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辰集团(300972)

搜索文档
万辰集团(300972):公司深度分析:硬折扣时代的渠道新探索
中原证券· 2025-08-15 19:34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4.46元、6.35元、7.85元,对应市盈率33.76倍、23.71倍、19.20倍 [7][84] 核心业务与转型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从食用菌业务转型至零食量贩,2024年量贩业务收入占比达98.33%,传统食用菌业务仅占1.67% [4][38] - 通过收购"陆小馋"、"好想来"等品牌快速扩张,2024年量贩门店突破1.5万家,覆盖全国29个省份,2023-2024年营收年均增长66.6倍 [7][41] 财务表现 - 2024年营收达323.29亿元,同比增长247.86%;净利润从2023年亏损8300万元扭转为2024年盈利2.94亿元 [6][41] - 2025年一季度毛利率回升至11.02%,净资产回报率高达17.44%,显著高于其他零售渠道(0.3%-2%) [7][53] - 单店绩效显著提升:2024年单店收入223.94万元(同比+20.83%),单店毛利20.71万元(同比+197.1%) [75][77] 行业分析 市场规模与增长 - 中国零食市场规模2024年达1.25万亿元(同比+8.7%),预计2026年突破1.4万亿元,年增速6%-8% [8][11] - 零食增速高于白酒(-5.2%)和啤酒(3%),但低于预制菜(15.6%)和保健品(11.5%) [11][13] 渠道格局 - 电商(38%)和商超(30%)为主导,零食量贩渠道占比14%且增速最快 [17][20] - 零食量贩通过36%的加价率(传统商超60%-80%)实现价格优势,供应链扁平化是核心 [26][27] 商业模式优势 - **高周转效率**:2024年存货周转率20.07次、应收账款周转率1424.05次,均远超其他零售渠道 [66][68] - **产品组合策略**:引流类(毛利率5%)、利润类(毛利率30%)、创新类(毛利率30%-35%)三类产品分别占比20%-30%、50%-70%、10%-15% [22][25] - **低费用结构**:2025年一季度销售费率3.31%(百货18.55%)、财务费率0.11%(百货3.95%) [58][59] 竞争格局与扩张 - 行业呈双寡头格局,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与鸣鸣很忙合计市占率75%,其旗下"好想来"门店超1万家 [33][34] - 门店布局以低线城市为主:67%位于四线及以下城市,县域市场平均每县7家门店 [34][35] - 全国仓储网络覆盖50个中心(总面积90万㎡),实现"T+1"配送 [71][72] 盈利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23.73亿元、638.95亿元、715.62亿元,对应增速62%、22%、12% [6][84] - 净利润预计从2025年8.37亿元增长至2027年14.7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32.7% [6][84]
万辰集团(300972)公司深度分析:硬折扣时代的渠道新探索
新浪财经· 2025-08-15 18:38
公司业务结构 - 公司成立于2011年 传统业务为食用菌研发、工厂化培育及销售 产品覆盖国内七大区域并出口东南亚和欧美 [1] - 当前核心业务为零食量贩 2024年量贩板块收入占比达98.33% 食用菌业务收入占比仅1.67% [1] 量贩业务发展 - 2022年切入零食量贩赛道 通过收购"陆小馋"、"好想来"、"老婆大人"等品牌实现全国化布局 [2] - 截至2024年量贩门店突破1.5万家 覆盖全国29个省份 [2] - 量贩营收达317.9亿元 2023至2024年营收年均增长66.6倍 [2] 财务表现特征 - 零食量贩业态具有低毛利率、高净资产回报率特征 [2] - 2025年一季度净资产回报率达17.44% 显著高于其他渠道0.3%-2%的区间 [2] - 