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小鹏汽车(09868)
icon
搜索文档
“小鹏汽车曾一年换血十余位高管!”何小鹏亲述创业“至暗时刻” ,称汽车行业淘汰赛还有五年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6 16:12
公司发展历程 - UC优视联合创始人实现财富自由后 以投资人身份参与创立小鹏汽车前身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1][2] - 2014年联合李学凌 傅盛 吴宵光及多家风投机构共同创立互联网电动汽车研发公司 最初拟命名"橙子汽车"因商标被注册改用"小鹏汽车" [2] - 命名引发长期争议 曾有声音认为改名可使销量翻倍 在销量低迷和组织架构调整期间争议最集中 [2] 经营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营收达182.7亿元人民币 创单季历史新高 同比增长125.3% 环比增长15.6% [4] - 汽车销售收入16.88亿元 同比增长147.6% 环比增长17.5% 汽车毛利率14.3% 同比提升7.9个百分点 [5] - 整体毛利率17.3%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净亏损0.48亿元 同比收窄62.8% 环比收窄28.1% [5] - 2025年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200% 反映2024年上半年基数较低 [3] 战略转型与挑战 - 经历小鹏G9上市失利后启动组织架构调整 替换十余位高管 调整期超过一年 [3] - 2024年二季度出现重大亏损 月销量仅数千辆 期间约30%骨干人员离职 [3] - 2024年下半年推出MONA M03和小鹏P7+两款新车型 成功带动销量回升 [3] 行业竞争格局 - 中国汽车行业淘汰赛预计持续五年 最终保留约五家本土企业 海外车企仍将存在 [6] - 行业目前无企业获得绝对安全地位 特大型企业每4-5年会出现周期性起伏 [6] - 认可大众汽车等合作伙伴优势 认为小米汽车表现突出但仍面临挑战 [6][7] - 强调企业需保持稳健发展 加强学习与自我改进以应对行业全能化竞争趋势 [7]
小鹏汽车-w(09868):汽车毛利率持续改善,预期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浦银国际· 2025-08-26 15:46
投资评级 - 重申小鹏汽车"买入"评级 [2] - 上调XPEVUS目标价至274美元 潜在升幅15% [2] - 上调9868HK目标价至1069港元 潜在升幅16% [2] 核心观点 - 汽车毛利率持续改善 预期四季度实现盈亏平衡 [2] - 新车型包括MONA P7+ G6 G9 G7推动销量成长及毛利率改善 [8] - 海外渠道进入收获期 实现海外销量增长 [8] - 当前估值16x市销率 结合智驾表现及AI和机器人领域投入 估值具备吸引力 [8] - 三季度汽车销量指引中位数1155万辆 同比增长148% 环比增长12% [8] - 二季度汽车销售毛利率达到143% 带动整体毛利率优于预期 [8] - 三季度汽车销售毛利率维持良好水平 四季度进一步改善 [8] - 采用分部加总法估值 给予2025年汽车销售/服务及其他收入22x/50x市销率 [8] 财务表现与预测 - 2025E营业收入7678亿元 同比增长88% [3][8] - 2025E毛利率170% 2026E提升至177% 2027E达179% [3][8] - 2025E净利润亏损1949亿元 2026E扭亏为盈166亿元 2027E净利润4206亿元 [3][8] - 二季度营业收入1827亿元 同比增长125% 环比增长16% [11] - 二季度毛利润3167亿元 同比增长179% 环比增长29% [11] - 二季度毛利率173% 同比提升33个百分点 环比提升18个百分点 [11] - 二季度汽车销量103181辆 同比增长242% 