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观察报

搜索文档
拆解“提高财政收入占比”的三个关键问题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14:07
财政收入占比现状与趋势 - 财政收入占GDP比重经历先升后降过程 从"八五"时期11.5%升至"十二五"时期21.4% 再降至"十四五"前4年均值16.7% [7] - 2023年财政收入占比降至26% 低于同等收入国家30%左右比重 更低于发达国家35%以上比重 [11] - 大口径宏观税负为28.2% 与国际通行数值相比尚存提高空间 一般认为30%比较合理 超过35%会产生挤出效应 [4] 财政收入结构特点 - 中国财政收入包含"四本账":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和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3] - 税收收入占GDP比重仅为14.3% 反映税制以间接税为主特点 直接税比重较低 [4][9] - 2024年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6783亿元 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371.9万亿元 [21] 提高财政收入占比的争议 - 部分专家建议提高财政收入占比 认为可增强宏观调控能力 应对老龄化挑战 [2][11] - 反对者认为不应简单提高税率 提高增值税率可能增加终端消费者税负 导致企业裁员降薪或提价 [16][18] - 财政增收不应放大弱势部门脆弱性 应对逆周期获益部门加大征收力度 如提高国企利润上缴比例 [17] 增收替代方案 - 做大做实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2024年国企总利润4.3万亿元 剔除税收后净利润约3万亿元 补充收入空间很大 [21] - 推进统一大市场建设 减少不公平税收优惠政策 建立公共产品服务合理价格形成机制 [20] - 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优化支出结构 通过盘活国有资产等方式放大财政支出效果 [18][23] 财政体制改革方向 - 需要谋划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 因财政收入"两个比重"下滑 中央财政收入占比从55.7%跌至46.6% [10] - 衡量标准不是简单国际比较 而是看能否为政府履行职能提供财力保障 [8] - 解决财政可持续性问题需综合施策 开辟新收入渠道同时提高财政支出效率 [23]
罚款、市场禁入!恒大人寿四任董事长都领到了罚单
经济观察报· 2025-09-13 10:24
罚单信息显示,恒大人寿相关责任人员存在保险资金运用严重 不合规、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投后管理不合规、报送的报告报 表存在虚假记载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问题。 作者: 姜鑫 封图:图虫创意 2025年9月12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下称"金融监管总局")披露的罚单显示,恒大人寿保险 有限公司(下称"恒大人寿")20名相关责任人员被罚。其中,恒大人寿更名以来的四位董事长均 在其中。 罚单信息显示,恒大人寿相关责任人员存在保险资金运用严重不合规、向关联方输送利益、投后管 理不合规、报送的报告报表存在虚假记载等违法违规行为的问题。 基于此,金融监管总局对梁栋、朱加麟、曾松柏、陈堃、刘国辉、汪守想、方元甫、章新蓉、莫勇 光、陈里达、罗嵩、彭建军、姜劲峰、胡锋、许晓光、陈敏、赵宏涛、刘曲章、张炎、王煦警告并 罚款共计282.5万元。 2023年9月,深圳金融监管局负责人表示,恒大人寿严重资不抵债,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 法》及相关监管制度规定,监管部门已对其实施贴身监管并开展风险处置。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 责任公司、广东省、深圳市和重庆市地方国有企业及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共同设立的海港人寿保 险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海港人寿" ...
