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东鹏饮料(605499)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一片尚未完全激活的“新大陆”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8-25 20:47
行业历史与演变 - 全球能量饮料雏形始于1927年英国药剂师调配的葡萄糖饮品"葡萄适"[1]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经历从外资引入到国货崛起、蓝领刚需到全民日常、提神工具到健康生活符号的演变[1] - 东鹏饮料开创中国能量饮料行业采用PET瓶包装先河[1]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能量饮料市场达千亿规模[3] - 市场规模从2019年770亿元增长至2024年1114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7.7%[10] - 预计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1807亿元 年复合增长率10.2%[10] - 2024年人均年消费量5.3升 预计2029年增至8.4升 年复合增长率9.5%[10] 产品成分与功能 - 能量饮料含牛磺酸、赖氨酸、肌醇、咖啡因、维生素等成分[3] - 牛磺酸是人体必需非蛋白质氨基酸 具有抗运动性疲劳和调节神经组织兴奋性功能[4] - 咖啡因作为中枢神经刺激剂 通过阻断腺苷减少疲劳感并提高注意力[4] - 肌醇属于B族维生素 在细胞信号传导和脂质代谢中发挥作用[5] 消费场景演变 - 传统场景集中于体力劳动和夜间提神[6] - 现TOP3消费场景为运动31.21%、夜间加班30.12%、熬夜学习29.44%[8] - 场景从强功能过渡到日常陪伴 扩展至运动健身、电竞、户外等新兴领域[8] - 电竞场景成为营销重点 东鹏特饮连续赞助KPL和PEL职业联赛[8] 产品创新趋势 - 无糖/低糖配方成为新趋势[6] - 东鹏特饮推出无糖清爽版本 添加L-α-甘磷酸胆碱缓解脑疲劳[7] - Monster推出零糖系列 MATI能量饮料添加冬青茶提取物[6] - 产品覆盖健身人群、年轻白领及轻运动爱好者需求[7] 消费群体变化 - Z世代成为消费主力军 热衷电竞、健身、音乐节等活动[10] - 需求从传统蓝领扩展至白领和学生群体[10] - 能量饮料兼具情绪价值和健康理念载体功能[10] 企业表现 - 东鹏饮料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超107亿元 同比增长36.37%[9] - 归母净利润超23亿元 同比增长37.22%[9] - 自2021年A股上市后连续多个报告期实现高两位数增长 最大年收入增幅超40%[9] 行业前景 - 配方革命、场景破圈和价值重塑推动市场持续扩容[3] - 多元化场景绑定奋斗精神 扩大赛道厚度和宽度[11] - 低渗透率带来高增长潜力 预计向另一个千亿台阶迈进[11]
1500余家上市公司披露半年报六成净利润同比增长
中国证券报· 2025-08-23 04:10
整体业绩概况 - 截至8月22日19时 A股共有1526家上市公司披露2025年半年报 其中921家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 占比60.35% [1] - 净利润同比增幅超过10%的公司有761家 超过30%的有501家 超过50%的有359家 超过100%的有210家 超过300%的有66家 [1] - 净利润规模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567家 超过5亿元的有180家 超过10亿元的有88家 超过50亿元的有19家 