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氪未来消费

搜索文档
SHEIN再传赴港上市;勃肯鞋涨价;沃尔玛全球大裁员|品牌周报
36氪未来消费· 2025-06-01 14:29
SHEIN上市动态 - SHEIN计划将上市地点转向香港 目标在2024年内完成IPO 此前曾尝试美股和伦敦上市但均因监管等问题搁置 [2] - 2024年SHEIN销售额增长40%至约10亿美元 营收增长19%至380亿美元 但利润低于预期的48亿美元 [3] - 公司为优化上市架构将母公司迁至新加坡 但全球贸易政策不确定性仍可能影响上市进程 [2] 勃肯鞋业务表现 - 勃肯鞋宣布全球涨价10%以抵消美国关税影响 2025Q2营收5743百万欧元同比增长19% 美洲市场增长23% [4][5] - 亚太市场表现强劲 收入4780万欧元同比增长30% 公司预计全年营收增长15%-17% EBITDA利润率31.3%-31.8% [5] - LVMH旗下私募基金L Catterton为勃肯鞋大股东 品牌正加速拓展中国、印度和中东市场 [5] 沃尔玛战略调整 - 沃尔玛计划裁员1500人 涉及技术部门、电商履行和广告业务 系年内第二波裁员 [6] - 公司在美国拥有160万员工 全球210万员工 称裁员系内部重组非贸易战影响 [6][7] - CEO表示无法完全吸收关税成本 已上调部分商品价格 [6] 奢侈品牌动态 - Jacquemus成立控股公司估值5.761亿欧元 欧莱雅收购其美妆业务10%股权 [18][19] - Dior女装创意总监离职 任期内品牌销售额从22亿欧元增长至90亿欧元 [21] - 香奈儿控股家族2024年未分红 系2020年以来首次 [23] 品牌合作与收购 - Elf Beauty以10亿美元收购Hailey Bieber品牌Rhode 含8亿美元首付和2亿美元对赌条款 [24][25] - New Balance与Miu Miu第四次合作推出薄底鞋 彪马Speedcat联名巴黎世家 [14][16] - Bally推出薄底鞋Quarry 罗意威、BV等奢侈品牌纷纷入局薄底鞋市场 [12][16] 区域市场变动 - POLA集团关闭中国子公司 奥蜜思2024年营收仅4000万元人民币 [26] - 山下有松举办12周年展 强调高端女包定位与东方文化融合 [9][10] - 昂跑任命H&M前CEO为董事会成员 强化管理团队 [20]
7家消费公司拿到新钱;柠季已在海外签约15家门店;小红书与京东达成“红京计划”合作|创投大视野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31 19:52
融资动态 - AI播客生成平台ListenHub完成数百万美元天使轮融资 由红杉中国独家投资 资金将用于技术迭代与市场拓展 [3] - 奶茶品牌邓氏阿嬷手作完成数千万元B轮融资 由众璟投资控股独家投资 资金用于供应链建设、区域扩张及产品研发 [4] - 茶叶供应商澧源三宝获麓山科投A轮融资 资金用于优化生产工艺及拓展市场 [5][6] - 自助KTV品牌主唱秀完成2000万元A轮融资 投资方为深圳国之强投资集团 资金用于市场拓展及智慧娱乐布局 [7] - 家清洗护品牌涤尚科技完成数百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用于产品线优化及技术研发 [8] - 火箭制造商宇石空间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 由千乘资本领投 资金用于火箭研发及生产基地建设 [9] - 地平线机器人旗下地瓜机器人完成1亿美元A轮融资 投资方包括高瓴创投等 资金用于构建具身智能生态 [10] 公司战略 - 柠季宣布国际化战略 已在海外签约15家门店 覆盖马来西亚等国家 计划7月在吉隆坡新开3家店 [11] - 柠季出海初期因文化差异遇挫 后转向东南亚市场 5月开出美国首店后加速本土化布局 [12] - 小红书与京东达成"红京计划"合作 品牌商家可在小红书投放广告并直接跳转京东App 实现种草转化闭环 [13] - 小红书此前已与淘宝天猫合作"红猫计划" 两次合作均旨在打通内容种草至交易的全链路 [13] 产品创新 - 甜啦啦推出桶装茶新品"蜜桃爽爽桶" 该品牌自2021年开创桶装茶品类以来累计销售超1.2亿桶 [14] - 奈雪的茶、茶百道等主流茶饮品牌均推出桶装茶产品 该品类正成为Z世代消费新宠 [15] 行业数据 - 2025年端午档新片总票房破亿元 《碟中谍8》《时间之子》等影片位列票房前三 [17]
