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汽集团(601238)

搜索文档
广汽集团(601238) - H股公告-广汽集团2025年7月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7:45
股份与股本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7,383,697,595股,股本7,383,697,595元[1]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2,813,368,305股,股本2,813,368,305元[1] - 2025年7月法定/注册股本总额10,197,065,900元[1] 已发行股份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7,368,897,741股,库存14,799,854股[2] - 截至2025年7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813,368,305股,库存0股[2] 股份期权 - 截至2025年7月底,A股购股权计划股份期权186,764,320股,本月无变动[3] - 2025年7月行使A股股份期权增/减已发行及库存股份均为0股[3] 股份变动 - 2025年7月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及库存股份增减总额均为0股[5]



乘用车板块8月5日涨0.76%,上汽集团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24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05 16:37
市场表现 - 乘用车板块当日上涨0.76% 领涨个股为上汽集团(收盘价17.93元 涨幅3.22%)[1] - 主要股指同步上涨 上证指数报3617.6点(涨0.96%) 深证成指报11106.96点(涨0.59%)[1] - 板块成交活跃度分化 北汽蓝谷成交量最高达178.64万手 比亚迪成交额35.40亿元居首[1] 个股涨跌 - 涨幅前列个股包括北汽蓝谷(涨2.46%至8.75元)和海马汽车(涨1.57%至4.53元)[1] - 广汽集团(涨0.66%至7.57元)和长城汽车(涨0.18%至22.26元)实现小幅上涨[1] - 赛力斯(127.76元)与长安汽车(12.92元)涨幅均为0.08% 比亚迪微跌0.02%至104.86元[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呈现主力资金净流出1.24亿元 游资净流出1.92亿元 散户净流入3.16亿元[1] - 北汽蓝谷获主力资金净流入1.31亿元(占比8.42%)为板块最高 长城汽车获638.77万元净流入[1] - 比亚迪遭遇主力资金净流出1.66亿元(占比-4.68%) 上汽集团净流出4504.71万元(占比-2.24%)[1] 相关ETF - A50ETF(159601)近五日下跌1.47% 最新份额34.1亿份(减少780万份)[5] - 该ETF主力资金净流入218.5万元 跟踪标的为MSCI中国A50互联互通人民币指数[5]
重压不减 再觅动能 车市下半场鏖战正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05 13:57
行业产销数据 - 上半年中国汽车产销双双突破1560万辆 同比分别上涨12.5%和11.4% [2] - 乘用车产销超1350万辆 同比增长约13% [2] - 吉利汽车上半年销量140.9万辆 完成年销目标的52% [3] - 小鹏汽车完成51.8%的年销目标 [3] - 上汽集团 中国一汽 中国长安的目标完成率突破45% [3] - 蔚来汽车 广汽集团 长城汽车等车企的目标完成度较低 [3] 车企目标调整与战略 - 吉利汽车将年销目标上调11%至300万辆 [3] - 东风汽车下半年挑战188万辆销量目标 全年冲刺300万辆 其中新能源汽车达成100万辆 [3] - 奇瑞汽车下半年目标完成200万辆销量 全年营收突破6000亿元 [3] - 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宣布进入"战时状态" 打好"三大战役" [4] - 上汽集团计划下半年发布荣威M7 DMH 全新MG4等多款新车 [4] - 吉利汽车下半年推出极氪9X 领克10EM-P等5款混动产品 [4] - 7月已有约20款新车发布 包括比亚迪海狮06 零跑B01等 [4] 智能化技术发展 - 下半年将有更多L3级有条件智能驾驶方案公布 [5] - 极氪9X搭载千里浩瀚H9系统 具备L3级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5] - 广汽计划第四季度推出首款L3级智驾车型 [5] 车企组织架构调整 - 奇瑞成立国内业务事业群 下设四大事业群 [5] - 吉利与极氪正式签署合并协议 推动"一个吉利"战略 [5] - 