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英伟达-供应受限但需求消化良好,因推理需求激增上调 2026 年预期
摩根· 2025-04-28 1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股票评级:Overweight(增持)[5] - 行业观点:Attractive(有吸引力)[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推理需求呈爆发式增长且持久,短期内受Blackwell供应限制但供应正在快速增加,AI仍处于中期,英伟达仍是首选 [8] - 虽投资者情绪谨慎,但推理需求由令牌增长导致的供应紧张驱动,证明模型正在被使用并产生收入,缓解了英伟达股票受风险投资资金枯竭影响的最大担忧 [13] - 提高2026年的收入和每股收益预期,认为当前预测可能保守,短期内看不到市场消化情况 [25][2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需求情况 - 过去四周,尽管投资者因宏观和供应链风险情绪恶化,但由于大多数相关大语言模型推理芯片短缺,全球GPU核心需求大幅上升 [2] - 自年初以来,令牌生成量增长超5倍,给生态系统带来压力,推动了处理这些工作负载的投资激增 [3] - 公开声明显示推理需求加速增长,如Llamda Labs称企业级GPU集群需求疯狂,Google的Gemini 2.5模型需求大增等 [10] 市场供应情况 - Blackwell供应受限,尤其是最终版本GB200/300,虽需求强烈但短期内无法增加供应 [11] - Hopper需求较两三个月前有所改善,但在其生命周期后期增加Hopper的投资回报率可能不佳,目前主要将此前用于训练的GPU重新分配到推理工作中,导致训练水平低于预期 [12] - Blackwell表现良好,1月收入达110亿美元,预计本季度超300亿美元,B200供需强劲,B300需求旺盛且将于年中发货 [15][19] - GB200的生产爬坡具有挑战性,年初的重大问题已解决,但仍有一些小问题限制生产,不过情况每月都在改善 [16] 季度情况分析 - 4月和7月季度,中国以外地区增长强劲,但美国商务部限制H20向中国发货带来一定逆风,虽削减了预期,但仍认为有较高上行可能性 [20] - 7月毛利率有望开始改善,增长动力依然明显 [21] - 预计本季度超大规模客户将承诺加强AI资本支出,若广告收入减速,消费级超大规模客户将优先考虑AI领域,所有云服务提供商将承认增加AI硬件会带来更多AI收入 [22][23] 投资预期调整 - 提高2026年的收入预期10.7%,每股收益预期11.9%,认为当前数字可能非常保守 [25] - 2026财年数据不变,预计总收入1900亿美元(数据中心收入1730亿美元),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收益4.09美元;2027财年从第一季度开始提高收入预期,将数据中心季度环比增长率从1%提高到10%,第二季度从1%提高到5%,全年总收入从2309亿美元提高到2555亿美元,同比增长34% [27] - 2027财年非公认会计准则每股收益提高12%,从5.37美元提高到6.01美元;将目标价从162美元下调至160美元,基于约28倍的2025年每股收益估计值5.70美元 [28] 风险回报分析 - 风险回报主题包括新数据时代、定价能力和长期增长均为积极 [35] - 牛市情景下,数据中心收入持续增长,网络、基于GB200的系统和软件带来上行空间,高利润率的数据中心和AI软件服务加速增长,基于GPU的AI PC获得市场份额,汽车业务取得进展 [36] - 基础情景下,预计英伟达股票应享有溢价,2025年和2026年收入分别增长46.2%和33.9%,数据中心持续增长 [37] - 熊市情景下,数据中心增长大幅放缓,AI开发成本大幅下降,强大竞争对手进入市场或客户开始自行开发定制硬件,出口管制影响大于预期 [39] 投资驱动因素 - 全球收入分布为中国大陆占40 - 50%,亚太地区(除日本、中国大陆)占10 - 20%,欧洲(除英国)、日本、拉丁美洲、英国各占0 - 10% [42][43] - 摩根士丹利Alpha模型显示,24个月评级为5/5(最佳),3个月评级为4/5(最受青睐) [43] 摩根士丹利估计与共识对比 - 摩根士丹利对2026财年1月的销售/收入、EBITDA、净利润和每股收益的估计与共识存在差异 [46] 行业覆盖情况 - 报告对半导体行业多家公司进行了评级,如英伟达评级为O(增持),AMD评级为E(持平)等 [106]