2025年一季度净利率为3.59% 仅次于百货渠道的4.5% [2] - 高净利率主要得益于较低的房租、营销、管理等费用率 [2] - 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及总资产周转率均高于其他零售渠道 [2] 业绩预测与估值 - 预测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4.46元、6.35元、7.85元 [3] - 参照8月14日收盘价150.65元 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3.76倍、23.71倍、19.20倍 [3] 发展战略 - 公司深耕量贩渠道 拥有丰富的渠道管理经验 [3] - 未来有望将量贩模式复制到零食以外的商品品类 [3]
休闲食品板块8月15日涨0.89%,万辰集团领涨,主力资金净流出1.96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5 16:37
休闲食品板块市场表现 - 8月15日休闲食品板块整体上涨0.89%,领涨个股为万辰集团(涨幅2.71%)[1] - 上证指数当日上涨0.83%至3696.77点,深证成指上涨1.6%至11634.67点[1] - 板块内涨幅居前的公司包括盐津铺子(2.46%)、煌上煌(1.90%)、立高食品(1.27%)[1] 个股涨跌及交易数据 - 万辰集团成交额达3.25亿元,成交量2.10万手,收盘价154.74元[1] - 跌幅最大个股为桂发祥(-5.45%)和紫燕食品(-5.24%),桂发祥成交额7.59亿元[2] - 煌上煌成交量最高达19.84万手,成交额2.62亿元[1] 资金流向分析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96亿元,游资净流入881.56万元,散户净流入1.88亿元[2] - 万辰集团主力净流入297.61万元(占比0.92%),但游资净流出516.08万元[3] - 立高食品主力净流入224.62万元(占比3.59%),而游资净流出361.42万元[3] - 广州酒家游资净流入207.96万元(占比5.46%),但散户净流出308.64万元[3] 异常资金流动 - 甘源食品主力净流出412.91万元(占比-7.39%),但散户净流入707.40万元(占比12.67%)[3] - 良品铺子游资净流出624.37万元(占比-6.49%),散户净流入799.74万元(占比8.31%)[3] - 元祖股份游资净流入512.63万元(占比13.48%),但主力净流出155.98万元[3]
食品饮料周报:机构“消费观”分歧加大 消费白马股或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证券之星· 2025-08-15 15:22
市场表现 - 沪深300指数和申万食品饮料指数均上涨0.82% [1] - 前五大上涨个股为桂发祥、安琪酵母、天味食品、古井贡酒、山西汾酒 [1] 机构观点 - 开源证券推荐贵州茅台(分红率提升、可持续发展)、山西汾酒(产品结构升级、全国化加快)、西麦食品(燕麦主业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提升)、万辰集团(量贩零食门店扩张、拓展折扣超市新店型)、百润股份(预调酒改善、威士忌铺货较好) [2] - 天风证券推荐酒类强α企业山西汾酒/贵州茅台 大众品看好降本增效(成本下行+内控效率提升)和市占率提升(高成长赛道+拓品类+拓渠道)公司如东鹏饮料/农夫/立高食品/西麦食品/劲仔食品/洽洽食品/百润股份/盐津铺子/卫龙美味/有友食品/新乳业/妙可蓝多/锅圈 [3] 宏观事件 - 市场监管部门抽检饮料11.19万批次 不合格率0.57% 主要问题为微生物指标不达标和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 [4] - 联合国粮农组织7月食品价格指数130.1点 环比上涨1.6% 为2023年2月以来最高水平 肉类和植物油价格上涨抵消谷物、乳制品和食糖价格跌幅 [5] - 法国报告21例奶酪污染所致李斯特菌病病例 其中2例死亡 涉事产品为沙弗格朗公司生产的花皮软质奶酪 [6] 行业新闻 - 公私募机构对传统消费白马股分歧加大 