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W(09988):FY2025Q4财报点评:核心业务稳健增长,AI需求强劲趋势不改
国海证券· 2025-05-18 17:0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1][4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看好云业务增长、国内电商商业化稳步推进以及其他非核心业务持续减亏,考虑即时零售业务短期投入,调整盈利预测,预计公司 FY2026 - 2028 财年营收分别为 10,873/11,932/13,12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45/1,693/1,928 亿元,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39/1,994/2,231 亿元,对应摊薄 EPS 为 7.48/8.77/9.98 元,对应 P/E 为 15.2x/13.0x/11.4x,对应 Non - GAAP P/E 为 12.5x/10.9x/9.7x;根据 SOTP 估值法,给予 2026 财年阿里巴巴合计目标市值 29,582 亿元,对应目标价 155 元人民币/168 港元 [8][4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 - 2025 年 5 月 15 日公司公告 FY2025Q4 财报(对应自然年 2025Q1),实现营业收入 2,365 亿元(YoY + 7%,QoQ - 16%);经营利润 285 亿元(YoY + 93%,QoQ - 31%),经调整 EBITDA 418 亿元(YoY + 36%,QoQ - 33%),净利润 120 亿元(YoY + 1203%,QoQ - 74%),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YoY + 279%,QoQ - 75%),Non - GAAP 净利润 298 亿元(YoY + 22%,QoQ - 42%);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止季度,阿里巴巴以总额 6 亿美元回购 5100 万股普通股(相当于 600 万股美国存托股);宣布派发 2025 财年年度股息和特别股息总计 46 亿美元 [4][9] 整体业绩表现 - 业绩总览:2025Q1 实现营收 2,365 亿元(YoY + 7%,QoQ - 16%),略低于彭博一致预期的 2,379 亿元;实现经营利润 285 亿元,净利润 120 亿元;经调整 EBITA 326 亿元(YoY + 36%),略高于彭博一致预期;归母净利润 124 亿元(YoY + 279%,QoQ - 75%);Non - GAAP 净利润 298 亿元(YoY + 22%,QoQ - 42%),高于彭博一致预期的 294 亿元 [10] - 分业务收入:2025Q1 淘天集团营收 1,014 亿元(YoY + 9%);云智能集团营收 301 亿元(YoY + 18%);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营收 336 亿元(YoY + 22%);菜鸟集团实现营收 216 亿元(YoY - 12%);本地生活集团实现营收 161 亿元(YoY + 10%);大文娱集团营收 56 亿元(YoY + 12%) [11][13] - 分类型收入:2025Q1 淘天集团业务中,中国零售商业实现营收 956 亿元(YoY + 8%),其中客户管理业务实现营收 711 亿元(YoY + 12%),直营及其他业务实现营收 245 亿元(YoY - 1%);中国批发商业实现营收 58 亿元(YoY + 17%);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业务中,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实现营收 276 亿元(YoY + 24%),跨境及全球批发商业实现营收 60 亿元(YoY + 16%) [14] - 费用情况:2025Q1 研发费用率 6%(YoY - 0.03pct,QoQ + 1.1pct);一般及行政费用率 4%(YoY - 1.9pct,QoQ + 0.5pct);销售及营销费用率 15%(YoY + 2.3pct,QoQ + 0.1pct) [21] - 经调整 EBITA 情况:2025Q1 公司经调整 EBITA 326 亿元(yoy + 36%),其中淘天集团经调整 EBITA 417 亿元,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经调整 EBITA - 36 亿元,本地生活集团经调整 EBITA - 23 亿元,菜鸟集团经调整 EBITA - 6 亿元,云智能集团经调整 EBITA 24 亿元;大文娱集团经调整 EBITA 0.36 亿元,所有其他调整 EBITA - 25 亿元 [23] - 利润及利润率情况:2025Q1 公司经营利润为 285 亿元,经营利润率为 12%;净利润为 120 亿元,净利润率为 5.1%;Non - GAAP 净利润 298 亿元,Non - GAAP 净利润率为 12.6% [30] 分业务情况 - 淘天集团业务:2025Q1 淘天集团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9%至 1,014 亿元,客户管理(CMR)收入同比增长 12%,整体变现率同比改善;经调整 EBITA 