美银:资金流向监测-趋势跟踪者做多黄金、做空原油;美国股票和美国国债头寸规模缩小
美银· 2025-04-28 1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市场环境波动大,多数CTA倾向做空美股,不过空头头寸可能较小,未来一周若实际波动率无进一步下降,美空头头寸或收缩;CTA对铝的空头头寸已达2020年5月以来最高,原油空头头寸本周增加,未来可能继续卖出;CTA可能买入加元、墨西哥比索和债券;SPX期权的做市商gamma值较小,若标普上涨,SPX gamma可能转为空头,下跌时则可能保持不变 [1][2][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Current S&P 500 1-Day Systematic Flows - 2025年4月28日,系统性资金流动对标准普尔500指数持仓预计变化不大 [8] - 截至周四收盘,SPX和VIX的做市商gamma值为负但幅度较小,本周其余时间基本可忽略不计 [8] 2. SPX Option Gamma Positioning - 利用SPX gamma水平推断delta对冲对基础股票市场的可能影响,如在交易日最后15分钟进行delta对冲,SPX gamma可能使标准普尔500小型期货过去1个月的实际波动率增加0.8个百分点(2%) [17][18] 3. Trend Following (CTA) Model - 对24种常见CTA标的资产在牛市、中性和熊市价格路径下应用CTA模型,如标普500的CTA模型头寸为空头,当前趋势信号为 -58%,未来5个交易日,熊市路径下趋势信号预计保持不变,中性路径下下降,牛市路径下上升,空头头寸完全平仓(买入触发点)可能在指数上涨3.9%(达到5738点)时出现 [24][25][27] 4. Leveraged and Inverse ETFs - 美国的ETF在标准普尔500指数和纳斯达克100指数每上涨(下跌)1%时,可能分别带来约7.33亿美元和17亿美元的买入(卖出),分别占过去一个月下午3:55至4:00平均名义标准普尔500(ES)和纳斯达克100(NQ)期货交易量的3%和22% [79] - 美国上市的标准普尔500和纳斯达克100杠杆及反向ETF的未偿资产净值约为45亿美元,相当于这两个指数的名义价值超过100亿美元 [85] 5. Risk Parity Model - 模型风险平价杠杆是当前波动率的函数,杠杆水平仍未达到峰值 [99] - 风险平价资产配置与资产的波动率成反比,近期下跌中债券配置降幅最大 [102] 6. S&P 500 Equity Vol Control - 为模拟股票波动率控制,展示了标准普尔每日风险控制指数(10%和5%)的敞口水平,近期大幅下跌后杠杆水平仍处于较低水平 [104] 7. Appendix - 趋势跟踪策略(CTAs)起源于商品期货,如今投资范围已扩展到股票指数、利率、货币和商品期货等多个资产类别,截至2024年第四季度,CTA策略管理的资产规模为3394亿美元 [155] - CTA经理既可以采用基于规则的系统性趋势跟踪策略,也可以根据基本面分析和市场观点进行投资决策 [156] - 构建了自上而下的多因素回归模型来解释代表性CTA基准指数的表现,该模型基于全球股票、全球债券、商品和货币的每日回报 [157] - 构建了自下而上的CTA策略,该策略使用多种期货投资,与SG CTA基准指数的每日回报相关性平均约为0.7,beta接近1 [164] - 风险平价策略可能在主要资产类别间进行配置,并根据当前波动率调整头寸规模,BofA风险平价模型与HFR风险平价基准指数的相关性较高(> 0.8),beta接近1 [170][171] - 股票波动率控制策略是一种相对简单的量化策略,根据当前股票波动率动态调整杠杆以达到预定的风险水平,资产规模估计约为300亿美元 [183] - 