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舅是养基大户

搜索文档
银行个贷的不良爆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8 21:29
银行股表现与年报分析 - 邮储银行24年扣非后净利润增速为-0.68%,历史首次负增长,拨备覆盖率大降60%跌破300% [1] - 邮储银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从23年1.73%跳升至24年2.21%,增幅28%,不良金额增加100亿至338亿 [2] - 邮储银行个贷不良占比超75%,对公不良占比不足25%,反映个人信贷风险集中爆发 [2] 银行业个人信贷风险 - 招行关注类贷款迁徙率从23年34.95%升至24年35.06%,次级类从74.09%升至79.04%,显示贷款质量下降 [5][6] - 工行个人经营贷不良率同比增48%至1.27%,农行增50%至1.39%,建行增67%至1.59% [8] - 中信银行零售业务税前利润腰斩,主因零售信贷风险成本增加 [10] - 个人信贷不良大增具有普遍性,与居民债务周期、地产周期相关 [14] 保险资金动向 - 新华与国寿500亿私募大基金年化收益率约6.5%,主要配置高股息A股和港股 [21][22] - 险资示范效应显著,后续千亿级资金可期 [23] - 30年国债尾盘异动或因保险机构调表需求,230023券交易激增 [25][26] 市场热点观察 - 全球风险资产普跌,日本韩国股市跌幅超过A股,黄金创历史新高 [18] - 新华保险披露500亿私募基金年末净资产527亿,收益率5.4% [20][21] - 表韭系列组合在债市和量化策略方面进行跟投,利用避险情绪布局 [31] 银行业核心问题总结 - 银行面临利差收缩和个人信贷不良压力加大的双重挑战 [13] - 对公不良增速下降可能因核销资源倾斜及地方隐性债务化解 [13] - 消费信贷政策应以纾困为主而非刺激,反映居民资产负债表修复需求 [14] - 低利率环境对债市有利但大幅降息不现实,需平衡银行息差压力 [14]
银行和保险大佬的讲话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7 21:30
银行业招聘与基本面 - 四大行25年春招合计1.6万人,同比减少近1.7万人,其中农行招聘4500人(同比少1万人)、工行4500人(同比少4300人)、中行4700人(同比少1000人)、建行2300人(同比少1400人),主要因业务收缩及网点效率调整[2] - 银行在24年规上工业企业净利润同比下降3.3%的背景下仍保持正增长,核心逻辑为拨备反哺利润及估值修复,地产和城投风险得到控制后系统性风险降低[3] 招商银行业绩说明会要点 - 银行面临"三低"挑战:低利率、低利差、低费用,利率下行被认定为趋势性现象,与人口结构老化导致的长期需求不足相关[5][6] - 24年净利润增长依赖信用减值损失计提减少(拨备释放)及业务管理费压降(工资与营销费用缩减),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全年降超20%但四季度因股市回暖企稳[6] - 25年净息差继续承压,主因24年LPR下调及存量房贷利率调整滞后影响,消费贷市场竞争加剧导致收益下行;零售贷款不良压力上升,逾期与关注类贷款增加与居民收入下降直接相关[6] - 债市判断为震荡下行,ROE目标维持在15%以上(24年首次跌破15%),现金分红比例35%(每股2元)并强调内生性资本增长重要性[6] 中国人寿业绩与投资策略 - 24年营收同比增超30%,净利润同比增超100%,但核心指标新业务价值更反映主业成效;总投资收益率从2.57%升至5.5%,净投资收益率从3.71%降至3.47%[7][9] - 鸿鹄二期200亿私募基金获批,24年权益加仓1000亿(股票投资占比从7.95%降至7.58%)、债券加仓超9000亿(占比从54%提至59%)[9] 港股消费与医药市场动态 - 港股创新药单日涨6%,恒生消费指数涨3%(成分股如泡泡玛特市值破2000亿港币,年内涨16倍),港股通消费指数仅涨0.3%,差异源于后者含互联网及汽车等泛消费板块[12][15][17] - 恒生消费ETF规模从10亿增至30亿(如513970从5亿增至14亿),因纯消费属性(无白酒高权重)及稀缺标的(泡泡玛特、老铺黄金、毛戈平等)吸引资金[17][20][21] 债券市场与配置建议 - 债市受降准降息预期影响呈V型反转,10年国债利率最终上行超1bps,短期需谨慎择时但季末配置价值仍被看好[23][25] - 量化温度计显示万得全A连续4日低于30日均线,美股下跌通道中建议积累筹码[27][28]
解读招行的2024年报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6 21:31
