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裕能:Q4业绩筑底,涨价落地驱动盈利拐点显现-20250512
华安证券· 2025-05-1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年报及一季报,碳酸锂价格下跌致业绩承压,2024年营收226亿元同比-45.4%,归母净利润5.94亿元同比-62.45%,2025年Q1营收67.62亿元同比+49.6%,归母净利润同比下滑40.56%至0.94亿元 [4] - 2024年磷酸铁锂销量71.1万吨同比+40.2%,市占率多年居行业第一,Q1新产品销量达8.2万吨占总销量37%,富锂锰基正极材料中试样品评估进展顺利 [5] - 贵州基地推进一体化,西班牙项目启动,考察东南亚、北美市场,加速全球化产能部署,YN - 13系列批量供货,研发进展顺利 [6] - 调整公司25/26/27年归母净利至16.90/22.67/25.89亿元,对应PE为13.42x/10.01x/8.76x,维持“买入”评级 [7] 相关目录总结 重要财务指标 |主要财务指标|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2599|31900|39650|45220| |收入同比(%)|-45.4%|41.2%|24.3%|14.0%|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94|1690|2267|2589| |净利润同比(%)|-62.4%|184.7%|34.2%|14.2%| |毛利率(%)|7.8%|10.6%|10.7%|10.6%| |ROE(%)|5.1%|12.9%|15.1%|15.1%| |每股收益(元)|0.78|2.23|2.99|3.42| |P/E|58.10|13.42|10.01|8.76| |P/B|2.96|1.73|1.51|1.32| |EV/EBITDA|15.99|8.81|6.73|5.27|[8]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及财务比率 - 资产负债表显示2024 - 2027年资产、负债等项目变化,如流动资产从15455百万元增至28263百万元等 [10] - 利润表呈现各年度营业收入、成本、利润等情况,如2025E营业收入31900百万元等 [10] - 现金流量表展示经营、投资、筹资活动现金流,如2025E经营活动现金流3537百万元 [10] - 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获利、偿债、营运能力等指标,如2025E营业收入同比增长41.2%等 [10]
经纬恒润:公司信息更新报告:业绩短期承压,新客户新项目多点开花-20250512
开源证券· 2025-05-1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业绩短期承压,受行业竞争加剧、收入结构变化以及较高的研发费用影响,下调2025 - 2026年业绩预测并新增2027年业绩预测,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0.60(-2.29)/1.90(-1.94)/3.29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50/1.58/2.7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54.8/49.0/28.3倍,随技术产业化落地能力增强、下游合作客户开拓,业绩修复可期,维持“买入”评级[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情况 - 2025年5月9日,当前股价77.63元,一年最高最低114.88/54.95元,总市值93.13亿元,流通市值69.90亿元,总股本1.20亿股,流通股本0.90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95.59% [1] 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5.41亿元,同比增长18.46%,实现归母净利润-5.50亿元,同比亏损扩大;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13.28亿元,同比增长49.34%,实现归母净利润-1.20亿元,亏损同比缩窄[4] 盈利能力与费用情况 - 2024年主营业务毛利率/净利率为21.51%/-9.84%,同比-4.09/-5.20pct,毛利率下降受行业竞争加剧及收入结构变化影响;2024年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5.41%/7.06%/18.75%/-0.52%,同比变动+0.43pct/+0.44pct/-1.95pct/+1.56pct,研发投入总额达12.39亿元,同比+15.78% [5] 业务发展情况 - “三位一体”业务协同发展,电子产品业务为主要增长引擎,2024年电子产品/研发服务/高阶智驾解决方案实现营收44.06/10.60/0.65亿元,同比+28.89%/-14.02%/431.57%,毛利率19.36%/+31.88%/+4.03%;车身与区域控制领域,在欧洲推出商用车域控产品并落地配套,中央计算平台量产配套小鹏MONA M03等车型;智能座舱方面,AR - HUD新增配套某主流车型并量产;研发服务方面,自研工具客户群扩大至红旗、比亚迪、蔚来等;高级智驾解决方案方面,与辉羲智能合作的城市NOA方案预计2025年搭载某知名车厂量产落地,L4完成唐山港京唐港区项目验收,签署济宁龙拱港三期、淮安新港项目合同[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4,678|5,541|7,087|8,688|10,311| |YOY(%)|16.3|18.5|27.9|22.6|18.