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收不增利
icon
搜索文档
境内发债平台换帅,华润置地高管密集调整
北京商报· 2025-11-02 16:07
管理层调整 - 华润置地控股有限公司完成核心高管调整,徐荣正式出任董事长,赵伟出任财务总监,组成新管理团队 [1][4] - 近一年来公司核心管理层已完成多轮更替,包括2024年12月徐荣获任总裁,2025年2月张鑫接任总经理,2025年9月郭世清辞任并由赵伟等接替相关职务 [1][5] - 行业专家指出,此次调整属于央国企常规人事轮换,旨在保障人才梯队衔接和应对市场变化,以提升管理协同能力和资源整合效率 [4][5] 财务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达2787.99亿元,创近五年新高,同比增长11.01%,且营收已连续三年保持增长 [1][6] - 公司面临"增收不增利"挑战,2024年股东应占溢利为255.77亿元,同比下滑18.45%,降至近五年最低水平 [1][6] - 2025年上半年增长放缓趋势延续,股东应占溢利同比下降18.45% [1] 战略与展望 - 新任财务总监赵伟拥有超过20年华润体系跨板块财务管理经验,其与徐荣的搭配预示企业后续融资动作或将加码 [6][7] - 在融资环境宽松背景下,强化财务团队有望拓宽融资渠道、降低成本,为业务发展提供资金支持 [7] - 优化管理层被视为提升效益、避免陷入"效益下滑—评级下调—融资受阻"恶性循环的关键举措 [6]
上市车企前三季度业绩分化加剧 新能源汽车成破局关键
中国证券报· 2025-11-01 08:09
● 龚梦泽 熊永红 随着2025年三季报披露完毕,上市整车企业的业绩变动无疑成为投资者关注焦点。中国证券报记者据同 花顺(300033)iFinD统计,沪深两市共有20家整车上市公司公布了2025年三季报,整体业绩表现相对 平稳,其中14家车企实现盈利,占比达七成。 具体来看,10家车企实现净利润同比上涨,盈利且净利润上涨的车企仅为9家,占到车企总数的45%。 今年前三季度,吉利汽车、上汽集团(600104)和比亚迪(002594)3家车企销量完成率较高,超过 70%。 盈利方面,比亚迪、长城汽车(601633)和上汽集团位居净利润榜单前三名,前三季度分别实现233.3 亿元、86.3亿元和81.0亿元净利润,成为最赚钱的前三名车企。从净利润同比增幅来看,商用车板块实 现领跑,其中,金龙汽车(600686)凭借224%的增幅位居首位,福田汽车(600166)以157%的增幅位 居次席。 6家亏损公司中,江淮汽车(600418)、北汽蓝谷(600733)和广汽集团(601238)净利润垫底,前三 季度净利润分别为-14.3亿元、-34.3亿元和-43.1亿元。与此同时,前三季度20家企业研发费用总额突破 840 ...
公司快评︱香农芯创董事长更替 公司能否突破 “增收不增利” 困局?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31 13:15
公司高层变动 - 董事长范永武因个人原因辞职,由董事、联席董事长黄泽伟接任董事长一职 [2] - 范永武自2021年7月起担任董事长,期间推动公司从电气机械制造向电子元器件分销战略转型 [2] - 新任董事长黄泽伟曾在英唐智控担任高管,具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和企业管理能力 [3] 公司经营业绩 - 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264亿元,同比增长59.9% [2] - 2025年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59亿元,同比下滑1.36% [2] - 2025年前三季度扣非净利润3.56亿元,同比下滑15.29%,呈现"增收不增利"的局面 [2] 公司战略与挑战 - 公司面临在保持营收增长的同时提升盈利能力的挑战,需优化成本控制和盈利模式 [2][3] - 公司需在电子元器件分销市场中巩固和扩大市场份额,应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 [3] - 新任董事长有望借助其在行业内的影响力和人脉资源,提升公司的市场竞争力 [3] 公司股价表现 - 10月30日盘中股价一度触及139.6元,再创历史新高 [4] - 自9月1日至10月30日,公司股价累计涨幅已超过205% [4] - 股价大幅上涨反映了市场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乐观预期 [4]
“衣中茅台”,销售费用飙至13亿元!
深圳商报· 2025-10-31 12:17
10月30日晚间,比音勒芬(002832)发布2025年三季报。前三季度,该公司实现营收约32.01亿元,同比增加6.7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2亿 元,同比减少18.7%;扣非净利润约5.78亿元,同比下滑21.36%。 从成本端来看,比音勒芬前三季度销售费用增至13.4亿元,上年同期为10.49亿元;研发费用增至9890万元,上年同期为9824万元;管理费用降至2.43亿 元,上年同期为2.68亿元。 截至2025年9月30日,比音勒芬存货为11.28亿元,与报告期初的9.5亿元相比有所增长。 公开资料显示,比音勒芬注册地位于广东省广州市,是国内高尔夫服饰细分领域龙头品牌。公司于2016年登陆深交所,被资本市场称作"衣中茅台"。 来源 读创财经 第三季度单季,比音勒芬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同比分别减少27.42%、32.01%。 编辑 吴怡漪责编 朱峰校审 胡伟洪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上年同期 | 年初至报告期末 | 年初至报告期末比上 | | --- | --- | --- | --- | --- | | | | 增減 | | 年同期增减 | | 营业收入(元) ...
