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风电专题研究之四:十五五国内海风开发稳步推进,欧洲和日韩海风蓄势待发
国信证券· 2025-06-28 19:4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 [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全球海上风电行业处于关键转折点,基本面未变,中期前景强劲,主流的中国和欧洲市场持续发展,亚太地区新兴市场实现政策和监管突破 [3] - 海上风电成本具备替代传统化石能源的经济性,全生命周期碳排放量低,是理想的清洁能源选择,且具备诸多外部友好性 [3] - 海上风电向深远海、大规模开发、漂浮式等方向推进,对海缆和风机基础(管桩)需求大幅上升 [3] - 建议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时代新材、广大特材、金风科技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全球海上风电展望 - 全球海上风电已基本具备平价条件,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LCOE为0.28 - 0.41元/千瓦时,未来度电成本仍有下降空间,且全生命周期碳排放低,远期有望成东部主力电源 [7][9] - 2024年全球海上风电新增并网装机容量8GW,较前一年下降26%,主要因主要地区装机进度延迟;预计2025 - 2030年新增装机容量从15.5GW增长到38.5GW,CAGR达30%,海外主力增长地区为欧洲、日韩 [12][13] - 2024年中国市场新增装机占全球62%,英国占15%,至年底全球累计并网容量83.2GW,一半来自中国;2024年全球项目招标达56.3GW,国内平价 + 竞争性配置,海外多拍卖 [14] - 2022 - 2024年我国海上风电新增核准容量连续三年增长,2024年新增并网容量4.04GW,截至年底累计并网41.3GW;十四五实际新增海风装机预计43GW,仍有20 - 25GW未完成规划;深远海规划体量约230GW,已批复国管海域项目容量达149GW [19][20] - 欧洲是海上风电发源地和最大漂浮式市场,截至2024年底装机总量超36GW,占全球44%;2022年以来装机不及预期,2024年新增装机容量2.7GW创多年新低,但长期规划目标广阔;2024年核准与招标维持高景气度,需求将延迟至“十五五”集中释放 [24][29] - 英国、丹麦、法国、德国、西班牙、挪威、波兰等国在2025年均有海上风电相关政策或规划出台,推动海上风电发展 [31] - 2030年亚洲(不含中国)地区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将达5.6GW,日本、韩国、越南是主力,且在“十五五”中后期放量;2024年中国台湾地区、日本和韩国建设规模显著增长 [34] - 日本海风开发处于起步阶段,2040年前开发空间超400GW;2021 - 2024年已完成三轮海上风电开发权拍卖,预计2028 - 2030年投产;立法将开发区域拓展至专属经济区;供应链仍需降本,中国企业已有设备交付业绩 [36][39][42] - 韩国2030年海风装机目标上修至14.3GW;2025年通过《海上风电特别法》简化许可程序;2022 - 2024年完成海上风电开发权拍卖,2025年上半年启动1.25GW海风项目招标,计划2024下半年至2026上半年启动约7 - 8GW招标 [43] - 2009年首个兆瓦级漂浮式海上风电项目安装,目前中国已建5个示范项目,累计装机容量约40MW;预计2030年后全球漂浮式海上风电爆发式增长,2030 - 2035年市场容量从1GW增长到5GW [49] 海上风电重要产业链 - 海上风电投资分主体工程投资(90%)和其他费用(10%),主体工程投资包括风电机组、基础、场内集电线路、送出海缆、海上升压站、陆上集控中心等;我国不同地区海上风电造价和收益率不同,未来可具备合理经济性 [57][63] - 预计2030年我国海上风电海缆市场空间达312亿元,2025 - 30年CAGR达28%;高压化和柔性直流输电渗透率快速提高;330kV和500kV送出缆盈利能力更强、成长性更高 [67][72][76] - 欧洲海底电网互联直流输电渐成主流,已披露项目对应海缆市场空间超千亿,基本被国际三大巨头垄断,三巨头在手订单持续创新高,生产交付饱和 [84] - 全球海风管桩需求2024年低谷后有望增长,2025 - 2030年从150万吨增长到超700万吨,CAGR超30%;2030年前欧洲海上风电基础以单桩为主,2025 - 2027年欧洲本土单桩供给存在缺口 [88] - 大金重工产能布局领先,批量获取欧洲海风订单,超大单桩已交付;天顺风能国内产能大,德国已落实扩产规划 [93][98] 投资建议 - 建议关注东方电缆、大金重工、时代新材、广大特材、金风科技 [3] - 给出海上风电上市公司盈利预测,包括金风科技、大金重工、东方电缆、时代新材、广大特材、天顺风能等公司的市值、归母净利润、PE、PB等数据 [107]