超过100亿元的有8家 [2] 行业表现 - 电子 交通运输 农林牧渔 汽车 机械设备 有色金属 家用电器 社会服务等行业营业收入表现较好 [3] - 农林牧渔 建筑材料 电子 电力设备 传媒 钢铁 机械设备等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较高 [3] - 电子行业中消费电子和半导体细分领域业绩突出 农林牧渔行业中养殖和动物保健细分领域改善明显 [3] 重点公司业绩 - 数码视讯上半年营业收入2.65亿元同比增长24.7% 净利润1670万元同比增长2747.64% [2] - 洛阳钼业上半年营业收入947.73亿元同比下降7.83% 净利润86.71亿元同比增长60.07% 产铜35.36万吨同比增长12.68% 产钴6.11万吨同比增长13.05% [2] - 牧原股份上半年营业收入764.63亿元同比增长34.46% 净利润107.9亿元同比增长952.92% 生猪养殖成本降至12.1元/kg以下 [3] - 中国中车上半年营业收入1197.58亿元同比增长32.99% 净利润72.46亿元同比增长72.48% [5] - 吉比特上半年营业收入25.18亿元同比增长28.49% 净利润6.45亿元同比增长24.50% [4] 分红情况 - 截至8月22日19时 A股共有265家上市公司发布2025年中期分红方案 [1][3] - 每10股派现超过1元的公司有188家 超过3元的有77家 超过5元的有38家 超过10元的有15家 [4] - 吉比特拟每10股派发现金红利66元 [4] - 中期拟分红金额超过1亿元的公司有111家 超过2亿元的有77家 超过5亿元的有37家 [4] - 中国中车拟派发现金红利31.57亿元 [5]
半年营收破百亿后,东鹏饮料再掏13亿分红
国际金融报· 2025-08-22 22:48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107.37亿元 同比增长36.37% [2] - 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增长37.22% 两项指标均创历史新高 [2] - 中期分红总额13亿元 每股派现2.5元 [9] - 上市以来累计现金分红7次 总金额66亿元 分红率达63.62% [10] 行业地位与品牌价值 - 赚钱能力位列软饮料行业第二 仅次于农夫山泉 [2] - 以30.8亿美元品牌价值首次跻身全球软饮料品牌前十 [2] - 东鹏特饮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销量位居第一 [5] 产品结构分析 - 能量饮料板块营收83.6亿元 同比增长21.9% [5] - 核心产品东鹏特饮收入占比从90%降至77.91% [5] - 电解质水"补水啦"营收14.93亿元 同比增长213.7% 收入占比跃升至13.91% [5] - 东鹏特饮上半年营收增速较去年同期的33.49%显著放缓 [5] 营销与新品策略 - 上半年销售费用16.82亿元 同比增长37.27% [7] - 渠道推广费支出同比增长61.20% 广告宣传费增长34.30% [7] - 通过运动赛事营销 综艺植入和体育赞助推动新品增长 [7] - 新增多个跨界商标注册 包括方便食品和啤酒饮料类别 [7] 股权结构与财富表现 - 创始人林木勤家族合计持股62.91% [12] - 林木勤父子以685亿元身家位列胡润全球富豪榜第293位 财富年增值380亿元 [12]
东鹏饮料:在广东市场将从产品、营销、渠道多维度发力保持稳定增长
北京商报· 2025-08-22 19:33
公司战略规划 - 在广东市场从产品、营销、渠道多维度发力保持稳定增长 [1] - 产品端拓展电解质饮料、茶饮料、咖啡饮料及地方特色健康功效类(如油柑、陈皮)等品类 [1] - 营销端依托大数据精准投放广告并赞助本土体育赛事与民俗活动 [1] - 渠道端巩固传统渠道合作提升铺货与陈列质量同时拓展线上渠道 [1]
