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息周期
搜索文档
纽约联储银行前官员:降息或将极大利好风险资产|全球财经连线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9-18 14:46
货币政策调整 - 美联储决定将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下调25个基点至4 00%-4 25%之间 为自2024年12月以来的首次降息 [2] 市场即时反应 - 利率决议公布后美股出现波动 纳斯达克指数一度下跌超过1% [2] - 截至收盘三大股指涨跌不一 道琼斯指数上涨0 57% 纳斯达克指数下跌0 33% 标准普尔500指数下跌0 1% [2] 专家市场观点 - 纽约联储银行前信贷风险主管认为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将向全球市场释放流动性 对风险资产构成利好 [2] - 专家认为当前市场处于牛市状态 并指出包括加密货币在内的风险资产值得关注 其可能借助降息而上涨 [3]
张尧浠:美联储年内降息次数不减、金价后市仍具看涨前景
搜狐财经· 2025-09-18 13:39
核心观点 - 美联储年内降息预期维持3次共75个基点 叠加全球经济增长不确定性及地缘政治风险 支撑黄金中长期看涨前景 短期调整视为入场机会[1][5] - 技术面显示黄金周线依托布林带上轨支撑 日线低点上移保持上升趋势 多头优势明显[6][8] 价格走势 - 上交易日金价从高点3707美元回落至3659.77美元收盘 日跌幅0.81% 振幅60.93美元[3] - 日内关注3650-3640美元支撑位及3685-3706美元阻力位 白银支撑41.10-41.50美元 阻力42.20-42.70美元[9] 货币政策影响 - 美联储降息25个基点落地 点阵图预示2024年累计降息3次(75个基点) 2025年再降1次 开启宽松周期支撑金价[3][5] - 加拿大央行同步降息25个基点短暂利好美元 但美元指数整体维持回落趋势[3] 基本面驱动因素 - 全球央行购金需求制度化 美元信用体系弱化及地缘政治风险常态化构成黄金牛市基础[5] - 美国关税政策引发经济担忧 强化黄金配置需求 长期目标位看4200美元或更高[5] 短期催化因素 - 日内关注美国初请失业金人数及费城联储制造业指数 数据预期整体利好金价反弹[5] - 技术面10日均线及布林带中轨提供支撑 回踩视为看涨入场机会[8]
广发证券:从加息周期步入降息周期 看好全球制造业投资上行
智通财经网· 2025-09-18 11:20
全球货币政策周期转变 - 美联储预计在2025年9月至12月期间降息三次 [1] - 欧洲央行在2024年6月至2025年6月期间已连续降息8次 [1] - 中国、南非、印度、墨西哥、土耳其等发展中国家在2025年均进入降息周期 [1] 全球制造业扩张趋势 - 8月全球PMI创14个月新高 33个样本国家中有18个国家PMI增长 东南亚、欧洲和美国表现强势 [2] - 德国制造业PMI在8月首次升至50荣枯线以上 机械设备及金属制造等行业PPI呈现扩张 [2] - 美国通过加征关税和国内减税推动制造业回流 建造支出显著增加 本轮回流以金属制造等传统行业为主 [2] 美国库存周期与行业景气度 - 美国制造业库存去化已持续20个月 零售商去库最彻底并已开始补库 零售端补库带动制造端和批发端被动去库存 [3] - 建筑机械库销比和新签订单景气度最高 其次为工业机械、空调制冷设备、涡轮机和发电机 [3] - 美国挖机销量在基建和地产疲弱背景下快速恢复 工业品复苏韧性足且持续性强 消费品去库结束但未开始补库 对利率敏感性强 [3] 重点投资方向 - 全球定价能力突出的资源品资产 包括油气、海工、采矿和造船板块 [1] - 海外份额持续提升的工业品资产 包括工程机械、叉车和高机板块 [1] - 降息周期中弹性突出的消费品资产 美国手工具在上轮降息周期大幅跑赢家具和家电 [1] - 深度参与全球工业品供应链的企业 [1]
赵兴言:降息落地黄金市场巨震?早盘走弱,3646依旧看涨!
