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未来消费

搜索文档
京东回应外卖新模式:七鲜小厨不是抢餐厅生意,三年建设10000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2 22:58
京东七鲜小厨商业模式 - 京东推出"七鲜小厨"作为外卖新业态,定位为"合营品质餐饮制作平台",采用"合营厨房+菜品合伙人"模式,由京东负责门店运营,餐饮品牌提供菜品配方并参与销售分成 [3][4] - 该模式已吸引近7000名厨师或餐饮品牌报名成为"餐饮合伙人",包括费大厨、嘉和一品等知名品牌 [5][12] - 首店位于北京东城区,提供10-20元补贴后单价的特色小炒、意面等菜品,支持外卖和自提两种服务形式 [3] 核心运营模式 - 菜品合伙人可获得100万保底分成及后续销售分成,京东承担租金、人力等全部运营成本 [10][13] - 通过集中采购中粮等大品牌食材,工厂端完成净菜加工,门店省去洗切环节以保障食品安全 [16] - 计划3年内在全国建设10000家门店,首日营业即出现爆单情况 [7][18] 与美团模式差异 - 京东采用全链条介入模式,从供应链到出品经营全程参与,而美团浣熊食堂定位为外卖服务基础设施提供商 [6][7] - 双方扩张目标差异显著:京东计划3年10000家店,美团同期规划1200家浣熊食堂 [7] 市场定位与竞争优势 - 主攻20元以下客单价市场,通过供应链优势实现"好吃、便宜、安全"的三角平衡 [9][18] - 选址聚焦"幽灵外卖"高发区域,避免与合伙人现有门店直接竞争 [11] - 采用开放式厨房设计增强透明度,配备40项检验检疫标准和专业消杀服务 [14][18]
GOLDGUT-M520定义肠道修护新标杆,国产菌株迎来黄金时代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1 19:07
核心观点 - 公司推出首株修护4层肠屏障的专利源护菌GOLDGUT-M520,重塑从"暂时缓解"到"系统重建"的黄金肠道健康体系 [6] - 中国益生菌行业进入"系统护肠"时代,传统益生菌产品仅能局部修补单一问题,无法实现系统重建 [8] - 肠道健康本质在于生物、化学、机械、免疫四重屏障协同守护,GOLDGUT-M520实现四维屏障同步修护 [9][11] - 公司通过453份母乳样本采集和严苛筛选,研发出具有跨生命周期价值的母乳源益生菌GOLDGUT-M520 [16][17][18] - 小蓝瓶益生菌从1.0到4.0的迭代史展现公司自主研发实力,GOLDGUT-M520打破主流菌株依赖进口局面 [23][24] - 公司全网销售量达6亿瓶,获弗若斯特沙利文认证为中国益生菌销售额第一品牌 [24] 四维屏障修护的科学革命 - 中国近九成人群受肠道困扰,传统益生菌仅能局部修补无法系统重建 [8] - 肠道健康核心在于生物、化学、机械、免疫四重屏障协同守护 [9] - GOLDGUT-M520独创"1修2补3加速"进阶体系,提供系统化肠道养护方案 [11] - 该菌株在机械屏障提升细胞紧密度1.84倍,免疫屏障激活防御系统2.62倍 [12] - 生物屏障提升好菌竞争优势1.2倍,化学屏障刺激黏蛋白分泌增加1.77倍 [12] - 四重屏障协同修护形成正向循环,加速肠道从受损到黄金状态重建 [12] 攻坚之路——母乳源益生菌研发 - 科研团队采集453份健康母亲乳汁样本,覆盖中国南北不同膳食结构地区 [17] - 从上千株乳酸菌中筛选,通过胃酸胆盐考验和基因体检,最终选出GOLDGUT-M520 [18] - 该菌株通过"北菌南验"验证普适性,在海南开展随机双盲临床试验 [19][20] - 研究显示菌株显著提升肠道紧密连接蛋白ZO-1、Occludin表达 [18] - 动物实验证实其对炎症性肠病、功能性便秘、过敏性鼻炎等多场景改善作用 [18] 小蓝瓶益生菌迭代历程 - 2019年切入健康营养领域,2020年推出小蓝瓶益生菌1.0版本 [23] - 2022年升级至2.0版本,优化配方并加入水苏糖 [23] - 2023年推出3.0版本,引入专利菌株Bi-07,精选6大"高活尖子菌" [23] - 2025年革命性4.0版本搭载GOLDGUT-M520,实现四维屏障同步修护 [24] - 该菌株收录于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打破主流菌株依赖进口局面 [24]
