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跨界
icon
搜索文档
爱婴室:与万代南梦宫达成深度合作 未来3年规划以每年3-5家速度推进全国布局
全景网· 2025-06-06 19:24
战略合作与IP布局 - 公司与万代南梦宫建立深度战略合作,获得高达基地及万代通贩商品的经销权[1] - 2024年12月开设江苏首家高达基地,2025年3月开设中国首家万代拼装模型店,涵盖高达、宝可梦、哆啦A梦等国际知名IP[1] - IP跨界实现新突破,拓展零售业态,布局潮玩消费新领域,成为首发经济先行者[1] 门店运营表现 - 2024年12月开业的苏州高达基地旗舰店运营5个月表现超预期[2] - 单店坪效达到行业标杆水平[2] - 会员复购率高,显示IP粘性优势[2] - 已实现首季度盈利[2] 扩张策略与规划 - 下半年启动"区域核心城市+重点商圈"双轨扩张策略,首批拟进驻长沙等优质商业体[1] - 未来3年规划以每年3-5家的速度推进全国布局[1] - 通过数字化运营和限定商品策略持续提升单店盈利能力[1]
绿通科技资本局:股价破发玩跨界 “老熟人”创钰投资用700万撬动公司6亿?
新浪证券· 2025-06-06 18:20
核心观点 - 绿通科技IPO募集21亿元后业绩持续下滑,股价破发且募投项目进展缓慢,现通过跨界收购大摩半导体51%股权试图扭转颓势 [1] - 公司联合创钰投资设立6亿元产业基金,但创钰投资仅出资700万元(占比1.17%)并担任执行事务合伙人,引发资本运作质疑 [1][12] 业务与财务表现 主营业务结构 - 高尔夫球车为核心产品,2024年收入占比63.8%(5.3亿元),但同比下滑34.09% [2] - 观光车收入占比19.9%(1.65亿元)同比增长13.83%,其他产品线普遍下滑 [2] 财务数据 - 营收持续下滑:2023年同比-26.48%(10.81亿元)、2024年同比-23.15%(8.31亿元)、2025Q1同比-0.06%(1.65亿元) [3][4] - 利润大幅萎缩:2024年净利润1.42亿元(同比-45.98%),2025Q1净利润0.28亿元(同比-26.16%) [4] 跨界收购分析 标的公司情况 - 大摩半导体主营晶圆量检测设备,2024年营收2.7亿元、净利润6511万元,客户包括中芯国际、台积电等 [6][7] - 行业竞争格局:前道量检测设备市场由KLA、AMAT等国际巨头主导,国内企业市占率仅5%,卓海科技(营收4.6亿元)为国内龙头 [8][9] 收购动机与挑战 - 公司称收购旨在形成新利润增长点,但标的营收规模难以弥补主业下滑(2024年合并后总营收仍低于上市前水平) [5][6] - 天力锂能曾计划收购大摩半导体但终止,标的业绩承诺(2025-2027年扣非净利润7500万-1.1亿元)可行性存疑 [8] 资本运作与募投进展 产业基金结构 - 绿通科技出资5.93亿元(占比98.83%),创钰投资出资700万元(占比1.17%)担任GP,被质疑杠杆效应 [12] - 创钰投资与公司存在关联:其管理的多只基金持有绿通科技股份,2024年11月创钰系减持880万股(占总股本6%) [13][16] 募投项目延期 - 核心项目"年产1.7万台电动车扩产"投资进度83.76%,研发中心和信息化建设项目进度不足30%,均延期至2025-2026年 [11] 行业政策背景 - "并购六条"支持上市公司跨行业并购寻求第二增长曲线,为绿通科技跨界提供政策依据 [2]
服装抄袭、全闭麦、求观众报销路费,现在只要不是哑巴就能开演唱会捞金了?