搜狐财经· 2025-09-18 10:52
今天凌晨,由于受到受美联储利率决议以及美联储鲍威尔讲话影响,金融市场出现极为剧烈的波动。美国 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周三宣布降息25个基点,将联邦基金利率从4.25%-4.50%降至4.00%-4.25%, 符合市场预期。这是去年12月以来FOMC首次行动。FOMC去年曾实施三次降息,但之后一直"按兵不 动"。 回顾2015-2024年的六次美联储降息周期,黄金走势呈现明显规律性。在降息预期发酵阶段(政策落地前3 个月),金价平均上涨18%,如2019年6-9月期间累计涨幅达21%。唯一例外是2024年9月,由于降息幅度 超预期且伴随地缘冲突,黄金与风险资产出现同涨。而当前市场正处于"预期兑现"向"政策消化"过渡的敏 感期,历史经验提示需警惕短期回调风险。 美联储决议后,现货黄金一度飙升至3707.48美元/盎司,创下历史新高,但随着美元反弹,加之投资者获 利了结,金价自高位大幅下滑。在鲍威尔讲话后,金价一度跌至3646.00美元/盎司。 十年降息周期中的黄金"魔咒" | 日期 | 品种 | 方向 | 开仓时间 | 开仓点位 | 平仓点位 | 盛亏点 | 是否持仓过夜 | | --- | --- | ...
首席点评:美联储如期降息
申银万国期货· 2025-09-18 10:4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美联储如期降息25基点,加拿大央行也降息,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提出多项金融举措,各重点品种受不同因素影响呈现不同走势,如黄金长期驱动明确但短期注意调整,铜价可能区间波动等;整体中国资本市场中长期战略配置期刚开始[1][2][3] 各部分内容总结 当日主要新闻关注 - 国际新闻:9月18日美联储宣布降息25基点,主席称是风险管理式降息,点阵图显示2025年还将再降息50基点,2026年利率中值预计达3.4%,2027年降至3.1%[5] - 国内新闻:国家网信办要求头部企业扛起“卡脖子”技术攻关责任,聚焦芯片等领域,联合高校院所打造创新联合体[6] - 行业新闻:工信部对《智能网联汽车 组合驾驶辅助系统安全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征求意见,今年1 - 7月我国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升至62.58%[7] 外盘每日收益情况 - 富时中国A50期货涨0.63%,ICE布油连续跌0.85%,伦敦金现和伦敦银持平,ICE11号糖跌1.93%,ICE2号棉花跌0.72%,CBOT大豆跌0.48%,CBOT豆粕当月连续跌0.66%,CBOT豆油当月连续跌2.68%,CBOT小麦当月连续跌0.94%,CBOT玉米当月连续跌0.47%[8] 主要品种早盘评论 金融 - 股指:9月走势波折进入高位整固阶段,中长期中国资本市场战略配置期刚开始,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偏进攻,上证50和沪深300偏防御[10][11] - 国债:普遍上涨,美联储降息后美债收益率回升,随着美联储进入降息周期,国内央行政策空间加大,期债价格企稳[12] 能化 - 原油:SC夜盘回落0.52%,八国决定10月开始调整日增产幅度,后续关注OPEC增产情况[13] - 甲醇:夜盘下跌0.67%,国内装置开工负荷下降,沿海甲醇库存上升,短期偏空[14] - 橡胶:周三走势下跌,供应产出增加,下游需求回升,库存去化,短期胶价预计震荡偏强[15] - 聚烯烃:盘面整理运行,基本面以供需为主,库存好转,终端需求回升或支持盘面震荡反弹[16] - 玻璃纯碱:玻璃和纯碱期货整理运行,处于存量消化过程,后市关注基本面供需和政策面变化[17] 金属 - 贵金属:美联储利率决议后金银波动加剧,美国经济就业市场疲弱等因素推升黄金,长期驱动明确,短期注意调整[18] - 铜:夜盘收低0.84%,精矿供应紧张但冶炼产量高增长,多空因素交织,铜价可能区间波动[3][19] - 锌:夜盘收低0.76%,锌精矿加工费回升,冶炼产量有望增加,短期供求或过剩,锌价可能区间偏弱波动[20] - 