锂电产业链双周评(6月第2期):固态电池产业化持续加速,消费电池掺硅比例稳步提升
国信证券· 2025-06-28 16:3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优于大市(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推进,消费电池掺硅比例持续提升,特斯拉斩获国内首个GWh级别储能项目,国内及欧美新能源车销量有不同表现,锂盐价格小幅回暖,电芯报价有所波动 [3] - 建议关注低空经济与机器人产业布局领先企业、固态电池材料布局领先企业、需求持续回暖的消费电池企业、充电桩行业领先企业、电动自行车铅酸电池领军企业、高压直流继电器领先企业 [3] 各部分总结 板块行情回顾 - 近两周锂电池板块上涨4.0%、电池化学品板块上涨9.9%、锂电专用设备板块上涨14.0% [12] - 重点个股本周股价变动:宁德时代(+4.5%)、亿纬锂能(+6.9%)等 [12] 个股估值表 - 展示锂电、钠电及充电桩产业链公司个股估值,包含总市值、归母净利润、PE、PB等数据及同比变化 [13] 固态电池产业链 - 小米汽车公布固态电池专利,瑞固新材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产线投产,有研新材拟转让硫化锂业务相关资产,日产确认2028年推出首款固态电池车型等 [14] - 先导智能完成固态电池核心设备交付,科恒股份与北京纯锂新能源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星源材质固态电池材料布局顺利等 [17] 新能源车及锂电池 - LG新能源获奇瑞8GWh电池订单,国轩高科携手亿航智能布局低空领域,特斯拉斩获国内首个GWh级别储能项目等 [18] - 中创新航获现代汽车30GWh电池订单,美国储能企业Powin破产,中创新航电池配套海洋工程船,ATL获安克创新电芯采购订单 [17] 锂电材料及其他 - 科达利拟投资0.5亿元建设匈牙利三期项目,刚果金钴禁令延长三个月 [19] 钠电池产业链 - 隐功科技钠电池订单成功交付东盟,比亚迪新增钠电专利,维科技术3GWh钠电项目备案通过 [19] 充换电 - 比亚迪与特来电、星星充电达成战略合作推动兆瓦闪充网络覆盖,国家推动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理想汽车上线全国首座穿梭式超充站 [20] 材料价格数据 - 展示锂电主要材料价格情况,包括碳酸锂、硫酸镍等,有本周价格、两周前价格、环比变动幅度等数据 [21] 国内充电桩数据 - 2025年5月国内新增公共充电桩9.12万台,同比+26%、环比-1%;1-5月累计新增50.38万台,同比+56% [24] - 截至2025年5月国内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408.3万台,5月车桩增量比为3.9、公共车桩增量比为14.3等 [26] 海外充电桩数据 - 截至2025Q1末,欧盟27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93.4万台,直流桩保有量为15.10万台,占比为16.2% [31] - 截至2025年5月末,美国公共充电桩保有量为21.04万台,直流桩保有量为5.61万台,占比为26.6% [31] 国内新能源车销量 - 2025年5月国内新能源车销量130.7万辆,同比+37%、环比+7%;1-5月累计销量560.8万辆,同比+44% [3] - 展示各车企2025年4、5月销量及同比、环比增速等数据 [33] 海外新能源车销量 - 2025年5月,欧洲九国新能源车销量为23.02万辆,同比+37%、环比+8%;1-5月累计销量为107.60万辆,同比+27% [3] - 2025年5月,美国新能源车销量为13.42万辆,同比-5%、环比+3%;1-5月累计销量为65.90万辆,同比+3% [3] 全球动力电池装车数据 - 2025年4月全球动力电池装车量86.7GWh,同比+53%、环比-6%;1-4月累计装车量308.5GWh,同比+40% [44] 国内动力电池装车数据 - 2025年5月国内动力电池装车量为57.1GWh、同比+43%、环比+6%;1-5月累计装车量241.4GWh,同比+50% [50] 国内储能电池数据 - 2025年5月国内储能及其他电池销量为36.1GWh,同比+69%、环比+15%;1-5月累计销量为136.1GWh,同比+126% [57] 全球新能源车与锂电池市场展望 - 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量有望达到2066万辆,同比+20%;2027年有望达到2723万辆,2025-2027年均复合增速为15% [61] - 预计2025年全球动力电池需求量为1301GWh,同比+24%;2027年为1793GWh,2024-2027年均复合增速为17% [61]
