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瑞幸咖啡(LKNCY)
icon
搜索文档
进击的库迪,能成为咖啡界的“蜜雪冰城”吗?
新浪财经· 2025-08-05 09:54
编辑 | 咏鹅 引发全民狂欢的"外卖三国杀"随着场外因素主动叫停,在饿了么、美团、京东三家平台的"规范促销"承诺声明中落下帷 幕。 除了三大平台的日活、交易规模大幅增长,非主战方的茶饮咖啡企业也大发"战争财"。有评论称,瑞幸与库迪这对咖啡 双雄,成为了这场外卖大战中最大的"军火商"。其中瑞幸咖啡二季度门店净增长2109家,总收入123.6亿元,同比大增 47.1%,为过去四个季度最高增速。 仅一年前,9.9元/8.8元一杯的瑞幸和库迪咖啡,还被视作"咖啡自由"的象征;如今,其定价再度腰斩,库迪咖啡甚至下 探到2.68元,吸引了许多原本不怎么喝咖啡的消费者"顺手"下单。而从瑞幸咖啡2025年Q2财报数据来看,外卖补贴战对 其产生的正向影响为主,未能影响利润表现。库迪咖啡同样借风使船,提速扩张,6月份903家的新增门店数量,甚至今 年首次实现反超瑞幸661家。 2.68元的低价只是库迪的引流券,其野心是2025年底开出5万家门店,这一目标远超瑞幸和星巴克门店数量的总和。而 截至6月末,库迪门店数刚超过15000家,其中3000家待开业。 眼下,库迪一边忙着挑战瑞幸,一边仓促拓展便利店与快餐业务,试图用"咖啡+"模 ...
外卖大战,喂饱了瑞幸、蜜雪、库迪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5 08:47
外卖补贴对平价咖啡市场的推动 - 外卖大战显著推动平价咖啡市场销售增长[1] - 瑞幸二季度营收同比增长47 1%至123 6亿元 经调整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44 0%至14 0亿元[2] - 瑞幸自营门店收入同比增长44 9%至94 9亿元 同店收入增长13 4% 加盟店收入28 7亿元 同比增长55%[2] 品牌销售表现 - 瑞幸 库迪 蜜雪冰城成为京东外卖首批销量破亿品牌[3] - 幸运咖7月12日店均营业额达5732元 外卖订单量环比提升258% 单店外卖最高单量3095单[3] - 幸运咖二季度新签门店同比增长164% 7月加盟咨询量环比增长超300% 一线城市咨询激增[3] 库迪咖啡扩张策略 - 库迪签约杨幂和王一博为全球品牌代言人 启动"奶茶季"营销活动 每日15点后茶饮6 9元不限量[5] - 库迪自2024年5月起实现盈利 门店数超1 5万家 现金流状况良好[5] 品牌对外卖补贴的态度 - 幸运咖强调外卖补贴需保证门店利润 不伤害加盟商和品牌 外卖仅为辅助 基本盘在线下[6] 行业影响 - 外卖大战或终将平息 但对市场格局产生深远影响[7]
估值超350亿,星巴克中国确认要卖了
东京烘焙职业人· 2025-08-04 16:33
星巴克2025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表现 - 咖啡门店业务营收89.18亿美元(未计入非咖啡门店收入5.38亿美元),略超市场预期 [6] - 增长主要由过去12个月全球新开1151家自营门店带来的9.27亿美元增量收入驱动 [6] - 北美市场收入69.27亿美元,同比微增1.6%,占咖啡门店营收73% [6] - 中国市场营收7.90亿美元,同比增长8%,为2023财年以来TOP3水平 [6] - 中国市场新增522家门店,通过外卖平台权益让利和菜单调价实现以价换量 [6] - 中国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约2%,同店销量增长6%,止住连续四个季度下滑趋势 [6] 星巴克中国市场发展历程 - 截至6月季度在中国拥有7828家门店,占全球41097家门店的五分之一 [6] - 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2017年通过收购合资公司股权实现全资直营 [6] - 