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拼多多(PDD)
icon
搜索文档
内地大厂,抢滩香港
投中网· 2025-08-09 10:30
互联网大厂集体抢滩香港市场 - 香港正成为内地互联网大厂出海练兵的关键桥头堡,大厂从街头开始争夺港人生活入口,影响和重塑香港消费[4][5] - 2023年1月至2025年上半年已有超过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设点,其中约630家来自中国内地,包括阿里巴巴、腾讯、美团、字节跳动、京东等[6] - 大厂业务从云服务、AI、金融支付扩展到本地外卖、电商、生活服务等更重资产的消费场景[7][9] 大厂在香港市场的具体布局 - 京东计划收购香港佳宝超市零售网络,交易金额约40亿港元[6] - 美团Keeta外卖2023年5月登陆香港,2024年一季度订单量跃居第一[7] - 淘宝、京东、拼多多在2023年双十一前后将香港纳入"包邮区",2024年618期间竞争白热化[8] - 抖音生活服务向香港景区和酒店开放入驻,计划2025年下半年向餐厅开放[8] 市场进入策略与竞争态势 - 美团Keeta上线时推出"十亿激赏"补贴,新用户可领300港元优惠券,首日旺角订单达1500-2000单[11] - 2024年阿里投入10亿元人民币提供满99元包邮服务,京东初期斥资15亿港元用于补贴[12] - 美团以月薪3.5万港元高薪招募骑手(香港工资中位数1.98万港元),并尝试无人机配送[13] - 京东快递实现最快四小时送达,淘宝将到货时间缩短至3-4日,京东自营推出最快次日达[13][14] 香港市场的特殊性与挑战 - 香港外卖市场渗透率仅约12%(内地26.8%),电商占零售总额9.3%(内地26.8%)[20][21] - 高昂人力成本(骑手月薪3.5万港元)、复杂交通环境、严苛规则增加运营难度[13] - 本地企业如HKTVmall指责京东抄袭,商界讨论如何在内地电商攻势下自救但收效甚微[8][9] 香港作为出海跳板的战略价值 - 美团将香港定义为"探索国际首站",Keeta在中东5个月市占率突破10%,下一站巴西[24] - 香港与内地高度联通又与国际接轨,是验证全球作战能力的理想练兵场[23] - 在香港成功意味着可复制到北美、欧洲、日韩等更复杂市场[22][25]
“618”大促观察:藏在“囤货清单”里的消费新动向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9
电商平台表现 - 京东零售线上业务、线下业态及京东外卖整体订单量超22亿单,下单用户数同比增长超100% [1] - 天猫"618"活动期间453个品牌成交额突破亿元,同比增长24% [1] - 各电商平台延长大促时间并推出定制化主题活动与垂类专场 [1] 银发族消费趋势 - 银发族在AI潮流产品成交额同比增长36.9%,徒步户外运动成交额同比增长26.2% [2] - 智能机器人与AI眼镜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80%,定制西装套装成交额同比增长超170% [2] - 银发族消费从医疗保健向AI科技、智能机器人、徒步户外、服饰等多元化场景扩展 [2][3] - 银发族在医疗保健、农资园艺、食品饮料领域保持高消费偏好 [3] - 银发族与年轻人消费边界逐渐消融,推动银发经济向多元化经济体系转变 [4] 以旧换新政策效果 - 消费品以旧换新五大品类合计带动销售额1.1万亿元,发放补贴约1.75亿份 [7] - 4986.3万名消费者购买家电7761.8万台,5352.9万名消费者购买数码产品5662.9万件 [7] - 以旧换新政策拉升一季度社会零售总额增速1.6个百分点 [7] - 电商平台通过"百亿补贴+国补"等叠加补贴方式推动以旧换新 [6] 消费金融服务 - 消费金融公司推出免息优惠、趣味互动等活动,如建信消费金融提供利率优惠券和京东E卡 [8] - 蚂蚁消费金融联合超千家商户推出分期免息和满减消费券 [8] - 招联消费金融推出"助力家电以旧换新"活动,通过大数据识别客户需求 [9] - 建信消费金融设立"以旧换新消费专区"支持分期购买,中邮消费金融上线"YO生活"平台整合八大核心模块 [9]
拼多多发布一季度财报 实现营收221.671亿元
北京商报· 2025-08-08 14:59
这也是拼多多用户规模首次超过8亿。上一个季度,拼多多用户规模达到7.88亿,首度问鼎中国用户规 模最大的电商平台。在此基础上,拼多多本季度仍然保持了同比30%以上的用户增速,继续扩大领先优 势。 越来越多的全球一线品牌商选择入驻拼多多。上一季度,拼多多平台的商家规模累计超过860万,本季 度继续保持高速增长。拼多多"百亿补贴"的品牌官方旗舰店同比去年增长了10倍以上,其中数码家电、 美妆服装等品牌增幅最为明显,仅小家电品牌旗舰店就新增600余家。同时,拼多多"百亿补贴"频道的 活跃用户数已经超过1亿,每天超过1000万人拼购下单。 为了满足广大用户的多样性需求,拼多多本季度继续加大了对优质商品的补贴力度和覆盖范围。一季 度,平台用于销售与市场推广的费用为129.974亿元,较去年同期的72.966亿元,增长78%。 截至2021年3月31日,拼多多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及短期投资为834亿元。在强劲营收的带动下,本季度的 经营亏损和净亏损同时收窄。财报显示,非通用会计准则下归属于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18.903亿元, 相比去年同期净亏损31.696亿元大幅收窄。 "随着我们的规模不断茁壮,我们更有能力,也更有责任来 ...
