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兴发集团(600141)
icon
搜索文档
研判2025!中国聚硅氧烷行业产业链图谱、产业现状、进出口及未来前景:国内产能不断扩张,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补充[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6 09:24
行业概况 - 聚硅氧烷(PDMS)是以Si-O键为主链的聚合物,商品化产品包括硅油、有机硅环体、硅橡胶、硅树脂等,广泛应用于化妆品、医疗器械、工业润滑剂等领域 [1][2] - 中国习惯将硅烷单体和聚硅氧烷统称为有机硅化合物,聚硅氧烷液体称为硅油,聚硅氧烷橡胶称为硅橡胶,聚硅氧烷树脂称为硅树脂 [2] 产业链结构 - 上游为硅粉、一氯甲烷等原材料供应环节 [5] - 中游为聚硅氧烷生产与供应环节,代表厂商包括兴发集团、东岳硅材、合盛硅业等 [5] - 下游应用领域包括电子电器、电力、新能源、建筑、纺织等行业,终端产品为硅油、硅橡胶、硅树脂等 [5] 供应端分析 - 2024年中国聚硅氧烷产能达282.2万吨,较2018年141.5万吨实现12.23%年均复合增长率 [1][7] - 2024年产量达229.5万吨,同比增长10.02% [1][7] - 2015年起成为净出口国,但高端产品仍依赖进口,2024年进口10.88万吨(+5.94%),出口54.56万吨(+34.26%) [9] - 进口均价长期高于出口均价,2024年出口均价下滑至1.89万元/吨,反映高端产品供应不足与中低端产能过剩问题 [9] 消费端分析 - 聚硅氧烷70%用于生产硅橡胶,是消费主力 [11] - 终端应用集中在电子(21.3%)、电力/新能源(19.1%)、建筑(14.1%)、纺织(8.9%)领域,电子与新能源占比提升 [11] - 2024年硅橡胶产量超250万吨,带动聚硅氧烷消费量突破200万吨 [13] 市场竞争格局 - 行业CR6超75%,呈现"一超多强"格局,合盛硅业为龙头(产能62.1万吨/产量51.1万吨),东岳硅材次之(产能28.2万吨/产量24.9万吨) [15] - 合盛硅业2024年营收266.92亿元(+0.41%),2025Q1营收52.28亿元(-3.47%) [17] - 东岳硅材2024年营收51.51亿元(+7.27%),2025Q1营收12.02亿元(-15.68%) [19] 发展趋势 - 产能持续扩张但供需结构分化,需通过技术创新优化产品结构实现动态平衡 [21] - 下游应用多元化,新能源、电子电器等领域需求激增,消费升级推动高端产品渗透率提升 [22] - 行业向高端化、精细化转型,环保政策驱动绿色生产,需突破技术瓶颈构建绿色供应链 [23]
兴发集团(600141):产品景气下行,等待复苏及新项目投放
长江证券· 2025-05-26 07:3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8][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2025年一季报显示收入72.3亿元(同比+4.9%),归属净利润3.1亿元(同比-18.6%,环比+8.2%),归属扣非净利润2.3亿元(同比-36.2%,环比-30.9%) [2][5] - 2025Q1产品价格下跌,公司业绩承压,主要产品草甘膦、有机硅、肥料等景气延续下行态势,毛利率和净利率同比下降,矿山产量下滑,计提资产减值和信用减值损失 [11] - 静待产品景气回暖,草甘膦和有机硅两大产品或景气改善,带动公司盈利修复 [11] - 公司成长性逐渐释放,2024年部分项目投入运行,未来还有项目正在推进 [11] - 公司2024年度分红大幅提升,拟向全体股东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10元,合计11.0亿元,占归母净利润的68.9%,分红总额同比大幅增长66.7% [11] - 公司是磷化工龙头,产业链完备,研发实力雄厚,短期业绩承压,等待景气复苏及新项目落地,业绩有望持续回升,预计25 - 27年归属净利润为19.3、25.3、29.4亿元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础数据 - 当前股价20.65元,总股本110,326万股,流通A股110,326万股,每股净资产19.78元,近12月最高/最低价25.87/16.50元 [9] 财务报表及预测指标 利润表 - 2024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283.96亿、275.57亿、287.54亿、293.56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分别为16.01亿、19.30亿、25.27亿、29.43亿元 [15]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年资产总计分别为477.76亿、466.20亿、513.00亿、521.91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248.94亿、215.94亿、234.67亿、210.87亿元 [15]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5.89亿、46.21亿、49.28亿、67.6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20.39亿、 - 35.00亿、 - 40.38亿、 - 37.79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净额分别为 - 3.71亿、 - 8.33亿、 - 5.79亿、 - 5.19亿元 [15] 基本指标 - 2024 - 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1.45元、0.02元、0.02元、0.03元,总资产收益率分别为3.4%、4.1%、4.9%、5.6%,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7.5%、8.2%、9.7%、10.2% [15]
