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舅是养基大户

搜索文档
芯片战争开始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11 21:24
市场表现 - Wind全A指数周一跌9%后连续4天累计反弹5.5%,全周仍下跌4%+,但市场情绪因反弹节奏改善[1] - 半导体板块表现强势,A股半导体指数单日涨超5%,港股半导体指数涨6.5%,两地指数均已收复周一大跌并实现周涨幅(A股+0.5%,港股+4%)[1] 半导体行业政策 - 半导体行业协会紧急调整原产地规则:从"封装地"改为"晶圆流片地"认定[2][3] - 新规下,芯片核心制造环节所在地将决定原产地,例如美国流片+越南封测的芯片将按美国进口计税[6] - 配合4月12日起对美芯片关税升至125%,倒逼海外企业将制造环节迁至中国[7][9] 行业影响 - 短期压力与长期红利并存:加速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推动全产业链本土化[8] - 类比CBA全华班案例,国产替代初期虽存技术差距,但长期可培育国际竞争力[15][16] 市场修复数据 - 宽基指数修复率:北证50(128%)、科创50(103%)领先,主要宽基修复率超50%[20] - 行业修复率前三:养殖业(362%)、贵金属(270%)、非金属材料(220%),半导体行业修复率达117%[22] - 出口相关板块修复滞后:家电(13-66%)、消费电子(27%)、光伏设备(32%)[23] 资金动向 - A500温度计策略在周一低点抄底,反弹4天后止盈[29][30] - 基金投顾组合暂未跟投,主理人完成调仓后下周或重启操作[28][31]
股市,成了中美的战场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10 21:33
我们前几天一直说, 维稳资金有托底属性,但不改变市场趋势,市场要反转和反弹,还得靠市场的自身力量,尤其是外围的变化 。 昨晚,外围发生了惊天变化,川宝在美股盘中宣布关税暂缓90天,于是全球风险资产普涨,下图,从昨晚的美股,到今天的亚太、欧洲股市,都 是 历史级别的暴力反弹 。 " 本周,可能是有史以来第一次,中美两国,将战场,搬到了股市上。 " 我还拉了一个数据哈, 下图 ,包括了全球主要国家的股指,第五列,是最近2日,各个指数的涨幅反弹(美股今晚还没开市);而第四列,是上 周四,对等关税签署后,一直到本周二,区间的跌幅。 两者相除,算出最后一列的 "修复率" ,可以看到,美股自己修复的差不多了,纳指100刚好是100%的修复率,而A股是30-40%左右,港股、欧 洲的修复率最低(欧洲的数据,截至今晚18点45分)。 川宝 ,再一次地,取代了基本面和技术面分析,成为左右全球股市定价的唯一因子。 | | 最大回撤 | 区间涨跌幅 | 区间涨跌幅 | | | --- | --- | --- | --- | --- | | 证券简称 | [起始交易日期] 2025-4-2 | [区间首日] 2025-4-2 | [ ...
