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交易所:交易放量,融资扩张,港股行情最受益机构-20250509
国信证券· 2025-05-09 19:1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公司“优于大市”评级 [1][3][5][3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受港股景气度提振,港交所2025Q1业绩高增,营收68.31亿港元,同比增31.3%,归母净利润40.77亿港元,同比增37.3% [1][8] - 南向资金驱动港股ADT增长,2025Q1现货ADT为2254亿港元,同比增153.0%,内地公司成上市主力 [2][20] - 公司轻资产经营,盈利质量高,净利润多用于股东回报,派息率稳定在90%左右 [3][35] - 考虑补足税影响,上调所得税率假设,将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均小幅下调5.56%,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3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港交所2025Q1:港股景气度驱动业绩改善,关注后续所得税率提升 - 2025Q1营收68.31亿港元,同比增31.3%,环比增8.2%;归母净利润40.77亿港元,同比增37.3%,环比增7.9% [1][8] - 交易费及交易系统使用费、结算及交收费占比超75%,2025Q1 EBITDA利润率达76.6% [1][8] - 因OECD“支柱二”规则,2025Q1所得税率提至16.0%,后续或维持在15%以上,税后净利润受小幅影响 [12] 港股市场:南向资金驱动交易放量,内地公司为上市主力 - 2025Q1现货ADT为2254亿港元,同比增153.0%,期交所衍生品ADV为901千张,同比增5.4% [2][20] - 2021年初至2025年4月底,港股通增持674.11亿股,2025Q1港股通ADT占比24.4% [2][20] - 内地赴港上市公司数量、募资额居主导,2024年以来多家A股公司二次上市 [26] - 资讯科技、可选消费、金融行业市值及成交额占比较高,金融行业占比连年提升 [31] 投资建议:基于税率影响小幅下调盈利预测,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 2025Q1营业支出15.16亿港元,职员薪酬占64.4%,EBITDA利润率76.6%,常年超70% [3][35] - 净利润/经营性净现金流比值近100%,派息率90%左右,近十年股息率2% - 3% [3][35] - 推进互联互通,沪深港股通标的扩容,资产种类丰富 [36] - 提升市场活力,修订规则吸引优质资产和投资者 [38] - 探索创新业务,数据及连接业务占集团收入10%左右 [38] - 加强科技赋能,提升效率和开拓业务机遇 [38] - 考虑补足税,将2025 - 27年归母净利润下调5.56%,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39] 财务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20,516|22,374|26,237|29,086|32,370| |(+/-%)|11.2%|9.1%|17.3%|10.9%|11.3%| |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11,862|13,050|15,428|17,144|19,113| |(+/-%)|17.7%|10.0%|18.2%|11.1%|11.5%| |摊薄每股收益(港元)|9.36|10.29|12.17|13.52|15.07| |净资产收益率(ROE)|23.47%|24.81%|28.23%|30.44%|32.88%| |市盈率(PE)|37.5|34.1|28.9|26.0|23.3| |市净率(PB)|8.7|8.3|8.0|7.8|7.5| [4][47]
环球新材国际: 中国珠光材料领先企业,开启全球化新征程
丽奥资产管理· 2025-05-09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2025 年合理 PE 应为 20 倍,目标价 5.73 港元,相比现价存在 61%的上涨空间 [6][7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环球新材国际是国内珠光材料龙头,掌握合成云母核心技术,营收增长快、毛利率稳定,通过并购加速全球化布局,有望成为全球领导品牌 [3] - 珠光材料需求扩容,合成云母替代趋势明确,市场空间广阔 [4] - 公司技术壁垒与并购协同构建核心优势,具备中长期持续增长动力 [5][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中国珠光材料领先企业,外延并购打开海外市场 - 环球新材国际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承担人工合成云母项目,掌握独家专利技术,获多项荣誉称号 [10] - 公司发展历程丰富,从国内崛起到全球布局,拟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 [11] - 公司依托技术优势打造全面产品矩阵,产品品类超 2100 种,应用领域广泛 [13][16] - 并购 CQV 后海外渠道扩张,产品出口 150 多个国家和地区,CQV 