中国神华拟收购财务公司7.43%股权;金花股份董事长邢雅江被立案|公告精选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23 21:25
并购重组 - 中金黄金拟收购控股股东中国黄金集团持有的内蒙古金陶49.34%股权、河北大白阳金矿80%股权、辽宁天利金业70%股权和辽宁金凤黄金矿业70%股权,以解决同业竞争问题 [1] - 帝科股份拟以6.96亿元现金收购浙江索特60%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控制原杜邦集团旗下Solamet光伏银浆业务,该业务涉及太阳能光伏和电子工业领域的新型电子浆料研发 [2] - 中国神华拟以29.29亿元收购控股子公司持有的国家能源集团财务公司7.43%股权,收购后财务公司股权结构变更为国家能源投资集团持股60%、中国神华持股40% [3] 增减持 - 新光药业股东和丰投资计划减持不超过480万股(占总股本3%),其中集中竞价减持不超过160万股(1%)、大宗交易减持不超过320万股(2%) [4] - 兴发集团监事郑磊增持1.5万股(金额31.15万元),增持后持股5.5万股(占总股本0.005%) [5] - 长华集团股东宁波长宏与宁波久尔拟合计减持不超过1410万股(占总股本3%),减持方式包括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 [6] 风险事项 - ST泉为因控股子公司违规担保诉讼(余额1001.26万元,占净资产5%以上)被叠加实施其他风险警示,股票交易规则不变 [7] - 金花股份董事长邢雅江因涉嫌公司持股变动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公司称日常经营不受影响 [8]
兴发集团: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监事增持公司股份公告
证券之星· 2025-05-23 18:43
增持主体基本情况 - 增持主体为监事郑磊,非控股股东或实控人,也非一致行动人或直接持股5%以上股东 [1] - 增持前持股数量为40,000股,未披露增持前持股比例 [1] 增持股份详情 - 增持股份种类为A股,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增持15,000股,金额为311,530元(不含交易费用) [1] - 增持时间为2025年5月23日,增持股份占总股本比例为0.0014% [1] 增持合规性说明 - 增持行为符合《证券法》《上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等法律法规 [1] - 增持不会导致公司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变化,不影响上市条件 [2] 增持后续安排 - 监事郑磊承诺增持完成后6个月内不减持所持股份 [2] - 公司将对增持股份进行管理,并督促监事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2] - 此次增持为个人行为,过去12个月内未披露增持计划,也无后续增持计划 [2]
兴发集团(600141) - 湖北兴发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关于监事增持公司股份公告
2025-05-23 18:03
增持情况 - 2025年5月23日公司监事郑磊增持15000股A股[2][3] - 增持金额311530元(不含交易费用)[2][3] - 增持股份占公司目前总股本的0.0014%[2][3] 持股变化 - 增持前郑磊持股40000股,比例0.0036%[2] - 增持后郑磊持股55000股,比例0.0050%[3] 其他要点 - 郑磊承诺增持后6个月内不减持[4] - 增持符合规定,不导致控股权变化[3][4]
宜昌观察:国企改革的“黄金密码”
新浪财经· 2025-05-23 17:18
宜昌国企整体表现 - 2024年宜昌国有企业资产总额突破7000亿元、营收1861亿元、利润84.62亿元、工业总产值1105.14亿元,占湖北省市州国企的40.35%、66.35%,均居全省第一 [2] - 近三年市出资企业上缴国有资本收益6.12亿元,较上一个三年期增长150% [2] - 安琪集团入选国务院国资委"创建世界一流专业领军示范企业"名单,兴发集团入选"双百企业"名单,兴福电子、宜化股份等4家企业入选"科改企业"名单 [2] 战略聚焦与主业发展 - 安琪集团专注酵母产业,发酵总产能超45万吨,去年营收超200亿元,是全球第二大酵母公司 [4] - 宜昌市出台《国有企业主业管理办法》严控非主业投资,兴发集团形成"产业共生"模式,串联163家上下游企业,年产值超千亿 [4] - 2024年国企以投带引招揽链上项目21个,协议投资586亿元,近三年招引50亿元以上重点项目70个,协议投资额4916.6亿元 [5] 科技创新投入与成果 - 2024年全市国企研发投入40.84亿元,增速11%,投入强度2.19%,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6] - 兴发集团研发投入从2013年4752万元增至2024年11.88亿元,实现黑磷百公斤级制备,产品从"论吨卖"升级至"论克卖" [7][8] - 安琪集团年研发投入超10亿元,2023年研发的酵母蛋白成为国内首个获批新食品原料的微生物蛋白 [8] 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 - 宜昌国企海外营收占比突破30%,近三年市外落地项目122个,总投资88.11亿元 [13] - 安琪集团产品销往170多个国家,兴发集团在10个国家建立销售中心,6个产品产销量全球第一 [13] - 宜化集团出口创汇从2000年8万美元增至7.08亿美元 [13] 政府与市场协同机制 - 政府向重点企业派驻"三支队伍"筑牢合规防线,实施员工持股、超额利润分享等激励机制,安琪、宜化共授予技术骨干2297人次股权 [9][14] - 科研人员被赋予技术路线决策权、经费支配权、资源调动权,研发投入增速不低于10%纳入考核 [8][9]
