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国际(00981)
搜索文档
9月17日港股通净买入94.40亿港元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22:48
市场表现 - 9月17日恒生指数上涨1.78%至26908.39点 [1] - 南向资金通过港股通净买入94.40亿港元 全天成交总额达1788.06亿港元 [1] 南北向交易分布 - 沪市港股通成交金额1113.11亿港元 净买入21.56亿港元 [1] - 深市港股通成交金额674.95亿港元 净买入72.85亿港元 [1] 个股交易活跃度(沪市) - 阿里巴巴-W成交额88.06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21.56亿港元且股价上涨5.28% [1] - 中芯国际成交58.89亿港元 净买入1.42亿港元且股价上涨7.12% [1][2] - 美团-W成交51.92亿港元 净买入11.79亿港元且股价上涨4.89% [1][2] - 小米集团-W净卖出10.57亿港元 股价仍上涨2.48% [1] 个股交易活跃度(深市) - 阿里巴巴-W成交64.11亿港元居首 净买入28.95亿港元 [2] - 中芯国际成交36.49亿港元 净买入2.65亿港元 [2] - 美团-W成交27.15亿港元 净买入9.21亿港元 [2] - 康方生物净卖出2.65亿港元 股价下跌1.30% [2] 其他显著个股表现 - 腾讯控股沪市净卖出3.24亿港元 深市净买入3.17亿港元 股价上涨2.56% [2] - 商汤-W股价大涨15.79% 但沪市净卖出0.15亿港元 深市净卖出0.66亿港元 [2] - 药捷安康-B股价上涨8.96% 获净买入0.46亿港元 [2] - 优必选股价上涨10.18% 沪市净卖出2.28亿港元 深市净买入1.09亿港元 [2]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83.06亿元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22:33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0.37% 深成指上涨1.16% 创业板指上涨1.95% 沪深300指数上涨0.61% [1] - 可交易A股中上涨2504只占比46.19% 下跌2757只 [1]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83.06亿元 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出 [1] 行业资金流向 - 5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入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18.35亿元且涨幅2.55%居首 汽车行业净流入11.42亿元涨幅2.05% [1][2] - 基础化工行业净流入9.09亿元涨幅0.20% 公用事业净流入7.28亿元涨幅0.45% 煤炭行业净流入3.68亿元涨幅1.62% [2] - 26个行业主力资金净流出 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52.29亿元涨幅0.55% 计算机行业净流出44.55亿元涨幅0.56% [2] - 医药生物行业净流出39.77亿元跌幅0.23% 传媒行业净流出33.42亿元涨幅0.67% 商贸零售行业净流出33.38亿元跌幅0.98% [2] 个股资金流向 - 全天资金净流入个股1931只 净流入超1000万元个股815只 净流入超亿元个股128只 [2] - 中芯国际净流入13.98亿元上涨6.93% 特变电工净流入13.34亿元 比亚迪净流入12.97亿元 [2] - 资金净流出超亿元个股182只 中信证券净流出27.01亿元 胜宏科技净流出15.01亿元 供销大集净流出13.33亿元 [2]
[热闻寻踪] 光刻机概念集体飙升 网传中芯国际测试“国产ASML”
全景网· 2025-09-17 20:17
