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碳中和
icon
搜索文档
绿色城市能源如何达成?专家认为有三大路径 |大咖聊营商
新浪财经· 2025-07-10 15:10
绿色低碳产业创新路径 - 提出基于热泵的污水污泥余热利用、污水污泥绿氢制备与储存、城市有机固废制绿色燃料三大技术路径,推动城市环境基础设施向"能源工厂"转型 [1] - 我国能源结构加速向非化石能源转型,预计2050年非化石能源占比超70%,电力驱动模式成为核心 [1] 热泵技术应用 - 热泵可将低品位热量转化为高品位能源输出,适用于200℃以内场景,国家发改委已发布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 [2] - 以日处理20万吨污水厂为例,提取5℃温差可获取超116万kWh热能,高温水源热泵技术可将25℃污水升温至90℃用于污泥干化 [2] - 推动污水厂向厂区及周边建筑供冷供热,打造"能源综合体",在上海及外地有成功案例 [2] 氢能全链条解决方案 - 提出"绿氢制备-固态储氢-高值利用"方案,金属固态储氢技术解决储运瓶颈,规避高压气态和低温液态储氢的缺陷 [2] - 上海白龙港污水厂建成全球首个污水污泥制氢全产业链项目,利用再生水和厌氧沼气制备绿氢,采用固态储氢技术,获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认可 [3][4] 有机固废制绿色燃料 - 污泥和垃圾是潜力原料,国际海事组织和航空业协会提出2050年航运近零排放、航空燃料中可持续航煤(SAF)占比30%-50%的目标 [4] - 上海每日产生1万多吨湿垃圾,通过厌氧发酵年产沼气超3亿吨,全部转化可年产绿色甲醇超40万吨 [4] - "沼气全碳定向转化制绿色甲醇"技术路线成本比国际主流低30%,计划在上海建成千吨级中试项目 [4] 未来能源产业布局 - 通过"制氢储氢+沼气制甲醇+碳捕集制SAF"三条技术路线,推动污水厂和垃圾厂转型为能源工厂,实现污染治理、节能降碳与循环经济协同 [4] - 呼吁强化政策支持与产业协同,推动绿色低碳技术规模化应用 [5]
达实智能获Wind ESG A级评级 综合得分显著跃升
证券日报· 2025-07-10 13:44
ESG评级提升 - Wind ESG评级机构授予达实智能A级评级,综合得分从2024年的6.18跃升至7.33,反映公司在ESG领域的持续深耕与突出成效 [2] - 评级提升与资本市场对其ESG价值的认可形成良性共鸣,彰显公司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的领先地位与持续成长能力 [3] 环境维度表现 - 公司自建总部大厦是国内首座"双标准、三认证"超高层智慧绿色建筑,也是深圳市首个实现碳中和的大厦 [2] - 通过自主研发的AIoT智能物联网管控平台及EMC007中央空调节能控制系统实现高效节能管理 [2] - 截至2023年底已为全国超过500栋建筑提供节能解决方案,累计节电13.1亿度,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30.5万吨 [2] - 牵头编制《深圳市高效制冷机房碳普惠方法学》,推动建筑业主开展节能减碳改造 [2] 社会维度实践 - 发起"达实智能大厦租户碳中和邀约",联合5家入驻企业共建碳中和办公生态,探索可持续实践样板 [3] - 在企业建筑使用端形成良好社会示范效应,扩大ESG理念外延 [3] 公司治理体系 - 秉持"长期主义"与"可持续发展"理念,持续完善ESG战略布局与执行体系 [3] - 构建科学、规范、系统、有效的ESG治理结构,并取得阶段性成果 [3]
高温让欧洲人彻底明白。原来我们“中国制造”这么重要!
