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寿(601628)

搜索文档
政策“组合拳”协同发力险资“长钱长投”打开空间
上海证券报· 2025-07-14 03:46
险资入市动态 - 截至7月11日险资举牌上市公司达19次较去年同期增加14次[1][2] - 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新增规模1720亿元多只基金陆续创设[1][4] - 中国人寿新华保险平安人寿太保寿险泰康人寿等已参与长期股票投资试点[2] - 阳光保险附属公司阳光资管获批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2] - 部分中小险企正在申请第三批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资格[3] 政策支持措施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大型国有险企每年新增保费30%用于投资股市预计规模超千亿元[4] - 一季度末产寿险公司股票和证券投资基金余额4.47万亿元[4] - 金融监管总局上调部分档位偿付能力充足率对应的权益类资产比例5%预计拓宽配置上限近5000亿元[5] - 金融监管总局调降险资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释放更多资金用于股票投资[5]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机制为"5年周期+3年周期+当年度"相结合[6] 行业影响与建议 - 偿付能力充足率随权益持仓增加而动态衰减部分险企对增配权益持审慎态度[7] - 建议优化偿付能力计量标准包括提升长期业务未来盈余计入核心资本比例等[7] - 建议对高股息蓝筹股科创板等单独设置更低风险因子优化资本占用[7] - 建议扩大权益法核算试点允许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豁免短期波动计量[7] - 长周期考核机制有利于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推动资产与负债匹配[8]
引导长期稳健投资 险资长周期考核指标权重达70%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53
政策发布与背景 - 财政部发布《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自印发之日起施行,国有商业保险公司2025年度绩效评价据此执行,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可参照执行 [1] - 《通知》是对此前一系列相关政策的细化,落实《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工作的实施方案》有关要求 [1] - 多家国有保险公司表示《通知》有利于保险资金发挥长期资本、耐心资本的"压舱石"作用 [1] 考核方式调整 - 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经营效益类绩效评价指标"净资产收益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的考核方式 [2] - 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和5年周期指标的计算权重分别为30%、50%和20%,长周期指标权重合计达70% [2] - 长周期考核机制将显著降低资本市场短期波动对国有险企的影响,提升险企对市场波动的容忍度 [2] 行业影响与公司反应 - 中国太平集团表示《通知》有助于保险机构淡化短期业绩考核,聚焦提升大类资产配置能力,发挥保险资金规模大、期限长的优势 [2] - 中国人保认为加强长周期考核有利于引导保险资金加大权益市场布局,提升对投资收益短期波动的包容性 [3] - 中国人寿集团表示《通知》有利于提高权益类投资占比,增加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助力资本市场长期稳定健康发展 [4] 投资管理要求 - 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要提高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坚持长期投资、价值投资、稳健投资,完善内部中长期考核机制 [5] - 中国人寿集团表示将认真贯彻落实长期稳健投资相关要求,积极发挥好头雁引领作用 [5] - 中国太平集团表示将持续优化以长期价值投资为核心的考核体系,提升专业能力和风控水平 [5] 监管趋势与市场展望 - 监管部门近年来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动作频频,包括上调部分保险公司权益类资产投资比例上限至50% [6]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年内开展第二批、第三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改革试点,批复试点资格总金额1720亿元 [6] - 保险资金股票投资的风险因子调降10%,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更大规模的长钱入市值得期待 [6]
保险机构精心书写“养老金融”大文章
证券日报· 2025-07-13 23:42
