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基金网
搜索文档
中国平安发声!会适度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3:28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归母营运利润777.32亿元 同比增长3.7% 主业增长强劲且持续推动创新 [4] - 归母净利润680.47亿元 同比下降8.8% 主要受平安好医生一次性会计处理、港股可转债估值变动及未计入利润表的股票浮盈约600亿元影响 [4] - 建议投资者关注营运利润变动而非短期投资波动 该指标更能反映保险企业经营能力 [4] 投资策略 - 险资投资规模超6.2万亿元 较年初增长8.2% 股票资产占比10.5% [6] - 将适度加大权益资产配置 聚焦新质生产力成长板块和高分红价值股 认为中国资本市场估值合理且具备安全边界 [2][6] - 通过高息股、价值股与成长股动态匹配优化资产配置 负债端成本持续下降支撑策略实施 [6] - 证券私募投资基金已于2025年5月获批 正在中基协注册备案 [6] 股价与估值 - A股股价58.69元/股 总市值超万亿元 年内累计涨幅超14% [8] - 公司认为估值倍数仍处于低位 市场正逐步认可其价值 寿险行业处于黄金发展期且增长潜力持续释放 [8] - 综合金融与医疗养老业务优势逐步体现 医疗养老"护城河"持续构建 [8]
A股后市怎么看?券商秋季策略会来了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3:28
市场宏观环境分析 - 2024年9月以来央行实施两次降准导致利率下行 狭义流动性保持宽松状态 [4] - 4月初以来美元持续贬值推动新兴市场货币走强 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呈上行趋势 [4] - 高成长叙事特征显现需满足风险出清 流动性充裕 资金机会成本偏低三大条件 [4] - 政策发力可能推动广义流动性改善与狭义流动性收敛 名义GDP增长中枢改善将带动企业盈利提升 [4] 市场风格表现 - 微盘股指数年内大涨逾56% 显著跑赢上证指数 深证成指及创业板指等主要指数 [6] - 小盘风格占优趋势延续 反映产业百花齐放格局 [6] - 央行向中央汇金提供再贷款支持及保险资金增配为市场流动性提供支撑 [6] 行业配置主线 - 景气成长类资产仍是A股市场核心主线 聚焦新产业周期与渗透率变化 [2][6] - 非银金融板块机会突出 包括金融IT 券商及保险细分领域 [6] - A股地产链与港股地产板块具备配置价值 [6] - 海外算力链和创新药板块迎来发展机遇 [6] - 国产算力 国内AI基建及AI端侧应用领域存在结构性机会 [2][6]
QFII重仓股曝光!买了这些股票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3:26
QFII总体持仓情况 - 截至8月26日,3072家A股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中报,其中663家公司前十大流通股东中出现QFII身影 [2][4] - QFII合计持股数量达32.78亿股,持股市值为525.15亿元(按上半年末收盘价计算) [4] - QFII在二季度新进成为374只个股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并对157只个股进行增持 [2][5] QFII重仓个股 - 生益科技为QFII持仓市值最高个股,达95.50亿元,持股数量31676.13万股 [3][4][7] - 紫金矿业持仓市值33.83亿元(持股17346.42万股),九号公司-WD持仓市值11.69亿元(持股1974.93万股) [4][7] - 东方雨虹持仓市值10.17亿元(持股9473.55万股),恒立液压持仓市值9.11亿元(持股1265.52万股) [4][7] QFII持股数量前十个股 - 生益科技(31676.13万股)、紫金矿业(17346.42万股)、东方雨虹(9473.55万股)为持股数量前三 [7][8] - 新集能源持股6502.07万股,华丽家族持股5714.04万股,中国西电持股5682.00万股 [8] QFII行业配置 - QFII对电子行业持仓市值最高,达128.62亿元(持股51263.11万股) [10][11] - 有色金属行业持仓市值51.50亿元(持股27076.67万股),机械设备行业持仓市值45.96亿元(持股28786.26万股) [11] - 汽车行业持仓市值42.57亿元,电力设备行业持仓市值40.10亿元 [11] QFII机构持仓排名 - 香港伟华电子有限公司持仓市值88.95亿元(仅持仓1只个股) [13][14] - 