搜狐财经· 2025-07-10 13:13
欧洲空调市场现状 - 欧洲遭遇史诗级热浪 气温高达46℃ 导致德国火车瘫痪 法国上千所学校停课 [1] - 中国空调在欧洲市场引发抢购狂潮 德国主妇疯狂购买 西班牙市场脱销 [1] - 欧洲媒体集体转变态度 从质疑到认可中国空调的统治力 [1][7] 欧洲空调安装困境 - 欧洲60%以上建筑采用厚重砖混结构 安装空调外机极其困难 [3] - 德国市政审批流程长达半年 部分保护区对空调外机颜色有严格限制 [3] - 传统观念将空调视为"美式奢侈品" 导致普及率低下 [3] 中国空调品牌市场表现 - 2025年前五个月 1277万台中国空调进入欧洲市场 同比增长31.5% [7] - 美的PortaSplit空调在德国亚马逊获4.8星好评 采用免打孔设计迅速售罄 [5] - 海尔在意大利和西班牙热销榜前三名 几乎被中国品牌包揽 [5] 中国空调技术优势 - 格力环保冷媒空调达到欧盟A 能效等级 比传统空调节省40%电费 [7] - 海信新风空调3分钟实现全屋换气 被欧洲医院大量采购 [7] - 德国工程师拆机后称赞焊接工艺精细度超过奔驰汽车 [7] 中国空调服务优势 - 美的在西班牙推出"24小时极速安装"服务 [7] - 中国安装师傅效率是欧洲工人的3倍 [7] - 西班牙媒体对比发现中国空调安装成本仅为欧洲品牌的一半 [7] 行业未来趋势 - IPCC报告预测全球极端高温事件频率和强度将持续上升 [8] - 空调从奢侈品转变为生存必需品的趋势不可逆转 [8] - 中国空调企业面临引领全球绿色制冷产业的责任 [10] 中国制造转型升级 - 格力环保冷媒技术成为全球制冷行业绿色转型标杆 [10] - 海尔美的本土化创新模式展现解决全球痛点的能力 [10] - 中国空调正在重塑欧洲消费者对"中国制造"的认知 [10]
大越期货沪铝早报-20250710
大越期货· 2025-07-10 10:37
沪铝早报- 交易咨询业务资格:证监许可【2012】1091号 大越期货投资咨询部 :祝森林 从业资格证号:F3023048 投资咨询证号:Z0013626 联系方式:0575-85226759 重要提示:本报告非期货交易咨询业务项下服务,其中的观点和信息仅作参考之用,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 我司不会因为关注、收到或阅读本报告内容而视相关人员为客户;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观点 铝: 1、基本面:碳中和控制产能扩张,下游需求不强劲,房地产延续疲软,宏观短期情绪多变;中性。 2、基差:现货20660,基差145,升水期货,偏多。 3、库存:上期所铝库存较上周增342吨至94632吨;中性。 4、盘面:收盘价收于20均线上,20均线向上运行;偏多。 5、主力持仓:主力净持仓空,空增;偏空。 6、预期:碳中和催发铝行业变革,长期利多铝价,多空交织,铝价震荡运行。 近期利多利空分析 利多: 利空: 逻辑: 降息和需求疲软博弈 1、碳中和控制产能扩张。 2、俄乌地缘政治扰动,影响俄铝供应。 3、降息 1、全球经济并不乐观,高铝价会压制下游消费。 2、铝材出口退税取消 每日汇总 | 现货 | 地方 地方 上海 昨 ...
我们从职业本科毕业了 | 马松琛:“油田小子”的自我探索之旅
中国青年报· 2025-07-10 10:16
职业本科高校发展现状 - 2019年职业本科高校进入公众视野 目前数量已达87所 今年有7所公办职业本科高校迎来首届本科毕业生 [1]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为首批职业本科高校之一 首届职教本科毕业生共754人 其中普通本科335人 专升本419人 [6] - 该校首届毕业生就业表现突出 超九成已落实毕业去向 专业对口率高 起薪点高 发展空间大 稳定性高 满意度高 [6] 职业本科教育特点 - 职业本科院校着重培养学生实践技能 理论课与实践课占比可达1:1 [3] - 河北石油职业技术大学培养目标为"面向生产一线的技术技能能手" [3] - 学生暑期实践纳入学分要求 可自主选择或去学校推荐企业实习 每学期实践操作课程甚至比理论课更多 [3] 学生培养案例 - 石油工程技术专业学生马松琛通过职业本科教育获得全面发展 在校期间担任校社联主席 成立乐队 参加国际交流活动 [2][3][5] - 该生参加第十四届中国石油工程设计大赛 其团队设计的采气井除砂解堵装置获全国一等奖 并申请发明专利 [5] - 作为优秀学生代表 该生入选"碳中和、能源绿色转型与国际胜任力"阿塞拜疆夏令营项目 与多所名校学生共同研学 [5] 毕业生就业情况 - 案例学生马松琛成功入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大港油田分公司 [2] - 该校首届毕业生中考研录取25人 西部计划1人 公务员录取8人 [6] - 毕业生普遍对职业本科教育表示满意 认为符合国家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 [3][6]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液碱行业产业链、市场发展规模、重点企业及发展趋势分析: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市场需求保持稳定增长态势 [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0 09:45