模型趋势跟踪策略通过移动平均线交叉来衡量资产价格趋势,价格路径根据历史数据确定,CTA模型的买卖触发规则基于止损和重新入场条件 [184][185][186] - 杠杆及反向ETF旨在实现每日回报与标的指数的正或负倍数相等,每日进行再平衡,可能会放大基础资产的波动 [188][189][192] - 通过交易所的交易数据来估计期权头寸,结合做市商和公司的交易足迹来估计gamma值,历史上delta对冲者的SPX期权净gamma值倾向于在0 - 100亿美元之间 [197][199][200] - 为推断SPX期权gamma对标准普尔500小型期货实际波动率的影响,进行了一系列步骤,包括估计对冲者需要买卖的delta、量化交易delta的市场影响以及计算去除delta交易影响后的假设每日市场回报 [207]
摩根士丹利:日本央行和泰国央行维持政策不变;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将走弱
摩根· 2025-04-28 1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日本央行和泰国央行在即将召开的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受关税限制和贸易不确定性影响,4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可能走软 [7] - 预计3月澳大利亚私人部门信贷环比增长0.6%,推动年利率升至6.6%,住房信贷将继续上升;第一季度整体消费者物价指数环比上涨0.9%,年利率维持在2.4%不变;4月房价将略有上涨;3月贸易顺差扩大至38亿澳元;3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4.0% [7] - 预计4月韩国出口同比明显放缓至 -3.6% [8] - 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中国台湾地区GDP同比从上个季度的2.9%反弹至3.1%,第二季度开始放缓,国内消费活动将适度放缓 [9] - 预计泰国央行在本次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连续降息可能性较小 [10] - 预计日本央行在4月30日和5月1日的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可能维持现有加息立场,日本劳动力市场因结构性劳动力短缺而保持紧张 [11]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澳大利亚 - 私人部门信贷:预计3月环比增加0.6%,推动年利率至6.6%,住房信贷将继续上升 [7] - 消费者物价指数(CPI):预计第一季度整体CPI环比上涨0.9%,年利率维持2.4%不变;预计截尾均值CPI环比上涨0.6%,同比上涨2.8%,略低于澳大利亚储备银行2月预测,可能增强5月降息理由 [7] - 房价:预计4月房价略有上涨,额外降息预期短期内支撑住房趋势,5月3日联邦选举前宣布的政策将对住房市场有支持作用 [7] - 贸易平衡:预计3月贸易顺差扩大至38亿澳元,出口部分反弹,但澳元持续走低使进口商品价值上升 [7] - 零售销售:预计3月环比增长0.1%,同比增长4.0%,为2024年12月以来最强劲,关税和全球形势不确定性使消费者谨慎,特别是可自由支配支出方面 [7] 中国 - 国家统计局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NBS Manufacturing PMI):预计4月降至49.6(3月为50.5),美国关税限制和贸易不确定性影响生产、新订单和就业 [3] 日本 - 日本央行(BOJ):预计在4月30日和5月1日货币政策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可能维持现有加息立场 [11] - 劳动力数据:日本劳动力市场因结构性劳动力短缺而保持紧张 [11] 韩国 - 出口:预计4月出口同比明显放缓至 -3.6%,4月钢铁和汽车25%关税全面生效,关税驱动的不确定性使出口需求明显减速 [8] 中国台湾地区 - GDP:预计2025年第一季度同比从上个季度的2.9%反弹至3.1%,关税前美国的出口预订单将带动实际出口和投资强劲反弹,第二季度开始放缓,国内消费活动将适度放缓 [9] 泰国 - 泰国央行(BOT):预计在本次会议上维持利率不变,连续降息可能性较小,当前2%的利率适合当前情况 [10] 事件日历(4月28日 - 5月4日) - 澳大利亚:第一季度CPI预计环比0.9%、同比2.4%;截尾均值CPI预计环比0.6%、同比2.8%;3月私人部门信贷预计环比0.6%、同比6.6%;3月贸易平衡预计为38亿澳元;3月零售销售预计环比0.1%、同比4.0% [12] - 中国:4月国家统计局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预计为49.6 [12] - 印度:3月工业生产数据未提供,共识预期3.3%,前值2.9% [12] - 中国香港:3月出口、进口、贸易平衡数据未提供;3月M2数据未提供;3月零售销售数据未提供;第一季度GDP数据未提供,共识预期2.1%,前值2.4% [12] - 印度尼西亚:4月CPI数据未提供,共识预期1.5%,前值1.0%;4月核心CPI数据未提供,共识预期2.5%,前值2.5% [12] - 日本:3月工业生产预计环比 -0.5%、同比0.3%;3月零售销售预计为3.7%;3月新住房开工年化率预计为79万套;4月消费者信心指数预计为34.5;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预计利率维持0.50%;3月失业率预计为2.4%;3月职位申请比预计为1.25 [12] - 韩国:4月出口预计同比 -3.6%;4月进口预计同比 -2.1%;4月贸易平衡预计为4.8亿美元;4月CPI预计为1.9%;4月核心CPI预计为1.8% [12] - 菲律宾:3月预算平衡数据未提供;3月出口数据未提供,共识预期7.8%,前值3.9%;3月进口数据未提供,共识预期6.6%,前值 -1.8%;3月贸易平衡数据未提供,共识预期 -35亿美元,前值 -32亿美元 [12] - 新加坡:3月失业率数据未提供;3月M2数据未提供 [12] - 中国台湾地区:第一季度GDP预计同比3.1%;4月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数据未提供 [12] - 泰国:泰国央行货币政策会议预计利率维持2.00%;3月经常账户余额数据未提供;3月出口数据未提供;3月进口数据未提供;3月贸易平衡数据未提供;3月国际收支数据未提供 [12]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关税影响乍现
摩根· 2025-04-28 1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关税影响下二季度中国GDP增速预计从一季度的5.4%降至4.5%以下,中美贸易量大幅萎缩,内需方面居民消费和房地产信心偏弱 [2][7] - 中国对美出口中30 - 40%的产品对关税弹性较低,白宫豁免部分主要消费电子产品对等关税,占中国对美总额22% [3] - 关税降级时间窗口将到,但中美达成全面持久解决方案道路坎坷,预计未来1 - 2个月开启贸易谈判,六月底前关税降幅平均达60%,年底前降至34% [4] - 二季度实际GDP增速下滑,政策虽加快落地但无法完全抵消关税影响,预计政策层二季度加快落地两会政策,明年推1 - 1.5万亿人民币补充预算 [9] 各部分总结 关税对贸易的影响 - 超高关税使中国对美货运量大幅缩减,4月以来中国集装箱吞吐量下滑、美线运价大幅下跌,新兴产业PMI指数现2020年2月以来最大月跌幅,4月第一周中国赴美集装箱订舱量按周环比下跌64%,加州港未来几周中国货船到港数量将进一步下跌 [2] 关税对内需的影响 - 4月8 - 11日调研显示美国关税产生次生影响,受访者担忧就业和收入,消费和房地产市场信心大幅下滑,4月以来在线家电和乘用车销量增速放缓,二手房成交量回落超季节性 [3] 产品对关税的弹性 - 中国对美出口中30 - 40%的产品对关税弹性较低,原因一是美国对部分产品进口依赖度高,二是中国拥有高度成熟供应链 [3] 关税降级预期 - 特朗普称若达成协议美国对中关税将“大幅”降低,财长贝森特表示开展磋商前需先降低高额关税,预计未来1 - 2个月开启贸易谈判,六月底前关税降幅平均达60%,年底前降至34%,但达成全面持久解决方案难度大 [4] 经济增速与政策预期 - 二季度实际GDP增速将下滑至4.5%以下,企业短期内或暂停对美投资,需求下滑将引发国内产能过剩和通缩循环,预计政策层二季度加快落地两会政策,明年推1 - 1.5万亿人民币补充预算,目前今年政府债额度已使用36%,高于过去五年20%的平均水平,但政策无法完全抵消关税影响 [9]