为什么我长期看好股市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09 21:32
市场表现 - A股和港股逆市翻红,表现超出预期,在全球市场大跌背景下强势上涨 [1] - A股80%以上个股上涨,港股70%以上个股上涨,跌停个股数量快速回落至13只,市场流动性危机解除 [2] - 中证2000开盘跌超7%,但1小时内拉红,国家队未介入小盘股,主要标的仍集中在中证1000 [4] 市场反弹与救市策略 - 市场自发反弹力量强劲,国家队救市策略成功,仅需少量托底即可撬动杠杆资金 [6] - 宽基ETF单日净流入突破1110亿,创历史新高,其中宽基ETF净买入超1000亿 [8] - 南向港股通单日净买入355亿,首次突破300亿,国家队持仓ETF规模达1.04万亿,单日加仓约10% [8] 长期趋势与资金配置 - 人口周期下行导致地产需求下降,资本市场将成为居民财富新蓄水池,股市定位发生根本性变化 [13] - 低利率环境下,高股息资产吸引力显著,如中海油股息率9%、中移动股息率近10% [18] - 保险、券商等机构在政策松绑下增配权益资产,如互换便利提供2%低成本资金、偿二代延期提高权益比例上限 [20] 行业与板块分析 - 军工板块领涨,国防军工ETF大涨5.6%,修复率达88%,受益于关税脱敏和逆周期调节 [26][28] - 中证红利和上证指数修复率超40%,恒生指数、中证2000、创业板修复率垫底 [32] - 农林牧渔、食品饮料、商贸零售完全修复,汽车、纺织、电力设备、有色等修复率最低 [33][36] 政策与市场联动 - 救市政策落地周期大幅缩短,地方政府首次组织上市公司支持资本市场,形成全国一盘棋 [16] - 股市涨跌通过自媒体传播影响社会预期,维稳优先级达到历史新高 [15] - 亚洲价值观与“一带一路”框架下,周边工作会议强调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的新体系 [29]
谁是真正的长期资金?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08 21:31
市场反弹与分化 - A股和港股同步反弹 日本股市大涨6% 欧洲股市上涨3% 标普500期货反弹超2% [1] - 港股表现更强 超过80%的H股个股上涨 [1] - A股结构分化 下午14点25分仍有近400家公司跌停 中证2000指数一度跌近-3% 红利指数涨2% 两者相差5% [1] 资金流向与市场走势 - 宽基ETF大幅净流入566亿 沪深300ETF单日流入400亿 创近期新高 [2] - 融资余额净卖出480亿 创2015年后单日净流出新高 [2] - 维稳资金买入频次提高 从沪深300、上证50扩散至中证500和中证1000 中证1000ETF成交量创历史新高 [3] - 中证2000指数表现最差 未获资金支持 [4] 维稳资金的变化 - 汇金首次在盘中公开宣告加仓 并明确自身"国家队"和"平准基金"角色 [6] - 央行提供再贷款支持 为汇金资金来源背书 [6] - 政策层面早有先兆 证监会提及"丰富稳市政策工具"和"健全市场稳定机制" [8] 政策与资金协同 - 汇金发声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9] - 央行向汇金提供再贷款支持 [9] - 社保基金公告增持国内股票 后续将继续增持 [9] - 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险资权益资产配置比例上限5% [9] - 国寿、新华、太保等险资公告加大长期资金入市力度 [9] - 第二批保险私募大基金1120亿加速落地 [9] - 地方国资推进回购增持再贷款政策 [10] - 中国诚通、中国国新等"国家队"公告大手笔加仓 央企ETF领涨 博时央企结构调整ETF涨幅6.2% [10] 长期资金分析 - 国家队(汇金、中国诚通、中国国新)资金体量大、属性稳定、考核周期长、不怕浮亏、资金池运作、集体决策 [14] - 社保资金体量大但委托管理 投资经理谨慎 追求绝对收益 [16] - 保险资金分OCI账户(不怕浮亏)和交易账户(怕亏) 私募大基金属于前者 [16] - 理财资金当前模式难以上量 投资端谨慎 [16] - 公募资金可随时赎回 需控制回撤 [16] - 券商自营分交易账户(短线)和OCI账户(长线) [16] - 产业资金分化 优质公司更愿回购 [16] 市场趋势与方向 - 维稳资金明确流向核心宽基、央国企、高股息、基本面良好的蓝筹股 [17] - 长期低利率环境和人口周期将推动优质股权投资大时代 [20][21] ETF与债券市场 - ETF联接基金净值按底层股票实际价格核算 部分联接基金单日亏损超10% [25][26] - 债券市场调整 长债下行空间受银行息差掣肘 [28][29]
史诗级暴跌后,你需要知道的12个事实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07 20:31
昨天说标普500连续两日下跌超10%,是5-10年一遇的市场调整,可以载入史册。 今天,A股和港股也急着青史留名了,下图,是财通孙彬彬团队做的,把今天的波动,和历史上几次对比一下。 A股这边,比20年初那次,其实跌幅更大, 近3000只个股跌停 ,占比接近60%,从这个角度看,比这更惨的,只有2015年的6月了,彼时 80%以 上的个股单日跌停(当时上市公司数量少,跌停的个股在2000只出头); 而港股这边, 恒生指数单日跌超13% ,上图说了,一共4次比这跌幅更大,而进入21世纪后,和今天能媲美的,只有2008年10月的全球金融危机 期间了(当时单日最大跌幅12%多)。 所以,面对这种史诗级的暴跌,还是得留下一些对市场的观察,说不定,5-10年之后,再遇到类似的行情,还能拿出来参考一下。 我总结了十二条市场发生的"事实",大家可以依次看看,也是结合了昨天《 最全的周一开盘指南 》里的预判和应对思路,正好recall一下。 本文涉及大量按摩桥段,你们可以给暴躁的客户转一下 。 分别是: 1、普跌—— 全球人民 都处于水生活热之中。 2、有史以来首次, 国家队 主动在盘中,宣布出手加仓。 3 、 我不卖,你就没 ...