兴发集团: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重视投资者回报,股息率持续提升-20250523
华鑫证券· 2025-05-23 08: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兴发集团,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兴发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4%、环比增长13.9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61%、环比增长8.19%;新增产能有望释放推动业绩增长,且有望维持高分红水平,投资性价比彰显 [1][8] 各部分总结 公司业务发展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降36.16%,主因有机硅、农药系列产品价格下跌、盈利能力减弱及非经常性损益增加 [2] - 公司黄磷产能超16万吨/年,居行业前列;黑磷系列产品已供应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建成100公斤级黑磷放大试验装置,生产成本下降,商业化进程加快;现有阻燃剂产能3.2万吨/年,持股51%的远安兴华磷化工3.5万吨/年磷系阻燃剂项目有序推进 [2] - 2025年公司有机硅皮革等精细化学品将有新增产能投放市场,参股的400万吨/年湖北宜安麻坪磷矿预计投产,打造新利润增长点 [2] 股东增持 - 2025年1月公司第二大股东浙江金帆达发布2.2 - 4.4亿元增持计划,目前已增持过半,计划有序推进 [2] 费用率情况 - 2025Q1公司销售费用率0.79%,同比降0.32pct、环比降0.90pct;管理费用率4.35%,同比升0.05pct、环比降4.48pct;财务费用率1.38%,同比升0.09pct、环比升0.20pct;研发费用率3.05%,同比降0.03pct、环比降2.36pct [3] 股息率情况 - 公司2024年现金分红11.03亿元,每股派现1元,分红比例68.89%,对应股息率4.61%;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提升核心竞争力,重视投资者回报,持续提供常态化、较高水平现金分红 [4][7] 盈利预测 - 预测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8、18.67、21.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0、12.2、10.7倍 [8] 财务指标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28,396|30,078|31,705|33,288| |增长率(%)|1.0%|5.9%|5.4%|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01|1,628|1,867|2,138| |增长率(%)|16.1%|1.6%|14.7%|14.5%| |摊薄每股收益(元)|1.45|1.48|1.69|1.94| |ROE(%)|7.0%|6.9%|7.7%|8.5%|[10]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主要财务指标预测 |项目|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资产总计(百万元)|47,776|49,046|50,195|51,426| |负债合计(百万元)|24,894|25,521|25,930|26,316| |所有者权益(百万元)|22,882|23,526|24,264|25,110| |营业收入(百万元)|28,396|30,078|31,705|33,288| |净利润(百万元)|1,619|1,645|1,887|2,16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01|1,628|1,867|2,138|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1,589|3,928|4,038|4,208| |投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2,039|2,020|1,981|1,887| |筹资活动现金净流量(百万元)|3,381|-1,002|-1,149|-1,316| |现金流量净额(百万元)|2,931|4,946|4,870|4,779| |营业收入增长率(%)|1.0%|5.9%|5.4%|5.0%|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16.1%|1.6%|14.7%|14.5%| |毛利率(%)|19.5%|19.2%|19.4%|19.8%| |净利率(%)|5.7%|5.5%|6.0%|6.5%| |ROE(%)|7.0%|6.9%|7.7%|8.5%| |资产负债率(%)|52.1%|52.0%|51.7%|51.2%| |总资产周转率|0.6|0.6|0.6|0.6| |应收账款周转率|16.7|16.7|16.7|16.7| |存货周转率|6.5|6.5|6.5|6.5| |EPS(元/股)|1.45|1.48|1.69|1.94| |P/E|14.2|14.0|12.2|10.7| |P/S|0.8|0.8|0.7|0.7| |P/B|1.1|1.0|1.0|1.0|[11]