环比增长10% [11] - 7月交付36717辆 同比增长229% 环比增长6% [13] 估值分析 - 分部加总估值:汽车销售70901亿元 市销率22x 服务及其他5879亿元 市销率50x [16] - 目标总估值185378亿元 对应目标市销率24x [16] - 历史市销率2022年以来均值17x [16] - 市场预期区间:XPEVUS 170-310美元 9868HK 730-1500港元 [5][6] 业绩预测调整 - 2025E营业收入新预测7678亿元 较前预测7442亿元上调3% [12] - 2025E毛利润新预测1303亿元 较前预测1252亿元上调4% [12] - 2025E净利润亏损新预测1949亿元 较前预测2303亿元收窄15% [12] - 2025E毛利率新预测170% 较前预测168%提升02个百分点 [12]
何小鹏回应小鹏汽车命名争议,称改名未必提升销量
新浪科技· 2025-08-26 15:20
公司命名背景 - 公司最初计划命名为橙子汽车 但因商标已被注册而改用创始人姓名命名[1] - 2014年由何小鹏联合多位互联网行业高管及风投机构共同创立 前身为广州橙行智动汽车科技有限公司[1] - 采用"小鹏汽车"名称是基于创始人在互联网行业的声誉及核心地位考量[1] 命名争议与市场认知 - 多位人士建议公司改名 声称改名可使销量实现翻倍增长[1] - 命名争议反映中国市场存在对洋气品牌名称的偏好倾向[1] - 企业使用创始人姓名命名在中国市场被视为非常规做法[1] 行业特征 - 公司专注于互联网电动汽车研发领域[1] - 初创团队包含YY创始人李学凌 猎豹移动CEO傅盛 腾讯高管吴宵光等互联网行业领军人物[1] - 创业投资方包括多家风险投资机构[1]
何小鹏:争取明年成为中国第一批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的公司
新浪科技· 2025-08-26 14:24
公司机器人业务发展 - 小鹏汽车最初以投资形式进入机器人业务 但在两年前完成全资并购 [1] - 机器人技术涉及广度超过汽车技术 开发难度更大 [1] - 公司正努力争取在明年成为中国首批实现人形机器人量产的企业 [1] 机器人产品技术标准 - 量产目标为非遥控型产品 遥控型仅相当于汽车L1级别自动驾驶能力 [1] - 产品将直接达到准L4级别 支持语言和手势交互 [1] - 具备自主学习用户行为能力 可实现自主行走 运动 站立和充电功能 [1]
何小鹏回应小鹏汽车去年的人事大调整
新浪财经· 2025-08-26 13:13
公司管理调整 - 公司于去年进行大规模人事调整 替换超过十名高管且调整未引发显著外部舆论 [1] - 调整涉及90%左右的一线部门 管理层认为在经营困难期推进调整更具合理性 [1] - 人事变动以主动退休为主 过程强调果断与情感平衡 [1] 经营表现 - 2024年第二季度出现重大亏损 单月销量仅数千台车 [1] - 2023年上半年至2024年上半年期间销量实现200%增长 反映前期基数较低 [1] - 管理层曾向骨干员工预测2024年第四季度经营改善 但期间约30%骨干员工离职 [1]
何小鹏:很多人劝我给小鹏汽车改名,称改名销量就能翻倍
搜狐财经· 2025-08-26 12:50
公司命名背景 - 小鹏汽车最初计划命名为橙子汽车 但因商标已被注册而改用现名 [3] - 公司更名决策基于创始人何小鹏在互联网行业的声誉与人脉资源 [3] - 多名互联网行业高管及风投机构共同参与公司创立 包括YY创始人李学凌、猎豹移动CEO傅盛和腾讯高管吴宵光 [3] 品牌认知争议 - 部分观点认为以创始人姓名命名影响品牌认知 有建议称改名可使销量翻倍 [3] - 命名争议涉及文化自信与消费者对洋气品牌的偏好心理 [3] - 罗永浩评价小鹏P7设计激进但市场接受度较高 实现显眼包效果 [3]
8点1氪丨春秋航空否认故意调低温度卖毛毯;“鲁迅夹烟墙画”被投诉,绍兴文旅回应;胖东来招聘火爆致系统崩溃
36氪· 2025-08-26 08:04
