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宏观与大类资产周报:国内CPI增速平稳,美国通胀预期大幅上升-20250414
诚通证券· 2025-04-14 23:18
大类资产及行业表现 - 上周上证综指、沪深300与创业板指分别下跌3.1%、2.9%、6.7%,债市上涨0.3%,海外港股恒生指数下跌8.5%,美股三大股指普涨[15][17] - 中信一级行业多数收跌,农林牧渔等领涨,电力设备及新能源等领跌[17][20] - A股短期或消化负面因素,中长期有望企稳修复,美股短期延续震荡行情[18][19] 宏观经济及政策动态 - 3月CPI同比下滑0.1%,核心CPI同比增长0.5%,PPI受拖累表现偏弱[3] - 3月新增人民币贷款3.64万亿元,新增社融5.9万亿元,贷款和社融余额同比增速上升[3] - 3月美国CPI、核心CPI同比增速下降,4月通胀预期大幅上升[3] 行业中观监测 - 钢铁产业链开工率高于上年同期,化工产业链开工率下降[4] - 新房成交面积下降,二手房成交上升,4月1 - 6日乘用车零售同比增2%,环比降14%[4] - 猪肉批发价同比增速降至1.01%,蔬菜批发价同比增速升至 - 1.66%,黑色系和原油价格下跌[4] 资金面跟踪 - 上周公开市场操作净回笼2892亿元,A股合计增持34.3亿元,全A换手率1.30%[5] - 4月截至目前IPO募集23.0亿元,定增募集17.8亿元,股票与混合型基金共发行0.2亿份[5]
外部压力不改中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增后劲会带动政府债务率逐步收敛
上海新世纪资信评估投资服务有限公司· 2025-04-14 23:14
重点领域风险遏制 - 2024年房地产开发企业新增债券展期主体数量由2023年的12家降至3家,风险暴露趋势缓和[2] - 计划至2028年将地方隐性债务清零,新化债政策缓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3] - 截至2023年末,金融机构评级安全边界内机构资产规模占比98.22%,高风险“红区”机构资产规模占比不足1%[6] 经济长期向好趋势 - 2024年我国实现5.0%的经济增长目标,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速8.9%,带动工业对经济增量贡献超28%[7] - 我国在人工智能等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逐步建立领先优势[7] -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趋势不会因短期波动或挑战改变[8] 债务率与主权信用 - 2025年我国赤字率提升到4%,短期会推升政府债务率,但长期会带动债务率收敛[8][11] - 我国主权信用质量长期稳定[1][11] 信用评级理念 - 西方“顺周期”评级视角不适配我国和多数发展中国家[1][12] - 我国本土评级机构应创新方法,推动全球金融治理体系更包容公正[12]
宏观观察2025年第16期(总第588期):我国出口竞争力(上),整体变化与商品结构特征
中国银行· 2025-04-14 23:14
整体变化 - 我国出口占全球市场份额从2000年的3.9%升至2023年的14.2%,2009年起连续14年居首[13] - 1998 - 2023年我国经常账户累计顺差额4.69万亿美元,货物贸易累计顺差7.7万亿美元,2023年贸易差额回落16.8% [22] - 我国RCA值大于1的商品数量从2004年的46种增至2023年的65种,优势商品比重从47%提升至67% [39] 商品结构特征 - 劳动密集型产品部分全球份额呈“倒U型”,部分稳定上升,2023年29种产品全球份额均值34%,RCA值大于1占比93% [51] - 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出口竞争力提升,2023年20种技术产品和19种资本产品全球份额均值15%,RCA值大于1占比分别为80%和63% [56] - 