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36氪
icon
搜索文档
十年前没人敢选的专业,居然翻红了
36氪· 2025-06-28 14:19
专业选择与就业趋势 - 经济学曾是热门专业 分数线最高 但专业内容与预期存在差距 [11] - 微电子专业从冷门变为热门 因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发展带动芯片需求 [15] - 芯片行业2014-2020年人才供不应求 现呈现供过于求状态 2022年某组招聘6人收到300份简历 [15][16] - 考古文博专业因文化节目热播而受关注 报考人数逐年增多 分数线快速上涨 [25] - 材料化学专业就业面广但交叉性强 本科毕业生仅1/3从事本专业工作 [29][30] - 电路板行业因AI算力需求快速发展 企业年利润增幅达10%-30% [32][34] - 新能源行业如光伏和锂电池受政策扶持发展良好 [35] 行业变化与人才需求 - 微电子行业已过爆发期 进入更新换代阶段 人才需求减少 [16] - 芯片设计公司早期产品简单 后因技术升级需求增加 [15] - 电子电路行业应届硕士生年薪17-20万元 每年涨薪 [34] - 法律行业二八定律显著 80%案源被20%律师垄断 [46] - 公益法律服务收入仅为红圈律所1/3 [45] 教育与职业发展 - 转专业申请从经济学院转向工科学院 微电子专业最初认知不足 [13][14] - 考研跨考考古学与博物馆学 专硕比学硕录取难度低 [22] - 法学专业需实践经验 本科期间完成五段实习 [43] - 材料专业培养模式宽泛 理论与实践课程不平衡 [29]
蔡澜去世:无儿无女,散尽家财,肆意人生
36氪· 2025-06-28 14:19
根据提供的文章内容,以下是关于蔡澜生平和人生哲学的详细总结: 蔡澜的生平与晚年生活 - 2025年6月25日,香港四大才子之一、著名作家蔡澜去世,享年83岁 [2] - 2023年3月因跌倒受伤导致行动不便,靠轮椅代步 [4] - 晚年居住在全海景酒店疗养院,雇8人照顾起居 [8] - 将古董家私全部送人,只留下珍藏的普洱茶 [8] - 计划死后将骨灰撒在维多利亚港,但因法律限制未能实现 [12] 蔡澜的人生哲学 - 主张"活一天过一天的人生",拒绝被他人约束生活方式 [15] - 认为"身体的痛苦可以吃药消除,心灵痛苦是自己想出来的" [11] - 不后悔无儿无女,认为"这个世界烂透了" [20][21] - 人生信条是"爱吃吃,爱喝喝,活在当下" [22] - 认为"人生怎么可能没有遗憾,但说了别人也帮不了" [19] 蔡澜的职业生涯 - 与金庸等人并称"香港四大才子" [25] - 担任《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顾问 [25] - 制作成龙主演电影《龙兄虎弟》《霹雳火》等 [25] - 20世纪90年代与黄霑、倪匡主持《今夜不设防》节目 [28] - 节目邀请张国荣、周润发、林青霞等巨星,风格百无禁忌 [28][31][33][35][37] 蔡澜的公众形象 - 每年农历新年前在微博回答网友问题,以毒舌著称 [48] - 认为"钱能医百病" [54] - 对恋爱脑网友犀利吐槽 [56] - 认为"快乐很简单","我活过"是对死亡的态度 [60] - 支持"躺平文化",认为"本该如此" [65] - 反对"剩女"说法,认为"不嫁也好" [68] 蔡澜的美食观 - 认为"大吃大喝是对生命的尊重" [77] - 主张"做菜是消除寂寞最好的方法" [78] - 能享受高档美食也能喝劣质土酒 [80] - 认为"好吃的都是不健康的",但自己活到80+ [80] - 将猪油列入"最有营养食物"第八位 [82] 蔡澜的性格特点 - 被金庸评价为"真正潇洒的人" [73] - 倪匡评价其"看世人都出自真,不计较利害得失" [26] - 保持童心,学习"纸性恋"等新词与年轻人互动 [84] - 公开承认好色本性,自称有"61个女朋友" [43] - 节目中被问泡妞秘诀回答"丑的照杀" [41]