东鹏特饮,00后捧上神坛
盐财经· 2025-08-22 18:28
行业增长态势 - 功能饮料销售额增长超过即饮茶 成为国内增速最快的饮料大类 [2] - 2024年能量饮料市场规模接近1400亿元 约是无糖茶饮规模的2倍 [2] - 2019-2024年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规模从1119亿元增长至1665亿元 五年增幅近50% [8] - 能量饮料人均消费量从2015年不足1升跃升至2024年2.79升 [2] 东鹏饮料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107.37亿元 同比增长36.37% 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 同比增长37.22% [16][20] - 东鹏特饮单品2025年上半年贡献营收83.6亿元 占总营收77.91% 同比增长21.9% [23] - 2021年销量历史性反超红牛 并连续4年蝉联销量冠军 [17] - 国泰君安研报预测2026年东鹏特饮收入将突破200亿 [3] 竞争格局变化 - 红牛2024年全年营收219.8亿元 实现税前利润46亿元 [5] - 东鹏通过高毛利策略绑定渠道商 渠道商毛利空间25%-30% 较红牛高7-8个百分点 [38] - 2025年上半年华北市场营收17.07亿元 同比增长73.03% 西南市场营收12.82亿元 同比增长39.76% [22] 消费驱动因素 - 能量饮料饮用场景前四为运动(31.21%)、夜间加班(30.12%)、熬夜学习(29.44%)和电竞游戏(29.17%) [9] - Z世代贡献功能饮料65%的销售额 [13] - 抖音功能饮料词条达4.5亿次播放 小红书相关浏览量达1689.6万 [13] 产品多元化尝试 - 电解质饮料"补水啦"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收14.93亿元 成为十亿级单品 [24] - 新产品线包括即饮咖啡"东鹏大咖"和鸡尾酒"VIVI鸡尾酒" [24] - "补水啦"毛利率32.09% 低于公司整体毛利率45.14% [24] 渠道战略 - 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放冰柜30万台 计划2025年再投放10-20万台 [37] - 2025年上半年渠道推广费支出涨幅61.20% 主要因冰柜投入增加 [38] - 终端小店销售东鹏单瓶利润是可乐的2倍 年返利总额超5亿元 [38]
软饮料行业深度:后来居上,中国软饮料巨头的平台化之路-东吴证券
搜狐财经· 2025-08-22 10:34
行业发展历程 - 中国软饮料行业发展历经三阶段:90年代中期前为碳酸饮料主导阶段,碳酸饮料占比超50% [1];1995-2014年为多元化增长阶段,本土企业壮大,果汁、茶饮料等品类兴起,百亿大单品频现 [1];2015年至今为结构性增长阶段,瓶装水、功能饮料持续增长,碳酸饮料、茶饮料向健康化、无糖化发展 [1] - 碳酸饮料主导阶段外资与本土企业均发力,可口可乐、百事等海外巨头进入,北冰洋、崂山可乐等本土品牌相继建厂投产 [22];1980-1994年碳酸饮料产量CAGR高达26%,90年代中期碳酸饮料占软饮料比重仍超过50% [22] - 多元化增长阶段软饮料产量从1997年789万吨增加至2014年1.67亿吨,期间CAGR接近20% [26];2008年王老吉营收突破100亿元,2013年娃哈哈营养快线、AD钙奶分别突破200亿元、100亿元,旺仔牛奶达100亿元 [26] - 结构性增长阶段行业产量稳定在1.8亿吨左右,2015-2024年运动饮料、能量饮料、即饮咖啡、瓶装水、碳酸饮料、茶饮料期间CAGR分别为9.43%、8.5%、7.13%、6.24%、5.87%、1.24%,果汁、浓缩饮料、亚洲特色饮料下滑 [30] 行业现状与竞争格局 - 