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跟踪专题:二级资金弱,一级资金强
信达证券· 2024-09-24 16:33
请阅读最后一页免责声明及信息披露 http://www.cindasc.com 1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Center 二级资金弱,一级资金强 ——资金跟踪专题 [Table_ReportDate] 2024 年 9 月 24 日 | --- | --- | |----------------------------------------------------------------------------------------------------------------------------------------------------------------------------------------------------------------------------------------|-------------------------------------------------------------------------------------------------------------------------------------- ...
策略点评报告:金融政策催生A股反弹,反转还需财政增量跟进
华鑫证券· 2024-09-24 16:03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政策信号: - 降准降息,释放1万亿流动性,预告年内还有25-50BP降准[3] - 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推出住房再贷款等地产政策[3] - 创设5000亿互换便利和3000亿专项再贷款支持股市,预告将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3] 2. A股策略: - 政策组合发力,标志着高层态度和决心的转变,确认节前反弹行情[4] - 关注以下三大结构性机会: - 国内政策发力交易(地产、消费、非银、银行等)[5] - 内外降息共振交易(TMT、医药等)[5] - 并购重组主题交易(央国企并购重组)[5] 报告分类总结 政策信号 1. 降准降息,释放1万亿流动性,预告年内还有25-50BP降准[3] 2. 降存量房贷利率,降首付,推出住房再贷款等地产政策[3] 3. 创设5000亿互换便利和3000亿专项再贷款支持股市,预告将出台《关于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3] 行业机会 1. 国内政策发力交易:地产、消费、非银、银行等[5] 2. 内外降息共振交易:TMT、医药等[5] 3. 并购重组主题交易:央国企并购重组[5]
策略快评报告:政策推动金融更大力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万联证券· 2024-09-24 14:3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策推动金融更大力度支持经济高质量发展 [1] - 在货币政策方面,央行将加大货币政策调控强度,进一步支持经济稳增长 [1] - 在资本市场方面,证监会将多措并举活跃并购重组市场,支持基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跨行业并购及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 [1] - 证监会将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力推动宽基类基金产品创新,以丰富投资者选择,增强资本市场内在稳定性 [1] - 在加强和完善现代金融监管方面,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在稳妥有序地推进实施地方债风险化解 [3] 报告内容总结 货币政策 - 央行将下调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向金融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1] - 央行将降低存量房贷利率并统一房贷最低首付比例 [1] - 央行将创设新的政策工具,支持股票市场发展 [1] 资本市场 - 证监会将发布促进并购重组措施,支持基于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跨行业并购及对未盈利资产的收购 [1] - 证监会将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大力推动宽基类基金产品创新,丰富投资者选择 [1] 金融监管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正在稳妥有序地推进实施地方债风险化解 [3] - 当前房地产、地方债以及中小金融机构三大风险逐步化解和缓释,金融风险正在稳步收敛 [3]
货币政策“大礼包”点评:所有选项都已摆上桌面
华金证券· 2024-09-24 14: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降准是基础货币投放工具结构优化、成本压降过程中必然倚重的长期流动性投放最优选择,本次降准幅度和时点符合预期,可保障年底前合理力度的信用投放需求,未来两年降准将持续发挥重要作用。[1][3] 2. 降存量房贷利率0.5个百分点左右至新增房贷利率附近,意在避免房贷不良率明显提升,从而避免导致更大程度的次生性内需收缩和房地产风险向金融系统性风险传导。[4][5] 3. 纠结中降息20BP,一方面呼应房地产和地方政府双重去杠杆深水区货币政策应有的被动小幅宽松,另一方面也已经接近净息差之极限,短端降息引导贷款利率有所下行之后,央行可能对冲性地引导长期国债利率趋稳,并仍需密切关注美债长期利率和美元指数的上行风险。[6][7] 4. 创设证券、基金、保险互换便利和专项再贷款,有助于增加股市增量资金,稳定和改善市场信心。操作层面预计将稳慎设计,避免基础货币超发并有效隔离央行资产和股市波动风险。[8]
A股投资策略周报告:流动性预期改善,市场情绪面有所提振
华龙证券· 2024-09-24 09:32
策略研究报告 证券研究报告 策略报告 报告日期:2024 年 9 月 23 日 流动性预期改善,市场情绪面有所提振 ——A 股投资策略周报告 A 股市场走势(2023/08/25-2024/09/22) 分析师 摘要(核心观点): 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内需仍需提振。①8 月 CPI 受到高温多雨天气等因素 影响,同比上涨 0.6%;PPI 下降 1.8%。②8 月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 4.5%, 增速较 7 月回落 0.6%。③8 月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同比增速有所提升,8 月 季调环比固定资产投资增长 0.16%。④8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2.1%,1-8 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 3.4%,低于市场预期,主要 受基数效应和消费信心及意愿不足影响。⑤8 月出口增长 8.4%,增速较 7 月加快 1.9%,贸易结构继续优化,机电产品出口增速加快,占比近 60%, 汽车、集成电路等产品优势巩固,共建"一带一路"成效持续显现。 华龙证券研究所 相关阅读 《20240919A 股投资策略点评报告: 美联储超预期降息影响几何?》 《20240826A 股投资策略周报告:美 联储释放降息信号》 《2024081 ...