摩根士丹利:中国经济-ZZJ会议,适度刺激,开启新节奏
摩根· 2025-04-28 1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政治局确认对科技和消费进行适度、被动的刺激,有市场开放和监管放松的初步迹象,财政和住房刺激仍谨慎,住房库存消化难以实现,预计下半年有1 - 1.5万亿元补充方案,但无法完全抵消关税冲击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政策方向 - 高层承诺“协调国内政策,应对贸易战”,北京将通过科技投资、向消费逐步转型和适度被动宽松来应对关税冲击,还可能进一步开放国内市场和促进对外投资以维护多边贸易体系 [2] 刺激措施推进 - 政治局敦促加快推出全国人大批准的2万亿元刺激计划,包括加快政府债券发行和使用,适时降准降息,结合银行间流动性宽松,可能使二季度末社会融资总量增速再提高0.6 - 0.9个百分点 [3] 后续刺激计划 - 高层强调为最坏情况做准备并制定应急计划,暗示增加对消费品以旧换新计划的资金支持和扩大范围,预计下半年有1 - 1.5万亿元补充方案 [3][8] 其他支持措施 - 对出口商提供针对性支持,预计向出口商返还的失业保险金可达GDP的约0.1% [9] - 为消费提供信贷支持,将设立服务消费和养老的新再贷款工具,可能为服务企业和消费者提供低息贷款 [9]
高盛:中国思考-搭上加速南下的列车
高盛· 2025-04-28 1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南向资金年初表现强劲成H股关键资金来源 虽有美关税和ADR退市风险担忧 但投资者年初至今净买入780亿美元 达2024年全年流入量75% [1] - 上调2025年南向资金流入预测至1100亿美元 考虑到资本支持转移加速、H股吸引力提升、可投资范围扩大和人民币贬值对冲需求等因素 [4] - 刷新南向优选投资组合 筛选出50家具有稀缺价值、估值折扣等特征公司 预计资金强劲时表现优异 还筛选出33家符合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条件ADR 纳入后南向买入或支撑表现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南向资金现状 - 南向资金年初至今净买入780亿美元 为4月前最高 仅次于2024年和2020年全年流入量 H股(HSCEI)年初至今上涨10% [9] - 南向投资者持股占符合南向交易条件股票上市市值比例从一年前10%升至13% 交易额贡献从2024年平均17%升至年初至今21% 港股表现与南向资金相关性增强 [2][11] - 按行业看 南向资金在互联网和金融行业持股较高 按个股看 阿里巴巴、腾讯和中国移动年初至今南向买入最多 [12] 南向资金流入驱动因素 - 国内投资者在腾讯被美列入清单调整后抄底 买入80亿美元 [10] - DeepSeek模型推出后 人工智能乐观情绪带动对AI科技股强劲需求 除腾讯外AI科技股买入210亿美元 [10] - 经济不确定性高和国内利率下降 高股息率股票受青睐 买入220亿美元 [10] 投资者类型 - 境内零售(账户余额超50万人民币)和机构投资者均可通过南向交易买卖符合条件港股和ETF 据估算机构投资者至少占南向持股一半 可能是年初至今资金主要贡献者 [3] - 假设国内共同基金将约20%资产配置于港股 可能持有约2150亿美元港股 占南向总持股约35% [25][27] - 假设国内对冲基金和私募股权基金与共同基金有相同境内外配置比例 可能持有约700亿美元港股 占南向总持股约10% [38] - 国内养老基金和保险公司约有6.5万亿人民币资产 假设20%股权投资在港股 估计持有约200亿美元港股 占南向持股3% [38] 