417 亿元(yoy + 8%),经调整 EBITA Margin 为 41%;平台投入用户增长,提升用户体验,88VIP 会员规模超 5,000 万且数量持续同比双位数增长;Take rate 同比提升,受基础软件服务费和“全站推广”商家渗透率提升驱动;AI 技术优化搜索体验等;即时零售短期 EBITA 有波动,长期有望提升淘宝活跃度和用户规模;2025 年天猫 618 玩法简单,取消跨店满减,官方立减最高减 50% [5][31][34] - 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业务:2025Q1 实现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22%至 336 亿元,主要由跨境业务带动;经调整 EBITA - 36 亿元,经调整 EBITA Margin 为 - 11%,亏损同比收窄,因 AIDC 提升运营和投资效率,速卖通 Choice 业务单位经济效益环比改善 [8][38] - 云智能集团业务:2025Q1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 18%至 301 亿元,AI 相关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同比三位数增长;经调整 EBITA 同比增长 69%至 24 亿元,经调整 EBITA 利润率同比增长 2.4 个百分点至 8%;管理层对阿里云未来几个季度营收增长保持乐观;2025 年 4 月 29 日阿里云正式发布通义千问 Qwen3 并全部开源 8 款混合推理模型,有多种核心亮点 [39][40] 盈利预测与投资评级 - 预计公司 FY2026 - 2028 财年营收分别为 10,873/11,932/13,125 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445/1,693/1,928 亿元,Non - GAAP 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739/1,994/2,231 亿元,对应摊薄 EPS 为 7.48/8.77/9.98 元,对应 P/E 为 15.2x/13.0x/11.4x,对应 Non - GAAP P/E 为 12.5x/10.9x/9.7x;根据 SOTP 估值法,给予 2026 财年阿里巴巴合计目标市值 29,582 亿元,对应目标价 155 元人民币/168 港元,维持“买入”评级 [8][44]
小米集团-W(01810):小米蜕变时刻:自研首款手机SoC玄戒O1发布
天风证券· 2025-05-18 16:3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资讯科技业/资讯科技器材,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小米发布自研芯片后国产手机高端竞争格局或加速变化,头部具备自研底层硬件能力的手机厂商市占率提升或是小米估值提升的核心逻辑之一,自研芯片带来的关注度、用户体验和公司科技形象更为重要 [3] - 持续看好小米在自研芯片、新车周期下的加速升级,预测小米2025 - 2026年总收入至4718/6797亿元,其中电动车和创新业务收入964/2506亿元,归母调后净利润429/855亿元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小米首次发布手机SoC情况 - 2025年小米自主研发设计的手机SoC芯片玄戒O1即将在5月下旬发布,小米是国内唯二具备自研芯片能力的手机厂商 [1] 小米坚持自研芯片原因 - 手机SoC是为移动终端服务的定制化技术,投入资金和人才需求高,此前手机厂商在芯片领域面临技术和商业模式问题大,小米芯片团队吸收经验,归属手机部旗下,在商业模式上吸取前期松果团队经验 [1] - 小米核心业务企稳和汽车业务第二曲线为芯片提供支持条件,国内手机高端市场价格带(6000元以上)是小米需攻克的市场,此前已在可穿戴产品上验证硬件底层框架重构和系统策略优化后的续航提升 [1] 旗舰SOC芯片对小米的意义 - 旗舰SOC芯片手机发布是一次用户破圈,对芯片、AI、OS等底层技术的长期投入使小米拥有护城河,自研芯片带来体验优势和规模效应,使小米具备高端化基础要素,预计自研芯片或提升小米高端手机综合体验 [2] 芯片业务和汽车业务经营逻辑 - 汽车业务在核心技术领域十倍投入,首款产品取得成功;小米芯片业务经营逻辑类似,提供充足资金和人才在长投资周期中持续迭代出首款产品,确保性价比和性能不落后主流旗舰产品,首款产品销售成功摊平研发费用后有望进入正向循环迭代周期 [2] 小米业务协同效应 - 手机、OS、芯片的协同效应在汽车业务持续发展下推动,自研芯片或在手机以外产品端使用,系统的优化规模效应或跨平台体现 [3]
大唐新能源(01798):入市拖累短期业绩看好风电运营商长期价值
