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民生证券
icon
搜索文档
三生国健:2024年年报点评:核心产品持续增长,自免管线快速推进-20250328
民生证券· 2025-03-28 12:5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生国健核心产品内生增长动能强劲,研发管线聚焦自免领域,看好未来商业化放量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 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 11.94 亿元,同比增长 17.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 7.05 亿元,同比增长 139.15%,扣非净利润达 2.46 亿元,同比增长 18.99% [1] - 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实现营收 12.87 亿元、15.45 亿元、19.46 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 3.06 亿元、3.38 亿元、4.69 亿元,对应 PE 倍数分别为 55 倍、50 倍、36 倍 [4] 核心产品情况 - 益赛普、赛普汀、健尼派三款已上市产品收入持续增长 [2] - 2024 年益赛普区域集采范围快速扩大,均价下调,但通过学术推广等使国内市场整体销售规模稳中有升 [2] - 赛普汀随着研究成果发表,认可度提升,市场覆盖终端增加,患者用药周期延长,2024 年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2] - 健尼哌是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 CD25 单抗,2024 年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2] 研发管线情况 - 研发管线聚焦自免领域,2024 年研发投入达 5.41 亿元,同比增长 72.06% [3] - 截至 2024 年底,研发管线中共开展 22 个自免项目,抗 IL - 17A 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608)上市申请已获受理;5 个项目处于临床 III 期,6 个项目处于临床 II 期、4 个项目处于临床 I 期,6 个项目处于 IND 审核或获批阶段 [3] - 早期产品中,抗 BDCA2 单抗 626 已获 IND 批准用于治疗 SLE 及 CLE,是首个进入临床的国产抗 BDCA2 单抗;抗 TL1A 单抗 627 是首个申报 IND 并获受理的国产抗 TL1A 单抗,且两者均为中美双报产品,在美国的 IND 申请均已获批 [3] 财务指标情况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194|1,287|1,545|1,946| |增长率(%)|17.7|7.8|20.1|26.0|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705|306|338|469| |增长率(%)|139.2|-56.6|10.5|38.5| |每股收益(元)|1.14|0.50|0.55|0.76| |PE|24|55|50|36| |PB|3.0|2.9|2.8|2.6|[5]
三生国健(688336):2024年年报点评:核心产品持续增长,自免管线快速推进
民生证券· 2025-03-28 11:51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生国健核心产品内生增长动能强劲,研发管线聚焦自免领域,看好未来商业化放量 [4]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1.94亿元,同比增长17.70%;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7.05亿元,同比增长139.15%,扣非净利润达2.46亿元,同比增长18.99% [1] 核心产品情况 - 已上市核心产品益赛普、赛普汀、健尼派收入持续增长 [2] - 2024年益赛普区域集采范围快速扩大,产品均价下调,但通过学术推广等使国内市场整体销售规模稳中有升 [2] - 赛普汀因研究成果发表、认可度提升、市场覆盖终端增加和患者用药周期延长,2024年市场规模大幅增长 [2] - 健尼哌是国内唯一获批上市的CD25单抗,2024年市场地位进一步巩固,实现持续稳健增长 [2] 研发管线情况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达5.41亿元,同比增长72.06% [3] - 截至2024年底,研发管线中共开展22个自免项目,抗IL - 