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北方稀土(600111)
icon
搜索文档
两大稀土巨头宣布提价 稀土和磁材企业利润有望明显改善(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 2025-10-13 10:45
政策与供应动态 - 中国商务部近期收紧稀土相关出口许可并扩大对境外相关物项的管制范围,直接限制了非法转移渠道,导致市场流通量趋紧[1][2] - 国内两大稀土巨头北方稀土与包钢股份宣布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较第三季度价格涨幅达37.13%,为连续第5个季度上调价格[1] - 近一年来,北方稀土的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16741元/吨持续上调至26205元/吨,区间涨幅达56.53%[2] 价格走势与市场分析 - 氧化镨钕均价从6月30日的44.45万元/吨上涨至9月30日的56.2万元/吨,涨幅达26.43%,第三季度价格大涨是导致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涨幅较大的主要原因[2] - 机构普遍认为在供需紧平衡格局下,稀土产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招商证券继续看涨稀土价格[1][4] - 稀土精矿价格上涨推动相关企业营收和利润大幅增长,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15.1亿元至15.7亿元,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3] 需求驱动因素 - 在绿色低碳及"万物电驱"发展的背景下,磁材需求量增幅在10%左右,预计2025年将保持这一趋势[3] - 风电、新能源汽车以及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迅速发展,为下游稀土需求增长提供有力支撑,7月后市场需求改善及海外高价订单回流推动价格反弹[3] - 广晟有色指出行业景气度逐步提升,机构推荐关注北方稀土、广晟有色、中国稀土等上游资源企业及金力永磁、正海磁材等磁材企业[3][4] 企业业绩与估值 - 包钢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13.29亿元,归母净利润1.51亿元,同比增长39.99%[3] - 金力永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母净利润为5.05亿元-5.5亿元,同比增加157%-179%,第三季度净利润为2亿元-2.45亿元,同比增加159%-217%[5] - 稀土产业链的战略地位提升有助于上市公司估值,企业估值逻辑正从传统周期股转变为"战略资源 + 高端制造"的双轮驱动模式[1][4]
超37%!两大稀土巨头宣布提价,北方稀土领涨超7%!资金逢跌抢筹!有色龙头ETF(159876)近3日吸金2.58亿元
新浪基金· 2025-10-13 10:40
10月10日,北方稀土、包钢股份两大稀土巨头宣布提价。此次上调后,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 格相较于第三季度价格环比上涨约37%,创下自2023年第二季度以来的最高值。 中金公司指出,中国在稀土领域拥有领先地位,2024年开采份额占全球的61%,但更为重要的是90%以 上的精炼环节都集中在中国。稀土管制作为"先手"在4月就已经出现在"谈判桌"上,然而10月9日的一系 列举措更为严厉,不仅将在11月8日对超硬材料、部分稀土设备和原辅料、5种中重稀土、锂电池和人造 石墨负极材料实施出口管制,同时也将即日起对境外稀土出口和稀土技术实施管制。 新规要求跨国公司销售的商品中,如果含有中国稀土矿产占产品价值的0.1%或以上,则需要获得中国 政府的许可,这将使得跨国科技公司的关键产业链面临挑战。值得关注的是,商务部新闻发言人表示, 中国的出口管制不是禁止出口,只要是用于民用用途的、合规的出口申请,都可以获得批准,相关企业 无须担心。 东方财富指出,中国对稀土产业全方位管控后,全球稀土供给增长预期或下调,利好国内稀土产业高质 量发展。稀土永磁材料与人形机器人等产业密切相关,板块未来或受益于新兴产业的需求预期增长。 盘 ...