银发经济与养老金融发展前景 - 预计2035年60岁以上人口将突破4亿,银发经济规模有望达到30万亿元 [1] - 养老金融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是新兴的"蓝海"市场 [1] - 保险机构通过创新产品和完善服务持续探索养老金融多元化发展模式 [1] 长期护理保险(长护险)发展现状 - 长护险作为社保"第六险",是解决失能人员长期护理难题的重要举措 [2] - 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累计支付长护险基金近1.3亿元,惠及近8000名重度失能群众 [2] - 中国人寿寿险公司已参与承办80个长护险项目、130多个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项目和200多个大病保险项目 [3] - 阳光财险承保7省15个地市长护险和慢病保险项目,为超1075万人提供健康风险保障2万亿元 [3] 养老金融专属产品创新 - 中国人寿寿险广东省分公司推出"银龄安康行动",十年累计赔付超190万人次、赔付金额达23亿元,推动老年群体医保外综合报销率提升15个百分点 [4][5] - 阳光人寿推出29款长期人寿保险及长期年金保险产品,并开发9款符合个人养老金政策的养老年金保险和两全保险 [5] - 阳光人寿开发4款税优健康险产品,涵盖税优定期重疾险、税优医疗险和税优护理险 [5] 适老化服务优化 - 阳光人寿线上线下结合优化服务,线下网点配备适老设备,线上提供多元出单方式和语音播报功能 [6] - 中国人寿寿险江西省分公司在100个柜面网点配置适老化设施,开设"银发绿色通道",去年累计服务临柜银发客户11.56万人次 [6] - 中国人寿寿险江西省分公司推出"一对一专属陪同服务",解决老年人操作智能设备难题 [6]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点评:拉长资产端考核周期,险资入市提速
国信证券· 2025-07-13 20:5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知》将70%考核权重锚定三年以上周期,有望化解保险资金属性与考核错配矛盾,释放险资增量资金潜力,结合配套措施,险资将加大入市规模,短期注入流动性,长期推动红利资产配置诉求,建议关注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财险、新华保险 [2][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项 - 2025年7月11日,财政部发布《通知》,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绩效评价指标,新增五年周期考核权重,推动险资长期入市 [2] 政策核心 - 政策将国有商业保险公司核心绩效指标考核方式升级,权重分别为当年度30%、三年周期50%、五年周期20%,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实施,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可参照执行,旨在破解保险资金“长钱短投”矛盾 [3] - 此次调整强化长周期考核权重与覆盖期限,三年及五年周期权重合计达70%,远超当年度的30%,拉长考核周期可“熨平”短期波动对业绩的影响,优化险资资产负债匹配 [5][6] - 本次调整是对2025年1月六部门方案的落实,也是2023年10月财政部考核后的进一步深化 [9] 资产负债匹配升级 - 《通知》对保险公司资产负债匹配能力提出精细化要求,包括加强资产负债精细化管理、提升投资能力专业化、加强负债端成本管控,预计将降低资产负债错配风险 [10]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本次政策下相对受益的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中国财险、新华保险 [2][12]
非银行业周报20250713:中报业绩催化下,非银板块有望迎β和α共振-20250713
民生证券· 2025-07-13 20: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中报业绩催化下,非银板块有望迎β和α共振 [1] - 险资“长钱长投”新规发布,助力资本市场中长期资金供给,推动险企资产和负债更为匹配 [1] - 1H25 券商业绩有望保持较快增速,中型和小型上市券商表现出更强的业绩弹性 [2] - 中证协发布《实施意见》,强化自律管理有望推动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 [3] - 年初至今政策定调积极,有望提振市场情绪并推动估值持续修复,关注非银各细分领域投资机遇 [4][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 本周(2025.07.07 - 2025.07.11)主要指数均上涨,非银金融(申万)+3.96%,证券Ⅱ(申万)+4.46%,保险Ⅱ(申万)+1.60%,多元金融(申万)+9.30% [8] - 主要个股方面,部分券商和保险股有不同程度涨跌,如中信证券+3.62%,中国人寿 - 2.52% [8] 证券板块 证券业务概况 - 经纪业务:本周沪深两市累计成交 0.72 万亿股,成交额 8.80 万亿元,A股 日均成交额 1.47 万亿元,环比上周+2.25%,同比+118.28% [17] - 投行业务:截至 2025 年 7 月 11 日,年内累计 IPO 承销规模为 391.22 亿元,再融资承销规模为 7959.54 亿元 [17] - 信用业务:截至 7 月 11 日,两融余额 18737.06 亿元,较上周+1.12%,同比+28.39%,占 