理想汽车调整"系统与计算群组" 新成立算力资源部和企业智能部 [5] 行业利润率与盈利状况 - 汽车行业利润率不断下滑 2020年到2024年利润从2151亿元下滑至654亿元 缩水达7成 [6] - 今年1~6月汽车制造业利润率为4.8% 低于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15%的营业收入利润率 [6] - 除赛力斯外 多家上市乘用车企预计净利润亏损 [6] - 赛力斯上半年净利润27亿~32亿元 同比增长66.20%~96.98% [7] - 广汽集团上半年由盈转亏 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8.2亿~26亿元 [7] - 北汽蓝谷预计上半年净利润-24.5亿至-22亿元 [8] - 江淮汽车预计上半年净利润-6.8亿元左右 [8] 行业政策与竞争环境 - 有关部门整治汽车行业"内卷式"竞争 包括工信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等联合召开座谈会 [9] - 政策落地或缓解"价格战" 改善车企利润率 [10] - 专家建议"抓大放小"和资源整合以根治"内卷式"竞争 [11]
广汽集团(02238) - 截至二零二五年七月三十一日止股份发行人的证券变动月报表


2025-08-05 12:06
股本情况 - 本月底A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7,383,697,595股,股本7,383,697,595元[1] - 本月底H股法定/注册股份数目为2,813,368,305股,股本2,813,368,305元[1] - 本月底法定/注册股本总额为10,197,065,900元[1] 股份发行 - 本月底A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7,368,897,741股,库存14,799,854股[2] - 本月底H股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2,813,368,305股,库存0股[2] 股份期权 - 本月内A股股份期权上月底与本月底结存数目均为186,764,320股[3] - 本月内因行使A股股份期权发行新股数目为0股,转让库存股份0股[3] 股份变动 - 本月内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总额增减为0股[5] - 本月内库存股份总额增减为0股[5] 其他 - 有关香港预托证券的资料不适用[6]
中国汽车业_反内卷及其潜在受益者_将广州汽车和中升集团评级上调至增持-China Autos_ Anti-involution and its potential beneficiaries_ Upgrade Guangzhou Auto and Zhongsheng Auto to OW
2025-08-05 11:19
中国汽车行业及公司分析纪要 一、行业概述 1. **政策背景** - 中国政府近期推出"反内卷"政策,旨在遏制新能源汽车等面临产能过剩和价格环境恶化的行业的不理性竞争[2][8] - 政策目标包括淘汰落后产能、缓解通缩性价格压力,为行业带来更好的利润率、利用率和估值[12] 2. **行业现状** - 2024年平均产能利用率约70%,但不同车企差异显著(Top 10车企>70%,其余60家<60%)[6][16] - 市场集中度不足:Top 10品牌仅占1H25市场份额的55%(健康水平应为65-70%)[6][18] - 预计2025/26年行业利用率将降至68%/69%(2023/24年为74%/70%)[15] 3. **车企分类** - 领先中国品牌(BYD/吉利/长城):依靠规模、成本和垂直整合优势[25] - 新势力(华为/小米/蔚小理):专注数字内容和车联网解决方案[25] - 外资合资企业:丰田/大众/奔驰最具竞争力,其他如PSA/雷诺等已退出[23][25] 二、核心公司分析 广汽集团(GAC) 1. **评级调整** - A股(601238 CH)从减持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从3.5元上调至11元(+42%空间)[10][40] - H股(2238 HK)从减持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从1.8港元上调至5港元(+57%空间)[10][68] 2. **投资逻辑** - **自主品牌重组**:整合研发/设计/营销,预计2026年亏损收窄,销量增长8%[41][42] - **合资业务**: - 广丰产能利用率达90%,将推出BZ5/BZ7等成本竞争力BEV车型[42][46] - 广本计划2H25-1H26推出基于广汽平台的新能源车型[42][47] - **华为合作**:豪华品牌"华望"首款车型预计1H26上市(起价25万元)[48] 3. **估值基础** - H股当前PB仅0.2x,历史业绩反弹期PB曾上涨88-160%[52][62] - 目标估值:H股0.4x PB/A股1x