK海力士和台积电双重压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