当前行业竞争激烈,传统赛道龙头先发优势明显,新兴成长赛道能实现格局突围 [37];瓶装水、茶饮料、碳酸饮料、能量饮料、运动饮料、即饮咖啡维持较好增势 [37] - 细分赛道集中度差异显著:即饮咖啡、能量饮料、碳酸饮料CR3均超70%,运动饮料、茶饮料、瓶装水、果汁CR3分别为55%、54%、34%、33% [39];2024年瓶装水CR3为33.8%(农夫山泉14.9%、华润怡宝9.9%、百岁山9.0%),茶饮料CR3为54.0%(康师傅21.6%、统一16.8%、农夫山泉15.6%) [39] - 龙头通过"大单品迭代+细分场景渗透"构建护城河,百亿大单品是细分赛道引领者重要门槛 [41];瓶装水赛道农夫山泉体量160亿元、怡宝121亿元,茶饮料赛道康师傅冰红茶、王老吉体量百亿上下,无糖茶东方树叶体量突破100亿元,能量饮料华彬红牛200亿元、东鹏特饮133亿元 [41] - 代表性企业营收规模:2024年农夫山泉饮料业务营收249亿元(即饮茶167.5亿元、包装水159.5亿元),东鹏饮料158亿元(东鹏特饮133亿元、补水啦15亿元),华彬红牛234亿元(红牛210.9亿元),华润饮料135亿元(包装水121.2亿元) [42] 未来趋势与细分赛道机会 - 健康化、功能化是产业发展共识,瓶装水、无糖茶、能量饮料、电解质水、椰子水等赛道高景气度延续 [44];纵向复盘海外发达国家品类演变,核心方向是健康化、功能化 [6] - 瓶装水:2023年中国内地水的包装化率14.4%,相比中国香港22.7%、美国59.7%有较大渗透空间,预计2028年提升至18.9% [6];2023年饮用纯净水/天然矿泉水/其他饮用水零售规模1206/182/762亿元,占比56.1%/8.5%/35.4% [74];中大规格水渗透最快,家庭替代自来水场景增加 [74] - 无糖茶:2024年中国无糖茶占茶饮料比重约20%,对比日本84%渗透率提升空间大 [80];东方树叶市占率75%、三得利乌龙茶10% [95];东方树叶历经十年亏损培育为主流品类,未来下沉市场渗透、功能性延展与文化出海成第二增长曲线 [6] - 能量饮料:美国呈现Monster(34.1%)、红牛(35.2%)双寡头格局 [104];东鹏特饮本土增长同时计划出海东南亚,依托当地企业合作实现区域破局 [6] - 电解质水:外资渠道集中一二线城市,本土龙头布局较晚,低线城市市场机会大 [6];东鹏补水啦有望引领渠道下沉 [6] - 新兴品类:椰子水天然健康属性强,IFBH带动品类快速渗透 [6];气泡水依托差异化创新,元气森林引领品类扩容 [6] 重点公司分析 - 东鹏饮料:实施"1+6+N"战略构建产品矩阵,数字化体系行业领先,覆盖超420万家终端网点 [42];补水啦势能强劲,平台化战略强化,计划出海东南亚 [7] - 农夫山泉:天然水源壁垒、差异化价值锚定,瓶装水重拾份额,无糖茶引领成长 [7];即饮茶业务收入增速目标约15%,包装水业务目标50% [42] - 华润饮料:经营节奏阶段性承压,产能与渠道驱动成长 [9];以"一超多强"产品矩阵为核心创新 [42] - 伊藤园:日本无糖茶龙头,2024年市占率28.7% [78];2024年营收4727.16亿日元(茶饮料占比61.69%),印证"传统产业+极致创新"颠覆力 [87]
东吴证券:软饮料业百亿大单品迭出 健康化、功能化成发展共识
智通财经· 2025-08-22 09:48
行业发展阶段 - 中国软饮料行业经历了碳酸饮料主导(90年代中期前)、多元化增长(1995-2014年)、结构性增长(2015年至今)三大阶段 [1] - 碳酸饮料阶段外资品牌主导 90年代中期碳酸饮料占比超50% [1] - 多元化阶段本土企业崛起 果汁、茶饮料、瓶装水、植物蛋白饮品等多品类发展 [1] - 结构性增长阶段消费需求差异化 包装水及功能饮料保持高增长 茶饮料呈现健康化与无糖化趋势 [1] 当前竞争格局 - 传统赛道龙头先发优势明显 新兴成长赛道也能实现格局突围 [2] - 龙头企业通过"大单品迭代+细分场景渗透"构建护城河 [2] - 