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Riders on the Charts:每周大类资产配置图表精粹:【资产配置快评】2025年第52期-20251124
华创证券· 2025-11-24 21:44
美国企业财务健康状况 - 大型科技公司CDS价格远低于高收益债整体水平,甲骨文CDS为118.8基点,而高收益债CDS为341.6基点[4] - 标普500指数总负债与EBITDA之比降至3.6倍,触及30年低点,低于MSCI世界指数的5.1倍[7] - 标普500指数资本开支与自由现金流之比为0.7,低于MSCI世界指数的0.8[10] - 过去5年标普500指数动态估值区间为15-23倍,纳斯达克指数为20-33倍,英伟达为13-33倍,无明显上升[13] 美国就业市场 - 美国全职就业人数为1.36亿,自愿兼职人数升至2289万(5个月高点),非自愿兼职人数降至117万(3个月低点),兼职反弹或带动就业回暖[16] 中国资产估值与回报 - 沪深300指数权益风险溢价(ERP)为4.6%,脱离历史高位,显示估值有抬升空间[18] - 中国10年期国债远期套利回报为27个基点,较2016年12月水平高57个基点[21] - 中国在岸股票与债券总回报之比为27.4,高于16年平均值,股票资产吸引力增强[28] 全球金融市场指标 - 3个月美元兑日元互换基差为-29.6基点,Libor-OIS利差为111.9基点,显示离岸美元融资压力缓解[24] - 铜金价格比降至2.7,与离岸人民币汇率7.1出现背离,信号不一致[26]
每日报告精选-20251124
国泰海通证券· 2025-11-24 20:30
宏观与市场环境 - 美国9月新增非农就业11.9万人,远超市场预期的5.1万人,但失业率升至4.4%[12] - 美联储官员内部分歧较大,12月议息会议可能暂停降息[12] - 上周恒生指数下跌5.1%,上证综指下跌3.9%,标普500指数下跌1.9%[9] - 美元指数回升至100.15,日元兑美元贬值1.2%,逼近160关口[9][18] - 上周A股市场情绪下降,全A日均成交额降至1.9万亿元,个股上涨比例降至9.6%[14] 资金流动 - 上周偏股基金新发规模提升至221.0亿元,ETF被动资金流入大幅增长至503.0亿元[15] - 北向资金估算净流出183亿元,外资流入有色金属板块18.3百万美元[16][41] - 南下资金单周净买入升至386.0亿元,处于2022年以来89%分位水平[17] 行业与商品动态 - 10月中国家用空调内销495万台,同比下滑21%,出口533万台,同比下滑19%[59] - 上周五大钢材表观需求环比增3.90%至894万吨,总库存环比降44万吨至1433万吨[62] - 锂价震荡走高,碳酸锂产量2.21万吨,库存去化放缓;铜价受降息预期反复影响震荡运行[82][81] - 欧盟对原产于中国的割草机器人发起反倾销调查,涉及九号公司、科沃斯等企业[60] 政策与战略观点 - 国泰海通策略认为中国股市调整后进入击球区,恐慌抛售已释放交易风险,看好科技、券商与消费板块[33][35] - 日本内阁批准21.3万亿日元的经济刺激计划,市场预计政府可能追加发行国债[10][21]
美国9月非农:迟到的就业数据,摇摆的降息预期
联储证券· 2025-11-24 20:28
9月就业数据表现 - 9月非农新增就业11.9万人,显著高于预期的5.1万人,但前值从2.2万下修至-0.4万人[3] - 失业率小幅上行至4.4%,高于预期和前值的4.3%[3] - 劳动参与率意外上行至62.4%,高于前值的62.3%,导致失业率分子端扩大[3][5] - 9月劳动人口增加47万人,而就业人口仅增加25.1万人,推动U3失业率上升[5] 行业就业结构 - 服务业新增就业8.7万人,前值为5.0万人,其中批发业新增0.94万人,零售业新增1.39万人[4] - 教育医疗业新增5.9万人,休闲酒店业新增4.7万人,较前值回升[4] - 