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宁德时代(300750)
icon
搜索文档
主力个股资金流出前20:拓维信息流出19.59亿元、领益智造流出17.90亿元
金融界· 2025-08-27 11:15
主力资金流向 - 截至8月27日开盘一小时,主力资金流出前20的股票合计净流出金额显著,其中拓维信息以19.59亿元居首,领益智造和华胜天成分别以17.90亿元和12.52亿元紧随其后 [1] - 资金流出规模较大的股票覆盖多个行业,包括软件开发、消费电子、互联网服务、计算机设备、电池、航天航空等,显示资金撤离范围较广 [1][2][3] - 部分股票虽出现资金流出,但股价仍上涨,如拓维信息涨2.21%、利欧股份涨2.82%、奋达科技涨1.77%,表明资金流向与股价表现存在分化 [2][3] 行业资金分布 - 软件开发行业有两只股票上榜,拓维信息资金流出19.59亿元且股价上涨2.21%,指南针资金流出6.48亿元且股价下跌4.74% [1][2] - 消费电子行业多只股票遭遇资金流出,领益智造流出17.90亿元、奋达科技流出4.02亿元、和而泰流出3.37亿元,其中领益智造和奋达科技股价上涨0.6%和1.77% [1][2][3] - 汽车整车行业资金流出明显,江淮汽车和比亚迪分别流出3.62亿元和3.33亿元,股价分别下跌3.22%和0.7% [1][3] - 电池行业龙头宁德时代资金流出5.12亿元,股价下跌1.43% [1][2] - 银行行业农业银行资金流出3.67亿元,股价下跌1.92% [1][3] 个股表现与资金流向 - 拓维信息资金流出19.59亿元但股价上涨2.21%,显示资金流出与股价上涨背离 [1][2] - 华胜天成资金流出12.52亿元且股价下跌4.22%,资金流出与股价下跌一致 [1][2] - 中国平安资金流出4.76亿元,股价下跌1.73% [1][2] - 中科曙光资金流出5.41亿元但股价上涨0.67%,出现资金与股价分化 [1][2]
“中国新能源电池之都”发展正当时
金融时报· 2025-08-27 10:29
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总营收1789亿元 同比增长7.3% [1] - 2025年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05亿元 同比增长33.3% [1] 技术优势 - 在高能量密度、超级快充、电池安全等方面实现技术突破 [2] - 模拟零下40摄氏度环境下电池仍可正常供电 [1] - 形成研发测试数据和海量实车反馈互相印证的研发闭环 [2] - 在全流程进行技术创新 引领电池向数智化加速转型 [2] 市场地位与产能布局 - 全球锂电行业领先企业 服务超过2043万辆车 [2] - 产品销往66个国家及地区 [2] - 在全球设立十三大电池生产制造基地 [2] - 拥有锂电行业仅有的三座全球灯塔工厂 [2] - 宜宾基地为全球首家电池零碳工厂 [2] 产业链生态 - 宁德市形成涵盖材料-工艺-设备-电芯-模组-电池包-BMS-回收拆解-材料循环再生的全产业链技术布局 [3] - 以两家龙头企业为引领 累计引进建设80多个产业链项目 [3] 金融支持 - 截至2025年7月末获得银行综合授信额度超过3100亿元 较2019年增长一倍以上 [3] - 金融机构采用高额度+低利率模式支持龙头企业产能扩张 [3] - 针对小微企业提供不超过1000万元的纯信用贷款支持 [3]
“人工智能+”行动提出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新能车ETF(515700)开盘涨超0.5%
新浪财经· 2025-08-27 09:56
政策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 - 国务院发布《关于深入实施"人工智能+"行动的意见》,推动智能终端"万物智联",培育智能产品生态 [1] - 重点发展智能网联汽车、人工智能手机和电脑、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智能穿戴等新一代智能终端 [1] - 加快人工智能与元宇宙、低空飞行、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技术融合和产品创新 [1] 新能源汽车产业受益 - 智能网联汽车等新产品发展有望带动电池相关产品需求增长 [1] - 新能车ETF紧密跟踪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受政策催化开盘涨超0.5% [1]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选取50只业务涉及新能源整车、电机电控、锂电设备、电芯电池、电池材料等上市公司证券 [1] 指数成分与产品信息 - 中证新能源汽车产业指数(930997)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55.33%,包括宁德时代、汇川技术、比亚迪等龙头企业 [2] - 新能车ETF(515700)提供多种场外联接产品,包括平安中证新能源汽车ETF发起联接A/C/E类份额 [2]