百亿大单品是细分赛道引领者的重要门槛 [2] - 瓶装水赛道农夫山泉160亿元、怡宝121亿元 [2] - 茶饮料赛道康师傅冰红茶、王老吉百亿规模 无糖茶东方树叶突破100亿元 [2] - 能量饮料赛道华彬红牛200亿元、东鹏特饮133亿元 [2] - 电解质水、椰子水、气泡水等新兴赛道具备大单品潜质 [2] 未来发展趋势 - 健康化、功能化是产业发展共识 [3] - 瓶装水包装化率将从2023年14.4%提升至2028年18.9% [3] - 无糖茶东方树叶通过长期培育将小众需求变为主流品类 [3] - 能量饮料东鹏特饮规划东南亚出海 重视当地传统渠道 [3] - 电解质水外资集中一二线 本土企业可布局低线市场 [3] - 椰子水、气泡水等天然健康品类兴起 [3] 重点公司 - 东鹏饮料补水啦势能强劲 平台化战略强化 [4] - 农夫山泉瓶装水重拾份额 无糖茶引领成长 [4] - 华润饮料、IFBH值得关注 [4]
软饮料行业深度:后来居上,中国软饮料巨头的平台化之路
东吴证券· 2025-08-21 23:34
行业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1] 核心观点 - 中国软饮料行业经历了碳酸饮料主导、多元化增长、结构性增长三个阶段,当前进入健康化、功能化发展阶段[11][36] - 行业龙头通过"大单品迭代+细分场景渗透"构建护城河,百亿大单品是细分赛道引领者的重要门槛[33] - 瓶装水、无糖茶、能量饮料、电解质水、椰子水等赛道具备高景气度,健康化、功能化是未来发展方向[36][60][117] 行业发展阶段 - 碳酸饮料主导阶段(90年代中期前):碳酸饮料占比超过50%,外资品牌可口可乐、百事引领市场[11][16] - 多元化增长阶段(1995-2014年):本土企业崛起,果汁、茶饮料、瓶装水等品类百花齐放,出现多个百亿大单品[18][20] - 结构性增长阶段(2015年至今):中产阶级崛起推动差异化需求,瓶装水及功能饮料保持高增长[23] 当前竞争格局 - 瓶装水CR3为33.8%,农夫山泉、怡宝、百岁山位居前三[32] - 无糖茶东方树叶市占率约75%,三得利乌龙茶占比10%[87] - 能量饮料CR2达70.6%,红牛、东鹏特饮为主要玩家[138] - 电解质水呈现"一超多强",外星人电解质水市占率约48%[116] 重点赛道分析 - 瓶装水:中国包装化率14.4%,低于美国59.7%,长期增长空间明确[60][61] - 无糖茶:中国无糖茶占比20%,远低于日本84%,渗透率提升空间大[66][70] - 能量饮料:东鹏特饮本土延续增势,海外发力东南亚市场[93][100] - 电解质水:从小众功能品迈向大众必需品,东鹏补水啦引领渠道下沉[110][116] - 椰子水:天然健康属性强,中国内地市场CAGR达82.9%[117][122] 重点公司推荐 - 东鹏饮料:补水啦势能强劲,平台化战略强化,东南亚市场拓展可期[138][139] - 农夫山泉:瓶装水重拾份额,无糖茶东方树叶持续引领成长[145] - 华润饮料:纯净水赛道引领者,探索饮料第二曲线[151][155]
东鹏饮料20250821
2025-08-21 23:05
行业与公司概述 * 行业:东南亚能量饮料市场 * 公司:东鹏饮料 东南亚能量饮料市场核心观点 * **市场规模与增长** - 越南市场规模达108亿人民币,2014-2024年CAGR为12%,高于中国市场增速[2] - 柬埔寨是增长最快的国家之一,2014-2024年CAGR为9.3%,零售规模达60亿人民币[13] - 印尼能量饮料市场规模较小(18.4亿人民币),2014-2024年几乎无增长[10] - 泰国市场规模55亿人民币,过去十年基本持平[12] * **驱动因素** - 人口红利:东南亚国家人口年龄中位数普遍在30岁以下,30岁以下年轻人群占比40%-50%[3] - 可支配收入增长:越南2015-2023年人均可支配收入CAGR为6%[3] - 咖啡因接受度高:越南消费者对咖啡因接受度较高,劳动人口占比56.9%[6] * **竞争格局** - 