9点1氪:蔡澜离世,享年83岁;西贝就前员工偷拍6岁女顾客致歉;雷军:不会公布小米YU7 24小时销量
36氪· 2025-06-27 23:05
公司上市动态 - 北京石头世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书,联席保荐人为摩根大通和中信证券 [2] - 豪威集成电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 [3] - 深圳大普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首发上市申请获深交所受理,成为创业板首家获受理的未盈利企业 [4] 公司人事与战略调整 -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全面负责研发、供应制造、销售业务,销售部门划归到研发、供应群组 [12][13] - 英特尔前CEO帕特・基辛格首次公开谈及辞职原因,表示"从英特尔辞职的决定对我来说极其艰难" [8][9] - 一汽丰田销售总部正式搬离北京迁往天津滨海新区,结束22年生产与销售总部分离状态 [11] 产品与技术动态 - 腾讯混元开源首款混合推理MoE模型Hunyuan-A13B在魔搭社区首发,总参数80B,激活参数仅13B [15] - 魔搭社区模型总量超7万个,涵盖多个AI领域,服务超1600万开发者 [16] - 小米YU7订单远超预期但公司决定不公布24小时销量 [5][6] 财务数据 - 阿里巴巴集团2025财年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1259.76亿元,同比增长77% [17] - 英伟达CEO黄仁勋近期减持22.5万股公司股票,累计套现近3320万美元 [9] 行业监管与政策 - 新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获表决通过,自2025年10月15日起施行 [12] - 中银理财因多项违规被罚款1290万元,公司表示已按要求完成整改 [14] 产品与服务更新 - 微信更新朋友圈互动功能,推出"仅提醒朋友与我的互动"选项 [14] - X平台将根据广告的垂直尺寸收取费用,全屏广告费用更高 [14] - QQ音乐上线付费"泡泡"功能,用户每月支付28元可与艺人"私密交流" [9] 产品召回与投诉 - 罗马仕召回充电宝近50万台,安克召回近71万台,部分消费者反映快递公司拒绝收件 [7] - Crocs遭美国消费者集体诉讼,指控其洞洞鞋在高温下存在缩水变形风险 [7]
原小鹏联创发布智能电动摩托,获数千万美元融资|早起看早期
36氪· 2025-06-27 23:05
公司融资与团队背景 - 公司完成数千万美元种子轮及天使轮融资 由真格、红杉、惠友资本联合投资 创始人及核心团队跟投 资金将用于量产产品生产和智能化技术研发[4] - 创始团队汇聚小鹏汽车多位核心人员 包括联合创始人何涛、前副总裁矫青春、自动驾驶前负责人肖志光、P7设计总监张利华 原VIVO印尼负责人陈碧峰负责印尼市场拓展[3][4] 产品发布与市场规划 - 首款智能电动摩托车OMO X原型车在印尼雅加达发布 以"自动驾驶"形式亮相 量产版计划2026年在印尼上市[5][7] - 公司采用双总部架构 中国广州负责研发 印尼雅加达负责生产和销售 印尼作为东南亚首站市场 未来目标拓展至全球出行场景[12] 行业市场数据 - 东南亚摩托车保有量达2.5亿辆 年销量1242万台占全球24% 印尼为第三大市场保有量超1.2亿辆 2024年销量预计超630万辆[8] - 印尼电动摩托车2024年销量增长近400% 但渗透率仍低 日韩油摩品牌市占率超96% 电动重摩市场存在空白[8] 产品技术特点 - OMO X搭载HALO全域智能开发架构 具备低速自平衡技术 集成自适应巡航、一键泊车等汽车级智能驾驶功能[10] - 采用可变形态设计 支持踏板、跨骑、旅行三种驾驶模式切换 满足不同场景需求[11] - 安全系统配备超感知算法与AI大数据模型 实现多向碰撞预警及主动制动干预[10] 本地化战略与供应链 - 团队在印尼进行一年深度调研 已与当地经销商达成合作意向 供应链采用汽车级质量管理标准并完成本地生产搭建[8] - 产品针对印尼长距离通勤需求研发 强调载重、时速、续航等性能指标 填补电动重摩市场空白[8][9]