2017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达12%,市场份额达历史峰值42% [6][8] - 目前中国市场份额已下滑至14%,尽管门店数量达历史峰值 [8] - 中国市场收入规模约为瑞幸的40%(瑞幸同期营收123.59亿元) [9] 星巴克与瑞幸的竞争格局 - 瑞幸通过便捷、外卖、平价策略将咖啡从"奢侈消费品"转变为"日常饮品" [9] - 星巴克"第三空间"定位面临挑战,消费范式向"功能"和"产品"迁移 [12] - 瑞幸单店年收入约54万元,星巴克约73万元,但后者坪效接近历史低位 [11] - 星巴克尝试调价策略,核心品类平均降价5元,最低单杯23元 [11] - 通过"权益"而非直接破价的方式应对平价咖啡市场竞争 [12] 星巴克的战略调整 - 在广东试点"自习室"模式,强化"第三空间"定位 [15] - 自习室服务学生、备考族等核心客群,边际成本接近零 [15] - 坚持"产品即空间"理念,区别于瑞幸的"产品回归"策略 [16] - 考虑引入战略投资者,包括高瓴资本、凯雷投资等20余家机构 [17][18] - 可能通过合作弥补数字化运营、渠道下沉等方面的短板 [18] 星巴克中国市场估值与挑战 - 中国市场业务估值约50-60亿美元,占全球市值5% [19] - 估值低于营收贡献比和固定资产投入占比 [19] - 高端商场不再优先招募星巴克,面临新茶饮品牌的竞争 [20] - 需要重新定义"第三空间"在新时代的价值定位 [14][21]
现制咖啡2025:规模化为王,低价不能停
36氪· 2025-08-04 15:40
巨头更易凭借规模效应打击小微咖啡企业,目前中国现制咖啡行业的集中度显著高于现制茶饮赛道。 在中国现制咖啡市场,星巴克越发显得"水土不服"。 2025年7月30日,星巴克披露2025财年Q3(截止2025年6月30日)财报,星巴克中国营收7.9亿美元,虽然同比增长8%,但客单价却同比下跌4%。 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星巴克被动卷入了中国现制咖啡市场的价格战。6月初,星巴克中国官宣,星冰乐、冰摇茶、茶拿铁旗下的数十款产品降价,其中 大杯平均降价约5元,最低价为23元/杯。据悉,这是星巴克进入中国市场二十五来首次大规模调价。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即便经历大规模降价,星巴克饮品的价格仍高于中国本土咖啡品牌9.9元/杯的主流售价。 正因为"卷不过"中国咖啡品牌,星巴克已萌生退意。6月初,星巴克董事长兼CEO倪睿安接受采访时表示,星巴克考虑出售中国公司股权。目前,星巴克 中国正对超20个有强烈意愿的机构进行评估。 显而易见,星巴克这位昔日中国咖啡市场的"王者",如今面临前所未有的下行压力,折射出中国咖啡消费趋势已悄然转向。伴随着本土咖啡企业强势崛 起,咖啡不再是"轻奢"饮品,而是逐渐平价化、大众化。 不过随着入局的玩家逐渐增 ...
瑞幸登陆星巴克主场,中美咖啡巨头上演街头对决
凤凰网· 2025-08-04 11:57
凤凰网科技讯 北京时间8月4日,据《金融时报》报道,星巴克正在以实际行动回应瑞幸咖啡在美国曼 哈顿开设门店,在街对面一家空置店铺的橱窗上张贴广告,凸显它对这家中国竞争对手所构成威胁的高 度重视。 这家空置店铺位于百老汇757号,正面和侧面都覆盖着星巴克的标志、模特和饮品的精美照片,以 及"Hello Summer"(享受夏日)的宣传语。在瑞幸咖啡门店外侧的砖墙旁,地铁出口上方的大屏幕上也不 断播放着星巴克广告。 星巴克的这场营销活动非常显眼,任何走进位于百老汇755号的瑞幸门店的顾客都会看到这些广告。这 家门店是瑞幸咖啡在今年6月进军美国市场时开设的两家曼哈顿门店之一。一位店员告诉《金融时 报》,瑞幸还将在8月开设更多门店。 两年前,瑞幸咖啡的门店数量和营收双双超过星巴克,成为中国最大的咖啡连锁品牌,这得益于消费者 转向更低价的咖啡选择。瑞幸拥有超过2.6万家门店,绝大多数在中国大陆。相比之下,星巴克全球门 店总数超过4.1万家,其中约有7800家位于中国。 瑞幸欲在美复制成功 现在,瑞幸咖啡正试图在星巴克的美国大本营复制成功,但采用的是截然不同的运营模式。瑞幸要求顾 客通过其手机应用下单,这不仅能够收集大量 ...
