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芯微:“雁形方阵”优势明确,下游市场持续打开
华金证券· 2025-01-03 07:44
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为买入-A(维持) [10] 核心观点 - 公司作为国内SOC行业头部厂商,致力于打造芯片"雁形方阵",不断完善"头雁"带动"两翼"向前发展的全系列芯片产品布局 [10] - 旗舰芯片RK3588为"头雁",具备性能强、通用性高、IP集成丰富的特点,带领公司的芯片平台在AIoT各领域持续突破 [10] - 不同性能、算力水平的IoT平台和AIoT算力平台排列组成"两翼",覆盖下游不同领域、不同层次的算力需求,为客户提供多样化的产品解决方案 [10] - 近三年公司保持高强度研发投入,持续推出RK3588、RK3576、RK3562、RK3506、RV1106/03、RK2118等多款新产品 [10] - 公司能够为下游客户及生态伙伴提供从0.2TOPs到6TOPs的不同算力水平的AIoT芯片,其中RK3588、RK3576带有6TOPs NPU处理单元,能够支持端侧主流的0.5B~3B参数级别的模型部署 [10] - 当前已有多个领域的客户基于瑞芯微主控芯片研发在端侧支持AI大模型的新硬件,例如AI学习机、词典笔、智能音箱、桌面机器人算力终端、会议主机等产品 [10] - 机器人是公司重点发展的产品线之一,公司已有SoC芯片应用在多种形态的机器人产品,如各类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仓储物流机器人、陪护机器人、娱乐机器人、清洁相关如除草/铲雪机器人、四足机器人等 [10] - 对于公司的未来,维持前期的观点:1、RK3588等料号经过几年市场客户导入,目前有望进入需求释放期;2、新料号销售收入占比提升有望进一步拉动公司销售毛利率回升,同时进一步带动公司销售净利率提升;3、目前AI技术在端侧处于快速发展期,端侧AI落地有望进一步打开公司未来的成长空间 [10]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30.52亿元、40.14亿元、51.98亿元,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20亿元、7.82亿元、11.48亿元,对应PE分别为53.6倍、35.6倍、24.2倍 [10] - 考虑到公司为国内SoC上市公司龙头厂商,叠加未来人类社会向前发展对于算力需求的庞大前景,边端侧AI加速可期,维持买入-A建议 [10] 财务报表预测和估值数据汇总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收分别为30.52亿元、40.14亿元、51.98亿元 [10][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分别为5.20亿元、7.82亿元、11.48亿元 [10][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PE分别为53.6倍、35.6倍、24.2倍 [10][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毛利率分别为36.0%、38.0%、40.0%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率分别为17.0%、19.5%、22.1%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ROE分别为14.5%、18.6%、22.1%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ROIC分别为13.9%、18.0%、21.5%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6.1%、13.9%、16.1%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流动比率分别为5.6、6.6、5.8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速动比率分别为1.6、3.0、1.8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总资产周转率分别为0.8、0.9、0.9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应收账款周转率分别为7.4、7.4、7.4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应付账款周转率分别为4.9、4.9、4.9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P/E分别为53.6倍、35.6倍、24.2倍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P/B分别为7.8倍、6.6倍、5.4倍 [11]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V/EBITDA分别为43.3倍、33.7倍、23.3倍 [11] 