华源证券· 2025-05-18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Q1业绩同比下滑或与电价下滑以及折旧增加有关 新增装机贡献发电增量 4月风况较优电量维持高增 一季度业绩承压受电价下滑与折旧增长影响 财务费用持续下降 应收账款约为当前市值1.54倍 公司长期价值受国有险资认可 136号文利好存量资产 看好风电运营商长期价值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3.2、24.6、25.2亿元 维持“买入”评级 [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16日收盘价2.22港元 一年内最高/最低2.48/1.72港元 总市值16147.62百万港元 流通市值5552.38百万港元 资产负债率66.87%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2802|12576|13987|14770|15480| |同比增长率(%)|2.4%|-1.8%|11.2%|5.6%|4.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240|1925|2317|2457|2522| |同比增长率(%)|-23.5%|-14.1%|20.4%|6.1%|2.6%| |每股收益(元/股)|0.31|0.26|0.32|0.34|0.35| |ROE(%)|8.59%|7.16%|7.97%|8.01%|7.74%| |市盈率(P/E)|/|/|6.5|6.1|5.9|[6] 事件分析 - 公司2025Q1实现营收35.58亿元 同比增长0.93% 实现归母净利润10.21亿元 同比下降4.44% 业绩同比下滑或与电价下滑以及折旧增加有关 [7] 发电量情况 - 2025Q1公司完成发电量99.05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9.26% 其中风电发电量89.21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8.57% 光伏发电量9.84亿千瓦时 同比增加15.98% 电量增长受益于装机投产 2024年公司风电、光伏分别新增装机150.06、192.70万千瓦 2025Q1贡献发电增量 但2025Q1或有风电项目处于调试阶段 风电发电量低于预期 1 - 3月公司风电发电量单月增速分别为+0.42%、+20.46%、+6.38% [7] 风况与电量增长 - 2025年4月全国地面10米高度平均风速较近10年同期偏大0.98% 公司四月单月风电发电量增速为16.68% 为二季度经营业绩奠定良好基础 [7] 业绩承压原因 - 2025Q1公司营收增速远低于发电量增速 一方面系新能源进入市场化交易后电价下滑 另一方面伴随装机投产平价项目占比提升 整体电价呈下降趋势 营业成本同比增加6.19%或1.08亿元 主要系新投产项目带来的折旧增长 [7] 财务费用情况 - 2025Q1公司毛利额同比下滑0.75亿元 利润总额同比下滑0.32亿元 差额主要受到财务费用同比下降0.52亿元影响 [7] 应收账款情况 - 截至2025年3月底 公司应收账款230亿元 主要为可再生能源补贴款项 约为市值的1.54倍(按1:1.08汇率计算) 公司在2024年通过借债实现优质项目投产 并提高分红绝对值与比例 [7] 公司价值认可 - 2025年4月30日 公司委任长城人寿董事长白力为非执行董事决议经股东大会表决通过 公司长期价值受到国有险资认可 [7] 风电运营商价值 - 在新能源内部 风电运营商具备更高投资价值 风电在出力以及经营周期上均优于光伏 拥有更高壁垒与更低全社会综合成本 光伏最低回报率要求有望为风电回报率提供支撑 136号文利好存量项目 公司作为老牌风电龙头长期价值或将凸显 [7] 公司利润表预测 |项目|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12802|12576|13987|14770|15480| |其他收入 - 经营|405|446|500|500|501| |营业支出|-7900|-8315|-9315|-9886|-10485| |折旧及摊销|-5296|-5588|-6298|-6783|-7213| |职工薪酬|-1249|-1357|-1501|-1645|-1789| |维修及保养费用|-247|-326|-361|-395|-430| |材料成本|-71|-71|-79|-84|-88| |其他支出 - 经营|-1037|-972|-1075|-979|-964| |营业利润|5307|4707|5172|5384|5496| |财务费用|-1692|-1608|-1595|-1623|-1651| |应占联营公司损益|9|19|50|50|51| |除税前溢利|3623|3118|3627|3811|3896| |所得税|-530|-500|-582|-611|-625| |净利润(含少数股东权益)|3094|2618|3045|3199|3271| |净利润(不含少数股东权益)|2753|2378|2766|2906|2971| |少数股东损益|341|240|279|293|299|[8]
龙源电力(00916):风况不佳拖累业绩关注全面入市下的建设拐点
华源证券· 2025-05-18 15: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低于市场预期,主要因部分区域风资源不佳,营收绝对值下滑系火电剥离,利润下滑主要受一季度风况影响;公司转变为纯新能源公司,控股股东有未上市新能源资产,未来资产注入值得期待;136号文助力行业回归理性,关注全面入市下的新能源行业建设拐点;风电运营有壁垒,公司作为风电探路者优势难被追赶,预测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67.94、72.02、77.56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7.5/7.1/6.6倍,维持“买入”评级[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16日收盘价6.57港元,一年内最高/最低8.30/5.12港元,总市值54,923.99百万港元,流通市值21,798.48百万港元,资产负债率66.66%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37642|37070|34930|36848|39035| |同比增长率(%)|-5.6%|-1.5%|-5.8%|5.5%|5.9%|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249|6345|6794|7202|7756| |同比增长率(%)|1.54%|7.07%|6.01%|7.69%|2.97%| |每股收益(元/股)|0.75|0.76|0.81|0.86|0.93| |ROE(%)|8.81%|8.67%|8.71%|8.68%|8.93%| |市盈率(P/E)|/|/|7.5|7.1|6.6|[7] 