碳酸锂:供应增加,需求有降有升,库存去化加快,期货价格预计高波动,关注江西项目实际情况[22] 黑色 - 双焦:夜盘主力合约震荡,多空因素交织,当前盘面呈高位震荡走势[23] - 铁矿石:钢厂复产,需求有支撑,全球发运减量,港口库存去化快,后市震荡偏强看涨[24] - 钢材:供应端压力体现,库存累积,出口有支撑,市场供需矛盾不大,短期回调看待[25] 农产品 - 蛋白粕:夜盘偏弱运行,USDA报告影响中性偏空,贸易关系向好信号使国内供应预期增加,连粕短期承压[26][27] - 油脂:夜盘偏弱震荡,马棕数据利空影响基本消化,预计整体震荡运行[28] - 白糖:国际原糖偏弱,国内糖价有支撑也有供应压力拖累,短期郑糖被动跟随原糖偏弱[29] - 棉花:国际棉价上行动力有限,国内新棉收购阶段,棉价上行动力不足,短期震荡,关注卖套保压力[30] 航运指数 - 集运欧线:EC偏弱运行,国庆期间船司揽货压力增加,降价博弈激烈,关注后续船司跟降节奏[31]
暴涨!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09:37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超过4% 创近四年新高 恒生指数收涨1.78% 逼近27000点关口 创四年多新高 [1] - 科技股全线上涨 商汤和百度均涨超15% 阿里巴巴涨5.28% 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 [1] -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和腾讯持续创阶段新高 引发市场热议 [1] 驱动因素分析 - 外部环境扰动降低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顺利 地缘政治风险降低 带动港股风险偏好提升 [5] - 美联储9月降息25个基点概率被市场定价 美元货币宽松预期支撑港股流动性环境 [5] - AI进展加速 互联网龙头公司中期报告显示AI业务加速 自研算力芯片崭露头角 刺激股价修复 [5] - 港股估值处于全球重要市场指数"洼地" 具备投资性价比 [6] - 美联储降息有望推动资金回流 吸引海外资金注入港股市场 [6] - 互联网电商中报业绩亮眼 国内AI投资形成良性循环 [6] - 港股聚集稀缺资产 包括互联网龙头 创新药企和回流中概股 因质量和成长性高具备配置价值 [7] - 港股上市制度升级 推出"科企专线" 为生物科技和硬科技公司提供上市指导 [7] 降息周期影响 - 美联储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标志新一轮宽松周期起点 [9] - 港股对全球流动性高度敏感 能较A股更先获得资金流入 [10] - 美联储降息可能带来美元走弱 放大港股上市公司以港币计价的盈利 提升资产吸引力 [10] - 中国资产重估背景下 全球资金面临再平衡需求 资金流向新兴市场意愿增强 [10] - 历次降息后12个月内 恒生指数均实现上涨 涨幅均值为31.7% [10] - 预防式降息对各类大类资产更为利好 [10] - 港股对外部流动性敏感度高于A股 科技板块有望表现更高弹性 [11] 投资机会与板块 - 港股估值仍有一定吸引力 科技 医药 新消费等热门资产依然不贵 [2][13] - 港股上市公司结构在分红稳定回报和新消费 AI科技 创新药等结构性机会主线相对更具优势 [13] - 南向资金不断涌入 因国内过剩流动性缺乏好的资产 [13] - 关注成长板块中盈利改善和对流动性敏感的行业 如互联网 科技硬件 新能源车和创新药 [13][14] - 恒生科技指数综合估值水平明显低于A股 日股 美股和欧洲股市 [14] - 创新药产业链 新能源 汽车以及TMT中算力以外的互联网等细分方向值得关注 [14] - 历次降息12个月内 半导体 汽车及零部件 制药和生物技术 生产技术设备等高端科技制造行业表现亮眼 [14] - 科技成长赛道代表弹性机会 消费板块可作为长线资金搏反转机会的选择 [14]
美联储宣布降息,A500ETF基金(512050)昨日再创历史新高,机构:风险资产受益于降息周期
搜狐财经· 2025-09-18 09:19