从60块到300块的都在召回,全网担忧「我的充电宝要扔吗」
36氪· 2025-06-27 23:05
行业监管动态 - 民航局自6月28日起禁止无3C认证或标识不清的充电宝登机 涉及罗马仕、安克等品牌[9][10] - 2024年8月1日起未获3C认证的充电宝将全面禁售 导致大量旧款产品面临安检淘汰[12] -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暂停安普瑞斯多项3C认证 波及小米、绿联、倍思等品牌产品[65] 品牌召回事件 - 罗马仕召回2023年6月至2024年7月制造的49.17万台三款型号充电宝[17][19] - 安克创新召回71万余件七款型号充电宝 因供应商违规更换电芯原材料[26][28] - 召回产品售价区间覆盖60-300元 涉及行业头部企业拳头产品[8][21] 供应链问题溯源 - 安普瑞斯作为核心电芯供应商 为罗马仕、安克等提供占市场30%的软包电池[61][62] - 外包代工厂违规替换电池隔膜材料 导致正负极绝缘失效风险[64] - 该供应商2023年锂电池产量超1亿只 技术涉及硅纳米线负极等前沿领域[61][62] 市场影响表现 - 罗马仕全平台下架所有充电宝产品 天猫搜索结果显示空白[34] - 顺丰自6月23日起拒收所有锂电池类产品 阻断召回物流通道[47] - 消费者处理方式包括盐水浸泡等非常规手段 存在环保隐患[50][53] 行业结构性问题 - 充电宝行业追求快充技术导致电芯能量密度要求过高[66] - 供应链利润分配失衡 代工厂通过材料替换压缩成本[64][66] - 品牌方重外观设计轻核心部件监管 质检体系存在漏洞[67]
山寨玩家的新战场,高仿户外品牌开进商场中庭
36氪· 2025-06-27 21:42
高仿品牌的市场策略 - 高仿品牌通过视觉高度模仿国际大牌如On昂跑、Columbia等,包括店铺设计、产品版型和颜色,以混淆消费者认知 [12] - 定价策略为核心竞争力,通常为正品1-2折,如SKON短袖定价79-199元(正品400-800元),Coutleubia冲锋衣折后不足400元(正品近2000元) [14] - 渠道选择聚焦奥莱、商场负一楼、三四线城市万达广场及高铁站等,利用低租金高客流特性快速扩张,如SKON在北京多个商场中庭铺开 [14] 高仿品牌的产品与目标客群 - 产品品质较早期山寨显著提升,如Polowalk因"用料扎实"被讨论,SKON强调面料舒适性,Coutleubia具备基础防水功能 [15] - 目标客群为月入几千至一两万元的城市人群,追求品牌质感但预算有限,高仿品牌填补"过得去"品质与低价之间的需求缺口 [15] - 行业现象呈现"消费热点跟随性",从早年运动鞋(阿迪王)转向当前户外服装(Columbia、The North Face模仿者) [16] 商场与高仿品牌的共生关系 - 商场因经营压力放宽审核标准,中庭位置虽租金高(华东某万达20㎡月租4万-8万元),但短期业绩导向促使引入高仿品牌 [22] - 法律模糊性为高仿提供空间,如Coutleubia、MLBQ等持有合法商标,商标相似度界定困难导致维权成本高 [23] - 典型案例Polowalk全国超1400家门店,进驻中高端商场但仍难摆脱"仿拉夫劳伦"标签 [26] 正品品牌的应对与行业影响 - 正品品牌通过强化品牌叙事(如On昂跑强调瑞士血统、The North Face赞助极限运动)抵御形象稀释 [29] - 山寨客观上普及品类认知,但长期可能挤压正品创新空间,如Polowalk尝试转型休闲户外但转型困难 [30] - 行业趋势显示山寨品牌平均存活期不足3年,缺乏原创能力导致难以建立持久护城河 [31]
安踏亲自下场,狼爪会是下一个始祖鸟吗?