一周新消费NO.320|现制包子连锁品牌「堂上堂」完成数百万元融资;酵色海外首店落户新加坡
新消费智库· 2025-08-03 21:04
一周新品动态 - 瑞幸咖啡推出乳酸菌美式和乳酸菌冰茶两款新品,含专利乳酸菌,其中乳酸菌美式0脂低卡,1杯热量约等于半个苹果[4][5] - 浪味仙推出地域限定胡辣汤风味新品,并在郑州开展线下餐车快闪活动[4][5] - 白象上新麻辣鸡汤面,汤底选用1年以上老母鸡熬制,配料采用川甘陕三地特色香辛料[5] - 茉莉奶白推出凤梨柚子新品,以闽南凤梨和观音茶底为基底,添加塔希提青柠皮和闽南凤梨果肉[7] - 乐刻成为国内首个突破2000家门店的健身房品牌,覆盖超40个城市[10][11] - Miu Miu中国首家旗舰店在武汉SKP开业,这是品牌在中国内地的第24家店[12][14] 投融资与并购 - 现制包子连锁品牌「堂上堂」完成数百万元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合肥建投资本和番茄资本[14] - Coach母公司Tapestry增持再生皮革创新公司Gen Phoenix股份至9.9%,参与1500万美元融资轮[14] - ST西发拟收购嘉士伯持有的拉萨啤酒50%股权[15][16] - Generous Brands以约5亿美元收购Health-Ade Kombucha,使其总零售额接近10亿美元[17] - 杰尼亚集团出售5%股份给新加坡淡马锡控股,涉及1410万股[17] - 京东计划通过子公司向德国电子产品零售商CECONOMY发出收购要约[17] - 宠物健康品牌Oh Norman!完成208万美元新融资,总融资额超500万美元[19] 行业扩张与战略布局 - Phoebe Philo同名品牌将于9月进入中国市场,首批合作零售渠道包括B1OCK、栋梁等[10] - 茅台官方授权店上线美团闪购,加速全国范围入驻[10] - 精品咖啡品牌M Stand海外首店落地日本京都南禅寺景区[10] - 可口可乐中国首家体验中心亮相濮院时尚古镇,设有AR游戏和限定周边[11] - Crocs在纽约开设首个Icon概念店,占地370平方米,设有个性化定制柜台[11] - 酵色海外首店落户新加坡乌节路商圈,标志品牌全球化进程重要里程碑[24][26] - 瑷尔博士入驻马来西亚屈臣氏300家门店,护肤系列入驻20家门店[27] 产品创新与升级 - 会稽山将推出1743原浆鲜黄酒和纯正五年鲜原浆绍兴酒新品[6] - 甜啦啦上新荔枝系列饮品,包括粉荔冰酿、粉荔冰柠等四款新品[6] - 安踏冠军推出山锋GTX冲锋衣,采用GORE-TEX®黑标三层面料[6] - KARL LAGERFELD发布IKONIK胶囊系列,灵感来自品牌档案库[6] - 维维股份推出草本饮料系列产品,包括牛蒡罗汉果水等四个口味[20] - 旺仔推出HMO母乳低聚糖儿童成长牛乳,含HMO母乳低聚糖87.5mg/盒[22] - 水獭吨吨联名永璞咖啡推出柠C美式DIY套装,主打0糖0脂[23] 美妆与个护 - 高端美妆品牌缤熙宣布关闭中国线上旗舰店,日本本土销售继续[24][26] - 珑骧与Interparfums签署香水授权协议至2036年,首款香水计划2027年上市[26] - 法国美容品牌Léa Nature通过收购Berdoues进军香水市场[26] - 花西子官宣王俊凯为首位全球彩妆代言人[28] - 露华浓旗下Juicy Couture发布新香水Just Moi[28]
营收吊打星巴克!瑞幸翻身了
格隆汇APP· 2025-08-03 17:06