宁德时代申请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和用电装置专利,改善电池单体的能量密度
金融界· 2025-08-27 09:12
公司专利技术进展 - 公司申请电池单体、电池装置和用电装置专利 公开号CN120545440A 申请日期2025年07月[1] - 专利采用第一加强件设计 与第一极耳连接区域总面积比值为1.0至1.5 提升结构稳定性[1] - 正极集流体厚度≥10μm且<13μm 负极集流体厚度≥4μm且<6μm 实现材料精细化控制[1] - 电解液含质量分数8%至30%羧酸酯类溶剂 优化电池化学性能[1] - 加强件材料与极耳极性匹配 正极极耳用铝/铝合金 负极极耳用铜/铜合金[1] 公司基本运营状况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总部位于宁德市 属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2] - 注册资本达440339.491万人民币 体现规模化运营实力[2] - 对外投资139家企业 参与招投标518次 显示产业链整合能力[2] - 拥有658条商标信息 5000条专利信息 996项行政许可 凸显知识产权优势[2]
A+H模式正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近八成排队者A股市值均超2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06:15
港股IPO市场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超1230亿港元 位居全球交易所前列 [1][2] - 截至8月26日共有11家A股上市公司成功登陆港股市场 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突破800亿港元 [1][2] - 港股市场有超过50只新股成功挂牌交易 募资市场活跃度较去年同期大幅提升 [2] A+H上市公司特征 - 已上市11家公司中近八成总市值超过200亿元 行业龙头效应显著 [1][2] -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6.57亿港元 占11家A+H公司总募资额近一半 [3] - 行业集中于硬科技和消费两大板块 其中新能源、半导体、创新药等领域企业占比突出 [3] 股价表现与估值 - 11只新股中有9只在上市首日上涨或平收 吉宏股份首日涨幅达39.06% [3] - 截至8月26日8家公司股价实现正收益 吉宏股份累计涨幅达144.4% [4] - 部分龙头企业出现H股估值反超A股现象 宁德时代A/H溢价率约为-23% [4] 排队上市企业情况 - 港交所排队企业总数237家 其中49家为已上市A股公司 [5][7] - 排队A股公司中11家市值超千亿元 包括立讯精密(3306.92亿元)、牧原股份(超3000亿元)等 [7] - 近八成排队A股公司市值在200亿元以上 超六成来自科技板块 [7] 政策与市场环境 - 监管环境持续优化 中国证监会2024年4月明确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9] - 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A股上市公司审批流程 显著提升审核效率 [9] - 港股市场回暖及国际资本认可度提升 为A+H上市创造有利条件 [9][10] 未来展望 - 德勤预计2025年港股新股上市达80只 融资2000亿港元 其中A+H新股25只 [11] - A+H模式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 优质企业上市将提升港股市场资产质量和流动性 [9][10]
A+H模式正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近八成排队者A股市值均超200亿元
中国证券报· 2025-08-27 06:12