稀土概念股早盘走强,稀土相关ETF涨超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13 10:35
有券商表示,稀土出口限制新政策再次凸显稀土战略价值地位。基本面上看,供给端氧化物供应紧张,金属供应相对稳 定;需求端,磁材大厂订单较好,开工充足,原料需求稳定,多以长协为主,短期消耗库存居多。四季度是新能源车、风 电设备等下游领域的生产旺季,对稀土永磁材料的采购需求预计会集中释放,对价格仍有支撑。 (文章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 代码 | 名称 | 现价 | 涨跌 涨跌幅 ▼ | | --- | --- | --- | --- | | 159715 | 稀土ETF易方达 | 1.227 | 0.032 2.68% | | 159713 | 稀土ETF | 1.338 | 0.030 2.29% | | 516150 | 稀土ETF嘉实 | 1.865 | 0.040 2.19% | | 516780 | 稀土ETF | 1.803 | 0.039 2.21% | 中证稀土产业指数选取涉及稀土开采、稀土加工、稀土贸易和稀土应用等业务相关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样本,以反映稀土产 业上市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 稀土概念股早盘走强,包钢股份涨停,北方稀土涨超7%,中国稀土、盛和资源涨超5%。 受盘面影响,跟踪中证稀土产业指数 ...
45家公司预告前三季度业绩 41家预增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0:30
业绩预告总体情况 - 截至10月13日已有45家公司公布前三季度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增公司41家预盈1家合计报喜公司比例为93.33% [1] - 业绩预降和预亏公司各有1家 [1] - 在业绩预喜公司中以预计净利润增幅中值统计共有14家公司净利润增幅超100%另有11家公司净利润增幅在50%至100%之间 [1] 个股业绩增幅排名 - 英联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实现净利润增幅中值最高达1602.05% [1] - 广东明珠和利民股份预计前三季度净利润同比增幅中值分别为964.95%和659.48%增幅位列第二和第三 [1] - 净利润增幅翻倍的公司还包括北方稀土(279.94%)兄弟科技(230.37%)永和股份(218.42%)等 [2] 行业与板块分布 - 前三季度业绩增幅预计翻倍股主要集中在基础化工行业有4只个股上榜 [1] - 钢铁和电子行业分别有2只业绩预计翻倍股上榜 [1] - 从所属板块看业绩预计翻倍股中主板有9只创业板有4只科创板有1只 [1] 市场表现 - 业绩预计翻倍股自7月以来平均上涨45.35%表现强于沪指 [1] - 7月以来涨幅最大的个股是长川科技累计上涨111.45% [1] - 北方稀土和东阳光7月以来分别上涨110.76%和91.32% [1] 近期资金流向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入较多的业绩预计翻倍股有北方稀土净流入49966.13万元金力永磁净流入15583.51万元震裕科技净流入8904.88万元 [2] - 近5日主力资金净流出金额较高的有东阳光净流出84055.43万元长川科技净流出80271.53万元英联股份净流出15613.95万元 [2]
稀土概念走势活跃,包钢股份涨停,金力永磁等大涨
证券时报网· 2025-10-13 10:28
稀土概念股市场表现 - 稀土概念股盘中走势活跃,多只股票大幅上涨,其中九菱科技涨幅超过17%,银河磁体涨超15%,包钢股份涨停,金力永磁和奔朗新材涨超8%,北方稀土涨逾7% [1] 稀土精矿价格调整 - 包钢股份根据股东大会审议通过的定价机制,拟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价格相应增减524.1元/吨 [1] - 北方稀土同样发布公告,根据定价方法测算并审议通过,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REO=50%),REO每增减1%价格增减524.1元/吨 [1] 稀土产业出口管制政策 - 商务部联合海关总署等部门发布公告,对稀土相关物项、技术、设备及原辅料实施出口管制,管制范围从境内扩展至境外 [1] - 新增对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相关技术及生产线装配、调试、维护等技术的出口管制,基本覆盖稀土全产业链 [1] - 相关政策首次涉及半导体及人工智能领域 [1] 稀土行业供需与前景 - 稀土资源安全已上升至国家安全体系的核心维度,稀土产业链有望进入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2] - 新能源汽车、风电、节能电机等低碳产业持续发展,人形机器人或成为新增长极,预计2027年全球钕铁硼需求将增至32.9万吨,2024-2027年复合年增长率为13% [2] - 2024年钕铁硼行业前四大公司集中度约为29%,随着头部公司扩产,预计2026年行业集中度将升至42% [2] - 传统需求旺季到来,供需格局持续向好,稀土价格有望稳中有进,预计今年第三、四季度稀土产业链业绩将逐季提升 [2]
中芯国际目标价涨幅超86%;蓝思科技评级被调低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3 09:53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中芯国际目标价涨幅最高达86.01%,属于半导体行业 [1] - 稳健医疗目标价涨幅为41.99%,属于个护用品行业 [1] - 统联精密目标价涨幅为38.96%,属于消费电子行业 [1]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浦发银行、比亚迪、赛力斯均获得3家券商推荐,在128家被推荐公司中并列第一 [3][4] - 获得2家券商推荐的公司包括金风科技、西子洁能、特变电工、三友医疗、金域医学、鼎龙股份、新产业 [4] 券商评级调高 - 光大证券将九号公司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4][5] - 东北证券将江丰电子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4][5] - 方正证券将西子洁能评级从“推荐”调高至“强烈推荐” [4][5] 券商评级调低 - 财通证券将蓝思科技评级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6] 券商首次覆盖 - 券商本周共给出36次首次覆盖 [7] - 维尔利获得长江证券“买入”评级,东珠生态获得国盛证券“买入”评级 [7] - 润建股份、北方稀土、统联精密等公司获得“增持”评级 [7] - 其他被首次覆盖的公司包括珂玛科技、开普云、山东出版、东方国信、天山铝业等 [7][8]
稀土永磁板块逆势走强 包钢股份涨停
新浪财经· 2025-10-13 09:32
早盘稀土永磁板块逆势走强,包钢股份竞价涨停,九菱科技、金力永磁、奔朗新材、中国稀土、北方稀 土涨幅靠前。消息面上,包钢股份、北方稀土10月10日晚间发布公告称,上调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 关联交易价格。据悉,北方稀土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干量, REO=50%),环比增长37%。REO(稀土氧化物)每增减1%,不含税价格增减524.10元/吨。 ...
两大稀土巨头宣布提价,稀土和磁材企业利润有望明显改善
智通财经· 2025-10-13 09:23
政策与供应动态 - 中国商务部收紧稀土相关出口许可并扩大对境外相关物项的管制范围 直接限制了非法转移渠道 导致市场流通量趋紧 [1][2] - 两大稀土巨头北方稀土和包钢股份将2025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调整为不含税26205元/吨 较第三季度价格涨幅达37.13% 为连续第5个季度上调价格 [1] - 近一年来 北方稀土的稀土精矿价格从2024年第三季度的16741元/吨持续上调至26205元/吨 区间涨幅达56.53% [2] 价格走势与市场格局 - 氧化镨钕均价从6月30日的44.45万元/吨上涨至9月30日的56.2万元/吨 涨幅达26.43% [2] - 在供需紧平衡格局下 稀土产品价格有望维持高位运行 企业估值逻辑正从传统周期股转变为“战略资源 + 高端制造”的双轮驱动模式 [1] - 第三季度氧化镨钕价格大涨是导致第四季度稀土精矿关联交易价格大幅上调的主要原因 [2] 下游需求驱动 - 在绿色低碳及“万物电驱”发展的背景下 磁材需求量增幅在10%左右 预计2025年将保持这一趋势 [3] - 风电 新能源汽车 人形机器人 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的迅速发展为下游稀土需求增长提供有力支撑 [3] - 进入7月后 市场需求改善及海外高价订单回流 推动氧化镨钕价格强势反弹 行业景气度提升 [3] 企业财务表现 - 