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当创始人开始收「尽调误工费」
36氪· 2025-07-18 17:23
核心观点 - 一级市场出现"反向投资模式",创始人要求投资机构支付误工费或保证金后才允许尽调,以筛选有实力的机构并保护自身时间资源 [4][5] - 当前尽调泛滥现象严重,创业者需频繁配合机构调研,导致商业机密外泄风险增加且业务专注度下降 [7][8] - 优质项目稀缺导致机构"只看不投",热门赛道头部企业估值高企(如具身智能赛道头部估值超100亿,第二梯队达70亿)加剧两极分化 [12][13] - 创业者通过要求签TS、亮资等方式重构规则,但该模式仅适用于具备市场热度、业绩支撑或知名背书的优质项目(如Rewind ARR达70.7万美元) [16][17] - 投融双方需突破对立思维,资本与创业本质是双向选择过程 [18] 行业现状 - 创新药、新能源等政策利好赛道尽调需求激增,企业平均融资周期缩短至4个月,迫使采用"小步快跑"融资策略(出现天使++、A++++等特殊轮次) [8] - 小众领域企业需耗费大量时间向投资人进行行业科普,影响正常生产调度 [8] - 碳化硅龙头Wolfspeed(曾占全球62%市场份额)破产案例引发机构对泡沫项目的警惕,"不投好过投错"成为主流风控策略 [13] 行为模式转变 - 已有两家机构接受付费尽调模式,支付数千元费用进入程序 [4][5] - 线上路演效率低下(30位投资人仅提3-5个问题),优质项目开始拒绝非重量级机构的路演邀约 [14] - Rewind通过公开视频融资吸引1000家VC报价,最终获170份TS,最高估值超10亿美元 [16] 市场结构变化 - 资金高度集中于热门赛道头部项目,中腰部机构因估值过高被迫退出竞争(如机器人赛道明星项目被放弃) [12][13] - AI等早期赛道存在商业化验证难题,多数项目面临市场规模小、模式不成立等现实问题 [13] - LP对投资成功率要求提升,但早期项目存活率存疑(预测5年后AI明星项目存活率低) [13]
8点1氪:特朗普称想让可口可乐配方改回蔗糖;宗庆后未在香港汇丰银行为三子女设立信托;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下半年主战场转向一二线城市
36氪· 2025-07-18 08:03
饮料行业动态 - 可口可乐正与特朗普政府讨论将美国市场可乐甜味剂从玉米糖浆改回蔗糖 配方变更仅限美国市场 中国市场不受影响 [1][2] - 蜜雪冰城旗下幸运咖2025年门店目标1万家 目前已达7000家 下半年扩张重点转向长三角、珠三角等一二线城市商业街 产品均价6-8元 2024年底门店突破4000家 若达成目标增速将达150% [3][4] - 大窑汽水被KKR收购85%股权案已过公示期 交易将分多次交割 预计年内启动 收购后可能推进全国化及国际化战略 [6] 科技与互联网 - 火狐浏览器中国运营公司或面临关闭 自2025年1月起多次被强制执行 累计金额超3600万元 [8][9] - Steam新规限制成人内容 已下架数百款极端成人题材游戏 新规禁止发布可能违反支付处理商规则的内容 [9][10] - 微信正在测试聊天记录误删撤销功能 目前仅iOS部分机型支持 删除操作后5秒内可撤销 [23][24] - OpenAI向ChatGPT Plus用户开放macOS应用的Record模式功能 [25] 消费电子与人工智能 - 苹果申请注册自研芯片"C1"图形商标 该芯片为苹果首款蜂窝调制解调器 已搭载于iPhone 16e [29] - 谷歌Pixel发布会定于8月20日 预计发布Pixel 10系列 传闻将配备三摄像头 [29] - 马斯克旗下xAI继推出AI女友后 正在开发针对女性用户的"AI男友" 角色设定忧郁深沉 [25] - AI智商增速研究显示最快每2个月翻一倍 [29] 资本市场与投融资 - 美国Gecko Robotics完成1.25亿美元D轮融资 投后估值12.5亿美元 中国史河机器人同期完成数亿元B+至B+++++轮融资 高空机器人赛道热度提升 [27] - 广东冠驰农业完成2500万元天使轮融资 资金将用于智能农业管理系统研发 [28] - Couche-Tard放弃以470亿美元收购7-Eleven母公司Seven & i Holdings 因后者不予配合 [23] 零售与消费 - 雅迪、九号多平台下架电动自行车 经销商称与新国标实施有关 旧款逐步停产 [14] - 财政部调整超豪华小汽车消费税政策 起征点降至90万元 7月20日起施行 [14]
「烟山科技」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加速MicroLED芯片研发和量产 | 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7-18 08:03
公司概况 - 烟山科技是一家依托西湖大学产学研背景的MicroLED技术开发公司,成立于2022年5月 [3] - 公司自主研发了晶圆级三色薄膜集成、混合键合、高通量外延生长等核心技术,解决了MicroLED量产落地的关键问题 [3] - 公司是少数同时布局"微显"(AR眼镜、微投影)和"直显"(商显、TV、手表、透明屏)双领域的厂商 [1][3] 融资动态 - 公司完成近亿元Pre-A轮融资,由深创投、常春藤资本、莫干山基金及联想创投联合投资 [2] - 融资资金将用于垂直堆叠单片全彩MicroLED产品开发及量产线建设,目标2025年实现大尺寸下单色量产和全彩产品验证 [2][5] 技术优势 - 采用垂直堆叠单片全彩技术路线,具备高光效、低能耗、宽色域、长寿命的显示芯片特性 [3][5] - 突破红光氮化镓及低温氮化镓薄膜剥离等核心技术,打通全工艺流程,解决量产良率低和全彩化成本高昂问题 [7] - 拥有从材料到器件的全链条技术积累,在III-V族化合物材料体系、外延工艺等领域有深厚沉淀 [6][7] 行业定位 - MicroLED被业界视为"显示的终极方案",具有微型化、低功耗、高亮度等突出优势 [6][7] - 行业正处于车载、可穿戴设备、近眼显示、商业显示等多领域爆发增长的黄金期 [7] - 公司技术路线(三色垂直堆叠)被认定为硅基MicroLED性能最优解决方案 [6] 发展计划 - 产线建设标志着量产技术打通,未来将具备单片全彩芯片及模组批量供货能力 [5] - 通过技术升级和产线优化持续降低成本,目标成为AR眼镜浪潮中的领航者 [6][7]
奶皮子酸奶席卷餐饮界,日销40万杯
36氪· 2025-07-18 08:03
奶皮子酸奶市场概况 - 奶皮子酸奶成为餐饮行业现象级爆品,日均销量达40万杯,覆盖北京胡同到成都巷弄等全国市场[4][6] - 产品特点为顶部厚实奶皮+浓稠酸奶,口感被描述为"形似乳酪,像慕斯蛋糕"[6] - 紫光园奶皮子酸奶2024年国庆日销12万杯,2025年春节日销突破40万杯;味多美2024年11月-2025年3月销量破200万杯[8] 产品成功因素 - 契合健康化与配方透明化趋势,保留酸奶健康属性并通过手工发酵过程提升价值感[11] - 满足消费者对原生态、低添加、有文化底蕴食品的需求,小红书相关笔记达15万+[12] - 运营成本低吸引创业者入局,上层奶皮+下层酸奶的独特结构形成差异化优势[13] 行业参与主体 - 餐饮品牌:海底捞、全聚德等将产品与火锅场景绑定,定位"解辣神器"[21][28] - 烘焙品牌:味多美单店日销四五百杯,采用夜间发酵工艺[15] - 乳制品企业:三元、兰格格等推出预包装产品,兰格格新品月度销量环比增速超50%[16] - 现制品牌:茉酸奶华北区域热销,满米酸奶创新开设专门店模式[17][30] 区域市场表现 - 成都市场因年轻人口基数大、创新接受度高,糖酒会期间伊利等企业推出应用方案[25][27] - 北京老字号紫光园形成标杆效应,带动鸦儿李记等本土品牌跟进[15] 行业发展挑战 - 专家认为产品本质是老酸奶改良版,低温酸奶市场迭代快、忠诚度低,难成百亿级品类[32] - 存在定价争议(如鲍师傅6.5元/杯被质疑)、热量较高、添加成分健康性担忧[32] - 缺乏统一标准导致品质参差不齐,部分企业如兰格格拒绝价格战以保障质量[35] 未来发展方向 - 功能化与健康化成为关键,需开发有机鲜奶酸奶、高钙酸奶等产品[35] - 需平衡创新与质量、价格与价值、健康与口感的关系以实现长期发展[36]