港股IPO市场总体表现 - 今年以来港股市场IPO募资总额超1230亿港元 位居全球交易所前列 [1] - 港股市场有超过50只新股成功挂牌交易 其中11家为A股上市公司 合计首发募集资金突破800亿港元 [1] - 德勤预计2025年全年在港上市新股达80只 融资2000亿港元 其中A+H新股将达25只 [8] A+H上市公司特征 - 已登陆港交所的11家A股上市公司中 近八成总市值超过200亿元 呈现明显头部效应 [1][2] - 行业集中于硬科技和消费两大核心板块 新能源、半导体、创新药等领域领军企业占比突出 [3] - 龙头企业募资虹吸效应显著 宁德时代港股募资356.57亿港元 占11家总募资额近50% 前三家企业合计募资超630亿港元 占比近80% [2] 上市后股价表现 - 11只新股中有9只在上市首日实现上涨或平收 吉宏股份首日涨幅达39.06% 恒瑞医药和钧达股份分别上涨25.20%和20.09% [3] - 截至8月26日 11家公司中有8家股价实现正收益 吉宏股份上市以来涨幅达144.4% 赤峰黄金和恒瑞医药分别上涨82.68%和71.96% 宁德时代涨幅58.06% [3] - 出现H股估值反超A股现象 宁德时代A/H溢价率约-23% 恒瑞医药A/H溢价率约-3% 反映国际资本对龙头企业高度认可 [4] 排队上市企业情况 - 港交所排队企业达237家 其中49家为已A股上市公司 包括立讯精密(市值3306.92亿元)、牧原股份(市值超3000亿元)、赛力斯(市值超2100亿元)等11家千亿市值公司 [4][5] - 排队A股公司中近八成市值在200亿元以上 行业分布以科技板块为主 电子、计算机、通信、电力设备等领域企业占比超60% [5] - 另有40多家A股公司已公告拟赴港上市但未递表 其中17家市值超200亿元 电子、机械设备、电力设备行业公司数量居前 [6] 市场驱动因素 - 政策环境持续优化 2024年4月证监会支持内地行业龙头企业赴港上市 港交所2024年10月优化审批流程提高效率 [7] - 港股市场流动性改善和估值提升增强吸引力 A+H股价差收窄 国际长期资本对科技企业成长性具有较强认同 [7] - 香港市场提供国际化融资平台 帮助企业塑造国际品牌形象 优化股东结构 支持海外战略 [7]
宁德时代股价微跌0.27% 大宗交易折价近20%
金融界· 2025-08-27 02:00
股价表现 - 截至2025年8月26日收盘价为289.50元,较前一交易日下跌0.27% [1] - 当日开盘价287.02元,最高价290.99元,最低价285.58元,振幅1.86% [1] - 成交额66.49亿元 [1] 大宗交易 - 发生2笔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0.07万股 [1] - 成交金额2339.15万元,成交均价232.29元 [1] - 成交均价较收盘价折价19.76% [1] 资金流向 - 8月26日主力资金净流出7.24亿元 [1] - 近五日主力资金累计净流出1.69亿元 [1] 公司业务 - 主营业务为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及电池材料的研发、生产和销售 [1] - 全球领先的动力电池供应商 [1] - 产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储能电站等领域,客户覆盖全球主流车企 [1]
“A+H”模式成中企国际化重要资本路径
证券日报· 2025-08-27 00:24
A+H上市趋势 - 8月以来近20家A股公司宣布赴港上市计划 包括格林美 华勤技术 科兴制药等企业 [1] - 立讯精密 胜宏科技 军信股份 星环科技等公司正式向港交所递交H股发行上市申请 [1] - A+H双轨模式成为企业国际化发展和叩开国际资本市场大门的高效途径 [1] 港交所制度优化 - 港交所IPO新规于8月4日生效 建簿配售最低分配比例由50%下调至40% [1] - 公开认购部分推出"二选一"灵活分配机制 降低制度门槛和合规成本 [1] - 新规让发行人在融资中更具主动权 并兼顾不同类型投资者需求 [1] 企业战略动机 - 企业通过A+H上市推进全球化战略 提升国际品牌形象与综合竞争力 [1] - 资产规模大 资本开支高 国际化业务成熟的企业成为模式主力军 [2] - 港股市场为企业跨国并购 海外建厂等动作提供重要融资通道 [2] 资金流动动态 - 2025年上半年通过港股通净流入南向资金累计超7300亿港元 达去年全年90%以上 [2] - 截至8月20日EPFR口径显示被动外资流入港股约123.7亿美元 [2] - 单个港股IPO平均吸引30家机构投资者 中东和北欧主权基金配置比例显著提升 [3] 估值与流动性影响 - A+H架构有效平抑单一市场波动带来的估值风险 [2] - 双平台运作成功扩大投资者基础 优化国际股东结构 [3] - 以宁德时代为例 港股上市后吸引国际长线资金 估值合理性显著提升 [2] 