36氪· 2025-06-27 21:42
安踏集团人事调整与战略布局 - 亚玛芬体育大中华区总裁姚剑将出任狼爪品牌总裁,负责全球业务运营,直接向安踏集团董事局主席丁世忠汇报[4] - 姚剑在运动鞋服行业从业超20年,曾任耐克大中华区高管、北面中国区总经理,后加入亚玛芬负责始祖鸟、萨洛蒙等品牌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规划[4] - 这是继2023年初徐阳从亚玛芬回归安踏直管高层后,又一重要人事调整,显示安踏集团正从亚玛芬向母公司输送人才[4] 安踏集团品牌矩阵与全球化策略 - 收购狼爪有利于完善集团品牌矩阵,填补中端及大众户外市场空白[5][16] - 狼爪在欧洲市场具有影响力,整合该品牌是集团全球化策略的重要一步[5] - 狼爪定位中端户外市场,与安踏现有户外品牌形成互补,有利于实现对消费者需求全覆盖[18] 安踏集团财务表现 - 2024年FILA收入同比微增6.1%至266.26亿元,经营利润同比减少2.6%至67.38亿元[9] - 2025年第一季度FILA零售额与2024年同期相比录得高单位数正增长[9] - 2024年亚玛芬营收同比增长18%达51.83亿美元,调整后净利润为2.36亿美元,结束连续五年亏损[10] - 2025年第一季度亚玛芬营收同比增长23%至14.73亿美元,净利润为1.35亿美元,同比增长超25倍[10] 安踏主品牌转型与超级安踏发展 - 安踏主品牌推出多种新业态门店类型,如安踏竞技场级、安踏殿堂级等,力求"把安踏越做越小"[13] - 超级安踏门店提供零售价比常规门店低约30%的产品,部分门店店效达到传统门店的3倍[15] - 2025年第一季度安踏主品牌零售额与2024年同期相比录得高单位数的正增长[15] 户外运动行业格局变化 - 安踏旗下始祖鸟、萨洛蒙等品牌已占据国内高端户外市场,其他品牌在中高端及以下市场竞争激烈[23] - 凯乐石2023年营收增速接近三位数,超过始祖鸟所在的亚玛芬[24] - 狼爪冲锋衣价格区间(400-2700元)与凯乐石(800-3600元)存在重叠但略低,可能对凯乐石市场份额形成挤压[26] - 本土中端户外品牌如骆驼、伯希和等价格更具优势,可能对狼爪形成冲击[27]
理想大调销售体系:总裁马东辉全面负责研发、供应链与销售|36氪独家
36氪· 2025-06-27 21:42
公司人事调整 - 理想汽车总裁马东辉全面负责研发、供应制造、销售业务,向CEO李想汇报,核心在于销售部门划归到研发、供应群组,实现"战略到经营"闭环 [4][5] - 马东辉年初已担任智能汽车战略负责人和"产供销联席会"主任,此次调整从组织架构上深度参与整车产、供、销环节 [5] - 销售与服务高级副总裁邹良军调整为销服业务顾问,不再向CEO汇报 [6] - 出海部门负责人由王进变更为采购高级总监吴佐民,吴佐民曾负责海外市场与出行业务 [7] - CEO李想仍负责产品线、品牌、战略等团队,更多精力投入AI领域,目标是成为顶级人工智能公司,目前重点在辅助驾驶VLA大模型 [7] 市场竞争环境 - 小米汽车YU7创下3分钟20万大定的成绩,对特斯拉Model Y和理想纯电SUV i6、i8构成直接威胁 [4][8] - 理想增程L系列面临问界、腾势、领克、深蓝等品牌的集体竞争 [9] - 公司计划下调二季度销量目标,原计划交付12.3-12.8万辆,一季度实际交付9.28万辆 [9] 战略布局调整 - 销售团队从26个战区合并为东、西、南、北、中五大战区,集中资源应对竞争 [9] - 纯电补能网络已上线超2500座超充站,计划年底达4000座,平均每天新增4座 [9] - 人事变动主要为即将上市的两款纯电车型i6与i8做准备 [8]
日铁收购美钢反转剧
36氪· 2025-06-27 21:42