一节课几百元的健身教练,拿证只需15天
36氪· 2025-07-18 08:03
行业现状 - 全民健身热潮兴起,运动健身成为新兴生活方式,但行业存在显著信息差 [3] - 健身教练水平参差不齐,消费者难以辨别证书含金量,易被销售话术诱导购买高价私教课 [3][4] - 部分教练资格证考取门槛极低,如15天速成或花费200元即可获得,导致专业能力不足 [4][5][6] 证书乱象 - CBBA证书(中国健美协会颁发)可通过线上培训快速获取,高级证书备考仅需15天,通过率100% [8][9][12] - 国际四大认证(NSCA/ACSM/ACE/NASM)含金量较高,但考核严格,需具备运动生理学等专业知识 [21][23] - 假证泛滥,电商平台90%国际认证证书为PS伪造,价格20-200元不等,消费者缺乏查验意识 [23] 行业问题 - 缺乏统一准入标准,部分证书(如CBBA)未涵盖运动医学等关键知识,无法保障特殊人群训练安全 [24][25] - 教练资质造假或速成现象普遍,导致教学事故频发,如高血压学员被错误指导高强度训练 [25][27] - 行业依赖信息差生存,消费者需自行鉴别证书真伪,偏离"科学运动"本质 [29][30] 消费者建议 - 优先选择持有NSCA等国际认证且可官网验证的教练,关注学员续课率及反馈 [27] - 警惕"一个月瘦×斤"等营销话术,避免冲动购买长期课程 [3][16] - 行业需推动标准化建设,减少信息不对称,回归专业服务本质 [30]
假发出海,征服老外
36氪· 2025-07-17 20:33
核心观点 - 传统假发产业通过TikTok Shop实现内容驱动的创新转型,从低价内卷转向差异化竞争 [23][41][55] - 无胶头套假发成为爆款案例,展示短视频内容如何激活低技术含量但高情境依赖的商品 [29][31][47] - 兴趣电商重构生产逻辑,内容成为前置环节直接驱动供给侧创新 [41][44][56] 行业现状 - 全球60%假发产自河南许昌,从业人口超30万,历史可追溯至明朝 [7][8] - 跨境电商两阶段发展:亚马逊/速卖通货架阶段(2秒/顶)→独立站阶段(建站成本70万) [9][10][12] - 传统渠道痛点:独立站生命周期3-12个月,货架电商同质化严重导致价格战 [13][14][15] 产品创新 - 无胶头套假发解决传统胶水佩戴痛点,TikTok视频展示5秒佩戴场景引爆需求 [25][28][29] - OQ Hair通过TikTok Shop月销百万美元,带动产量翻倍并提升独立站流量 [31][32] - 产品差异化路径:长度/颜色/曲直组合+360头套等高端细分产品开发 [38][52] 渠道变革 - TikTok Shop使2022年许昌假发黑五GMV增长194%,转化效率远超传统渠道 [23][40] - 内容平台优势:千万级短视频播放量、实时数据反馈、精准匹配小众需求 [31][38][46] - 对比案例:不卡头发墨镜月销200万美元、可折叠遮阳板日销2000个 [47][3][4] 生产模式转型 - 从"生产-铺货-销售"线性链条转向内容驱动的敏捷创新模式 [43][44][56] - 新一代从业者更关注用户反馈与内容呈现,建立审美培训体系 [51][52] - 案例:宠物除毛梳通过内容展示实现30美元高单价和千万级销售额 [49][5][6] 数据表现 - Labubu系列盲盒TikTok英美播放量分别达285亿次和236亿次 [3] - 许昌假发独立站广告投放ROI因iOS隐私政策下降 [12] - Lululemon 2018-2024年营收年增22% vs Nike不足3% [45]