原材料密集型商品出口竞争力弱,2023年26种商品中RCA指数大于1的仅7种,占比约27% [65] 贸易摩擦影响 -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后,部分劳动和原材料密集型产品受负面影响,多数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全球份额上升 [68] 出口竞争力优势 - 产业链向上突破,中间品贸易占比从2018年的56.3%升至2023年的61.1%,高附加值产品比重从2011年的19.9%升至2022年的34% [17] - 出口目的地多元化,2023年对东盟出口比重较2017年增加4.5个百分点,弥补对美出口下降份额 [17] - 出口商品“以价换量”,2023年我国货物出口价格指数平均下降7.5%,大于世界降幅4% [18]
美元会崩溃吗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14 23:02
美元现状与危机判断 - 近期全球货币体系加速重构,黄金创新高,美债利率上行,美元指数贬值,日元、欧元、英镑等升值,此次并非美元流动性危机,而是信用危机[2] 美元成为国际货币原因及影响 - 美元和美国国债基于美国政府信用,美元成为国际货币源于其他经济体对美国政府信任,美国需贸易赤字才能使美元成为国际货币,过去几十年美国是全球化货币体系受益者[3][5][6] 美元信用下降表现与原因 - 美国制裁部分经济体、冻结外汇储备破坏美元信用,使其他经济体减少美元持有和使用,黄金价格上涨证明美元信用下降,2022 年以来美元实际利率回升到 2009 年以来最高位,但黄金仍受青睐[8][9] 美元信用趋势与不确定性 - 中长期全球贸易和货币趋势确定性高,美元信用可能缓慢下降,但短期不确定性高,特朗普政府政策不确定性大,操作不当或使美元信用加速下降[10][11][16] 损伤美元信用的政策手段 - 破坏全球贸易政策如挑起关税战,会使全球贸易量下滑,美元需求下降;破坏全球金融体系政策如限制使用 SWIFT 系统、冻结没收外汇储备,对美元信用冲击更直接[12][15] 评级相关 - 海通国际采用相对评级系统,截至 2025 年 3 月 31 日,股票研究覆盖率中优于大市占 92.2%、中性占 7.5%、弱于大市占 0.3%,投资银行客户在各评级类别占比分别为 3.3%、3.5%、0.0%[30][32] 地区通知 - 不同地区投资者收到报告有不同通知事项,如香港仅限专业投资者,美国仅限特定机构投资者,中国需符合法律法规等[59][60][66]
贸易摩擦:关注进口替代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14 23:02
美国“对等关税”影响 - 美国新一轮关税措施约提升对华关税税率32.3个百分点,当前美国对华关税税率为31.6%[7] - 影响中国总出口增速6.3个百分点,其中对美直接出口影响4.7个百分点[7] - 农产品、纺织品和汽车链条受冲击较大,因出口关税弹性大且部分未被豁免[13] 中国反制措施 - 对美进口商品加征34%关税,还出台多项管控措施[16] - 美国商品占中国总进口的6.4%,加征关税对中国经济与通胀压力不大[19] 国产替代机会 - 中国从美国进口商品集中在能源、高科技、农产品和汽车领域,部分产品依赖度高[20] - 对外依赖度低、国产替代空间大的行业受影响小,如黑色金属冶炼加工等[23] - 对美出口依赖度低但进口依赖度高的高科技行业有望激发国产替代空间,如仪器仪表等[23] 风险提示 - 贸易与地缘关系深层改变使历史经验有效性不足、数据测算有误差[4]
对等关税落地,不确定性仍存
海通国际证券· 2025-04-14 23:00