资产负债表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流动资产分别为37.09亿元、43.09亿元、56.17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现金分别为2.61亿元、11.24亿元、5.69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应收票据及应收账款分别为5.25亿元、5.52亿元、8.43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预付账款分别为0.94亿元、0.57亿元、1.39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存货分别为25.27亿元、22.86亿元、37.46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其他流动资产分别为3.01亿元、2.89亿元、3.20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非流动资产分别为5.57亿元、5.62亿元、5.61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固定资产分别为0.49亿元、0.53亿元、0.57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无形资产分别为0.44亿元、0.45亿元、0.43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其他非流动资产分别为4.64亿元、4.64亿元、4.61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资产总计分别为42.66亿元、48.71亿元、61.78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流动负债分别为6.60亿元、6.50亿元、9.66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应付票据及应付账款分别为4.93亿元、5.29亿元、7.52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其他流动负债分别为1.67亿元、1.21亿元、2.14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非流动负债分别为0.26亿元、0.26亿元、0.26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负债合计分别为6.86亿元、6.76亿元、9.92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股本分别为4.18亿元、4.18亿元、4.18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资本公积分别为14.81亿元、14.81亿元、14.81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留存收益分别为14.91亿元、20.12亿元、28.49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分别为35.80亿元、41.95亿元、51.86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负债和股东权益分别为42.66亿元、48.71亿元、61.78亿元 [13] 利润表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30.52亿元、40.14亿元、51.98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成本分别为19.53亿元、24.89亿元、31.19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税金及附加分别为0.19亿元、0.24亿元、0.31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费用分别为0.61亿元、0.76亿元、0.94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管理费用分别为1.01亿元、1.12亿元、1.20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研发费用分别为5.56亿元、6.62亿元、7.80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财务费用分别为-0.22亿元、-0.33亿元、-0.41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资产减值损失分别为-0.18亿元、-0.26亿元、-0.40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分别为0.70亿元、0.80亿元、0.50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投资净收益分别为0.30亿元、0.39亿元、0.39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利润分别为5.17亿元、7.86亿元、11.60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外收入分别为0.01亿元、0.01亿元、0.01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业外支出分别为0.01亿元、0.01亿元、0.01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利润总额分别为5.17亿元、7.86亿元、11.59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所得税分别为-0.03亿元、0.04亿元、0.12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税后利润分别为5.20亿元、7.82亿元、11.48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少数股东损益分别为0亿元、0亿元、0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5.20亿元、7.82亿元、11.48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EBITDA分别为6.31亿元、7.85亿元、11.61亿元 [13] 现金流量表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经营活动现金流分别为-8.08亿元、9.04亿元、-5.03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净利润分别为5.20亿元、7.82亿元、11.48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折旧摊销分别为1.33亿元、0.20亿元、0.27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财务费用分别为-0.22亿元、-0.33亿元、-0.41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投资损失分别为-0.30亿元、-0.39亿元、-0.39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营运资金变动分别为-13.38亿元、2.54亿元、-15.48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其他经营现金流分别为-0.70亿元、-0.80亿元、-0.50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投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64亿元、0.94亿元、0.63亿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筹资活动现金流分别为-0.08亿元、-1.34亿元、-1.16亿元 [13] 每股指标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每股收益(最新摊薄)分别为1.24元、1.87元、2.74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每股经营现金流(最新摊薄)分别为-1.93元、2.16元、-1.20元 [13] - 预计公司2024-2026年每股净资产(最新摊薄)分别为8.56元、10.03元、12.40元 [13]
洁美科技:事件点评:收购柔震布局复合铝箔,高端离型膜加速放量
民生证券· 2025-01-03 07:44
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2] 核心观点 - 报告看好公司的离型膜业务将受到下游需求拉动并持续增长 [2]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2.58/3.59/4.62亿元 [2] - 对应当前的股价PE分别为34/24/19倍 [2] 收购柔震科技 - 洁美科技以3千万元人民币收购柔震科技56.83%的股权 [2] - 柔震科技专注于聚合物基金属复合膜材料的研发与生产 [2] - 柔震科技已与国内外头部电池企业及终端客户开展深度合作 [2] - 柔震科技是部分锂电池客户复合铝箔的唯一批量供应商 [2] 薄膜业务协同 - 薄型BOPET是柔震科技主要产品复合铝箔集流体的原材料 [2] - 洁美科技的BOPET薄膜业务与柔震科技的主营业务具备较强的产业链协同性 [2] - 本次收购可以进一步带动公司在超薄型BOPET薄膜产品领域的研发 [2] 离型膜业务 - 24Q3公司载带产品的稼动率在9成左右 [2] - 24Q4较上一季度整体稼动率变化不大 [2] - 公司已经打通离型膜产业链,部分离型膜已经实现原材料BOPET膜自制 [2] - 目前离型膜年产能4亿平米,其中浙江安吉基地年产能3亿平米,广东肇庆基地年产能1亿平米 [2] - 广东肇庆基地离型膜总共规划了年产能2亿平米,二期新增的年产能1亿平米会根据客户放量的进度确定投产节奏 [2] - 天津基地规划的年产能4.8亿平米的离型膜正在根据计划有序进行 [2] 财务预测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9.68/24.07/30.56亿元 [6]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实现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58/3.59/4.62亿元 [6]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每股收益0.60/0.83/1.07元 [6] - 预计2024/2025/2026年公司PE分别为34/24/19倍 [6]
贵州茅台:顺利完成目标,转型促进发展
信达证券· 2025-01-03 07:44
投资评级 - 贵州茅台 (600519.SH) 投资评级为买入,上次评级也为买入 [6] 核心观点 - 贵州茅台2024年生产茅台酒基酒约5.63万吨,系列酒基酒约4.81万吨,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1738亿元,同比增长约15.44%,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57亿元,同比增长约14.67% [6] - 公司年初目标营收同比增长15%,按计划顺利完成,其中茅台酒营收同比增长约15.18%,系列酒营收同比增长约19.24% [6] - 2024年四季度,公司预计实现营业总收入约506.8亿元,同比增长约12.0%,归母净利润约248.7亿元,同比增长约13.8% [6] - 公司通过"客群转型、场景转型、服务转型"挖掘拓展"新商务"人群,打造新的酒饮生活方式,满足消费者多样化需求 [6] - 公司已形成自营和社会经销商两大体系,包含"4+6"共10个渠道,多渠道间的互补协同有助于平衡产品价盘,增强消费者转化效率 [6] - 