GRI发布符合全球气候目标的气候与能源报告标准
信达证券· 2025-06-28 16:1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聚焦ESG领域,涵盖国内外热点政策动态、金融产品表现、指数走势及专家观点,显示国内细化可持续披露准则,国际发布新报告标准;ESG金融产品有一定规模且部分指数表现良好;低利率下绿色金融仍可发挥作用,企业绿色融资或结构调整 [2][3][7]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热点聚焦 - 国内:财政部发布企业可持续披露准则应用指南征求意见稿,央行修订金融机构可持续信息披露指南,工信部推进绿色低碳标准化,成都建成多个“无废城市细胞” [2][12][13][14] - 国外:GRI发布气候与能源报告标准,英国发布可持续发展及气候报告准则草案,新加坡加强自愿碳信用额使用指导,英国公布可持续金融中心计划并启动过渡计划磋商 [3][16][18][19] ESG金融产品跟踪 - 债券:截至2025年6月27日,我国已发行ESG债券3585只,存量规模5.52万亿元,绿色债券余额占比61.51%;本月发行119只,金额1431亿元;近一年发行1032只,总金额11934亿元 [4][27] - 公募基金:截至2025年6月27日,市场存续ESG产品899只,净值总规模10534.20亿元,ESG策略产品规模占比53.03%;本月发行20只,份额72.18亿份;近一年发行246只,总份额1835.27亿份 [4][33] - 银行理财:截至2025年6月27日,市场存续ESG产品951只,纯ESG产品规模占比56.68%;本月发行90只;近一年发行944只 [4][38] 指数跟踪 - 截至2025年6月27日,本周除深证ESG 300、万得全A可持续ESG外,其余主要ESG指数跑赢大盘,万得全A可持续ESG涨幅最大为2.63%,中证300 ESG领先涨幅最小为0.93%;近一年主要ESG指数均上涨,华证ESG领先涨幅最大为15.46%,深证ESG 300涨幅最小为10.83% [5][39] 专家观点 - 金成认为低利率下绿色金融能发挥作用,不同市场主体有结构性调整,企业或转向间接融资,政府绿色债券可补充社会绿色投资总量 [7][41] - 张雅萌指出国际投资者关注ESG细节,企业应构建绿色融资能力体系打造“绿色护城河” [41]
化合物半导体系列报告之三:碳化硅:国内弯道超车趋势已现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7 22: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碳化硅耐高温、高压,渗透率提升空间大,海外大厂收缩,竞争格局或收敛 [3] - 衬底、外延环节国产厂商弯道超车趋势已现,器件环节国产厂商竞速发展 [3] - 未来需关注衬底端AR眼镜打开第二增长曲线、价格端外延+衬底在产业链制造成本占比、器件端国内新能源车上碳化硅节奏 [3] - 建议关注国产衬底、外延、器件环节相关厂商 [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海外大厂收缩,SiC竞争格局或收敛 - 碳化硅具优势,渗透率提升,2024年SiC材料渗透率从2020年4%提升到15% [3][8] - 海外大厂变动,如Wolfspeed关闭工厂、启动破产保护,瑞萨电子终止工厂计划等 [3][11] 国内厂商在各环节打破垄断 衬底 - 晶体生长是核心难点,生长速度慢、对参数要求高 [15] - 分为导电型和半绝缘型衬底,应用于不同领域 [15] - 2020年衬底与外延占70%成本,近年占比下降,预计最终占比在40%以内 [16][19] - AR眼镜打开第二增长曲线,预计2027年6英寸半绝缘SiC衬底需求量超25万片,2030年8英寸衬底需求量有望超100万片 [23] 外延 - 是在衬底上生长特定单晶薄膜,对器件性能影响大,处产业链中间环节 [24][26] - 国内厂商逐渐占据领先地位,2020年由Wolfspeed和昭和电工双寡头垄断,2024年瀚天天成外销市场份额达32% [32] SiC市场及国产厂商 - 下游应用广泛,新能源拉动需求,全球碳化硅功率器件市场规模预计2021 - 2027年CAGR达34% [34][36] - 国产碳化硅厂商竞速发展,比亚迪半导体等企业表现强劲 [37] 标的梳理 器件环节 - 芯联集成 - SiC产品迭代实力强,平面型产品参数国际领先,8英寸SiC预计下半年规模量产 [42] - 2024年碳化硅业务收入10.16亿元,同比增长超100%,产线产能达8000片/月,产能利用率饱满 [42] IDM - 基本半导体 - 成立于2016年,专注碳化硅功率器件研发生产,核心优势是垂直整合的IDM模式 [49] - 产品线涵盖分立器件、功率模块及栅极驱动,2024年在全球及中国碳化硅功率模块市场排名靠前 [46] - 已为多家车企多款车型提供车规级模块,累计出货量超9万件 [46]
