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亚迪(002594)

搜索文档
45年,深企“生命活力”启示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25 21:10
南方财经记者 吴佳楠 深圳报道 美国学者雅各布斯曾说:"当我们面对城市时,我们面对的是一种生命,一种最为复杂、最为旺盛的生 命。" 那么城市的生命力源自何处? 在深圳,企业不仅是这座城市产业史诗的参与者,更是创新生态持续奔涌、城市活力永远年轻的深层叙 事。 在深圳经济特区成立45年间,一批批年轻人来到深圳,从工商注册成长为上市公司或独角兽企业创始 人,华为、比亚迪、腾讯、大疆等企业在这里诞生、壮大,推动深圳的企业创新从"三来一补"向"硬核 科技"变迁。 当新赛道接踵而来时,"新茶饮第一股""中国人形机器人第一股""全球智能影像第一股"等接连在深圳诞 生,深圳企业的创新活力再一次释放。 现如今,在深圳,民营经济贡献了全市约50%以上的税收、近60%的增加值、90%以上的就业,民营企 业还为深圳贡献了"6个90%",凸显创新主体地位。截至今年6月底,深圳共有A股上市公司425家,市值 10.39万亿元,分别居全国大中城市第三、第二。 面向城市未来,深圳还有多家硬科技领域的独角兽竞相追逐,企业与深圳将再次共同续写未来有关春天 的故事。 企业迭代,创新不息 "开山第一炮"在蛇口炸响,如同春雷唤醒了南方小渔村,也拉开了 ...
二手车贬值调查:小米昔日还要加价买,如今一年跌八万
第一财经· 2025-08-25 19:56
落地八折的二手车、粗放的交易模式,鱼龙混杂的交易主体、剧烈洗牌的二手车商,构成了二手车交易 市场中的方方面面。 杨超(化名)几乎每天都会分享最新的二手车市场行情,而在全国多个地区的二手车交易市场,车商们 拍摄短视频、直播卖车已成为常态,他们需要通过这样的形式获取更多的客源。与几年前不同,如今的 二手车市场获客成本越来越高,生意难做、行情低迷,亏损是多数车商的现实写照。 硬币的另一边,是二手车保值神话已经破灭。"前几年受疫情影响,消费力下降,大家买车更谨慎;这 两年又赶上新车市场结构大变,新能源新势力扎堆降价,燃油车新车也跟着促销,二手车的残值根本扛 不住。"杨超说。 第一财经记者近日走访二手车市场时发现,二手车的价格与新车市场价格相关,同时也与保值率挂钩。 一些热销的日系车和保时捷也曾因高保值率一度被称为理财产品,但随着新车价格竞争越来越激烈,二 手车的保值率越来越低。 新能源二手车保值率低的问题一直被市场热议。第一财经记者调查发现,新能源二手车"落地打八折"并 非空穴来风。 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和精真估联合发布的《2025年4月中国汽车保值率研究报告》,在2025年4月一年车 龄主要纯电动车型保值率榜单中,除 ...
自主品牌销量破局,全球车型之问待解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8-25 19:51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最新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自主品牌汽车在国内市场的占有率已突破70%,创下历史新高。在全球市场上,中国汽车同样表现抢 眼,"中国制造"占比全球销量已达3成,比亚迪、吉利等品牌首次跻身全球车企前十名。然而,在这份亮丽成绩单的背后,一个关键问题值得深思:当自 主车企在销量上突飞猛进时,我们是否已经拥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全球车型?即像丰田卡罗拉、大众高尔夫那样,能够经得起全球市场考验、具备长期生命 力的产品? 01 高配置≠高适应性 翻开全球汽车销量排行榜,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引人深思:那些真正的全球车型——如丰田卡罗拉、RAV4,本田CR-V,大众高尔夫——往往不以配置丰 富著称。2024年全球单一车型销量冠军特斯拉Model Y,其内饰之"简陋"甚至成为消费者调侃的焦点。这些车型共同的特点在于:核心部件可靠性高、机 械素质过硬、维修便利性佳,而在中国市场上流行的"冰箱彩电大沙发"式的"高大上"配置,在这些车型上难觅踪迹。 "全球车型首先考虑的是普适性,而非配置的堆砌。"某合资品牌全球产品规划负责人指出,"一款车型要销往100多个国家,必须适应从北欧严寒到中东酷 暑的各类环境,必须兼容从德国不限速高速路 ...