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 - 217| - 550| - 60|190|329| |YOY(%)| - 192.2| - 153.3|89.1|415.9|73.0| |毛利率(%)|24.6|21.5|23.4|24.3|24.6| |净利率(%)| - 4.6| - 9.8| - 0.8|2.2|3.2| |ROE(%)| - 4.3| - 12.8| - 1.4|4.3|6.9| |EPS(摊薄/元)| - 1.81| - 4.59| - 0.50|1.58|2.74| |P/E(倍)| - 42.9| - 16.9| - 154.8|49.0|28.3| |P/B(倍)|1.9|2.2|2.3|2.2|2.0|[7]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 - 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70.87亿元、86.88亿元、103.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0.60亿元、1.90亿元、3.29亿元等[9]
美格智能: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高算力AI模组加速落地-20250512
开源证券· 2025-05-1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实现高速增长,持续看好公司在AIOT、5G和智能汽车浪潮下的发展前景,小幅上调2025 - 2026年业绩预测并新增2027年业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长36.98%,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10.16%;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97亿元,同比增长73.57%,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616.02%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90(+0.01)/2.58(+0.21)/3.5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3/0.99/1.3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66.4/48.8/36.0倍 [4] 业务增长与盈利情况 - 智能网联车、IoT和FWA领域均增长,海外市场进展顺利,国内/海外市场分别实现营收21.38/8.03亿元,同比增长43.39%/22.40%,海外营收占比为27.30% [5]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7.03%/4.57%,同比-2.12/+1.6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1%/2.14%/7.08%/1.11%,同比-0.96/-0.70/-2.88/+0.60pct,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5] 核心优势情况 - 持续加码AI领域研发投入,高算力AI模组产品竞争力凸显,高算力模组可提供0.2T至48T的异构算力,支持大模型端侧部署,48Tops高算力模组已在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领域成功应用 [6] - 新品持续推出维持高竞争力,基于骁龙8至尊版的SNM980将巩固公司在机器人、AIPC、视频会议等领域的优势;智能网联车领域,5G智能座舱模组出货量保持行业领先,持续获得头部车厂项目定点,并发布行业首款48TOPS 5G智能座舱模组SRM965 [6] - 即将于5月20日出席台北国际电脑展,海外市场持续推进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情况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47|2,941|3,939|5,036|6,384| |YOY(%)|-6.9|37.0|33.9|27.9|26.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136|190|258|350| |YOY(%)|-49.5|110.2|40.1|36.0|35.5| |毛利率(%)|19.2|17.0|17.0|16.5|16.0| |净利率(%)|2.9|4.6|4.8|5.1|5.4| |ROE(%)|4.2|8.6|10.7|12.8|14.9| |EPS(摊薄/元)|0.25|0.52|0.73|0.99|1.34| |P/E(倍)|195.5|93.0|66.4|48.8|36.0| |P/B(倍)|8.5|8.0|7.2|6.3|5.4| [7] 财务预测摘要情况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3939百万元、营业成本3269百万元等,还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预测 [9]
