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600028)

搜索文档
金十图示:2025年06月03日(周二)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收盘行情一览:银行股全面走高,煤炭、电力股飘绿
快讯· 2025-06-03 11:36
富时中国A50指数成分股午盘行情 - 银行股全面走高,煤炭、电力股飘绿 [1] - 农业银行市值19494.05亿,成交额12.97亿,股价上涨0.72% [3] - 中国银行市值16250.21亿,成交额13.11亿,股价持平 [3] - 建设银行市值22701.00亿,成交额4.48亿,股价上涨0.55% [3] - 招商银行市值11162.30亿,成交额13.70亿,股价上涨1.91% [3] - 工商银行市值25376.13亿,成交额12.75亿,股价上涨0.71% [3] - 兴业银行市值4962.98亿,成交额26.91亿,股价上涨5.52% [3] - 平安银行市值2299.60亿,成交额19.84亿,股价上涨2.51% [3] - 浦发银行市值3671.96亿,成交额6.39亿,股价上涨1.46% [3] - 邮储银行市值5364.61亿,成交额7.51亿,股价上涨1.50% [3] - 中信银行市值4568.47亿,成交额5.48亿,股价上涨3.14% [3] - 光大银行市值2392.96亿,成交额4.46亿,股价上涨2.02% [3] 保险行业 - 中国人保市值3688.28亿,成交额5.39亿,股价上涨1.02% [4] - 中国太保市值3345.95亿,成交额17.08亿,股价上涨1.18% [4] - 中国平安市值9817.14亿,成交额4.43亿,股价上涨0.85% [4] 白酒行业 - 贵州茅台市值18993.71亿,成交额25.77亿,股价下跌1.70% [4] - 山西汾酒市值2210.09亿,成交额7.29亿,股价下跌0.66% [4] - 五粮液市值4849.68亿,成交额18.59亿,股价下跌1.19% [4] 半导体行业 - 北方华创市值2294.18亿,成交额9.04亿,股价上涨2.61% [4] - 寒武纪-U市值2516.93亿,成交额13.41亿,股价下跌0.12% [4] 汽车整车行业 - 比亚迪市值10850.38亿,成交额40.33亿,股价上涨1.34% [4] - 长城汽车市值1924.18亿,成交额1.68亿,股价下跌0.22% [4] 铁路公路行业 - 京沪高铁市值2867.04亿,成交额2.02亿,股价持平 [4] 航运港口行业 - 中远海控市值15172.44亿,成交额3.78亿,股价下跌0.35% [4] 石油行业 - 中国石化市值6985.82亿,成交额3.06亿,股价下跌0.37% [4] - 中国白油市值2544.45亿,成交额8.13亿,股价持平 [4] 煤炭行业 - 陕西煤业市值1990.38亿,成交额24.68亿,股价下跌0.86% [4] - 中国神华市值7792.43亿,成交额6.74亿,股价下跌1.63% [4] 电池行业 - 宁德时代市值11507.24亿,成交额5.06亿,股价上涨0.96% [4] 电力行业 - 长江电力市值1951.90亿,成交额15.40亿,股价下跌0.79% [5] - 中国核电市值3284.08亿,成交额23.58亿,股价上涨0.78% [5] 互联网服务行业 - 东方财富市值7330.68亿,成交额4.28亿,股价下跌0.94% [5] 食品饮料行业 - 海天味业市值2455.01亿,成交额3.88亿,股价下跌0.61% [5] 证券行业 - 中信证券市值3808.88亿,成交额9.24亿,股价上涨0.71% [5] - 国泰海通市值3169.82亿,成交额19.31亿,股价上涨4.66% [5] 消费电子行业 - 立讯精密市值2201.05亿,成交额11.33亿,股价下跌0.10% [5] - 工业富联市值3663.63亿,成交额15.91亿,股价上涨1.35% [5] 化学制药行业 - 恒瑞医药市值3747.37亿,成交额5.37亿,股价下跌0.32% [5] 家电行业 - 格力电器市值2326.02亿,成交额5.79亿,股价下跌1.00% [5] - 海尔智家市值2241.92亿,成交额14.15亿,股价上涨1.48% [5] 