万豪们「盯上」美团会员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31 19:52
战略合作背景与目标 - 美团与万豪国际达成战略合作,推出联合会员计划,提供"住宿+"一站式旅游服务,覆盖酒店空间到本地生活多元场景 [3][4] - 合作核心目标是推动万豪旅享家会员注册量增长,整合双方资源以吸引年轻客群和新兴市场用户 [5] - 行业背景下,高星酒店面临商旅需求下降、价格战加剧,需通过多业态赋能提升会员忠诚度 [5] 会员体系互通机制 - 会员等级互通:美团/大众点评用户按"就高不就低"原则匹配万豪旅享家等级,如黑钻/LV8用户直接获得万豪金卡 [7] - 低门槛升级:新注册会员通过限时挑战(如120天内住8晚)可直通万豪白金卡,远低于原规则50晚/年的要求 [8] - 权益扩展:新会员可领取餐饮红包券(58元)、美团神券包(30元),首次入住赠送价值300元券包 [4][8] 数据表现与用户价值 - 合作首日万豪酒店预订量增长88%,95后订单增幅达148%,70%新会员来自美团黑钻/黑金用户 [11] - 美团黑钻会员人均年消费超3万元,95后酒店需求占比98%,是高星酒店目标的高价值人群 [10][11] - 万豪现有会员以30-40岁商旅为主,需通过美团触达更年轻(学生、家庭)及下沉市场用户 [10][15] 下沉市场与场景拓展 - 万豪2024年新开业酒店30%-40%位于三四线城市,80%位于高铁沿线,瞄准县域消费潜力 [15][17] - 五一期间县域高星酒店预订量反超:吉林白山增长30%,云南迪庆增长40% [17] - 美团四线/五线城市酒店餐饮人均消费达109-110元(到店)、69-77元(外卖),显示下沉市场消费力 [17] 本地生活与多业态融合 - 高星酒店餐饮收入占比40%,万豪大中华区拥有1400家餐厅,需通过美团社会化餐饮流量提升竞争力 [22] - 端午期间万豪"吃住玩"套餐预订量涨超4倍,县域高星酒店一站式套餐增长73% [24] - 美团覆盖"住宿+餐饮+门票"组合场景,满足深度旅游需求,如北京JW万豪餐厅成为城市白领食堂 [23][25] 行业趋势与未来方向 - 高星酒店需打破边界,集成酒吧、咖啡店、电竞等场景,提供一站式旅程体验 [26] - 美团开放式会员体系助力跨场景商家共享高价值用户,提升长期忠诚度 [27] - 万豪将中国视为第二大市场,此次合作是抢占新消费人群与场景的关键一步 [27]
上海安福路2025:网红店走了,谁来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30 15:04
安福路商业生态分析 核心观点 - 安福路通过新旧业态融合实现商业韧性,国际品牌与本地文化共生形成独特生态 [2][3][9] - 高租金门槛筛选出高营收能力的头部品牌,形成金字塔型渠道网络顶端 [3][6][7] - 商业与社区需求达成微妙平衡,品牌主动适应在地文化是成功关键 [9][10] 国际品牌本地化战略 - 阿迪达斯三叶草旗舰店选择安福路作为上海首店,试运营期间日成交额达5-6万元,产品每周更新并首发限量款 [3][5][7] - 门店改造融入老上海元素:二楼鞋区采用放映厅风格,一楼地板仿制水门汀式样 [3] - 亚玛芬旗下Salomon通过橱窗展示引发开店猜测,该品牌过去季度净增22家门店 [6][11] - Zara快闪店由本地设计团队AIM恺慕操刀,该团队曾服务话梅、多抓鱼等网红店 [6] 业态分布与经营数据 - 服饰品牌年增长率达20%-25%(Brandy Melville),部分品牌年纳税超千万 [6][7] - 素然集团门店年销售额超700万,通过7个子品牌打造"非连锁感"差异化体验 [7][8] - Wagas旗下Baker&Spice单店年营收破千万,西式简餐工作日仍一座难求 [8] 商业与社区协同机制 - 品牌主动调整经营行为(如HARMAY降低橱窗高度)以符合居民需求 [9] - 日间商业活力与夜间居住安静达成平衡,形成"亲密空间共存"的公共生态 [10] - 税收数据显示2020-2022年武康路-安福路沿线年税收稳定在6700万-7900万区间 [7]