老糖罐里跳新舞:福建零食老字号借拼多多焕发新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13:01
福建零食产业概况 - 福建是零食产业重镇,厦门、福州、漳州、泉州四大千亿级食品工业集群撑起行业半壁江山 [1] - 仅泉州晋江就有700余家食品企业,占据全国20%的休闲零食市场份额 [1] 老牌零食企业复兴路径 - 金冠、蜡笔小新、雅客、友臣等老品牌通过拼多多平台实现千万级至亿级年销售额,突破传统渠道局限 [4] - 金冠2023年转向拼多多直营后,通过用户数据将黑糖话梅糖从6.5克缩减至4克,单店年销达六七百万元 [6] - 雅客在拼多多建议下开发V9维生素软糖,以更轻松方式补充维生素 [7] - 友臣通过跨界融合推出肉松麻花等新品,拓展香辣、葱香等场景化口味 [10] 差异化供给策略 - 蜡笔小新投入超千万元研发"一整颗果肉果冻",实现技术突破,年销破千万且无竞品 [14] - 金冠调整包装规格,将线下75颗/500克改为线上100颗/400克,精准匹配年轻消费者需求 [14][15] - 拼多多百亿补贴和技术服务费减免政策降低试错成本,推动品牌功能化、年轻化转型 [16] 产品创新方向 - 健康化:金冠推出零添加高膳食纤维黑糖话梅软糖,雅客V9软糖含9种维生素 [18] - 场景化:蜡笔小新开发儿童零添加果冻(80%果汁)和白领低卡果冻(卡路里低30%) [18] - 情感化:金冠推出情绪测试糖,结合人格测试题和功能性成分,3个月销量破百万颗 [19] 平台与产业链协同 - 拼多多用户数据帮助品牌定位需求,如金冠开发即食型膳食纤维软糖 [20] - 福建食品产业链支撑创新:漳州椰浆加工降低金冠椰子糖成本,云南种植基地保障蜡笔小新果肉新鲜度 [20] - 拼多多推动产品全国渗透,如雅客软糖进入西藏等传统渠道空白市场 [20] 未来发展规划 - 金冠计划推出益生菌糖果,蜡笔小新拓展奇特水果果肉果冻,雅客布局草本糖果 [20]
一颗黑糖话梅为何“瘦身”?老牌国民零食靠拼多多翻盘,单品ROI高达1:10!