招行2024年报核心分析 市场反应与行业地位 - 招行A股和港股分别大跌5.4%和5.5%,拖累中证银行指数下跌0.86%,占指数跌幅的60% [1] - 银行板块单日交易量230亿元,招行占比达30%,显示市场对其年报高度关注 [2] - 招行在中证银行指数权重达16%,其表现对行业风向具有标杆意义 [1] 盈利能力与财务策略 - ROE跌破15%,创2004年以来新低,反映银行盈利能力降至20年最低点 [5] - 营收同比下降0.48%但净利润增长1.05%,通过拨备覆盖率从450%(2022)降至412%(2024)释放利润 [8][9] - 拨备覆盖率年降幅从12%(2023)扩大至26%(2024),利润调节空间持续收窄 [9][11] 收入结构变化 - 净利息收入占比从63.3%(2023)降至62.6%(2024),同比下降0.48% [17] - 手续费及佣金收入占比从27.34%(2023)骤降至21.36%(2024),同比下滑14.28% [17][18] - 其他净收入(含债券/基金收益)占比从11.9%跃升至16.04%,同比大增34% [17][18] 债券投资主导业绩 - 投资收益(债券/基金交易)同比增长34.74%,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暴增229.63%,合计贡献120亿元利润 [19][20] - 债券持仓增加3000亿(+11.24%),基金持仓或增1000亿至3500亿,债券类资产总增速达15% [24][29][30] - 10年国债收益率年内下行90bps,创历史最大年度降幅,但25年上行压力显现 [16][21] 经营挑战与风险 - 净利差收缩至1.8%警戒线,有效信贷需求不足成为核心矛盾 [37] - 个人零售信贷不良率攀升,资产质量边际恶化 [38] - 存款定期化趋势未改,负债成本压力持续 [39] 业务板块动态 - 保险代销量增价减,利润同比腰斩 [38] - 基金销售转向资产配置策略,弱化明星基金经理效应 [38] - 成本削减措施持续推进,但分红力度维持稳定 [40] 市场热点关联 - 债券市场波动受银行调表行为影响,3月银行抛售债券补充利润导致债市低迷 [22][23] - 利率债单日异动(10年国债下行3bps)与政策预期相关,反映银行利差保护诉求 [48][51]
行领导一起背锅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5 21:32
商业银行代销管理办法 - 银行可继续代销私募基金 通过TOF或私募管理人担任投顾的模式 [4] - 银行需承担代销产品风险管理责任 不再免责 准入和退出将更谨慎 [4] - 私募管理人准入门槛提高 需规模不低于3亿 成立满3年且无处罚记录 [4] - 非标和私募产品需多部门联合审批 行长室审批 责任压实到高管层 [5][6] - 办法旨在解决内控缺失和监守自盗问题 业务部门权力受制 风控话语权提升 [7][8][9] 行业潜在影响 - 私募机构准入门槛明确 "感情牌"效用边际递减 [10] - 公募代销同样受影响 银行倾向缩圈 小公司准入难度加大 [10] - 小公司需通过发起式产品跑业绩3年后再评估 资管行业前期投入要求提高 [11][12] A股市场动态 - 高低切持续5天 红利板块领涨 TMT成长风格回撤超10% [15][16] - 科创AI 云算力 机器人 港股科技板块回撤至2月中旬水平 元宵后入场资金浮亏 [16] - 红利低波ETF年内跌幅收窄至-1%以内 AH溢价收窄使A股红利性价比凸显 [16] - 算力板块受阿里蔡崇信"AI数据中心泡沫论"冲击 小米折价6.6%配股致股价跌6% [17] 债券市场 - MLF超额续作预期过热后回吐收益 利率债全线上行 [19][20] - 1年期国债收益率1.5325% 下行0.75BP 10年期国开债收益率1.8525% 上行1.5BP [22] 保险资金动向 - 中国人寿完成首笔黄金询价交易 险资正式配置黄金 [23] - 低利率环境下 险资增配港股高股息 A股红利及黄金等多资产 [25][28][29] 周期资源品行情 - 铜价突破10000美元带动有色板块 中证有色指数相关基金3月涨幅最高达11.22% [37][38] - 绩优主动基金筛选标准:有色含量>20% 与指数相关性>0.8 年内涨幅靠前 [38][39]
北京X报,憋说话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4 21:33
下午14点20反弹之前,市场一度跌出了股X的味道,微盘股跌近6%,中证2000跌超4%,全市场90%以上的个股下跌,此前的高位股,大面积跌停。 有人找了一张图出来,上周四,微盘股破历史新高,紧接着,北京X报发了一篇报道, 小市值股票也有春天 ,然后周五中证2000就跌超2%,再接着就是 今天的一度崩盘,堪称精准的反指。 但大家可能有所不知的是,这篇报道的记者,上个月的2月18日,还写了一篇报道,叫 大型银行股持续走强是大势所趋 ,不得不服啊,四大行恰 恰好就在当日,股价见顶,随后整整跌了1个月。 说回正经的,聊聊今天市场实际的情况,一是小微盘开盘大跌的原因,二是下午反弹的驱动力。 从开盘崩的原因来看 ,有很多,最值得观察的一个指标,其实是两融数据——上周五融资净卖出-141亿,是春节以来的第二高,也是春节后, 唯二净卖出超过100亿的。 而春节以后净卖出最多的一天,是2月28日,当天中证2000同样大跌超4%,微盘股指数跌近3%,而原因,我们当时在《 今天大跌的原因 》讲到 过,主要是外围环境的变化——当时美国宣布要对我们加第二次税,而我们目前面临的局面,是4月2日,下周,新的对等关税即将生效。 而从下午反弹 ...