海昌的突围之道:三十年产业深耕,锻造中国品牌竞争力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1 19:07
核心观点 - 海昌隐形眼镜通过30年行业深耕和技术积累,从传统制造企业转型为隐形眼镜生态构建者,成为国家级官媒报道的标杆企业 [3] - 公司以"技术+制造"双轮驱动,构建起覆盖光学材料、色彩工程、健康科技的83项专利护城河,年产能超12亿片 [5] - 产品创新聚焦Z世代需求,从功能满足升级为情感赋能,通过"星眸异想Artist"系列实现单日销售额突破1000万元,营销曝光量超6亿 [16] - 通过产学研融合模式推动产业升级,成立"瞳色颜究院"发布行业标准,带动丹阳产业集群结构性跃升 [21] - 未来将加码智能化研发,目标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国民品牌,提升中国隐形眼镜全球话语权 [25] 技术研发 - 拥有83项国家级专利,覆盖光学材料、色彩工程、健康科技三大维度,包括HDR全息移印、FAST-UV引发等技术 [5] - 开发第三代硅水凝胶材料,透氧量达普通水凝胶6倍,通过"双通道输氧系统"解决久戴不适问题 [8] - 创新BMW色粉靶向包裹技术,实现彩片颗粒细致度与色彩表现力的历史性突破 [9] - 研发"光心黄"滤光因子+UV吸收剂双重防护技术,应对数字化时代的防蓝光需求 [12] 产品创新 - 「星眸异想Artist」系列通过艺术家联名设计,将产品功能与"治愈能量"等情绪概念结合 [16] - 彩片产品采用小分子油墨包裹暨双层锁色技术,提升色彩立体感与工艺稳定性 [9] - 针对亚洲用户开发适配性产品,打破欧美技术标准壁垒 [21] 营销策略 - 登陆天猫超级品牌日创行业首例,活动覆盖人群超3300万,单品销售额破1000万 [16] - 联合抖音S级IP打造长期主义清透妆话题,曝光量达7214.6万,热榜在榜10天 [17] - 营销逻辑从流量争夺转向价值链接,注入"长期主义"等精神内核 [19] 产业布局 - 建立丹阳、台湾双生产基地,形成15万亩原料-生产-物流全链路闭环 [3] - 2006年联合东南大学成立研发中心,2016年创立行业首个「瞳色颜究院」 [21] - 带动丹阳产业链集群升级,推动中国制造从规模红利向创新红利转型 [25] 市场表现 - 年产能超过12亿片,位居行业领先地位 [5] - 彩瞳新品上线即引发全网热潮,天猫超级品牌日曝光量超6亿 [16] - 抖音营销活动种草榜最高TOP5,创行业新纪录 [17]
泡泡玛特上半年净利超去年全年;山姆回应选品风波;永辉上半年预计净亏2.4亿元 | 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20 19:14
泡泡玛特业绩表现 - 泡泡玛特2025年上半年营收预计不低于137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200% [2] - 归母净利润预计超41亿元,同比增长不低于350% [2] - 经调整后净利润预计超46亿元,已超过去年全年34亿元的水平 [2] - 业绩增长主要源于品牌IP全球认可度提升、海外收入占比提高及成本优化 [2] - 创始人预计2025年海外业务收入可能超过国内,海外及港澳台地区业务增速可达100%以上 [3] 山姆会员店动态 - 山姆因选品问题引发消费者争议,公司表示将调整选品策略 [4] - 沃尔玛中国2026财年Q1净销售额67亿美元,同比增长22.5% [5] - 山姆会员店和电商业务(增长34%)是主要增长动力 [5] - 中国有8家山姆会员店预计单店销售额突破5亿美元(约36.7亿人民币) [5] 良品铺子股权变更 - 控股股东拟以10.46亿元转让21%股份,二股东拟以4.45亿元转让8.99%股份 [6] - 交易完成后实际控制人将变更为武汉市国资委 [6] - 2025年上半年预计归母净利润亏损1.05亿至7500万元,上市后首次中报亏损 [7] - 2020-2024年净利润从微增0.95%降至大降125.57% [7] - 2023年转型下沉市场但收效甚微 [8] 品牌营销动态 - 赛百味中国官宣吴磊为代言人并推出「WU」有神助系列三明治 [10] - 歌帝梵与泡泡玛特LABUBU联名推出冰品,覆盖多个亚洲市场 [11] - 爷爷不泡茶官宣舒淇为代言人,全国门店突破2500家 [12] 新品发布 - 橘宜集团与皮尔法伯合作推出馥绿德雅琥珀护发精油,2024年下半年同比增长72% [14] - 宾堡集团曼可顿品牌推出恰巴塔系列产品,主打健康膳食 [15] - 怡宝推出210毫升口袋装矿泉水,售价21.9元/箱(24瓶) [16] 企业业绩公告 - 永辉超市2025年上半年预计净亏损2.4亿元,关闭227家亏损门店 [18] - 百事Q2营收227亿美元,营业利润18亿美元,中国市场保持增长 [19] - 周黑鸭预计上半年盈利0.9-1.13亿元,同比增长55.2%-94.8% [20] - 八马茶业港股IPO获证监会备案,拟发行不超过2913万股 [21][22] - 佳禾食品上半年净利润预计下降77.21%-84.8% [23] - 参半牙膏线下销售额增速291%,市场份额增长184% [24] - 塔斯汀注册资本增至1.18亿元,或为香港上市铺路 [25] - 好想你预计上半年净亏损1500-2500万元,同比减亏31%-59% [26]
全中国最懂小红书的人,可能在郑州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9 16:25
流量神话 - 郑州帮通过小红书平台以低成本内容策略实现高转化,例如0粉账号单条笔记带来10万阅读量和十几万销售额[9] - 采用"水下笔记"打法,绕过官方投流,依靠自然流量和批量生产内容实现高效转化[11] - 内容模版包括测评、种草和钓鱼帖,通过素人账号互动制造真实感[12] - 关键词锁位策略在小红书平台效果显著,抢占用户心智[13] - 郑州帮打法成本极低,仅需人工费用,与传统高成本营销形成鲜明对比[12] 郑州往事 - 2018年郑州电商从业者发现小红书流量红利,开始系统化运营[5] - 早期仅4家专攻小红书的郑州公司,单人员工月带货可达百万[17] - 标准化SOP流程实现高效复制,每人每天发布30篇内容,月流水60万[18] - 内容生产高度模仿爆款,避免创新,确保不出错[20] - 人才门槛低,底薪3500元且不缴纳社保,成本仅为一线城市1/3[24] 成功秘诀 - 郑州帮模式依赖郑州本地的人口红利和低成本劳动力[24] - 内容生产采用"量变到质变"策略,通过大量笔记堆叠提高爆款概率[26] - 80人规模的内容团队是基本配置,外地公司难以复制[26] - 模式源于白牌逻辑,与品牌调性存在本质冲突[27] - 评论区运营需要系统化作战,涉及多账号配合和实时监控[29] 退潮时分 - 小红书平台持续加强内容治理,清理违规笔记和账号[35] - 郑州帮不断调整策略应对平台规则变化,从直发转向代发[36] - 采用多品牌、多产品线策略规避风险,同一公司伪装多个竞品[37] - 2025年小红书进一步收紧站外导流和低质内容,中小公司大量倒闭[38] - 部分头部公司开始转向品牌化和官方报备路线[38] 行业现状 - 郑州帮与小红书平台持续博弈,形成"相爱相杀"关系[33] - 专业团队仍在小红书运营中保持优势,知名品牌开始在郑州建团队[39] - 水下打法作为补充策略对成熟品牌仍有价值[39] - 种草作为小红书底层逻辑,使郑州帮模式难以彻底消失[40]
5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抖音否认做外卖;KKR拟收购大窑汽水85%股权|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9 16:25
融资动态 - 橘帝堂完成10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互联网医院平台建设、健康产品供应链拓展及品牌连锁门店规模化发展 [3] - 纯粒NFC鲜榨玉米汁所属企业完成A轮融资 资金用于产品技术创新与市场拓展 [4][5] - 枫蓝咖啡获得5000万A轮融资 资金用于供应链建设、门店拓展及产品研发 [6] - 灵境AI完成数千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用于多模态生成架构研发 [7] - 影目科技完成1.5亿元B+轮融资 资金用于下一代产品研发、AI能力建设及供应链拓展 