事件分析 - 公司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81.4亿元,比去年持续经营收入增长0.92%,归属普通股东净利润19.77亿元,同比下降21.82%,业绩低于市场预期或因部分区域风资源不佳[8] 营收与利润分析 - 一季度营收绝对值下滑系剥离两家火电公司,重述后营收正增长,风电、光伏分别实现营业收入73.68、7.15亿元,分别同比变动 - 1.89%、+43.09%;利润下滑主要系一季度风况不佳[8] 发电量与装机情况 - 一季度发电量203亿千瓦时,同比下降4.42%,剔除火电影响后同比增长8.81%,其中风电电量增长4.37%,光伏电量增长55.65%;截至2025年一季度,控股装机4115万千瓦,其中风电装机3044万千瓦,同比增长10%,光伏装机1070万千瓦,同比增长65%;风电光伏装机增速高于发电量增速,因部分大容量区域风资源同比下降[8] 风电利用小时数与电价分析 - 一季度风电利用小时数585小时,同比下降55小时,加回55小时利用小时数后,一季度风电发电量19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4.2%,超过装机增速,说明机组运行效率或有所提升;2025年一季度风电电价(不含税)为0.4145元/千瓦时,考虑新增电量后对应新增营收6.93亿元,基本等效利润总额新增6.93亿元,对应新增后利润总额35.5亿元,同比增长9.2%,利润下滑或主要系风资源影响[8] 公司定位与行业展望 - 公司转变为纯新能源公司,控股股东在手未上市新能源资产约40GW(风电光伏分别约20GW),未来资产注入值得期待;136号文使新能源建设更理性,关注全面入市下的新能源行业建设拐点[8]
腾讯控股:1Q25财报点评:收入、利润均超预期,游戏、广告展现高景气度-20250518
华创证券· 2025-05-18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腾讯 1Q25 财报显示收入和利润均超一致预期 游戏和广告业务表现亮眼 公司在各业务领域展现出良好发展态势 随着 AI 基建投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 未来有望实现持续增长 [1][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 经营情况 - 实现总收入 1800 亿元 YOY+13% 超彭博一致预期 3% [1][8] - 实现 NON - IFRS 口径下归母净利润 613 亿元 YOY+22% 超彭博一致预期 3% [1][8] 基本面更新 业务结构与增速 - 结构上游戏>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社交网络>广告 游戏业务收入 595 亿元占比 33%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 549 亿元占比 31% 社交网络业务收入 326 亿元占比 18% 营销服务业务收入 319 亿元占比 18% [15] - 增速上游戏>广告>社交网络>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 游戏业务 YOY+24% 连续 5 个季度提速 广告业务 YOY+20% 环比增速继续提升 社交网络业务 YOY+7% 连续 4 个季度提速 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 YOY+5% 增速改善趋势持续 [15] 各业务板块情况 - **网络游戏**:实现收入 595 亿元 YOY+24% 超预期 8% 增速连续五个季度爬升 [4][18] - **本土市场**:收入 429 亿元 YOY+24% 增速近几个季度新高 超预期 7% 核心游戏如《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表现出色 新游《三角洲行动》《地下城与勇士手游》贡献增量 [4][20] - **国际市场**:收入 166 亿元 YOY+23% 增速近几个季度新高 超预期 8% Supercell 收入增速释放 存量产品 PUBGM、CODM 流水维持增长 [4][20] - **展望**:维持对 25 年全年游戏收入增速相似水平判断 二季度开始受基数效应影响增速或平缓回落 [4][23] - **社交网络**:收入 326 亿元 YOY+7% 符合预期 主要驱动力为国内手游分成、TME 会员收入增长和小游戏分成 [4][26] - **营销服务**:收入 319 亿元 YOY+20% 超预期 3% 由供给端库存扩张、需求端广告主支撑和 AI 赋能广告落地共同作用 [4][30] -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收入 549 亿元 YOY+5% 符合预期 收入增速有所改善 金融科技小个位数增长 云及企业服务恢复双位数增长 AI 