软通动力:同方计算整合逐步完成,软硬兼备奠定长期发展-20250512
信达证券· 2025-05-1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积极开拓新技术、新赛道、新客户,在享受企业数字化快速发展的同时开拓新的业绩增长点,预计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0.39/0.54/0.74元,对应P/E分别为151.82/109.79/80.32倍 [2][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313.16亿元,同比增长78.13%;归母净利润1.80亿元,上年同期为5.34亿元;扣非归母净利润0.72亿元,上年同期为4.62亿元;单四季度收入91.09亿元,同比增加91.79%,归母净利润1.04亿元,上年同期为1.82亿元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0.11亿元,同比增长28.65%,归母净利润 - 1.98亿元,上年同期为 - 2.77亿元 [1] - 预计2025 - 2027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360.20亿元、414.70亿元、478.22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5.0%、15.1%、15.3%;归属母公司净利润分别为3.74亿元、5.18亿元、7.08亿元,增长率分别为107.6%、38.3%、36.7% [5] 业务发展 - 2024年1月完成同方计算机并购整合,11月更名为软通计算机有限公司,推出软通华方品牌,在软硬件协同等方面表现出色 [3] - 硬件销售领域,2024年第四季度PC出货量同比增长126%,市场份额居国内第二;全年同比增长106%,市场份额翻倍达9%,位列第三;PC终端业务在党政教育行业居第一;机械革命部分电竞游戏本在电商平台销量排名靠前 [3] - 基础软件领域,围绕开源鸿蒙等操作系统及数据库开展工作,发布天鸿操作系统等新版本,完成开源鸿蒙操作系统在PC端适配,实现与HarmonyOS NEXT互联互通,天鹤企业级服务器操作系统与软通计算机服务器完成互认证及预装适配 [3] - 昇腾AI服务器完善业务覆盖,推出鲲鹏新一代通用服务器等产品,获得华为昇腾万里原生开发伙伴认证,联合发布解决方案,助力多个客户构建相关系统和实验室 [3]
海正生材:产销量稳步增长,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承压-20250512
东方证券· 2025-05-12 16:23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增持评级 [2][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产销量稳步增长,行业竞争加剧导致盈利承压 [1] - 下调公司利润率,调整 2025 - 2027 年每股收益预测分别为 0.25、0.32、0.42 元(原 25 - 26 年预测 0.41、0.53 元),按 25 年可比公司平均 43 倍市盈率,给予目标价 10.75 元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基本信息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为海正生材,股票代码 688203.SH,国家/地区为中国,行业是石油化工 [3] - 2025 年 5 月 9 日股价 10.18 元,目标价格 10.75 元,52 周最高价/最低价为 11.81/7.7 元,总股本/流通 A 股为 20,268/11,773 万股,A 股市值 2,063 百万元 [3] 股价表现 - 1 周、1 月、3 月、12 月绝对表现分别为 3.45%、8.88%、1.9%、 - 1.93%,相对表现分别为 1.45%、4.56%、3.1%、 - 6.89%,沪深 300 表现分别为 2%、4.32%、 - 1.2%、4.96% [4]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 2024 年全年实现营业收入 8.5 亿元,同比 + 12.2%;实现归母净利润 0.4 亿元,同比 - 18.5%;2025 年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 2.1 亿元,同比 + 7.0%;实现归母净利润 23.34 万元,同比 - 96.6% [9] - 2024 年纯聚乳酸和复合改性聚乳酸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34.20%和 4.80%,总销量创历史新高,但因行业竞争加剧,聚乳酸价格下滑,利润承压 [9] - 2024 年纯聚乳酸产销量分别同比增长 26.85%、34.20%,以量补价,实际收入增幅低于销量增幅,短期盈利能力承压;成本端通过优化生产工艺和装备,产品生产单耗下降,成本优化;价格端将开发新产品和新应用提升竞争力;2024 