36氪· 2025-06-06 16:15
网红跨界演唱会现象 - 抖音千万粉丝博主何秋亊因演唱会抄袭多名艺人造型及环节设计引发争议 演唱会服装、麦克风、互动环节均涉嫌复制 最终以"设计外包"为由道歉 [1] - 网红那艺娜举办亲民票价演唱会 主打娱乐性而非专业性 观众以戏谑态度参与 甚至出现"假唱"调侃和高考撞期的粉丝选择 [3][5] - 演唱会行业门槛降低 非专业歌手如演员、相声演员纷纷入场 出现助唱嘉宾喧宾夺主、提词器提示动作等非专业操作 [7] 演唱会商业模式创新 - 票价体系呈现多元化 除常规观演票外出现"路费支持票"、"面子票"等创新收费模式 最高达1688元 [20] - 音乐节成为艺人刷脸新渠道 跨界演员带动粉丝经济 被质疑为拉动票房的营销手段 [9] - 情怀营销盛行 《新白娘子传奇》团队组织61岁叶童与71岁赵雅芝巡演 最终因过度消费IP导致主演罢演 [15] 演唱会市场规模数据 - 2024年前5个月全国举办5665场演唱会 观演781.7万人次 总票房54.51亿元 [24] - 单场演唱会经济效益显著 何秋亊场均1.5万人规模可获2000万元票房 艺人分成比例达30%-50% [23] - 头部艺人带动效应突出 周杰伦天津演唱会拉动城市消费超30亿元 海口站吸引61.5%跨省观众 带来9.76亿元旅游收入 [24] 产业链延伸价值 - 演唱会带动文旅消费 41.5%跨城观众停留2天 37%停留3天及以上 30.2%进行旅游消费 [24] - 网红原有收入可观 何秋亊抖音直播月收入达450万元(扣除平台分成后) 仍选择跨界演唱会 [26] - 行业呈现"全民参与"特征 从专业歌手扩展到网红、演员、相声演员甚至劣迹艺人 [9][10][13]
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启幕 探索科技赋能与文化惠民融合
中国新闻网· 2025-06-06 09:49
博物馆科技月活动 - 2025北京博物馆季科技月5日在国家自然博物馆启动 主题为"玩得转的科技 摸得到的历史" [1] - 活动由北京市文物局 北京市科委 中关村管委会 海淀区人民政府和石景山区人民政府共同主办 [1] - 旨在推动科技与博物馆深度融合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 跨界资源协同创新"的战略平台 [1] - 创新构建"政府主导 市区联动 社会参与"协同机制 深度整合全市博物馆与科技资源 [1] - 通过数字化手段降低文化参与门槛 运用智能技术提升服务效能 [1] 展览活动 - 国家自然博物馆举办"时空和鸣——解密达·芬奇的艺术科技与自然韵律"展览 [3] - 展览联合意大利策展团队共同举办 展示最新研究成果 [3] - 从自然与科技融合 中西方文明互鉴互融的视角 创新虚实融合技术应用 [3] 科技应用 - AI数智人讲解员"噗噗"发布科技月活动内容 邀请博物馆和科技企业共同探索"科技+文博"路径 [1] - 通过"博物馆+科技"跨界融合手段 注重科技赋能与文化惠民相结合 [1]
今天,优质供给从何而来(中国消费向新而行)
人民日报· 2025-06-06 05:40
消费市场新趋势 - 00后消费群体注重"情绪价值"解锁新消费场景,中年人通过智能科技重构生活仪式感,银发族偏好康养旅居生活方式 [1] - 消费升级呈现个性化、品质化、场景化特征,优质供给需满足智能化、绿色化、健康化需求 [1] - 2024年全国新增消费品超2100万种,智慧家居、智能温控羽绒服、外骨骼机器人等产品成为市场新宠 [1] 优质供给的核心特征 - 优质供给需直击消费者痛点,如海尔三筒洗衣机通过分区洗涤和AI识衣算法解决洗衣难题 [3] - 中国在家电领域技术领先,专利申请量占全球67.34%,新能源汽车三电技术全球领跑 [3] - 84%轻工业企业采用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45%实现网络化协同,汽车家电等行业加速普及柔性生产等5G+工业互联网场景 [4] 企业创新路径 - 技术创新驱动:实验室成果转化为智慧生活场景,如三筒洗衣机独立驱动技术、新能源汽车产业链数字协同 [3][4] - 服务体验升级:胖东来推出84项免费服务,电商物流提升配送效率与包邮范围 [5] - 业态跨界融合:泡泡玛特敦煌联名盲盒、新式茶饮+国漫IP、唐宫夜宴商业街区等案例拓展供给边界 [6] 产业升级与品牌跃升 - 中国规模以上消费品企业达18万家,占工业企业总数38%,供给体系日益完善 [1] - 华为三折叠屏手机、安踏李宁国风运动服饰、百雀羚等老字号年轻化转型,推动中国品牌向产业链高端突围 [6] - 消费升级与供给侧改革形成良性循环,推动中国制造向"微笑曲线"高端迁移 [6][7] 数字化与产业链协同 - 新能源汽车头部企业实现每分钟下线一辆车的生产速度,依赖自动化车间与数字协同 [4] - 人工智能辅助研发设计,反向定制模式使高端定制服务大众化 [4] - 汽车家电服装行业加速应用智能理货、协同设计等工业互联网场景 [4]
谋易主谈并购 传统服装公司无奈“换装”
上海证券报· 2025-06-06 02:51
电商"6·18"大促与服装行业现状 - 电商"6·18"大促期间时尚服装线上销售火爆,但传统服装品牌经营惨淡,多家公司谋求业务转型[1] - 安奈儿、*ST金比、棒杰股份3家服装公司近期公布或筹划控制权变更事项,试图通过转型提振业绩[1] - 3家公司均属纺织服装行业,近年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多年亏损,*ST金比因"净利润亏损+营收不足3亿元"被实施退市风险警示[1] 两家童装公司筹划易主 - *ST金比6月5日公告控股股东筹划股份协议转让,安奈儿6月3日公告控股股东拟转让13.03%股份导致控制权变更[2] - 两家公司均处于停牌阶段,"新主"身份和交易方案尚未披露[3] - 安奈儿2024年营收6.39亿元(同比下降逾20%),净利润亏损1.15亿元;*ST金比2024年营收2.25亿元,扣非后归母净利润连续三年亏损[3] 服装行业整体困境 - 2024年A股39家非运动服装企业中仅12家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近七成公司业绩下滑或亏损[4] - 上市公司易主后新实控人通常注入新资产优化业务结构,但需结合实际情况审慎实施[4] 服装企业转型案例 - 日播时尚2023年10月筹划重组拟收购四川茵地乐71%股权跨界锂电池粘结剂行业,标的2024年营收6.4亿元、净利润2.04亿元[6] - 欣贺股份2024年10月投资1亿元成立子公司拓展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创新业务[6] - 棒杰股份因跨界光伏失败导致2023年由盈转亏,2024年归母净利润亏损6.72亿元,现通过"股份转让+表决权委托"变更实控人为黄荣耀[7] 转型策略与风险 - 服装企业转型基础包括历史现金流优势和土地资源,但历史案例显示转型难度较大[6] - 转型应围绕主业向产业链上下游延伸,避免盲目跨界和专业能力不足风险[7]
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南第二轮驻场演出今日开演
海南日报· 2025-06-05 09:20
此外,《红色娘子军》还对军人、教师、学生、老龄人(60周岁以上)设有专属优惠,观众凭有效证 件享120元/张购买原价280元票档演出票。 海南日报海口6月4日讯 (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刘晓惠)6月4日,海南日报全媒体记者从海南省演艺 集团获悉,中央芭蕾舞团经典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海南第二轮驻场演出将于6月5日至8日在省歌舞 剧院上演,"红色娘子军"号主题巴士将同步推出。 值得一提的是,海南省演艺集团联合海南海汽旅行社同步将于6月5日推出"红色娘子军"号主题巴 士,串联海口、琼海等地文旅资源,以"演艺+红色IP+交通"跨界融合模式,在演出期间带领市民游客开 启"跟着红色娘子军游海南"沉浸式体验之旅。 《红色娘子军》海南第二轮驻场演出时间为6月5日(周四)20时、6月6日(周五)20时、6月7日(周六)15 时、6月7日(周六)20时、6月8日(周日)20时,每场演出约130分钟(中场休息15分钟)。演出票价分设 680/480/280/98(惠民票)元多个档次,购票有八折特惠,折后价为544/384/224/98元(98元票档不参与)。观 众可在海南省歌舞剧院微信公众号、大麦网、猫眼等渠道购票。 中央芭蕾舞团 ...