北方稀土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15.1亿元至15.7亿元 同比增加272.54%到287.34% 扣非净利润为13.3亿元至13.9亿元 同比增加399.90%到422.46% [3] - 包钢股份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313.29亿元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51亿元 同比增长39.99% [3] - 金力永磁预计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5.05亿元-5.5亿元 同比增加157%-179% [5] 机构观点与投资机会 - 机构认为稀土产业链管控升级有助于提升产业链上市公司估值 预计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稀土及磁材企业利润将明显改善 [4] - 投资机会关注EPS和PE双重提升 推荐关注北方稀土 广晟有色等上游资源企业及磁材企业 [4] - 中国五矿下属的湖南锡矿山闪星锑业拥有超过30万吨的锑矿资源 [5]
中国稀土行业 - 处于上行周期早中期,给予北方稀土 “买入” 评级、中国稀土 “中性” 评级-China Rare Earths-Early-to-Mid Upcycle Initiate NRE at Buy and CRE at Neutral
2025-10-13 09:00
好的,我已经仔细阅读了这份关于中国稀土行业的电话会议纪要。以下是我的总结,涵盖了行业、公司、核心观点、论据及其他重要内容。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全球稀土行业,重点关注中国稀土供应链、政策环境、供需动态及价格展望 [1][2][3] * 公司:中国北方稀土(Northern Rare Earth, NRE, 600111.SS)与中国稀土(China Rare Earth, CRE, 000831.SZ) [1][5][6] 核心观点与论据 行业周期与价格展望 * 行业目前处于上行周期的早期至中期阶段 [1][2] * 支撑因素:中国供应端自律、有利的政策势头、来自电动汽车和可再生能源的磁材需求韧性 [1][2] * 轻稀土价格已从2022年峰值回落,但高于前期低点;重稀土因供应紧张保持坚挺 [2] * 短期价格展望:预计价格保持坚挺并有上行倾向,原因在于供应紧张和地缘政治风险 [3] * 中期价格展望:结构性需求增长和逐步的产能扩张将支撑价格在更高但更稳定的区间运行 [3][16] * 轻稀土价格波动可能较温和或受抑制;重稀土价格波动可能更剧烈,因供应受限且替代更难 [3][15] 关键驱动因素与政策环境 * 需求驱动:电动汽车、风力发电机、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对高性能钕铁硼磁材的需求是主要结构性增长动力 [16][30][132][137] * 全球电动汽车销量预计从2024年的1689万辆增长至2027年的3189万辆 [133] * 全球风电新增装机预计从2024年的114.9GW增长至2027年的157.6GW [138] * 中国政策演变:政策体系日趋完善,从出口管制转向全链条监管 [17][111] * 2024年10月生效的《稀土管理条例》建立了追溯系统 [17] * 2025年7月出台的《稀土开采冶炼分离总量控制暂行办法》将进口原料纳入配额管理,监管更严格且不公开配额量 [104] * 全球供应链多元化努力:美国、欧盟、日本等正通过政策支持(如美国《国防生产法》、《通胀削减法案》,欧盟《关键原材料法案》)试图减少对中国的依赖,但面临技术、成本、环境许可等瓶颈 [92][93][96][97] 公司分析与投资建议 * 对中国北方稀土给予“买入”评级,目标价72元人民币 [1][5] * 理由:中国最大的轻稀土生产商,拥有白云鄂博资源的独家获取权,具备垂直整合的价值链、规模优势、多元化的产品组合以及相对稳定的利润率 [5][23] * 估值:基于2026年预期市净率9.5倍(较2013年以来历史平均市净率有+2个标准差溢价) [5][24] * 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预期市盈率54.9倍,市净率7倍 [9][24] * 对中国稀土给予“中性”评级,目标价61.6元人民币 [1][6] * 理由:虽然在中重稀土领域具有战略重要性,但规模较小,下游整合有限,盈利波动性更大,当前估值较高 [6][25] * 估值:基于2026年预期市净率12倍(较2013年以来历史平均市净率有+1.5个标准差溢价) [6][26] * 当前股价对应2026年预期市盈率90.5倍,市净率11.1倍 [9][26] 估值方法论 * 