大跌的原因又找到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1 21:28
抱歉,懒得琢磨了,只能取这么个被XX报污名化的标题了,不过今天市场确实挺惨的,5000多只个股,80%以上是跌的,但是,实际赚钱效 应,可能比个股的涨跌还惨。 一方面,市场一共886只投资A股的股票型ETF, 跌幅中位数-1.7% ,上涨的只有27个,占比3%左右,其中2亿以上,相对还算活跃的产品,只有 11个,凤毛麟角; 另一方面,港股相关的ETF,更是全军覆没, 跌幅中位数在-2%以上 。 有个开玩笑的说法,这轮之所以下跌,特别是港股领跌,是因为某非金融区的大V, 峰哥 ,在本周二买入了恒生科技,而行情也在买入当日见 顶,最近三天恒生科技累计下跌近8%。 有些人可能对他不熟悉,他是靠搞草根IP,拍视频走红的,比如深入非洲和东南亚贫民窟,记录深圳的三和大神等,下图,真的会玩梗。 | 峰哥亡命天涯 曾 ■》 | | | | | --- | --- | --- | --- | | 5小时前 来自 iPhone 13 Pro Max | | | | | | | 心态崩了,满仓挨断头铡了,从即日起无限期停止更新股市内容。等下一个天亮! | | | 000 | | | | | 第出 描单 | 持仓 | | | | C ...
解读一下中国平安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20 21:34
市场表现与平安年报分析 - A股呈现高低切换格局,红利板块领涨而成长板块下跌,恒生科技指数跌幅超3% [1] - 中国平安2024年净利润同比增长47.8%,但A股/H股分别下跌3%和5%,主要受保险板块整体回调影响(行业指数下跌3.3%)[1][2] - 公司5.7万亿投资组合结构调整反映行业趋势:减配权益基金100亿元(占比降0.8%),增配股票近1500亿元(占比升1.4%)[7][8][9] 投资组合配置策略 - 股票配置显著增加:交易账户股票投资从1170亿增至1742亿(+570亿),FVOCI账户股票从1750亿增至2631亿(+880亿)[8] - 债券配置占比提升:从58.1%增至61.7%,其中交易账户债券增加3000亿(占比从14.3%→16.9%)[18][24] - 高股息策略凸显:持有工行港股17%、农行8%、邮储8%、建行5%、招行10%股权,通过OCI账户平滑利润波动[9][16] 投资收益结构变化 - 综合投资收益率从3.6%跃升至5.8%(+60%),但核心净投资收益率从4.2%降至3.8%[11][13][14] - 债券收益率下行与非标资产到期导致净投资收益环比下降10%,高股息股票成为收益压舱石[15][16] - 固收资产供给收缩:非标债权计划和理财产品投资减少2.4%,推动超长期国债配置[20][22] 保险业务改革成效 - 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28.8%,新业务价值率提升5.6个百分点至31.8%,显示产品结构优化[31][32] - 保费收入仅增长4.6%(6019亿→6296亿),但通过降低预定利率和"报行合一"实现降本增效[30][36] - 银保渠道利益再分配:保险销售端收益增幅显著高于银行渠道[39] 银行业务与政策影响 - 平安银行息差压缩超50bps(降幅20%),零售信贷不良率持续承压[42] - 监管政策双导向:LPR未调显示结构化降息倾向,消费贷政策旨在缓解银行资产质量压力[43] - 债券市场与30年国债ETF(511130)单日大涨1.2%,显示长期利率品种配置需求旺盛[50]
真正的股王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9 21:35
昨晚提到,本周一共四件大事,提振消费发布会、小米和腾讯的年报、美俄领导人昨晚通电话,以及明天凌晨的美联储议息会议。 第二,舍得花钱 。24年派发股息320亿、回购1120亿港币,合计1400+亿港币,也就是花了1300亿左右的人民币(而全年净利润2000亿左右);2025年, 计划派息410亿,至少回购800亿,合计超1200亿。什么叫股东回报,什么叫真正的市值管理,这就是了。 说腾讯现在是中国的"股王" ,我觉得一点都不为过,说到底,是两个原因。 昨天 小米 的年报是港股盘后发的,昨晚美股的小米ADR涨接近4%,今天小米的港股涨接近1%,而恒生科技跌-1%,换句话说,市场已经算很认 可了——雷总的小米什么都好,就是太贵了,50多倍的PE,咬咬牙闭着眼才能吞下去。 然后昨晚 普/特 两人也通完电话了,据说普因为作一个企业家年度大会的讲话,还让特等了一个小时,这就非常牛逼,能让川宝等1个小时的, 地球上可能也找不出第二个人了。 当然,今天最重要的,还是 股王腾讯的年报 ,也是港股盘后发布的,整体继续超预期,四季度营收同比增11%,净利润同比增90%;全年的 话,营收同比增8%,净利润同比增68%。 我看了一眼, ...