机器人产业跟踪:OptimusGen3即将亮相,量产节奏释放积极信号,有望驱动板块持续上行
东方证券· 2025-06-27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机械设备行业投资评级为看好(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前人形机器人板块催化明确,Optimus Gen3 即将发布及量产提速有望成为行业景气上行的核心驱动力,新品发布与量产加速的共振有望重构板块估值体系,建议关注三条投资线索:二季报业绩超预期标的;已进入头部厂商供应链、量产确定标的;丝杠、灵巧手、电机、传感器、减速器等技术创新企业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投资建议与投资标的 - 整机和总成建议关注:优必选、越疆、埃斯顿、拓斯达、埃夫特 - U、中坚科技、亿嘉和、永创智能、杰克股份、领益智造、拓普集团、三花智控、信质集团、均普智能 [2] - 零部件建议关注:五洲新春、震裕科技、金沃股份、日盈电子、中欣氟材、赛摩智能、康平科技、浙江荣泰、嵘泰股份、绿的谐波、斯菱股份、捷昌驱动、兆威机电、祥鑫科技、步科股份、唯科科技、南山智尚、汉威科技、凌云光、华依科技 [2] - 场景和应用建议关注:中邮科技、德马科技、音飞储存、安徽合力、杭叉集团、诺力股份、首程控股 [2] 行业发展趋势 - 马斯克官宣 Optimus Gen3 即将登场,产业是迭代升级,当前人形机器人产业处于量产蓄势的关键阶段 [8] - Robotaxi 首发落地验证技术整合实力,Optimus 商业化进程有望加速推进,可在工业制造与高端服务领域开展商业化试点 [8] - Optimus Gen3 或通过智能化与硬件双重迭代升级,搭载 Grok 语音助手有望开拓高端服务领域新的商业化赛道 [8] 行业近期要闻 - 6 月 23 日,特斯拉 Robotaxi 在德克萨斯州奥斯汀市正式启动内部试运营,投入规模约 10 - 20 辆 Model Y,搭载新一代 FSD V13.3 系统与 HW5 硬件平台,具备 2000 - 2500TOPS 算力 [9] - 6 月 23 日,华为云发布 CloudRobo 具身智能平台,目标打造 3000 亿机器人产值新引擎,已联合多家企业落地应用 [9] - 6 月 23 日,首程控股旗下北京机器人基金对银河通用追加投资,助力其产品迭代升级与多行业场景落地 [9] - 6 月 24 日,国新办宣布 9 月 3 日阅兵将首现多型国产无人智能装备 [9] - 6 月 24 日,谷歌发布离线具身 VLA 模型,已在人形机器人上成功应用 [9] - 6 月 24 日,成都高新区设立人形机器人前沿研究中心,攻关关键技术,计划构建全球首个机器人情感驱动引擎及一体化训练平台 [9] - 6 月 24 日,百胜中国发布人形机器人协同智能体 Q 睿,具备超 20 项管理与营运场景能力,设立 1 亿元“一线员工创新基金” [9] - 6 月 25 日,英伟达 CEO 称机器人是下一个万亿美元市场,2024 年 Q1 机器人与汽车业务营收达 5.67 亿美元,同比增长 72% [9] - 6 月 25 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将以智慧科技赋能全场景,人形机器人将首次领跑火炬传递方阵 [9] - 6 月 25 日,马斯克透露 Optimus Gen3 即将发布,已集成 Grok 语音助手 [10] - 6 月 25 日,浙江荣泰拟受让并增资金力传动,合计持股不低于 15%,切入人形机器人智能传动赛道 [10] - 6 月 25 日,优必选科技与哈尔滨新区签署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应用研发中心项目战略合作协议 [10] - 6 月 26 日,宇树科技年度营收已超 10 亿人民币 [10] - 6 月 26 日,灵宝 CASBOT 获近亿元天使 + 轮融资,由蓝思科技领投 [10] 行业重点事件预告 - 2025 年 7 月 4 日,第四届机器人、人工智能、与智能控制国际会议将在成都召开 [10] - 2025 年 7 月 7 日,全国首届人形机器人线缆技术交流大会将在江西吉安召开 [10] - 2025 年 