市场表现 - 9月17日A股三大指数集体上涨,上证指数涨0.37%,深证成指涨1.16%,创业板指涨1.95% [1] - 跟踪中证A500指数的A500ETF基金(512050)上涨0.88%,交易价格再创历史新高,全天成交额超49亿元,位居同类产品第一 [1] 美联储政策动向 - 美联储于9月18日宣布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 [1] - 最新点阵图显示,2025年还将再降息50个基点,2026年利率中值预计达3.4%,2027年进一步降至3.1% [1] 机构对降息影响的解读 - 多家机构研报认为本次降息周期与过去三次不同,A股+港股或有较好表现 [1] - 华鑫证券认为在弱经济现实下,本轮降息周期预计更深更长,利率下行叠加宏观流动性释放将带来降息交易的趋势性机会 [1] - 全球流动性持续宽裕预计将带动风险资产表现,AH市场将持续受益 [1] - 中银证券认为港股短期受益于全球流动性转向与国内盈利拐点的双重催化,稀缺科技资产及高股息国企或成为配置主线 [1] - 降息周期下A股多呈现为小盘成长的结构牛,科技股有望成为本轮弱美元周期下人民币资产重估过程中的受益资产 [1] 投资工具与策略 - 新一代核心宽基A500ETF基金(512050)及A500增强ETF基金(512370)在美联储降息开启的全球流动性宽松周期背景下,助力投资者布局A股核心资产 [2] - 中证A500指数采取行业均衡配置与龙头优选双策略,覆盖中证全部35个细分行业 [2] - 相比沪深300,该指数超配AI产业链、医药生物、电力设备新能源等新质生产力行业,具备天然的哑铃投资属性 [2]
美联储如期降息-20250918
申银万国期货研究· 2025-09-18 09:12
美联储货币政策 - 美联储如期降息25个基点,符合市场预期,点阵图显示中性预期为年内再降息50个基点,明年降息25个基点 [1][2][4] -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将此次降息定性为风险管理式降息,并指出降息50个基点未获广泛支持 [4] - 美国8月零售销售环比增长0.6%,高于预估的0.2%,同比增长2.1%,实现连续第11个月正增长;8月CPI同比上涨2.9%,核心通胀同比为3.1% [2] - 美国8月非农就业人数增加2.2万人,大幅低于市场预期的7.5万人,显示劳动力市场走弱 [2] 中国宏观经济与政策 - 财政部数据显示,前八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加0.3%,支出同比增长3.1%,交易印花税收入大增81.7% [1] - 8月M1同比增速创2023年1月以来新高,但消费、生产同比增速回落,房地产投资、销售降幅继续扩大 [10] - 香港2025年施政报告提出协助中概股以香港为首选回归地,推动港股人民币交易柜台纳入"股票通"南向交易,并计划三年内将黄金仓储规模提升至超越2000吨,建造区域黄金储备枢纽 [1] - 国家网信办要求头部企业扛起"卡脖子"技术攻关责任,聚焦芯片等关键领域,加速研发自主可控安全芯片 [5] 股指与国债市场 - 上一交易日市场成交额2.40万亿元,融资余额增加225.11亿元至23758.11亿元 [3][9] - 9月股指走势相对7月和8月更为波折,进入持续上涨后的高位整固阶段,中长期看中国资本市场战略配置期刚开始 [3][9] - 10年期国债活跃券收益率下行至1.77%,央行当月净投放3000亿元,为连续4个月加量续作 [10] - 科技成长成分居多的中证500和中证1000指数更偏进攻,红利蓝筹成分居多的上证50和沪深300更偏防御 [3][9] 贵金属与有色金属 - 美联储降息后金银波动加剧,长期驱动因素明确,包括美国财政赤字与债务膨胀、贸易环境恶化以及以中国为代表的央行持续增持黄金 [2][16][17] - 夜盘铜价收低0.84%,精矿供应紧张,但冶炼产量高增长;下游需求中电力行业正增长,光伏抢装同比陡增,汽车产销正增长,家电产量增速趋缓,地产疲弱 [3][18] - 夜盘锌价收低0.76%,锌精矿加工费回升,冶炼利润转正,但镀锌板库存周度增加,下游需求中基建投资累计增速小幅正增长 [19] - 碳酸锂周度产量环比增加389吨至19419吨,9月预计产量环比增加1.7%至86730吨;周度库存环比减少1044吨至140092吨 [20] 能源化工市场 - 八个产油国决定10月份开始将原油日产量配额在9月份基础上增加13.7万桶 [11] - 甲醇夜盘下跌0.67%,国内甲醇整体装置开工负荷为72.75%,沿海地区甲醇库存上升至150.8万吨,创历史新高 [12] - 橡胶走势下跌,青岛天胶总库存46.42万吨,较上期减少0.92万吨,跌幅1.94% [13] - 聚烯烃现货行情以供需面为主,PE库存缓慢消化,PP库存好转,终端需求回升支持盘面震荡反弹 [14] 黑色金属市场 - 焦炭提降、成材利润持续走缩,但"反内卷"政策预期及核查超产影响对盘面提供支撑,双焦呈高位震荡走势 [21] - 钢厂近期开启复产,铁水产量已恢复至之前水平,港口库存去化速率较快,铁矿需求有支撑,维持后市震荡偏强看涨格局 [22] - 当前钢厂盈利率持平,铁水产量快速修复,钢材供应端压力体现,螺纹表现弱于热卷,短期回调看待 [23][24] 农产品市场 - 夜盘豆菜粕偏弱运行,USDA报告上调25/26美豆种植面积至8110万英亩,下调单产至53.5蒲/英亩,期末库存上调至3亿蒲,报告影响中性偏空 [25] - 马来西亚8月棕榈油产量185万吨,环比增长2.35%;出口132万吨,环比减少0.29%;库存220万吨,环比增加4.18% [26] - ICE原糖主力合约跌1.93%至16.23美分/磅,巴西新糖供应增加,全球糖市进入累库阶段;国内食糖库存偏低,但进口加工糖压力集中释放 [27] - ICE美棉主力合约跌0.72%至67.18美分/磅,新年度丰产预期及下游采购意愿不强导致棉价上行动力不足 [28] 航运与行业动态 - 集运欧线偏弱运行,10合约收于1109.7点,下跌6.72%,马士基第40周大柜报价1400美元,为年内新低 [29] - 智能网联汽车领域,1—7月具备组合驾驶辅助系统的乘用车新车销量达775.99万辆,同比增长21.31%,渗透率升至62.58% [7] - 玻璃生产企业库存5500万重箱,环比下降104万重箱;纯碱生产企业库存157万吨,环比下降4.3万吨 [15]
暴涨!最新解读来了
中国基金报· 2025-09-18 09:11
港股市场表现 - 恒生指数收涨1.78%至26908.39点 逼近27000点关口 创四年多新高[2] - 恒生科技指数大涨4.22%至6334.24点 创近四年新高[2] - 恒生国企指数上涨2.24%至9596.77点[4] - 行业板块中半导体指数涨5.06% 电气指数涨4.87% 可选消费指数涨4.41%[4] - 概念板块中原高指数涨7.45% 在线教育指数涨6.66% 电力设备指数涨6.56%[4] - 港股ETF产品XL二南方恒科涨8.33% XL三南策略涨4.95% XL二南策略-U涨4.63%[4] 科技股表现 - 科技股全线上涨成为行情主要引擎 商汤和百度均涨超15%[2] - 阿里巴巴涨5.28% 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 市值重回3万亿港元[2] - 互联网巨头阿里巴巴腾讯持续创阶段新高[2] 驱动因素分析 - 外部环境扰动降低 中美经贸谈判进展顺利 地缘政治风险降低[7] - 美联储9月预计降息25个基点 美元宽松预期支撑港股流动性[7] - AI业务加速发展 互联网公司自研算力芯片打消进展放缓担忧[7] - 港股估值处于全球重要市场指数洼地 具备投资性价比[8] - 港股聚集互联网龙头 创新药企和中概股等稀缺资产[8] - 港股升级上市制度 推出科企专线强化科技和创新药优势[8] 降息周期影响 - 美联储开启2024年12月以来首次降息 标志新一轮宽松周期起点[10] - 港股对全球流动性高度敏感 能较A股更先获得资金流入[12] - 美元走弱将放大港股公司港币计价盈利 提升外资吸引力[12] - 历史降息后12个月内恒生指数均上涨 涨幅均值为31.7%[12] - 预防式降息比纾困式降息对大类资产更为利好[12] - 港股科技板块有望表现更高弹性[13] 投资机会领域 - 科技成长赛道代表弹性机会 包括互联网 科技硬件 新能源车行业[15] - 创新药产业链和互联网是港股特色优势板块[16] - 半导体 汽车及零部件 制药和生物技术行业历史表现亮眼[17] - 消费板块可作为长线资金搏反转机会的配置选择[17] - 新消费 AI科技 创新药是结构性机会主线[15] - 优质高股息标的具备长期配置机会[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