飞天茅台是公司的"压舱石",2025年国内市场投放量将较2024年略有增长,公司还将减少500ml珍品茅台投放量,适度调增公斤飞天投放量,开发750ml飞天餐饮渠道版、700ml飞天餐饮国际版以及500ml走进世界系列 [6] - 系列酒坚持"一体两翼"策略,2025年将以不低于上市公司前五年平均增长速度为目标,重点打造以茅台1935为核心、王子和汉酱为"两翼"的大单品集群 [6] 财务数据 - 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1738亿元,同比增长15.4%,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858.82亿元,同比增长14.9% [7] - 2025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1877.75亿元,同比增长8.0%,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930.7亿元,同比增长8.4% [7] - 2026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2030.06亿元,同比增长8.1%,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1013.94亿元,同比增长8.9% [7] - 2024年预计毛利率为92.1%,2025年为92.2%,2026年为92.2% [7] - 2024年预计净资产收益率ROE为37.1%,2025年为37.4%,2026年为38.0% [7] - 2024年预计摊薄每股收益EPS为68.37元,2025年为74.09元,2026年为80.71元 [7] - 2024年预计市盈率P/E为21.76倍,2025年为20.08倍,2026年为18.44倍 [7] - 2024年预计市净率P/B为8.07倍,2025年为7.52倍,2026年为7.00倍 [7]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 - 2024年预计流动资产为2450.92亿元,非流动资产为491.35亿元,资产总计为2942.27亿元 [23] - 2024年预计流动负债为513.08亿元,非流动负债为3.59亿元,负债合计为516.66亿元 [23] - 2024年预计归属母公司股东权益为2315.50亿元 [23] - 2024年预计营业总收入为1738.01亿元,营业成本为135.56亿元,营业税金及附加为273.59亿元 [23] - 2024年预计销售费用为54.72亿元,管理费用为102.59亿元,研发费用为1.88亿元 [23] - 2024年预计营业利润为1190.96亿元,利润总额为1190.16亿元,净利润为889.05亿元 [23] - 2024年预计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858.82亿元 [23] 现金流量表 - 2024年预计经营活动现金流为708.09亿元,投资活动现金流为-25.03亿元,筹资活动现金流为-700.04亿元 [23] - 2024年预计现金流净增加额为-16.98亿元 [23]
安能物流:加盟制零担快运龙头,进入精细化管理的业绩释放期
兴证国际证券· 2025-01-02 21:32
公司概况 - 安能物流成立于2010年,是加盟制零担快运的创始者,致力于为客户提供高性价比、优质体验的公路运输服务 [4] - 公司推出了多个行业优势产品,包括"MiNi电商系列"、"精准零担快运"、"定时达"和"安心达"等 [4] - 截至2024年6月30日,公司创始团队中秦兴华和王拥军的持股比例分别为7.70%和10.81%,大钲资本是最大股东,持股比例为24.59% [6][13] 行业分析 - 中国零担行业规模达万亿,2022年市场规模为1.62万亿元,预计2027年将上升至1.80万亿元 [48] - 行业集中度较低,2020年CR10仅为5.7%,预计2030年将提升至34.4% [48] - 公路运输在中国货运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3年公路运输量为403.37亿吨,占货运总量的73.68% [35][37] 公司战略与运营 - 安能物流通过"五最"战略(成本最优、时效最稳、网络覆盖最密、品质最好、服务响应最快)提升服务质量 [147][174] - 2024年上半年,公司平均运单时长同比下降5.8%,网点数量突破31000家,乡镇覆盖率达99.2% [147][174] - 公司通过优化分拨中心结构、提升自营车占比、减少中转次数等方式降低成本,2024年上半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同比下降6.4% [9][180] 财务表现 - 2024年上半年,公司营业收入为52.89亿元,同比增长16.2%,净利润达到4.0亿元,同比增长7.6% [172] - 2023年公司毛利率为12.8%,净利率为4.1%,处于物流行业领先水平 [82]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将分别达到114.0亿元、128.7亿元和142.8亿元,经调整净利润分别为8.0亿元、9.8亿元和11.7亿元 [48][50] 产品与服务 - 安能物流提供多元化的服务产品,包括精准零担快运、定时达、安心达、倍息达和Mini电商系列等 [165] - 公司通过提升服务质量和时效性,2024年上半年破损率和遗失率分别下降至0.0083%和0.00004% [168] - 公司通过科技系统提升运营效率,2023年头部货运合作商保留率达到98.2%,同比增长2.5个百分点 [176] 竞争与市场地位 - 2023年,安能物流以货运量计算的市占率为15.7%,位居行业第一 [48] - 公司通过降本增效和提升服务质量,逐步扩大优势公斤段,2022年单位干线运输成本为317元/吨,优势公斤段扩展至664kg [162] - 公司在全国拥有81家自营分拨中心,超过5900家货运合作商及22000家货运代理商,网络覆盖效应显著 [144]
华润燃气:坐拥优质城市资源的央企城燃龙头