拼多多需要重估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9 15:36
核心观点 - 拼多多一季度营收和利润双双不及预期,营收同比增长仅10%至957亿元,低于市场预期的1016亿元,经营利润同比下降38%至161亿元,净利润同比下降47%至147亿元 [4][5][7] - 业绩下滑主要源于公司主动战略选择,通过加大补贴力度维持价格竞争力,包括商家返现、佣金减免等,导致广告变现率和交易服务收入下降 [8][15] - 跨境电商面临关税政策变化挑战,Temu调整运营模式并缩减美国市场投放,转向欧洲等地区 [17][18] 财务表现 - 一季度营收957亿元,同比增长10%,低于市场预期的1016亿元,连续三个季度不及预期 [5] - 经营利润161亿元,同比下降38%,净利润147亿元,同比下降47% [7] - 主站广告收入487亿元,同比增长15%,超出预期的480亿元,但增速创近年新低 [8] - 交易服务收入470亿元,同比增长6%,低于预期的542.3亿元 [15] 国内业务战略 - 加大补贴力度维持价格优势,包括商家返现政策(100元现金可获得120元推广效果)和"百亿减免"政策(累计为超千万商家降本数十亿) [8][15] - 推出"国补专题页"应对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覆盖20多个省份,并将补贴范围扩大到日用百货等类目 [14] - 销售和市场费用达334亿元,同比增长43%,远超预期的289亿元,主要用于用户及商家补贴 [15] 跨境电商业务 - Temu因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取消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缩减美国市场投放,停止赞助"超级碗",4月起完全停止TikTok和谷歌广告投放 [17][18] - 推出Y2半托管模式替代全托管模式,允许中国备货而不需美国当地库存 [18] - 转向欧洲市场,4月在法国和英国的广告支出分别增长40%和20% [18] - 美国市场起运门槛提升至15美元,单件小商品运费2.99美元 [20] 行业竞争环境 - 电商行业价格战激烈,阿里、京东、抖音电商等都将价格力作为重要战略 [12] - 国家"以旧换新"补贴政策使拼多多3P模式处于劣势 [13] - 跨境电商面临全球关税政策变化,欧洲、日本等也在考虑对小额包裹征税 [20]
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独家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9 15:36
公司架构调整 - 抖音集团成立短剧版权中心 将原本抖音短剧、红果短剧相关BD团队整合 以中台性质业务统一向各平台提供短剧内容 [3] - 短剧版权中心整体向张超汇报 统一负责与短剧创作者的合作 所有涉及抖音集团短剧的合作需由版权中台决策 [3] - 版权中台对红果、抖音等各端短剧供给负责 旨在加强短剧版权管理 提高整体短剧质量 [3][4] 业务模式与成果 - 红果短剧APP采用IAA免费模式 帮助短剧创作者摆脱发行压力 整体提高从业者收入 [3] - 红果短剧通过"果燃计划"出品《家里家外》《重回永乐大典》等作品 [3] - 抖音短剧通过"辰星计划"长期激励精品短剧 与周星驰导演合作的《金猪玉叶》《大话大话西游》受行业关注 [3] 平台布局 - 抖音集团短剧业务主要覆盖国内用户数最多的红果短剧APP和以端原生为主的抖音短剧 [3]
快手Q1:可灵AI的收入规模已达1.5亿元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8 19:51