阿布达比投资局持仓市值87.42亿元(持仓20只个股),巴克莱银行持仓市值71.24亿元(持仓380只个股) [13][14] - 瑞士联合银行集团持仓市值51.98亿元(持仓225只个股),摩根士丹利持仓市值42.53亿元(持仓175只个股) [13][14] QFII二季度增持动态 - 巨星科技获QFII加仓1577.09万股(总持股2774.30万股),为增持数量最多个股 [6][7] - 合金投资获加仓1207.45万股(总持股1403.26万股),新力金融获加仓1183.05万股(总持股1619.27万股) [6][7] - 紫金矿业获加仓1033.84万股,九号公司-WD获加仓968.55万股 [7]
35万亿元!公募规模迭创新高,权益资产增幅明显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3:26
公募基金总规模创新高 - 截至2025年7月底公募基金总规模达35.08万亿元续创历史新高 为2024年初以来第十次创新高 [2][4] - 7月总规模环比增长1.99% 份额环比增长0.40%至310116.69亿份 [5] 货币基金表现 - 货币基金规模环比增长2.68%至146126.05亿元 份额增长2.67%至146173.60亿份 单月规模增长超3800亿元 [5] - 规模增长主因包括权益市场波动性、银行存款利率下调资金转化、低门槛高流动性特性及购物场景结合满足年轻群体需求 [6] 权益类基金增长 - 股票基金净值环比增长4.07%至49225.56亿元 混合基金净值增长3.76%至38274.99亿元 两类基金合计规模增长超3000亿元 [5][7] - 尽管股票基金份额下降0.33% 混合基金份额下降1.22% 但受益于A股上涨(上证指数涨3.74% 深证成指涨5.2%)推动净值上升 [7] QDII基金表现 - QDII基金净值环比大幅增长6.77%至7300.44亿元 份额增长3.87%至5959.27亿份 [5] - 增长动力来自港股恒生指数上涨2.91%及美股三大股指创新高(纳指单月涨3.7%)带动资金踊跃认购 [7] 债券基金规模收缩 - 债券基金规模环比下降0.66%至72394.83亿元 份额下降3.16%至59508.30亿份 单月规模减少超480亿元 [3][5] - 资金撤离主因"股债跷跷板"效应 部分投资者赎回纯债产品转向权益类或"固收+"产品 7月24日出现显著单日赎回 [8] - 约六成债券型基金净值下跌 央行流动性投放放缓(如7月24日净回笼1195亿元)及债市前期拥挤交易风险加剧调整 [8][9] 市场展望 - 科技行业(人工智能、半导体)受益技术进步和政策支持 非银金融(券商)板块在资本市场改革背景下具备弹性 [7] - 债市面临多重因素博弈:利空包括防止资金空转政策、资金面趋紧及赎回压力 利多包括央行流动性呵护及机构托市行为 [9]
突然拉升!A股三大指数翻红,寒武纪大涨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1:25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8月28日上午A股三大股指低开高走,沪指涨0.42%至3816.45点,深证成指涨1.06%至12425.98点,创业板指涨1.78%至2771.70点 [2] - 市场呈现普涨格局,超2500只个股上涨,万得全A指数上涨0.72%至6100.85点 [2][3] - 主要指数中科创50指数表现最为强劲,涨幅扩大至3.55%,上涨45.21点至1317.77点 [3][4] 科创板块领涨个股 - 科创50成分股中半导体公司领涨,中芯国际上涨9.03%至110.68元,总市值5454.7亿元 [5] - 西部超导上涨6.07%至60.84元,寒武纪-U上涨4.22%至1430.01元,股价最高攀升至1446.99元/股 [5][6] - 多只科创股年初至今涨幅显著,芯原股份累计上涨185.79%,寒武纪-U累计上涨117.33% [5] 卫星互联网概念股走强 - 卫星互联网指数开盘涨幅超4%,中国卫星涨停,星网宇达涨停 [7][8] - 创远信科涨14.26%至30.28元,华力创通涨13.08%至25.50元,航天环宇涨8.37%至26.80元 [8][9] - 政策面利好推动,工信部发布指导意见提出到2030年发展卫星通信用户超千万,支持手机直连卫星等新业态 [10] - 卫星互联网指数本周以来累计涨幅近6%,中国卫星、航天宏图、创远信科近一周累计涨幅居前 [11] 港股市场及科技股表现 - 港股三大指数低开,恒生指数及恒生科技指数盘初双双跌超1% [12][13] - 科技股普跌,美团跌近9.5%,阿里巴巴跌超5%,京东跌2.4% [14] - 美团二季度净利润大幅下降89%,公司将利润下滑归因于非理性竞争 [15] - 新能源汽车股普遍下跌,小鹏汽车跌超4%,理想汽车跌超3%,蔚来汽车和比亚迪股份跌超2% [16]