17A人源化单克隆抗体注射液(608)上市申请获受理;5个项目处于临床III期,6个项目处于临床II期、4个项目处于临床I期,6个项目处于IND审核或获批阶段 [3] - 早期产品中,抗BDCA2单抗626和抗TL1A单抗627均为中美双报产品,在美国的IND申请均已获批 [3]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实现营收12.87亿元、15.45亿元、19.46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3.06亿元、3.38亿元、4.69亿元,对应PE倍数分别为55倍、50倍、36倍 [4] 财务指标情况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1.94亿元、12.87亿元、15.45亿元、19.46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7.70%、7.79%、20.07%、25.99% [11] - 2024 - 2027年净利润分别为6.91亿元、3.00亿元、3.33亿元、4.64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39.15%、 - 56.57%、10.53%、38.55% [11]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资产合计分别为59.65亿元、62.43亿元、66.07亿元、71.05亿元 [10][11] - 2024 - 2027年负债合计分别为4.28亿元、4.81亿元、5.45亿元、6.16亿元 [11]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2.81亿元、4.45亿元、5.04亿元、6.34亿元 [11] - 2024 - 2027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7.50亿元、 - 1.72亿元、 - 1.98亿元、 - 2.07亿元 [11] - 2024 - 2027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 - 0.52亿元、 - 0.78亿元、 - 0.35亿元、 - 0.38亿元 [11] 其他指标 - 2024 - 2027年毛利率分别为74.50%、75.00%、76.00%、78.00% [11] - 2024 - 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ROE分别为12.65%、5.28%、5.54%、7.17% [11]
中国广核(003816):2024年年报点评:全年业绩微增,资产注入有望助力装机增长
民生证券· 2025-03-28 10: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4年全年业绩微增,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后完整年运行今年能持续贡献电量增量,但受广东等地区2025年年度长协电价下行影响电价压力较大;长期看待投运机组较多,集团委托管理资产也有望注入,远期成长性充足;因2025年电价压力较大下调盈利预测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68.04亿元,同比+5.16%,归母净利润108.14亿元,同比+0.83%,基本每股收益0.214元,同比+0.94%,销售毛利率34.03%,同比-1.94pct,净利率20.10%,同比-0.55pct;24Q4单季度营业收入245.34亿元,同比+8.05%,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18.98% [1] 发电量、电价及成本情况 - 发电量:2024年集团运营管理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1908.07亿千瓦时,同比+7.08%,总上网电量约1790.12亿千瓦时,同比+7.15%;24Q4发电量516.48亿kWh,上网电量486.8亿kWh,同比+13.28%;防城港4号机组新投运后2024年发电量305.07亿kWh,上网电量279亿kWh,同比+19.99%;台山1号机组恢复运行后2024年发电量243.5亿kWh,上网电量227.7亿kWh,同比+52.29% [2] - 电价:受市场化交易电价下行影响,2024年公司平均上网含税电价为0.416元/kWh,同比下跌1.57%,平均市场电价同比下降约3.85% [2] - 成本端:2024年核燃料成本同比+13.1%、固定资产折旧同比+11.6%、计提乏燃料处置金同比+17.4%,前两项因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最后一项因阳江5号/6号机组、台山1号/2号机组商运满五年开始计提 [2] 