农牧饲渔行业 - 牧原股份市值2525.11亿,成交额23.68亿,股价下跌2.89% [5] 医疗器械行业 - 迈瑞医疗市值1699.23亿,成交额10.29亿,股价上涨3.53% [5] 物流行业 - 顺丰控股市值2383.31亿,成交额9.38亿,股价上涨2.87% [5] 化学制品行业 - 万华化学市值2817.23亿,成交额4.40亿,股价下跌0.04% [5] 有色金属行业 - 紫金矿业市值4818.51亿,成交额18.00亿,股价上涨2.26% [5] 通信服务行业 - 中国联通市值1663.27亿,成交额6.17亿,股价下跌0.75% [5] 工程建设行业 - 中国建筑市值2363.53亿,成交额4.77亿,股价上涨0.70% [5] 交运设备行业 - 中国中车市值2077.80亿,成交额2.12亿,股价下跌1.35% [6] 电网设备行业 - 国电南瑞市值1758.22亿,成交额4.50亿,股价上涨0.56% [6]
油品保供循环班列开行,填补北京阶段性油品缺口
北京日报客户端· 2025-06-02 08:57
油品保供铁路运输专项行动启动 - 北京市油品保供铁路运输专项行动正式启动 首班满载2300吨汽油的货运班列于6月1日从沧州站抵达顺义区张辛站 [1] - 该班列当日凌晨5时30分从沧州站出发 标志着铁路保供运输方案全面启动 [1][4] 立体化保供体系构建 - 国铁北京局构建"三地装车、七站联动、七线循环、一点增效"的运输体系 以石家庄炼化、沧州炼化、天津石化为三大装车基地 [3] - 依托北京市7个具备铁路接卸条件的站点形成环形运输网络 在核心接卸站张辛站增设专用调车机车提升周转效率 [3] - 该模式日均保障5000余吨油品稳定到京 确保能源供应基本盘 [3] 燕山石化检修期间的供应缺口应对 - 北京市日均汽柴油消耗量约1万吨 其中80%依赖燕山石化管道直供 [4] - 2025年5月下旬燕山石化开展85天停产检修 期间产生近60万吨油品缺口需通过京津冀及山东、河南等地炼油厂调运填补 [4] - 国铁北京局与中石化销售公司达成战略合作 启动铁路保供运输方案应对阶段性运输压力 [4] 铁路运输的环保与效率优势 - 相较每日240车次公路罐车进京 铁路集约化运输可显著减少碳排放 [6] - 铁路"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大幅降低企业运营压力 形成平急结合的运输保障机制 [6] - 该模式为京津冀能源协同提供创新样本 未来将进一步优化运输组织以提供更绿色、安全、高效的能源运输保障 [6]
研判2025!中国聚乙烯行业产能、进出口情况及价格分析:产能扩张与高端技术瓶颈并存,市场供需僵局下成本压力凸显[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01 09:14
行业概述 - 聚乙烯(PE)是由乙烯单体聚合形成的高分子化合物,具有耐低温、化学稳定性和电绝缘性,分为高压聚合法(I型)和低压聚合法(II型)两大类 [2] - 中国聚乙烯行业正从"规模扩张"迈向"质量提升",2024年产能达3431万吨/年,同比增长5.86% [1][10] - 下游需求主要来自包装、建筑、农业等传统领域,电商物流扩张带动薄膜和包装材料需求增长 [1][10] 行业发展历程 - 1950-1970年代为起步阶段,依赖苏联技术和进口设备,产品以基础塑料制品为主 [4] - 1980-2000年代为快速发展阶段,引进先进设备并形成产业集群,产品涵盖包装材料、建材和家电配件 [4] - 2001-2010年为高速增长阶段,加入WTO后出口激增,外资推动石化一体化项目,五大合成树脂自给率提升至65% [5] - 2011年至今为结构调整与升级阶段,政策推动绿色化和高端化转型,轻烃制聚乙烯因成本低、环保优势受青睐 [6] 行业产业链 - 上游原材料主要为乙烯,通过原油裂解、天然气制乙烯及煤制烯烃三条路径获取,生产设备包括裂解炉、聚合反应器等 [8] - 中游为聚乙烯生产制造环节 [8] - 下游应用包括包装、建筑材料、农业薄膜、锂电池隔膜、医用高分子和新能源汽车等领域 [8] 行业现状 - 2025年一季度聚乙烯出口21.68万吨,同比下降1.35%,进口363.71万吨,同比增长6.35%,进口依赖度仍超40% [12] - 