年 3D 打印领域树脂销量同比大增 185.67%,开发了 REVODE161 等专用树脂 [9] - 2024 年我国聚乳酸进口量 4.96 万吨,同比增长 51%,国内全年聚乳酸消耗量约 12 万吨,进口压力仍存,从美进口约 2.3 万吨;近期中国对美国进口商品增加关税,有望缓解国内进口端压力 [9] 盈利预测 |年份|营业收入(百万元)|同比增长(%)|营业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同比增长(%)|每股收益(元)|毛利率(%)|净利率(%)|净资产收益率(%)|市盈率|市净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3A|753|24.4|54|3.9|44|-7.4|0.21|13.1|5.8|3.0|47.4|1.4| |2024A|845|12.2|48|-10.9|36|-18.5|0.18|12.5|4.2|2.4|58.1|1.4| |2025E|1,030|21.8|70|44.0|52|45.1|0.25|13.0|5.0|3.4|40.0|1.3| |2026E|1,257|22.1|87|25.5|65|25.9|0.32|13.3|5.2|4.1|31.8|1.3| |2027E|1,504|19.6|115|31.4|86|31.8|0.42|14.0|5.7|5.2|24.1|1.2|[7] 可比公司估值情况 |公司|最新价格(元)|每股收益(元)(2025E)|每股收益(元)(2026E)|每股收益(元)(2027E)|市盈率(2025E)|市盈率(2026E)|市盈率(2027E)| | ---- | ---- | ---- | ---- | ---- | ---- | ---- | ---- | |凯赛生物|51.11|0.93|1.14|1.43|54.84|44.92|35.83| |华恒生物|28.43|1.11|1.58|2.08|25.54|17.95|13.69| |联泓新科|15.08|0.25|0.40|0.50|61.55|38.05|29.93| |华熙生物|49.00|0.99|1.29|1.66|49.57|38.13|29.55| |昊海生科|52.00|2.10|2.47|2.84|24.79|21.02|18.29| |调整后平均| - | - | - | - |43.32|32.40|25.92|[10] 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展示了 2023A - 2027E 年各项财务指标预测,如货币资金、营业收入、净利润等 [12]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指标,如营业收入同比增长、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12]
均胜电子(600699):公司信息更新报告:2025Q1业绩保持稳健,毛利率持续提升
开源证券· 2025-05-12 16:1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5年第一季度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业绩稳健增长,盈利能力持续提升,维持2025 - 2027年盈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 - 主营业务表现稳健,降本增效成果显著,新订单获取良好 [5] - “汽车 + 机器人Tier1”战略深化,第二增长曲线加速拓展 [6] 相关目录总结 公司概况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当前股价16.46元,一年最高最低为20.90/13.33元,总市值231.87亿元,流通市值225.19亿元,总股本14.09亿股,流通股本13.68亿股,近3个月换手率131.92% [1] 业绩情况 - 2025年第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45.76亿元,同比+9.78%,归母净利润3.40亿元,同比+11.08%,扣非归母净利润3.20亿元,同比+2.79% [4] - 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13.92/17.55/20.77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99/1.25/1.47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16.7/13.2/11.2倍 [4] 业务表现 - 汽车安全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92亿元,汽车电子业务实现营业收入约40亿元 [5] - 2025Q1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提升2.6个百分点至约17.9%,汽车安全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1.9个百分点至约15.6%,汽车电子业务毛利率同比提升约2.1个百分点至约21.2% [5] - 公司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1.38%/4.88%/5.46%/2.02%,同比+0.29/+0.29/+0.91/+0.43pct,整体费用率同比变动+1.91pct [5] 战略拓展 - 2025Q1全球新获订单全生命周期总金额约157亿元 [6] - 在智能驾驶领域持续突破,获得海外客户L2/L2++定点,与Momenta等算法公司深化合作,发布基于高通、地平线、黑芝麻等芯片平台的智能驾驶域控制器,探索中央计算单元解决方案 [6] - 重点布局机器人传感器套件、动力电池管理系统、轻量化机甲与无线充电解决方案,已向国内外知名机器人公司送样 [6] - 与智元机器人达成战略合作,智元机器人AgiBot World Challenge将于5月26日开启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55,728|55,864|59,989|64,546|69,490| |YOY(%)|11.9|0.2|7.4|7.6|7.7|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1,083|960|1,392|1,755|2,077| |YOY(%)|174.8|-11.3|44.9|26.1|18.4| |毛利率(%)|14.5|16.2|17.0|17.6|18.3| |净利率(%)|2.2|2.4|2.4|2.8|3.1| |ROE(%)|6.5|6.7|6.7|7.9|8.6| |EPS(摊薄/元)|0.77|0.68|0.99|1.25|1.47| |P/E(倍)|21.4|24.1|16.7|13.2|11.2| |P/B(倍)|1.7|1.7|1.6|1.4|1.3| [7]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及主要财务比率预测 [9]
安图生物(603658):2024年报及2025年一季报点评:国内发光业务承压,海外高速增长
华创证券· 2025-05-12 16:02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推荐”评级,目标价约 49 元 [2][8]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 2024 年全年营收 44.71 亿元(+0.62%),归母净利润 11.94 亿元(-1.89%),2025Q1 营收 9.96 亿元(-8.56%),归母净利润 2.70 亿元(-16.76%),拟每股派发现金红利 1.26 元(含税) [2] - 预计 2025 - 2027 年营收分别为 46.6、52.9、61.0 亿元,同比增长 4.2%、13.5%和 15.3%,归母净利润为 12.6、14.7、17.3 亿元,同比增长 5.9%、16.3%和 17.5%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主要财务指标 - 2024 - 2027 年营业总收入分别为 44.71 亿、46.58 亿、52.87 亿、60.94 亿元,同比增速为 0.6%、4.2%、13.5%、15.3% [4] - 2024 - 2027 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11.94 亿、12.64 亿、14.71 亿、17.27 亿元,同比增速为 -1.9%、5.9%、16.3%、17.5% [4] - 2024 - 2027 年每股盈利分别为 2.09、2.21、2.57、3.02 元,市盈率分别为 19、18、15、13 倍,市净率分别为 2.6、2.4、2.1、1.9 倍 [4] 公司基本数据 - 总股本 57142.48 万股,已上市流通股 57142.48 万股,总市值 224.11 亿元,流通市值 224.11 亿元 [5] - 资产负债率 25.05%,每股净资产 15.53 元,12 个月内最高/最低价 54.40/38.18 元 [5] 业务分析 - 发光业务增速放缓,2024 年免疫诊断收入 25.56 亿元(+2.91%),毛利率 80.67%(+0.59pct) [8] - 国内发光业务承压,2024 年境内收入 41.85 亿元(-1.16%),海外高速增长,境外收入 2.86 亿元(+36.57%) [8] - 持续重视研发投入,2024 年研发费用率为 16.37%(+1.60pct),多款新产品上市或获证 [8] 附录:财务预测表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表展示 2024 - 2027 年预测数据,涉及货币资金、应收账款、营业总收入等多项指标 [9]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等方面指标及变化 [9]
铜陵有色(000630):米拉多限电及减值拖累业绩,25年自产铜指引增长