兴发集团(600141):公司事件点评报告:重视投资者回报,股息率持续提升
华鑫证券· 2025-05-22 22:3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兴发集团,给予“买入”投资评级 [1][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兴发集团2025年一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94%、环比增长13.90%,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18.61%、环比增长8.19%;新增产能有望释放推动业绩增长,且有望维持高分红水平,投资性价比彰显 [1][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务发展 - 参股400万吨/年磷矿新项目2025年投产,将成新利润增长点;2025Q1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降36.16%,因有机硅、农药产品价格下跌、盈利能力减弱及非经常性损益增加 [2] - 黄磷产能超16万吨/年居行业前列;黑磷系列产品已供应相关企业和科研院所,建成100公斤级放大试验装置,成本下降、商业化进程加快;现有阻燃剂产能3.2万吨/年,持股51%的3.5万吨/年磷系阻燃剂项目有序推进 [2] - 2025年有机硅皮革等精细化学品有新增产能投放市场 [2] 费用率情况 - 2025Q1销售费用率0.79%,同比降0.32pct、环比降0.90pct;管理费用率4.35%,同比升0.05pct、环比降4.48pct;财务费用率1.38%,同比升0.09pct、环比升0.20pct;研发费用率3.05%,同比降0.03pct、环比降2.36pct [3] 股息情况 - 2024年现金分红11.03亿元,每股派现1元,分红比例68.89%,股息率4.61%;公司将聚焦主责主业提升竞争力,重视投资者回报,持续提供常态化、较高水平现金分红 [4][7] 盈利预测 - 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6.28、18.67、21.38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4.0、12.2、10.7倍 [8] 财务数据预测 |预测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主营收入(百万元)|28,396|30,078|31,705|33,288| |增长率(%)|1.0%|5.9%|5.4%|5.0%|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601|1,628|1,867|2,138| |增长率(%)|16.1%|1.6%|14.7%|14.5%| |摊薄每股收益(元)|1.45|1.48|1.69|1.94| |ROE(%)|7.0%|6.9%|7.7%|8.5%|[10]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预测 - 报告给出2024A - 2027E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详细数据及主要财务指标,如营业收入、营业成本、净利润等数据及成长性、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情况 [11]
兴发集团:25Q1业绩环比复苏,静待需求回暖-20250521
华安证券· 2025-05-21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兴发集团实现营收283.96亿元,同比+0.41%;归母净利润16.01亿元,同比+14.33%;扣非归母净利润16.00亿元,同比+21.79%;基本每股收益为1.45元,同比+16.00% [4] - 2024年Q4公司营收63.46亿元,同比+2.73%,环比-26.60%;归母净利润2.87亿元,同比-35.50%,环比-43.63%;扣非归母净利润3.31亿元,同比-23.86%,环比-35.69% [4] - 2025年Q1公司营收72.28亿元,同比+4.94%,环比+13.90%;归母净利润3.11亿元,同比-18.61%,环比+8.19%;扣非归母净利润2.29亿元,同比-36.16%,环比-30.89% [5] - 农化市场需求回暖,公司整体业绩稳中有进,部分产品价格波动但销量提升助业绩增长 [6] - 2024年四季度公司业绩承压,产品价格下行,盈利空间受挤压,2025年一季度DMC市场均价回升 [8] - 2024年公司调整产销策略、释放新增产能,主营产品开工率及销量显著提升,特种化学品板块发展良好 [9] - 2024年公司研发投入11.88亿元,推进重点项目建设,部分已投产,部分在建有望成新利润增长点 [11]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5、20.78、23.