7 月 22 日,“2025 智能机器人关键技术大会”将在齐齐哈尔市举办 [10] - 2025 年 7 月 23 日,艾邦将在深圳举办人形机器人产业链论坛 [10] - 2025 年 7 月 29 日,2025 中国国际人形机器人博览会将在上海召开 [10] - 2025 年 8 月 1 日,第六届中国机器人学术年会将在长沙国际会议中心召开 [10] - 2025 年 8 月 8 日,2025 世界机器人博览会将在北人亦创国际会展中心举办 [10] - 2025 年 8 月 13 日,2025 中国具身智能机器人产业大会暨展览会将在上海召开 [10] - 2025 年 8 月 15 日,2025 世界人形机器人运动会将在北京召开 [10]
清洁电器618数据解读:清洁电器618受益以旧换新表现亮眼,高性价比机型仍为首选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6-27 21:4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清洁电器行业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清洁电器618销售表现亮眼,扫地机等主要品类销额双位数增长,国家补贴以旧换新对销售拉动明显 [5] - 石头科技扫、洗地机打造销售爆品,科沃斯双线市场合计表现优秀 [5] - 618销售中的爆品与本年新品爆品较为一致,且年内爆款机型为高性价比款 [5] - 投资有三大主线,分别为白电、出口、核心零部件,推荐相关企业组合 [5] 各部分总结 清洁电器618销售情况 - 扫地机2025年5月12日至6月22日线上销额33亿元,同比+27%,销量96.7万台,同比+35%,均价3415元,同比-5.4% [5] 分公司表现 - 石头科技扫地机线上市场份额第一,销额份额32.76%,洗地机份额第二,达24.54%,洗衣机GMV同比增长173%,扫地机销售榜第一为P20 Ultra,洗地机销售榜第一、第二为A30 Pro、A30 Pro Steam [5] - 科沃斯618销售总额列清洁电器行业第一,双品牌全渠道成交额超32.5亿元,线上线下全渠道口径,科沃斯、添可品牌销额销量均为行业第一,滚筒活洗机型销量31万台,洗地机器人全市场占比20%,高端市场(5000+价位段)扫地机销量、销额占比超44% [5] 爆品情况 - 5月线上扫地机销额TOP1为石头科技的P20 Ultra,TOP2为科沃斯的T80,份额分别为19.6%/12.5% [5] - 年内爆款机型价格集中在3500 - 4000元,5月该价格带占比最高,份额达28% [5] 投资主线及推荐企业 - 白电:推荐海信家电+头部企业美的、海尔、格力等的组合 [5] - 出口:推荐欧圣电气、德昌股份、石头科技 [5] - 核心零部件:推荐华翔股份、盾安环境、三花智控 [5] 家用电器行业重点公司估值 - 报告给出了各板块多家公司的评级、6月27日收盘价、归母净利润、股本、每股收益、PE等数据 [6]
2025年GLP-1RA药物品牌推荐:降糖减重双突破,GLP-1RA领航代谢治疗
头豹研究院· 2025-06-27 21:0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GLP - 1 受体激动剂(GLP - 1RA)凭借多重药理学效应成代谢疾病核心治疗药物,市场规模增长强劲,预计 2029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717 亿元;跨国药企占主导,国内企业快速跟进;未来多靶点药物、口服剂型、适应症拓展是发展趋势 [4] 市场背景 摘要 GLP - 1RA 融入代谢疾病治疗体系,预计 2029 年中国市场规模达 717 亿元;跨国药企占主导,国内企业快速跟进 [4] GLP - 1RA 药物定义 GLP - 1RA 模拟胰高血糖素样肽 - 1 作用,分短效、长效及口服剂型,可实现血糖调控、体重管理及器官保护 [5] 市场演变 1990 年首款 GLP - 1RA 艾塞那肽获批上市,标志糖尿病治疗进入新阶段;后长效制剂问世,适应症拓展至肥胖症;2014 年至今市场爆发式增长,多靶点药物成研发热点 [6] 市场现状 市场规模 2020 - 2023 年市场规模由 96.2 亿元增至 107.4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3.7%;预计 2029 年达 717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 22.2%;增长因素包括患病率上升、药物功效、研发投入、医保支持和科普开展 [7][8] 市场供需 市场供给情况 利拉鲁肽和司美格鲁肽专利到期或即将到期,国内药企加速仿制药研发;仿制药集中在糖尿病适应症,减重适应症研发滞后;原料药产能瓶颈制约供应 [9] 