对NRE和CRE采用高于历史平均市净率的估值方法,以反映行业上行周期、政策顺风及稀土战略重要性提升 [4][21] * 未预期本轮周期强度会达到2021年峰值水平(当时估值达历史均值+4.5个标准差以上) [4] * 对NRE给予+2个标准差溢价,对CRE给予+1.5个标准差溢价,反映了NRE更强的周期盈利稳定性、垂直整合运营和稳固的配额供应地位 [4][22] 其他重要内容 行业结构与供应链 * 中国在全球稀土供应链中占据主导地位:约占全球稀土矿产量的70%, refining & separation 产能的85-90%,钕铁硼磁材产量的约90% [43][59][60] * 全球供应链脆弱性:缅甸是中国中重稀土原料的关键进口来源(约占中国中重稀土进口的50-80%),其政治不稳定和出口管制是主要供应风险 [65][85][89] * 稀土元素分类与应用:轻稀土和重稀土;钕、镨、镝、铽对清洁能源行业尤为重要 [29][30] 风险因素 * 下游应用需求增长快于或慢于预期 [27] * 中国以外稀土开采或加工产能扩张快于或慢于预期 [27] * 关税等贸易壁垒 [27] * 稀土价格波动 [27] * 中国政策与配额调整 [28] * 关键应用中稀土元素的替代材料或技术出现 [28] * 行业并购与整合活动 [28] 具体数据与预测 * 价格数据:镨钕氧化物价格从7月初至8月底峰值上涨约40%至约633,000元人民币/吨,9月初回落至约600,000元人民币/吨;氧化镝价格维持在约1,650,000元人民币/吨 [12] * 产能与配额:2024年全球稀土氧化物产量约390,000吨,中国产量约270,000吨;2024年中国稀土开采配额为270,000吨,冶炼分离配额为254,000吨 [43][51][107] * 需求预测:全球新能源汽车对钕铁硼磁材需求预计从2024年的50,670吨增长至2027年的95,655吨;全球风电对钕铁硼磁材需求预计从2024年的22,403吨增长至2027年的37,819吨 [136][140]
再再推稀土磁材:第三波启动
2025-10-13 09:00
涉及的行业与公司 * 行业为稀土磁材行业,具体涉及稀土开采、冶炼及磁材制造等环节 [1] * 提及的公司包括广晟有色、中稀、北方稀土、金力永磁、盛和资源、包钢股份、中国系统等 [1][2][13] 核心观点与论据 稀土价格行情与驱动因素 * 2025年稀土市场经历三波行情:第一波(4-6月)由重稀土出口管制驱动,初期价格短暂下跌后因海外备库和流通成本上升而显著上涨,广晟有色、中稀和北方稀土受益最大 [2] 第二波(7-8月)由供应紧缩、出口增加及供改预期推动,轻稀土表现突出,北方稀土成为龙头 [2] 第三波(10月9日启动)由工信部发布四项加强管控文件及金力永磁超预期业绩预告推动 [1][2] * 四季度重稀土和轻稀土价格上涨的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供改政策落地实施、出口管控带来的内外补库需求增加、以及缅甸克钦地区中稀土矿(占全球供应约40%)预计2025年底停产导致的供应紧张 [9][11] 政策影响与行业趋势 * 工信部新政策扩大出口管控范围至12种重稀土产品及相关设备,并加强对海外企业销售含我国重稀土产品的监管 [1][4] 参考4月首次管制经验(价格从45万元/吨短暂跌至40万元/吨后回升至60万元/吨),此次政策可能导致短期价格回调,但中长期因供应紧缩和海外备库需求,价格有望上涨至70万-90万元/吨 [4] * 《暂行管理办法》规范开采和冶炼,打击不合规供给,预计减少重稀土30%、轻稀土10%的违规产能,提高行业集中度 [1][7] 叠加冶炼厂可能因合规检查在四季度停产,将进一步加剧供应紧张 [7] * 重稀土冶炼出清加速,企业暂停采购库存,冶炼厂让利海外矿主导致加工费从8月初的1,500元/吨暴涨至23,000元/吨,推动四季度价格上涨 [7][8] * 央企整合(如中国系统与广晟有色)有望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市场竞争力 [10] 公司业绩与估值 * 金力永磁三季度业绩环比增长53%,同比增长190%,超出市场预期,显示龙头企业在供改背景下的强劲盈利能力,提振板块信心 [1][3][5] * 包钢股份预计四季度上调关联交易价格,其资源属性未被市场完全认可,利润体量接近北方稀土但市值仅为后者一半左右,若按当前60万元/吨的氧化镝价格计算,包钢股份可实现30亿元利润(北方稀土为40亿元),估值显著低估,存在较大补涨空间 [12] 其他重要内容 * 缅甸克钦地区中稀土矿停产将刺激国内外企业集中补库,加剧供需矛盾 [1][11] * 在当前环境下,建议重点关注中国系统、广晟有色、包钢股份,这些公司受益于央企整合、资源属性提升及市场调价,预计业绩增长空间在50%至100%之间,同时也可关注行业龙头北方稀土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