网约车巨头优步CEO:中国车企创新和发展速度,堪称非凡
观察者网· 2025-08-25 19:26
【文/观察者网 柳白】 达拉·科斯罗萨西接受播客节目"People by WTF"采访 当被问及为何中国制造商能超越同行时,科斯罗萨西将其归因于激烈的本土竞争。 "中国整车厂和电动汽车行业涌现的创新,是我从未见过的。" "每一个重要的中国城市或省份,都希望他们当地的电动车企业成功,"他说。"现在中国有超过100家整 车厂商,这种自下而上的竞争契合了政府的战略方向。" 在近期的一档播客节目中,美国网约车巨头优步(Uber)CEO达拉·科斯罗萨西对中国电动汽车赞不绝 口,称其"令人难以置信",他还表示,中国车企经历了本土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本质上就是"适者生 存"。 在科斯罗萨西看来,这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格局。 《商业内幕》网站8月25日报道称,"铁磨铁,越磨越利"(iron sharpens iron)这句俗语,或许正好描述 了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比亚迪等车企帮助中国主导了全球电动车市场,同时给美国车企如特斯拉和福特 带来压力。 "一方面有产业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最终的赢家并非'总统的好友',而是在残酷竞争环境中胜出的企 业," 科斯罗萨西说,"因此,从中国脱颖而出的赢家,比如全球知名的吉利和比亚迪,都历经了严 ...
“中国车企创新前所未有”,他还顺便内涵了马斯克
观察者网· 2025-08-25 19:25
【文/观察者网 柳白】 "中国整车厂和电动汽车行业涌现的创新,是我从未见过的。" 在近期的一档播客节目中,美国网约车巨头优步(Uber)CEO达拉·科斯罗萨西对中国电动汽车赞不绝 口,称其"令人难以置信",他还表示,中国车企经历了本土市场竞争的严峻考验,本质上就是"适者生 存"。 《商业内幕》网站8月25日报道称,"铁磨铁,越磨越利"(iron sharpens iron)这句俗语,或许正好描述 了中国的电动车产业。比亚迪等车企帮助中国主导了全球电动车市场,同时给美国车企如特斯拉和福特 带来压力。 今年6月,福特CEO吉姆·法利就曾表示,中国电动车的车载技术、成本和质量都"远远优于"西方。 当被问及为何中国制造商能超越同行时,科斯罗萨西将其归因于激烈的本土竞争。 "每一个重要的中国城市或省份,都希望他们当地的电动车企业成功,"他说。"现在中国有超过100家整 车厂商,这种自下而上的竞争契合了政府的战略方向。" 在科斯罗萨西看来,这是一种"两全其美"的格局。 "一方面有产业政策的引导,另一方面最终的赢家并非'总统的好友',而是在残酷竞争环境中胜出的企 业," 科斯罗萨西说,"因此,从中国脱颖而出的赢家,比如全球 ...
1-7月中国锂电池出口额超411亿美元,7月单月创新高
高工锂电· 2025-08-25 18:34
2025 年前七个月,中国锂离子电池出口延续强劲增长势头。海关数据显示, 1-7 月出口数量达 25.67 亿个,同比增长 18.74% ;出口额 411.43 亿美元,同比提升 26.2% 。其中 7 月单月出口额 70.47 亿美元,同比增长 31.66% ,环比增长 6.77% ,表现尤为亮眼。 从结构上看,动力电池依旧是出口主力。 另有数据指出, 1-7 月,中国动力及其他电池累计出口 150.5GWh ,同比增长 53.1% ,其中动力电池 占比超过 64% 。 除宁德时代继续领跑出口, 比亚迪、中创新航、国轩高科、蜂巢能源、瑞浦兰钧等企业出口增速均跑赢行业均值,成为拉动增长的重要力量。 德国新能源车市回暖 美国市场受制关税 但需求仍在 美国仍是中国第二大出口市场, 1-7 月出口额 74.18 亿美元,同比微增 0.39% ,占比 18% 。尽管关税壁垒高企,美国车企仍依赖中国电池。 例如,通用汽车计划进口宁德时代磷酸铁锂电池,应用于新一代雪佛兰 Bolt 车型。尽管通用强调未来将在本土量产低成本电池,但在过渡期内仍难 以摆脱对中国供应的依赖。 不过,美国电动化进程受政策影响波动较大。补贴政策的调 ...
2025年1-7月动力电池装机量TOP10企业配套主机厂客户分析
起点锂电· 2025-08-25 18:24
行业活动信息 - 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将于2025年8月28日在深圳举办 主题为全链条技术产能跃升与GWH级出货"真"元年 [3] - 活动由金钠科技总冠名 天能钠电协办 规模达600+人 [3] - 赞助及演讲单位包括金钠科技 天能钠电 维科技术 众钠能源等20余家企业 [3] 新能源汽车市场表现 - 2025年1-7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达822万辆 同比增长38.5% [3] -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5.0% 同比提升8.6个百分点 [3] - 动力电池装机量达343.52GWh 同比增长40.2% [3] 动力电池企业竞争格局 - 装机量前10企业为宁德时代 比亚迪 中创新航 国轩高科 亿纬锂能 欣旺达 蜂巢能源 瑞浦兰钧 正力新能 LG新能源 [8] - CR10市场集中度为95.3% 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 [8] - 宁德时代装机量153.46GWh 主要配套客户为吉利(19.48GWh) 特斯拉(14.64GWh) 小米(13.31GWh) [7] - 比亚迪装机量81.16GWh 主要配套自身品牌(64.39GWh) 小鹏(5.99GWh) 小米(3.58GWh) [7] 电池技术路线分布 - 磷酸铁锂电池装机276.56GWh 占比80.5% 同比提升7.2个百分点 [8] - 三元电池装机66.63GWh 占比19.4% 同比下降7.2个百分点 [8] - 方形电池装机334.29GWh 占比97.3% 同比提升0.5个百分点 [10] - 圆柱电池装机7.28GWh 占比2.1% 主要供应商为LG新能源 国轩高科等 [10] - 软包电池装机1.95GWh 占比0.6% 同比下降0.5个百分点 [10] 技术发展趋势 - 宝马集团宣布大圆柱电池即将上车 将搭载第六代eDrive电驱系统 [10] - 该举措预计促进4680/4695大圆柱电池应用 提升圆柱电池市场份额 [10]
韩国五大集团抱团发力电池!