液碱行业定义及分类 - 液碱是氢氧化钠溶液(NaOH),为无色透明液体,具有强碱性和强吸湿性,腐蚀性极强 [2][3] - 按浓度分为低浓度(10%-30%)、中浓度(30%-45%)、高浓度(45%-50%),主流规格为32%和50%液碱 [2][5] - 低浓度液碱应用于纺织印染、造纸、水处理、食品加工,中浓度用于化工生产、石油精炼、铝土矿处理,高浓度用于氯碱工业、粘胶纤维、锂电池电解液 [5] 行业发展现状 - 2024年全球液碱产量7662.6万吨(+236.8万吨 YoY),需求量7496.2万吨(+247.3万吨 YoY),预计2025年产量7963.2万吨,需求量7763.7万吨 [6] - 中国2024年液碱产量3415.85万吨(+68.94万吨 YoY),需求量3348.85万吨(+114.18万吨 YoY),预计2025年产量3507.99万吨,需求量3460.3万吨 [8] - 2024年中国液碱市场均价2249.4元/吨(-486.9元/吨 YoY),市场规模753.29亿元(-131.81亿元 YoY),预计2025年均价2006.5元/吨,市场规模694.31亿元 [10] 产业链结构 - 上游包括原盐、石灰石、催化剂及电力设备,中游以电解法/苛化法生产为主,下游覆盖化学工业、造纸、纺织印染、水处理、食品、新能源等行业 [12] 竞争格局 - 行业集中度高,主要企业包括滨化股份、巨化股份、英力特、北元集团、唐山三友化工等,均具备规模化产能 [14][15] - 滨化集团烧碱产能61万吨(粒碱20万吨国内最大),2024年烧碱营收20.01亿元,毛利率50.6% [16] - 英力特2024年烧碱产量19.13万吨(+3.9万吨 YoY),销量17.6万吨,营收3.94亿元(占总营收21.33%) [18] 发展趋势 - 行业受氯碱平衡、新能源需求、环保政策驱动,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技术升级实现稳定增长 [20]
研判2025!中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政策汇总、产业链图谱、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及未来前景展望:格林美营业收入瑶瑶领先[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7-10 09:45
行业概述 - 废弃资源综合利用是指对生产、生活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回收、加工、再利用的活动,核心目标是通过技术手段和管理措施将废弃物转化为可利用的资源,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效益的统一 [2] - 按废弃物来源可分为工业废弃物、农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综合利用,按资源利用方式可分为直接回收利用、循环再生利用、能量转化利用、综合处理与资源化 [2] - 2024年我国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营业收入达12043亿元,同比增长2.70%,利润总额达228.2亿元,同比增长2.61%,2025年1-4月营业收入已完成3776.7亿元,实现利润41亿元 [1][12] 市场政策 - 近年来国家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关于加快构建废弃物循环利用体系的意见》等多项政策,支持废弃资源综合利用行业发展 [4] - 政策内容包括完善废旧物资回收网络、推动再生资源高水平循环利用、鼓励再生资源精深加工产业链延伸、推广"工业互联网+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新模式等 [6] - 到2025年目标在全国培育一批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典型城市和企业,废旧家电家具回收量比2023年增长15%以上 [6] 产业链分析 - 上游废弃物来源广泛,包括居民生活、工业生产、商业活动和农业生产产生的各类废弃物,收集渠道包括个体回收者、社区回收站、企业直收和垃圾清运公司 [7] - 中游为再生产品生产,再生资源作为原料应用于制造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纸张、建材等领域 [8] - 2024年我国11个品种再生资源回收总量约4.01亿吨,同比增长6.5%,其中退役风电光伏设备、报废机动车、废电池回收量增幅显著,分别增加145.2%、79.2%和23.0% [10] 竞争格局 - 行业整体格局分散,2024年规模以上企业数量达3841个,同比增长11.43%,除废电池利用等细分赛道外,多数领域进入门槛较低 [16] - 代表企业包括格林美、首创环保、骆驼股份等,2024年格林美以332亿元营业总收入领先,首创环保和骆驼股份分别完成200.5亿元和155.9亿元 [17][18] - 格林美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务收入74.4亿元,占总营收22.4%,怡球资源专注于废铝再加工,该业务收入占比达99.74% [20][22] 发展趋势 - 未来行业将加强产业链协同,形成从废弃物产生到再生产品生产与销售的完整产业链模式 [24] - 企业将加快海外布局,开拓东南亚、非洲等市场,同时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全球资源循环利用 [24]