最全的周一开盘指南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06 21:27
全球金融市场调整 - 标普500在周四、周五两日累计下跌10.8%,为2020年3月疫情熔断以来最大两日跌幅,上一次类似跌幅发生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 [2] - 费城半导体指数两日跌幅达17.5%,纳指科技下跌13%,TAMAMA(美股七巨头)下跌12.5%,纳指100下跌11.5% [11] - 此次调整被描述为5-10年一遇的市场波动,与2020年3月和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相当 [3] 贸易战对资产价格的影响 - 贸易战升级导致资产价格双输局面,市场情绪两极分化 [4] - 当前市场环境类似于拳击手脱掉拳套直接对抗,双方均可能遭受更大伤害 [5] - 投资者需警惕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尤其是持有风险资产的投资者 [5] 美股QDII基金 - 国内QDII基金反映前一日美股收盘价,预计部分产品将出现跌停,特别是溢价超过5%的品种 [12] - 标普500ETF(159612)和纳指100相关ETF可能面临补跌风险 [14] - 长期来看,标普500跌至5100点附近,机会大于风险,建议逐步加仓 [15] 黄金市场 - 现货黄金两日下跌4%,从3160美元跌至3035美元,与美股流动性冲击相关 [18][20] - 黄金ETF预计大幅低开,修复时间取决于美股调整时长 [23] - 长期配置黄金需等待股市企稳信号 [24] A股和港股 - 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两日下跌10.8%,中国龙ETF下跌9%,富时中国A50下跌4.5% [26] - 预计A股低开3%左右,成长风格跌幅可能大于大盘蓝筹 [28] - 建议避开高估值和小微盘板块,关注红利、国产替代、基建等防御性板块 [29] 国内债券市场 - 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下行8bps,市场已提前定价降准降息预期 [30] - 债市短期仍有机会,但赔率逐渐变差,建议持有债基对冲股市风险 [32] - 可转债和小盘转债需谨慎,固收+产品建议选择大盘风格 [32][33] 商品期货 - 伦敦银现货两日下跌12.8%,美油下跌14%,LME铜下跌9.7% [35][36] - 高杠杆商品期货品种面临清零风险,需极度谨慎 [37] 美债市场 - 2年期美债收益率下行18bps,10年期下行11bps,避险情绪和降息预期推动 [40][42] - 建议配置短久期美债品种,长期需关注通胀和关税政策影响 [46][47]
越南崩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03 16:00
美国对等关税政策 - 美国采用逆差/进口计算"不对称性"作为加征关税依据 越南2024年对美逆差达1100亿美元 逆差÷进口比例达90% [2] - 关税加征规则:原税率超20%国家加征近半关税(如越南46%) 低于20%国家加征10%基础关税 [4] - 主要经济体加征幅度:中国34% 欧盟20% 日本24% 印度26% 韩国25% 泰国36% [5] - 该政策直接冲击越南股市 单日暴跌近7% [11] 全球资产表现 - 美股期货在全球主要市场中表现最差 呈现"杀敌一百自损二百五"特征 [9] - A股家电/汽车/电子/电力设备板块跌幅超2% 