华源证券· 2025-05-12 15:5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增持(维持) [5]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米拉多限电及减值拖累业绩,2025年自产铜指引增长,受米拉多缺电影响解除,自产铜产量大增,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28.96、33.88和40.75亿元,PE分别为14X、12X和10X,维持“增持”评级 [5][7] 市场表现 - 2025年5月9日收盘价3.17元,一年内最低/最高为2.81/4.39元,总市值40,557.40百万元,流通市值33,372.73百万元,总股本12,794.13百万股,资产负债率49.48%,每股净资产2.71元/股 [3] 盈利预测与估值 |项目|2023年|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137,454|145,531|170,672|171,872|173,642| |同比增长率(%)|12.81%|5.88%|17.27%|0.70%|1.03%|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699|2,809|2,896|3,388|4,075| |同比增长率(%)|-1.14%|4.05%|3.12%|16.98%|20.28%| |每股收益(元/股)|0.21|0.22|0.23|0.26|0.32| |ROE(%)|8.48%|8.29%|7.97%|8.66%|9.61%| |市盈率(P/E)|15.03|14.44|14.00|11.97|9.95| [6] 事件分析 - 2024年实现营收1,455.31亿元,同比+5.88%;归母净利润28.09亿元,同比+4.05%。其中Q4实现营收392.23亿元,同比+12.52%、环比+12.72%;归母净利润0.79亿元,同比 - 36.12%、环比 - 85.66%。2025年Q1实现营收352.22亿元,同比+7.65%、环比 - 10.20%;归母净利润11.29亿元,同比+2.93%、环比+1334.94% [7] - 米拉多缺电导致铜精矿产量下滑,2024年铜精矿销量15.52万吨,同比下滑11.36%,阴极铜销量175.75万吨,同比 - 0.64%;硫酸销量529.50万吨,同比 - 2.28%;黄金销量22.3吨,同比+7.22%。铜产品毛利53.87亿元,同比 - 20%,硫酸毛利11.35亿元,同比+205%;贵金属毛利36.99亿元,同比+36% [7] - 2024年公司计提资产减值损失6.4亿元,其中Q4计提资产减值损失4.4亿元,拖累Q4业绩 [7] - 2025年计划自产铜精矿含铜19.49万吨,同比+26%(4万吨);阴极铜189.6万吨,同比+7%;硫酸596万吨,同比+11%;黄金19.13吨,同比 - 16% [7] 附录:财务预测摘要 资产负债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货币资金|6,891|5,108|5,868|7,135| |应收票据及账款|4,699|4,584|4,616|4,664| |预付账款|8,660|9,352|9,418|9,515| |其他应收款|1,357|1,502|1,513|1,529| |存货|18,623|21,964|21,989|22,051| |其他流动资产|1,642|1,934|1,941|1,952| |流动资产总计|41,872|44,444|45,345|46,844| |长期股权投资|968|1,160|1,351|1,542| |固定资产|24,721|24,747|25,512|27,068| |在建工程|5,065|6,577|7,688|8,300| |无形资产|4,998|4,831|4,665|4,498| |其他非流动资产|3,320|3,800|4,100|4,299| |非流动资产合计|39,073|41,115|43,315|45,707| |短期借款|7,287|6,287|5,287|4,287| |应付票据及账款|7,889|10,376|10,388|10,417| |其他流动负债|8,581|8,158|8,174|8,202| |流动负债合计|23,757|24,822|23,849|22,907| |长期借款|12,630|12,747|12,945|13,117| |其他非流动负债|2,300|2,300|2,300|2,300| |非流动负债合计|14,930|15,047|15,245|15,417| |负债合计|38,688|39,869|39,094|38,324| |股本|12,793|12,794|12,794|12,794| |资本公积|5,430|5,549|5,549|5,549| |留存收益|15,666|18,013|20,759|24,062| |归属母公司权益|33,889|36,357|39,103|42,406| |少数股东权益|8,368|9,334|10,463|11,821| |股东权益合计|42,257|45,690|49,566|54,227| |负债和股东权益合计|80,944|85,559|88,660|92,551| [8] 利润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营业收入|145,531|170,672|171,872|173,642| |营业成本|135,217|160,175|160,356|160,810| |税金及附加|1,242|1,365|1,375|1,389| |销售费用|101|102|103|104| |管理费用|1,829|1,707|1,719|1,736| |研发费用|729|768|859|868| |财务费用|554|890|856|818| |资产减值损失|-641|-512|-516|-521| |信用减值损失|-38|-25|-25|-25| |其他经营损益|0|0|0|0| |投资收益|85|155|155|155|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48|0|1|2| |资产处置收益|3|18|18|18| |其他收益|213|226|226|226| |营业利润|5,529|5,526|6,463|7,771| |营业外收入|8|14|14|14| |营业外支出|30|24|24|24| |其他非经营损益|0|0|0|0| |利润总额|5,508|5,516|6,453|7,762| |所得税|1,696|1,655|1,936|2,328| |净利润|3,811|3,861|4,517|5,433| |少数股东损益|1,003|965|1,129|1,358| |归属母公司股东净利润|2,809|2,896|3,388|4,075| |EPS(元)|0.22|0.23|0.26|0.32| [8] 