房东直租在减少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21:03
资产托管式住房租赁模式 - 房东将房产交由中介统一管理 中介负责出租 收租 维修和运营等事务 [2] - 租客需支付相当于租金10%的服务费 若季付则服务费降至9% 押金可依据芝麻信用分超过650分免除 [4] - 中介向房东支付15天租金作为定金 招租期45天 租金区间为基础租金下浮3%至上浮5% 托管期最低两年 房东每月支付四天租金作为管理费 [5] 模式成本对比 - 租客租用托管房三年总成本为21.38万元 直租房为19.98万元 一年期托管房总成本7.13万元 直租房7.02万元 [4] - 托管房提供规范日常管理 减少租客与房东纠纷 并涵盖家政 维修等基础服务 租期结束后押金退还更有保障 [4] 行业规模与发展 - 贝壳受托管理房源从2024年底29万套增至2025年6月底59万套 我爱我家相寓管理房源接近32万套 同比增加约9% [5] - 贝壳房屋租赁服务收入占比达21.8% 我爱我家资产管理业务收入占比48% 传统经纪业务占比36% [10] - 贝壳新房和存量房业务收入占比从2021年97%降至2025年中期61% [10] 业务模式优势 - 中介平台通过集中管理分散房源获得稳定收入 并在金融 家装 家政等增值服务领域拓展商业空间 [7] - 房东角色转变为资产所有者 摆脱招租 催租 维修等事务 降低空置风险 [7] - 租客从租房转向租服务 获得更高标准居住体验 享受保洁 维修 月付和免押金等便利 [8] 运营中的问题 - 中介平台优先展示托管房 直租房带看频次减少 房东认为平台有意倾斜 [8] - 激励机制导致中介公司和经纪人基于利益优先推荐托管房 [8] - 房东可选余地小 除托管外无更好出租选择 自行出租面临展示和信任成本问题 [8] 行业转型动因 - 房地产行业形势变化 新房业务渠道费用降低 部分房企采用自销模式 [10] - 中介公司需培育增长极 托管和资产管理业务提供比传统中介更稳定和持续的收入 [10] - 贝壳推行一体三翼战略 重点培育家装 贝好家和租赁业务作为新增长极 [10] 资金监管风险 - 托管平台收取租客押金形成资金池 按每套房3000元押金计算 3万套房可累积近亿元资金池 [12] - 托管机构爆雷或跑路可能形成较大风险 [12] - 轻资产管理模式只要不盲目扩张 爆雷可能性不大 租赁行业需做精做细 [12]
“易中天”市值破万亿,凭什么?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20:43
市场表现与事件驱动 - CPO概念板块在9月11日整体上涨6.64%,主力资金净流入197.63亿元,涨幅位列A股所有概念板块第一 [2] - 新易盛、中际旭创、天孚通信(合称"易中天")当日分别上涨13.42%、14.28%、13.54%,三家公司合计市值首次突破万亿元,分别达到约3800亿元、4900亿元、1550亿元 [2] - 股价暴涨直接受甲骨文公司云业务超预期业绩指引驱动,其因AI算力需求激增导致股价单日暴涨超35% [3] 行业技术演进与产品迭代 - 光模块技术正从800G向1.6T加速迭代,CPO(共封装光学)成为行业新焦点,其通过光电集成将传输距离缩短至毫米级,显著降低信号衰减和功耗 [7][9] - 国内头部厂商如光迅科技、中际旭创、新易盛均展示800G/1.6T光模块及CPO方案,其中光迅科技全球首发集成光引擎、光纤管理单元及外置光源的CPO系统 [6][10] - 800G产品当前贡献主要营收,中际旭创二季度海外客户需求以800G/400G为主,新易盛1.6T产品自2025年起"起量显著" [10][11][12] 企业财务表现与竞争格局 - 2025年上半年中际旭创归母净利润39.95亿元(同比增长69.4%),新易盛39.42亿元(同比增长355.68%),天孚通信8.99亿元(同比增长37.46%) [16] - 新易盛营收与净利润快速逼近中际旭创,两者营收差从2024年近3倍缩窄至43.5亿元,且新易盛毛利率达47.48%,反超中际旭创的39.96% [17] - 全球光模块市场前十厂商中中国企业占七席,中际旭创位列全球第一 [14] 产业链瓶颈与国产化挑战 - 高端光芯片国产化率仅约3%,50G及以上EML激光器、25G及以上电芯片(如DSP、TIA、CDR)仍依赖美日供应商 [22] - 原材料供给紧张,中际旭创坦言行业需求快于供应链能力,光迅科技强调提升国内高端元器件自主可控能力 [22] 资本开支与增量市场 - 海外四大云厂商(微软、亚马逊、Meta、谷歌)2025年合计资本开支预计同比增长50%至3338亿美元 [24] - 阿里巴巴单季度AI+云资本支出达386亿元,计划三年投入3800亿元于AI相关开支 [24] - 增量市场包括Scale-up网络(服务器内部光替代铜)及DCI长距离连接(400G/800G ZR/ZR+模块),中际旭创预计相关需求将从2025年起提升 [25][26] 市场争议与估值分歧 - 买方机构质疑制造业周期性风险,反对"线性外推"的净利润预测(如中际旭创2027年250亿元) [19][20] - 卖方机构如国盛证券、开源证券、东北证券分别预测中际旭创2027年净利润为198.2亿元、208.34亿元、236.04亿元,认为AI算力需求是结构性革命 [21]
100%缩瘤率!中国新药全球封神 百利天恒叩响MNC之门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20:39
核心观点 - 全新药物分子iza-bren(BL-B01D1)在非小细胞肺癌等实体瘤治疗中展现出突破性疗效 临床数据显著优于现有最优方案 有望成为下一代广谱抗癌基石药物 [1][7][9] - 药物由百利天恒自主研发 是全球首创且唯一进入III期临床试验的EGFR×HER3双抗ADC 已获得84亿美元授权合作并保留大量全球权益 [9][23][24] - 药物预计2026年在中国率先上市 潜在年销售峰值达200亿美元 有望推动公司进入全球制药企业20强 [9][18][25] 临床数据表现 - 单药治疗EGFR突变NSCLC的I/II期研究显示:94%患者肿瘤缩小 中位缩小比例38.9% 中位无进展生存期达12.5个月 [4][13] - 联合奥希替尼一线治疗实现100%客观缓解率和100%疾病控制率 超过半数患者肿瘤缩小一半以上 [5][14][15] - 对比现有最优方案(86%缩瘤率、约6-7个月无进展生存期) 疗效提升显著 [4][5][7] 药物开发进展 - 已在中美开展40多项临床试验 覆盖鼻咽癌、肺癌、食管癌等癌种 七项适应症入选突破性疗法名单 [9][17][18] - 中国药监局授予6项突破性治疗认定 美国FDA授予1项认定 [17][18] - 中国开展10项III期临床注册研究 海外开展3项全球关键注册研究 [18] 商业价值与行业影响 - 百时美施贵宝以84亿美元授权合作 创中国创新药对外授权金额纪录 [9][23] - 药物潜在年销售峰值200亿美元 仅次于默沙东K药(帕博利珠单抗) [25][27] - 若实现200亿美元销售额 百利天恒有望进入全球制药企业20强(入门门槛约191亿美元) [27][28] 公司战略与管线布局 - 百利天恒坚持共同开发与商业化模式 保留全球权益而非低价授权 [24][30] - 除iza-bren外 公司在美国独立开发4个ADC药物 并布局早期突破性研究 [31] - 公司具备全球早研、临床开发和供应能力 仅缺海外商业化能力 [32]
治理校园欺凌要关注“人”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20:39
所 有 的 法 律 都 是 为 了 人 , 对 苍 梧 校 园 欺 凌 案 的 处 理 也 要 回 到"人"的身上。 我们的目光 要看到被伤害的个体,他们需要 安全感的重建和心理支持;我们也要看到施暴的个体,想要挽 救和改造他们,同样需要个性化的方案,而不仅仅是疾风骤雨 的执法。 作者:陈碧 封图:图虫创意 针对广西苍梧县石桥中学学生欺凌事件,苍梧联合调查组9月9日发布处理结果:县教育局责令对 涉嫌存在工作失职失责问题的石桥中学正副校长及班主任停职检查;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相关 规定,对9名实施欺凌的学生依照程序送专门学校接受矫治教育;对涉事学生家长进行法治教育。 这样的处置力度,显著高于常规,反映出此事的严重性,也回应了社会舆论对严肃处理校园欺凌的 呼声。 近年来,恶性校园欺凌事件时有发生,如2024 年甘肃广河县某中学多名女生被掌掴案、2024年湖 南吉首某校园内一女生被多人殴打案等,皆因视频流传而引发广泛关注。 对校园欺凌行为的治理,我国以往大多是"教育为主、惩罚为辅",公安机关就算接到报案,也不敢 轻易行使治安处罚权。学校一般会对肇事者做出纪律处分或教育惩戒,对受害者则安排心理康复, 帮助其恢复正常 ...