瑞幸咖啡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创过去四个季度最高增速 [3] - 营业利润同比暴涨61.8%至17亿元 [3] - 股价从2020年最低点算起已暴涨30倍 [4] - GMV同比增长46%至142亿元,其中自营门店收入91.4亿元(占比74%),联营门店收入28.7亿元(占比23%) [10][11] - 自营门店同店销售额同比增长13.4% [13] 门店扩张情况 - 单季度净增2109家门店,上半年新开近4000家门店 [13] - 截至二季度末门店总数达26206家 [15] - 对比2023年底的16248家门店,一年半内增长近万家 [13][15] - 2018年底仅2000家门店,2019年底达4507家 [20] 行业对比分析 - 同期星巴克中国区净收入7.9亿美元(约56.8亿元),不足瑞幸一半 [16] - 星巴克中国同店销售额仅增长2%,平均店单价下降4% [17] - 2023年瑞幸全年营收首次超越星巴克中国 [29] - 2023年全国超4万家咖啡门店关闭,连锁化率从12%提升至28% [29] 商业模式与战略 - 通过9.9元咖啡策略培育市场,低价与扩张为核心关键词 [36][37] - 依赖规模效应摊薄成本维持低价策略 [38] - 强调核心优势为成本控制能力 [39] - 2024年店面租金等经营成本同比大涨65%至85.41亿元 [41] - 已开始转向"不打价格战"策略 [42] 行业发展趋势 - 咖啡与茶饮边界模糊化,瑞幸推出果咖、茶咖等产品 [31] - 行业从增量扩张转向存量竞争,品牌建设成为重点 [49] - 头部品牌频繁更新品牌Logo以重塑形象 [47] - 外卖大战带来订单激增但配送成本上升问题凸显 [56] - 未来需平衡规模与效能,建立差异化品牌价值 [50]
2025餐饮增长榜解析:慢周期里的机会点与生存法则(附有哥餐链完整榜单)
搜狐财经· 2025-08-03 00:13
行业整体趋势 - 2025年2-6月全国餐饮收入同比增长4.3%,但近三年增速持续放缓,行业进入"慢增长"周期 [2] - 市场饱和与竞争加剧倒逼行业告别粗放式增长,部分品牌通过高速扩张实现逆势增长 [2] - 经济下行周期中,高性价比小吃小喝成为消费主旋律 [11] 高速增长品牌数据 - 蜜雪冰城一年新增门店10160家,累计达40468家,6月单月新增1061家 [4][6][14] - 咖啡茶饮赛道表现突出,增长TOP100中占26家(咖啡9家、奶茶17家) [4] - 量贩零食品牌集体突破万店规模:好想来14964家、赵一鸣8922家、零食很忙8111家 [6][16] - 生烫牛肉米线品类增长迅猛,赵阗阗和乔杉杉增长率均超90% [4][11] 热门品类增长特征 咖啡茶饮 - 头部品牌通过供应链支撑性价比:蜜雪冰城单杯成本为行业均值的60% [14][21] - 差异化破局案例:爷爷不泡茶门店从450家暴增至2004家,主打地域特色 [14] - 库迪咖啡以"9.9元策略"加速下沉市场布局 [14] 量贩零食 - 供应链直采模式降低15%采购成本,补货周期压缩至48小时内 [16] - 区域密度饱和隐忧显现,长沙部分区域单店日均销售额下降15% [17] 小吃快餐 - 特色小吃门店数从2024年8月的68.38万家增至2025年6月的96.29万家 [19] - 塔斯汀中式汉堡年增超2000家,达9794家门店,接近肯德基规模 [19] - 传统卤味受困场景单一,未能渗透早餐/夜宵等高频场景 [19] 成功品牌共性规律 - 供应链效率:蜜雪冰城区域集仓、赵一鸣直采模式 [21] - 产品标准化:曹氏鸭脖中央厨房预制酱料包实现轻运营 [21] - 场景创新:鸡柳大人采用<3㎡微型档口提升坪效 [22] 行业转型方向 - 从规模扩张转向价值深耕,聚焦供应链效率与用户价值交叉点 [23] - 差异化用户价值案例:塔斯汀中式汉堡、爷爷不泡茶地域特色 [23] - 传统品牌需构建壁垒而非模仿模式,如卤味三巨头错失直播电商机遇 [23]
瑞幸咖啡:25Q2业绩点评:营收高增+盈利能力持续增强,门店扩张与国际化布局齐头并进
天风证券· 2025-08-02 17:24