市场需求情况 中国糖尿病患病率 11.9%,治疗率 33%,控制率不足 50%;超重和肥胖人群超 6 亿,GLP - 1RA 药物需求大,未来需求将持续增长 [10][11] 市场竞争 市场评估维度 产品研发与核心治疗效果 考察降糖、减重、心血管获益和副作用等指标,不同产品在各指标上有差异 [12] 适应症的覆盖广度与拓展潜力 基础适应症多覆盖 2 型糖尿病,肥胖适应症获批差异大;创新适应症拓展提升市场空间,多靶点药物在新领域治疗潜力受关注 [13] 市场竞争格局 呈现三级梯队分化态势,第一梯队为诺和诺德和礼来,第二梯队以华东医药、信达生物等国内龙头企业为代表,第三梯队为创新型企业 [14][15] 十大品牌推荐 - 诺和诺德:全球首款周制剂,降糖减重显著,2023 年销售额增长 116%,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慢性肾病 [16][17] - 礼来:GLP - 1R/GIPR 双靶点激动剂,减重优,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睡眠呼吸暂停 [17] - 华东医药:国内首款获批减重适应症仿制药,性价比高,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 [17] - 信达生物:GLP - 1R/GCGR 双靶点药物,3 期临床代谢指标改善显著,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研发中) [17] - 诺和诺德:经典长效制剂,医保覆盖广,患者基础大,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 [17] - 仁会生物:国内首款自主创新 GLP - 1RA,专注肥胖领域,适应症为肥胖 [17] - 恒瑞医药:未提及优势和适应症 [18] - 先为达生物:口服 GLP - 1RA,便捷性好,II 期临床效果优,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研发中) [21] - 质肽生物:覆盖多适应症,差异化布局,适应症为糖尿病、肥胖、神经退行性疾病(研发中) [21] - 翰宇药业:原料药产能领先,成本控制好,适应症为糖尿病(申报中) [21] 发展趋势 多靶点药物崛起 多靶点药物成研发热点,替尔泊肽和玛仕度肽协同效应显著,三靶点药物临床研究积极推进 [18] 口服剂型突破 口服 GLP - 1RA 进展改变市场格局,预计 2028 年口服剂型占市场 30%以上份额 [19] 适应症持续拓展 GLP - 1RA 应用边界突破,在非酒精性脂肪肝、阿尔茨海默病等领域有临床研究进展 [20]
可控核聚变行业点评报告:可控核聚变产业进程加速,重点关注核心设备供应商
浙商证券· 2025-06-27 21:0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近期产业与融资催化不断,聚变产业关注度持续提升,上海超导科创板 IPO 申请获受理,产能扩张有望加速聚变产业化进程,中油资本拟向昆仑资本增资用于核聚变项目[1] - 从实现“聚变反应”向“工程化”转化,聚变路径逐渐清晰,目前处于工程可行性验证阶段,我国可控核聚变路线图明确,国内核聚变堆主要由科研院所领头推进转化[2] - 投资建议重点关注受益 ITER 项目交付及国内新实验堆建设的核心设备供应商,包括中游设备和上游材料企业[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产业与融资催化 - 上海超导科创板 IPO 申请获受理,募集 12 亿用于生产及总部基地项目(一期),达产后预计每年新增 6000 公里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其国内市场占有率超 80%,产品已应用于多个装置,产能扩张有望加速聚变产业化进程[1] - 中油资本拟出资 6.55 亿元,与中国石油、中石油股份按原有持股比例向昆仑资本增资用于可控核聚变项目[1] 聚变路径 - 目前处于工程可行性验证阶段,中国核能三步走为“热堆(压水堆) - 快堆 - 聚变堆”,可控核聚变技术路线为实验堆 - 工程堆/示范堆 - 商业堆[2] - 我国 2030s 建成 CFEDR 工程堆,2050s 建成 PFPP 原型电站,CRAFT 工程作为关键技术保障总体进度已达 70%[2] - 国内核聚变堆主要由中核集团、中物院、中科院等科研院所领头,从实现“聚变反应”向“工程化”转化[2] 投资建议 - 中游设备:联创光电、国光电气、旭光电子、安泰科技、英杰电气(PSM 电源等)、合锻智能、王子新材、雪人股份、弘讯科技、派克新材、四创电子[2] - 上游材料:西部超导、永鼎股份、精达股份[2]
市场洞察:人口老龄化加速,养老机器人如何赋能智能康养?