当前市场处于"高供应、高库存、弱需求"僵局,2025年4月25日聚乙烯期货主力结算价为7157.2元/吨,较前一日微跌0.03% [14] - 国际油价上涨支撑成本,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维持在85美元/桶上方,油制聚乙烯生产成本攀升至8605元/吨 [14] 重点企业经营情况 - 国有企业主导高端市场,中石化建成投产44套聚乙烯装置,产能达902万吨/年,中石油建成31套装置,产能660万吨/年 [16][18][20] - 民营企业如浙江石化、恒力石化通过轻烃裂解路线实现弯道超车,浙江石化以10%市场份额位居行业首位 [16] - 外资企业如巴斯夫、陶氏化学通过合资建厂深化本土化,中海壳牌高压低密度聚乙烯产能占华南市场20% [16] 行业发展趋势 - 产能持续扩张与结构优化并行,大型石化项目陆续投产,高端产品比重提高 [22] - 技术创新与绿色发展成为主流,新型催化剂和高效聚合工艺推动技术升级,清洁生产技术降低环境污染 [23][24] - 市场需求多元化与国际化战略深化,下游应用领域扩大,企业加强国际竞争与合作 [25]
国泰航空采用中国石化首批运送到港的可持续航空燃油
中国新闻网· 2025-05-31 08:57
公司与行业合作 - 国泰航空与中国石化签订协议,为国泰航空于香港国际机场出发的部分航班加注由中国石化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油 [1][3] - 国泰航空此前已在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生产的可持续航空燃油上加注航班,原材料为废弃食用油 [3] - 国泰航空去年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和英国伦敦的机场采用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油加注航班 [4] 可持续航空燃油技术 - 可持续航空燃油通过废弃物原材料或其他非化石碳源生产,采用加氢处理酯与脂肪酸技术 [3] - 该燃油全生命周期内可比传统航油减少约80%的碳排放量 [3] - 燃油已获国际可持续发展与碳认证(ISCC)确认 [3] 行业影响与发展 - 此次合作标志着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油在全球供应链跨出新一步 [1] - 国泰航空希望通过与中国石化合作支持更多国产可持续航空燃油应用,减少对化石燃料依赖 [3] - 公司未来将继续支持香港相关政策发展以扩大可持续航空燃油应用,推动香港国际机场巩固国际顶尖航空枢纽地位 [4]
向地球深部进军 中国油气勘探领域的突破之路
中国青年报· 2025-05-31 00:07
深地勘探的战略意义 - 深地指人类难以达到的浅地表之下的固体地球深部,勘探面临岩石坚硬、信号微弱、高温环境等挑战[4] - 地下1-10千米是能源资源开发主要空间,我国已探明173种矿产资源,石油储量1257亿吨,天然气储量212万亿方[5] - 2016年国家将深地资源攻关提升至战略高度,列入"四深"科技创新规划[5] 中国油气勘探发展历程 - 建国初期原油年产量仅12万吨,1959年大庆油田松基三井累计产油1166.2万吨实现自给[5] - 陆相生油理论指导下相继发现胜利、辽河、中原等油田,勘探深度从620米延伸至6000米[5] - 2000年时我国海相地层储量占比仅10%,而全球90%油气产自海相沉积[7] 海相天然气勘探突破 - 普光气田发现前经历21口探井失败,2001年通过基础研究创新发现生物礁构造,普光1井获日产42万方气流[9] - 元坝气田攻克7000米超深层勘探难题,2007年元坝1井获日产50.3万方气流,探明储量达2195亿立方米[10] - 这两个气田分别成为我国首个海相整装大气田和全球首个超深层生物礁大气田[9][10] 页岩气自主创新成果 - 我国页岩气地质条件复杂,初期120余口井未获规模发现,关键装备依赖进口(如钻机单价2.2亿元)[11] - 涪陵页岩气田创新生储机理和勘探技术,2012年焦页1井获日产20.3万方气流,累计产量突破700亿立方米[12][14] - 2024年我国页岩气产量超250亿方占天然气总产量10%,使中国成为北美外首个实现页岩气商业开发的国家[14]