部分资金转战新消费或医药板块 传统消费存在估值修复空间 [7][8] - 白酒企业跨界精酿啤酒 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360亿元 面临产品定位等挑战但具备市场精细化运作能力的企业有望突破 [9] - 头部白酒品牌加码低度酒 五粮液重启29度产品 洋河将推新品 泸州老窖研发超低度酒 茅台推出水果味气泡酒 以吸引年轻消费者 [10] 公司动态 - 贵州茅台2025年上半年营业总收入910.94亿元(同比增长9.16%) 净利润454.03亿元(同比增长8.89%) 茅台酒基酒产量约4.37万吨 系列酒基酒产量约2.96万吨 [11] - 茅台推出"茅台五星70周年纪念酒" 二手平台售价从7000元/瓶涨至8000-30000元/瓶 特殊编号酒款被炒至10万元/瓶 行业人士称真实成交价约1.1万元/瓶 [12] - 茅台酱香酒与美团闪购启动深度合作 首批超千家官方认证门店开业 提供30分钟送达服务 [13] 行业重点数据 - 名酒价格最新值438.00元/瓶 环比上涨2.34% [22] - 奶粉价格最新值2805.00元/吨 环比上涨0.72% [22] - 酒类价格指数最新值286.30 [22] - 成品糖产量最新值33.70万吨 同比下降10.61% [22] 重点公司盈利预测 - 贵州茅台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1896.02亿元 净利润938.83亿元 EPS 74.75元 [23] - 山西汾酒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393.95亿元 净利润132.72亿元 EPS 10.88元 [23] - 万辰集团预计2025年营业总收入545.17亿元 净利润8.56亿元 EPS 4.69元 [23] 行业财务指标 - 食品饮料行业资产负债率34.91% 主营利润率27.19% 净利润率20.52% 存货周转率0.68次 ROE 13.30% 速动比率1.59 营收增速3.92% 净利润增速12.70% [24]
海思科目标价涨幅48% 健盛集团、爱旭股份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9:24
券商目标价涨幅排名 - 海思科目标价涨幅48.00%位列第一 属于化学制药行业 [1] - 万辰集团目标价涨幅41.16%位列第二 属于休闲食品行业 [1] - 伟星新材目标价涨幅38.89%位列第三 属于装修建材行业 [1] - 中国联通目标价涨幅31.97% 贵州茅台目标价涨幅31.81% [2] - 宝新能源目标价涨幅27.41% 鼎阳科技目标价涨幅26.10% [2] 券商推荐家数排名 - 伟星新材获得5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10.80元 装修建材行业 [3] - 卫星化学获得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18.63元 化学原料行业 [3] - 万华化学获得3家券商推荐 收盘价62.51元 化学制品行业 [3] - 燕京啤酒获得2家推荐 双汇发展获得2家推荐 [3] - 鹏鼎控股获得2家推荐 甘源食品获得2家推荐 [3] 评级调高情况 - 双汇发展获开源证券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食品加工行业 [4] - 联影医疗获信达证券评级从"增持"调高至"买入" 医疗器械行业 [4] 评级调低情况 - 健盛集团获东吴证券评级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纺织制造行业 [5] - 爱旭股份获中泰证券评级从"买入"调低至"增持" 光伏设备行业 [5] 首次覆盖情况 - 宝新能源获华泰证券"买入"评级 电力行业 [7] - 北汽蓝谷获西部证券"增持"评级 乘用车行业 [7] - 健盛集团获东吴证券"增持"评级 纺织制造行业 [7] - 峨眉山A获华鑫证券"买入"评级 旅游及景区行业 [7] - 京新药业获华创证券"推荐"评级 化学制药行业 [7] - 九华旅游 容知日新 鼎泰高科等6家公司获得首次覆盖 [7]