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11、10倍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收盘价20.90元,近12个月最高/最低25.87/16.50元,总股本1103百万股,流通股本1103百万股,流通股比例100.00%,总市值231亿元,流通市值231亿元 [1] 业绩情况 - 2024年营收283.96亿元,归母净利润16.0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16.00亿元,基本每股收益1.45元 [4] - 2024年Q4营收63.46亿元,归母净利润2.87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3.31亿元 [4] - 2025年Q1营收72.28亿元,归母净利润3.11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2.29亿元 [5] 各板块营收及毛利率 - 2024年特种化学品、肥料、农药、有机硅板块分别实现营收52.78、40.49、52.04、26.47亿元,同比+4.97%、+12.26%、+21.50%、+23.48% [6] - 2024年特种化学品、肥料、农药、有机硅板块毛利率分别为26.99%、10.91%、13.23%、-3.77%,同比+6.24pct、+2.21pct、-17.78pct、-8.10pct [6] 主营产品市场均价 - 2024年草甘膦、磷矿石、DMC、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市场均价分别为25049.75、1013.52、13987.6、3124.88、3641.48元/吨,同比-22.96%、+2.36%、-6.34%、+2.38%、+0.80% [6] - 2024年四季度草甘膦、DMC、磷酸一铵、磷酸二铵市场均价分别为24381.18、13108.06、3096、3617.48元/吨,同比下降1.66%、3.75%、5.61%、0.78% [8] - 2025年一季度DMC市场均价为13542.37元/吨,环比增长3.31% [8] 产销量情况 - 2024年特种化学品、化肥、农药、有机硅系列产品销量分别为51.41、128.13、24.48、25.01万吨,同比分别增长14.39%、3.36%、42.81%、33.51% [9] 研发与项目进展 - 2024年研发投入11.88亿元,推动多领域技术突破 [11] - 瓦屋100万吨/年光电选矿项目和后坪200万吨/年磷矿选矿及管道输送项目已投入运行 [11] - 兴福电子2万吨/年电子级氨水联产1万吨/年电子级氨气项目等多个项目陆续建成投产 [11] - 兴福电子电子级双氧水扩建项目以及兴华磷化工3.5万吨/年有机磷阻燃剂项目正在推进 [11] 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8.25、20.78、23.66亿元,对应PE分别为13、11、10倍,维持“买入”评级 [12] 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8396|30847|31827|33086| |收入同比(%)|0.4|8.6|3.2|4.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1601|1825|2078|2366| |净利润同比(%)|14.3|14.0|13.9|13.8| |毛利率(%)|19.5|17.0|17.9|18.7| |ROE(%)|7.5|7.8|8.2|8.5| |每股收益(元)|1.45|1.65|1.88|2.14| | P/E|14.97|12.63|11.09|9.74| | P/B|1.12|0.99|0.91|0.83| | EV/EBITDA|7.07|6.37|6.10|5.34| [13]
研判2025!中国过氧化物行业发展历程、发展现状、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高端过氧化物产品需求持续增加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21 09:09
行业市场规模 - 2024年全球过氧化物市场规模达407.57亿元,北美、欧洲和亚太为主要地区,其中亚太增长最快[8] - 2024年中国过氧化物市场规模达141.52亿元,下游化工、塑料、橡胶、纺织等行业需求推动增长[1][9] - 2024年中国过氧化物需求量达115万吨,同比增长6.8%,高端化转型和环保需求推动产品升级[12]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基础化工原料如氢气、氧气、烷烃及酸类,中游通过精细工艺生产高纯度过氧化物,下游应用于化工、纺织、环保、电子等多领域[4] - 产业链技术密集且安全环保要求严苛,未来将向规模化、集约化与绿色化发展[4] 行业发展历程 - 20世纪50-70年代为起步阶段,依赖进口设备与技术填补国内空白[5] - 80年代至21世纪初为成长阶段,通过引进技术突破产能瓶颈,产品多样化并拓展至纺织、造纸等领域[5] - 21世纪初至今为创新升级阶段,攻克高效催化剂、绿色合成工艺等技术,融入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6] 重点企业分析 - 鲁西化工为工业级双氧水龙头,依托煤化工一体化产业链实现低成本生产,产能规模领先[14][16] - 强盛股份为有机过氧化物细分龙头,核心产品包括DCP、BPO等,国内市场份额超30%,2024年营收7.78亿元同比减少3%[14][16] - 雅克科技聚焦电子级过氧化氢,纯度≥99.999%,国内半导体市场占有率超60%,2024年营收68.62亿元同比增长44.83%[14][18] - 阿拉丁以实验室级小包装产品服务科研市场,通过线上电商平台提升附加值[14][16] 未来发展趋势 - 产品高端化:电子、医药等领域对纯度、活性要求提升,推动企业改进生产工艺[20] - 绿色环保化:研发绿色生产技术如生物催化或光催化,开发可生物降解产品[21] - 安全监管严格化:政府加强生产、储存、运输等环节监管,企业需提升安全设施和管理水平[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