小米太炸裂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8 21:35
市场重点关注事件 - 周一举行提振消费发布会 [2] - 小米和腾讯两家总市值6.5万亿港币的巨头发布财报 占港股15%以上 影响短期走势 [2] - 美俄领导人首次通话讨论双边关系正常化 [2] - 美联储议息会议及鲍威尔讲话决定货币政策方向 [2] 小米财报表现 - 24年营收同比增长35%至3659亿 净利润同比增长41% 全部超预期 [3] - 小米汽车贡献328亿营收 扣除后整体营收增速从35%降至20% [3] - 手机以外生活消费品营收增长30% 空调出货量增长超50% [3] - 股价从24年初15港元涨至60港元 核心驱动来自小米汽车 [4] 小米品牌升级效应 - 小米汽车使品牌形象显著提升 带动"人车家生态"战略 [5] - 25年小米汽车销量目标35万台 相当于特斯拉中国24年销量60万台的一半 [5] - 品牌升级有望复制汽车成功 抢占传统家电市场份额 如空调领域格力年出货3000万台对比小米700万台 [5] 黄金市场动态 - 现货黄金突破3030美元/盎司创历史新高 受中东局势紧张影响 [10] - 黄金股ETF(159562)年内涨幅23% 涨幅达金价1.5倍 [12] - 铜价从年初8700美元涨至9800美元 涨幅12% 助推黄金股 [12] ETF市场变化 - 华夏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市1个月即降费 管理费从0.5%降至0.15% [14][16] - 自由现金流ETF领域竞争加剧 多家基金公司排队申报 [15] 债券市场情况 - 央行结束多日资金回笼转为净投放 债市企稳 [19] - 短端信用债和存单配置价值明确 长端保持震荡 [20]
先不用幻想降息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17 21:31
货币政策与结售汇数据 - 2月银行结售汇逆差为-104亿美元,较1月历史峰值-453亿美元大幅收窄,显示人民币升值过程中市场行为趋于正常化[2][3] - 央行通过在香港发行央票等措施将离岸人民币汇率稳定在7.3附近,成功应对美元走强压力[2] - 1月极端逆差导致债基收益承压,2月数据已低于去年12月的-106亿美元,预计3月将转为顺差[3][4] 货币政策工具调整 - 央行在"提振消费"发布会中未明确提及"降准降息",但保留"运用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操作"等工具表述[8] - 央行提出研究创设新型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重点支持消费领域低成本资金,可能通过再贷款机制实现[9][11] - 现有五种再贷款工具覆盖科技、普惠养老等领域,新工具或针对消费贷提供1%低成本资金,结合财政贴息降低信贷成本至1.5%[10][12] 央行政策路径选择 - 方案一为传统降准降息,但1-2月居民信贷扩张效果有限[13] - 方案二侧重结构性工具,通过再贷款激励银行投放消费贷,形成"央行资金→银行放贷→消费增长→经济提振"传导链[13] - 四季度货币政策报告专栏强调再贷款可增强银行信贷能力,但需商业银行自主优化信贷结构匹配经济需求[15] 金融市场动态 - A股融资余额单日仅增11亿元,上证指数ETF净流出显示市场对消费政策预期存在抢跑[20] - 年初以来ETF涨幅前30中仅1只非港股产品(科创AI ETF,涨幅29%),其场外联接基金募集超5亿元,认购户数达10万+[23] - 广东组建100亿元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金,阿里启动"T项目"加速AI研发,显示科技领域资本开支扩大[27] 债券市场波动 - 30年期国债与恒生指数走势背离,主因5/7年期国债增发传闻引发供给担忧及止损盘抛售[29][32][33] - 短端信用债配置价值凸显,长端利率债维持震荡判断,央行或维持银行低负债成本以稳定息差[34][35] 投资策略建议 - A500温度计触发买入信号,可通过特定平台跟踪实盘操作[39] - 债基配置建议关注短端信用债,量化及全球资产组合需择机跟投[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