在手项目及资产注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管理16台已核准待FCD及在建核电机组,去年新增获准6台机组;控股的陆丰5号、6号机组分别于2027、2028年陆续投运;联营的宁德5号机组计划于2029年投运;集团委托管理的惠州1号及2号机组将于2025、2026年分别投运,苍南1号及2号机组将于2026、2027年分别投运 [3] - 根据控股股东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惠州1号、2号机组预计最晚注入时间将在2025年底和2026年初,苍南1号、2号机组预计最晚注入时间将在2026年底和2028年初 [3]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6,804|85,981|90,150|90,682| |增长率(%)|5.2|-0.9|4.8|0.6|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0,814|10,462|11,115|11,769| |增长率(%)|0.8|-3.3|6.2|5.9| |每股收益(元)|0.21|0.21|0.22|0.23| |PE|17|18|17|16| |PB|1.5|1.5|1.4|1.3| [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指标预测,涵盖营业总收入、营业成本、各项费用、利润、资产、负债、现金流等项目及对应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指标 [9][10]
中国广核:2024年年报点评:全年业绩微增,资产注入有望助力装机增长-20250328
民生证券· 2025-03-28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谨慎推荐”评级 [4][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公司营收微增但归母净利润增速低,24Q4单季度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发电量增长但电价降低和成本提升拖累盈利,长期看待投运机组多且集团委托管理资产有望注入,远期成长性充足,但2025年受电价压力影响盈利预测下调 [1][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868.04亿元,同比+5.16%,归母净利润108.14亿元,同比+0.83%,基本每股收益0.214元,同比+0.94%,销售毛利率34.03%,同比-1.94pct,净利率20.10%,同比-0.55pct;24Q4单季度实现营业收入245.34亿元,同比+8.05%,归母净利润8.30亿元,同比-18.98% [1] 发电量、电价及成本情况 - 2024年集团运营管理核电机组总发电量约1908.07亿千瓦时,同比+7.08%,总上网电量约1790.12亿千瓦时,同比+7.15%;24年Q4发电量516.48亿kWh,上网电量486.8亿kWh,同比+13.28%;防城港4号机组新投运、台山1号机组恢复运行使相关发电量和上网电量增长 [2] - 受市场化交易电价下行影响,2024年公司平均上网含税电价为0.416元/kWh,同比下跌1.57%,平均市场电价同比下降约3.85% [2] - 24年核燃料成本同比+13.1%、固定资产折旧同比+11.6%、计提乏燃料处置金同比+17.4%,前两项因防城港4号机组投运,最后一项因阳江5号/6号机组、台山1号/2号机组商运满五年开始计提 [2] 在手项目及资产注入情况 - 截至2024年12月31日,公司共管理16台已核准待FCD及在建核电机组,去年新增获准6台机组,包括控股的陆丰5号、6号机组,联营的宁德5号机组,集团委托管理的惠州1号及2号机组、苍南1号及2号机组 [3] - 根据控股股东避免同业竞争承诺,惠州1号、2号机组预计最晚注入时间在2025年底和2026年初,苍南1号、2号机组预计最晚注入时间在2026年底和2028年初 [3] 投资建议及盈利预测 - 公司防城港4号机组今年持续贡献电量增量,但受2025年年度长协电价下行影响电价压力大,长期成长性充足,下调盈利预测,预计25/26/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04.62/111.15/117.69亿元,EPS分别为0.21/0.22/0.23元,对应3月27日收盘价PE分别为18/17/16倍 [4] 盈利预测与财务指标 |项目/年度|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86,804|85,981|90,150|90,682| |增长率(%)|5.2|-0.9|4.8|0.6|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百万元)|10,814|10,462|11,115|11,769| |增长率(%)|0.8|-3.3|6.2|5.9| |每股收益(元)|0.21|0.21|0.22|0.23| |PE|17|18|17|16| |P B|1.5|1.5|1.4|1.3|[5] 公司财务报表数据预测汇总 - 涵盖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指标预测 [9][10]