「廉价珠宝」潘多拉,中国人不买了
36氪· 2025-07-17 20:33
潘多拉中国市场表现 - 公司正谈判退出中国市场 拟转为授权本地零售商运营模式[3] - 2025年Q1在华销售额仅9600万丹麦克朗 同比下滑11% 门店数量从198间缩减至188间[4][7] - 中国市场营收占比从2019年9%降至2024年1% 轻奢定位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且流通性差[3][12] - 产品材质以铜银合金和锆石为主 缺乏保值属性 被本土玉石/彩宝品牌挤压生存空间[19][20] 全球业务复苏与战略转型 - 全球营收从2017年228亿丹麦克朗低谷回升至2024年316.8亿 净利润52.3亿[10] - "凤凰计划"推动产品多元化 与哈利波特等IP联名吸引千禧一代[10] - 美国市场贡献32%营收(23.68亿丹麦克朗) 同店销售增长11% 品牌定位为"可承受的奢侈品"[6][14][26] - 培育钻石业务快速增长 2024年销售额同比提升43%[26]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珠宝市场规模微增0-2% 成为少数增长的奢侈品品类[17] - 中国市场奢侈品消费降20% 但高端珠宝需求持续增长 老铺黄金等本土品牌崛起[18][23] - 历峰集团亚太区营收下滑13% 卡地亚/梵克雅宝面临深圳水贝市场仿制品冲击[21][24] - 2024年中国珠宝电商零售额达2982.6亿元 增幅居商品类目第三位[20] 经营风险与挑战 - 美元走弱导致公司下调全年EBTI预期至24% 泰国工厂或面临37%美国关税[26][27] - 2024年10月及2025年4月分别涨价5% 白银价格年内涨幅超35%推高成本[28] - 英国市场(占比12%)同店销售仅增2% 促销环境竞争激烈[28]
「穷鬼超市」Iceland入华首店:一个长在直播间的超市
36氪· 2025-07-17 20:33
核心观点 - 英国冷冻巨头Iceland通过与中国首旅集团、门头沟政府合作,以创新"直播基地+零售"模式进入中国市场,线下门店"Iceland Lab"定位为内容生产中心而非传统商超 [3][4][7] - 公司采用"线上先行、线下辅助"策略,线下门店SKU仅600余种(占30%为Iceland自营产品),主打爆品促销(如9.9元披萨),周末开放以支持线上直播内容生产 [5][7][14] - 商业模式突破传统零售逻辑,通过60+达人账号日均30场直播实现流量转化,目标以线上销售为主(线下营收占比不足)[17][18][21] 创新运营模式 - 门店功能:选址门头沟京西智谷产业园,承担招商引资职能,融合零售、电商、MCN业态,70%SKU来自首旅慧科旗下老字号品牌(如东来顺)[4][14] - 直播矩阵:60+账号日均30场直播(含25%达人场次),采用场景化直播间设计,与东方甄选等头部达人合作 [18][20][26] - 技术应用:AI赋能销量预测、库存管理及无人直播探索,计划通过算法优化直播投流策略 [19] 市场定位与策略 - 品牌定位:主打"全球美食良品基地"概念,强化"冷冻专家"形象而非低价标签,计划通过本地化供应链降低成本 [23][31][32] - 消费者策略:不主动教育市场,通过内容筛选目标客群,利用爆品(如2小时售罄的9.9元披萨)建立品牌认知 [25][30] - 供应链规划:引入Iceland英国生产线,联合本地供应商开发符合区域口味产品(如华东偏甜系),海关周期为当前主要挑战 [35][36] 发展规划 - 区域扩张:考虑按大区设店(如华东/川渝各1家),根据地域饮食偏好调整产品结构,避免传统商超密集布点模式 [36] - 品牌强化:持续提升Iceland产品占比(当前30%),通过冷链技术本地化增强竞争力 [34][35] - 成本控制:依托京东物流股权合作降低冷链成本,通过规模化采购进一步优化定价 [33][32]