新京报· 2025-08-08 11:44
行业背景与历史发展 - 晋江作为古代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起点城市 拥有深厚的商业文化底蕴 孕育了开放互助拼搏创新的商业基因 [1] - 上世纪最后20年 晋江零食企业快速崛起 黑糖话梅肉松饼婚庆糖果果冻等产品成为家喻户晓的国民零食 [1] - 福建零食产业拥有三四十年历史 形成厦门福州漳州泉州四大千亿级食品工业集群 其中泉州晋江食品企业数量达700多家 [3] - 2000年前后晋江品牌通过央视广告一线明星代言体育营销等方式迅速扩大声量 同期国内电子商务完成萌芽并开始飞速成长 [3] 企业转型挑战与机遇 - 多数晋江零食企业触网较晚 因线下分销业务繁荣 分销商排队两三公里等候提货 导致错失早期电商红利 [3][4] - 传统经销模式下品牌方非常舒适 过渡电商面临直接面向消费者的发货压力 24小时48小时发货要求成为转型痛点 [4] - 蜡笔小新2017年启动电商布局 初期依赖代运营团队导致卖多少亏多少 5年前决定自建电商团队以保住年轻市场份额 [5] - 雅客通过拼多多新电商焕发品牌活力 目前拥有4家直营店 店铺ROI最高达1:10 远超传统电商1:2或1:3的水平 [5][7] 渠道变革与消费者洞察 - 金冠10年前开始线上销售 花费5-6年实现线上销售额破亿 近年传统电商增长乏力 拼多多呈现爆发态势 [7] - 拼多多用户画像更年轻化 金冠在平台用户为18-25岁 传统电商渠道为25-35岁 加速资源倾斜 [8] - 电商直销模式使品牌直接触达消费者 金冠黑糖话梅从6.5克/粒改良为4.2克/粒 专供拼多多 颗粒数增加但价格不变 [8][9] - 新品反馈周期从数月缩短至不到一周 友臣肉松麻花产品通过百亿补贴价格从32.4元降至17.82元 3天日销量逼近百单 [9] 产品创新与效率提升 - 电商平台帮助快速获取消费者反馈 蜡笔小新2公斤果冻上线一周内通过投诉改进包装 采用泡沫箱模具解决漏液问题 [13] - 拼多多小二是重要市场信息渠道 千万级单品雅客V9软糖通过平台沟通磨合诞生 近期规划开发叶黄素和益生菌新品 [13][15] - 雅客推行品牌向上策略 认为国外品牌缺乏研发力 国内品牌创新力有目共睹 但食品行业仍需突破高端市场和国际市场 [15] - 拼多多2024年4月推出千亿扶持政策 未来3年投入千亿资源包重点扶持国民零食品牌 助力品牌向上和出海战略 [15]
内地大厂,抢滩香港
创业邦· 2025-08-08 11:41
互联网大厂集体抢滩香港市场 - 内地互联网巨头如京东、美团、淘宝、拼多多、抖音等正全面进军香港本地生活服务市场,从外卖、电商到线下零售多领域渗透[7][8][13] - 香港正成为内地企业出海练兵场,2023-2025年已有超1300家海外及内地企业在港设点,其中近半(约630家)来自内地[8] - 大厂战略从云端服务转向实体消费场景,通过收购本地企业(如京东40亿港元收购佳宝超市90+门店)、高额补贴(美团10亿港元、阿里10亿人民币、京东15亿人民币)快速本地化[8][15] 市场竞争格局变化 - 外卖市场:美团Keeta半年内覆盖全港,2024年一季度订单量跃居第一,市场份额达27%,迫使经营9年的Deliveroo退出香港[9][22][26] - 电商市场:淘宝/京东/拼多多将香港纳入包邮区,淘宝香港站访问量达2395万次(占全球访问量3.98%),远超本地平台HKTVmall[10][26] - 本地企业受冲击:HKTVmall指控京东抄袭界面设计,商界讨论如何利用免税优势错位竞争但收效有限[12] 商业模式创新与基础设施投入 - 物流体系:京东实现最快4小时达,淘宝将到货时间从3-10天缩短至3-4天,拼多多与顺丰合作包邮服务(后终止)[19] - 特色服务:美团推出准时达(20分钟送达)、淘宝推出"退货宝"(首重1公斤运费减免16元)、京东提供"30天包退180天换新"[20] - 技术应用:美团测试无人机配送(5分钟跨海vs陆路30分钟),尝试解决香港高人力成本问题[18] 香港市场特征与战略价值 - 市场体量:753万人口,人均GDP世界前二十,但2024年网上销售仅占零售总额9.3%(内地26.8%),外卖渗透率12%(内地43%)[27][28] - 练兵意义:语言文化与国际接轨,美团将香港作为"探索国际首站",成功经验复制至中东(沙特3个月落地9城)[29][30] - 长期挑战:高运营成本(骑手月薪3.5万港元vs香港中位数1.98万)、消费习惯培养难度大、国际巨头竞争[16][28]