预测调整 - 原预测2025年南向资金净流入750亿美元 现上调至1100亿美元 预计剩余时间净买入320亿美元 到年底南向资金在符合条件股票中持股比例将从13%升至15% [39][40][41] - 预计剩余时间南向资金流入可支持MSCI中国指数再上涨7% 维持2025年北向资金净买入150亿美元预测 [42] 影响预测因素 - 国内零售投资者参与度提高和南向投资者股息税豁免可能增加南向购买力 [43] - 中美紧张局势升级可能导致投资者短期转向A股市场 抑制南向买入 [44] 投资建议 - 刷新南向优选投资组合 包含50只股票 具有稀缺价值、估值折扣等特征 组合南向持股占自由流通市值22% 年初至今南向资金占比59% 2025年预期市盈率11.8倍 2024 - 2026年预期每股收益复合年增长率10% [49] - 筛选出符合香港双重主要上市条件的港股二次上市公司和美国上市ADR 投资者可关注其被纳入南向交易可能性 纳入后南向买入可能推动股价表现 [50]
摩根士丹利:科技硬件-不确定性增加-关税影响情境分析
摩根· 2025-04-28 12:5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观点为In-Line,即分析师预计大中华区科技硬件行业未来12 - 18个月的表现与相关广泛市场基准一致 [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美国对电子产品关税未确定,给科技硬件供应链带来不确定性,风险回报不具吸引力,地区生产成本上升使最终产品价格上涨不可避免 [1][6] - 情境分析显示有大幅下调2025 - 26年盈利预测的风险,基准假设情境下2025 - 26年平均盈利预测有17 - 18%下行空间 [3][6] - 消费电子受创最大,高度依赖消费科技的公司利润压力大、终端设备价格上涨,科技硬件低迷至少持续四个季度,2026年盈利预测同比仅增长13%(原16%) [3][6] - 产能需多元化但代价高昂,区域生产会提高整体生产成本,如美国生产iPhone离岸价比中国高75% [4] - 生产基地多元化加速,美国制造可能增加至少50%相关成本,更看好有数据中心基础设施敞口和技术领先的股票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概要 - 电子产品未完全免除对等关税,中国生产产品面临20 - 170%关税,还可能有潜在关税增加和半导体关税项目 [12] 关税影响情境分析 - 列出三种关税影响情境评估大中华区科技硬件业务风险回报,关键假设围绕产品价格上涨幅度和产品出货量变化 [14] - 基本情境下,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7%和18%,科技硬件股将经历三到四个季度低迷,2026年平均同比增长12% [16] - 细分市场中,服务器和数据中心基础设施供应链受益于AI需求增长,2025年盈利同比增长26%,2026年同比增长13%;苹果供应链和个人电脑/笔记本受消费者支出放缓影响,今年盈利同比分别仅增长8%和16% [17] - 悲观情境下,科技硬件行业低迷可能持续六到八个季度,今明两年盈利同比增长幅度较小 [17] - 乐观情境下,2025年和2026年盈利同比增长约20%,但目前科技股估值仍缺乏吸引力 [17] 生产地点的多元化 - 短期内关税相关成本由消费者、车企和供应链共同分担,拖累增长并增加消费电子产品支出不确定性,科技硬件供应链需重新考虑生产地点多元化 [20] - 苹果硬件设备产量集中在中国,若不改变,中美贸易摩擦将推高生产成本,美国建立装配厂成本可能增加至少50%,可增加“中国 + 1”生产基地 [20][21] 个股影响 - 无科技硬件公司能免受美国对等关税影响,调整所覆盖科技硬件股盈利预测,下调七只消费科技股评级,五只给予低配评级 [23][25] - 苹果供应链面临关税成本上涨和需求放缓双重压力,2025年和2026年盈利预测分别下调12%和15% [27] - 二线元器件供应商和商品元器件供应商承受更大定价压力,对消费个人电脑需求疲软持谨慎态度,调整相关公司评级 [28] - 鸿准下调至低配,因任天堂Switch去库存拖累;选择性看好数据中心基础设施股,如台达电等 [30][31]
如何看待当前时点压栏、二育行为?
