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时代(300750)

搜索文档
双融日报-20250901
华鑫证券· 2025-09-01 09:33
市场情绪指标分析 - 华鑫市场情绪温度指标显示当前综合评分为73分,处于"较热"状态,历史数据显示情绪值低于50分时市场获支撑,高于90分时出现阻力 [9][13][20] - 近60个交易日全A情绪指数运行显示大盘情绪指数在20分位过冷线和80分位过热线间波动,当前接近高位区间 [13][20] 热点主题追踪 - 机器人主题受英伟达即将推出新"大脑"产品催化,相关标的包括卧龙电驱(600580)和长盛轴承(300718) [6] - GPU主题获工信部政策支持,强调将加快突破GPU芯片等关键核心技术,相关标的为龙芯中科(688047)和景嘉微(300474) [6] - 稀土主题因产业链座谈会推动与低空经济、机器人产业融合而热度上行,相关标的包括北方稀土(600111)和广晟有色(600259) [6] 资金流向数据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323,685.03万元居首,通富微电(002156 SZ)和宁德时代(300750 SZ)分别以179,799.92万元和144,757.09万元跟随 [10] - 融资净买入前十个股中东方财富(300059 SZ)以152,280.83万元领先,宁德时代(300750 SZ)和工业富联(601138 SH)分别以125,009.52万元和118,697.37万元次之 [11] - 主力资金净流出前十行业集中于SW计算机(-1,412,334万元)、SW电子(-1,015,754万元)和SW通信(-731,966万元) [16] - 融资净买入前十行业以SW电子(480,899万元)、SW通信(299,337万元)和SW电力设备(227,203万元)为主 [18] 行业资金表现 - 主力资金净流入前三大行业为SW电力设备(271,889万元)、SW非银金融(98,747万元)和SW食品饮料(18,175万元) [15] - 融券净卖出前三大行业为SW非银金融(2,785万元)、SW汽车(2,610万元)和SW食品饮料(1,684万元) [18]
动力电池价值话语权争夺战打响
中国汽车报网· 2025-09-01 09:24
宁德时代后市场业务拓展 - 宁德时代旗下后市场服务品牌"宁家服务"在北京、上海和泰国曼谷同步开设直营体验中心,加速向东南亚市场拓展,未来计划覆盖印尼、越南等新兴市场 [2][3] - 宁家服务业务涵盖电池检测、维保、回收、金融保险和二手车流通全场景,并与车企合作共建直营中心,目标在中国实现一般故障8小时修复、疑难故障72小时修复,海外市场实现"零时差"响应 [3] - 品牌成立1周年已在国内7座城市(包括武汉、广州)及海外曼谷落地直营体验中心,泰国为首个海外站点 [3] 后市场商业模式与技术优势 - 商业模式以"技术壁垒+生态协同"为核心,聚焦三电系统(电池为核心),仅维修宁德时代电池,通过原厂技术、正品配件和权威认证保障安全性与可靠性 [4] - 自主研发超声导波无损检测设备可在15分钟内完成电池内部损伤检测,准确率超90%,维修成本降至整包更换的1/10(整包更换成本约10万元,返修成本降至1万-2万元) [6] - 打造"检测-维保-回收-再生"生态闭环,整合45项线上分析和28项线下检测的电池健康评估体系,回收网络县区覆盖率为第三方平台的3倍,实现"72小时极速回收" [8] 行业趋势与竞争格局 - 动力电池后市场迎来发展机遇,因新能源汽车普及率提升和保有量增长,但维修难度随CTP技术应用加大(CTP取消模组结构,电芯直接固定于底壳) [6][8] - 行业从"粗放维修"向"精细化、专业化"转型,政策推动《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将三电系统纳入年检,《动力蓄电池维修标准》明确技术规范 [10][11] - 车企加速自研电池(如极氪金砖电池、广汽埃安弹匣电池2.0),布局后市场,竞争焦点集中于检测标准、配件渠道和全生命周期价值掌控 [9][10] 技术创新与维修效率提升 - 超声导波技术无需拆卸电池包即可检测内部结构性损伤,减少维修波及范围(例如从需拆30个电芯降至5个),提升效率并避免二次损伤 [6][7] - CTP技术维修需安全分离电芯与底壳,传统CTM方案虽便于模块化维修但增加空间、重量和制造成本 [6] - 技术迭代(如磷酸铁锂电池市占率扩大、磷酸锰铁锂电池商业化)和政策催化将为后市场带来新变量 [10][11]