海思科目标价涨幅48%;健盛集团、爱旭股份评级被调低丨券商评级观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15 09:00
券商评级与目标价 - 8月14日券商给予上市公司目标价共17次,目标价涨幅排名居前的公司包括海思科(化学制药行业,涨幅48 00%)、万辰集团(休闲食品行业,涨幅41 16%)、伟星新材(装修建材行业,涨幅38 89%)[1] - 8月14日有52家上市公司获得券商推荐,其中伟星新材获得5家推荐,卫星化学和万华化学各获得3家推荐[1] 评级调整 - 8月14日券商调高上市公司评级2家次,包括开源证券将双汇发展从"增持"调高至"买入",信达证券将联影医疗从"增持"调高至"买入"[1] - 8月14日券商调低上市公司评级2家次,包括东吴证券将健盛集团从"买入"调低至"增持",中泰证券将爱旭股份从"买入"调低至"增持"[1] 首次覆盖 - 8月14日券商共给出10次首次覆盖,包括华泰证券给予宝新能源"买入"评级,西部证券给予北汽蓝谷"增持"评级,东吴证券给予健盛集团"增持"评级,华鑫证券给予峨眉山A"买入"评级,华创证券给予京新药业"推荐"评级[1]
「新消费观察」再砸13.79亿元“收权”!万辰集团二代接棒大动作:薄利困境下加速内部整合
华夏时报· 2025-08-14 21:43
公司股权交易 - 万辰集团以13.79亿元收购万优公司49%股权 交易完成后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从26.01%增至75.01% [2][3] - 交易对方为淮南盛裕和淮南会想 核心高管周鹏和杨俊通过这两家公司分别持有万优公司45.08%和3.92%股权 [3] - 类似操作曾在2024年8月进行 当时以2.94亿元收购万好公司49%股权 持股比例增至75.52% [5] 控制权与治理结构 - 公司实际控制人变更为王泽宁 其与一致行动人合计持股56.26% [2][3] - 交易对方周鹏将用约12.69亿元对价购买万辰集团5.27%股份 并将表决权委托给王泽宁 形成一致行动关系 [4] - 杨俊也承诺在交易后12个月内用对价购买公司股份 实现长期绑定 [4] 业务整合战略 - 公司通过收购多个品牌进入量贩零食行业 包括陆小馋、来优品、吖滴吖滴和好想来 2023年10月统一合并为"好想来品牌零食" [5] - 旗下品牌管理分散:好想来属万好公司 来优品属万优公司 吖滴吖滴属万昌公司(间接持股51%) 陆小馋属万兴公司(直接持股52%) [5] - 此次收购旨在优化股权结构 提升治理稳定性 增强管理层长期经营动力 [6] 财务业绩表现 - 公司营收从2022年不到6亿元增至2023年93亿元(同比增1592%) 2024年再增至323亿元(同比增247.86%) [6] - 净利润2023年为-8292.65万元 2024年转为盈利2.94亿元 净利率仅0.9% [6] - 万优公司2024年营收77.12亿元(同比增147.3%) 净利润2.46亿元(净利率3.2%) 2025年1-5月营收41亿元 净利润1.42亿元(净利率3.5%) [6] 业务发展现状 - 万优公司旗下品牌来优品率先布局硬折扣超市 从零食扩展至全品类 截至2025年5月31日拥有3212家直营和加盟门店 [7] - 公司量贩零食门店数从2023年末4726家增至2024年末14196家(净增9470家) 相当于月增789家 截至2025年3月超15000家但增速明显放缓 [8] - 行业进入精细化运营阶段 门店增速放缓 竞争关键转向供应链效率和自有品牌占比 [9] 行业竞争环境 - 硬折扣超市成为新风口 参与者包括湖南鸣鸣很忙、三只松鼠、物美超市以及美团、京东等互联网平台 [8] - 硬折扣超市品类更齐全 满足一站式购物需求 正蚕食量贩零食市场空间 [8] - 量贩零食赛道趋于饱和 未来发展方向包括品类拓宽、自有品牌发展、加入即时零售+团购场景 以及向低线城市下沉 [8][9]
休闲食品板块8月13日跌0.93%,万辰集团领跌,主力资金净流出1.61亿元
证星行业日报· 2025-08-13 16:31