红利指数逆势上涨领跑全球 [10] - REITs指数单日涨0.77% 年初以来累计涨幅达11% 12月以来涨幅超15% [17] - 红利低波ETF(512890)年内收益转正 规模突破150亿元 [19][20] 行业影响分析 - 越南"竹子外交"策略失效 中转贸易模式受关税政策直接打击 [14] - 红利板块年初下跌主因煤炭电力行业拖累 红利低波指数因煤炭占比低表现更优 [22] - 债券市场出现显著上涨行情 显示资金避险需求增强 [23][24] 市场趋势判断 - 新关税政策标志着贸易冲突进入新阶段 预计将持续较长时间 [14] - 资金明显偏好分红率有保障的稳健资产 REITs和红利类产品持续受追捧 [17][19] - 建议保持资产配置均衡 涵盖不同地区/股债/行业风格 [14]
有机构扯到蛋了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02 21:33
市场情绪与交易动态 - 市场避险情绪强烈 因美东时间4月2日对等关税细节即将公布 导致交易量跌破1万亿 为今年第二次跌破万亿 但上涨股票超半数 显示观望情绪浓厚 [1] - 融资余额近期持续流出 8个交易日中有7天流出 累计流出约50亿 类似情况曾在12月31日至1月13日期间出现 当时连续9个交易日有8天流出 [1] - 杠杆资金流入不足导致市场活跃度下降 预计关税细节公布后将引发新一轮贸易冲突而非缓和 [2] 渤海银行消费贷风险 - 渤海银行2024年末个人消费贷不良率高达12.37% 为国内首次个人类贷款不良率超10% 不良余额46亿超全年净利润43亿 [4] - 不良率同比增近200% 不良余额增40% 消费贷规模从2023年760亿压降至375亿 银行主动收缩业务 [5] - 风险源于上市前激进扩张 2017-2020年消费贷规模从不足100亿增至1000亿 三年翻10倍 主要依赖互联网平台助贷业务 底层客户资质差导致经济下行期不良骤升 [5] - 当前港股PB仅0.14倍 市值不足净资产两折 [7] 中航产融退市分析 - 中航产融因央企"退金令"要求退出非主业金融股权 2024年净利润转负 主因子公司中航信托地产投资比例过高 资产质量恶化 [11][12] - 中航信托天玑系列现金管理产品以高收益、高流动性著称 但风险下沉 违反"收益-流动性-风险"不可能三角原则 [13] 行业风险管理启示 - 招行年报强调风险管理决定发展上限 规模驱动模式难以为继 风险事件可能彻底摧毁业务单元("100-1=0"效应) [15][16] - 兴业银行转向降低负债成本 侧重低风险资产投放 放弃高举高打策略 [17] 一季度ETF资金流向 - 规模增长前十ETF中 机器人ETF(562500)份额增81.53亿规模翻两番至120亿 科创AIETF份额增1830.78%最显著 [20][21] - 券商ETF两只入围前十 反映交易量及两融新高预期 AI相关ETF占三席 自由现金流ETF(159201)上市20日规模近30亿 日均流入1亿 [21] 债券市场波动 - 债市午后暴涨 因资金面宽松(银行间回购利率降至1.6%)及股市跳水 10年国债跌破1.8% 30年国债跌破2% [22] - 4月供给压力较小 5-6月集中 央行逆回购动向为后续观察重点 [24]
小米暴跌的启示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4-01 21:29