企业合作与投资 - 京东与万达成立出资额80.53亿元的合伙企业,大连万达商管间接持股54.9669%,京东间接持股45% [10] - KDP宣布以全现金交易方式收购皮爷咖啡母公司JDE Peet's,预计2026年上半年完成收购交割 [12] - AI玩具企业跃然创新完成2亿元A轮融资,由中金资本、红杉中国等机构领投,资金用于新品研发和市场拓展 [19] 科技与产品动态 - 苹果计划从iPhone 17系列开始连续三年进行重大外观革新,首款产品iPhone 17 Air将取代iPhone 16 Plus,厚度约5.5毫米 [9] - 字节跳动回应AI眼镜报道称产品处于早期探索阶段,无发布计划,网传信息不准确 [12] - 小鹏汽车人形机器人产线已部署几百台,主要用于算法调教和数据采集,团队负责人为前英伟达高管米良川 [11] - 腾讯宣布国行Nintendo Switch将于2026年12月31日停止维修服务,2026年3月31日起逐步停止网络服务 [3] - 宇树科技因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被起诉,案件涉及7款机器狗产品,将于2025年8月26日开庭审理 [3] 财务业绩表现 - 拼多多二季度营收1039.8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307.5亿元同比下降4% [16] - 海底捞上半年营收207亿元同比下降3.7%,净利润17.6亿元同比下降13.7% [15] - Keep上半年营收8.22亿元,调整后净利润1035万元,毛利率提升至52.2% [17] - 今世缘上半年营收69.5亿元同比下降4.84%,净利润22.29亿元同比下降9.46% [18] 市场与价格调整 - 上海迪士尼将增加更多票价等级,维持475-799元价格区间不变 [5] - 老铺黄金再次调价,热门饰品上调1000-3000元,主要产品涨幅5%-13% [7] - Spotify计划进行服务提价,将伴随新服务组合包同步实施 [15] 企业运营与监管 - 汇顶科技总裁因涉嫌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立案,公司称不影响日常经营 [9] - 大连科技学院因担保纠纷导致账户冻结延迟发放工资,现已解决,被执行总金额超2.3亿元 [4][5] - 美团回应订单退款未到账问题,称系信息展示滞后导致误解,已成立专项客服团队处理 [5][6] - 胖东来招聘900人收到13.2万人注册报名,创始人回应系统崩溃问题 [2] 行业与市场环境 - 全国海关今年以来拦截183万件假冒LABUBU产品 [1][4] - 美联储释放降息信号,美股三大指数上涨,上证综指冲上3800点,中国超额流动性从占GDP9.1%升至12.6% [6] - 美国拟对印度商品加征50%关税,适用于所有进口印度商品 [6] - 马斯克起诉OpenAI和苹果公司,指控其非法合谋阻挠人工智能竞争 [15] 产品与服务 - 茅台1935新品开启预售,定价998元/500ml,定位高端款 [12] - 保时捷调整电池业务,子公司Cellforce将减员并专注于电池单元研发 [10] - 马斯克计划再次尝试发射星舰火箭,需解决地面液氧泄漏问题 [10]
蔚小理的情绪价值,奔驰宝马现在不认
汽车商业评论· 2025-08-26 07:04
中国汽车市场情绪价值转型 - 汽车行业正从硬件竞赛转向情绪竞争 车辆成为移动第三空间 兼具个人情绪缓冲和家庭活动场功能 [6] - 情绪价值成为新竞争维度 涵盖情感安抚 关系连接和自我掌控等稀缺体验 [10] - 市场消费逻辑经历两次转向:功能红利(大车身 长续航 低能耗)和情绪红利(情绪稳定 关系连接) [8][10] 情绪价值驱动因素 - 时间碎片化推高私密可控空间需求 车内成为降噪重启场所 [10] - 家庭结构分化:单身/二人家庭需智能陪伴 多孩家庭需综合体验(安静 好玩 不晕) [10] - 消费理性化:用户减少关注堆料 转向为可感知 可复用 改善心境的设计付费 [10] 情绪价值四层体系 - 悦己:降噪座舱 可定制氛围 顺手交互 帮助高压节奏中喘息 [12] - 悦家:二/三排舒适度 后排屏生态 儿童/长者模式 稳定辅助驾驶 减少家庭出行内耗 [13] - 悦群:品牌社群 用户活动 功能共创 延伸为社交身份与生活方式 [14] - 悦行:补能 售后与路上服务确定性 转化里程焦虑为安全感 [14] 车企情绪价值实践 - 蔚来系统化情绪价值:NOMI陪伴交互 NIO House社群 换电/一键加电提供心理托底 [14][15] - 理想锚定家庭关系:二排C位设计 沙发/冰箱/多屏影音构成第二客厅 儿童/长者模式降低冲突 [17] - 小鹏工程化情绪:全场景语音减少误触 XNGP自然驾驶风格 消解泊车/通勤烦恼 [18] - 海外车企差异化:德系注重仪式感与精确 日系强调体贴待客 韩系营造新奢感 特斯拉赋予技术自信 [19] 情绪价值工程化实现 - 感官设计层:通过灯光 音效 气味 触感直接安抚情绪 如渐变色缓解夜间紧张 香氛同步音乐情境 [24][26] - 智能软件层:共情语音交互 模糊指令理解 辅助驾驶顺滑操作(如小鹏老司机风格 理想稳顺优先) [26] - 服务社群层:补能确定性(蔚来一键加电) 售后透明(理想上门维保) 用户共创提供归属感 [26] - 三层闭环:设计形成第一印象 软件维持日常顺滑 服务建立长期信任 [27] 全球化挑战与适应 - 中国式安抚(高频OTA 24小时补能 强社群互动)需适应海外文化差异 [29] - 欧洲偏好克制与隐私 重视辅助驾驶可靠性和车辆静谧性 警惕拟人化交互 [29] - 北美接受个性化与先锋感 东南亚/中东侧重高温高湿环境下的舒适性与耐用性 [29] - 出海需做减法:保留确定性 舒适感 信任感等跨文化共性 调低社群热闹或拟人化特性 [30]
热门中概股周一多数上涨
新浪财经· 2025-08-26 04:51
市场表现 - 纳斯达克金龙中国指数上涨0.1% [1] - 网易、百度、富途控股涨幅均超过2% [1] - 阿里巴巴、携程、腾讯音乐涨幅均超过1% [1] 个股异动 - 蔚来股价下跌超过4% [1] - 哔哩哔哩股价下跌超过3% [1] - 小鹏汽车股价下跌超过2% [1]
小鹏汽车(XPEV):2025 年二季度业绩点评:25Q2毛利率创历史新高,经营质量持续优化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8-25 22:08
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目标价98 43港元 基于2025年1 9倍PS估值[1][4] 核心财务表现 - 25Q2营收182 7亿元 同比+125% 环比+16%[4] - 25Q2净亏损4 8亿元 同比环比均收窄[1][4] - 25Q2毛利率17 3%创历史新高 同比+3 3pct 环比+1 8pct[4] - 汽车销售毛利率14 3% 同比+8 0pct 环比+3 9pct[4] - 25Q2交付量10 3万辆创历史新高 同比+242% 环比+10%[4] - 单车收入16 4万元 环比+1 1万元[4] 产品结构与销量 - G6车型销售2 4万辆 占比24% 环比+9 7pct[4] - G9车型销售1 0万辆 占比10% 环比+4 1pct[4] - 25Q3预计交付11 3-11 8万辆 同比+143%-154%[4] - 25Q3预计总收入196-210亿元 同比+94%-108%[4] 战略合作与技术布局 - 与大众汽车扩大合作 从纯电平台延伸至燃油/插混平台[4] - 计划2026年量产L4级车型 开展Robotaxi试点运营[4] - 人形机器人预计2026年下半年量产[4] 财务预测 - 2025E营收909亿元(同比+122%) 2026E1303亿元(同比+43%) 2027E1527亿元(同比+17%)[3][4] - 2025E归母净亏损10亿元(同比收窄83%) 2026E盈利33亿元(同比+428%) 2027E盈利68亿元(同比+106%)[3][4] - 2025E毛利率16 5% 2026E17 5% 2027E18 6%[7] - 2025E PS估值1 9倍 低于特斯拉(10 34倍)和行业平均(4 10倍)[4][5] 产品规划 - 2025年密集推出新车型: 3月G6/G9改款 4月X9改款 5月Mona M03 Max 7月G7 8月新P7预售[4] - 25Q4将发布鲲鹏超级电动车型 实现"一车双能"功能[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