预计2025年下半年发布新智能眼镜产品 [8] 公司并购与战略 - 大窑汽水被KKR收购85%股权案已过公示期 预计年内启动交割 收购后将推进全国化及国际化战略 [9][10][11][12] - 抖音否认自建外卖业务 聚焦到店业务 外卖业务GMV目标从1000亿下调至50亿 采用第三方配送合作模式 [13][14] - 字节跳动否认出售TikTok美国业务 美国政府设定9月17日为最终截止日期 TikTok正开发新版应用"M2"并拓展拉美、东南亚市场 [15][16] 品牌与营销 - 小红书启用新品牌口号"你的生活兴趣社区" 强调兴趣连接与社区属性 [17][18] - 小红书打造"RED LAND"二次元线下活动 覆盖多个知名游戏动漫IP 二次元内容笔记量同比增长175% [19][20] - 甜啦啦联名《球球大作战》推出活力果蔬茶系列 定价8元/杯 延续低价策略 [21] 行业数据 - 2025中国网络零售Top100中消费品企业表现突出 25家实现双位数增长 整体网络销售额达2.17万亿元同比增长13.6% [22] - 暑期档电影总票房达35亿元 行业表现不温不火 [23] - 6月中国游戏厂商全球收入17.6亿美元 占TOP100发行商总收入33% 点点互动收入上涨10%排名第二 [24] - 外卖大战带动餐饮品牌销量 淘宝平台4124个餐饮品牌销量破峰值 非餐饮订单增长143% [25]
幸运咖2025年门店目标数1万家,下半年主战场转向一二线城市|独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7 19:53
门店扩张战略 - 幸运咖2025年门店目标数为1万家 当前门店总数接近7000家 其中河南门店超过1500家 [3] - 下半年扩张重点转向长三角 珠三角等一二线城市 商业街为核心拓展点位 此前70%门店集中在三线及以下城市 [3] - 2020年开放加盟后 2022年门店达2300家 2024年底突破4000家 2025年目标1万家意味着150%增速 [3] 竞争优势分析 - 产品均价6-8元 采用实价策略而非补贴 供应链优势使其在9块9价格带仍能盈利 [4] - 采用单店加盟模式 品牌方不参与抽成 加盟商实收更高 [4] - 背靠蜜雪冰城 实现原料统一直采和物流供应链共享 [5] - 海南工厂烘焙线近期投产 为蜜雪集团最大咖啡烘焙生产线 此前温县工厂年产能约8000吨 [5] 产品策略调整 - 强化"美式5块9"心智 美式已成为销量Top5产品 [5] - 2024年5月起推出14款6-8元区间果咖 被视为进军一线市场信号 [5] - 7月12日外卖大战期间 门店日店均达5732元峰值 但未来重心仍为到店消费 [5] 行业竞争态势 - 2024年咖啡赛道竞争加剧 瑞幸将开店目标从4000家上调至8000家 古茗从1000家调至3000家 [6] - 库迪 肯悦咖啡等品牌均提高扩张计划 [6]
“穷鬼超市” Iceland入华首店:一个长在直播间的超市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5 16:42
核心观点 - 英国冷冻巨头Iceland与首旅集团合作在中国推出创新业态"Iceland Lab",以"直播基地+零售"模式颠覆传统商超概念 [3][4][5] - 该模式线上销售为主,线下门店主要承担内容生产功能,为线上直播提供素材 [7][9][17] - 门店SKU仅600余种(传统超市约3000种),聚焦爆品策略,冷冻食品占比60%,Iceland自有品牌占30% [5][13] - 目前日均直播30场,60多个账号运营,达人直播占比约16.7%(5/30场) [18][22] - 计划通过区域化扩张(如华东/川渝各设1店)而非密集开店,同时推进供应链本地化 [35][34] 商业模式创新 - 定位为"全球美食良品基地",主打"冷冻专家"形象但避免"穷鬼超市"标签 [23][30] - 门店设计优先搭建直播间场景而非货架,实现"用线上能力改造线下" [10][13] - 融合首旅旗下老字号资源(东来顺/聚宝源等),形成差异化商品组合 [4][16] - 采用"爆品引流+内容变现"策略,如9.9元披萨(线上价119元/3个)两小时售罄 [3][29] 运营数据 - 开业首日客流超预期需限流,部分商品上午即售罄 [3][7] - 当前直播矩阵包含60+账号,日均30场直播,达人合作占比提升中 [18][20] - 京东物流股权合作降低冷链成本,未来将通过规模效应进一步优化定价 [32][31] 战略规划 - 短期维持周末营业模式,工作日专注线上直播 [7] - 重点开发AI应用:销量预测/无人直播/智能投流等技术降本增效 [19] - 供应链端将引入英国生产线并建立本土化供应体系 [29][34] - 区域扩张考虑口味差异化,如华东偏甜、川渝特色产品 [35]