兴证国际证券· 2025-01-02 21:31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华润燃气的投资评级为"买入" [106] 核心观点 - 居民顺价政策助力行业回归公用事业属性 公司毛差修复后保持稳定 2021-2022年上游气价大幅上涨而居民未能顺价 导致公司毛差同比下降12%和13%至0 52和0 45元/方 2023年起由国家发改委牵头 各省市逐步落地居民顺价机制 公司当年毛差同比上涨13%至0 51元/方 预计2024-2027年其有望提升至0 53 0 55 0 57和0 59元/方 随后趋于稳定 [105] - 公司派息率稳步增长 2011-2023年间 公司每股派息额年均复合增长率21% 派息率由18%提升至50% 除少数年份持平外 基本维持每年1-5pct增长 2023年公司收缩资本开支至79亿港元 同期经营现金流为102亿港元 随着经营情况继续改善和收购性资本开支的收缩 其派息率有进一步提升空间 [106] 财务表现 - 2023年公司营业总收入1012 72亿港元 同比增长7 3% 归母净利润52 24亿港元 同比增长10 4% 毛利率18 2% ROE11 1% 每股基本收益2 30港元 市盈率13 4倍 [1]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总收入分别为1042 09亿 1075 77亿和1128 09亿港元 同比分别增长2 9% 3 2%和4 9%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4 55亿 58 11亿和63 64亿港元 同比分别增长4 4% 6 5%和9 5% [1] 业务发展 - 公司天然气销售业务占比持续提升 由2017年的46%上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71% 接驳业务则由51%下降至17% [7] - 公司正在逐步打造天然气自主资源池 2023年6月如东LNG接收站开工建设 一期年周转能力为650万吨 约90亿方 产能上限约占公司2023年销气量的23% [36] - 公司综合能源业务快速发展 2023年实现营业收入16 4亿港元 同比增长73% 实现毛利2 7亿港元 同比增长121% 实现能源销售量29 4亿千瓦时 同比增长58% [78] 行业趋势 - 2023年国内天然气进口依赖度提升至42% 国际气价对国内天然气定价影响力增强 2012-2023年间 中国天然气进口量由421亿方增长至1656亿方 年均复合增速达到13% 其中LNG占进口量比重由49%提升至61% [12] - 2023年天然气占中国一次能源消费量比重提升至8 5% 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23%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预测 2030年中国天然气消费量或将达到约6000亿方 2023-2030年间复合增长率6 2% [22][52]
中国平安:深化渠道改革,重彰龙头质量
国信证券· 2025-01-02 20:34
投资评级 - 中国平安(601318 SH)投资评级为“优于大市” [6] 核心观点 - 中国平安是国内金融牌照最齐全、业务范围最广泛的综合金融集团之一,业务涵盖产险、寿险、证券、信托、银行、资管、科技及医疗健康等领域,形成“综合金融+医疗养老+科技创新”的综合业务架构 [19][27] - 截至2024年三季度末,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53 8亿元,同比增长9 99%,归母净利润1191 8亿元,同比增长36 09%,营收及归母净利润规模均位列上市险企首位 [19] - 平安寿险通过打造一体化综合金融生态,深耕价值型保险产品供给,代理人渠道和银保渠道表现强劲,2024H1平安集团代理人月均收入11962元,寿险代理人月均收入9608元,均约为2021年的2倍 [19] - 平安产险作为我国财产险行业“老三家”之一,业务规模及市场份额稳居行业前二,过去五年财险业务平均增速为5 3%,科技助力打造“护城河”,形成以“平安好车主”APP为核心的数字化运营平台 [19] - 公司投资资产规模保持稳健增长,截至2024年6月30日,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 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 2%,不动产投资规模占比呈下降趋势,风险可控 [19] 财务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4年至2026年EPS为5 98/6 55/7 54元/股,当前股价对应P/EV为0 63/0 59/0 54倍,目标价为69 99至75 68元/股,仍有23%至33%的上升空间 [19] - 2024E营业收入预计为961848百万元,同比增长5 26%,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08849百万元,同比增长27 06% [7] - 2025E营业收入预计为1012392百万元,同比增长5 25%,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19276百万元,同比增长9 58% [7] - 2026E营业收入预计为1075079百万元,同比增长6 19%,归母净利润预计为137365百万元,同比增长15 17% [7] 行业概况 - 我国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增速自2021年探底后持续回升,2024年前8月实现保费收入4 38万亿元,同比增长13 0%,人身险保费占比由2021年的74 0%升至2024前8月的78 0%,寿险保费占比由2021年的70 6%升至2024前8月的76 4% [38] - 人身险CR4下探至37 2%,财产险CR3提高至76 2%,平安寿、新华市占率下降较明显,国寿、太保寿市占率保持稳健,人保、平安产、太保产市占率均有不同程度提升 [42] - 