在直播间跳舞的董事长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20:39
公司股价表现 - 2025年9月1日至9月12日期间 股价从1 97元/股涨至2 94元/股 涨幅接近50% [2] - 9月12日收盘涨停 总市值达74亿元 [3] - 7月9日前股价持续低于2元/股 最低跌至1 48元/股 [11] 财务业绩状况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2 27亿元 同比下滑45 23% [7]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993 03万元 同比下降87 07% [7] - 收入下滑主因上年同期出售房产所致 [7] - 男装营收1 14亿元同比下降30 46% 女装营收0 62亿元同比下降23 57% [7] 门店经营分布 - 前五大门店营收排名:南宁民生路店499 37万元 长春重庆路店360 48万元 广州陈家祠店265 53万元 武汉体验馆175 76万元 天津滨江道店130 53万元 [8] - 主要营收来源集中于二线城市 一线城市市场面临考验 [8] 管理层动态 - 董事长周成建2024年1月回归接任董事长职务 [6] - 曾于2016年交班长女胡佳佳 但七年累计亏损32亿元 [6] - 通过抖音账号"裁缝周成建"进行品牌传播 19个月积累8 3万粉丝 [10] - 公开承认过去十年因情绪管理问题导致公司经营失误 [11] 品牌战略转型 - 提出四大核心品牌价值:年轻化 潮流化 舒适性 高性价比 [10] - 通过直播带货与消费者直接沟通 强调非单纯销售目的 [12] - 结合流行元素如LABUBU玩偶盲盒开发周边产品 [10] - 董事长亲自参与直播跳舞等年轻化营销活动 [12]
当宝盈基金“王牌”基金经理决定离开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20:39
这名在熊市中"崛起" 、管理规模曾 超115亿元的明星基金经 理,完成了一场从中小基金公司到行业头部的"跃迁"。 而他 的"转场", 是宝盈基金 近年来人才流失中的最新一例,也是 基金行业人才从中小公司向头部集中的典型缩影之一 。 作者:洪小棠 封图:图虫创意 9月12日,记者注意到,原宝盈基金百亿级权益基金经理杨思亮正式入职易方达基金。8月29日,他在宝盈基金的从业状态显示已注销。 这名在熊市中"崛起"、管理规模曾超115亿元的明星基金经理,完成了一场从中小基金公司到行业头部的"跃迁"。 而他的"转场",是宝盈基金近年来人才流失中的最新一例,也是基金行业人才从中小公司向头部集中的典型缩影之一。 2024年开始,杨思亮的管理规模开始逐步上升。截至当年第三季度,其管理规模一度突破115亿元。杨思亮成为宝盈基金旗下唯一的百亿权益基金经 理。 然而,2025年8月开始,杨思亮陆续卸任所管基金,直至7只基金全部卸任并离职,其中包括规模曾达40亿元的宝盈品质甄选。尽管所有产品任职回报 均为正,但其管理规模在2025年二季度骤降30亿元,至85亿元左右。 市场传言称,杨思亮与宝盈基金管理层在薪酬问题上未能达成一致,最终选 ...