A 股流通市值 2.17%;场内外股票质押总市值为 27795.22 亿元,较上周+2.04%,同比+17.49% [17] 证券业务重点图表 - 展示 IPO 与再融资承销金额规模、两融余额与同比增速、股票质押市值规模与同比、券商板块市净率(PB)等图表 [19] 保险板块 - 展示 2024 年 1 - 12 月累计寿险保费增速、累计财险保费增速、12 月单月寿险保费增速、12 月单月财险保费增速等图表 [20][22] 流动性追踪 流动性概况 - 货币资金面:本周央行开展 4257 亿元逆回购操作,有 6522 亿元逆回购到期,净回笼 2265 亿元;资金利率多数上行 [28] - 债券利率方面:本周债券收益率上行,1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3bp 至 1.37%,1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2bp 至 1.66%,30 年期国债收益率上行 3bp 至 1.88% [28] 流动性重点图表 - 展示 DR007 和 R007、同业存单到期收益率、1 年、10 年与 30 年期国债收益率、10 年与 30 年国债期限利差等图表 [30][31] 行业新闻与公司公告 行业新闻 - 财政部印发通知推动保险资金建立长周期考核机制,调整经营效益类指标考核方式 [36] - 交易商协会对 6 家主承销商中标承销费启动自律调查 [36] - 中证协发布《实施意见》,明确自律管理工作重点和主要任务 [3][36] - 上交所发布《报告指引》,将沪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 [36] - 国家发展改革委提出高质量推进新型城镇化四大行动 [36] - 港交所 2025 年前 6 个月平均每日成交金额上升 118% [37] 重点公司公告 - 多家券商和公司发布 2025 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多数归母净利润有望同比增长,如国信证券(52% - 76%)、华林证券(119% - 184%)等 [2][37] - 部分公司完成债券发行、股份回购、增持等操作 [37] 投资建议 投资逻辑 - 政策积极有望推动估值修复,险资新规利于权益投资,券商业绩修复趋势有望延续,科创板新政推动投行收入修复,稳定币条例使相关非银机构受益 [4][39] 推荐标的 - 保险:中国太保、阳光保险、新华保险、中国平安、中国人寿和中国财险 [4][40] - 证券:中信证券、华泰证券、中国银河等头部券商 [4][40] - 其他非银机构:众安在线、连连数字、香港交易所、联易融科技等 [4][40]
非银金融周报:明确加强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引导长期稳健投资-20250713
华西证券· 2025-07-13 19:4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本周非银金融申万指数表现良好,跑赢沪深 300 指数,细分板块有不同涨幅和跌幅;“证券业高质量发展 28 条”出台推动券商行业高质量发展;加强国有险企长周期考核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非银金融周观点 市场及板块行情 - 本周(2025.7.6 - 2025.7.12)非银金融申万指数上涨 3.96%,跑赢沪深 300 指数 3.14 个百分点,位列所有一级行业第 3 名;细分板块中证券、保险、多元金融、互联网金融、金融科技分别上涨 4.46%、1.60%、9.30%、5.97%、6.44%;南华期货等涨幅靠前,中国人保等跌幅靠前 [2][15] 券商 - 7 月 11 日中证协发布《意见》,含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及 7 方面 28 条措施;目标是建立适应证券行业高质量发展的自律管理体系,推动形成良好行业发展生态;《意见》为证券业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有望使行业在规范、稳健轨道发展 [3][16] 保险 - 7 月 11 日财政部发布《通知》,完善保险公司绩效考核体系,加强长周期考核;将“净资产收益率”和“(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考核方式调整为“当年度指标 + 3 年周期指标 + 5 年周期指标”,权重分别为 30%、50%、20%;对险企资产负债管理、稳健经营、投资能力提出新要求;长周期考核有助于降低险资对短期波动敏感性,提升入市意愿,稳定市场并获长期回报 [7][17][19] 市场指标 A 股成交 - 本周 A 股日均交易额 14,961 亿元,环比增加 3.8%,同比增加 138.2%;2025 年二季度日均成交额 12,886 亿元,较 2024 年二季度增加 55.7%;2025 年至今日均成交额 13,944 亿元,较 2024 年增加 60.4% [1][20] 投行 - 本周发行新股 1 家,募集资金 181.7 亿元;上市新股 2 家,募集资金 33.4 亿元;2025 年至今 A 股 IPO 上市 54 家,募集金额 413.3 亿元;2024 年 A 股 IPO 上市 100 家,募集金额 673.5 亿元 [1][20] 两融 - 截至 2025 年 7 月 10 日,两市两融余额 18,737.06 亿元,环比增加 0.78%,较 2024 年日均水平增加 19.57%;两市融券余额 132.12 亿元,占两融比例为 0.71% [1][20] 自营业务 - 本周沪深 300 指数上涨 0.82%,中证全债(净价)指数下跌 0.16%;上证指数上涨 1.09%、创业板指上涨 