每日复盘:2024年9月23日沪指四连阳,贵金属与银行板块领涨
国元证券· 2024-09-24 09: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4年9月23日沪指四连阳,贵金属与银行板块领涨。上证指数上涨0.44%,深证成指上涨0.10%,创业板指下跌0.40%。[9] 2. 风格上看,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金融>稳定>周期>0>消费>成长;大盘价值>中盘价值>小盘价值>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成长;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12][14] 3. 分行业看,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上涨,表现相对靠前的是煤炭(1.76%)、银行(1.58%)、家电(1.24%),表现相对靠后的是综合金融(-0.79%)、农林牧渔(-0.73%)、医药(-0.64%)。[12][13][15] 4. 资金筹码方面,主力资金9月23日净流出68.05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1.09亿元,大单净流出56.96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3.37亿元,小单持续净流入77.94亿元。[16][17][18] 5. 南向资金9月23日净流入,合计84.15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当日净流入46.97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当日净流入37.18亿港元。[18] 6. 9月23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0][21][22] 根据目录分别总结 1. 市场资讯 - 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证券公司风险控制指标计算标准规定》,对优质证券公司的风控指标适当予以优化,预计将释放近千亿元资金。[8] - 中美经济工作组在京举行第五次会议,就美对华加征关税、对华投资限制、涉俄制裁等表达了严正关切。[8] - 1-8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47776亿元,同比下降2.6%,扣除特殊因素影响后可比增长1%左右。[8] - Meta Connect 2024大会将于9月25日至26日举办,马克·扎克伯格将分享Meta对人工智能和元宇宙的愿景。[8] - 高通已就收购英特尔的事宜进行接洽,但交易还远未确定。[8] 2. 市场整体表现 - 2024年9月23日沪指四连阳,贵金属与银行板块领涨。[9] - 市场成交额5391.62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32.88亿元。全市场2606只个股上涨,2548只个股下跌。[9][10] 3.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看,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金融>稳定>周期>0>消费>成长;大盘价值>中盘价值>小盘价值>大盘成长>中盘成长>小盘成长;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12][14] - 分行业看,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上涨,表现相对靠前的是煤炭(1.76%)、银行(1.58%)、家电(1.24%),表现相对靠后的是综合金融(-0.79%)、农林牧渔(-0.73%)、医药(-0.64%)。[12][13][15] - 概念板块方面,多数概念板块上涨,昨日连板_含一字、MLOps、昨日涨停_含一字等大幅上涨;刀片电池、体外诊断、中芯等板块走低。[15] 4. 资金流表现 - 主力资金9月23日净流出68.05亿元,其中超大单净流出11.09亿元,大单净流出56.96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3.37亿元,小单持续净流入77.94亿元。[16][17][18] - 南向资金9月23日净流入,合计84.15亿港元,其中沪市港股通当日净流入46.97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当日净流入37.18亿港元。[18] 5. ETF资金流向表现 - 9月23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减少。[20][21][22] - 9月20日主要宽基ETF资金流向显示资金主要流入沪深300ETF,流入金额为94.48亿元。[22] 6. 全球市场表现 - 9月23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涨跌不一。恒生指数下跌0.06%,恒生科技指数下跌0.15%;韩国综合指数上涨0.33%,日经225指数上涨1.53%。[23] - 9月20日,欧洲三大股指普遍下跌。德国DAX指数下跌1.49%,英国富时100指数下跌1.19%,法国CAC40指数持平。[23]
北交所&新兴成长行业周报:2024年1-7月激光雷达市场增长强劲,搭载华为乾崑智驾、全新岚图梦想家正式上市
国海证券· 2024-09-24 07:32