重研发强“内功”上市公司“创新底色”愈加彰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9:21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2] - 整体研发强度达2.33%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 [2] - 113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2] 重点企业研发表现 - 比亚迪以308.8亿元研发投入居A股榜首 同比增长53.05% [2][3] - 中国建筑、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宁德时代等多家企业研发投入均超50亿元 [2]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38.71亿元 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32.28亿元 [6] - 海康威视保持高研发投入水平 重点发展多维感知、AI与大数据技术 [3] 技术创新成果 - 比亚迪发布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 建设兆瓦闪充站 [3] - 宁德时代推出二代神行超充电池、钠新乘用车动力电池等创新产品 [5] - 量产交付587Ah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 发布全球首款9MWh储能系统TENER Stack [6] - 恒瑞医药已获批23款新分子实体药物 100多个自主创新产品处于临床开发 [6] 业绩增长表现 - 比亚迪上半年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 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3] - 恒瑞医药营收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6] - 沈阳化工实现归母净利润6241.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4]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 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 [7] AI技术应用 - 格力电器"AI动态节能技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0% [7]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在云计算业务中占比稳步扩大 [7] - 长春高新系统运用AI提升研发效率 构建企业级智能平台和医疗数智化服务 [8] - 国务院出台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加快全环节落地应用 [8] 行业创新特点 - 上市公司成为科技创新主力军 研发创新驱动主业成长 [1][2] - 龙头企业发挥产业链"链长"作用 在新能源、创新药等领域表现突出 [4][6] - 传统产业通过"差异化、定制化、高端化"战略实现老树发新芽 [3][4] - 企业通过产学研联动提升市场响应速度及产品创新能力 [4]
偏爱金融股公募机构上半年稳字当头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9:21
公募基金上半年持仓变动 - 国泰海通成为净买入金额最高个股 净买入146.12亿元且为唯一超百亿买入标的 [1] - 澜起科技 兴业银行 东方财富 顺丰控股等9只个股净买入金额均超30亿元 [1] - 比亚迪为净卖出金额最高个股 净卖出166.16亿元 [2] - 宁德时代 中兴通讯 海通证券等9只个股位列净卖出金额前十 [2] 金融板块配置逻辑 - 银行经营稳健且风险拨备充足 资产质量持续向好 股息率显著高于长期国债收益率 [2] - 保险行业最困难时期已过 业绩呈现触底回升趋势 [2] - 券商板块性价比突出 部分龙头券商股息率接近银行股水平 [2] 个股市场表现 - 芯原股份上半年股价涨幅逾80% 思特威涨幅逾30% [2] - 7月1日至8月29日期间 澜起科技涨幅近50% 芯原股份涨幅近60% 东方财富涨幅近25% [2] 基金经理操作动向 - 汇添富价值精选混合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净卖出比亚迪均超3亿元 [3] - 兴全合润混合A净卖出宁德时代3.81亿元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净卖出2.91亿元 [3] - 交银新成长混合净卖出贵州茅台5.24亿元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A与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净卖出均超2.5亿元 [3] 市场前景判断 - 权益市场处于较好风险收益区间 整体估值具备长期吸引力 [3] - 悲观预期缺乏长期存在基础 低估值提供优质上市公司股权配置机会 [4] - 科技企业在半导体 创新科技产品及创新药领域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跃迁 [4] 行业投资机会 - 消费领域大众快消品凭借高频低价特性回升 宠物 盲盒 演出等悦己消费产业表现良好 [4] - 制造业以高端制造出海为契机 汽车 创新药 家电等领域展现竞争力 [4] - 中国AI产业通过技术突破推动机器人终端应用 游戏开发及硬件算力全链条增长 [4] - 医药行业依靠创新突破与消费回暖维持增长动力 重点关注创新药械产业链及消费医疗领域 [5][6]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半导体等行业研发强度居前