投资评级 - 报告对瑞幸咖啡(LKNCY)的投资评级为"买入",预期股价相对收益20%以上 [11] 核心观点 - 瑞幸咖啡2025年第二季度总净收入达123.59亿元,同比增长47.1%,其中产品销售收入94.91亿元(+44.9%),联营门店收入28.67亿元(+55.0%)[1] - Non-GAAP净利润为13.99亿元,净利润率11.3%,同比略降0.3个百分点,主要受配送费用占比提升影响(从7.2%增至13.5%)[1] - 门店扩张与国际化布局加速:单季净新增门店2,109家至26,206家,海外门店达89家,首次进入美国市场[2][3] 运营数据 - 自营门店16,968家(新增1,370家),同店销售增长率13.4%,营业利润率21.0%;联营门店9,238家,收入占比提升至23.2%[3] - 月均交易客户数9,170万(+31.6%),累计交易用户突破3.84亿人次,季度GMV达142亿元[2][3] - 爆品策略成效显著:羽衣轻体果蔬茶上线两周售出1,120万杯,IP联名活动持续扩大品牌影响力[3] 供应链与成本控制 - 签署巴西5年咖啡豆采购协议,建立印尼"专属生椰岛"保障原料供应[4] - 厦门创新产业园投产后年烘焙产能将达15.5万吨,成为中国最大咖啡烘焙基地[4] - 销售费用率优化至4.8%(-0.3pct),CEO郭谨一强调规模效应将强化成本优势[1][4] 战略方向 - "自营+联营"双轮驱动模式进入成熟盈利周期,联营收入增速(55%)快于自营(45.6%)[3] - 国际化重点布局新加坡(63家)、美国(2家试营业)、马来西亚(24家加盟店)[3] - 通过供应链整合与新品研发(如"百卡冰咖季"活动)持续提升单店运营效率[3][4]
黎辉任瑞幸董事长后首份季报:营收124亿净利13亿,市值超百亿美元
搜狐财经· 2025-08-02 14:41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收212.24亿元(约29.59亿美元),同比增长44.6% [1] - 2025年上半年运营利润24.37亿元(约3.4亿美元),同比增长147.2% [2] - 2025年上半年净利润17.76亿元(约2.47亿美元),同比增长125.3% [2] - 2025年Q2营收123.59亿元(约17.23亿美元),同比增长47.1% [6][8] - 2025年Q2营业利润17亿元(2.37亿美元),同比增长61.8% [21] - 2025年Q2净利润12.51亿元(约1.744亿美元),同比增长43.6% [25] - 非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净利润13.987亿元(约1.95亿美元),同比增长44.0% [27] 收入构成 - 2025年Q2产品销售收入94.915亿元(约13.234亿美元),同比增长44.9% [8] - 2025年Q2其他产品净收入6.147亿元(约8570万美元),占总净收入5% [10] - 2025年Q2自营门店收入91.362亿元(约12.738亿美元),同比增长45.6% [11] - 2025年Q2合作店收入28.673亿元(约3.998亿美元),同比增长55% [13] 门店发展 - 截至2025年6月30日门店总数达26206家,其中自营16968家,加盟9238家 [15] - 2025年Q2净新增门店2109家 [15] - 海外门店总数达89家,包括新加坡63家、美国2家、马来西亚24家 [15] - 自营店同店销售额增长13.4%,较上一季度8.1%提升 [11] 成本费用 - 2025年Q2总运营费用106.587亿元(约14.861亿美元),同比增长45.0% [17][18] - 材料成本46亿元(约6.414亿美元),同比增长36.6% [18] - 配送费用16.697亿元(约2.328亿美元),同比增长175.1% [18] - 销售及市场推广费用5.925亿元(约8260万美元),同比增长37.0% [19] 管理层变动 - 2025年4月底大钲资本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取代郭谨一成为董事长 [3] - 这是黎辉时隔近5年后重返瑞幸董事会 [5] 其他数据 - 2025年Q2月均成交客户数9170万,GMV142亿元 [15] - 现金及等价物等达81.747亿元(约11.398亿美元) [27] - 当前股价38.6美元,市值109亿美元 [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