中芯国际光刻机测试进展 - 中芯国际正在测试上海宇量昇制造的深紫外(DUV)浸没式光刻机 技术路线接近ASML [1] - 试验初步结果令人鼓舞 但尚未明确该设备能否及何时用于大规模芯片生产 [1] - 若实现DUV设备规模化量产 将标志中国在突破美方芯片出口管制、降低西方技术依赖及提升高端AI芯片产能方面取得关键胜利 [1] - 受消息提振 中芯国际9月17日股价大涨近7% 光刻机概念股同步上涨 [1] 光刻胶及半导体材料研发进展 - 鼎龙股份布局近30款高端晶圆光刻胶产品 超过15款已送样客户验证 其中超过10款进入加仑样测试阶段 数款产品有望2024年下半年冲刺订单 [1] - 半导体业务已成为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及净利润增长的重要动力 资源投入重心向该板块倾斜 [1] 光学组件在半导体领域的应用 - 波长光电产品涵盖光学镜片、镜头、平行光源及光学子系统 应用于半导体及泛半导体领域 但目前该领域营收规模较小 [2] - 公司通过快速研发设计能力、丰富产品线及优化生产成本 在质量、品类、成本和服务维度保持竞争优势 [2] 半导体设备供应链服务布局 - 东方嘉盛依托深圳前海和龙岗自建仓储项目 未来可为半导体设备寄售维修提供一体化供应链服务 目标打造华南半导体设备服务生态圈 [3] - 公司已获得TAPA FSR认证 并与国内外半导体新客户达成合作 加速半导体供应链领域头部客户开拓 [3] 电子特气在半导体制造中的作用 - 侨源股份生产的高纯氮气、高纯氩气等电子级特种气体 可应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光刻、刻蚀等核心工艺环节 [5] - 电子特种气体是半导体产业链关键基础材料 公司未来将重点发展面向半导体、新能源领域的电子特气产品 [5] 精密零部件与功率半导体技术 - 中瓷电子电子陶瓷业务涵盖通信器件、工业激光器、消费电子及汽车电子等领域 产品应用于光通信、半导体设备等场景 [5] - 子公司国联万众拥有多项SiC功率半导体专利 现有650V、1200V和1700V系列产品 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工业电源及新能源逆变器领域 [5] 温控技术在半导体设备中的应用 - 同飞股份温控产品覆盖半导体制造工艺流程的严苛需求 包括氟化液制冷机组、控温精度±0.02℃的高精度制冷机组及耐温800℃高效换热器 [5] 高端滤光片直接供应光刻机厂商 - 中润光学控股子公司戴斯光电生产的高端滤光片应用于光刻机、生物滤光片等高端场景 主要客户包括NEWPORT、THROLABS、KLA等 终端客户涵盖ASML [5] 直写光刻设备与AI服务器需求联动 - 芯碁微装与胜宏科技保持长期深度战略合作 在AI服务器、高端HDI领域紧密协同 [7] - 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驱动高端PCB及先进封装需求增长 公司直写光刻设备已在多个头部客户产线量产应用 [7]
等待鲍叔!这次是G还是H?
Datayes· 2025-09-17 19:30
美联储政策预期 - 市场关注美联储主席鲍威尔讲话态度对政策预期的影响 其开场白措辞可能暗示鹰派或鸽派立场[1] 国产替代与半导体进展 - 中芯国际测试中国首款国产DUV光刻机 由宇量昇制造 通过多重曝光技术可生产7nm芯片 并可能用于5nm处理器但良率较低[3] - 阿里巴巴与联通合作在西北数据中心部署平头哥AI加速器 同时采用摩尔线程和壁仞科技的加速器[3] - 百度投资的昆仑芯获得中国移动数百万元人民币AI芯片订单[5] - 百度与招商局集团签署全面AI合作协议 覆盖云服务、大模型在交通物流、金融、地产等场景的应用[6] - 外资投行杰富瑞指出百度AI应用迎来拐点 在云服务、智能体、数字人等领域发展全面提速[6] - 英伟达RTX6000D芯片主要用于AI推理任务 功能昂贵[9] 宁德时代产能与技术优势 - 宁德时代单日电池产量超过220万片 通过6800多个实时质量控制点实现高良品率 控制点数据处理能力达每秒34万次[12] - 公司生产线涵盖超过25000个高度复杂组件 大部分为自主设计 难以被复制[12] - 产能利用率超过90% 正在建设250GWh新产能 计划2025年总产能达800GWh 2026年达1TWh[12] - 摩根士丹利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425元[12][15] 光伏行业价格动态 - 多晶硅n型复投料成交均价5.32万元/吨 环比上涨8.57% n型颗粒硅成交均价4.95万元/吨 环比上涨3.13%[20][21] - 价格上涨因一线企业对外销量达阶段上限 二线企业开始签单 市场供应偏紧 且产业政策推动乐观预期[20] 生物医药合作与进展 - 迈威生物与Kalexo签署独家许可协议 最高可获得10亿美元预付款和里程碑付款[22] - 