越南市场CR3达83.3%,天丝红牛占42.3%,本土品牌Number One通过差异化瓶装策略份额提升[2] - 柬埔寨市场Steam品牌市占率从9.1%提升至66.8%,通过低价策略和赞助电竞赛事[13] - 印尼市场CR3达53.5%,天丝红牛占40%,但份额下滑,低价粉状能量饮料份额提升[10][11] - 泰国市场CR3占84%,本土品牌M150、卡拉宝和天丝红牛竞争格局稳定[12] 其他软饮料子赛道表现 * **即饮咖啡和能量饮料增速最快** - 即饮咖啡过去十年CAGR达6.4%,能量饮料为3.9%[8] * **运动饮料市场** - 东南亚运动饮料规模14.9亿美元(约109亿人民币),过去十年CAGR为0.6%[14] - 越南、菲律宾和泰国增速较快,越南CAGR达12%[14] - 美国和日本品牌主导,如宝矿力水特和7UP[14] 东鹏饮料在东南亚市场的机会与布局 * **市场机会** - 东南亚零售渠道以线下夫妻杂货店和小型连锁便利店为主,适合能量饮料销售[5] - 竞争格局未定,当地品牌资金实力薄弱,全球品牌投入较少,中国品牌有机会[17] - 高性价比产品(如东鹏4元500毫升PET瓶装)具备竞争优势[17] * **布局与策略** - 以越南为首战市场,赞助体育赛事、参与展会、与经销商合作[4][17] - 计划在印尼投资建厂,覆盖周边国家[17] - 供应链依靠国内靠近东南亚的工厂(如广东中山、云南、海南)[17] * **未来展望** - 预计东南亚市场远期能量饮料收入规模达50亿元[16] - 特饮大单品中长期目标突破200亿规模,补水啦预计全年30亿,未来收入体量有望突破80-100亿[18] - 公司远期可支撑至少400亿元收入体量,中长期市值空间1,900-2,100亿元[19] 其他重要内容 * **净利率与估值** - 公司目前净利率21%,对标农夫山泉28%,新品规模效应可能提升净利率[19] - 中长期净利润预计84亿元,对应23-25倍PE估值[19] * **风险与挑战** - 印尼市场受宗教文化影响,咖啡因需求较低[10] - 泰国市场已趋饱和,头部品牌选择出海[12] - 缅甸因政治原因未做高假设[15]
饮料乳品板块8月21日涨0.49%,品渥食品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3.58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21 16:30
板块整体表现 - 饮料乳品板块当日上涨0.49%,跑赢上证指数(涨0.13%)和深证成指(跌0.06%)[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品渥食品以1.67%涨幅领涨,一鸣食品以5.15%跌幅领跌[1][2] - 板块成交活跃,伊利股份成交额达19.32亿元,贝因美成交量达190.45万手[1][2] 个股涨跌情况 - 涨幅前三位:品渥食品(涨1.67%至37.03元)、东鹏饮料(涨1.59%至302.75元)、天润乳业(涨1.22%至11.62元)[1] - 跌幅前三位:一鸣食品(跌5.15%至21.73元)、骑士乳业(跌4.03%至11.18元)、阳光乳业(跌3.07%至14.85元)[2] - 龙头股伊利股份上涨0.66%至27.64元,成交69.91万手[1] 资金流向 - 板块整体主力资金净流出3.58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1.1亿元,散户资金净流入4.67亿元[2] - 伊利股份获主力资金净流入7850.57万元(净占比4.06%),东鹏饮料获主力净流入3372.45万元(净占比4.47%)[3] - 养元饮品遭主力净流出252.09万元(净占比-3.96%),佳禾食品遭主力净流出228.53万元(净占比-3.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