盈利能力显著提升 [19] - 2019 - 2024 年公司营收复合增长率 30.2%,2024 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创历史新高,海外收入占比提升 [20] - 公司毛利率长期保持在 50%以上,2024 年提升至 53%,净利率受并购影响略有波动,有望回归历史平均水平 [24] - 并购 CQV 后海外销售渠道扩张,国际化水平提升,与 CQV 深度协同,经营赋能效果明显 [26] - 公司稳步推进产能扩张,2026 年末珠光材料产能将达 3 万吨,2025 年桐庐 10 万吨合成云母项目将投产 [31] 珠光材料:性能优异的色彩新材料,应用场景广泛 - 珠光材料通过光的作用呈现独特光泽,按基材分类有多种类型,性能优异,逐步替代其他颜料 [33][34][36] - 珠光材料下游应用广泛,市场规模增长,2023 - 2030 年复合增长率 9.4%,汽车和化妆品市场增速快 [37][40] - 珠光材料在化妆品市场提升妆容效果,2022 - 2025 年市场规模增速将达 21.7% [42][45] - 珠光漆在汽车涂料领域受欢迎,2016 - 2023 年市场规模年均复合增速 33%,2024 - 2030 年预计以 16.4%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47] - 珠光材料新兴应用不断涌现,如种子包衣、新能源汽车热管理等 [48] - 种子包衣剂中珠光粉添加比例 15 - 20%,全球种子处理剂市值预计 2023 - 2028 年复合年增长率 8.5% [50] - 云母材料在新能源汽车热管理领域应用价值大,2022 - 2027 年年均复合增长率 37.6% [51][54] - 2021 年中国珠光颜料市场中天然云母基材占比 72%,合成云母基材占比 17.6%,合成云母占比持续提升 [55] - 合成云母性能优越,将逐渐替代天然云母,成为珠光材料的主流基材选择 [59] 研发驱动的专精特新企业,竞争优势显著 - 珠光材料和合成云母行业技术壁垒高,公司掌握合成云母生产核心专利技术,产能国内领先 [63][65] - 2024 年公司研发开支 0.9 亿元,占营业收入 5.4%,2018 - 2024 年研发开支 CAGR 高达 42.39% [67] - 截至 2024 年底,公司珠光材料产品总数超 2100 款,中高端产品占比超 50%,拥有多项专利、商标和软件著作权 [70] - 2023 年公司完成对韩国 CQV 的收购,双方在研发、渠道、生产等方面优势互补,协同效应良好 [71][73] - 2024 年 CQV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为后续并购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提供经验和信心 [73] - 公司拟以 51.87 亿元收购德国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完成后将成为全球最大的珠光材料生产商 [74] - 并购标的质地优异,产业深度协同可期,有望复刻整合 CQV 的经验 [74] 盈利预测及投资建议 - 暂不考虑默克表面解决方案业务并购影响,预计 2025 - 2027 年公司营收分别为 22.01/28.83/36.59 亿元,增速分别为 33.5%、31%、26.9%;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3.35/4.50/5.84 亿元,增速分别为 37.7%、35%、29.7% [6][76]
理想汽车-W:智能焕新稳基盘,纯电周期启新篇-20250509
平安证券· 2025-05-09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举办 L 系列智能焕新版发布会,L6、L7、L8、L9 智能焕新版上市,官方售价不变且首销期赠送高购车权益,随着上市销售公司销量有望回升 [4][6][9] - 公司坚持 MEGA 品牌旗舰定位,MEGA Home 版为下半年两款纯电新车预热,新车上市条件更成熟,表现或超预期 [9] - 2025 年公司加快海外拓展,已在中亚、亚太取得进展,将增加在拉美、中东、欧洲投入,海外市场有望成新增长引擎 [9] - 维持 2025 - 2027 年净利润预测为 111 亿/175 亿/232 亿元,一季度预计是全年盈利低点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公司网址为 ir.lixiang.com,实际控制人为李想,总股本 2140.88 百万股,总市值 2105.54 亿元,每股净资产 33.40 元,资产负债率 56.07% [1] 财务数据 营收与利润 - 2023 - 2027 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 1238.51 亿元、1444.60 亿元、1749.87 亿元、2287.19 亿元、2713.38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173.5%、16.6%、21.1%、30.7%、18.6% [5] - 2023 - 2027 年预计净利润分别为 117.04 亿元、80.32 亿元、111.05 亿元、174.79 亿元、232.06 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 681.7%、 - 31.4%、38.3%、57.4%、32.8% [5] 盈利能力指标 - 2023 - 2027 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 