PB(低于历史平均1.0x/1.6x)[59][62] 中升控股(0881 HK) 1. **评级调整** - 从中性上调至增持,目标价从12港元上调至20港元(+48%空间)[10][86] 2. **投资逻辑** - **奔驰经销商网络重组**:计划削减15-20%低效经销商,中升作为龙头将受益[88] - **强产品周期**:奔驰2026-27年将推出约30款新/改款车型(含BEV和ICE)[88] - **利润率改善**:新车销售毛利率预计从-2%回升至-1%(售后业务毛利率7-8%)[88] 3. **盈利预测** - 2025-26年盈利预测下调17-19%,反映短期保守预期[84] - 采用11x 2026E PE估值(低于历史平均14x)[92][97] 三、行业趋势与早期信号 1. **价格环境改善迹象** - BYD调整经销商库存目标,并提供666元/车的现金补偿[38] - 奔驰/宝马已在中国关闭约30家经销商(占网络4-5%),目标1H26完成重组[38] - 政府加强价格监管,调查低于成本定价行为[38] 2. **长期市场份额预测** - 中国品牌份额已从2023年57%升至1H25的68.5%,预计将加速向80%迈进[32] 四、风险提示 1. **广汽集团** - 合资企业销量/盈利不及预期[63][80] - 自主品牌业务复苏慢于预期[63][80] 2. **中升控股** - 新车销售业务持续亏损[88] - 豪华车市场需求疲软[98] 五、其他重要数据 1. **财务指标对比** | 指标 | 广汽A股 | 广汽H股 | 中升控股 | |---|---|---|---| | 2025E PE | 332x | 125x | 9.6x | | 2025E PB | 0.7x | 0.3x | 0.6x | | 股息率 | 0.6% | 1.7% | 5.2% | [57][73][90] 2. **股价表现** - 广汽H股年初至今-5%(恒生国企指数+29%)[51] - 中升控股年初至今+8%[85]
车厂300万/500万辆年销目标扎堆,消费者都不够用了
36氪· 2025-08-05 09:43
中国车企销量目标规划 - 多家中国车企提出2030年500万辆年销目标:一汽集团计划5年内实现[1] 长安汽车2030年目标500万辆[1] 吉利控股2027年目标500万辆[1] 比亚迪2025年目标500万辆[1] - 四家车企设定2024年300万辆目标:长安/吉利/奇瑞/东风集团均计划今年达成300万辆销量[3] - 头部车企2024年目标总和超2500万辆:比亚迪550万/上汽450万/一汽345万/四家各300万合计达2500万辆规模[3] 历史目标与实际完成情况 - 国际车企2025年目标普遍落空:丰田电动车目标550万辆(上半年纯电仅8.2万)[4] 大众电动车目标150万辆(上半年实际46.5万)[4] 通用电动车目标100万辆已落空[5] - 中国车企2025年目标完成度堪忧:一汽集团目标从600万下调至345万[6] 广汽集团目标从350万修正为230万(上半年完成率32.8%)[6] 吉利目标从365万修正为271万再调至300万[6] - 新势力目标大幅缩水:理想汽车从160万目标降至64万[9] 长城汽车2024年目标190万实际完成123万(完成率65%)[9] 恒大汽车100万目标随公司倒闭落空[9] 销量目标设定动因分析 - 资本市场融资需求:高目标可作为吸引资本投资的敲门砖[11] 新势力车企通过激进目标获取资源(如理想年销3万时立百万目标)[11] - 内部管理激励手段:通过高目标推动体系能力提升(完成150万优于定100万完成80万)[12] - 行业竞争姿态展示:目标高低常被解读为企业实力强弱[12] 影响经销商/供应商信心体系[12] 300万辆级目标的体系能力要求 - 需具备10%以上市场占有率:在3000万辆大盘中需达到绝对主流品牌地位[14] - 需要完备的产业体系支撑:10个以上生产基地协同[14] 覆盖广泛的供应链体系[14] 多元产品矩阵覆盖细分市场[14] - 依赖持续技术创新迭代:保障新用户获取和存量用户升级[16] 需要配套人才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16] 行业竞争格局演变 - 目标制定趋向务实化:长安新能源占比33.3%接近原定35%目标[7] 多家车企通过战略调整提质增效(吉利/奇瑞/长安组织架构优化)[16] - 竞争焦点从数量转向质量:行业逐步从"目标数字竞赛"转向"体系能力建设"[16] 缺乏竞争优势的车企高目标难以实现[16] - 市场容量存在天花板:四大车企2000万辆目标占全球9000万辆市场近四分之一[1] 国内市场竞争加剧消费者需求饱和[3]
广汽集团获融资买入0.13亿元,近三日累计买入0.60亿元
金融界· 2025-08-05 08:29
融资交易数据 - 8月4日广汽集团获融资买入额0.13亿元 居两市第1040位 [1] - 当日融资偿还额0.10亿元 净买入283.86万元 [1] - 最近三个交易日(31日-4日)分别获融资买入0.34亿元 0.13亿元 0.13亿元 [1] 融券交易数据 - 8月4日融券卖出4.37万股 净卖出2.50万股 [1]
极狐汽车与广汽能源开启充电网络共享合作,双方共享近20000根公共桩