商品生产部门整体由负转正,新增1.0万人,高于前值的-3.2万人,建筑业贡献突出,新增1.9万人[4] - 9月企业调查问卷回复率意外升高至80.2%,远高于一般的40-50%,数据质量较高[4] 就业市场趋势与风险 - Indeed领先指标显示企业招聘意愿持续回落,若劳动参与率进一步上行,就业市场将难以吸纳更多求职者[5] - 外国劳动力持续下降、实际时薪回落、挑战者裁员人数回升等数据指向就业市场弱化趋势不变[5] - 10月就业及CPI数据永久不发布,11月数据延后至12月16日发布,错过12月10日议息会议[6] - 数据公布后,12月降息预期一度降至35%,但因纽约联储主席Williams表态,预期重新回到70%以上[7] 市场预期与未来关注点 - 当前美国经济处在数据真空期,市场预期摇摆,对各方因素敏感度提升[7] - 即便美联储12月不降息,也不代表降息周期结束,四季度经济表现及就业风险将加强再次降息必要性[7] - 后续重点关注11月27日的美联储褐皮书、延后发布的11月就业和CPI数据,以及10月PCE和三季度GDP数据[7]
全球经济展望及投资策略
工银国际· 2025-11-24 20:04
全球经济展望 - 2025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期为3.2%,2026年预期为3.1%,较2025年4月预测有所改善但低于2024年10月水平[84] - 2025年全球贸易增速预期上调1.0个百分点至3.6%,2026年预期为2.3%,显示关税扰动弱于预期[84][88] - 美国2026年GDP增速预期为1.8%,CPI同比增速预期为2.9%,政策利率预计回落至3.00-3.25%[93][100] - 欧元区2026年GDP增速预期为1.1%,CPI同比增速预期为1.8%,政策利率预计为2.15%[94][100] - 日本2026年GDP增速预期为0.7%,CPI同比增速预期为1.8%,政策利率预计为1.0%[96][100] - 新兴市场2026年GDP增速预期为4.0%,但内部增长结构与韧性来源差异可能扩大[99] 中国经济展望 - 中国2026年实际GDP增速预期为5.0%,与2025年持平[117] - 2026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速预期提升至4.6%,服务消费成为内需扩张主增长极[110][112] - 2025年前三季度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同比增长5.1%,农村居民收入增速达5.7%[111] - 2025年1-10月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6.3%,服务类零售额同比增长5.3%[111] - 2026年CPI同比增速预期为0.5%,PPI同比增速预期为-1.0%[117] - 2026年货币政策保持适度宽松,政策利率与准备金率存在下调空间[116] 香港资本市场 - 2025年香港恒生指数全年涨幅领跑全球,IPO募资额重登全球首位[8] - 2025年香港国际债券发行规模亚洲领先,尽显国际金融中心活力[8] 投资策略与行业 - 香港资本市场改革深化及互联互通标的扩容,巩固其作为全球资金配置中国资产首选门户的地位[11] - 产业链重构与技术投入加速推动新增长动能,数字化与绿色转型成为全球资本支出关键方向[88]
恒指受外部环境影响出现回落,可期待短期修复行情
国元国际· 2025-11-24 19:57