1. 2024年1-7月智能驾驶供应商装机量排行榜:激光雷达市场增长强劲 1. 激光雷达市场增长强劲,速腾聚创表现亮眼。速腾聚创以26万颗的装机量稳居市场首位,市场份额达到37%,凸显了其在技术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卓越能力。[10][11] 2. 华为技术以19万颗的装机量和26.4%的市场份额紧随其后,通过持续的研发投入和对产品质量的严格把控,巩固了其在激光雷达领域的领先地位。[10][11] 3. 禾赛科技和图达通以15万颗和近11万颗的装机量,分别占据了21.1%和15.3%的市场份额。禾赛科技的激光雷达产品以其高性能和可靠性,满足了市场对高端激光雷达的需求。[10][11] 4. 前四大激光雷达供应商共占据了市场超过99%的份额,这一高度集中的市场格局表明,头部企业在激光雷达领域已经形成了明显的竞争优势。[10][11] 2. 高精地图市场格局逐渐清晰,高德持续领跑 1. 高德以57.8%的市场份额和33万套的装机量遥遥领先,凭借其在地图数据采集、处理及更新技术上的深厚积累,以及在导航和出行服务等领域的广泛应用,稳居行业领头羊地位。[12][13] 2. 腾讯以18.7%的市场份额位居第二,依托强大的互联网生态和数据处理能力,在高精度地图领域展现出了显著的竞争力。[12][13] 3. 朗歌科技、四维图新和中海庭分别以17.1%、15.7%和5.5%的市场份额居于后三位。[12][13] 4. 前五大供应商共占据了超80%的市场份额,高精度地图市场的高集中度一方面体现了头部企业在技术和服务上的优势,另一方面也预示着未来高精度地图市场将继续保持稳定的发展态势。[12][13] 3. ADAS市场前视一体机方案占据主流,博世优势显著 1. 博世凭借153.8万套的装机量和22.5%的市场份额,牢牢占据ADAS市场的领先地位,充分彰显了其在技术创新与产品应用方面的领先地位。[14][15] 2. 电装和采埃孚两家公司同样表现出色,分别实现了67.7万套和55.1万套的装机量,市场份额为9.9%和8.1%。[14][15] 3. 前视一体机方案因其在提升行车安全性和增强驾驶辅助功能方面的显著优势,仍是ADAS市场的主流选择。[14][15] 4. ADAS市场将继续扩展,吸引更多企业参与竞争,推动技术的不断进步。[14][15] 4. 智驾域控市场走向合作定制化,智驾域控芯片选择更加多元 1. 德赛西威以34.2万套的装机量和23.3%的市场份额,成功超越长期竞争对手和硕/广达(特斯拉),成为智驾域控市场的领头羊。[16][17] 2. 华为技术、伟创力(蔚来)和比亚迪等供应商通过与汽车制造商的深度合作,取得了显著的装机量增长,体现了智驾域控市场向合作定制化的发展趋势。[16][17] 3. 英伟达凭借其Drive Orin系列芯片,以90.6万颗的装机量和36.6%的市场份额占据智驾域控芯片市场的主导地位,特斯拉的自研FSD芯片也表现出色。[16][17] 4. 除了英伟达、特斯拉等传统芯片巨头外,地平线、黑芝麻等新兴企业也在不断涌现,为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智驾域控芯片市场呈现多元化趋势。[16][17] 5. 全新岚图梦想家搭载华为乾崑智驾,智能化水平大幅提升 1. 全新岚图梦想家采用了鸿蒙智能座舱以及华为乾崑智驾,在外观内饰设计、综合产品实力等方面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18][19][20] 2. 全新岚图梦想家搭载了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配备了1颗激光雷达、3颗毫米波雷达、11颗高清摄像头和12颗超声波雷达在内共27个高精度智驾传感器。[18][19][20] 3. 华为乾崑智驾ADS 3.0系统基于GOD(通用障碍物识别)大网,实现了从单纯"识别障碍物"到深度"理解驾驶场景"的显著提升,使车辆更加智能地应对各种复杂情况。[18][19][20] 4. 全新岚图梦想家具备智慧泊车、遥控泊车、离车即走等多项智能功能,无论对于新手司机还是专业老司机都非常友好。[18][19][20]
新消费研究之咖啡系列报告:从海关进出口贸易看中国咖啡市场变化
民生证券· 2024-09-24 07:02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2024H1 中国咖啡进出口规模均较 2023 年有显著增长,且净进口量呈常态化增长趋势 [4][5][6][7][9][10] 2) 咖啡进口以生豆为主,占比呈上升趋势,达到 81% [14][15] 3) 咖啡出口以生豆为主,占比维持高位,达到 71.3% [16][17] 4) 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哥伦比亚、越南等咖啡原产大国,出口国家更为多样均衡 [18][19][20][21][22][23][24][26] 5) 江苏、上海和福建为主要进口区域,云南为主要出口区域 [27][28][29][30][31][32][33][34] 6) 头部连锁企业烘焙工厂的建立显著拉动当地咖啡进口 [35][36][38][39] 7) 国内咖啡行业下游的兴起,尤其是现磨咖啡的快速增长,是驱动上游进口增长的根本力量 [40][41][42][43][44][45] 8) 速溶咖啡仍占据主导地位,有望稳健增长 [46][47][48] 根据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进出口规模及趋势 - 2024H1 中国咖啡进出口规模均较 2023 年有显著增长,进口量达到 2023 年全年的 72.59%,出口量达到 2023 年全年的 1.17 倍 [4][5][6] - 中国咖啡净进口量呈常态化增长趋势,2024H1 净进口量达 10.99 万吨,同比增长 86.86% [7][9][10] 进出口贸易结构 - 咖啡进口以生豆为主,占比呈上升趋势,2024H1 达到 81% [14][15] - 咖啡出口以生豆为主,占比维持高位,2024H1 达到 71.3% [16][17] 贸易区域分析 - 进口主要来自巴西、哥伦比亚、越南等咖啡原产大国,三者合计占进口规模的 74.17%、进口金额的 61.61% [18][19][20][21][22][23] - 出口国家更为多样均衡,贸易伙伴 Top3 为越南、德国及美国 [24][26] 国内进出口区域分析 - 江苏、上海和福建为主要进口区域,合计占进口规模的 60%以上 [27][28][29][30] - 云南为主要出口区域,占出口规模的 69.99%、出口金额的 61.16% [31][32][33][34] 头部企业带动作用 - 瑞幸、星巴克等头部连锁企业烘焙工厂的建立,显著拉动当地咖啡进口,尤其是生豆进口 [35][36][38][39] 下游行业驱动 - 国内咖啡行业下游的兴起,尤其是现磨咖啡的快速增长,是驱动上游进口增长的根本力量 [40][41][42][43][44][45] - 速溶咖啡仍占据主导地位,有望稳健增长 [46][47][48]
策略周思考:筑底反弹后,该关注什么?