2.36%、科创 50 上涨 0.98%、万得全 A 上涨 1.71% [20][25] 股票质押 - 截至 2025 年 7 月 11 日,市场质押股数 3,086.03 亿股,占总股本 3.77%,质押市值为 27,237.14 亿元 [21] 行业资讯 - 7 月 13 日上交所发布科创板改革配套业务规则,涉及科创成长层、预先审阅、资深专业机构投资者等制度 [42] - 7 月 11 日深交所修订创业板综指数编制方案,7 月 25 日实施,引入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和 ESG 负面剔除机制 [43] - 7 月 11 日沪深交易所明确沪深股通投资者程序化交易报告要求,2026 年 1 月 12 日实施 [43] - 中证协发布《意见》,对证券业自律管理进行系统性部署 [43] - 财政部印发《通知》,优化国有险企绩效考核,“长钱长投”有制度性突破 [45] - 7 月 10 日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会 [45] - 7 月 8 日上海期货交易所业务规则国际化改造落地,8 月 8 日实施 [45] - 7 月 8 日债券通迎对外开放优化举措 [45]
周末要闻回顾: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 存量32家未盈利企业即日起进入科创成长层
快讯· 2025-07-13 16:15
政策动态 - 财政部调整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考核指标 将净资产收益率考核方式改为"当年度指标+3年周期指标+5年周期指标"相结合 权重分别为30%、50%和20% [1] - 工信部推进数字化转型 持续开展制造业新型技术改造城市试点和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 推动重点行业依据数字化转型场景图谱开展转型诊断改造 [1] - 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增设钢铁、水泥、多晶硅行业和国家枢纽节点新建数据中心绿色电力消费比例要求 [2] - 国资委推动国有资本加快向前瞻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中 [3]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金融机构不得以销售业绩作为唯一考核标准 [14] 行业趋势 - 国家电网上半年新增新能源并网容量2.03亿千瓦 同比增长108.7% [20] - 2025年医保目录调整启动 首次新增商保创新药目录 聚焦创新程度高但超出"保基本"定位的药品 [17] -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批评车企发布销量周榜 认为严重误导行业运行情况 [18] - 美国汽车行业担忧特朗普铜关税政策 铜价已创纪录新高 汽车制造成本压力加大 [18] - 德国汽车业人士批评美国关税政策人为制造市场不确定性 已导致汽车价格上涨 [22] 公司动态 - 智元机器人和宇树科技中标中国移动1.24亿元人形机器人采购订单 [18] - 东方财富旗下哈富证券获香港证监会批准提供虚拟资产交易服务 [8][9] - 锐捷网络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160.11%-231.64% 受益于数据中心交换机产品订单加速交付 [22] - 三六零预计上半年亏损2.4-3.2亿元 因销售费用投入增加 [23] - 中金黄金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50%-65% [24] - 永鼎股份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731%-922% 主要因对联营企业投资收益增加 [29] - 三和管桩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增长3090.81%-3888.51% [30] - 高德红外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同比上升734.73%-957.33% [31] 监管与合规 - 上交所发布《科创成长层指引》 32家未盈利企业进入科创成长层 [5] - 中国证监会原发行监管部副主任李筱强被开除党籍 [6] - 元道通信因涉嫌财务数据虚假记载被证监会立案 [7] - 交大昂立因涉嫌信息披露违法违规被证监会立案 [32] - 自然人曹健因内幕交易被证监会罚没超2200万元 [11] 国际动态 - 特朗普宣布对墨西哥和欧盟征收30%关税 [33][35] - 欧盟批评美国关税政策损害双方利益 表示将继续努力达成协议 [35] - 美联储官员表示美国最新关税威胁可能会推迟降息 [35] - 乌克兰外交部称美国军事援助已恢复 [34] - 伊朗收到美方关于重启伊核谈判的信息 [35]