天风证券· 2025-04-28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强于大市(维持评级),上次评级同样为强于大市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短期压栏和二育支撑猪价,但中期供应过剩与需求淡季的矛盾凸显,行业或再次面临“量增价跌”压力,压栏引发集中抛售,可能加速产能去化,生猪板块估值处于相对低位,价值凸显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增重利润驱动行业压栏,多因素决定压栏幅度 - 短期情绪、需求等因素干扰使行业出现压栏、二次育肥等投机行为,导致行业生猪出栏均重波动 [12] - 出栏均重中枢与猪价正相关,年内呈季节性波动,猪价上行或高位时出栏均重上升或高位震荡,猪价下行时出栏均重回落,二、四季度出栏均重偏大,一、三季度偏小 [15] - 增重利润决定临界出栏均重,季节性等需求因素产生扰动,生猪价格及单位育肥成本决定临界出栏均重,散户根据当日边际收益决定是否出栏,集团场实际压栏空间较小,行业真实合理出栏体重略低于临界出栏均重水平 [21][22] - 若压栏边际收益为 0 或为负时,压栏猪只或将集中释放,如 2021 年 6 月和 10 月、2023 年 6 月,猪价与出栏均重坐标突破临界出栏均重曲线,行业集中抛售大肥,猪价下跌 [25][32] - 气温及原材料价格影响边际增重成本,饲养温度和原材料价格影响生猪饲养料肉比,进而影响增重成本 [36] - 需求变化影响标猪肥猪价差,二三季度肥猪折价,一、四季度肥猪溢价,受消费习惯和季节性因素影响 [43] 增重利润持续减少,标肥价差或季节性倒挂,库存即将释放 - 供应阶段性缺口&库存需求驱动春节后猪价偏强,供应端集团场年前超卖,大猪缺口带动行业压栏,需求端分割入库增加,二育资金进场托底猪价 [46] - 库存持续累计,标肥价差逐步缩窄,出栏压力增长,标猪供应稳步增长,肥猪持续累积,猪肉需求呈季节性减少,肥猪价格优势或不存在 [61][65] - 后续猪价供强需弱趋势越演越烈,库存释放点临近,气温转热和肥猪折价或导致增重利润快速消失,库存抛售或导致猪价负反馈 [68] 投资建议 - 重视生猪板块低估值、预期差,产能长期有望波动去化,多股估值处在历史相对底部区间,头均市值有显著上涨空间 [71][73] - 养殖龙头首推温氏股份、牧原股份,其次建议关注新希望;弹性标的建议关注神农集团、德康农牧、华统股份、巨星农牧、天康生物、唐人神、新五丰等 [73]
交运周专题:客运量增长提速,油轮中东领涨
长江证券· 2025-04-28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0]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出行链国内客运量增长提速,票价跌幅收窄;海运油轮中东领涨,集运持续阴跌;物流蒙煤库存持续去化,大宗运价降幅收窄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出行链 - 航班量&客流量:4月25日当周国内客运量增长提速,七日移动平均同比增加10%,国际客运量延续高增,七日移动平均同比增加23% [4][15] - 客座率&票价:4月25日客座率延续增长趋势,国内客座率同比增加1.9pcts,国际客座率同比增加1.2pcts;国内含油票价持续承压,但跌幅收窄,同比下跌6.0% [4][19] - 核心航线量价:4月25日商务航线延续量升价跌趋势,北上广深对飞五条商务航线合计七日移动平均客运量同比增加34%,七日移动平均票价同比跌幅为11.4% [4][26] - 红利资产:交通运输行业具高股息特征,两类细分板块有低估值高股息特征,一是公路、铁路、港口等垄断类基础设施,二是大宗供应链以及货运代理等竞争性行业 [36] - 落地投资:买低波稳健+分红确定,优选高速龙头(招商公路、粤高速等)+大秦铁路;买底部反转弹性+低估值,优选大宗供应链(厦门象屿、厦门国贸);买独立景气+成长确定,优选货代公司(中国外运、华贸物流) [36] 海运 - 油运中东领涨:本周克拉克森平均VLCC - TCE上涨15.1%至51k美元/天,中东货盘释放带动VLCC运价走强,预计后续货盘放出运价有望进一步上涨 [5][40] - 集运持续阴跌:本周外贸集运SCFI综合指数环比下跌1.7%至1348点,受关税影响,中美航线订舱量下滑,船公司调整船期拖累欧线运价;4月18日当周,内贸集运运价PDCI环比上涨0.7%至1198点,市场货量稳定,运价震荡为主 [5][40] - 散运大船反弹:本周BDI指数周环比上涨8.9%至1373点,大船反弹,澳洲货量增加,矿商询价5月货盘,远东可用运力收紧致运价反弹,巴拿马船受益于南美粮食发运,运价表现较好 [5][40] - 化学品内贸海运:2025年4月第3周,危化品内贸海运价格周环比持平,内贸化学品运输需求偏弱,运价持续承压 [40] - 本周重点新闻:4月26日伊朗南部沙希德拉贾伊港口发生爆炸,该港口是伊朗重要港口,已暂停运营,伊朗集装箱海运进出口或受影响,但对全球集装箱海运影响有限,且伊朗表示石油设施未受影响 [48] 物流 - 快递件量:4月14日 - 4月20日,邮政快递揽收量39.5亿件,同比增加20.5% [6][50] - 大宗商品公路运输价格:4月14日 - 4月20日,全国大宗商品公路运输价格为0.299元/吨,环比增长2.4%,同比下降1.6% [6][50] - 航空货运价格:4月15日 - 4月21日,香港/浦东航空货运价格指数环比上周 - 0.9%/+0.8%,同比分别 - 2.3%/+2.6% [6][50] - 甘其毛都蒙煤运量&短盘运价:4月14日 - 4月20日,甘其毛都日均通车量为1034辆/日,环比上升106辆/日;4月19日 - 4月25日,短盘均价为60元/吨,环比持平;截至4月22日,口岸库存周均值为398.1万吨,环比下降14.7万吨 [6][50]
公用事业行业研究:持仓低配程度加深,重α轻β特征突出
长江证券· 2025-04-28 12:4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公用事业板块重仓持股比例环比降低,公用板块持仓回落至绝对低位,低配程度持续加深,但部分公司逆势增持,板块重α轻β特征突出 [2] - 火电、水电、新能源运营、核电各细分板块持仓均有回落,各板块有不同的影响因素和投资价值 [6][7][8][9][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资金配置及行业比较 - 2025年一季度,公募基金公用事业板块重仓持股比例为0.96%,环比降0.37个百分点,配置比例持续下降,超配比例-2.03%,公用板块持仓回落至绝对低位 [19] - 2025年一季度电力板块配置比例环比降低,持仓占比0.94%,在118个二级子行业中,电力配置占比位列第27位,相较上季度排名回落7位 [20] - 一季度电力行业细分板块中,火电、水电、核电、新能源发电持仓占电力板块比重分别为40.83%、47.12%、3.27%和8.71%,分别环比+2.79pct、-1.23pct、-4.18pct和+2.56pct [20] 火电 - 一季度火电板块中华电国际持仓市值重返第一,大唐发电、建投能源等持仓边际增加,主因系所布局区域供需关系优,电价优,在煤价回落背景下业绩展望积极 [7] - 火电板块整体持仓回落,主因是各省份2025年年度长协电价调整,一季度偏弱电量扰动盈利预期,以及市场风格切换,火电作为防御性资产存在减持压力 [7] - 电量对火电业绩影响有限,当前电价已在股价中定价,2025年以来煤价显著回落对冲量价双弱压力,后续煤价支撑偏弱,容量电价有长期提升预期,火电长期具备投资价值 [7] 水电 - 一季度水电电量在蓄能释放带动下稳健增长,但受市场风险偏好提振影响,水电资产持仓延续回落,核心大水电资产持仓维持高位 [8] - 经过调整,水电估值具备吸引力,以长江电力为例,截至4月25日,其预期股息与十年期国债利差达2023年以来的69.5%分位数,红利价值突出 [8] 新能源运营 - 一季度新能源重仓持股总规模延续回落,但龙头龙源电力H及中闽能源获得逆势大幅增持,体现绿电板块投资思路 [9] - 行业压力早已定价,随着政策积极信号清晰,绿电交易规模和价格有望得到支撑,保障绿电项目合理收益率,绿电板块有望触底反弹 [9] 核电 - 核电一季度持仓占电力持仓比重为3.27%,环比降低4.18个百分点,持仓环比回落主因是2025年年度长协电价落地,电价下行导致市场对公司盈利预期担忧,叠加市场风格转换影响 [10] - 电价回落对核电公司业绩影响有限,随着投产新周期开启,核电长期价值依然稳固 [10] 投资建议 - 推荐关注优质转型火电华电国际、华润电力、华能国际、福能股份、中国电力、国电电力和长三角煤电运营商 [56] - 推荐水电板块优质大水电长江电力、国投电力和华能水电 [56] - 推荐新能源板块中闽能源、龙源电力H和中国核电 [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