证券日报· 2025-09-01 08:14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7% 研发强度为2.33% [1][2] - 创业板研发强度4.89% 科创板研发强度11.78% 北交所研发强度4.63%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2] 高研发强度行业分布 - 软件开发 生物制品 半导体 化学制药 医疗器械等行业研发强度均超过10% [2] - 技术壁垒高行业从研发到专利再到市场份额的转化路径清晰 企业积极构建技术护城河应对全球竞争 [3] - 资本市场给予高估值减轻企业短期利润压力 形成研发投入正循环 [3] 重点公司研发表现 - 6家公司研发投入超100亿元 包括比亚迪 中国建筑 中兴通讯 中国移动 上汽集团 宁德时代 [3]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亿元 同比增长53.05% 在电池 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等领域持续创新 [3]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100.95亿元 同比增长17.84% 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 十三大电池生产基地 [3] 研发投入增长特征 - 传统行业上市公司创新意识增强 焦作万方研发投入323万元 同比增长869.97% [4] - 企业将研发视为生存刚需 通过掌握核心技术获得产品定价权和市场主导权 [3][4] - 技术创新带来更高利润空间和更强行业话语权 特别是在高科技和先进制造领域 [4] 未来研发趋势 - 人工智能 新能源 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技术竞争将驱动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支出 [5] -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供政策支持和税收优惠 进一步激励企业创新投入 [2] - 科技创新在国家发展战略中地位提升 研发支出强度有望继续保持上升态势 [2]
重研发强“内功” 上市公司“创新底色”愈加彰显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7:25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2025年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同比增长3.27%,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2] - 整体研发强度达2.33%,同比小幅提升,其中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上市公司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水平3.29和4.44个百分点,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2] 重点企业研发表现 - 比亚迪以308.8亿元研发投入居A股榜首,同比增长53.05%,推出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全域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 [2][3] - 中国建筑、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宁德时代、中国中车、京东方A、海尔智家、海康威视等企业研发投入均超50亿元 [2] - 海康威视持续发展AI与大数据技术,提升研发效率,推进智能物联产品创新 [3] 企业创新成果与业绩 - 比亚迪上半年实现营收3712.81亿元(同比增长23.3%),归母净利润155.11亿元(同比增长13.79%) [3] - 沈阳化工实现归母净利润6241.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通过差异化战略推进高粘度、高发泡等新产品研发 [3][4] - 恒瑞医药上半年营收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研发投入38.71亿元,已获批23款新分子实体药物 [7] 行业龙头创新引领 - 宁德时代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及十三大生产基地,推出二代神行超充电池、587Ah储能电芯等创新产品 [6] - 新能源与创新药领域成为创新突出板块,龙头企业通过技术突破和产学研融合强化产业链地位 [6][7] AI技术应用与成效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在云计算业务中占比扩大,第二季度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 [8] - 格力电器"AI动态节能技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0%,政策推动人工智能全要素智能化发展 [9] - 长春高新以AI驱动研发效率提升,构建企业数据资产并赋能创新药研究 [9][10]