老糖罐里跳新舞:福建零食老字号借拼多多焕发新生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8 08:08
福建老牌零食企业复兴背景 - 金冠、蜡笔小新、雅客、友臣等福建老牌零食企业依托拼多多平台实现复兴 年销售额达千万级至亿级[1][2] - 金冠成立43年 线下年销15亿元 蜡笔小新成立25年 雅客成立33年 友臣拥有30余年历史[2] 品牌转型策略与创新 - 金冠从传统糖果转向轻健康赛道 将黑糖话梅糖从6.5克缩减至4克小颗粒 单店年销达六七百万元[4][5] - 雅客开发V9维生素软糖 含9种维生素 在拼多多养生零食品类排名前列[5][7][15] - 友臣推出肉松麻花等跨界产品 拓展香辣、葱香等口味[8] - 蜡笔小新研发整颗果肉果冻 全链条投入超千万元 年销破千万且无同类竞品[8][11][13] 平台赋能与数据驱动 - 拼多多直营模式使产品反馈周期从数月压缩至几周 加速品牌迭代[4][5][13] - 平台百亿补贴政策降低定价门槛 技术服务费减免推动原料升级[8][13] - 用户数据帮助精准定位需求 如金冠推出即食型膳食纤维软糖 蜡笔小新开发家庭分享装[13][16] 产品创新与健康化趋势 - 金冠推出零色素、零反式脂肪酸椰子糖 热销十几万箱 黑糖话梅软糖添加高膳食纤维供不应求[15] - 蜡笔小新儿童果冻零添加且果汁含量80% 低卡果冻卡路里低30% 线上销量月增20%[8][15] - 情感化设计如金冠情绪测试糖 根据性格添加功能性成分 上线3个月销量破百万颗[15] 供应链与区域产业优势 - 福建拥有厦门、福州、漳州、泉州四大千亿级食品工业集群 泉州晋江700余家食品企业占全国20%零食份额[14] - 金冠依托漳州椰浆加工产业带降低成本 蜡笔小新借助云南种植基地与晋江冷链物流确保新鲜度[16] 未来发展规划 - 金冠计划推出益生菌糖果系列 蜡笔小新将整颗果肉延伸至更多水果 雅客布局草本糖果 友臣拓展肉松和烘焙新品[17] - 拼多多千亿扶持政策持续推动老品牌以新口味破局[17]
押注中国AI 国际资金出手
上海证券报· 2025-08-08 00:08
韩国KIM推出中国AI主题ETF - 韩国投资管理公司KIM于7月29日在韩国证券交易所推出"KIM ACE中国AI大数据科技TOP2+主动型ETF" 跟踪50家中国领先AI企业 [1][2] - 该ETF追踪德国Solactive编制的"中国AI大数据科技TOP2+指数" 聚焦认知科技与数字平台、智能系统与工业技术两大领域各25家企业 [2] - 成分股需满足港交所或沪深港通上市 市值不低于20亿美元 日均成交额超3000万美元 覆盖云平台、智能出行、半导体及工业自动化等AI技术领域 [2] 国际机构看好中国AI发展前景 - 摩根士丹利预测中国将在2030年成为全球AI领导者 核心AI产业规模达1400亿美元 投资资本回报率52% [1][3] - 在政策支持和算力效率提升推动下 中国AI产业链整体规模可能扩张至1.4万亿美元 [3] - 景顺报告显示主权财富基金认为数字科技和软件是中国最具吸引力的投资领域 其次为先进制造和自动化 [8] 国际资金加速布局中国科技板块 - 中国海外互联网ETF-KraneShares资产规模从2024年底54.14亿美元增长至2025年8月5日76.67亿美元 增幅超40% [4][5] - 该ETF前两大持仓为腾讯控股(10.52%)和阿里巴巴-W(8.87%) 前十大持仓合计占比60.81% [5][6][7] - 2023年下半年以来外资机构累计调研A股351次 埃斯顿获47家外资调研居首 奥普特、汇川技术等获超10家调研 [8] 中国AI企业估值优势明显 - 中国可比的AI企业平均市销率约15倍 显著低于美国AI企业平均42倍的市销率 [8] - OpenAI和Anthropic等美国创业型AI企业市销率分别高达80倍和170倍 中国AI企业存在估值提升潜力 [8] - 国产大模型技术迭代已接近世界领先水平 在技术突破、市场空间和政策赋能方面具备估值提升基础 [8]
2025电商消费新生态研讨会召开 专家“把脉开方”,千亿扶持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
北京商报· 2025-08-07 20:35