科技还能上车吗?基金经理看好行情向“人工智能+”扩散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1:25
核心观点 - AI算力板块在业绩增长和政策驱动下成为市场焦点 但出现冲高回落现象[2][3] - 基金经理普遍认为算力作为AI基础设施具有长周期确定性 同时AI行情可能向云计算 应用 端侧硬件等领域扩散[3][8][9] - 政策层面推动"人工智能+"行动 明确2027-2035年应用普及目标和产业融合方向[8] 板块表现 - 寒武纪8月27日盘中股价达1464.98元/股 一度超过贵州茅台 收盘1372.10元/股 振幅9.33% 总市值5740亿元[4] - 寒武纪上半年营收28.81亿元 同比增长4347.82% 净利润10.38亿元 同比扭亏为盈[4] - 新易盛盘中大涨15%至324.42元/股历史新高 收盘涨9.32% 振幅12.17% 总市值3064亿元[4] - 年内细分板块涨幅:胜宏科技416.63% 新易盛274.99% 中际旭创164.27% 天孚通信131.15% 寒武纪108.53%[5] 行业趋势 - GPT-5降本将推动AI应用创新和推理需求提升 明年GB200机柜组网硬件升级可能带来模型性能突破[6] - 算力需求随多模态技术演进呈指数级增长 GPU/ASIC芯片 光模块 光芯片 光纤连接器持续受益[6] - AI服务器带动PCB 高功率电源系统 液冷散热解决方案等新兴领域需求[6] - AI产业处于"1到N"扩张阶段 算力是未来三到五年产业主线[7] 国产算力发展 - 中国半导体产业投资2025年上半年同比下滑9.8% 但属周期调整而非衰退[7] - AI芯片国产化率有望从不足20%提升至40%以上 成熟工艺和存储芯片领域份额稳定上升[7] - DeepSeek-R2模型低成本高性能设计将刺激算力需求 带动芯片设计和晶圆代工爆发[7] - AI物理模型在人形机器人 自动驾驶等领域潜力巨大 预计带来万亿级经济增量[7] 政策影响 - 《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要求2027年AI与6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应用普及率超70%[8] - 2030年AI全面赋能高质量发展 应用普及率超90% 2035年步入智能经济和智能社会阶段[8] - 政策以下游应用为核心 大数据 互联网 金融科技 通用航空 电子 信创 智能制造等多板块受益[8] 投资机会扩散 - AI行情可能向软件应用 端侧硬件等未大幅上涨领域扩散[8][9] - 产业发展遵循"算力—云—基础设施—智能体"传导路径 智能终端与智能体可能复现移动互联网重塑效应[9] - 可关注国产算力链扩散(半导体设备材料)和中下游应用端扩散(港股互联网 软件应用)[9] - 具体赛道包括消费电子 机器人 智能驾驶 AI医疗及计算机等行业[9]
全球主权基金,最新A股持仓浮现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1:25
从最新披露的上市公司半年报来看,多只A股的前十大流通股股东名单中均出现了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身影。 牛市还没上车?上天天基金APP搜索777注册即可领500元券包,优选基金10元起投!限量发放!先到先得! 随着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接近尾声,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的A股持仓版图浮出水面。最新数据显示,阿布达比投资局、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新加坡政府投资 公司等知名全球主权财富基金现身多只A股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业内人士认为,随着中国经济回暖与科技实力跃升,国际资本正重新评估中国市场的投 资价值。 主权财富基金是由一国政府设立并拥有的长期投资基金,主要管理国家超额财政收入,以实现资产增值、保障经济稳定并为未来提供财务保障。根据专门 研究主权财富基金的SWFI的统计,截至今年4月底,全球排名前列的主权财富基金包括挪威政府全球养老基金、阿布达比投资局、科威特政府投资局、沙 特公共投资基金等。 ↓ 点击"阅读原文" 以阿布达比投资局为例,截至今年二季度末,其持有19只A股,持股数量为3.76亿股,持股市值为80亿元,二者相较于今年一季度末均显著提升。 其中,阿布达比投资局对紫金矿业、宝丰能源、通化东宝、宏发股份、生益科技等8只股票的 ...