中小险企竞争力缺失,行业集中度正在提升,主要由于中小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承压,产品激进定价不可持续,保险“国十条”提出严把准入关、强化资负联动监管、健全市场退出机制等措施 [70][77] 公司业务分析 平安寿险 - 2023年平安寿险及健康险NBV为392 62亿元,同比增长36 2%,2024年前三季度NBV为351 60亿元,同比增长34 1%,NBV对EV增长的贡献逐步提升至6 3% [78][93] - 2023年新单保费1657 84亿元,同比增长38 9%,代理人渠道NBVM企稳,2023年全年为29 1%,2024H1为29 3%,银保渠道NBVM持续提升,2024H1升至22 5% [95][101] - 代理人数量下降减缓,2024H1平安集团代理人30 8万人,较年初下降13 5%,2024H1月均代理人数量34 0万人,较2023年下降2 0%,代理人收入显著提升 [105] 平安产险 - 2023年平安产险实现总保险服务收入3134 6亿元,同比增长6 5%,其中车险及非车险业务分别实现保险服务收入2095 4亿元及820 4亿元,同比增长6 1%及12 9% [133] - 车险业务占平安产险总保费收入的66 8%,位列上市险企首位,科技助力打造“护城河”,“平安好车主”APP注册用户数突破2亿,累计绑车车辆突破1 36亿 [116][118] 投资业务 - 截至2024年6月30日,保险资金投资组合规模超5 20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0 2%,投资结构稳定,不动产投资规模占比呈下降趋势,风险可控 [19]
北新建材点评:股权激励彰显发展信心,看好公司中长期成长性
天风证券· 2025-01-02 20:34
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3][9] 股权激励计划 - 公司拟向激励对象授予限制性股票 1,290 万股(含预留 172.75 万股),约占总股本 0.764% [1] - 授予价格 18.20 元/股,授予对象包括公司董事、高级管理人员、核心骨干人员,总人数不超过 347 人,约占公司 2023 年末在册员工人数的 2.7% [3] - 考核目标针对 2025-2027 年三个会计年度,业绩要求分别为:25/26/27 年较 23 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长率分别不低于 14.22%/16.12%/17.08%,对应扣非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45.6/54.7/65.7 亿元,扣非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 16.5%/17.5%/18.5%,且高于对标企业 75 分位值或同行业平均水平,三年经济增加值改善值△EVA>0 [1] 财务预测 - 2024-2026 年归母净利润预测分别为 43.5/49.3/56.5 亿元,对应 PE 分别为 13/11/10 倍 [3] - 2024-2026 年营业收入预测分别为 27,035.69/29,615.16/31,898.29 百万元,增长率分别为 20.56%/9.54%/7.71% [4] - 2024-2026 年 EBITDA 预测分别为 5,750.03/6,534.80/7,375.65 百万元 [4] - 2024-2026 年 EPS 预测分别为 2.57/2.92/3.34 元/股 [4] 公司战略 - 公司继续推进"一体两翼,全球布局"战略,看好其带来的中长期成长性 [3] - 股权激励有望提升员工积极性,激发经营活力,彰显发展信心 [3] 财务数据 - 2023 年营业收入为 22,425.90 百万元,同比增长 12.50% [4] - 2023 年归属母公司净利润为 3,524.00 百万元,同比增长 12.36% [4] - 2023 年 EBITDA 为 5,605.00 百万元 [4] - 2023 年 EPS 为 2.09 元/股 [4] 估值指标 - 2024-2026 年市盈率 (P/E) 分别为 12.52/11.04/9.64 倍 [4] - 2024-2026 年市净率 (P/B) 分别为 2.06/1.82/1.61 [4] - 2024-2026 年市销率 (P/S) 分别为 2.01/1.84/1.71 [4] - 2024-2026 年 EV/EBITDA 分别为 8.32/6.67/5.53 [4]
香农芯创:“分销+产品”双轮驱动,聚焦半导体领域发展
华源证券· 2025-01-02 18:24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香农芯创,前身为聚隆科技,成立于1998年,最初主营洗衣机减速离合器,2019年基石资本完成要约收购后开始转型布局半导体领域,形成芯片分销和自研产品两大业务板块 [1][2] - 公司通过联合创泰主体开展半导体分销业务,代理品牌包括SK Hynix、MTK、Giga Device、AMD等,下游客户包括阿里、腾讯、字节、百度等一线互联网厂商 [12][89] - 公司设立子公司海普存储和海普芯创,分别负责企业级SSD和DRAM产品的设计、生产和销售,2024年中已完成企业级DDR4、DDR5、Gen4 eSSD的研发试产 [2][70] 业务分析 - 分销业务深度绑定上下游,2024年预计收入增速达80%,2024-2026年收入增速分别为80%、20%、20%,毛利率分别为4.25%、4%、4% [15][92] - 自研产品业务2024年开始放量,预计2024-2026年收入分别为2亿、4亿、8亿,毛利率分别为9%、10%、10% [7][72] - 减速器及配件业务2024-2026年收入增速预计为5%、5%、5%,毛利率为25%、25%、25% [16][93] - 其他业务2024-2026年收入增速预计为5%、5%、5%,毛利率为27%、27%、27% [73] 财务表现 - 