偏爱金融股 公募机构上半年稳字当头
中国证券报· 2025-09-01 07:20
公募基金上半年持仓变动 - 国泰海通成为公募基金净买入金额最高个股 净买入金额达146.12亿元 且为唯一净买入超100亿元个股 [1] - 澜起科技 兴业银行 东方财富 顺丰控股 科大讯飞 杭州银行 分众传媒 思特威 芯原股份净买入金额均超30亿元 [1] - 沪农商行 渝农商行 南京银行 同花顺净买入金额均超20亿元 [2] 金融板块获重点增持 - 国泰海通 兴业银行 东方财富 杭州银行等多只金融股位列净买入前十 [2] - 银行经营稳健且风险拨备充足 资产质量向好 股息率虽降但仍显著高于长期国债收益率 [2] - 保险行业最困难时期已过 业绩触底回升 券商性价比合适且部分龙头股息率接近银行股水平 [2] 科技与制造领域表现活跃 - 芯原股份上半年股价涨幅逾80% 思特威涨幅逾30% [2] - 澜起科技7月1日至8月29日期间涨幅近50% 芯原股份同期涨幅近60% 东方财富涨幅近25% [2] - 科技企业在半导体 创新科技产品及创新药领域实现从跟跑向领跑跃迁 [6] - 中国AI产业借助技术突破推动国产产业链从机器人终端应用到上游算力全链条爆发增长 [7] 蓝筹股遭大幅减持 - 比亚迪为公募基金净卖出金额最高个股 净卖出166.16亿元 [3] - 宁德时代 中兴通讯 海通证券 立讯精密 美的集团 中国银行 五粮液 万华化学 贵州茅台位列净卖出前十 [3] - 汇添富价值精选混合 东方新能源汽车主题混合 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净卖出比亚迪均超3亿元 [3] - 兴全合润混合A净卖出宁德时代3.81亿元 富国天惠成长混合净卖出宁德时代2.91亿元 [3] - 交银新成长混合净卖出贵州茅台5.24亿元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A与汇添富消费行业混合净卖出贵州茅台均超2.5亿元 [3] - 景顺长城新兴成长混合A 易方达消费行业股票 银华富裕主题混合A净卖出美的集团均超2.4亿元 [4] 行业增长动力与布局方向 - 医药行业依靠创新突破与消费回暖维持增长 重点布局创新药械产业链 OTC及消费医疗领域 [7] - 大众快消品凭借高频低价特性率先回升 宠物 盲盒 演出等高附加值悦己消费产业表现良好 [7] - 制造业以高端制造出海为契机 汽车 创新药 家电等领域展现强劲竞争力 [7] - 新能源行业仍处于加速去产能进程 技术领先但产业出清尚需等待 [7]
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证券日报之声· 2025-09-01 01:13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全市场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研发投入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整体研发强度为2.33%同比小幅提升 [1][2] - 研发投入对上市公司发展至关重要 是推动创新和技术进步的主要动力 能助力企业开发新产品和改进现有产品从而提升竞争力 [1] 板块与行业研发强度 - 创业板研发强度4.89% 科创板研发强度11.78% 北交所研发强度4.63% 科技属性进一步凸显 [2] -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3.29个百分点 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高于整体4.44个百分点 [2] - 软件开发 生物制品 半导体 化学制药 医疗器械等行业研发强度居前均超过10% [2] - 技术壁垒高行业从研发到专利再到市场份额的转化路径清晰 企业积极以技术护城河应对全球竞争 资本市场高估值减轻企业短期利润压力形成正循环 [3] 重点公司研发投入 - 上半年研发投入超100亿元公司共6家 分别为比亚迪 中国建筑 中兴通讯 中国移动 上汽集团和宁德时代 [3] - 比亚迪研发投入308.8亿元同比增长53.05% 远超同期净利润增速 在电池电子及新能源汽车等多个领域持续创新 [3] - 宁德时代研发投入100.95亿元同比增长17.84% 在全球设立六大研发中心和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 [3] - 焦作万方铝业研发投入323万元同比增长869.97% 形成煤电铝铝加工一体化产业布局 [4][5] 研发创新战略意义 - 企业将研发视为生存刚需 在新能源汽车半导体等关键领域掌握核心技术就拥有定价权 [3] - 技术创新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保持领先地位的关键 通过研发创新掌握核心技术获得产品定价权和市场主导权 [4] - 技术突破意味着更高利润空间和更强行业话语权 人工智能新能源生物医药等前沿领域技术竞争将驱动企业持续增加研发支出 [4][5]