饿了么联创的新项目「共比邻」完成过亿元A 轮融资,「活力老年」正获资本青睐|36氪首发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4 12:14
银发经济市场潜力 - 中国60岁及以上户籍人口占比在2023年突破20%,往后每年还将增加2500万-3000万人 [5] - 银发经济被认为是极有潜力的大赛道,中国尚未跑出明星公司,2023年被视为发展元年 [5] - 50-70岁的活力退休人群经历了改革开放、享受过红利、有一定消费能力,也赶上了移动互联网的大潮 [6] 共比邻公司概况 - 成立于2021年初,创始人康嘉是饿了么联合创始人,曾在阿里集团任职 [4] - 已获得两轮融资:2021年天使轮数千万元(高榕资本、元璟资本等投资),近期A轮过亿元(香港概念资本领投,美元为主) [6] - 团队规模200多人,其中100多人专做运营 [10] 商业模式与战略 - 从聚会旅游切入,逐步延伸至电商等多个场景,目标是成为老年人最值得信赖的"管家" [4][12] - 采用"高频带低频"逻辑,电商购物频次达一星期一次,远高于旅游和聚会 [12] - 通过深度运营建立信任,60%以上交易额来自会员,会员平均年消费超1万元,复购率超50% [10] 产品与服务 - 最初提供打通线上和线下的O2O服务,解决线下旅行社服务能力不足、线上OTA平台预订复杂等问题 [4] - 聚会旅游产品包括1288元/套的"12人青浦区一日聚"、3099元/人的"五天四晚邮轮游"等 [8] - 自营电商通过线下社区服务点和直播等渠道满足中老年人更高频的购物需求 [5][12] 运营策略 - 基于微信搭建人机协作服务体系,设置数十个小管家提供细碎咨询和情绪价值 [9] - 线下建立几百人志愿者团队,与政府、居委会和公益组织合作,早期用户转化为志愿者 [10] - 对产品和服务介入更深,将非标的东西标准化,形成改造餐厅和服务标准 [9] 未来发展规划 - 地域拓展已布局上海周边城市,覆盖长三角区域,未来将基于标准化方案拓展其他省市 [14] - 考虑拓展保健医疗等高信任门槛品类,甚至打造自有品牌 [15] - 在社区开设小店串联多个场景,未来可提供AR眼镜等设备增强体验 [13]
品类即品牌,一双Crocs卡骆驰洞洞鞋里的商业自在
36氪未来消费· 2025-07-14 12:14
洞洞鞋市场趋势与消费者行为 - 洞洞鞋从"丑鞋"转变为Z世代夏季日常必备单品,成为舒适与表达之间的生活方式象征[3] - 95后消费者中平均每4人拥有1双洞洞鞋,被列为年轻人必备的四种鞋类之一[5] - 消费场景从家居扩展到通勤、户外、社交等多场景,打破传统鞋类功能分工[5] - 消费人群从儿童、大学生扩展到白领、都市女性等非传统用户群体[10] Crocs品牌战略分析 - 通过"情绪价值"系统性打造品牌形象,将产品转化为"社交货币"和"共享情绪容器"[13][16] - 建立"洞门人"社群文化体系,消费者从"用户"转变为"成员",形成文化认同[22] - 产品创新包括推出5cm厚底堆堆鞋和6cm珊瑚鞋,拓展产品边界[17][19][21] - 配套产业如鞋花DIY促进用户个性表达,形成完整的产品生态系统[22] 品类发展与市场竞争 - 洞洞鞋市场进入"快变快卷"阶段,多个品牌密集推出新品线[10] - 行业推测显示洞洞鞋市场达千亿级规模且持续释放潜力[10] - Crocs通过设计创新和文化共鸣建立竞争壁垒,避免陷入价格战[11][12] 品牌价值与消费者心理 - 品牌主张"天生自在"契合年轻人"被允许做自己"的心理需求[26] - 消费者从功能消费转向价值认同,形成"Crocs式生活"的预设[25] - 品牌构建了无需注册的"文化会员机制",通过UGC内容自然裂变[27] - 产品适配"不想精致、只想做自己"的情绪状态,形成持久号召力[29][30][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