智飞生物控股子公司宸安生物的CA111注射液获药监局批准在成人超重或肥胖患者中开展临床试验[22] 智能驾驶与政策动态 - 工信部就《智能网联汽车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公开征求意见[23] - 商务部表示将扩大入境消费 从政策支持、消费供给、环境建设、消费场景等方面推进[23] 市场资金流向 - 主力资金净流入97.24亿元 电力设备行业净流入规模最大 宁德时代居个股净流入首位[24] - 净流入前五大行业为电力设备、电子、汽车、公用事业、机械设备 净流出前五大行业为医药生物、银行、商贸零售、传媒、食品饮料[24][25][26] - 北向资金总成交2877.26亿元 中信证券成交10.38亿元[27] - 电力设备、汽车、家用电器领涨 农林牧渔、商贸零售、社会服务领跌[35] 行业会议与事件 - 华为全联接大会2025将于9月18-20日举办 主题为跃升行业智能化 包括300+场演讲及22000平方米智能展区[19]
智通港股通活跃成交|9月17日
智通财经网· 2025-09-17 19:01
沪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沪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88.06亿元)、中芯国际(58.89亿元)、美团-W(51.92亿元) [1] - 沪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21.56亿元)、美团-W(+11.79亿元)、长飞光纤光缆(+3.93亿元) [2] - 沪港通南向出现净卖出的公司包括小米集团(-10.57亿元)、腾讯控股(-3.24亿元)、优必选(-2.28亿元) [2] 深港通南向交易活跃度 - 深港通南向成交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64.11亿元)、中芯国际(36.49亿元)、美团-W(27.15亿元) [1] - 深港通南向净买入额前三公司为阿里巴巴-W(+28.95亿元)、长飞光纤光缆(+6.28亿元)、美团-W(+9.21亿元) [2] - 深港通南向出现净卖出的公司包括康方生物(-2.65亿元)、商汤-W(-6583.48万元) [2] 重点公司南北向交易对比 - 阿里巴巴-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152.17亿元,合计净买入50.51亿元 [1][2] - 中芯国际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95.38亿元,合计净买入4.07亿元 [1][2] - 美团-W在沪港通和深港通合计成交79.07亿元,合计净买入21.00亿元 [1][2] - 腾讯控股在沪港通净卖出3.24亿元,但在深港通净买入3.17亿元 [2]
两市主力资金净流出383.06亿元,非银金融行业净流出居首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8:41
市场整体表现 - 沪指上涨0.37% 深成指上涨1.16% 创业板指上涨1.95% 沪深300指数上涨0.61% [1] - 可交易A股中上涨2504只占比46.19% 下跌2757只 [1] - 主力资金全天净流出383.06亿元 连续4个交易日净流出 [1] 板块资金流向 - 电力设备行业涨幅2.55% 主力资金净流入18.35亿元居首 [1][2] - 汽车行业涨幅2.05% 主力资金净流入11.42亿元 [1][2] - 非银金融行业涨幅0.55% 主力资金净流出52.29亿元最多 [1][2] - 计算机行业涨幅0.56% 主力资金净流出44.55亿元 [1][2] - 医药生物行业下跌0.23% 主力资金净流出39.77亿元 [1][2] 个股资金动向 - 中芯国际上涨6.93% 资金净流入13.98亿元居首 [2] - 特变电工资金净流入13.34亿元 比亚迪资金净流入12.97亿元 [2] - 中信证券资金净流出27.01亿元 胜宏科技净流出15.01亿元 供销大集净流出13.33亿元 [2] - 全天资金净流入个股1931只 净流入超亿元个股128只 [2] ETF产品表现 - A50ETF(159601)近五日上涨3.97% 最新份额26.2亿份减少1820万份 [4] - A50ETF主力资金净流入575.1万元 跟踪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 [4]
涨疯了!近四年新高!