港股市场表现回顾 - 上周港股整体回落5.09%,主要受原材料业(-8.65%)、医疗保健业(-7.40%)和工业(-6.77%)板块拖累[1][5][13] - 电讯业(-1.58%)和公用事业(-2.18%)板块表现相对稳健,跌幅较小[1][5][13] - 恒生科技指数当周下跌7.18%,表现弱于大盘[13] - 港股通南向资金当周净流入386.02亿港元,显示内地资金持续支撑港股估值[1][5] 资金流向与市场情绪 - 盈富基金(跟踪恒生指数)份额增加2.01%,而杠杆做空科技指数ETF(如XI二南方恒科)份额流出18.01%,部分空头资金获利离场[1][5][15] - 衡量美元流动性的SOFR-IORB利差快速回落,美国政府重新开门后财政流动性改善,有利于全球风险资产[8] 外部环境与美联储政策 - 美联储10月会议纪要显示内部对12月是否降息存在分歧,但官员们对停止缩表达成共识[6][28] -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发表鸽派言论,称短期内降息不会引发通胀问题,市场情绪随后好转[2][6][28] - 市场预期美联储12月决策将高度依赖11月CPI数据(12月10日公布),在此之前政策不确定性较高[3][7] 投资观点与后市展望 - 外部情绪改善和美元流动性恢复,可能推动港股本周出现短期修复行情,市场风险偏好或有提升[3][8] - 中长期看,港股通南下资金定价权增强及海外被动资金增持,为港股估值提供韧性支撑[9] - 报告提示需关注国内经济下行、美联储政策超预期转向及地缘政治等风险[33]
新股发行跟踪(20251124)
东莞证券· 2025-11-24 19:21
上周新股表现 - 上周(11月17日-11月21日)共有4只新股上市,上市首日涨跌幅均值为510.51%[2] - 4只新股上市首日涨幅均超过100%,无新股首日破发[2] - 具体新股首日涨幅:大鹏工业1211.11%、北矿检测295.52%、恒坤新材310.61%、南网数字224.78%[4] 周度与月度趋势对比 - 上周新股上市数量比上上周多4只,首发募资金额多40.49亿元[3] - 上周(11月17日-21日)首日涨幅超100%新股数量为4只,而上上周(11月10日-14日)为0只[3] - 本月(11月1日-21日)新股上市首日涨跌幅均值为371.82%,高于10月的244.64%[10] - 本月(11月1日-21日)新股上市数量为9只,首发募资76.34亿元,低于10月的128.69亿元[10] 本周新股动态 - 本周(11月24日起)主板有1只新股(海安集团)上市,发行价48元,发行市盈率13.94[19] - 本周科创板有2只新股(百奥赛图、摩尔线程)进行网上申购,预计募资总额97.27亿元[19] 市场风险提示 - 新股发行受市场情绪影响,业绩不达预期或导致股价波动[20] - 次新股因流通股本少,存在流动性较弱和股价大幅波动的风险[20]
看好香港楼市重要事情要说三遍
KGI· 2025-11-24 19:21
投资观点与市场定位 - 投资总监强烈看好香港楼市,建议增持香港房地产开发商以实现全球投资组合多元化[1][3] - 香港房地产股票兼具防御性特征和周期性上涨潜力,是真正多元化投资的选择[3] - 该板块估值仍极具吸引力,主要开发商2025年表现优于恒生科技指数,股息殖利率在许多情况下超过5%[18] 市场表现与数据 - 2025年前九个月,一二级住宅市场交易量及交易额较去年同期增长10%至30%以上[5] - 2025年初至今,一级市场交易量激增,推动住宅价格上涨2.5%[5] - 中原地产租金指数过去两年上涨超过20%,得益于留学生涌入[9] - 2024年核准的非本地学生签证数量达到74,466份,政府计划2026年将大学海外学生配额从40%提高到50%[9] 需求与供应基本面 - 香港住宅租金收益率接近3.7%,为一线城市最高,且收益率超过抵押利率,恢复正收益[11] - 2025年售出的每四套房产中有一套被非本地买家购得,是量化宽松结束后的最高比例[11] - 新地销售量从每年2.5万套峰值大幅下降至约1万套,私人住宅供应将出现结构性不足[14] 商业地产与风险缓解 - 商业不动产不利因素正在消退,办公大楼吸收量改善,租金负增长预计从2026年第三季开始减轻[17] - 香港房地产股与全球主要股指(如标普500)的相关性低至0.15-0.30,提供真正的低相关性[4]
新股发行及今日交易提示-20251124