支持双5C超充,阿维塔06 Ultra增程版上市
观察者网· 2025-08-31 19:37
产品发布与定价 - 阿维塔06 Ultra增程版在成都国际汽车展览会正式上市 售价26.99万元 权益后到手价25.49万元 [1] 市场定位与竞争格局 - 阿维塔品牌定位20万至30万元主流新能源市场 主要竞品包括特斯拉Model 3、小米SU7、小鹏P7和极氪007 [3] - 阿维塔06自4月上市以来累计交付量已超过2万台 [3] - 公司通过双5C超充技术缓解续航焦虑 结合华为智能化配置与《浪浪山小妖怪》等IP联名强化对年轻消费群体吸引力 [3] 核心技术配置 - 搭载华为乾崑ADS 4智能驾驶系统与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 为首批应用该技术的车型 [3][6] - 采用45.06kWh宁德时代5C骁遥超级增混电池 支持双5C超充技术 [3][5] - 新增Ultra增程版标配5C大电池 CLTC纯电续航330公里 综合续航1250公里 支持30%至80%电量充电时间少于10分钟 [5] - 配备1.5T增程专用发动机 功率115kW WLTC馈电油耗5.36L/100km 应用电子机油泵、500Bar燃油喷射等技术降低噪音 [5] 智能驾驶性能 - 华为乾崑ADS 4系统采用全新WEWA架构与192线激光雷达 端到端时延降低50% 通行效率提升20% 重刹率降低30% [5] - "车位到车位2.0"功能实现城区与园区场景无缝衔接 支持ETC及停车场收费站不退出辅助驾驶 可识别警车、外卖员等特殊目标 [5] - 全维防碰撞系统CAS 4.0新增侧向障碍物防碰撞与负向边界识别 可避让排水渠及田坎 后向紧急制动功能覆盖1-60km/h倒车场景 [5] 智能座舱与交互体验 - 鸿蒙座舱HarmonySpace 5新增光随影动功能 氛围灯可根据影片色彩实时调整 [6] 设计与舒适性配置 - 采用猎豹凝势设计理念 车身宽高比1.36 轴长比0.61 车长4855mm 轴距2940mm 配备20英寸轮毂与悬浮车顶 [8] - 搭载越级智能电动门、前排双零重力座椅、英国之宝25扬声器音响及纳米水离子空调等高端配置 [8]
超8100亿元!上半年A股公司加大研发投入
中国证券报· 2025-08-31 19:11
研发投入总体情况 - A股上市公司上半年研发投入超8100亿元 同比增长3.27% 增速较去年同期提升近2个百分点 [1] - 整体研发强度达2.33% 创业板、科创板、北交所研发强度分别为4.89%、11.78%、4.63% [1] - 113家上市公司研发投入超10亿元 926家公司研发强度超10% [1] - 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技术制造业研发强度分别高于整体水平3.29和4.44个百分点 [1] 龙头企业研发表现 - 比亚迪以308.8亿元研发投入位居榜首 同比增长53.05% [2] - 中国建筑、中兴通讯、中国移动、宁德时代、中国中车、京东方A、海尔智家、海康威视研发投入均超50亿元 [2] - 宁德时代在乘用车、商用车和储能领域推出多项创新产品包括二代神行超充电池和9MWh储能系统 [4] - 恒瑞医药研发投入38.71亿元 其中费用化投入32.28亿元 拥有23款获批创新药和100多个在研产品 [4][5]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 - 比亚迪发布全球首个量产乘用车千伏高压架构"超级e平台" 并建设兆瓦闪充站 [2] - 海康威视推进多维感知与AI技术研发 通过提升研发效率使百亿级投入更具价值 [3] - 沈阳化工开发高粘度新产品并实现销售 上半年归母净利润6241.77万元同比扭亏为盈 [3] - 工业富联第二季度AI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60% 云服务商服务器营收同比增长超150% [6] AI技术应用成效 - 格力电器"AI动态节能技术"系列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60% [7] - 长春高新以AI技术驱动研发效率提升 实现分子差异化设计和医疗数智化服务 [7] - 工业富联AI服务器在云计算业务中占比稳步扩大 整体服务器营收增长超50% [6] 创新药行业发展 - 恒瑞医药上半年营收157.61亿元同比增长15.88% 归母净利润44.50亿元同比增长29.67% [4] - 百济神州-U等创新药企业在研发创新带动下经营业绩表现良好 [5] - 医药板块成为资本市场表现最亮眼的领域之一 国产创新药企业快速发展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