美联储,突爆大消息!
天天基金网· 2025-08-28 11:25
特朗普与美联储的冲突升级 - 特朗普宣布解除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职务并立即生效 [3][6] - 美联储理事丽莎·库克计划就解雇一事提起诉讼 [3][6] 特朗普政府试图扩大对美联储的影响 - 政府研究对12家地区联储银行施加更多影响的方案 包括审查行长遴选过程 [4] - 利用每五年一次的地区联储主席再授权投票程序 明年2月举行投票 可能向鹰派主席施压 [7] - 前美联储副主席警告明年可能有多个地区联储主席被免职 [8] 美联储独立性受威胁的潜在后果 - 分析人士警告此举可能标志美联储自1951年以来的独立性终结 [4][10] - 可能导致更高通胀、公信力下降及更高长期利率 [9] - 美债市场出现扭曲陡峭化反应 长端收益率上升且短端实际收益率下降 反映通胀预期和风险溢价上升 [4][10] 美联储领导层变动进展 - 美国财长透露将在秋季确定特朗普选择的美联储主席人选 [4][9] - 财长将向特朗普推荐3至4位主席候选人 未入选者可能被提名为地区联储行长 [9] 市场与机构分析观点 - 德银报告指出特朗普政府寻求通过控制理事会多数席位推行宽松货币政策 [10] - 经济学家认为这是"尾部风险" 但可能消除FOMC中的重要反对声音 [11] - 投资者错误假设美联储未来仍仅根据经济数据决策 缺乏政治化美联储的历史参照 [10]
从"互联网+"到"人工智能+",一图看懂科技十年大发展
天天基金网· 2025-08-27 20:15
政策背景与核心内容 - 国务院于2025年8月26日印发《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 标志着人工智能发展进入技术突破与政策赋能双轮驱动阶段 [3] 六大重点行动领域 - 科学技术领域:加速科学发现进程 驱动技术研发模式创新 革新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 [4] - 产业发展领域:培育智能原生业态 推进工业全要素智能化 加快农业数智化转型 创新服务业模式 [4] - 消费提质领域:拓展服务消费场景 培育产品消费新业态 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4] - 民生福祉领域:创造智能工作方式 推行高效学习模式 打造品质生活 [4] - 治理能力领域:开创社会治理人机共生新格局 构建安全治理多元体系 [4] - 全球合作领域:推动普惠共享 共建全球治理体系 [5] 三阶段发展目标 - 2027年目标:实现六大重点领域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普及率超70% [6] - 2030年目标:智能终端普及率超90% 智能经济成为重要增长极 [6] - 2035年目标:全面步入智能经济社会发展新阶段 [6] 八大基础支撑体系 - 模型基础能力:加强基础理论研究 支持多路径技术探索 [6] - 数据供给创新:建设高质量数据集 激活数据要素 [6] - 智能算力统筹:攻坚AI芯片技术 建设超大规模智算集群 [6] - 应用发展环境:布局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6] - 开源生态繁荣:支持开源社区建设 促进模型工具开放 [6] - 人才队伍建设:推进全学段AI教育 培养多层次人才 [6] - 政策法规保障:健全国有资本投资考核制度 [6] - 安全能力水平:建立风险预警响应体系 [6] 国家人工智能应用中试基地 - 战略定位:作为加速AI应用规模化发展的共性能力平台 