现金流量表(百万元) |会计年度|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税后经营利润|3,811|3,589|4,244|5,159| |折旧与摊销|2,842|2,630|2,791|2,999| |财务费用|554|890|856|818| |投资损失|-85|-155|-155|-155| |营运资金变动|-6,001|-2,291|-113|-175| |其他经营现金流|414|371|371|371| |经营性现金净流量|1,535|5,034|7,994|9,018| |投资性现金净流量|-4,456|-4,616|-4,935|-5,334| |筹资性现金净流量|-1,739|-2,201|-2,299|-2,417| |现金流量净额|-4,635|-1,784|760|1,267| [8] 主要财务比率 |会计年度|2024年|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成长能力| | | | | |营收增长率|5.88%|17.27%|0.70%|1.03%| |营业利润增长率|2.46%|-0.05%|16.95%|20.25%| |归母净利润增长率|4.05%|3.12%|16.98%|20.28%| |经营现金流增长率|-74.09%|227.98%|58.79%|12.81%| |盈利能力| | | | | |毛利率|7.09%|6.15%|6.70%|7.39%| |净利率|2.62%|2.26%|2.63%|3.13%| |ROE|8.29%|7.97%|8.66%|9.61%| |ROA|3.47%|3.38%|3.82%|4.40%| |ROIC|7.35%|7.33%|8.03%|8.99%| |估值倍数| | | | | |P/E|14.44|14.00|11.97|9.95| |P/S|0.28|0.24|0.24|0.23| |P/B|1.20|1.12|1.04|0.96| |股息率|0.00%|1.35%|1.58%|1.90%| |EV/EBITDA|8|8|7|6| [8]
美格智能(002881):公司信息更新报告:公司业绩高速增长,高算力AI模组加速落地
开源证券· 2025-05-12 15:5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公司发布2024年报与2025一季报实现高速增长,持续看好公司在AIOT、5G和智能汽车浪潮下的发展前景,小幅上调2025 - 2026年业绩预测并新增2027年业绩预测,维持“买入”评级 [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业绩情况 - 2024年全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41亿元,同比增长36.98%,实现归母净利润1.36亿元,同比增长110.16%;2025年一季度实现营收9.97亿元,同比增长73.57%,实现归母净利润0.46亿元,同比增长616.02% [4]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1.90(+0.01)/2.58(+0.21)/3.50亿元,对应EPS分别为0.73/0.99/1.34元/股,对应当前股价的PE分别为66.4/48.8/36.0倍 [4] 业务增长与盈利情况 - 智能网联车、IoT和FWA领域均呈现增长态势,海外市场进展顺利,国内/海外市场分别实现营收21.38/8.03亿元,同比增长43.39%/22.40%,海外营收占比为27.30% [5] - 2024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净利率分别为17.03%/4.57%,同比-2.12/+1.65pct;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2.01%/2.14%/7.08%/1.11%,同比-0.96/-0.70/-2.88/+0.60pct,盈利能力逐步增强 [5] 核心优势情况 - 持续加码AI领域研发投入,高算力AI模组产品竞争力凸显,高算力模组可提供0.2T至48T的异构算力,支持大模型端侧部署,48Tops高算力模组已在人形机器人“大脑”控制器领域成功应用 [6] - 新品持续推出维持高竞争力,基于骁龙8至尊版的SNM980将巩固公司在机器人、AIPC、视频会议等领域的优势;智能网联车领域,5G智能座舱模组出货量保持行业领先,持续获得头部车厂项目定点,并发布行业首款48TOPS 5G智能座舱模组SRM965 [6] 财务摘要和估值指标 |指标|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2,147|2,941|3,939|5,036|6,384| |YOY(%)|-6.9|37.0|33.9|27.9|26.8|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65|136|190|258|350| |YOY(%)|-49.5|110.2|40.1|36.0|35.5| |毛利率(%)|19.2|17.0|17.0|16.5|16.0| |净利率(%)|2.9|4.6|4.8|5.1|5.4| |ROE(%)|4.2|8.6|10.7|12.8|14.9| |EPS(摊薄/元)|0.25|0.52|0.73|0.99|1.34| |P/E(倍)|195.5|93.0|66.4|48.8|36.0| |P/B(倍)|8.5|8.0|7.2|6.3|5.4| [7] 财务预测摘要 - 包含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多方面财务数据预测,如2025E营业收入3939百万元、营业成本3269百万元等,还涉及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财务比率预测 [9]
晶泰控股:AIforScience稀缺标的,颠覆研发范式打开巨大市场空间-20250512
东吴证券· 2025-05-12 15:4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晶泰控股是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有望在2027年实现扭亏为盈,预计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6/6.83/10.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4.42/-1.96/0.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3.69/27.25/17.00倍 [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1. AI for Science稀缺标的,打造AI研发新范式 - 晶泰控股是基于量子物理、以人工智能赋能和机器人驱动的创新型研发平台,为制药及材料科学等产业提供研发解决方案及服务 [14] - 公司受全球资本关注,已筹集资金约732百万美元,在全球人工智能赋能的药物发现公司中排名第一,成立多家附属公司构建多元化科技创新企业集团 [15][17] - 公司股权结构多元,腾讯和红杉中国为主要股东,创始人股东和其他投资者也有一定持股比例 [22] - 公司核心管理团队技术背景强、行业经验丰富,研发团队由三位麻省理工学院培训的科学家和联合创始人领导,有500多名科学家和技术人员 [23] 2. 人工智能解决方案及自动化行业:场景多元,前景广阔 - 人工智能在医疗和材料科学领域潜力大,自动化市场增长快,实验室自动化渗透率将从2022年的3.7%增长至2030年的23.2%,数据量、劳动力成本、技术融合及政策驱动市场增长 [26][27][34] - 药物研发行业中,传统制药方式成本高、时间长、成功率低,AI制药潜力大,基于量子物理的方法是突破性技术,AI制药处于成长期,干湿结合等能力是竞争优势,人才、数据等是进入壁垒,降本增效需求驱动增长,数据保护和多样化管线是趋势 [35][36][47] - 固态研发服务行业中,固态研发对评估材料性质重要,人工智能赋能可建立反馈回路,市场以制药为主、材料科学领域有望增长,技术和商业化难度是进入壁垒,技术进步等驱动增长,应用领域向材料拓展是趋势 [48][49][57] - 自动化研发实验室行业中,自动化可实现更高效的湿实验室流程,传统人工方法有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自动化是产业升级趋势,市场以制药为主、化学及材料科学领域有望增长,资金、竞争压力等是进入壁垒,产业升级需求和人工智能进步驱动增长,多技术整合和重视数据安全是趋势 [59][60][70] - 材料科学研发行业中,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将重塑研发方式,新型材料市场需求增加,应用多元、参与者广泛,向生物领域转变,人工智能及跨学科技术赋能研发 [71][72][76] 3. AI for Science,具备跨行业赋能能力 - 营收步入商业化阶段,2024年营收2.66亿元,同比增长53%,达到港交所商业化公司收入门槛,取消“未商业化公司”称号,净亏损收窄,现金充足,智能机器人业务大幅增长 [77][79][85] - 数据构造护城河,公司有海量虚拟和实验数据,实现“干、湿”闭环技术平台,结合量子物理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ProteinGPT,基于量子物理的计算能力可改善研发周期,AI模型可与物理模型结合并实现生成式AI功能 [88][90][93] - 合作项目由医药延伸至材料等新领域,服务全球制药巨头,合作管线进展良好,AI + 机器人落地多行业,深度赋能材料科学等领域 [8] - AI赋能各产业发展打造新质生产力,业绩增长具备较高确定性,政策红利驱动短期增长,客户留存与孵化公司驱动中长期增长 [8] 4.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计公司2025 - 2027年收入分别为4.26/6.83/10.95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 - 4.42/-1.96/0.42亿元,当前股价对应P/S分别为43.69/27.25/17.00倍,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