起点锂电· 2025-08-25 18:24
倒计时3天 五家公司将在研发方面深化合作,据悉在去年由于多起电车起火事故,现代起亚提议成立电池安全特别工作组,并在去年 9 月启动联合项 目,研发磷酸铁锂电池,挑战比亚迪及其他中国品牌。 01 失意 2024 2020 年是韩系电池厂的高光之年,当年 Q1 LG 化学全球市占率近三成排名第一,三星 SDI 和 SK On 也总共占据全球两成市场份额。趁热 打铁, LG 新能源和 SK On 也分别从母公司 LG 化学和 SK 创新旗下独立出来,成为新势力。 结果刚独立就遇到了市场变化,随着中国众多汽车品牌纷纷开启电动化之路,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扩大磷酸铁锂电池生产,韩系三巨头的市占率 一路下滑, 2023 年之后更加明显。 2024 年更是让韩系电池厂崩溃,无一盈利。去年 Q4 财报显示 LG 新能源亏损 2255 亿韩元; SK On 亏损 3594 亿韩元;三星 SDI 亏损 2683 亿韩元,换算成人民币都在 10 个亿以上,亏损规模堪比国内锂材料相关企业。 这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有了明显对比,也可以侧面看出三元技术路线优势逐渐减少,而磷酸铁锂技术路线才是未来。 | | 金钠科技总冠名-第八届起点钠电高峰论坛 ...
BYD Is Quietly Building a Global EV Empire -- Here's What Investors Should Know
The Motley Fool· 2025-08-25 17:14
Thinking about investing in the EV revolution? BYD isn't just China's biggest EV maker anymore -- it's quietly becoming a global player.BYD (BYDDY 3.63%), once known primarily as a Chinese battery maker, has rapidly transformed into one of the world's largest electric vehicle (EV) companies. In 2024, it overtook Tesla in global EV sales, signaling that this is no longer just a domestic player -- it's a company with global ambitions.So how is BYD building an international footprint? The answer lies in a deli ...
【快讯】每日快讯(2025年8月25日)
乘联分会· 2025-08-25 16:38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 - 截至2025年7月底中国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总数达1669.6万个,同比增长53%,其中公共充电设施420.2万个(+38%),私人充电设施1249.4万个(+58.8%)[4] 地方政策动态 - 海南自8月25日起增加汽车置换更新补贴限制条件,要求新车在海南注册上牌且登记在申请人名下[5] - 江苏实施新能源汽车车网互动放电价格机制,推动电动汽车作为移动储能单元参与电网调节[6] - 合肥自8月25日起暂停国四排放标准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受理,国三标准车辆继续受理[18] - 重庆2025年下半年安排1.32亿元老旧营运货车报废更新补贴,湖南第三批补贴450台车共计2224.5万元[20] 智能驾驶技术进展 - 特斯拉Model Y L车型通过火山引擎接入豆包大模型(语音控制功能)和DeepSeek模型(AI语音闲聊)[7] - 小鹏P7/G7即将上线全场景VLA功能,实现环境感知、指令理解和驾驶决策,涵盖礼让识别、盲区预判等9类场景[8][9] 企业产能与技术突破 - 比亚迪在马来西亚建设CKD组装工厂,预计2026年投产[10] - 岚图汽车发布全域800V碳化硅高压系统"岚海智混技术",纯电续航360-410公里,综合续航超1400公里,支持5C快充(20%-80%电量需12分钟)[11] - 宁德时代与国网电动在江苏投运首座巧克力换电站[12] 国际汽车产业动态 - 加拿大保留对美汽车及钢铁铝产品关税,取消其他报复性关税[13] - Tata Elxsi与铃木在印度启用云端硬件在环测试中心,强化汽车验证能力[14] - 丰田在泰国推出起价72.9万泰铢的Yaris ATIV混动车型,较原最低价混动车型低6万泰铢,目标首年销量2万辆[15] - Waymo获纽约市自动驾驶测试许可,可在曼哈顿及布鲁克林部分区域开展测试[16] 商用车领域发展 - 华为兆瓦超充技术在四川建成全球首个百兆瓦级重卡超充站,推动电动重卡规模化应用[17] - 锣响集团半挂车混合动力系统入选国家科技成果库[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