聚焦解决行业关键共性问题 [7] - 核心作用:提升效能打造标杆应用 提供中试验证环境培育产业集群 通过统一技术架构降低门槛 促进产业链协同发展 [7] 政策落实安排 - 统筹协调机制:由国家发改委牵头 避免一哄而上 [8] - 场景滚动更新:选择高价值应用场景动态推进 [8] - 环境优化措施:完善法规政策 建立容错机制 [8] - 产业生态培育:打造AI应用服务链 发展智能原生企业 [8] 范式跃迁对比 - 技术焦点从信息连接与传递转向智能处理与知识运用 [8] - 核心目标从优化资源配置转向生产力革命性跃迁 [8] - 实施路径从搭建跨界平台转向深度认知赋能 [8] - 时间跨度从中短期抑制转向三阶段长期目标(2027/2030/2035) [8] - 保障支撑从网络基础与数据开放转向八大系统性支撑体系 [9] 场景化落地应用 - 教育领域:智能题库 个性化学习路径 [11] - 医疗领域:AI辅助诊断 药物研发加速 [11] - 工业领域:数字孪生 预测性维护 [11] - 农业领域:精准灌溉 病虫害AI预测 [11] - 金融领域:智能投顾 量化交易 [11] AI消费生态与基础设施 - 智能家居:海尔智家生态 美的AIoT平台 [13] - 穿戴设备:Apple智能眼镜 健康监测手表 [13] - 智能汽车:自动驾驶系统 智能座舱 [13] - 芯片领域:寒武纪 壁仞科技 华为昇腾等国产芯片迭代 [14] - 高速互联:高速铜缆与光模块技术突破 [14] - 液冷方案:解决高功耗服务器散热需求 [14] 政策演进逻辑 - 从连接赋能到认知赋能的质变:互联网+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 人工智能+实现知识创造与决策优化 [15] - 保障体系升级:基础设施从宽带中国战略转向超算集群与液冷技术 数据管理从推动开放转向高质量数据集建设 安全机制从基本监管框架转向全链路风险防控 [15] 发展机制与市场预期 - 通过技术-产业-生态三位一体推进机制:技术层面构建模型-数据-算力基础三角 产业层面打造平台-场景-终端应用闭环 生态层面形成政策-资本-人才支撑网络 [16] - 预计到2027年催生万亿级智能经济市场 带来AI基础设施 场景应用 消费终端等领域结构化机会 [17] 三大跃迁特征 - 目标跃迁:从效率优化转向范式重塑 [18] - 技术跃迁:从连接工具升级为认知引擎 [18] - 实施跃迁:从行业赋能深化为系统变革 [18]
东吴证券:接下来要关注大盘的强度
天天基金网· 2025-08-27 20:15
大盘强度与市场波动 - 市场成交额达3万亿元虽非本轮牛市天量但已属高位可能引发较大波动[3] - 若后续量价齐升则尊重趋势若放量滞涨则需警惕短期大幅震荡可能[3] 中国资产重估三大叙事 - DeepSeek出圈推动全球投资者重估中国科技创新能力及全球竞争力[5] - 地产周期最快调整阶段或已结束一线城市房价呈现企稳迹象[5] - 宏观政策同向发力效果显现实体经济企稳回升[5] - A股总市值首次突破百万亿元上证指数创近十年新高中长期资金加速入市外资增配中国资产[5] 全面牛市条件与结构主线 - 全面牛市需2026年基本面改善预期及需求改善提供向上弹性[7] - 结构主线应聚焦中国制造基于竞争优势获取产业话语权和盈利能力而非仅融入海外产业链[7] - 居民资产向权益市场迁移需避免依赖赚钱效应正循环的粗放模式[7] 指数中期趋势与市场特征 - 指数中期上升空间巨大远期大概率创历史新高[9] - 行情自去年9月24日启动呈现慢牛态势结构性机会多赚钱效应由量变转向质变[9] - 大科技板块结构性行情将成常态科技巨头与高成长性中小公司共同驱动市场[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