对云服务业务收入拉动作用显现 [4][32] CAPEX 情况 - 本季度 CAPEX 达到 230 亿元 YOY+60% 占收入 13% 符合前期 low teens 收入占比指引 AI 基建投入若回报率好于其他现金使用选项 投入具有可见持续性 [4][32] AI 模型&应用情况 - 底模端混元大模型迭代更新图像 2.0 模型 主打实时生图+写实画质 改善文生图速度 加强对广告物料生成赋能 后续关注多模态方向更新 [4][35] - 应用端元宝接入微信 后续关注元宝功能迭代、微信体系中 Agent 和存量 APP 改造进展 [4][3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 25 - 27 年公司收入预测至 7286/7845/8356 亿元 YOY+10%/8%/7% [5] - NON - IFRS 口径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2560/2886/3131 亿元 YOY+15%/13%/9% [5] - 预计 25 - 27 年实现 NON - IFRS 口径 EPS 28.00/31.85/34.87 元 YOY+16%/14%/9% [5] - 给予公司 25 年 IFRS 口径 EPS 18 - 20x 目标 PE 区间 对应目标价 545.69 - 606.33 港元 [5] 主要财务指标 |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总收入(百万)|660,257|728,562|784,482|835,593| |同比增速(%)|8.4%|10.3%|7.7%|6.5%| |归母净利润(百万)|194,073|218,386|250,946|275,496| |同比增速(%)|68.4%|12.5%|14.9%|9.8%| |每股盈利(元)|21.04|23.77|27.31|29.98| |市盈率(倍)|22.3|19.7|17.2|15.6| |市净率(倍)|4.4|3.6|3.0|2.5|[6]
敏华控股:内销短期承压明显,期待需求回暖-20250518
国金证券· 2025-05-18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给予“买入”评级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2025财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但分红比例较优;内销承压,海外市场表现相对较优;原材料成本下降带动毛利率提升,非经常性损益影响利润表现;全球产能布局抵御关税波动风险,欧美市场有望持续贡献业绩增量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业绩简评 - 2025财年公司实现营收169.0亿港元(同比-8.2%),归母净利润20.6亿港元(同比-10.4%);FY25H2营收/归母净利分别-9.2%/-20.8%至86.0/9.2亿港元;FY25全年派息比率为50.8% [1] 经营分析 - FY25全年中国/北美/欧洲/其他海外地区营收分别同比-16.5%/+3.2%/+19.2%/+22.6%至102.4亿/44.2亿/15.8/6.7亿港元,其中FY25H2分别同比-16.2%/+0.9%/+5.3%/+23.8%至51.9亿/22.7亿/8.2/3.2亿港元 [1] - FY25全年公司沙发/床具/home集团业务实现营收117.4/24.1/7.8亿元,同比分别-7.2%/-19.4%/+15.3%,其中FY25H2实现营收59.2/12.0/4.1亿元,同比分别-8.6%/-19.9%/+10.8% [1] - FY25全球/中国市场沙发销量分别-0.9%/-10.6%至188.5/112.0万套 [1] - 截止FY25底中国区域线下门店净增131家至7367家(未含格调和苏宁渠道店) [1] 原材料成本与利润表现 - FY25毛利率/净利率分别同比+1.1/-0.3pct至40.5%/12.8%,FY25H2分别+1.8%/-1.6%;毛利率提升主因原材料成本下降,真皮/钢材单位成本同比分别-6.7%/-3.0% [2] - FY25销售/管理/财务费用率分别同比+0.2pct/-0.8pct/-0.2pct至18.2%/4.4/0.9%;净利率下降主因海运费上涨及所得税率提升,且FY25投资物业公允值损失、商誉和固定资产减值拨备金额较大 [2] 产能布局与市场前景 - 公司在越南和墨西哥产能布局完善,降低出口经营风险,关税扰动影响较小 [3] - 国内市场国补政策刺激下家居需求逐步释放,内销有望显著改善;美国市场完善产品矩阵布局,有望受益于降息带动的地产链景气度回升;欧洲地区拓展空白市场销售,有望贡献更多业绩增量 [3] 盈利预测、估值与评级 - 预计公司26 - 28财年EPS分别为0.52/0.57/0.61港元,当前股价对应的PE分别为8X、8X、7X [4]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2024A|2025A|2026E|2027E|2028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港元)|18,411|16,903|16,132|17,183|18,467| |营业收入增长率|6.11%|-8.19%|-4.56%|6.52%|7.47%| |归母净利润(百万港元)|2,302|2,063|2,021|2,193|2,37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20.23%|-10.41%|-2.03%|8.51%|8.33%| |摊薄每股收益(港元)|0.59|0.53|0.52|0.57|0.61| |每股经营性现金流净额|0.66|0.00|0.72|0.60|0.63| |ROE(归属母公司)(摊薄)|19.05%|16.23%|13.72%|12.96%|12.31%| |P/E|9.30|8.44|8.39|7.73|7.13| |P/B|1.77|1.37|1.15|1.00|0.88|[10]