日本制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事件 - 日本制铁坚持收购美国钢铁公司,计划投资约110亿美元,最终通过游说和谈判获得特朗普政府批准 [3][4][5] - 公司CEO桥本英二采取强硬态度,起诉拜登政府的中止命令,并通过游说和私下交涉推动交易 [5][6] - 特朗普政府改变立场,从反对收购转为支持合作,条件是日本制铁增加投资并接受美国政府监管 [8][9] 谈判关键节点 - 2023年12月拜登政府下令中止收购,日本制铁起诉美国政府 [8] - 2024年5月特朗普在社交媒体表示批准合作,日本制铁公开110亿美元投资计划 [9] - 2024年6月特朗普修改收购禁令,签订协议允许日本制铁全资收购美国钢铁公司 [12] 技术保护与经营控制 - 日本制铁坚持全资子公司要求,防止技术外流,吸取巴西合资公司教训 [10] - 美国政府获得"黄金股",拥有对重大决策的否决权,包括总部搬迁和更名等事项 [11] - 双方签订国家安全协议,约束美国钢铁公司的经营 [22] 美国钢铁行业现状 - 美国高炉企业仅剩克利夫兰-克里夫斯公司和美国钢铁公司,均持续亏损 [19] - 中国钢铁产量是美国的13倍,美国海军舰艇数量已被中国超越 [15][18] - 美国过度保护政策导致钢铁行业技术落后,缺乏竞争力 [21] 战略意义 - 交易被视为重振美国制造业的关键,特别是在军事和防卫领域 [14][18] - 特朗普政府选择通过外资投资复兴钢铁行业,而非继续保护政策 [22] - 此交易可能成为美国在国家安全领域吸引外资的模板 [24]
比亚迪6月27日全情报分析报告:「花旗评比亚迪控制库存策略」对股价有正面影响
36氪· 2025-06-27 21:42
比亚迪股价表现 - 6月27日放量下跌0.95% 收盘价334.24元 较昨日下跌3.20元 开盘价334.00元 [5][6] - 当日交易量13.86万手 换手率1.19% 成交额49.33亿元 总市值18365.37亿元 [6] - 3日累计跌幅2.66% 5日累计跌幅1.77% 较过去一年平均收盘价微涨0.09% [6] - 近3日主力净流出2153.23亿元 净占比13.50% 近5日主力净流出2195.79亿元 净占比9.10% [6] 库存与销售数据 - 花旗报告显示公司可能减少生产班次并推迟产能扩张 以应对销售淡季 [6] - 6月底经销商库存回落至1.66个月 较5月的2.18个月显著改善 [6][10] - 6月零售量34.8万辆 出口8.9万辆 总批发量40.2万辆 [6] - 2025年批发量目标维持550万辆 若调整至466-503万辆 库存可能降至1.11-2个月 [6] 市场影响分析 - 库存管理优化有助于提高资金流动性并降低库存成本 [10] - 经销商库存下降表明销售效率提升 反映市场需求稳定 [10] - 出口量达8.9万辆 显示全球市场竞争力增强 [10] - 长期目标明确性可能吸引投资者 2025年550万辆目标展现发展信心 [15] 海外扩张进展 - 欧洲市场销量预计2025年翻番至18.6万辆 计划推出6款新车型 [18] - 海豹U成为英国最受欢迎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型 部分车型注册量超越特斯拉 [18] - 匈牙利新工厂计划年底投产 2026年将推出专为欧洲设计的车型 [18] - 2029年欧洲销量可能再次翻倍 总产能规划达50万辆 [18] 资本市场动态 - 恒生科技指数以8%顶格权重纳入比亚迪 指数"含车量"升至17% [19] - 公司在AI应用 自动驾驶 车载生态等领域取得突破 拓展科技指数内涵 [19] - 纳入体现产业结构变迁 使指数更能诠释新质生产力 [19] 行业竞争态势 - 王朝和海洋系列主销车型面临竞品围攻压力 部分明星车型销量受影响 [17] - 方程豹系列和海外销售表现亮眼 成为新的增长点 [17] - 建议发展"群体智能"技术 利用规模优势实现车辆信息互联 [17] - 高端车营销需精准定位 借鉴竞品方式满足细分需求 [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