三生制药:2024年年度业绩点评:核心品种推动业绩稳健增长,管线与合作助力未来增量-20250328
民生证券· 2025-03-28 10: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2024年业绩稳步攀升,核心品种稳健增长,创新管线迎来收获期,协同合作拓展商业化版图,看好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16.5%;毛利78.3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34.9%;扣非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18.8% [1] 核心品种表现 - 2024年特比澳销售收入达50.6亿元,同比增长20.4%,4月儿童ITP适应症获批上市,8月治疗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上市申请获受理 [1] - 2024年蔓迪销售收入达13.4亿元,同比增长18.9%,1月蔓迪泡沫剂作为OTC产品获批上市,为国内唯一获批的米诺地尔泡沫剂型 [1] 创新管线进展 - 公司聚焦多领域研发,有30个在研品种,2024年艾曲泊帕干混悬剂和阿普斯特片获上市批准 [2] - 除特比澳CLDT适应症外,长效促红素SSS06、IL - 17单抗608、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的上市申请获受理 [2] - 抗VEGF/PD1双抗产品707的II期数据优异,III期临床获CDE批准,并与百利天恒合作开拓临床潜在价值 [2] 协同合作情况 - 2024年公司达成4项合作,包括与翰宇药业、海和药物、东阳光药、映恩生物的合作,合作产品与现有产品治疗领域协同 [2] 投资建议及预测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4.88亿元、121.31亿元、141.11亿元,同比增长15.2%、15.7%、16.3%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9亿元、29.63亿元、34.88亿元,同比增长21.5%、16.7%、17.7%,对应PE分别为10/9/8倍 [3] 财务指标预测 - 包含营业收入、净利润、EPS、P/E、P/B等盈利预测指标,以及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相关财务数据预测 [6][7]
三生制药(01530):2024年年度业绩点评:核心品种推动业绩稳健增长,管线与合作助力未来增量
民生证券· 2025-03-28 09: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三生制药2024年业绩稳步攀升,核心品种稳健增长,创新管线迎来收获期,协同合作拓展商业化版图,看好公司未来业绩持续增长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收入91.1亿元,同比增长16.5%;毛利78.3亿元,同比增长17.9%;归母净利润20.9亿元,同比增长34.9%;扣非归母净利润23.2亿元,同比增长18.8% [1] 核心品种 - 2024年特比澳销售收入达50.6亿元,同比增长20.4%,4月儿童ITP适应症获批上市,8月治疗慢性肝病相关血小板减少症的上市申请获受理 [1] - 2024年蔓迪销售收入达13.4亿元,同比增长18.9%,1月蔓迪泡沫剂作为OTC产品获批上市,为国内唯一获批的米诺地尔泡沫剂型 [1] 创新管线 - 公司聚焦多领域研发,有30个在研品种,2024年艾曲泊帕干混悬剂和阿普斯特片获批上市 [2] - 除特比澳CLDT适应症外,长效促红素SSS06、IL - 17单抗608、艾曲泊帕乙醇胺片的上市申请获受理 [2] - 抗VEGF/PD1双抗产品707的II期数据优异,III期临床获CDE批准,并与百利天恒合作开拓临床潜在价值 [2] 协同合作 - 2024年公司达成4项合作,包括与翰宇药业、海和药物、东阳光药、映恩生物的合作,合作产品与现有产品治疗领域协同 [2]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4.88亿元、121.31亿元、141.11亿元,同比增长15.2%、15.7%、16.3% [3] - 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5.39亿元、29.63亿元、34.88亿元,同比增长21.5%、16.7%、17.7%,对应PE分别为10/9/8倍 [3] 财务预测 - 给出2024A - 2027E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项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预测 [7]