敏华控股:点评报告:经营利润率抬升、功能沙发渗透率加速向上-20250518
浙商证券· 2025-05-18 13: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敏华控股24/25财年营收169.03亿港元同比降8.2%,归母净利20.63亿港元同比降10.41%,剔除减值后归母净利23.5亿港元增1.3%,得益于降本控费 [1] - 中国市场受竣工压力传导和终端需求不振影响,收入102.36亿港元同比降16.94%,线下门店净增131家至7367家,线上电商加强推广直播销售模式 [2] - 北美市场收入44.20亿港元同比增3.17%,毛利率41.50%同比增4.4pct;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收入14.69亿港元同比增22.90%,业务毛利31.0%同比增0.7pct;HG集团收入7.77亿港元同比增15.32%,业务毛利32.70%同比增3.5pct [3] - 沙发&配套收入117.43亿港元同比降7.24%,总销量188.5万套同比降0.9%,国内沙发收入65.84亿港元同比降15.4%,出口销量88.4万套同比增13.04%;床具全部内销实现24.08亿港元同比降19.4% [4] - 毛利率40.5%同比增1.1pct,主要来自原材料成本同比降11.2%;期间费用率为23.51%同比降0.79pct,公司控本增效显著 [5][10] - 预计公司未来3个财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8.86亿港元(+6%)、191.68亿港元(+7%)、205.7亿港元(+7%);实现归母净利润22.73亿港元(+10%)、24.92亿港元(+10%)、27.20亿港元(+9%) [11] 各部分总结 业绩公告 - 24/25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03亿港元同比降8.2%,归母净利20.63亿港元同比降10.41%,剔除减值后公司实现归母净利23.5亿港元增1.3% [1] 内销情况 - 中国市场收入102.36亿港元同比降16.94%,毛利率40.4%同比持平,若剔除铁架口径中国市场收入89.92亿港元同比降16.5% [2] - 线下门店收入67.99亿港元同比降16.56%,净增加门店131家至7367家,下半财年优化门店布局 [2] - 线上电商收入21.93亿港元同比降16.33%,H2为-11%环比收窄,线上加强推广直播销售模式 [2] 外销情况 - 北美市场收入44.20亿港元同比增3.17%,毛利率41.50%同比增4.4pct,海外工厂经营效率提升 [3] - 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收入14.69亿港元同比增22.90%,业务毛利31.0%同比增0.7pct,公司加强市场推广 [3] - HG集团收入7.77亿港元同比增15.32%,业务毛利32.70%同比增3.5pct,乌克兰工厂生产维持稳定 [3] 分品类情况 - 沙发&配套实现收入117.43亿港元同比降7.24%,总销量188.5万套同比降0.9%,国内沙发收入65.84亿港元同比降15.4%,出口销量88.4万套同比增13.04% [4] - 床具全部内销实现24.08亿港元同比降19.4%,受内需低迷影响 [4] 财务指标情况 - 毛利率40.5%同比增1.1pct,主要来自原材料成本同比降11.2%,其中钢材、真皮等原材料成本均下降 [5] - 期间费用率为23.51%同比降0.79pct,销售费用率18.2%增0.2pct,管理费用率为4.4%同比降0.75pct,财务费用率为0.9%同比降0.23pct [10] 盈利预测及估值情况 - 预计公司未来3个财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8.86亿港元(+6%)、191.68亿港元(+7%)、205.7亿港元(+7%) [11]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73亿港元(+10%)、24.92亿港元(+10%)、27.20亿港元(+9%),对应当前市值PE为7.24X、6.60X、6.05X [11]
敏华控股(01999):点评报告:经营利润率抬升、功能沙发渗透率加速向上
浙商证券· 2025-05-18 13: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 [6][1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敏华控股24/25财年营收169.03亿港元同比降8.2%,归母净利20.63亿港元同比降10.41%,剔除减值后归母净利23.5亿港元增1.3%,得益于降本控费 [1] - 中国市场受竣工压力传导和终端需求不振影响,收入102.36亿港元同比降16.94%,公司积极优化渠道 [2] - 外销方面,北美盈利提升、欧洲市场高增,HG集团收入也有增长 [3] - 分品类看,海外沙发销量双位数增长,床具受内需低迷影响收入下降 [4] - 公司积极降本控费,毛利率40.5%同比增1.1pct,期间费用率23.51%同比降0.79pct [5][10] - 敏华是功能沙发领军企业,中国市场功能沙发渗透率持续提升,外贸海外供应链布局全面、订单预计稳中向好,聚焦盈利质量抬升,预计未来3个财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均有增长,维持“买入”评级 [11] 各部分总结 业绩公告 - 24/25财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69.03亿港元同比降8.2%,归母净利20.63亿港元同比降10.41%,剔除减值后归母净利23.5亿港元增1.3% [1] 内销情况 - 中国市场收入102.36亿港元同比降16.94%,毛利率40.4%同比持平,若剔除铁架口径收入89.92亿港元同比降16.5% [2] - 线下门店收入67.99亿港元同比降16.56%,净增加门店131家至7367家,下半财年优化门店布局 [2] - 线上电商收入21.93亿港元同比降16.33%,H2为-11%环比收窄,加强推广直播销售模式 [2] 外销情况 - 北美市场收入44.20亿港元同比增3.17%,毛利率41.50%同比增4.4pct,海外工厂经营效率提升 [3] - 欧洲及其他海外市场收入14.69亿港元同比增22.90%,业务毛利31.0%同比增0.7pct,加强市场推广 [3] - HG集团收入7.77亿港元同比增15.32%,业务毛利32.70%同比增3.5pct,乌克兰工厂生产维持稳定 [3] 分品类情况 - 沙发&配套收入117.43亿港元同比降7.24%,总销量188.5万套同比降0.9%,国内沙发收入65.84亿港元同比降15.4%,出口销量88.4万套同比增13.04% [4] - 床具(全部内销)收入24.08亿港元同比降19.4%,受内需低迷影响 [4] 财务指标 - 毛利率40.5%同比增1.1pct,主要来自原材料成本同比降11.2% [5] - 期间费用率为23.51%同比降0.79pct,销售费用率18.2%增0.2pct,管理费用率4.4%同比降0.75pct,财务费用率0.9%同比降0.23pct [10] 盈利预测及估值 - 预计公司未来3个财年分别实现营业收入178.86亿港元(+6%)、191.68亿港元(+7%)、205.7亿港元(+7%) [11] - 预计实现归母净利润22.73亿港元(+10%)、24.92亿港元(+10%)、27.20亿港元(+9%) [11] - 对应当前市值PE为7.24X、6.60X、6.05X,维持“买入”评级 [11]
腾讯控股(00700):1Q25财报点评:收入、利润均超预期,游戏、广告展现高景气度
华创证券· 2025-05-18 10: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给予公司 25 年 IFRS 口径 EPS 18 - 20x 目标 PE 区间,对应目标价 545.69 - 606.33 港元 [1][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腾讯 1Q25 财报显示收入、利润均超一致预期,各业务表现良好,游戏业务增速创新高,广告业务受多因素驱动超预期,社交网络和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符合预期,AI 基建投入持续且有望带来回报,维持“推荐”评级 [1][4][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Q25 经营情况 - 实现总收入 1800 亿元,YOY + 13%,超彭博一致预期 3%;NON - IFRS 口径下归母净利润 613 亿元,YOY + 22%,超彭博一致预期 3% [1][8] 基本面更新 业务结构与增速 - 结构上游戏>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社交网络>广告,本季度游戏收入 595 亿元占比 33%,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收入 549 亿元占比 31%,社交网络收入 326 亿元占比 18%,营销服务收入 319 亿元占比 18% [15] - 增速上游戏>广告>社交网络>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游戏业务 YOY + 24%连续 5 个季度提速,广告业务 YOY + 20%环比增速提升,社交网络业务 YOY + 7%连续 4 个季度提速,金融科技与企业服务业务 YOY + 5%增速低位但 QOQ 改善 [15] 各业务情况 - **网络游戏**:本季度收入 595 亿元,YOY + 24%超预期 8%,增速连续五个季度爬升。本土市场收入 429 亿元,YOY + 24%超预期 7%,核心游戏景气度高,新游表现佳;国际市场收入 166 亿元,YOY + 23%超预期 8%,Supercell 贡献仍在,存量产品流水增长。预计 25 年全年游戏收入增速与 24 年(YOY + 10%)相似,二季度起增速受基数效应影响平缓回落 [4][18][20] - **社交网络**:本季度收入 326 亿元,YOY + 7%符合预期,主要驱动力为国内手游分成、TME 会员收入增长和小游戏分成 [26] - **营销服务**:本季度收入 319 亿元,YOY + 20%超预期 3%,源于供给端库存扩张、需求端广告主支撑和 AI 赋能广告落地 [30] - **金融科技及企业服务业务**:本季度收入 549 亿元,YOY + 5%符合预期,收入增速改善。