民生银行三季度增收不增利,净利润同比降6%,零售业务亮眼
南方都市报· 2025-10-31 11:49
10月30日晚间,民生银行发布2025年三季报。报告显示,该行实现营业收入1085.09亿元,同比增长 6.74%;归属于该行股东的净利润为285.42亿元,同比减少6.38%。 其中,第三季度民生银行实现营业收入361.25亿元,同比增长4.61%;实现归属于股东的净利润71.62亿 元,同比下降10.61%。 | | 本报告期 | 本报告期比 | 年初至报告 | 年初至报告 | | --- | --- | --- | --- | --- | | | 2025年7-9月 | 上年同期 | 期末 | 期末比上年 | | | | | 2025年1-9月 | 同期 | | 经营业绩(人民币百万元) | | 增减(%) | | 增减(%) | | 黄业收入 | 36.125 | 4.61 | 108.509 | 6.74 | | 利息净收入 | 26.307 | 4.55 | 75,510 | 2.40 |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净利润 | 7.162 | -10.61 | 28,542 | -6.38 | | 归属于本行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损益的净利润 | 7.276 | -8.60 | 28,783 | -5.4 ...
石药系“左手倒右手”?新诺威携“高溢价并购”与“增收不增利”困局赴港
华夏时报· 2025-10-30 21:36
作为百事可乐、可口可乐、红牛等国际饮料巨头的全球供应商,新诺威正积极寻求超越其传统功能性原 料和保健食品业务的发展路径。 然而在业绩层面,公司却面临不小的压力。尽管前三季度营业收入实现微增,净利润却出现大幅下滑, 亏损幅度高达567.47%,归母净利润与扣非净利润更是录得首次三季报亏损。 当前,新诺威一方面面临支柱业务增长乏力,另一方面新业务尚未形成有效支撑,处于"青黄不接"的阶 段。其频繁收购的举措也引发市场关注,所收购的创新药资产仍处于投入期,无法贡献利润,使得公司 整体盈利持续承压。新诺威将如何破解当前困局,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就上述问题,《华夏时报》记者向新诺威致函询问,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今年以来,新诺威动作频频,一方面通过收购控股股东资产向创新药领域拓展,另一方面推进赴港IPO 进程,力求业务转型与资本运作齐头并进。 陷"增收不增利"困局 新诺威核心业务涵盖功能性原料、保健食品、特医食品的研发、生产与销售。其功能性原料产品主要包 括咖啡因、阿卡波糖、无水葡萄糖等;保健食品以"果维康"系列维生素C含片、B族维生素含片为代 表;特医食品则聚焦于非全营养配方产品。 公司收入几乎全部来源于功能性原料与保 ...
35款产品齐齐涨价,最高涨幅超23%,三只松鼠回应了
南方都市报· 2025-10-30 17:12
产品价格调整 - 公司自11月1日起对旗下35款产品进行涨价,涉及坚果、巴旦木、瓜子、开心果及芒果干等品类 [1] - 产品涨价幅度在0.2元至10元之间,最高涨幅约23.40%,例如50克/袋开心果涨价1.1元至5.8元,坚果礼盒每盒涨价10元至140元 [1] - 此次涨价主要原因为全球坚果果干原料、包材及物流运输等综合成本持续攀升且波动显著 [1] 财务表现分析 - 公司前三季度营收同比增长8.22%至77.59亿元,但净利润同比下跌52.91%至1.61亿元,呈现增收不增利态势 [4] - 上半年公司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2.97%至25.08%,但第三季度毛利率同比改善,上涨4.14%至25.69,前三季度整体毛利率同比微降0.70%至25.27% [3] - 上半年净利润下降52.22%部分归因于国际形势导致的坚果原料成本上涨 [4] 成本与费用结构 - 营业成本上涨速度小幅高于收入涨幅,同时销售费用较高影响了利润率 [4] - 前三季度销售费用为16.05亿元,同比增长24.06%,占收入比例为20.69% [4] - 分产品看,上半年坚果毛利率下跌2.64%至23.91%,而综合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1.53%至32.01%,烘焙产品毛利率同比增长1.09%至22.71% [3] 业务模式与渠道 - 公司主打零食品类包括坚果、烘焙、综合产品等,近年来实现核心坚果及零食品类自主生产 [6] - 公司自我定位为“全品类+全渠道”的休闲零食企业,持续布局线下渠道,但线上收入仍是主要来源,上半年占比约78.42% [6] - 公司曾于今年4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但目前招股书已失效 [6]
佳力图三季报折射经营挑战:增收不增利困局待解
新浪证券· 2025-10-30 17:01