太阳能:可转债打新系列:太能转债:光伏发电行业先行者-20250328
民生证券· 2025-03-28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公司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太能转债发行规模29.50亿元,债底保护较高,平价低于面值,参考同行业转债,给予上市首日30%溢价,预计上市价格107元左右,建议积极参与新债申购 [3][13] - 公司作为光伏发电行业先行者,有央企品牌、电站投建运维经验、数字化与科技等优势,募投项目可提升装机容量、增强竞争力且预期经营前景良好 [5][36][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太能转债基本条款与申购价值分析 转债基本条款 - 太能转债发行规模29.50亿元,债项与主体评级为AA+/AA+级,转股价5.67元,截至2025年3月25日转股价值82.01元,发行期限6年,各年票息算术平均值1.35元,到期补偿利率12%,债底为102.00元,若全部转股对总股本摊薄压力为13.28%,对流通股本摊薄压力为14.44% [1][10] 中签率分析 - 截至2025年3月25日,公司前三大股东分别持股31.25%、3.43%、2.30%,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4.09%,预计首日配售规模60%左右,剩余网上申购新债规模11.80亿元,假设网上申购账户750 - 850万户,预计中签率0.0139% - 0.0157% [2][12] 申购价值分析 - 公司所处光伏发电行业,截至2025年3月25日,PE(TTM)为13倍,市值182.17亿元,今年以来正股下跌1.13%,行业指数下跌2.36%,同花顺全A上涨3.45%,上市以来年化波动率48.30%,股权质押比例0.00%,给予太能转债上市首日30%溢价,预计上市价格107元左右,建议积极申购 [3][13] 太阳能基本面分析 所处行业及产业链分析 - 公司以太阳能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为主,产品售给电网,也从事电池组件生产销售,截至2024年9月30日,电站规模合计12.113吉瓦,组件制造产能约5吉瓦 [14] - 2021 - 2023年,上网电量增长但电价下降,发电业务营收占比降,组件业务营收占比升,2024年以来组件营收占比回落,镇江地区营收占主导 [15] - 公司处产业链中下游,上游晶硅行业发展快,国产替代加速,国内用电量提升,政策支持新能源装机增长,累计装机结构火电为主,光伏等新能源大有可为,行业竞争激烈,电池技术升级有望提升盈利能力 [17][18][25] 股权结构分析 - 截至2025年3月25日,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节能,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节能直接持股31.25%,通过一致行动人间接持股3.43% [26] 公司经营业绩 - 2024Q1 - Q3,公司营收47.73亿元,同比降25.93%,营业成本24.61亿元,同比降35.57%,归母净利润12.91亿元,同比降10.95%,销售毛利率48.44%,同比升7.71pct,销售净利率27.08%,同比升4.57pct [4][30] - 2024Q1 - Q3,期间费用率15.55%,同比升2.29pct,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13.26亿元,与2023年同期持平,收现比0.74、付现比0.53,较2023年同期上升 [32] 同业比较与竞争优势 - 2024年1 - 9月,公司营收增长率和销售毛利率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 [34] - 公司是行业先行者,有央企品牌优势,项目储备丰富,电站投建运维经验丰富,有数字化与科技优势,截至2025年3月25日,PE(TTM)处于同业中等水平 [36][37][38] 募投项目分析 - 本次募资不超29.50亿元,用于多个光伏电站项目,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可提升装机容量、增强竞争力,预计新增装机规模900MW,占截至2024年9月末运营装机容量17.84%,项目内部收益率4.43% - 5.57%、投资回收期约13年,经济效益较好 [41][42]
高澜股份:首次覆盖报告:温控行业老兵,国产AI背后的卖铲人-20250328