行业结构变化 - 新兴领域公司加入A+H上市行列 包括新能源材料 生物医药等行业 [3] - 与早期集中于金融能源等传统行业形成对比 反映科技产业与国际资本市场深度融合 [3] - 硬科技企业通过香港市场获得与技术优势相匹配的长期资金 [3] 发展前景展望 - 政策支持加码和制度持续优化推动A+H模式迈向高质量发展新阶段 [3] - 更多具备国际竞争力的中国企业将通过该路径实现资本与战略全球化布局 [3] - 模式成熟是中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深化的必然结果和企业提升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抉择 [3]
中国电池行业洞察报告(基于 EVE 数据)-China Battery Read-through from EVE results
2025-08-26 21:23
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为中国电池行业 重点关注动力电池和储能系统电池 [2] * 核心讨论公司为亿纬锂能 同时提及宁德时代 国轩高科 中创新航 瑞浦兰钧 孚能科技 欣旺达 海辰储能 比亚迪等主要电池制造商 [2][8][23] 核心观点和论据 **亿纬锂能业绩与经营状况** * 公司上半年核心盈利增长18% 若剔除5.79亿元人民币的股权激励和坏账拨备影响 [2] * 动力电池业务核心盈利仅增长8% 尽管销量增长近60% 反映出单位盈利能力的恶化 [2] * 第二季度电动汽车电池平均售价因海外客户占比提升而增长7% [5] * 管理层预计第三季度产量将环比增长15-20% 2026年EV与ESS电池增长指引为30-40% [6] * 资本支出在上半年同比增长104% 管理层指引2025至2027年年度资本支出将达到100亿元人民币 [6] **行业价格与成本趋势** * 近期锂价上涨对电池制造商影响有限 因成本传导合同 长期锂采购协议和锂期货合约的运用 [5] * 电池价格呈现改善迹象 得益于政府反内卷政策和近期锂价上涨 储能电池价格从6月起对低层级客户有所恢复 [5] * 行业正处于资本支出上升周期 由一线和头部二线厂商主导 [6] **美国市场与政策影响** * 尽管有关税和IRA政策 美国储能客户仍持续下单至2027年 订单将由中国和马来西亚工厂供应 [5] * 亿纬锂能继续推进美国产能计划 并计划将三条规划产线中的一条从商用车电池转为储能电池产能 [5] * 公司产能可能被归类为IRA新政策下的禁止性外国实体 因公司在合资企业中仍拥有董事席位 [5] **财务数据比较** * 亿纬锂能上半年EV+ESS电池出货量50GWh 同比增长45% [8] * 宁德时代上半年EV+ESS电池出货量274GWh 同比增长34% 储能电池出货52GWh 同比增长13% [8] * 比亚迪上半年EV+ESS电池出货量135GWh 同比增长85% [8] * 瑞浦兰钧上半年出货量32GWh 同比增长199% [8] * 亿纬锂能第二季度单位净利大幅下滑至0.002元/Wh [7][16] * 行业龙头宁德时代单位净利保持稳定 第二季度为0.11元/Wh [7][16] 其他重要内容 * 报告更正了亿纬锂能的建模错误 调整了表1 6 7 9中的数据以及动力电池核心盈利增长率 [23] * 摩根大通对覆盖公司的评级为 宁德时代A股超配 港股中性 亿纬锂能和中创新航中性 国轩高科低配 [2][23] * 报告包含大量详细的财务比较表格 涵盖出货量 平均售价 单位毛利 单位净利 经营现金流和资本支出等关键指标 [7][8][10][12][13][14][15][16][17][18][19][20][21][22] * 披露显示摩根大通与多家覆盖公司存在业务关系 包括做市 投行服务 持有头寸等 [25][26][27][28][29][30]
宁德时代(300750) - H股公告(翌日披露报表)
2025-08-26 20:44
股份数据 - 2025年8月25日开始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379,721,681,库存23,673,350,总数4,403,395,031[3] - 8月26日发行新股2,794股,每股278.9元[3] - 8月26日购回股份344,800股,每股最高290元,最低288.87元,付出99,798,497元[3][12] - 8月26日结束时,已发行股份(不含库存)4,379,379,675,库存24,018,150,总数4,403,397,825[3] 规则相关 - 购回股份后30天内未经批准不得发行新股等[13] - 出售库存股份须按规则披露[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