A股持续升温 外资机构路演重拾热度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12:41
外资对A股关注度转变 - 2024年底起外资对A股关注度显著提升 瑞银证券等外资机构在深圳密集举办投资峰会 聚焦全球贸易趋势和A股投资机遇 [2] - 瑞银证券A股研讨会参会外国投资者数量相比去年大幅增加 主要来自美国和中东等地区 [2] - 外资机构安排的A股路演活动从2024年底开始增多 主要对接长线投资的海外机构 [2] 海外投资者关注焦点 - 海外机构投资者重点关注中国人工智能行业发展及对传统产业链的重塑 观察传统企业投入AI后能否实现降本增效 [3] - 海外投资者特别关注中国"反内卷"相关政策出台及后续落地效果 [3] - 企业成长性始终是海外投资者关注"中国故事"的核心焦点 [3] A股市场价值重估 - 海外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已触底 2024年"924"政策系列推出对市场起到强托底作用 [5] - 2025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好转 企业利润改善 推动海外投资者态度从"Derating"转向"Rerating" [5][10] - 摩根士丹利报告显示美国投资者对中国市场兴趣升至2021年以来最高水平 超90%投资者愿意提高对华敞口 [11] 海外机构配置行动 - 2024年四季度和2025年一季度部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资产加仓 二季度因关税扰动暂停加仓 [5] - 安联基金2024年9月发行首只公募基金 在市场低迷时选择发行偏权益类产品并快速建仓 [5] - 挪威央行8月增持众安在线134.81万股 贝莱德7月增持中金公司港股至5.01%持股比例 [6] - 景顺集团旗舰基金7月对伊利、京东、阿里巴巴大幅增仓 [6] 配置空间与投资结构 - 海外投资目前占A股自由流通市值仅7.4% 远低于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10%-50%的占比水平 [13] - 全球对冲基金8月对中国资产净买入创去年9月以来新高 中国股票仓位上升76个基点至两年高位 [13] - 交易型投资者(如对冲基金)目前较为活跃 而配置型中长期投资者态度仍偏谨慎 [13] 投资考量因素 - 中东主权基金开始超配非美元资产以分散风险 北美主权基金则更关注Alpha策略的有效性 [7] - 海外投资者担忧互联网行业"内卷"影响盈利能力 特别关注外卖行业价格战等激烈竞争 [14] - "反内卷"政策被视为重要观察指标 预计需要1-2年时间才能见效 有望帮助市场出清过剩产能 [15]
创新药半场倒车?已有17家市值创历史新高,37家仍破发
经济观察报· 2025-09-12 12:19
创新药企股价表现分化 - 2025年创新药行业呈现显著分化 17家企业股价创历史新高 同时5成企业仍处于破发状态[2][4][6] - 股价创新高企业集中于7-9月 其中12家已进入商业化阶段 百利天恒、和誉等企业管线处于临床后期或即将商业化[7] - 破发企业集中出现在2021-2023年上市的港股18A公司 破发率超70% 2018年上市企业破发率最低仅20%[15][16] 股价创新高企业关键驱动因素 - 百济神州上半年净利润约4.5亿元 实现扭亏(去年同期亏损28.77亿元) 主要依靠泽布替尼海外市场放量[10] - 信达生物上半年净利润8.34亿元 PD-1肿瘤药物国内增长 与罗氏BD交易贡献近6亿元收入 市值超1500亿元为上市首日9倍多[10] - 科伦博泰市值超1100亿港元 接近上市首日9倍 2024年BD合作收入18.6亿元 2025年上半年收入6.3亿元[10] - 荣昌生物A股股价较2024年9月历史低位上涨246% 港股上涨625% 泰它西普达成潜在总额超42亿美元BD交易[11] 破发企业特征及原因 - 破发幅度前十企业包括腾盛博药(-90%)、开拓药业(-88%)、嘉和生物(-81%)等 多数在2024年股价较发行价跌超90%[18] - 腾盛博药新冠药物2022年营收5160万元 后因疫情结束股价跌至0.8港元 虽较年初涨122%仍远低于发行价[20] - 开拓药业核心前列腺癌管线临床试验失败 尝试转向新冠治疗未果 三期数据发布当日股价大跌70%[21] - 药明巨诺CAR-T药物定价129万元 多次医保准入失败 2024年销售额出现下滑[21] - 破发企业普遍缺乏BD交易 仅腾盛博药公布一笔未披露金额的国内企业交易[23] 特殊表现企业 - 三家创新药企股价较年初下滑:同源康医药(-70%)、华昊中天医药(-54%)、友芝友生物(-32%)[25] - 同源康医药药物面临微创新技术风险质疑 股价下跌69%无回弹趋势[25] - 华昊中天医药因年报披露问题2025年4-6月停牌 7月复牌后股价上涨近一倍[25] - 友芝友生物核心管线处于三期临床 2025年未出现关键进展[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