民生证券· 2025-03-28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高澜股份,给予“推荐”评级 [3][8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高澜股份是国内领先的液冷散热解决方案提供商,业务布局多元化,多板块协同发展,液冷散热技术迎来快速增长,主业在行业政策支持下有望稳步增长,相关订单有望加速落地,资源储备充分并绑定大客户,业务前景良好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高澜股份:国内领先的液冷散热解决方案提供商 - 国内领先的液冷散热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商:公司 2001 年成立,2016 年上市,聚焦热管理技术创新和产业化应用,产品应用领域不断扩充,为众多知名客户提供服务,2022 年剥离东莞硅翔聚焦 ICT 液冷主业 [8][9][12] - 聚焦全场景热管理技术,打造多场景覆盖解决方案:公司致力于热管理设备及控制系统的研发等,产品包括多种水冷设备及控制系统,子公司高澜创新聚焦 ICT 热管理领域,公司在储能电池热管理技术方面有储备 [13][14] - 高澜股份业务聚焦电力电气与热管理,国内市场占据主导地位:公司聚焦五大业务领域,产品结构主要集中在高功率密度装置热管理产品和大功率电力电子热管理产品领域,1H24 高功率密度装置热管理产品收入占比 53.1%,是第一大收入来源且增速显著,大功率电力电子热管理产品收入占比 23.3%,同比下滑 55%,业务主要聚焦国内市场 [15][17][18] - 业务体系完善,管理层经验丰富:2024 年三季度股东以境内自然人为主,第一大股东李琦持股 14.21%,公司拥有多家全资子公司,管理层经验丰富,对热管理行业发展趋势有深刻理解 [22][23] - 财务调整筑底,盈利能力迎接复苏:2024 年上半年业务分化明显,高功率密度类产品和工程运维服务业务表现突出,部分业务受市场环境影响,收入波动但毛利率提升;2019 - 2024Q3 营业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2023 年回调,2024 年前三季度降幅收窄;毛利润先升后降,毛利率经历调整后回升;费用端整体呈上行趋势,侧重研发;净利润与净利率经历增长、回调后趋于稳定,2024 年预计亏损,未来有望实现更稳健增长;总资产先增长后回落,负债稳步增长支持业务扩张,财务结构不断优化 [27][29][38] 2 热管理与电力电子技术升级,市场需求持续增长 - 热管理市场加速发展,技术升级推动应用拓展:热管理技术市场预计到 2028 年增长至 261 亿美元,年均复合增长率 8.5%,亚太地区引领全球需求;电子产业升级驱动热管理技术发展,消费电子、物联网、5G 等领域需求推动市场增长,但面临高成本和设计复杂性挑战 [44][49][50] - 液冷解决方案包含多种形式,当前以冷板 + 浸没式为主:液冷技术经历商用初步应用期、快速发展期、多元化与标准化期,未来向自适应智能化冷却方向发展,冷板式液冷成熟且应用广泛,浸没式液冷进入商用部署阶段 [51][52][53] - 海外:龙头加速液冷需求增长与技术革新:GPU 性能迭代加速,功耗急剧上升,传统风冷难以应对,液冷技术成为关键方案,英伟达推动数据中心冷却革新,从风冷到液冷和混合冷却技术发展 [58][61][63] - 国内:运营商加速推进液冷落地:中国液冷服务器市场规模达 15.5 亿美元,同比增长 52.6%,主流解决方案以冷板式液冷为主,产业链上游及下游是核心发力点,客户主要为互联网行业,三大电信运营商推进液冷技术标准化、创新应用与规模试点 [65][66][71] - 新能源与智能化驱动热管理技术革新:子公司高澜创新科技深度绑定互联网大厂,为字节跳动提供的 12U 浸没液冷模块实现低能耗并融合创新技术 [72][75] 3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盈利预测假设与业务拆分:预计 24 - 26 年分别实现收入 5.3/8.4/13.3 亿元,分业务看,大功率电力电子热管理产品预计 24 年收入 1.3 亿元,25 - 26 年收入分别为 1.4/1.5 亿元;高功率电力电子热管理产品预计 24 年收入 2.6 亿元,25 - 26 年收入分别为 5.3/9.5 亿元;工程运维服务预计 24 年收入 1.2 亿元,25 - 26 年收入分别为 1.7/2.3 亿元;利润率层面,各业务毛利率有相应预测 [76][77][80] - 费用率预测:预计 24 - 26 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 10.0%/8.0%/6.0%,管理费用率分别为 21.0%/15.0%/14.0%,研发费用率分别为 9.0%/6.0%/5.0% [82] - 估值分析与投资建议:预计 24 - 26 年实现归母利润 - 0.5/0.2/0.6 亿元,对应 EPS 分别为 - 0.15/0.06/0.21 元,24 - 26 年收入对应 2025 年 03 月 27 日收盘价 P/S 分别为 12/7/5x,选择温控散热行业可比公司,认为公司主业有望稳步增长,相关订单有望加速落地,给予“推荐”评级 [83]
可转债打新系列:太能转债:光伏发电行业先行者