非银金融行业周报(2025/7/7-2025/7/11):险资入市再迎政策支持,稳定币概念叠加中报向好驱动非银板块估值提升-20250713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3 14:0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非银金融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催化、业绩向好驱动券商板块估值有望抬升,保险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预定利率有望于Q3再次下调,预计带动新增负债成本进一步优化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回顾 市场表现 - 本周(2025/7/7 - 7/11)沪深300指数报收4,014.81,区间涨跌+0.82%;非银指数报收1,945.59,区间涨跌幅+3.96%;券商、保险、多元金融分别报收6,789.92、1,297.24与1,398.24,区间涨跌幅分别变化+4.46%、+1.60%和+9.30% [5] - 保险板块A股中国人保(-2.08%)、中国太保(+3.55%)等有不同表现,H股众安在线(+9.24%)、中国再保险(+2.36%)等有不同表现;券商板块涨幅前5为中银证券(+22.56%)、哈投股份(+16.36%)等,无个股下跌 [7] 非银行业重要数据 - 保险行业:截至2025年7月11日,10年期国债和国开债到期收益率分别为1.67%、1.72%,本周分别变化+2.47bps、+3.26bps;国债和国开债期限利差分别为0.30%、0.22%,本周分别变化 - 0.53bps、 - 1.25bps;1年期和10年期企业债信用利差分别为0.25%、0.37%,本周分别变化 - 2.20bps、 - 0.46bps;沪深300指数和恒生中国企业指数本周涨跌幅分别变化+0.82%、+0.91%,较2025年初分别累计变化+2.03%、+19.17%;中债总全价指数、国债总全价指数和信用债总全价指数本周涨跌幅分别变化 - 0.19%、 - 0.17%和 - 0.06%,较2025年初分别累计变化 - 0.66%、 - 0.23%和 - 0.67% [11] - 券商行业:本周沪深北日均股票成交额为14,963.56亿元,环比+3.80%,2025年至今沪深北日均成交金额13,956.64亿元,同比上年+31.22%,2025年7月至今日均成交金额14,635.81亿元,环比 - 1.42%;2025年7月10日,融资融券余额为18,737.13亿元,较2024年底+0.5%,2025年至今两融日均余额为18,323.19亿元,较2024年全年日均余额+16.9%;截止2025年7月11日,市场质押股数3,086.03亿股,市场质押股数占总股本3.77%,市场质押市值27,237.14亿元,大股东质押股数5,009.57亿股,大股东质押股数占总股本比15.37%,大股东未平仓总市值29,132.71亿元 [15] 非银行业资讯及个股重点公告 非银行业资讯 - 财政部2025.7.11印发通知,推动保险资金全面建立三年以上长周期考核机制,新考核指标自2025年度绩效评价起开始实施,有助于提高保险资金投资积极性等 [16] - 深交所2025.7.11修订创业板综指编制方案,7月25日正式实施,引入风险警示股票月度剔除机制和ESG负面剔除机制 [17] - 沪深交易所2025.7.11发布指引,将沪深股通投资者纳入程序化交易报告范畴,2026年1月12日起施行 [18] - 中证协2025.7.11向券商下发实施意见,引导督促证券公司将功能性放在首位 [20] - 国家金管局2025.7.11发布管理办法,金融机构应合理收集客户信息,构建科学合理的销售人员激励约束机制 [21] - 上海国资委2025.7.10围绕加密货币与稳定币开展学习,要加强对数字货币研究探索,探索区块链技术运用 [22] - 中共上海十二届市委七次全会2025.7.8审议通过深化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文件,要强化产学研用衔接耦合,提升创新体系整体效能 [23] - 香港证监会行政总裁2025.7.8表示人民币股票交易柜台纳入港股通技术准备进展顺利,力争近期公布实施细则 [24] 个股重点公告 - 国泰海通2025年4月10日 - 2025年7月9日实际回购6752万股,占总股本0.3830%,实际回购金融12.1亿元 [26] - 国联民生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11.29亿元,同比增长1183%左右 [27] - 华西证券预计1H25归母净利润4.45 - 5.7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025.2% - 1353.90% [28] - 财达证券预计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约3.6 - 4.0亿元,同比增长约51% - 68% [29] - 国信证券预计1H25归母净利润47.8 - 55.3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52% - 76% [30] - 华林证券预计1H25归母净利润2.7 - 3.5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19% - 184% [31] - 国盛证券上半年净利润2.43亿元,同比增长78.25% [32] - 中国人保副总裁田耕任职资格获国家金管局核准 [33] - 红塔证券预计2025年半年度净利润为6.5 - 7.0亿元,同比增长45% - 55% [35] - 方正证券徐子兵因退休辞去执行委员会委员、副总裁职务 [36] - 南华期货境外孙公司获批成为Cboe clear清算会员 [37] - 越秀资本预计1H25归母净利润14.7 - 15.8亿元,较上年同比增长45% - 55% [38] - 西南证券控股股东变更事项正按规定申请行政许可,具有不确定性 [39]
险资加速入市超2000亿元 保险系私募基金陆续成立
中国经营报· 2025-07-13 13:32