凤凰网· 2025-08-04 13:59
充电网络合作 - 极狐汽车与广汽能源共享近20000根公共充电桩 实现道闸免停和占位费权益 [1] - 极狐用户可通过官方APP直接使用广汽能源公共充电网络 [1] 销量表现 - 极狐汽车7月交付量达9436辆 同比增长50.35% [1] - 北汽新能源7月总交付量为12189辆 [1] 新产品规划 - 极狐T1将于8月下旬开启预售 定位为A0级车型 [1] - 新车采用全新内外饰设计语言 前排座椅可完全放平与后排形成纯平空间 [1] 行业充电网络建设 - 广汽埃安已构建6纵11横高速快充网络 [1]
广汽20年来首现亏损,董事长冯兴亚反思战略失误
搜狐财经· 2025-08-04 09:58
业绩表现 -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预计亏损18.2亿元至26亿元 扣非净利润预计亏损21.2亿元至32亿元 为2005年以来首次中期亏损[1] - 第一季度亏损7.3亿元 第二季度亏损扩大至11.3亿元至18.7亿元[5] - 2024年销量同比下降20%至200万辆 归母净利润锐减81.4%至8.24亿元 扣非净利润由盈转亏43.51亿元 同比暴跌221.8%[5] 战略失误 - 对增程和插电技术路线存在战略误判 未能把握客户里程焦虑需求 错过技术发展机遇期[5] - 两次拒绝与华为深度合作 2019年因华为报价过高拒绝 2023年将AH8项目从联合开发改为自主研发[8] - 公司高管曾公开质疑华为汽车业务能力 认为其合作方赛力斯定位低端[10] 业务结构问题 - 深度依赖的合资品牌广丰和广本持续衰退 自主品牌传祺和埃安未能形成有效支撑[5] - 埃安产品线聚焦纯电领域 缺乏增程和插混车型布局[8] 行业对比 - 理想汽车通过增程技术在中高端市场占据地位 成为继特斯拉、比亚迪后第三家盈利的新能源车企[8] - 比亚迪凭借插混技术引爆市场 登顶全球新能源销冠[8] - 赛力斯与华为深度绑定后业绩爆发 上半年预计净赚30亿元 市值达广汽集团的两到三倍 成为中国第三大车企[10] 战略调整 - 计划开发多款增程和插混车型 首款产品为昊铂HL增程版[8] - 与华为合作成立新品牌"华望" 但较问界、智界等已有合作品牌入场时间滞后[13] - 华为当前已与多家车企建立深度绑定 包括长安阿维塔、东风岚图等 合作红利空间可能受限[13]
跨越80万台里程碑:读懂中国智能MPV专家的进化史
新浪财经· 2025-08-02 19:16
行业格局变革 - 全球汽车产业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品牌在新能源与智能化浪潮中加速改写全球竞争格局 [1] - 中国MPV市场高端领域长期被外资品牌垄断,2017年广汽传祺GM8切入赛道打破合资壁垒 [5] - 2022年4月传祺M8单月销量首次超越别克GL8,终结外资车型20年销冠统治 [7] 公司里程碑与产品突破 - 广汽传祺MPV家族第80万台量产车下线,传祺M8家族第45万台量产车同步达成 [1] - 全新旗舰车型传祺向往M8鸿蒙座舱版首发上市,官方指导价32.99万元,叠加补贴后价格低至29.99万元起 [3] - 传祺M8三年内完成从市场新入局者到主流选择的跨越,2018年首个完整销售月销量突破千辆,次年增长近2倍,第三年突破8万辆 [7] 技术研发与制造实力 - 广汽集团累计投入超500亿元研发资金,汇聚近5000名研发精英及数千名专家团队,实现全栈自研自产 [9] - 传祺向往919航空品质智慧工厂采用9大智造技术+1大精益生产方式+9大精密工艺标准,焊装环节5000+焊点全程AI监控,涂装18道磷化工序使漆面抗刮性提升50% [11] - 五高一山一尘环境耐久验证体系覆盖-40℃极寒到50℃极热、海拔5000米高原到沙漠全地域场景,包含2500余项严苛测试 [13] 产品智能化与安全创新 - 向往M8鸿蒙座舱版搭载华为鸿蒙系统,实现手机与车机无缝流转,支持毫秒级语音交互与连续对话 [15] - 采用宁德时代骁遥超级增混电池,10层安全防护与360°热安全防护,历经超400项远超国标测试,电芯失效率控制在十亿分之一以下 [17] - 八纵十九横超高强度钢车体结构,高强度钢占比85.6%,首创1.5米后风窗气囊与6.4米超长侧气帘形成360°环抱式气囊矩阵 [19] 市场认可与行业地位 - 传祺连续八年蝉联J.D. Power中国新车质量冠军,M8以152分登顶2024中型MPV质量榜首 [13] - M8持续霸榜2021年-2025年上半年中国品牌MPV保值率第一,E8获2025年上半年自主插电混动MPV一年保值率第一 [13] - 公司通过与华为乾崑、宁德时代等顶尖科技企业深度合作,整合精密制造、ICT技术、电池领域优势 [23] 战略愿景与行业影响 - 广汽传祺以广汽三年番禺行动为战略指引,深化技术创新与品质升级 [21] - 从技术引进到自主创新再到生态共赢,标志着中国汽车工业迈入大厂时代 [23] - 80万台MPV里程碑是中国汽车工业高端化、智能化赛道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见证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