行业转型与高质量发展 - 电商行业进入关键转型期 面临用户流量红利减少和竞争加剧的挑战 平台需探索高质量发展路径[1] - 电商平台角色进化为生态赋能者 通过新技术和新服务重构商家与消费者连接方式 实现多层次需求与供给匹配[1] - 全行业回归价值竞争 品牌和商家有望通过平台惠商举措撬动新发展机会[1] 市场增长机遇 - 电商未进入存量市场 消费习惯变化和技术涌现带来新增长点 包括商品供给多元化和服务优化[2] - 低空经济和大数据等新技术发展为电商创造新机遇[2] - 新消费需求持续存在且不断涌现 平台需及时满足结构性需求[5] 农产品电商突破 - 电商扩大农产品销售半径 突破物理半径限制 实现国内销售和出口[2] - 电商平台帮助稳定农产品价格 农户获得稳定可预期收入 例:洛川苹果减产但产值上升因销往海南[4] - 拼多多等新电商平台改善工业品下行和农产品上行的双向过程 农村电商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未来可期[4] 西部市场拓展 - 拼多多"电商西进"通过中转集运模式降低物流成本 平台承担西藏 甘肃 宁夏 内蒙古等偏远地区物流中转费[4] - 2024年西藏 宁夏 内蒙古 甘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超全国3.5%的平均水平[4] - 拼多多平台西部地区订单过去一年实现两位数增长[4] 基础设施与经济联动 - 偏远地区包邮带动西部高速公路和地方基础设施建设 创造经济发展新可能[5] - 基础设施改善直接促进经济发展 例:藏民从采挖冬虫夏草到边挖边卖[5] 平台生态赋能 - 平台作为生态中枢从流量分配者转变为生态赋能者 需重构与商家消费者的连接模式[6] - 平台帮助优质商家脱颖而出 例:拼多多"千亿扶持"深入产业带提供全方位扶持[6] - 平台需发挥产业带优势引导作用 激发规模效应和聚集效应[7] 新质供给升级 - 拼多多承诺未来三年投入超1000亿元资金和资源助推产业带迈向"新质供给"[8] - 消费者需求向个性化和多元化升级 例:玉米从卖斤数升级为煮好塑封即食产品[7] - 平台将C端消费数据同步给产业带 指导产品创新和转型升级[8] 平台治理与品质提升 - 拼多多成立"商保会"梳理数十万条商家建议 推出"质量体验排名策略"和"打击假冒伪劣"等惠商举措[8] - 平台可建立信用评价体系促进生态发展 例:信用分机制[8] - 平台定期抽查商品质量并公开展示结果 帮助消费者识别优质产品[9] 技术赋能效率提升 - 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重塑电商运营效率 应用包括智能客服 供应链优化和精准营销[8] - 技术应用降低成本并创造新价值[8] - 平台通过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洞悉顾客需求 助力产业延伸价值链[9]
第一网舟山梭子蟹上线,“2025多多好特产”助力商家喜迎“小开渔”
新华网· 2025-08-07 09:48
东海开渔与海鲜供应 - 东海于8月5日中午12时结束休渔期 首批数千条渔船赴东海开始捕捞作业[2] - 首批梭子蟹于8月6日清晨通过运输船送回沈家门渔港 经过卸货分拣打包后第一时间上线电商平台[3] - 继梭子蟹后 舟山带鱼 黄鱼等地标产品及经济鱼类鲜虾美贝将随全面开渔陆续上市 海鲜水产进入下半年消费旺季[3] 平台物流与供应链效率 - 梭子蟹从卸货到打包发货全流程控制在2小时内 周边城市下单最快4小时送达[6] - 上海 杭州 宁波 嘉兴 绍兴 舟山等城市可实现当日达 早上8点发货12点前送达消费者[6] - 梭子蟹包装需泡沫箱 保温袋 冰袋及充氧环节 物料和人力成本达15元[9] 平台扶持举措 - 平台推出"千亿扶持"惠商举措 启动"2025多多好特产"专项行动加码生鲜农货扶持[5] - 针对梭子蟹开辟鲜活蟹类 冻蟹 冰鲜蟹等类目 通过专项补贴降低商家成本并倾斜流量资源[9] - 推出三大举措:品质生鲜专项扶持地标授权商家 规划品牌成长路径 开展线上线下培训赋能商家[12] 商家经营案例 - 商家王作山2018年开辟生鲜板块 大黄鱼单品单月销售额达1000万元[11] - 通过分拣策略将大鱼直接销售 小鱼制成小黄鱼酥零食 形成"海鲜干货+时令爆品"经营格局[11] - 品牌"星仔岛"成为平台头部海鲜商家 拓展酱菜等品类 今年在平台扶持下试水梭子蟹销售[11] 产业协同与资源对接 - 平台专项小组在开渔前走访舟山 为上百名海鲜商家提供定制培训 对接平台资源[3][13] - 培训内容涵盖开渔预热 爆品打造 旺季品类运营 并结合商家货盘提出供应链管理建议[3] - 平台将持续走进各大港口水产区培育优质供给 推动海鲜产区高质量增长[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