格隆汇APP· 2025-09-17 18:33
港股科技股集体爆发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单日上涨4.22% 创2021年11月以来新高 [2] - 权重科技股普涨 百度集团涨15.72% 京东集团涨5.15% 阿里巴巴涨5.28% 美团涨4.89% 腾讯涨2.56% [3] - 个股表现突出:中芯国际涨7.12% 快手涨3.51% 携程涨1.59% [4] 国产算力与AI产业链突破 - 百度月内累计涨幅超45% 主因获得中国移动十亿级AI服务器订单 昆仑部门AI芯片研发获外资看好 [8] - 阿里巴巴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月内累涨近40% 业绩超预期且芯片与模型进展频传 [9] - 央视报道中国联通三江源项目 涉及阿里平头哥等多家国产AI芯片厂商签约 [10] - 国产算力从芯片到应用全面突破 带动AI产业链上涨 [11] 芯片板块上涨驱动因素 - 中芯国际盘中涨超10%创历史新高 [12] - 光刻机消息带动概念股上涨 腾讯宣布全面适配国产芯片 海外AI映射提供跟涨动力 [14] - 费城半导体指数连续9日上涨 创2017年以来最长连涨 [14] 人形机器人题材催化 - 优必选涨10.18% 蓝思科技涨8% 三花智控涨5% [16] - 马斯克介绍Optimus机器人第三版突破 准备大规模量产 [17] - 国内企业获大规模订单:优必选获2.5亿元合同 星尘智能获千台订单 智平方科技获近5亿元合作 [18] - 行业从技术验证迈向市场验证 进入以订单为焦点的竞赛周期 [18] 板块估值与资金流向 - 恒生科技指数年内累计反弹超30% [20] - 南向资金年内净流入1.04万亿港元 在港股成交占比升至30% [34] - 外资8月净增持4.77亿美元 去年9月24日至今累计净流入110亿美元 [34] - 恒生科技指数市盈率21.9倍 处于5年23.9%分位水平 为纳斯达克指数和创业板指数的54% [30] 行业基本面与政策支持 - 科技板块净利润增速同比提升 市场悲观预期修正 [26] - 国内对AI、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质生产力政策加码 [29] - 中国企业级大模型日均Token消耗量达10.2万亿 环比暴涨363% [29] - 科技公司盈利压力逐步消化 企业扩张意愿强烈 [25] 宏观环境与流动性支撑 - 美联储降息预期强烈 市场普遍预期降25个基点 [22] - 历史表明美联储降息通常带动港股上涨 [23] - 流动性改善对科技股推动作用大于基本面 [24] - 中美经济政策迎来双宽松共振 市场风险偏好回升 [34]
港股,突发大涨!
证券时报· 2025-09-17 18:26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盘中大涨超3.6% 恒生指数大涨超1.4% [1] - 恒生指数续创2021年9月以来新高 年初至今上涨超过30% [5] - 阿里巴巴港股总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盘中涨幅一度超过5% [2] 个股涨幅数据 - 百度集团大涨16.08%至131.4港元 成交额37.10亿港元 [3] - 蔚来上涨9.6%至55.95港元 成交额3.68亿港元 [3] - 美团飙升5.68%至106港元 成交额81.03亿港元 [3] - 京东集团上涨5.77%至137.5港元 成交额22.80亿港元 [3] - 中芯国际上涨5.46%至66.65港元 成交额74.95亿港元 [3] 外资机构评级调整 - 高盛将阿里巴巴美股目标价从163美元上调至179美元 港股目标价从158港元上调至174港元 [4] - 花旗维持腾讯买入评级 目标价735港元 对应2024-2027年13%复合增长率 [4] - 里昂重申比亚迪H股"跑赢大市"评级 目标价140港元 预计Q3毛利率回升至22% [4] 市场结构变化 - MSCI中国指数中新经济公司权重从不足30%上升至70% [5] - 恒生指数金融地产行业占比明显下降 [5] - 消费者服务、纺织服装、食品饮料等行业估值低于2020年中位数水平 [5] 资金流动与估值 - 港股整体换手率60%-70% 低于A股和美股 [5] - 外资近期明显增配科技互联网龙头 但更偏向个股逻辑 [6] - 港股流动性折价大幅下降 估值中枢趋势上升 [5] 机构观点 - 华泰证券认为港股情绪指标仍处恐慌区间 但对中期前景保持积极 [5] - 东吴证券指出港股下行有底 进一步上涨需基本面改善支撑 [6] - 外资关注中国资产 但大规模流入需观察经济基本面实际改善 [6]