国内最大氢能产业链投资基金诞生
FOFWEEKLY· 2025-05-30 17:56
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设立 - 中国石化氢能产业链创业投资基金正式完成工商注册与基金业协会备案 成为我国规模最大的专注于氢能产业链投资的基金 [1] - 基金首期规模50亿元 将对氢能"制储运用研"全产业链环节的关键材料 核心装备和原创技术进行前瞻性布局和培育孵化 [1] - 基金由中国石化资本有限公司全资子公司中石化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担任管理人 山东新动能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烟台国丰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为外部合作伙伴 [1] - 基金建立了完善的投后赋能机制 将系统挖掘投资企业和中国石化全产业链的协同价值 提供系统性应用场景 [1] 中国石化氢能产业链建设进展 - 公司牵头成立中央企业绿色氢能制储运创新联合体 高标准建设新疆库车绿氢示范项目 [2] - 已建成氢燃料电池供氢中心11个 加氢站144座 成为全球运营加氢站最多的企业 [2] - 建成7条"氢走廊" 基本覆盖"3+2"氢燃料电池示范城市群 [2] - 中国石化资本通过"直投+基金"双轮驱动 已投资入股13家氢能产业链企业 涵盖制氢技术 氢燃料电池等多个细分领域 [2] - 投资企业重塑能源和国富氢能已在港股上市 [2]
中石化申请断层活动性与变形扩展特征的分析方法专利,为后续的冲断带变形扩展分析奠定基础
搜狐财经· 2025-05-30 12:00
公司专利技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断层活动性与变形扩展特征的分析方法、电子设备及介质"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068340A,申请日期为2023年11月 [1] - 该专利技术通过构造物理模拟实验模型,开展挤压构造变形物理模拟实验,采集构造变形域内实验过程图像,并进行原始数据预处理 [1] - 基于预处理后的实验过程图像,分析构造变形演化过程,计算瞬时速度场,绘制瞬时速度剖面,分析断层活动性与变形扩展特征 [1] - 该技术综合挤压变形构造物理模拟实验过程图像与瞬时速度场、应变场,直接识别断层活动特性与分析构造变形扩展趋势 [1] - 该技术为后续的冲断带变形扩展分析奠定了基础 [1] 公司基本信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了25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4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39个 [2] - 中石化石油物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成立于2022年,位于南京市,主要从事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注册资本133611.989369万人民币 [2] - 该公司对外投资了2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189次,拥有专利信息601条,行政许可13个 [2]
中石化与石化盈科申请针对设定图案的关键信息提取模型训练方法及相关产品专利,完成设定图案提取模型的训练
搜狐财经· 2025-05-30 11:42