头豹研究院· 2025-06-27 21:02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报告未提及行业投资评级相关内容 报告的核心观点 中国已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养老护理员缺口大,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发布推动产业发展,行业处于早期阶段,养老机器人通过多种功能赋能智能康养,市场规模预计快速增长,众多企业入局,但商业化落地面临价格、数据、消费、技术和政策等层面的难点 [2][3][4][11][12][20][25][2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Q1:人工智能+康养,养老机器人为何成为时代焦点? - 中国已全面步入中度老龄化社会,2024年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3.1亿,占比22%,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2.2亿人,占比15.6%,养老护理员缺口达550万,新增老年护理员流失率为40%至50% [2][5] - 2025年2月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IEC 63310)发布,为全球产业规范化、高质量发展注入动力 [3] - 中国专注或涉及养老机器人研发、制造的企业约120 - 150家,行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养老机器人分为康复、护理和陪伴型 [4] Q2:养老机器人如何赋能智能康养? - 养老机器人通过信息和数据管理、监测、通信支持、活动支持、行动支持、情感交互等功能赋能智能康养,能提升照护效率,建立健康管理档案,推动养老模式转型 [11][12] Q3: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有多大? - 2020年中国养老机器人市场规模约38亿元,2024年约79亿元,预计2030年达183亿元,未来5年预计以15%左右的复合增长率增长 [20] - 2024年中国康复机器人市场规模约47.4亿元,护理机器人约26.9亿元,陪伴机器人约4.7亿元,未来护理机器人有望成主力军 [21] Q4:哪些企业入局养老机器人行业? - 中国养老机器人行业涉及核心零部件与技术供应商、养老机器人生产制造商、智能家居生态系统供应商 [25] - 列举了沈阳新松、北京大艾、南京埃斯顿等众多入局企业及其相关产品 [26] Q5:养老机器人商业化落地尚需解决哪些难点? - 价格层面:成本高,性价比低,如大小便智能自动护理机器人售价近3.5万元等 [28] - 数据层面:深度学习算法需大量高质量数据,存在数据收集困难和企业资金运转问题 [29] - 消费层面:高龄老人消费观念待培育,养老护理员文化程度不高、年龄偏大、流动性高带来落地门槛 [30] - 技术层面:人机交互准确率、运动控制精度和多模态环境感知技术成熟度不足 [31] - 政策层面:标准体系缺乏细分标准,政策支持与激励机制配套措施有限 [32]
AI基建加速,AI电源设备需求快速增长
华源证券· 2025-06-27 20:5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AI基建加速,带动上游AI/通用服务器、交换机等IT设备、配套电力设备、冷却系统等市场需求上升,行业景气度上行。备用电源方面,柴油发电机存在供需缺口,国产替代机遇显现;不间断电源方面,机柜高功率趋势下,HVDC的渗透有望加速;服务器电源方面,功率密度提升,服务器电源量价齐增 [11][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从系统架构视角看AI数据中心:算力布局带动设备快速增长 - **AI训练与推理带动算力需求快速提升** - 大模型应用场景及多能力融合催化商业化进度,海内外大厂重金布局算力。2017 - 2022年,全球算力规模增长CAGR达55%,2022年全球算力总规模约900EFLOPS;2023 - 2030年我国AI算力规模增速CAGR约70%。英伟达芯片功率持续提升,对配套电力设备、冷却系统要求提高 [11] - **云厂Capex持续攀升,设备层面迎来行业beta强支撑** - 2025年海外云厂Capex增速预计在50%左右,国内阿里表明未来三年资本开支会超过过去十年。AI基建加速带动上游设备市场需求上升,行业景气度上行 [13] - **关于NV算力的讨论** - Deepseek以低算力成本训练出领先全球的大模型,其V3 / R1推理系统采用大规模跨节点专家并行EP方案。未来对单位token成本要求低、并发数要求高的场景下,NV Link通信速率表现优异,应用前景广阔 [16] - **AI数据中心电力系统** - **概览**:数据中心分为A、B、C三级,假设未来AIDC智算中心均为A级建设要求。