民生证券· 2025-03-27 22:48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太能转债规模较大、债底保护较高、平价低于面值,预计上市价格为107元左右,建议积极参与新债申购;公司作为光伏发电行业先行者,有央企品牌、电站投建运维经验、数字化与科技等优势,募投项目可提升装机容量、增强竞争力且预期经营前景良好 [3][5][4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太能转债基本条款与申购价值分析 - 转债基本条款:太能转债发行规模29.50亿元,债项与主体评级为AA+/AA+级,转股价5.67元,截至2025年3月25日转股价值82.01元,发行期限6年,各年票息算术平均值1.35元,到期补偿利率12%,债底102.00元,全部转股对总股本摊薄压力13.28%,对流通股本摊薄压力14.44% [1][10] - 中签率分析:截至2025年3月25日,公司前十大股东合计持股44.09%,首日配售规模预计60%左右,剩余网上申购新债规模11.80亿元,假设网上申购账户750 - 850万户,预计中签率0.0139% - 0.0157% [2][12] - 申购价值分析:公司所处光伏发电行业,截至2025年3月25日,PE(TTM)为13倍,市值182.17亿元,今年以来正股下跌1.13%,上市以来年化波动率48.30%,股权质押比例0.00%;给予太能转债上市首日30%溢价,预计上市价格107元左右,建议积极申购 [3][13] 太阳能基本面分析 - 所处行业及产业链分析:公司以太阳能光伏电站投资运营为主,产品售给电网,也从事组件生产销售;截至2024年9月30日,电站规模12.113吉瓦,组件制造产能约5吉瓦;光伏组件销量增但价格降,发电业务营收占比降,组件业务营收占比先升后降;镇江地区营收占主导;公司处产业链中下游,上游晶硅行业发展快、国产替代加速,国内用电量和新能源装机量增长,累计装机结构中火电为主,光伏等新能源前景好,行业竞争激烈但盈利能力有望提升 [14][15][18] - 股权结构分析:截至2025年3月25日,公司控股股东为中国节能,实际控制人为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节能直接持股31.25%,通过一致行动人间接持股3.43% [26] - 公司经营业绩:2024Q1 - Q3,公司营收47.73亿元,同比降25.93%,营业成本24.61亿元,同比降35.57%;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归母净利润12.91亿元,同比降10.95%,销售毛利率48.44%,同比升7.71pct,销售净利率27.08%,同比升4.57pct;期间费用率上升,现金流回收稳定 [30][32] - 同业比较与竞争优势:2024年1 - 9月,公司营收增长率和销售毛利率低于行业可比公司平均水平;公司是行业先行者,有央企品牌、项目储备丰富,电站投建运维经验丰富,数字化与科技优势;截至2025年3月25日,公司PE(TTM)为13倍,处于同业中等水平 [34][36][38] 募投项目分析 - 募集资金拟用于多个光伏电站项目,总额不超29.50亿元;响应国家能源战略,可提升光伏电站业务累计装机容量、增强竞争力,新增装机规模900MW,占截至2024年9月末累计运营装机容量17.84%,项目布局合理,内部收益率约4.43% - 5.57%、投资回收期约13年,经济效益较好 [41][42][44]
2025年1~2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开年工业“哪家强”?
民生证券· 2025-03-27 22:35
整体工业企业利润情况 - 1 - 2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9109.9亿元,同比下降0.3%[2] - 1 - 2月表现为“量上价下、利润率负增”,生产是工业企业利润重要支撑,价格和利润率下滑致利润增速由正转负[2] 不同行业利润表现 - 1 - 2月上、中、下游行业利润同比增速依次为 - 16.4%、7.5%、3.2%,上年12月依次为21.5%、16.2%、 - 4.1%,上游行业利润增速大幅转负[3] - 受政策红利拉动的行业中,通用设备、专用设备制造业1 - 2月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6.0%、5.9%,汽车制造业为11.7%[3] - 与科技创新相关的运输设备制造业1 - 2月利润同比增速为88.8%,上年12月为 - 22.1%[4] - 公用事业板块1 - 2月整体利润增速为13.5%[4] 不同企业类型利润表现 - 1 - 2月国有企业利润同比增速为2.1%,私营企业为 - 9.0%[4] 未来趋势与风险 - 大多行业处于“量上价下”区间,企业可能“以价换量”,部分企业利润增长有压力[5] - 风险包括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变化超预期、出口变动超预期[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