专利申请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与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联合申请了一项名为"针对设定图案的关键信息提取模型训练方法及相关产品"的专利,公开号为CN120071375A,申请日期为2025年02月 [1] - 专利摘要显示,该方法包括获取含有设定图案的关键信息文档数据并转化为图片,提取图片中的设定图案位置和类别信息得到第一数据集,标注文字位置和意义信息得到第二数据集,将图案类别与文字意义关联得到第三数据集,并基于第三数据集训练设定图案提取模型 [1] 公司背景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石油、煤炭及其他燃料加工业,注册资本12173968.9893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254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5000次,拥有商标信息45条,专利信息5000条,行政许可39个 [2] - 石化盈科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2年,位于北京市,主要从事住宿业,注册资本50000万人民币 [2] - 公司对外投资8家企业,参与招投标项目2070次,拥有商标信息113条,专利信息440条,行政许可14个 [2]
绿色发展,让每一吨碳有“迹”可寻
齐鲁晚报· 2025-05-30 06:12
碳足迹核算标准制定与推广 - 公司主导编制《国内上游原油、天然气及油气衍生品产品碳足迹核算指南》和《石油石化碳盘查实务手册》,规范了核算边界、分配规则、计算方法及数据质量要求,并在国内上游油气企业全面推广 [1] - 2018年起公司率先在国内油气行业开展原油产品碳足迹核算,目前17家油气开发单位全部完成碳足迹核算认证,实现油气产品碳足迹核算全覆盖 [1] - 油气产品碳足迹定义为每生产1吨原油或1立方米天然气产生的碳排放量,涵盖勘探、开采、集输及生产服务商等环节 [1] 碳足迹核算实践与成效 - 2018年以孤东采油厂为试点,全面核算原料获取和生产环节碳足迹,获得中国石化首张"油气产品碳足迹评价"证书 [1] - 通过碳足迹核算明确各工艺碳排放来源和总量,为产品设计、生产和供应过程中降低碳排放提供依据 [1] - 2023年建成国内油气行业首个能源与碳排放管控中心,实现油田各系统用能和碳排放在线监控 [2] 减排措施与成果 - 根据分析,油田注入、采油、集输环节碳排放占比分别为35.4%、22.6%、8%,是管控重点 [2] - 设定55项关键监测指标,围绕油气开发调整和地面工艺提效开展常态化诊断分析 [2] - 通过技术推广年减少电力消耗1.1亿千瓦时、天然气消耗2200万立方米,年发绿电5.5亿千瓦时,合计形成降碳能力150余万吨 [2] 低碳示范项目建设 - 2022年以来建成国内首个百万吨级CCUS全产业链示范基地、国内首家"碳中和"原油库及首个"源网荷储"一体化智慧能源系统 [3] - "十四五"期间碳排放总量和强度持续降低,2024年在生产规模大幅上升情况下仍保持同比下降趋势 [3]
中证香港300上游指数报2474.02点,前十大权重包含招金矿业等
金融界· 2025-05-29 16:15
指数表现 - 中证香港300上游指数报2474.02点 [1] - 近一个月上涨8.71%,近三个月上涨10.63%,年至今上涨5.02% [2] 指数构成 - 指数基日为2004年12月31日,基点为1000.0点 [2] - 样本每半年调整一次,分别在每年6月和12月的第二个星期五的下一交易日实施 [3] 权重股分布 - 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87.93%,其中中国海洋石油占比最高(29.31%),其次为中国石油股份(12.7%)和中国神华(10.38%) [2] - 其他权重股包括紫金矿业(9.79%)、中国石油化工股份(9.47%)、中国宏桥(3.57%)、中煤能源(3.32%)、招金矿业(3.14%)、兖矿能源(2.77%)、洛阳钼业(2.28%) [2] 行业分布 - 石油与天然气占比51.89%,煤炭占比18.54%,贵金属占比14.87%,工业金属占比10.17% [3] - 稀有金属占比2.98%,油气开采与油田服务占比1.05%,其他有色金属及合金占比0.49% [3] 市场板块 - 全部样本均来自香港证券交易所,占比100.0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