22.2%、20.5%、20.9%、21.2%、21.5%;净利率分别为 9.5%、5.6%、6.3%、7.6%、8.6% [5] - 2023 - 2027 年预计 ROE 分别为 19.5%、11.3%、13.5%、17.6%、18.9% [5] 估值指标 - 2023 - 2027 年预计 P/E 分别为 18.0 倍、26.2 倍、19.0 倍、12.0 倍、9.1 倍;P/B 分别为 3.5 倍、3.0 倍、2.6 倍、2.1 倍、1.7 倍 [5] 资产负债表 - 2024 - 2027 年预计资产总计分别为 1623.49 亿元、1968.83 亿元、2437.47 亿元、2899.66 亿元;负债合计分别为 910.29 亿元、1144.57 亿元、1438.42 亿元、1668.55 亿元 [12] 利润表 - 2024 - 2027 年预计营业额分别为 1444.60 亿元、1749.87 亿元、2287.19 亿元、2713.38 亿元;税后利润分别为 80.45 亿元、111.05 亿元、174.79 亿元、232.06 亿元 [12] 主要财务比率 - 2024 - 2027 年预计营收额增长率分别为 16.6%、21.1%、30.7%、18.6%;税后利润增长率分别为 - 31.9%、38.0%、57.4%、32.8% [13] - 2024 - 2027 年预计毛利率分别为 20.5%、20.9%、21.2%、21.5%;净利率分别为 5.6%、6.3%、7.6%、8.6% [13] 现金流量表 - 2024 - 2027 年预计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 159.33 亿元、289.55 亿元、269.60 亿元、310.65 亿元;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 - 254.22 亿元、262.24 亿元、261.04 亿元、298.41 亿元 [14] 产品情况 L 系列智能焕新版 - 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件升级,L7、L8、L9 舒适性配置升级力度大,首销权益高,价格体系稳定 [6] - L6 竞争环境佳,L7、L8、L9 加大升级力度应对竞争,2025 年一季度三款车型销量同比下滑,焕新版上市后销量有望回升 [6] MEGA 车型 - 坚持品牌旗舰定位,MEGA Home 版深耕家庭用户市场,新增零重力旋转座椅 [9] - MEGA Home 版为下半年两款纯电新车预热,新车造型、售价更主流,超充网络布局更广,营销渠道更成熟 [9] 市场战略 - 2025 年加快海外拓展,招募海外人才,覆盖拉美、中亚、中东、欧洲市场,已在中亚、亚太取得进展,德国研发中心已成立 [9]
华润啤酒:2024年啤酒销量承压,内生盈利能力继续提升-20250509
国信证券· 2025-05-09 19: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优于大市”评级 [3][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啤酒销量承压但产品结构改善,表观利润下滑但内生盈利能力强化,2025年开门红且未来展望乐观,虽下调盈利预测但因高端品牌势能积累和龙头优势维持评级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2024年经营情况 - 营业收入386.4亿元,同比-0.8%,归母净利润47.4亿元,同比-8.0%,合并派发股息每股0.76元,派息率52% [1][9] - 啤酒业务收入同比-1.0%,销量同比-2.5%,因消费需求疲弱和不利天气,高端及以上产品销量同比增速超9%,销售均价同比+1.5% [1][9] - 白酒业务收入+4.0%,下半年同比-10.9%,因行业调整期公司控库存 [1][9] - 其他收入及收益同比减少约7亿元,所得税率28.4%,同比提升1.9p.p.,EBIT同比-5.6%,核心EBITDA同比+3.0% [2][10] - 啤酒业务毛利率同比+2.4p.p.至41.1%,吨价同比+1.5%,吨成本同比-0.2% [10] - 白酒业务毛利率同比+5.6p.p.至68.5%,高端大单品摘要销量增长35% [2][10] - 销售费用率同比+1.0p.p.,因白酒业务推广支出增多 [2][10] 2025年展望 - 1 - 2月销量高基数上单位数增长,喜力双位数增长,产品结构优化,EBIT增速快于收入增速 [3][11] - 行业需求有望恢复,公司销量恢复增长确定性强,坚持高端化路线,加强成本管控,预计利润较快增长,白酒业务贡献暂时有限 [11]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下调2025 - 2026年盈利预测,新增2027年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394.8/403.7/413.3亿元,同比+2.2%/+2.3%/+2.4%,归母净利润52.0/55.4/58.7亿元,同比+9.6%/+6.7%/+5.9%,EPS分别为1.61/1.72/1.82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17/15/15倍 [3][12] 财务预测与估值 - 给出2023 - 2027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预测数据及关键财务与估值指标 [26]
顺丰同城(09699):技术升级驱动效率升级,强化第三方平台中立性优势