关税措施概况 - 2025年4月2日美国对全球185个国家宣布征收“对等关税”,涉及超2.3万亿美元进口产品,占美国总进口72%,对汽车和部分零部件加征25%[2][6] - 对中国加征34%,对东盟国家平均加征34%,对欧盟加征20%,对中国和其他新兴国家加征水平超预期[2] 关税特点 - “对等关税”计算方式倾向针对对美贸易顺差国,并不对等[12] - “豁免清单”含铜、药品等约占美国进口总额20%的产品,为单独加征做准备[14] 对中国影响 - 美国对华关税税率从31.6%提升至63.9%,农产品等行业受冲击大[3][16] - 仅对美出口拖累中国总出口4.7个百分点,考虑转口贸易共拖累6.3个百分点,中期替代贸易或对冲影响[3][21] - 中国进口约8成与出口相关,关税对贸易顺差影响或低于预期[26] 对美国影响 - 关税使美国平均关税税率提升18.2个百分点,通胀或提升2.6个百分点,控制通胀手段有限且代价大[4][30][33] 后续不确定性 - 关税有谈判属性,外交途径或使税率调整,美国对华关税或还有后手[34][36]
每日复盘-20250414
国元证券· 2025-04-14 22:44
市场整体表现 - 2025年4月14日市场缩量反弹,上证指数涨0.76%,深证成指涨0.51%,创业板指涨0.34%,成交额12772.80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减少712.00亿元,4614只个股上涨,770只下跌[2][14] 市场风格与行业表现 - 风格上各指数涨跌幅排序为周期>成长>稳定>金融>消费>0,小盘价值>中盘价值>小盘成长>中盘成长>大盘价值>大盘成长,中证全指表现优于基金重仓[20] - 30个中信一级行业普遍上涨,综合金融(3.87%)、纺织服装(2.66%)、商贸零售(2.58%)靠前,家电(-0.69%)、食品饮料(-0.36%)、国防军工(0.25%)靠后[2][20] - 多数概念板块上涨,赛马、户外露营、发电机等大幅上涨,净水、白酒、空气能热泵等板块走低[2][20] 资金流表现 - 4月14日主力资金净流入15.71亿元,超大单净流入33.93亿元,大单净流出18.22亿元,中单资金净流出15.31亿元,小单持续净流入5.53亿元[3][24] - 4月14日南向资金净流入57.80亿港元,沪市港股通净流入55.20亿港元,深市港股通净流入2.60亿港元[4][27] ETF资金流向表现 - 4月14日,上证50、沪深300、中证500以及中证1000等ETF大部分成交额较上一交易日增加,4月11日资金主要流入上证50ETF,流入金额为12.09亿元[3][30] 全球市场表现 - 4月14日,亚太主要股指收盘普遍上涨,恒生指数涨2.40%,恒生科技指数涨2.34%,韩国综合指数涨0.95%,日经225指数涨1.18%,澳洲标普200指数涨1.34%[4][33] - 4月11日,欧洲三大股指涨跌互现,德国DAX指数跌0.92%,英国富时100指数涨0.64%,法国CAC40指数跌0.30%;美股三大指数普遍上涨,道琼斯工业指数涨1.56%,标普500指数涨1.81%,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涨2.06%,美股“七巨头”涨跌不一,特斯拉跌0.04%,苹果涨4.06%,谷歌涨2.83%,英伟达涨3.12%[5][34] 市场资讯 - 一季度我国民营企业进出口5.85万亿元,增长5.8%,占比提升到56.8%[12] - 今年保险资金长期股票投资试点规模从500亿元增至1620亿元,参与试点保险公司从2家增至8家[12] - 高盛预计金价到2025年底涨至每盎司3700美元,2026年年中触及每盎司4000美元,瑞银预计到2025年12月达到每盎司3500美元[12]
数据开门红,直面关税
华西证券· 2025-04-14 22:20