国信证券· 2024-09-23 22:03
市场企稳反弹,但情绪未出现明显改善 - 近一周市场企稳反弹,交投情绪未出现明显改善[6][7] - 全市场涨幅平均值、中位数分别达到1.16%、0.86%,市场赚钱效应整体较强[6] - 但成交额视角下,三季度以来的缩量博弈格局仍在延续,流通市值换手率同样距离近250日底部不远[7][8] 战略资金加仓意愿显著增强 - 9月20日单日战略资金加仓成交额突破190亿,剔除沪深300ETF份额合并影响后的宽基份额边际变化回升至7月中旬来的最高水平[8][9][10] - 全周中证1000、创业板战略资金加仓额分别占年初以来的5.77%、3.92%,战略资金近期对双创及中盘成长加仓意愿显著增强[8][9] 红利资产如期企稳 - 指数维度看,红利资产企稳反弹,当前拥挤度不高[17] - 中证红利、上证红利指数中报ROE(TTM)降至近10年最低水平,总资产净利率进一步下行,增速低于季节性,分子端的疲弱导致资金进入红利板块的意愿不强[17][18] - 但核心宽基ETF战略资金注入、基本面相对全A其他资产仍具备优势的情况下,潜在股息收益率提升后,仍可继续坚持自下而上精选红利资产思路[17] 关注降息周期下的受益线索 - 美联储在9月FOMC会议选择降息50bps,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至4.75%-5.00%,点阵图指引今、明年各4次降息[31] - 从会议后至今市场对后续降息路径预期边际变化看,11月再降50bps的概率从9月19日会后的37%提升至9月23日的53%,且12月可能继续降息[31] - 降息周期的A股风格中,成长存在动能,资金偏好大盘,利率敏感+基本面提振的科技行业或占优[32][33][34][35]
扒窃对手商业数据,创始人获刑隐退幕后,元光科技:高度依赖“车来了”APP,港股IPO是起点还是终点?
北京韬联科技· 2024-09-23 21:34
报告的核心观点 1. 元光科技是一家专注于公交信息时序分析服务的公司 [1] 2. 元光科技通过违法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公交数据,导致创始人被判刑并退出管理层 [5][6] 3. 元光科技高度依赖"车来了"APP带来的广告收入,受疫情影响营收和利润出现波动 [2][3][6] 4. 随着互联网巨头进入实时公交信息领域,元光科技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市场份额受到挤压 [10][11][12] 5. 虽然时序数据分析应用广泛,但元光科技难以跨行业拓展业务,陷入行业依赖的困境 [13][14] 报告内容总结 一、违法抓取同行数据 - 元光科技通过旗下开曼群岛公司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主营"车来了"APP提供实时公交信息服务 [2] - 公司创始人邵凌霜曾通过非法手段获取竞争对手的公交数据,因此被判刑并退出管理层 [5][6] 二、因高度依赖车来了APP,疫情曾带来明显影响 - 公司毛利率、经调整营业利润率和净利率较为稳定,但2022年受疫情影响出现下滑 [6][7] - 公司资产负债率和有息负债率维持在合理水平,自由现金流较为充沛 [7][8][9] 三、巨头林立,空间受限 - 随着互联网巨头进入实时公交信息领域,元光科技的市场份额受到挤压,已跌至行业第三 [10][11][12] - 虽然时序数据分析应用广泛,但元光科技难以跨行业拓展,陷入行业依赖的困境 [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