国元香港· 2025-05-09 18:47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5港元,对应2025财年的PS约0.6倍,PE约40倍,预计升幅28.4% [1][7][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收入增长超预期,盈利能力显著提升,持续探索无人配送技术,上线“丰配云”即时物流系统,看好公司第三方平台中立性优势 [3][4][6]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重要数据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8.91港元,总股本9.17亿股,总市值81.74亿港元,净资产31.97亿港元,总资产50.43亿港元,52周高低为7.54/12.84港元,每股净资产3.74港元 [2] - 主要股东中顺丰集团占比64.54%,淘宝占比5.65%,Boundless Plain占比5.74% [2] 收入与盈利情况 - 2024年营业收入157.46亿元,同比增长27.1%,连续七年两位数增长;净利润1.33亿元,同比增长161.8%,净利率从0.4%提升至0.8%,毛利率提升至6.8% [4][10] - 核心增长动能来自KA客户新签订单、下沉市场开拓、非餐场景扩容;分业务看,同城配送服务、消费者端C端配送、最后一公里配送收入均有增长 [10] - 成本方面,通过AI大模型优化算法,履约时效达成率95%,骑手人效提升,核心骑手成本占比下降 [10] 无人配送技术探索 - 2022年深圳试点无人机急送服务,2024年多地实现无人车配送营运投产,截至2025年5月在30多个城市投运超百台无人配送车,月均活跃路线达上千条 [4][11] - 2025年计划将无人车月均活跃路线从千条级扩展至“万条级”,采用“首尾两端骑手装卸+中段无人车运输”协同模式,降低成本 [11][12] - 未来计划将无人车延伸至半封闭场景,预计2025年即时配送场景中非餐订单占比提升至35% [12] “丰配云”即时物流系统 - 上半年上线“丰配云”系统,有智能调度、全流程监管、数据赋能三方面赋能,优化自身运营效率,推动协同发展 [13] - 作为独立第三方平台,模块化输出能力,解决传统即配模式痛点,如杭州品诚物流接入后订单处理效率提升30%以上 [13] 财务预测 |年份|总营收(百万元)|变动|净利润(百万元)|变动|净利润率|每股盈利(元)|市销率(倍)|市盈率(倍)| | ---- | ---- | ---- | ---- | ---- | ---- | ---- | ---- | ---- | |2023A|12,387|20.7%|50.6| - |0.41%|0.06|0.59|145.2| |2024A|15,746|27.1%|132.5|161.80%|0.84%|0.14|0.47|55.5| |2025E|19,075|21.1%|232.9|75.85%|1.22%|0.25|0.39|31.5| |2026E|23,220|21.7%|402.8|72.92%|1.73%|0.44|0.32|18.2| |2027E|27,964|20.4%|543.4|34.91%|1.94%|0.59|0.26|13.5| [8]
小米集团-W(01810):2025财年一季度预览:经营杠杆将成为关键亮点
华兴证券· 2025-05-09 18: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70.00港元 [2][5][12][1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预计国补驱动1Q25业绩强劲增长,2H25将迎来真正考验,鉴于电车出货量增加上调2025 - 2027年收入和净利润预测,虽下调目标估值倍数但目标价不变,重申“买入”评级 [3][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预览 - 1Q25物联网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1%至307亿元,智能手机中国区出货量同比增长40%、印度市场下滑38%,板块收入同比增长8%至502亿元,电车业务收入176亿元、毛利率20.8%,调整后净利润约102亿元 [3] 未来展望 - 6月小米投资者日与7月YU7新车发布是重要催化剂,但超预期上行空间有限;2H25小米发力提升智能手机单价应对市场下行周期,关注国补政策持续时间,海外物联网业务扩张有望弥补国内增速放缓,YU7上市后净利润率表现或成每股收益上调超预期来源 [4] 预测修正 - 上调2025 - 2027年收入预测1% - 3%,预计2025年调整后净利润为401亿元(原349亿元),上调2025 - 2027年净利润预测5% - 15% [5][14] 财务数据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RMBmn)|270,970|365,906|472,319|573,288|643,009| |每股收益(RMB)|0.76|0.91|1.57|1.97|2.32| |市盈率(x)|15.0|19.5|29.3|23.4|19.8| |市净率(x)|1.7|2.6|5.7|4.7|3.9| [6] 股价表现 - 展示了2024年5月至2025年5月小米集团与恒生指数的股价走势 [9][10] 对比市场预测 |年份|营收(RMBmn)|EPS(RMB)| | ---- | ---- | ---- | |2025E|482,460(-2%)|1.52(+3%)| |2026E|603,323(-5%)|2.01(-2%)| [11] 分季度预测 |项目|1Q25E|2Q25E|3Q25E|4Q25E| | ---- | ---- | ---- | ---- | ---- | |营业总收入(百万元)|108,322|114,462|117,002|132,533| |%同比变化|43%|29%|26%|22%| |各板块收入及%同比变化等数据见文档|...|...|...|...| [13] 估值 - 将目标估值倍数从35.0倍2026年P/E下调至32.0倍,目标价维持70.00港元,相较2025年5月7日收盘价有40%上行空间 [15][16] 财务报表 - 包含利润表、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关键假设、财务比率等内容 [18][20]