板块整体表现 - 休闲食品板块当日下跌0.93%,领跌个股为万辰集团(跌幅7.00%)[1][2] - 上证指数上涨0.48%至3683.46点,深证成指上涨1.76%至11551.36点,板块表现弱于大盘[1] - 板块内个股分化明显:桂发祥涨停(10.01%),紫燕食品涨6.26%,而万辰集团、黑芝麻(跌3.27%)、煌上煌(跌1.32%)等跌幅居前[1][2] 个股交易数据 - 桂发祥成交量52.51万手居首,成交额7.75亿元,涨幅10.01%位列第一[1] - 黑芝麻成交量73.11万手为板块最高,成交额5.01亿元[2] - 万辰集团虽跌幅最大(7.00%),但成交额达8.05亿元,显示活跃交易[2] - 绝味食品成交量10.15万手,成交额1.61亿元;良品铺子成交量10.65万手,成交额1.43亿元[1][2] 资金流向 - 板块主力资金净流出1.61亿元,游资资金净流出3799.64万元,散户资金净流入1.99亿元[2] - 桂发祥主力净流入1814.76万元(占比2.34%),但游资净流出4594.82万元(占比-5.93%)[3] - 绝味食品获主力净流入859.06万元(占比5.35%),游资净流出17.95万元[3] - 元祖股份主力净流入417.64万元(占比13.24%),青岛食品主力净流入598.58万元(占比13.84%)[3] - 麦趣尔主力净流入237.90万元,但游资净流出584.25万元;良品铺子主力净流入159.23万元,游资净流出591.46万元[3]
基金8月12日参与7家公司的调研活动
证券时报网· 2025-08-13 11:54
调研概况 - 8月12日共10家公司获机构调研 其中7家获得基金参与调研[1][2] - 5家及以上基金扎堆调研公司共5家 奥士康以17家基金调研居首 三鑫医疗14家 万辰集团12家紧随其后[1] - 基金调研公司覆盖电子、医药生物、食品饮料、电力设备及公用事业等行业[2] 公司特征 - 按板块分布 深市主板公司4家 创业板公司3家[2] - 按市值分布 总市值超500亿元公司2家 含千亿级公司蓝思科技 总市值不足100亿元公司1家为三鑫医疗[2] - 业绩表现方面 已披露半年报的3家公司中 三鑫医疗净利润同比增长8.35% 双汇发展同比增长1.17%[2] 市场表现 - 近5日股价上涨公司6家 三鑫医疗涨20.11% 科士达涨14.51% 万辰集团涨11.82%[2] - 近5日股价下跌公司1家 双汇发展跌0.40%[2] - 资金流向方面 5家公司获主力净流入 万辰集团净流入2.57亿元 科士达净流入1.81亿元 湖北能源净流入1668.08万元[2] 调研明细 - 奥士康收盘价40.06元 涨幅5.06% 属电子行业[2] - 蓝思科技收盘价24.09元 涨幅5.29% 属电子行业[2] - 科士达收盘价27.14元 属电力设备行业[2] - 湖北能源收盘价4.61元 属公用事业行业[2]
万辰集团(300972):收购子公司南京万优少数股权 增厚归母净利润
新浪财经· 2025-08-13 08:35
收购交易概述 - 公司拟以现金13.79亿元收购南京万优49%股权,交易完成后直接和间接持股比例将提升至75.01% [1] - 南京万优100%股权总对价为28.15亿元,按2024年净利润计算估值倍数为11.43倍,按2025年1-5月净利润年化计算为8.29倍 [1] - 交易同时涉及福建农开发等方向周鹏转让上市公司5.2714%股权,形成深度绑定关系 [1] 南京万优经营表现 - 2024年实现营收77.12亿元,占上市公司总收入23.86%,毛利率13.3%,净利润2.46亿元,净利率3.19% [2] - 2025年1-5月实现营收41亿元,占上市公司总收入21.77%,毛利率12.34%,净利润1.42亿元,净利率3.45% [2] - 截至2024年底门店数量达3041家,占上市公司门店总数21.42%,主要覆盖华东、华北及华中地区 [2] 上市公司财务表现 - 2025年1-5月累计营收188.39亿元,毛利率10.94%,净利润6.68亿元,净利率3.55% [2] - 同期归母净利润3.59亿元,归母净利润/净利润比例为54%,收购后该比例预计提升至63% [2] 业务发展前景 - 零食量贩业务持续扩张,折扣超市业态打开中长期开店空间,收入保持高速增长 [3] - 规模效应推动盈利能力提升,自有品牌发展带动净利率进一步改善 [3] - 预计2025-2027年营收分别为533.82/600.39/661.64亿元,同比增长65.12%/12.47%/10.20% [3] - 同期归母净利润预计9.28/12.86/14.47亿元,同比增长216.19%/38.53%/12.58%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