源头降碳与碳移除“双轨”方案有望加速减排
环球网资讯· 2025-07-10 09:45
全球降碳路径研究 - 全球降碳的关键路径包括源头减碳和后期除碳两种方式 源头减碳涉及采用风电、氢燃料等替代能源降低化石燃料使用比例 后期除碳则通过植树造林、空气捕集碳等技术降低大气碳浓度 [1] - 当前全球气候政策仅关注碳净零排放目标 但未明确平衡源头减碳与碳移除的具体措施 这种将减排期望寄托于未来碳移除的做法存在投资不足和技术部署不确定性的风险 [2] - 研究人员提出独立设定源头减碳目标和碳移除目标的策略 通过"两条腿"走路的方式合力实现净零目标 该策略可加速减排进程并促进碳移除技术发展 [2] 碳预算与减排紧迫性 - 按照当前碳排放速度 要实现2100年温升不超过1.5℃的目标 剩余碳预算可能在未来5年内耗尽 表明单纯依赖源头减碳无法满足气候目标 [2] - 大规模采用碳移除技术可能带来耕地占用和水资源消耗增加的负面影响 对人类社会构成潜在威胁 [2] 双目标策略优势 - 独立设定源头减碳和碳移除目标相比未区分目标的传统做法 在短期降碳效果、碳中和实现时间、负碳排放出现节点及最大温升控制等方面均表现更优 [3] - 该研究策略破解了碳移除技术发展滞后与全球减排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 为政策制定提供新思路 [2]
【环时深度】毁绿保油气,美能源政策加速“开倒车”
环球时报· 2025-07-10 06:57
法案核心内容 - "大而美"法案废除或削弱拜登政府《通胀削减法案》中大部分清洁能源条款,政策转向优先发展化石能源[1][3] - 法案取消太阳能和风能项目税收抵免(原政策允许2034年前开工项目享受30%成本抵免),仅保留法案签署后12个月内动工项目的资格[3] - 法案支持核能、地热等"可靠能源",并对电动汽车市场施加更严格限制[3][4] 行业影响 可再生能源行业 - 太阳能和风能行业成为最大输家,90%以上项目可能因税收抵免终止而搁置[3][12] - 美国清洁能源协会批评政策倒退,预计将减缓太阳能、风电及电动汽车技术普及[4][12] 化石能源行业 - 石油、天然气和煤炭行业受益,美国石油学会称法案为"几十年来最具变革性立法"[4] - 法案预计扩大传统能源生产,释放本土产能以降低电力、燃料价格[5] 国际竞争格局 - 政策转向可能削弱美国在新能源领域与中国竞争的能力,中国在清洁能源技术推进上持续领先[4] - 阿拉斯加440亿美元液化天然气项目旨在向亚洲出口,但日韩因投资回报周期长(10年以上)及政治风险持保留态度[10][11] 历史政策背景 - 美国能源政策长期受政党轮替影响:奥巴马推动可再生能源(2030年目标),特朗普两届任期均侧重化石能源[8] - 传统能源集团(煤炭、石油、页岩气)通过政治献金影响政策,例如得州石油利益集团为共和党主要金主[8] 技术及市场动态 - 法案可能刺激短期化石能源投资,但长期面临供应链危机(天然气)及成本压力(煤炭价格走高)[4][5] - 各州仍可能自行推进清洁能源项目,如加州维持州级补贴政策[13] 全球气候议题 - 国际社会担忧法案阻碍全球碳中和进程,尤其影响2050年净零排放目标[12] - 法国专家指出AI数据中心电力需求增长或加剧温室气体排放[12]
上半年产销量创历史新高 北方稀土扣非净利预增超55倍
证券时报· 2025-07-10 02:17
业绩表现 - 北方稀土2025年半年度归母净利润预计9亿元到9.6亿元,同比增加8.55亿元到9.15亿元,同比增长1882.54%到2014.71% [1] - 2025年半年度归母扣非净利润预计8.8亿元到9.4亿元,同比增加8.65亿元到9.25亿元,同比增长5538.33%到5922.76% [1] - 公司产销量创历史新高,业绩大幅增长得益于生产经营管理的全面优化 [1][3] 经营策略 - 公司强化全面预算管理,深化降本提质增效,科学联动组产排产,加强市场研判预判 [1] - 生产体系管理优化,推动冶炼分离企业产线联动及工艺升级,提升运行效率,优化原料和产品结构 [1] - 加快重点项目建设,新一代稀土绿色采选冶炼升级改造项目一期进入产线联动调试收尾阶段,二期工艺设计有序推进 [2] 行业动态 - 全球碳中和浪潮与新能源汽车爆发式增长推动高性能稀土永磁材料需求攀升 [2] - 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进一步拉动稀土需求 [2] - 2025年第一季度稀土市场活跃度好于上年同期,上游原料供应收紧及下游消费刺激政策支撑价格 [3] 市场供需 - 5月稀土市场活跃度提升,主流产品价格震荡上行,成交量扩大 [2] - 供应面偏紧:美国矿进口停滞,缅甸矿受雨季影响进口量下降,金属厂部分减量 [2] - 需求面稳定:国内市场消费需求稳定,海外订单少量恢复,部分大厂招标补货 [2] 价格预期 - 4—5月稀土价格短暂回落,但随后因国家政策明朗化,行业关注度提升带动价格上涨 [3] - 公司子公司内蒙古北方稀土磁性材料有限责任公司订单饱满 [3] - 公司对未来稀土价格走势持乐观看法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