理想汽车-W(02015):智能焕新稳基盘,纯电周期启新篇
平安证券· 2025-05-09 18:14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汽车举办L系列智能焕新版发布会,L6、L7、L8、L9智能焕新版上市,官方售价不变且首销期赠送高购车权益,随着车型上市销量有望回升,下半年两款纯电车表现或超预期,海外市场将成新增长空间,维持公司“推荐”评级 [4][6][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行业为汽车,实际控制人是李想,总股本2140.88百万股,总市值2105.54亿元,每股净资产33.40元,资产负债率56.07% [1] 财务数据 - 2023 - 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1238.51亿元、1444.60亿元、1749.87亿元、2287.19亿元、2713.38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73.5%、16.6%、21.1%、30.7%、18.6%;净利润分别为117.04亿元、80.32亿元、111.05亿元、174.79亿元、232.06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681.7%、 - 31.4%、38.3%、57.4%、32.8% [5] - 2024 - 2027年,货币资金分别为659.08亿元、921.32亿元、1182.36亿元、1480.77亿元;应收账款分别为1.35亿元、1.84亿元、2.41亿元、2.86亿元等 [12] - 成长能力方面,2024 - 2027年营收额增长率分别为16.6%、21.1%、30.7%、18.6%;盈利能力方面,毛利率分别为20.5%、20.9%、21.2%、21.5%;估值倍数方面,P/E分别为26.21、18.96、12.05、9.07 [13] - 2024 - 2027年,税后经营利润分别为80.45亿元、111.05亿元、174.79亿元、232.06亿元;经营性现金净流量分别为159.33亿元、289.55亿元、269.60亿元、310.65亿元等 [14] 产品情况 - 智能辅助驾驶软硬件升级,L7、L8、L9舒适性配置升级力度大,新款L系列全系标配ATL全天候激光雷达,AD Pro辅助驾驶升级为地平线J6M芯片,AD Max高级辅助驾驶升级为英伟达新一代Thor - U智能芯片,L7、L8升级到双腔空气悬架,L9升级到双腔双阀空气悬架等 [6] - 首销权益较高,价格体系维持稳定,相比问界M8上市时给出更高首销权益,L9强化高端定位,L7、L8提升MAX版本销量占比 [6] - L6竞争环境仍佳,L7、L8、L9加大产品升级力度应对市场竞争,2025年一季度L7、L8、L9销量同比下滑,智能焕新版上市后销量有望回升 [6] 战略布局 - MEGA坚持品牌旗舰定位,Home版深耕家庭用户市场,为下半年两款纯电新车预热,下半年纯电新车上市条件更成熟,造型、售价更主流,超充网络布局更广,营销渠道更成熟 [9] - 加快布局海外市场,重点覆盖拉美、中亚、中东以及欧洲市场,2025年是海外拓展元年,已在中亚、亚太市场取得进展,德国研发中心已成立 [9]
理想汽车-W:理想智能焕新版上市点评:配置小有升级,整体符合预期-20250509
国金证券· 2025-05-09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理想核心优势是出色产品打造能力、优秀战略布局和精细化管理能力,虽短期基本面承压,但智驾+AI+机器人布局深入,智能化行业领先,出色产品打造能力保障长期成长性,25 - 26年处高压纯电新车周期,建议持续关注 [4] - 本次改款整体符合预期,预计L系列改款后与1 - 2月释放权益前产品力保持一致,后续伴随市场进入旺季及公司进一步让利,销量存在上行可能 [3] - 市场对理想分歧在于无法证明其产品是否爆款,建议关注增程版本改款订单状态和纯电i8上市后订单状态,公司纯电放量预计在26年 [3] 新款车型情况 配置升级 - 智驾:全系升级ATL激光雷达,AD Pro增配,功能仍为高速NOA,升级主动安全能力;AD MAX升级为单颗Thor芯片,算力700TOPS,Pro升级为J6M [2] - 外观内饰:新增天青色外观、棕色内饰配色和轮毂造型 [2] - 三电&驾控:L7/L8 Max版本升级52.3度大电池,L7/L8/L9升级双腔闭式空悬 [2] - 舒适性配置:L6 Pro限时赠送冰箱,L9增加热石按摩,后排娱乐屏尺寸扩大至21.4英寸 [2] 限时权益 - 3年免息与老款一致,交5000抵10000,还有1万元选装基金和赠送充电桩 [2] 