上海证券交易所· 2025-11-24 19:07
好的,这是对您提供的报告内容的总结。 新股发行与公司行动 - 新股摩尔线程于2025年11月24日发行,发行价格为114.28元[1] - 天普股份的要约收购申报期为2025年11月20日至12月19日[1] - 杭汽轮B的现金选择权申报期为2025年11月19日至11月25日[1] 市场交易异常 - 合富中国发布严重异常波动公告[1] - 报告列出超过150家上市公司发布股票交易异常波动公告,涉及多个板块[1][3][4][6] - *ST元成等多家公司发布可能强制退市的风险提示公告[1][6] 特殊风险提示 - 纳指100ETF、标普500ETF等多只跨境ETF因基金溢价发布停牌或风险提示公告[6][7][8] - 国寿精选LOF基金将于2025年11月25日终止上市[8] 可转债与债券动态 - 卓镁转债于2025年11月24日上市交易[8] - 九强转债、艾迪转债等多只可转债将于11月下旬进行转股价格调整[8] - 中金转债、恒邦转债等超过10只债券将于11月下旬至12月中旬进行赎回或到期摘牌[8][9] - 23信地05、22绿发01等多只债券进入回售登记期[8][9]
9月非农数据点评:迟来的指引,摇摆的降息
国信证券· 2025-11-24 19:04
就业数据表现 - 9月新增非农就业人数11.9万人,远高于预期的5.0万人[2] - 私营部门贡献新增就业9.7万人,其中服务业新增8.7万人[3] - 教育与医疗行业新增就业5.9万人,休闲与酒店业新增4.7万人[11][12] - 建筑业新增就业1.9万人,较上月环比回升3.3万人[12] - 制造业、采矿业及运输仓储业分别减少0.6万、0.3万和2.5万人[3][12] - 7月和8月非农数据合计下修3.3万人[5] 失业率与劳动力市场结构 - 9月失业率上行至4.4%,创2021年以来新高[16] - 西班牙裔、亚裔和黑人或非裔失业率分别为5.5%、4.4%和7.5%,均高于其近一年平均水平[16] - 16-24岁青年群体失业率为10.4%,显著高于近一年均值9.68%[16] 薪资与通胀影响 - 服务部门时薪同比增长3.8%,商品部门增长4.0%[24] - 薪资数据缺乏趋势性抬升动力,对通胀的推升作用有限[24] 货币政策展望 - 9月非农数据对12月FOMC会议具有重要参考意义,但市场降息预期呈现"推拉并存"态势[4] - 美联储内部对12月降息分歧加剧,鸽派略占上风,但决议仍存在不确定性[26]
一周市场回顾(2025.11.17—2025.11.21)
天府证券· 2025-11-24 17:40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下跌3.90%,收于3834.89点[1][4] - 深证成指下跌5.13%,收于12538.07点[1][4] - 创业板指下跌6.15%,收于2920.08点[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价值风格指数上证50、中证100、沪深300分别下跌2.72%、3.88%、3.77%[3][4] - 成长风格指数中小100、中证500、中证1000分别下跌5.10%、5.78%、5.80%[3][4] - 电力设备行业领跌,跌幅达10.54%[3][13] 市场交易活跃度 - 两市A股日均成交金额为18650亿元,较上周减少8.75%[3][10] - 全市场两融交易额为9284.12亿元,较上周减少16.23%[3][16] 融资融券余额变化 - 全市场两融余额为24614.50亿元,较上周减少1.25%[3][17] - 沪市、深市、北交所两融余额分别变化-1.17%、-1.33%、-2.79%[3][20] 行业两融资金流向 - 国防军工行业两融余额增长最多,增加9.32亿元[3][23] - 电子行业两融余额减少最多,减少74.30亿元[3][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