快手一季度财报核心观点 - 公司一季度财报重点聚焦AI商业化进展,可灵AI表现突出[3] - 可灵AI收入加速增长,Q1达1.5亿元(2月累计1亿元),P端用户贡献70%收入[4] - 公司成立可灵AI一级事业部,强化大模型业务战略地位[5] - AI技术全面赋能线上营销、电商等业务,但效果提升幅度有限[7][8] 可灵AI商业化进展 - 收入规模:Q1实现1.5亿元收入,较2月累计1亿元增长50%[4] - 用户结构:专业用户(Prosumer)付费订阅贡献70%营收[4] - 技术升级:4月推出可灵AI2.0,支持多模态输入和视频内容编辑,登顶图生视频赛道榜首[4] - 组织架构:4月30日成立独立事业部,与电商、主站并列一级部门[5] 可灵AI竞争格局 - 差异化路径:选择文生视频赛道,避开2023年大语言模型竞争红海[5] - 当前挑战:面临字节即梦App(5月登顶AppStore免费榜)、豆包(MAU超1亿)等竞品压力[5] - 增长策略:保持技术领先、优化用户体验、加强海外运营[5] AI赋能其他业务表现 - 线上营销:Q1收入同比增长8%至180亿元,增速较上季度13.3%放缓[7] - 智能投放:UAX解决方案占比提升至60%以上,连续两季度增长5%[7] - AIGC应用:日均广告消耗3000万元,与上季度持平[8] - 电商赋能:覆盖素材生成、智能选品、数字人直播等场景[8] 公司战略方向 - 以AI重构内容生产、分发及商业化全链条,构建新型内容生态[9] - 行业趋势:商业化能力取代前期投入成为AI领域核心关注点[6]
王兴想赢下每个战场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8 19:51
核心观点 - 美团一季度业绩超预期,收入同比增长18.1%至866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同比增长至10亿元,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同比增长17.8%至643亿元,新业务收入实现双位数增长且亏损收窄 [4] - 二季度面临巨大不确定性,管理层预计核心本地商业收入增幅将放缓,营业利润将同比大幅下降,主要由于外卖和闪购领域的非理性竞争导致利润牺牲 [5][6][13] - 公司在外卖大战中采取"不惜一切代价"策略,通过补贴防守市场份额,同时闪购业务表现优异,订单量增幅约为外卖的3倍,非食类目订单量增长超60% [10][12] - 国际化进展显著,Keeta在香港市占率第一并进军中东和巴西市场,但伴随持续投入与亏损,预计Keeta今年亏损额将达60~70亿元 [15][16][18] - AI战略逐步落地,包括推出业务决策助手Kangaroo Advice和AI编程产品NoCode,目前52%新代码由AI生成,目标实现工程师100%采用AI工具 [19] 即时配送竞争 - 外卖大战由京东发起,美团被动防守,饿了么加入战局,京东日订单量突破2000万单,饿了么日订单量超4000万单 [9] - 美团一季度外卖订单量同比增长9%~10%,"神抢手"订单量同比增长约50%,二季度预计订单量增幅维持在10%左右 [10] - 公司4月起加大饮料品类补贴,对金额超45元的"神抢手"订单补贴80%技术服务费,5月21日"神抢手"日订单量突破1000万单 [10] - 摩根士丹利预计美团外卖二季度营业利润同比下降24%,高盛预计2025年外卖业务利润下滑33% [11] - 美团拥有1450万家以上商户供给和60%以上自配送占比的运力网络优势 [11] 闪购业务发展 - 一季度闪购订单量增幅约为外卖3倍,非食类目订单量增长超60%,总交易用户数超5亿,日活用户峰值近650万 [12] - 闪购入驻3万家门店,其中超1万家为便利店,覆盖3C、家电、美妆个护等多品类 [12] - 公司计划用"30分钟到家"模式取代传统电商仓配体系,重点渗透高客单价品类如大家电和服饰 [12] - 二季度闪购订单量预计同比增长27%,但因618投入将录得季度亏损,参与大促的商品优惠力度显著高于竞对 [13] 国际化扩张 - Keeta在香港采用"先增长后盈利"策略,通过高薪资吸引外卖员、降低佣金率和补贴用户实现市占率第一,导致Deliveroo退出香港市场 [15] - 香港某餐厅85%外卖订单来自Keeta,但5月因降低单价引发外卖员罢工 [16] - Keeta在中东9个沙特城市开展业务,采取激进降价策略挑战当地平台,目标成为市场第一 [16] - 前置仓业务Keemart在利雅得部分区域上线,覆盖生鲜食品等品类,计划年内完成利雅得全域覆盖 [16] - 公司宣布未来五年在巴西投资10亿美元,将面对iFood和滴滴等竞争对手 [17] AI战略布局 - 公司三重AI战略包括Building LLM、AI at work和AI in products,6月将推出业务决策助手Kangaroo Advice [19] - AI编程产品NoCode已对外推出,目前52%新代码由AI生成,部分团队90%以上成员使用AI编程工具 [19] - 目标逐步实现所有工程师100%采用AI工具 [19]
现货半小时达,618变了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7 17:43
美团入局,或许是今年618的一大变量。 过去几年略显沉寂的 " 618 " ,终于有了新看点 。 2025 年 5 月 27 日,美团正式宣布参与今年的 618 活动。美团来了,这个原本属于电商大促的节日也热闹了起来。 走过近20年, 618 早已成为平台、商家与消费者们的"习惯"。只是,更长的大促周期、变幻莫测的补贴机制、烦了又烦的预售,无不在考验大众 的耐心与积极性。社交媒体上,不乏"谁还在乎 618 "" 618 开始了吗"的疑惑迷茫与审美疲劳,这个行至中场的节日,从未像今天一般需要新活 力。 从平台视角看,过去几年,新玩家们入局 618 的新鲜点在于,货架电商与内容电商的相互渗透。如今,万物"半小时达"的美团入局,则在另一种 维度上创造了 一个属于即时零售的 "新 场景 "——它不止 可能 重构 618 ,也 将 全方位重构着 消费者的日常购物习惯 。 美团的即时零售模式,是 品牌 供给与外卖配送网络的结合,也注定了它 "更快"。有媒体对此形容道,"消费者现在可以像订一碗面条一样,轻松 地在线订购一部 iPhone ,并在半小时内送货上门。如果一切都能这么快,何必等上几天呢?" "用外卖买一切"的逻辑 ...
品类即主角,内容即主场:抖音电商的618新剧本
36氪未来消费· 2025-05-26 21:10
电商内容化转型 - 电商平台竞争焦点从价格战转向内容差异化 通过趣味内容和情感共鸣重构消费决策逻辑 [4] - 抖音商城"榴莲保交房"创意内容实现百万级播放量 将商品功能转化为具象化生活场景 带动即时转化 [2] - 内容成为连接商品与用户的情绪纽带 通过故事化表达实现从SKU到"好物"的价值升级 [6] 品类运营策略 - 采用"品类+节点+内容"三位一体模式 618期间策划端午节民俗大赛等12场特色品类日活动 [10][12] - 节日节点运营:端午通过南北文化PK带动区域商品销售 父亲节策划炫父大赛激活按摩椅等品类 [13][18] - 时令商品运营:榴莲季嫁接地产话题创造热梗 清凉主题推出户外穿搭与家电票选活动 [18][19] 内容生产机制 - 构建平台+达人+用户+商家共创生态 通过挑战赛/直播PK/UGC内容形成传播闭环 [28][29] - 非遗品类通过制作过程展示实现破圈 原产地溯源聚焦岭南荔枝等地域IP强化信任 [21] - 内容设计遵循"认知-种草-转化"链路 端午活动COST青白蛇演绎带动粽子销量 [13][24] 平台运营创新 - 将促销节点转化为持续内容事件 618周期延长至20天以上 通过轮番主题活动维持热度 [7][28] - 建立品类专属表达空间 防晒衣关联户外场景 粽子礼盒承载地域文化认同 [8][19] - 内容榜单与主题榜单双驱动 后续将发布清凉夏季等四大主题榜单延续运营势能 [31] 商业价值重构 - 内容驱动实现从交易到关系的转变 用户互动行为形成品牌信任资产 [29][30] - 非标品通过IP化运营突破增长瓶颈 非遗商品客单价提升30%以上 [21][31] - 即时转化与心智沉淀双目标达成 榴莲等品类复购率显著提升 [2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