财务预测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3,851|/|144,460|165,157|212,810| |营业收入增长率|173.48%|16.64%|14.33%|28.85%|8.9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704|8,032|10,758|13,710|17,088|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681.65%|-31.37%|33.94%|27.44%|24.64%| |摊薄每股收益(元)|5.52|3.79|5.07|6.46|8.05|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23.89|7.51|5.69|14.23|10.40|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9.46%|/|11.33%|13.15%|14.32%| |P/E|26.67|24.82|20.89|16.39|13.15| |P/B|5.19|2.81|2.75|2.35|1.99|[9] 三张报表预测摘要 - 损益表:涵盖主营业务收入、成本、毛利等多项指标及各年数据和增长率 [11] - 资产负债表:包含货币资金、应收款项、存货等项目各年数据及占比 [11] - 现金流量表:涉及净利润、非现金支出、营运资金变动等各年数据及相关增长率 [11]
TCL电子(01070):全球出货表现亮眼,产品结构持续优化
长江证券· 2025-05-09 13:1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投资评级为买入,维持该评级 [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一季度TCL电视全球出货量达651万台,同比增长11.4%,销售收入同比增长22.3% [2][5] - 公司坚定“中高端+大屏化”战略,大屏高端产品出货量大幅增长,带动电视产品全球平均屏幕尺寸同比扩大1.9英寸至53.4英寸,QLED与Mini LED等新型显示技术产品出货量也大幅增长 [8] - 中国市场积极把握政策机遇,产品结构持续优化,大尺寸和Mini LED产品拉动平均售价同比上涨22.2%,市场份额提升 [8] - 国际市场借助体育赛事营销,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出货量和销售收入同比增长,不同地区表现各有亮点 [8] - 黑电行业结构性机会不断涌现,公司在大屏和高端市场具有较强竞争优势,有望延续良好增长态势,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2.23、26.71和30.65亿港元,对应PE分别为11.30、9.40和8.19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营业收入预测 - 2019 - 2027年公司营业收入整体呈增长趋势,2025 - 2027年预计分别为114653、129363和143441百万港元,增长率分别为15.4%、12.8%和10.9% [9] - 显示业务、大尺寸显示、中国市场、国际市场、中小尺寸显示、智慧商显、互联网业务、创新业务、全品类营销、光伏业务等各业务板块收入在不同年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或波动 [9] 利润表预测 - 2019 - 2027年公司毛利、税前利润、净利润、归母净利润等指标整体呈增长趋势,各业务板块的毛利及利润率也有相应变化 [11] -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研发费用、财务费用、其他费用等成本费用在不同年份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或波动 [11]
361度(01361):运营数据稳健,新业态延展渠道
长江证券· 2025-05-09 12:4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Q1公司线下零售双位数增长领跑同行,分月度看1 - 2月增长强劲,3月因天气波动增速放缓,折扣和库存保持相对稳健,预计折扣率约7折,库销比4.5 - 5个月 [8] - 截至目前已有10家面积不低于800平米的超品店,通过高质价比产品及场景化购物体验互补传统门店业态,开设超品店预计贡献后续零售增量 [8] - 短期2025年订货会预计表现较优,全年收入增长确定性较强;中长期公司产品矩阵完善及产品力提升趋势延续,渠道结构持续优化,超品大店等新业态探索有望贡献第二增长极,综合预计2025 - 2027年实现归母净利润13.1/14.8/16.5亿元,对应PE分别为6/5/5X,显著低于其他体育用品公司,给予“买入”评级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运营数据 - 2025Q1线下大装流水同比增长10% - 15%,童装流水增长10% - 15%,电商流水同比增长35% - 40%,流水表现领跑同行 [1][6]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0074|11535|13035|14646| |(+/-)(%)|20%|15%|13%|12%|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149|1310|1477|1651| |(+/-)(%)|19%|14%|13%|12%| |EPS|0.56|0.63|0.71|0.80| |P/E|7.04|6.11|5.42|4.85|[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