净买入超94亿港元 持续加仓阿里流出商汤和小米
新浪财经· 2025-09-17 18:24
南向资金整体流向 - 南向资金单日成交额达1788.06亿港元,较前一日放量约130亿港元,呈现连续放量趋势 [2] - 南向资金占恒指成交总额比重为49.63%,低于五成且较前几日权重下滑 [2] - 全天净买入94.41亿港元,其中沪港股通净买入21.56亿港元,深港股通净买入72.85亿港元 [2] 个股资金净买入情况 - 阿里巴巴-W获净买入50.51亿港元,股价上涨5.28%,近5日累计加仓1.16亿股 [2][3] - 美团-W获净买入21亿港元,股价上涨4.89%,但近5日遭减持2787万股 [2][3] - 长飞光纤光缆获净买入10.21亿港元,股价微跌0.09%,近5日加仓517万股 [2][3] - 中芯国际获净买入4.07亿港元,股价大涨7.12%,近5日加仓2676万股 [2][3] 个股资金净流出情况 - 小米集团-W遭净流出6.39亿港元,股价上涨2.48%,近5日累计减持3931万股 [2][3] - 商汤-W遭净流出2.18亿港元,尽管股价大涨15.79%,但近5日仍加仓4306万股 [2][3] 沪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 阿里巴巴-W净流入21.56亿港元(买入54.81亿/卖出33.25亿) [6] - 中芯国际净流入1.42亿港元(买入30.16亿/卖出28.73亿) [6] - 美团-W净流入11.79亿港元(买入31.85亿/卖出20.06亿) [6] - 小米集团-W净流出10.57亿港元(买入11.01亿/卖出21.58亿) [6] - 腾讯控股净流出3.24亿港元(买入14.06亿/卖出17.30亿) [6] 深港股通十大成交活跃股 - 阿里巴巴-W净流入28.95亿港元(买入46.53亿/卖出17.58亿) [6] - 中芯国际净流入2.65亿港元(买入19.57亿/卖出16.92亿) [6] - 美团-W净流入9.21亿港元(买入18.18亿/卖出8.97亿) [6] - 腾讯控股净流入3.17亿港元(买入14.28亿/卖出11.11亿) [6] - 长飞光纤光缆净流入6.28亿港元(买入9.29亿/卖出3.00亿) [6]
芯片股全线爆发!中芯国际创历史新高 储能概念强势
证券时报网· 2025-09-17 18:06
市场整体表现 - A股三大股指强势上扬 深证成指涨1.16%至13215.46点 创业板指涨1.95%至3147.35点创逾3年半新高 科创50指数涨0.91% 沪深北三市成交额24032亿元 较前一日增加359亿元 [2] - 港股大幅飙升 恒生指数涨1.78%至26908.39点 恒生科技指数涨4.22%至6334.24点 均创阶段新高 [10] 科技与芯片板块 - 半导体及芯片概念强势上扬 利扬芯片 峰岹科技 波长光电等20%涨停 中芯国际涨近7% 盘中最高至120.8元/股创历史新高 [2][4] - 腾讯全面适配主流国产芯片并参与开源社区 阿里平头哥披露面向AI的PPU芯片 国产算力生态加速落地 [6] - 机构认为国产算力板块迎密集催化 华为昇腾芯片参与政府 金融等行业招投标 印证竞争力提升 [6] 储能板块 - 储能概念强势拉升 利和兴20%涨停 扬电科技涨近17% 宁德时代涨近7%盘中续创历史新高 [7][8] - 全球储能电芯上半年出货240GWh 同比增长106% 国内储能市场转向市场化竞争 美国市场进入备库周期 [8] - 国家发改委136号文推动储能新发展模式 现货市场与辅助服务下项目具备盈利性 容量电价机制增强收入确定性 [9] 港股个股表现 - 科技股领涨 百度集团大涨近16%创近两年新高 中芯国际涨超7% 宁德时代涨逾5% 阿里巴巴 京东集团均涨逾5% [3][10] - 香港拟推"科企专线"助内地科技企业融资 优化上市机制 探索缩短结算周期至T+1 推动中概股回归 [11] 其他板块动态 - 光刻机概念活跃 波长光电 奥普光电等涨停 影视股集体下挫 幸福蓝海 中国电影大幅跳水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