脱掉皮衣换唐装,黄仁勋急了
36氪· 2025-07-17 20:33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动态 - 黄仁勋在"链博会"上穿唐装演讲,展现对中国市场的重视[4] - 黄仁勋表示穿唐装是别人送的礼物,心情很好[5] - 英伟达成为全球首家市值突破4万亿美元的公司[7][23] 中国市场相关动态 - 英伟达H20芯片重新获得出口许可,将恢复向中国客户供货[5][13] - H20芯片虽不是最好产品,但系统内存带宽优秀,适合中国AI公司使用[14][16] - 英伟达将在中国发售RTXPro芯片,用于数字孪生和机器人领域[5][17] - 中国市场占英伟达全球营收15%,重要性显著[13] 汽车行业合作 - 黄仁勋对小米SU7 Ultra表示浓厚兴趣,但因不在北美销售无法购买[9] - 黄仁勋高度评价中国新能源车企包括吉利、小鹏、理想等[10] - 英伟达Orin和Thor智驾芯片为这些车企提供支持,年收入达50亿美元[10] - 英伟达在自动驾驶领域从芯片到训练全链条布局,暂无强力竞争者[10] AI行业观点 - 黄仁勋认为Meta重金投入AI是明智决策,AI将成为数万亿美元行业[19] - 苹果虽被挖角但仍有足够资源,只是按自己节奏发展[20] - 黄仁勋使用Google Pixel手机因其基于原生Android系统[20][21] 公司发展理念 - 黄仁勋享受从低谷到巅峰的过程,更看重创造新计算形式的价值[24] - 英伟达创造了加速计算,引领了AI浪潮[24] - 黄仁勋表示财务自由已久,更关注公司发展和帮助他人[26]
山姆背刺中产,一天就认怂了
36氪· 2025-07-17 18:04
品牌信任危机 - 山姆近期集中下架太阳饼、米布丁、低糖蛋黄酥等高回购率口碑商品,同时上架低糖好丽友派、卫龙辣条等大众品牌产品,引发会员强烈不满 [1][5] - 低糖好丽友派宣称"糖分减少80%"、"可可含量增加30%",但消费者实测体验差,认为产品过甜 [6] - 好丽友曾陷"配料表双标"风波,品牌形象受损,会员质疑山姆选品标准下降 [8] 会员价值稀释 - 会员认为山姆选品与普通超市趋同,专属价值下降,部分会员考虑不再续费 [8] - 山姆早期依靠独家供应协议和自有品牌Member's Mark打造差异化选品,是其核心竞争力 [8] - 付费会员制本质是服务契约,会员费购买商品筛选服务与品质保障承诺,当前选品策略导致会员价值危机 [18] 市场扩张与品控挑战 - 2024年山姆中国营业额突破1000亿元,占沃尔玛中国业绩近三分之二 [16] - 2026财年一季报显示沃尔玛中国净销售额同比增长22.5%,山姆会员收入增长超40% [16] - 2025年计划新开8家门店,创年度开店数量新高,但规模扩张带来品控挑战,食品安全问题频发 [16] 竞争环境变化 - Costco进入中国后凭借差异化选品和奢侈品引流策略快速扩张 [22] - 盒马X会员店针对山姆爆款发起价格战,自有品牌商品占比达40% [22] - 胖东来通过"高薪资+极致服务"模式形成现象级传播,对比下部分消费者认为山姆会员费性价比低 [24] 代购生态影响 - 早期山姆代购依靠独家商品实现高收入,部分代购日入5000元,月入10万元 [21] - 随着平替竞品增多和山姆选品策略变化,代购担忧商品稀缺性下降影响业务 [22][24] - 代购认为山姆独家商品数量和品控与其销量利润直接挂钩,若商品趋同则代购无存在意义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