供配电系统核心包括后备柴油发电机、不间断电源系统等,数据中心电力设备大致分为高压变电设备、弱电侧设备、备用电源 [24][27] - **架构**:机房外高压配电引出110KV市电,经主变环节降压到10KV,备用电源柴发在断电时切换供电,配电变环节把10KV电压降压到400V;机房相近弱电侧设备中,不间断电源把电压从400V转变,服务器电源/PSU进一步降压,DC - DC电源将电压变成芯片和元器件所需等级 [33] - **冗余配置及对应功率测算**:单个数据中心内,供电系统各环节设备冗余配置常见N + X、2N两种模式。数据中心功率计算考虑IT设备功率和PUE,未来新建数据中心PUE < 1.3。A级数据中心变压器、UPS/HVDC环节多为2N冗余,柴发可做N + X配置 [34][37] - **远期可能的非2N冗余架构**:AI数据中心未来可能推广DR/RR/N + 1架构,降低设备冗余度,提高负载率 [39] 备用电源:供需缺口下,柴油发电机的国产替代机遇 - **柴油发电机组:数据中心主流备用电源** - 备用电源用于市电及其他电源放完电后的电力供应,A级数据中心必须设置独立备用电源,柴油发电机组因可操作性优成为主流选择。其功率大、续航久,数据中心备用电源一般采用1.8 - 2MW的大功率柴油发电机组,A级数据中心需按N + 1配置柴发系统 [48] - **2025供需矛盾凸显:需求高增,供给侧有望迎来国产替代** - 数据中心用柴发市场中,国外厂商占据主导地位,但海外厂商或存在产能增长瓶颈,国内厂商有望受益于增量市场渗透率提升。国内发电机组市场竞争充分,供应侧分为四大阵营,国际品牌长期占据主导地位,柴发机组结构复杂,进口品牌产能供给扩产节奏或不及需求增长 [49][53] - **相关标的** - **科泰电源**:通信及数据中心领域领先的备用电源设备供应商,环保低噪声柴油发电机组贡献近90%营收。2020年与MTU设立合资公司,积极开发东南亚数据中心市场,平均单价逐步走高,供货国内大厂 [59] - **泰豪科技**:军工装备和应急装备两大核心主业占2023年营收的90%。智能应急电源以高功率密度、大功率应急电源等为研发重点,2023年销量达206MW。公司处置非主业资产,聚焦主业,预计后续业绩表现更稳定 [63] - **潍柴重机**:船用发动机龙头,发电机组上中下游皆有布局,设备销售量保持在2万台/年以上。在近期通信运营商大功率柴发机组招标中取得头筹 [68] 不间断电源:机柜高功率趋势下,HVDC的渗透有望加速 - **不间断电源:UPS是当前主流,HDVC渗透率或有望提升** - **UPS**:不间断交流电源,由主路、旁路、蓄电池3块电路构成。全球UPS市场外资为主,前三大是施耐德、伊顿、Vertiv [71][73] - **HVDC**:不间断高压直流电源,相比UPS少直流逆变交流环节。HVDC演进趋势为输出电压提升、集成化,包括最初代48V DC、第二代240V或336V DC、第二代Plus巴拿马电源 [74][78] - **UPS和HVDC的区别 - HVDC** - HVDC电路上少逆变环节,更保险,可提升效率,直流输电方便拔高电压,减少热损,效率略高,省空间 [80] - **为什么讨论第三代HVDC对UPS的替代性** - 三代HVDC海外研发输出电压±400V,其渗透率提升是因为AI数据中心单位面积用电功率高,高功率机柜带来高电压需求,三代HVDC直流输电适用于未来高功率高电压趋势 [89] - **本次GTC大会800V HVDC产品** - 2025年3月GTC大会台达、麦格米特公布800V HVDC解决方案,800V HVDC渗透率有望持续提升,应用进程加快 [91] - **相关标的** - **科华数据**:业务分为新能源业务、非数据中心电源和软件业务、数据中心业务。数据中心业务2024年营收31.52亿,同比增长14%,包括IDC租赁和增值类业务、数据中心产品及集成业务 [96] - **中恒电气**:业务分为电源和电力软件两大类,HVDC电源是下游云厂核心供应商,电源类收入占比70%左右。2024年公司归母增速178%,扣非增速322%左右,得益于数据中心电源订单高增 [100] 服务器电源:功率密度提升,服务器电源量价齐增 - **服务器电源:成本加成法下,单W价值量随功率密度同步提升** - 服务器电源跟随服务器机柜功率,一般按2倍冗余配置。单模块功率演进趋势从3.3kW - 5.5kW - 8.5kW - 10kW - 12kW,功率密度提升对应单W价值量提升。海外2025年有望批量采用5.5kW模块,国内适配高功率服务器趋势,长期应用看好 [107] - **相关标的** - **麦格米特**:电力电子技术扎实,电源用于多个下游领域。服务器电源PSU海内外收入高成长,2024年进入英伟达供应链,功率密度提升增收增利,柜侧供电链全平台布局。传统业务中家电板块营收占比提升,中长期有成长空间 [109][117][120] - **欧陆通**:主营业务分为电源适配器、服务器电源和其他电源。2024年营收、归母分别增长近32%、37%,各板块营收齐发力。数据中心电源从低功率到高功率段均具备,高功率电源占比提升,是未来量利增长主要驱动力 [127][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