全球风险资产反弹 - 全球风险资产小幅反弹,A股和港股均有所上涨 [1] - 可控核聚变概念暴涨5%以上 [1] - 创新药板块表现强劲,港股创新药涨6%,A股创新药涨4% [1] - 小米因交通事故导致股价跳水,最低跌至-6.3%,收盘跌-5.5%,拖累港股整体表现 [1] 小米股价下跌分析 - 小米股价自3月19日高点59.45块下跌至46.5块,区间跌幅22%,是恒生科技指数跌幅(11%)的2倍 [3] - 下跌原因包括:400多亿配股、港股整体回调、交通事故导致的单日大跌 [3] - 核心问题在于估值过高,市盈率接近60倍,市场认为短期价格难以支撑 [4] 小米SU7交通事故分析 - 事故发生在夜间,司机使用NOA智能辅助驾驶功能,因道路施工未能及时识别障碍物 [5] - 从系统提醒到撞上隔离带仅2秒,车速从116km/h降至97km/h,最终以接近100km/h的速度撞击 [5] - 事故暴露的问题:夜间施工隔离带识别能力不足、减速不及时、驾驶员对智驾系统过度信任 [8] 智能驾驶行业问题 - 问题1:过度宣传,如使用“无人驾驶”、“解放双手”等词汇 [11] - 问题2:技术夸大,如“遥遥领先”等表述 [12] - 问题3:风险隐匿,未充分披露极端天气下的失效风险 [13] - 问题4:缺乏L3以上自动驾驶的权威认证流程 [14] - 问题5:缺乏公开的核心指标披露,如真实接管率、场景通过率 [15] - 问题6:缺乏车辆日志上传平台,事故责任认定困难 [16] - 问题7:法律法规不健全 [17] 智能驾驶改进建议 - 建议1:建立官方测试标准,特别是针对极端情况 [19] - 建议2:安装事故数据记录仪,实时上传云端 [19] - 建议3:严格规范宣传,明确标注“需要驾驶员全程监控” [19] - 建议4:限制司机脱手时间,超过5秒持续报警 [19] - 建议5:处罚危险驾驶行为,短视频平台应标注警告 [19] 券商行业分析 - 前十大券商营收同比增长8%,净利润增长18%,但券商板块今年下跌8% [23][24] - 自营投资收入同比增长30%,占总营收40%,但其他业务表现较弱 [25] - 投行业务收入下降30%,经纪业务佣金收入大降,资管业务受降费影响 [25][26] - 行业分化加剧,小券商生存压力大 [26] 债券市场动态 - 4月第一天央行净回笼3100亿,利率债整体上行 [27] - 银行净息差压力大,监管窗口指导消费贷利率不得低于3% [28] - 今年降息可能优先降低存款利率,而非OMO利率 [29] 投资建议 - 债券近期无操作,时机尚可 [31] - 量化和全球投资建议低位定投加仓,迎接市场冲击 [32]
5000亿增资,谁占谁的便宜?
表舅是养基大户· 2025-03-31 21:36
最近权益市场下跌的逻辑比较清晰,美股上周三盘中开始传汽车关税要落地,并且周三盘后正式 签署了行政命令,同时签署的时候明确表示 对等关税4月2日生效 ,然后美股上周三开始连跌三 天,纳指跌超5%,而黄金开始连涨,现货黄金从3000美刀的位置, 以每天1%的速度向上突破, 今天上午突破了3100美刀,继续历史新高。 市场的避险情绪很明确,且可能一直到4月2日前后都是这么个环境,这里提到的4月2日,是美国 东部时间的白天,换算过来,就是我们4月3日,也就是周四的凌晨或者上午,所以,对A股和H 股的冲击,理论上会延续到周四。 今天A股和H股都算很顽强了,下午拉起来后,恒生指数跌1%出头,wind全A跌不到1%,而海外 一片狼藉,特别是亚太地区,日本跌超4%、韩国跌超3%、中国台湾跌超4%,欧洲那边跌幅也不 小,而美股纳指期货目前也跌超1%,纳指可能今晚会创年内的新低。 过程中,等待机会吧, 看看能不能等到A股3300点以下的筹码 。 ...... 聊一下大行5000亿的注资吧 ,今天,获得定增的四家, 建行、中行、交行、邮储 ,今天涨幅分 别是3.64%、1.82%、1.22%、0.19%,而银行指数涨幅0.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