金融数据 - 3月新增社融58879亿元,同比多增10544亿元,高于预期47300亿元;新增人民币贷款36400亿元,同比多增5500亿元,高于预期29250亿元[1] - 3月M2同比7%持平2月,M1同比1.6%较2月反弹1.5个百分点;新增非银存款-14110亿元拖累M2同比约0.46个百分点;M1环比增加4.05万亿,同比多1.63万亿[5] - 3月财政支出力度较大,规模或在3万亿元之上,新增财政存款-7710亿元,支出减收入为22109亿元[7] 进出口数据 - 3月出口同比多增12.4%,超出预期3.5%;进口同比少增4.3%,与预期基本持平[1] - 出口分地区,对东盟、美国、欧盟出口同比分别为11.9%、8.9%、9.9%,合计拉动4.8pct;分品类,农产品、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同比分别增10.5%、14.1%、8.0%,拉动效果分别为0.3pct、8.3pct、2.1pct[9][10] - 周边经济体出口增速分化,韩国3月出口同比增幅3.1%,越南同比增长13.2%;3月进口同比下降4.3%,受大宗商品拖累,机电和高新技术产品进口需求强劲[11] 市场表现 - 4月14日权益市场情绪较强,上证指数、沪深300、科创50分别上涨0.76%、0.23%、0.25%;小微盘领涨,中证1000、中证2000、万得微盘股指上涨1.30%、2.18%、2.41%[2] - 债市长端利率高开低走,尾盘10年、30年国债收益率分别收于1.66、1.85%,持平前一交易日[2] 经济形势与债市策略 - 一季度GDP有望开门红,不变价GDP同比增速或达5.2 - 5.3%,略高于预期5.16%[13] - 内需开门红受益于财政发债节奏前置,居民和企业融资待修复;外需后续或受对等关税和“抢出口”透支影响;债市定价需求改善带来的高点是买入机会,关注政策应对[14]
3月外贸数据点评:为何3月出口大幅反弹?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4-14 22:11
核心观点 - 3月出口同比大幅回升至12.4%,外需回暖非主因,春节错位因素推升约6.7个百分点[3][11] - 对美直接“抢出口”和对新兴经济体协同供给类“抢出口”为出口提供支撑[4][19] 出口情况 - 商品层面,“抢出口”品类出口增速回升,如鞋靴、通用机械等[5][24] - 出口国别上,对主要经济体/地区出口增速均回升,新兴经济体回升幅度更明显,但对东盟出口增速放缓[4][8][19][40] 进口情况 - 3月进口增速继续回落至 -4.3%,受对美反制商品进口减少影响[8][41] - 机电产品进口增速回落,大宗商品进口分化,原油、铜回升,铁矿石、大豆回落[8][41] 未来展望 - 4月关税冲击落地和春节错位扰动消退后,出口增速读数或回落[6][31] - 需关注“抢出口”现象,豁免清单和新兴经济体关税暂停措施存在不确定性[6][31] 风险提示 - 发达国家经济压力超预期,海外央行货币政策调整,外部制裁变化[8][48]
2025年3月外贸数据点评:一季度主要商品出口拉动减弱
平安证券· 2025-04-14 22:11
整体数据 - 2025年3月中国出口同比为12.4%,前值为2.3%;进口同比增长 -4.3%,前值 -8.4%[2][4] - 一季度中国出口累计同比增长5.8%,低于去年四季度9.9%的增速,较去年全年低0.1个百分点;进口增速合并增长 -7.0%,远低于2024年全年的1.1%[3][6][21] 出口情况 - 3月出口增速反弹受春节错位推升,二季度出口同比或转负,全年有负增压力;中性情形下,二季度对美出口增速回落60%将拖累出口总体增速8.7个百分点,若延续至年末拖累7.0个百分点[3][5][10] - 一季度主要劳动密集型、电子类、原材料、汽车船舶等产品出口支撑减弱,其他机电及杂项制品出口增速提升,带动总体增速较去年提升2.1个百分点[3][12][14] - 一季度对美出口增速略微回落,东盟、拉丁美洲、俄罗斯等区域拉动减弱,非洲、欧盟、印度、日本、英国等区域支撑增强[3][18] 进口情况 - 3月进口跌幅收窄但总体较弱,原材料及农产品拖累加大,机电产品拉动减弱[3][21] - 后续进口增速受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和关税反制措施拖累,4月以来RJ/CRB商品价格指数累计下跌6.1%,布伦特原油期货、COMEX铜期货收盘价分别下跌13.6%和10.5%[23] 风险提示 - 稳增长政策落地不及预期,地缘政治冲突升级,海外经济衰退程度超预期[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