保险资金加速涌入资本市场 - 在监管政策引导与利率下行驱动下,保险资金正通过私募基金加速进入资本市场,鸿鹄基金三期1号和2号于7月7日成立,7月8日完成备案 [1] - 鸿鹄基金三期1号规模为225亿元,新华保险和中国人寿各出资112.5亿元认购 [1] - 自2023年底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启动以来,三批试点规模分别为500亿元、1120亿元和600亿元,总计2220亿元,第一批资金已全部进入股市 [1] 险资巨头设立私募基金动态 - 鸿鹄基金三期1号和2号属于第三批试点基金,管理人为国丰兴华私募基金,由新华资产和国寿资产各持股50% [2] - 2025年以来,中国人寿、中国平安、新华保险等十多家险企密集设立私募基金 [2] - 阳光保险设立阳光和远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规模200亿元,由阳光人寿全额认购 [2] - 平安资管设立恒毅持盈私募基金,首期规模300亿元,定向发行给平安人寿 [3] - 泰康稳行私募基金首期规模120亿元,由泰康人寿作为单一持有人 [3] 私募基金类型与规模 - 大部分新设私募基金为保险资金长期投资试点框架下的私募证券投资基金,少数为私募股权基金 [3] - 人保资本、中意资产等成立保实诚源私募股权基金,规模130.01亿元,人保资本出资100亿元持股76.9172% [4] - 中国太保设立太保战新并购私募基金(目标规模300亿元)和太保致远1号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目标规模200亿元) [4] 私募基金市场现状与特点 - 截至2025年1月末,存续私募基金144071只,规模19.92万亿元,契约型基金占比超80% [5] - 保险资金与私募基金契合度高,具备长期投资、偿付能力稳定等特点 [5] - 私募证券基金设立程序简便,可快速响应市场变化,风控机制严格 [5] 投资策略与方向 - 鸿鹄基金三期1号通过低频交易长期持有中证A500指数成份股,注重股息收益 [5] - 阳光和远基金投资范围包括沪深300指数成份股、恒生港股通指数成份股及相关ETF [6] - 试点基金普遍聚焦基本面好、分红稳定、业绩稳定的标的 [6] - 太保战新并购基金明确投向上海国资改革和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领域 [7] 行业投资偏好 - 一季度险资新进前十大流通股股东的A股公司集中在银行、通信、汽车、电子和医药生物等行业 [7]
《关于引导保险资金长期稳健投资,进一步加强国有商业保险公司长周期考核的通知》点评:长周期考核落地,险资入市再迎政策支持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7-13 13: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Overweight):行业超越整体市场表现 [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通知》作为中长期资金入市的配套政策,旨在缓解险资长周期投资与短周期考核的错配问题,引导险资入市落到实处,扮演好资本市场的“压舱石”角色 [3] - 一揽子配套政策“在路上”,看好险资入市对险企经营及资本市场的积极作用,建议关注后续配套政策落地及分红险转型的积极作用 [4] - 《通知》对险企资产负债管理水平及稳健经营提出进一步要求,当前寿险公司应保持业务盈利性及可持续性,构建适配的负债端经营策略 [5] - 保险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预定利率有望于Q3再次下调,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H)、中国人保(H)、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众安在线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通知》相关情况 - 7月11日,财政部发布《通知》,国有商业保险公司自开展2025年度绩效评价工作开始施行,其他商业保险公司可参照执行 [3] - 《通知》将“净资产收益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权重30%)+3年周期指标(权重50%)+5年周期指标(权重20%)”;将(国有)资本保值增值率调整为“当年度指标(权重30%)+3年周期指标(权重50%)+5年周期指标(权重20%)” [3] 险资入市情况 - 此前险资入市的“堵点”可归纳为四个问题:险资长周期投资与短周期考核的错配问题、利润及净资产波动性提升问题、偿付能力压力问题、实操限制问题 [4] - 自2023年8月本轮“中长期资金入市”首次提出以来,监管推出支持政策,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保险资金运用余额中股票及证券投资基金配置规模合计达4.46万亿元,占比12.8%,较2023年二季度末提升9372亿元;股票投资规模合计达2.82万亿元,占比8.1%,较2023年二季度末提升8103亿元 [4] 险企经营情况 - 多数险企业务经营趋于理性,弱化规模权重,部分头部公司分红险转型成效超预期 [5] - 当前寿险公司主要任务是保持业务盈利性及可持续性,培育资本内生动能,构建适配的负债端经营策略 [5] 投资分析意见 - 保险板块兼具基本面及资金面催化,预定利率有望于Q3再次下调,预计带动新增负债成本进一步优化 [5] - 持续推荐新华保险、中国人寿(H)、中国人保(H)、中国太保、中国平安、众安在线 [5] 上市保险公司估值 - 报告列出了A股和H股部分上市保险公司的股价指标(收盘价、合并总市值、流通市值)和估值指标(25E PEV、PE(TTM)、PB(LF))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