核心观点 - 公司前三季度呈现增收不增利的经营态势 营业收入同比增长但盈利能力明显下滑 从去年同期盈利转为亏损 [1] - 公司面临行业竞争加剧与内部转型的双重考验 挑战来自于市场竞争压力和成本结构变化 [1] 盈利能力 - 公司毛利率显著下降 主要由于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导致产品销售单价下降 压缩了盈利空间 [2] - 公司主营业务成本增长速度超过收入增长 进一步侵蚀利润 [2] - 公司费用增加带来压力 销售、研发及服务人员数量增加推高人力成本 销售合同增长带来配套服务费及中标服务费上升 [2] - 数据中心项目转入运营后带来折旧与管理费用增加 使得公司整体费用负担加重 [2] - 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呈现大额流出状态 为业务运营和拓展带来额外资金压力 [2] 财务结构 - 公司债务水平有所上升 短期借款大幅增加 [3] - 公司资产结构发生明显变化 货币资金方面有所改善 但固定资产因数据中心项目结转而显著增加 [3] - 资产结构变化将直接影响未来折旧负担 并对盈利能力产生持续影响 [3] - 公司普通股股东人数有所减少 股权呈现集中化趋势 [3] - 前十大流通股东中既有新进股东也有持股比例下降的股东 反映出资本市场对公司前景判断存在分歧 [3] 业务前景 - 公司在市场拓展与内部管理的平衡上面临挑战 需应对激烈市场竞争维持收入增长 同时控制成本与费用改善盈利状况 [3] - 公司在手订单规模较为可观 为未来业务发展提供一定基础 [3]
前三季度净利润大降超4成!“非洲手机之王”的利润去哪了?
国际金融报· 2025-10-30 16:51
手机市场的战火有多激烈?从"非洲手机之王"传音控股的三季度财报中可见一斑。 日前,传音控股披露最新财报,今年1-9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5.4亿元,同比微降3.3%;归母净利润则大幅缩水至21.5亿元,同比暴 跌44.97%;扣非净利润进一步下滑至17.3亿元,跌幅扩大至46.71%。值得关注的是,第三季度单季营收虽重回增长轨道,录得204.66亿 元,同比增长22.6%,但净利润仍延续下滑态势,同比下降11.06%至9.35亿元,显现出"增收不增利"的尴尬局面。 对于这份"断崖式"下滑的业绩,传音控股在财报中将主因归结为"受市场竞争以及供应链成本综合影响"。简而言之,营收增速放缓与 成本持续攀升的双重压力,正在不断侵蚀这家"非洲手机之王"的盈利能力。 提及传音,或许不少国内的消费者感到陌生,这背后的原因很简单——它的产品线主要聚焦于海外市场,销售区域主要集中在非洲、 南亚、东南亚、中东和拉美等全球新兴市场。作为国内较早出海的手机厂商,传音控股成立于2013年,总部位于深圳,主营业务集中于手 机终端销售,手机业务(包括功能机和智能机)贡献了公司绝大部分收入,近年来营收占比始终保持在90%以上。 从财务数据来看 ...
中兴通讯Q3营收同增5.11%,净利润同比下降87.84%|财报见闻
华尔街见闻· 2025-10-28 20:56
核心业绩表现 - 第三季度营收289.67亿元,同比增长5.11% [1] - 第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2.64亿元,同比下降87.84% [1] - 前三季度营收1005.20亿元,同比增长11.63% [1][2] - 前三季度归属于上市公司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53.22亿元,同比下降32.69% [1][2] 盈利能力分析 - 前三季度营业成本698.11亿元,同比飙升30.08%,增速远超营收 [1][2] - 毛利率由去年同期的40.39%下跌至30.55%,压缩近10个百分点 [2] - 前三季度基本每股收益1.11元/股,同比下降32.73% [1] - 前三季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7.20%,下降4.07个百分点 [1] 成本与费用控制 - 研发费用178.1亿元,同比下降4.43%,研发费用率从20.7%降至17.7% [1][3] - 销售费用62.5亿元,同比下降1.50%,销售费用率从7.05%降至6.22% [3] - 投资收益从去年同期的-2.56亿元转为2.21亿元,改善1.86亿元 [3] - 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从-4.22亿元转为2.03亿元,改善6.25亿元 [3] 现金流与股价表现 - 前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17.77亿元,同比暴跌77.92% [1] - 第三季度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4.78亿元,同比下降54.41% [1] - 股价收于49.39元/股,单日下跌3.76%,较年内高点55.85元/股下跌超10%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