2024-2026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20247、24407、29557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79.69%、20.55%、21.10% [4][75] - 2024-2026年预计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81、529、653百万元,同比增长率分别为27.38%、9.87%、23.55% [4][75] - 2024-2026年预计每股收益分别为1.05、1.16、1.43元/股 [4][75] - 2024-2026年预计ROE分别为15.97%、15.39%、16.51% [4][75] 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增持"评级,预计2024-2026年PE分别为27、25、20倍,与可比公司江波龙和德明利的平均估值27、28、23倍接近 [13][15][77]
永新光学:永毅突破,新光璀璨
中邮证券· 2025-01-02 17:48
投资评级 - 报告首次覆盖永新光学,给予"买入"评级 [1][11] 核心观点 - 预计永新光学2024/2025/2026年分别实现收入9.8/13/17亿元,实现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3.2/4.4亿元,当前股价对应2024-2026年PE分别为49倍、32倍、24倍 [11] - 激光雷达是ADAS进阶的车载传感设备,2022年是激光雷达规模量产的元年,行业已开始进入批量生产及洗牌阶段,国内初步形成了禾赛、速腾、图达通、华为、探维等获得量产的激光雷达方案商为核心玩家的局面 [18] - 机器视觉行业成长空间广阔,随着智慧物流、工业4.0的快速发展,对机器视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8] - 光学显微镜加速国产替代,高端显微镜、具备显微成像功能的自动化检测设备需求快速增长 [18] - 医疗光学市场逐步打开,医疗器械国产化及国产替代是国家政策重点鼓励的方向 [24] 财务数据 - 预计2024/2025/2026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79/13.01/17.0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4.62%/32.88%/30.92% [25][30] - 预计2024/2025/2026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12/3.22/4.43亿元,增长率分别为-9.99%/52.02%/37.57% [25][30] - 预计2024/2025/2026年EPS分别为1.91/2.90/3.99元 [25][30] - 预计2024/2025/2026年PE分别为49.23/32.38/23.54倍 [25][30] - 预计2024/2025/2026年PB分别为5.41/4.96/4.44倍 [25][30] 行业分析 - 激光雷达作为ADAS和自动驾驶的核心关键传感器,整体市场呈现高速发展态势 [18] - 机器视觉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生产线相关的工业控制领域,中国作为全球制造业加工中心,工业领域的机器视觉应用发展活跃 [18] - 光学显微镜在生命科学、教学、纳米技术以及半导体技术等领域的渗透,高端显微镜、具备显微成像功能的自动化检测设备需求快速增长 [18] - 医疗光学市场随着全球人口增长、社会老龄化程度提高、全球经济增长特别是新兴经济体的快速发展以及民众对医疗保健需求的不断提高,推动全球医疗器械行业近年来稳步增长 [24]
北新建材:2024年股权激励草案发布,业绩目标显示长期信心和经营韧性
国投证券· 2025-01-02 17:45
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A",12个月目标价为37.18元,对应2025年13倍PE [15][16] 核心观点 - 公司石膏板主业龙头地位稳固,三大主系列品牌龙牌、泰山和梦牌定位不同市场群体,阶梯化产品体系实现份额和利润的稳定 [8] - 公司积极开拓家装、县乡等渠道,推动涵盖水电木瓦油的家装全产品体系辅材,进军家装领域,未来毛利率和现金流有望改善 [8] - 通过并购拓展的防水和建筑涂料业务均实现盈利,目前积极布局高端装备和风电市场的工业涂料业务,两翼战略顺利实施 [8] - 2024年股权激励草案发布,业绩目标显示长期信心和经营韧性,2025-2027年扣非业绩复合增速超20% [14] 财务数据 - 预计2024-2026年公司营业收入分别为279.70亿元、311.04亿元和344.53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4.72%、11.21%和10.77% [22] - 预计2024-2026年实现归母净利润42.57亿元、48.30亿元和54.31亿元,分别同比增长20.79%、13.46%和12.45% [16] - 2024-2026年动态PE分别为12.0倍、10.6倍和9.4倍 [16] - 2024-2026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为16.4%、16.8%和17.0% [17] 股权激励 - 公司发布2024年限制性股票激励计划(草案),拟授予董事、高管、核心骨干人员等347人(占2023年公司公布总人数的2.71%)不超过1290万股(占总股本的0.764%)限制性股票,授予价格为每股18.20元 [1] - 股权激励业绩考核周期为2025-2027年,解锁业绩条件为2025-2027年各年扣非归母净利润较2023年扣非归母净利润复合增速分别不低于14.22%、16.12%和17.08% [14] - 股权激励草案要求2025-2027年净资产收益率分别不低于16.5%、17.5%和18.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