金融科技小个位数增长,云及企业服务恢复双位数增长,AI 对云服务业务收入拉动作用显现 [32] CAPEX 情况 - 本季度 CAPEX 达 230 亿元,YOY + 60%,占收入 13%,符合前期 low teens 收入占比指引,AI 基建投入若回报率好于其他现金使用选项则具有持续性 [4][32] AI 模型与应用 - 底模端混元大模型迭代图像 2.0 模型,改善文生图速度,有望加强广告物料生成赋能;应用端元宝接入微信,后续关注功能迭代、微信体系中 Agent 和存量 APP 改造进展 [4][35]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调整 25 - 27 年公司收入预测至 7286/7845/8356 亿元,YOY + 10%/8%/7%;NON - IFRS 口径归母净利润预测至 2560/2886/3131 亿元,YOY + 15%/13%/9%;预计 25 - 27 年 NON - IFRS 口径 EPS 28.00/31.85/34.87 元,YOY + 16%/14%/9% [5] 附录:财务预测表 - 展示了 2024 - 2027E 年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相关数据,以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 [39]
深度报告:京东入局开启即时消费市场“三国杀”,看好即时配送第三方龙头顺丰同城
民生证券· 2025-05-18 08: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3][94][96] 报告的核心观点 - 顺丰同城作为第三方即配龙头,收入加速增长,盈利拐点已现,业务高增且分业务表现良好,"全场景覆盖 + 智慧物流系统"构筑护城河,京东入局开启"三国杀"为中游即配市场创造发展机遇,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1][2][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第三方即配龙头,聚焦四大主要场景 - 顺丰同城是国内最大第三方即时配送服务平台,覆盖四大场景,截至2024年末有活跃商家65万、活跃消费者2341万,业务覆盖2300多个市县 [1][10] - 公司实控人王卫持有58.5%股权,股权集中稳定,2025年修订激励计划助力发展 [12][14] - 营收快速增长,2024年增速27%,2021 - 2024年CAGR为24%;盈利拐点确立,2024年毛利10.7亿元,归母净利润1.3亿元,同比大增159%;费用率有效管控,现金储备充裕,债务结构健康 [1][16][18] - 同城配送服务是营收支柱,2024年占比58%,收入91.21亿元,同比增长23.5%;最后一公里配送业务是另一大营收来源,2024年占比42%,收入66.25亿元,同比增长32.5% [27][35] 2 "全场景覆盖 + 智慧物流系统"构筑护城河,实现持续领跑行业 - 依托全场景能力优化产品服务,2024年茶饮配送收入同比增长73%,多品类高双位数增长;成为即时配送首选服务商,活跃商家和消费者增多,覆盖市县增加,县域收入提升;拥有弹性骑手运力网络,保障骑手权益,提升人效 [40][43][46] - 与顺丰控股业务协同,打造一体化供应链解决方案,2024年月结客户创造3.67亿元外部增量收入,同比增长45.5%;物流网络完善,时效达成率约95%,协同提升最后一公里配送时效、服务和效益 [48][50][52] - 推出城市物流系统降本增效,推进AI大模型多场景应用;探索"智慧物流 + 无人配送技术"商业化,2024年无人车营运投产,接入DeepSeek大模型 [53][54] 3 市场规模稳步增长,京东入局开启"三国杀",上游即时零售市场竞争加剧 - 政策推动即配行业高质量发展,行业在就业和促消费方面重要性凸显,一系列政策为行业提供保障 [55][56] - 我国即时零售快速发展,2018 - 2026E规模CAGR为42.6%,2030年有望超2万亿元;即时专送预计2028年市场规模超500亿元,2023 - 2028E的CAGR超47.5%;县域即配业务潜力大,规模增长、消费意愿强、消费潜力大 [58][61][64] - 京东入局外卖行业,采取激进竞争策略,与美团、饿了么开启"三国杀";美团闪购、京东到家、顺丰同城各有覆盖优势,顺丰同城为第三方即配服务商,与美团和京东是"竞争 + 合作"关系 [72][83][84] - 即配行业呈现市场规模扩大与需求多元化、技术创新与智能化升级、政策引导与规范化发展趋势 [85][86]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2025 - 2027年同城即时配送服务业务增速分别为26%、25%、24%,毛利率分别为7.0%、7.2%、7.3%;同城配送服务预计增速分别为26%、26%、28%;最后一公里配送服务预计增速分别为25%、22%、19%;预计费用率有不同变化趋势 [89][90][92] - 选择中通快递 - W、京东物流、极兔速递 - W为可比公司,2025 - 2027年可比公司平均PE分别为11/8/7倍,公司PE分别为35/22/15倍,公司有第三方即配龙头、成长性更强、业绩弹性更大优势,首次覆盖给予"推荐"评级 [93][94][95]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营收197.8/246.6/306.2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6/4.1/5.9亿元,EPS分别为0.28/0.45/0.65元,当前股价对应PE分别为35/22/15倍,看好公司中长期发展 [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