买车送机票! 吉祥航空造车,唯一亮点?|次世代车研所
新浪科技· 2025-06-05 08:37
吉祥航空跨界造车事件 核心观点 - 吉祥航空旗下吉祥汽车首款车型吉祥AIR正式上市,成为国内首家跨界造车的航空公司[2] - 新车在产品力、技术积累和销售渠道方面明显落后于比亚迪、零跑等竞争对手[2][6][7] - 公司通过"买车送机票"营销策略试图打造生态协同,但实际联动有限[2][6][7] - 行业分析师普遍认为公司面临技术、渠道、资金等多重挑战,突破"跨界魔咒"难度大[8][9][11] 产品与市场表现 - 吉祥AIR推出两款车型:B款14.78万元(续航435km)、D款15.98万元(续航530km),均采用单电机后驱系统(最大功率147kW/150kW)[6] - 电池配置为51kWh/64kWh磷酸铁锂电池,仅具备L2级辅助驾驶且无激光雷达,显著落后同价位竞品[6] - 前身云度汽车2023年上半年销量仅311台,当前销售渠道仅限上海地区[3][6][7] 跨界战略与资源匹配 - 母公司均瑶集团2022年4月接盘云度汽车,2023年推出首款车型云兔[3] - 2025Q1吉祥航空营收57.22亿元(同比+0.05%),净利润3.45亿元(同比-7.87%),2024年研发费用6042万元(同比-22.49%)[9] - 对比头部车企:小米计划投入100亿美元造车,蔚来称"造车门槛是几百亿"[9] 行业竞争格局 - 跨界失败案例频现:极石01累计销量10163台(月均<500台),Vala房车2025Q1仅交付99台[8] - 竞争对手比亚迪、小鹏、零跑已在15万级市场建立产品+渠道+服务全体系优势[6][7][9] - 分析师指出新能源车行业需颠覆式创新,当前"买车送机票"仅为营销噱头,未形成真正生态协同[10][11]
从一只卤鹅看“破壁”之道(人民论坛)
人民日报· 2025-06-05 05:35
现代物流打破空间壁垒 - 2024年1-4月中国快递业务量超600亿件,日均处理量达5.5亿件,显示物流网络高效运转[1] - 无人机配送巫山脆李、预包装柳州螺蛳粉等案例体现物流技术推动农产品突破地域限制[1] - 基础设施"硬联通"构建经济循环高速路,促进边疆产品出海与山区特产下山[1] 互联网经济消除信息鸿沟 - 数字化发展使地方特色产品通过流量曝光快速触达全国消费者[1] - 互联网平台实现生产消费精准匹配,优质产品可高效找到目标客群[1] - 线上渠道推动地方特产全国化、国际化,形成文化价值与商业逻辑的深度融合[1] 服务创新突破情感壁垒 - 荣昌区"五一"游客量达234.5万人次,同比增长168.2%,显示文旅服务创新成效[2] - 高铁增开、公交免费等城市级服务配套提升消费体验,强化情感认同[2] - 淄博烧烤、哈尔滨冰雪旅游等案例证明情感连接对城市IP塑造的关键作用[2] 产业跨界融合趋势 - 破壁效应推动产品、产业及城市实现更广泛的市场认可与发展空间[2] - 基础设施联通(通)与壁垒破除(破)是产业融合(合)的前提条件[2] - 特色资源优势通过数字化、物流和服务创新有效转化为发展动能[3]
金字火腿再度易主:主力产品火腿毛利率下滑,频繁跨界收效甚微
贝壳财经· 2025-06-04 21:40
股权变动 - 股东任贵龙将持有的1.45亿股转让给郑庆昇,并将剩余8297.47万股表决权委托给郑庆昇18个月 [1] - 股权转让后,郑庆昇拥有公司11.98%的股份及18.83%的表决权,成为控股股东及实际控制人 [1][5] - 郑庆昇斥资8.7亿元获得公司近12%股份,股份过户于2025年5月30日完成 [4][6] 新实控人背景 - 郑庆昇出生于1956年,涉猎房地产、汽车等领域,生意轨迹遍及福建、浙江、上海等地 [7] - 郑庆昇关联企业有18家,其中担任法定代表人的企业有8家 [8] - 郑庆昇旗下仙游兆挺置业有限公司2024年纳税金额为2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 [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营业收入约3.44亿元,同比增长9.62%;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约6217.30万元,同比增长55.19% [13] - 2024年火腿产品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02%,但毛利率同比下滑1.51%至26.14% [14] - 公司2021年至2024年营收整体处于下滑态势,2024年净利润与2020年基本持平 [12] 战略与挑战 - 公司计划2025年重点围绕"降成本、拓销售、调结构"三大核心任务展开工作 [16] - 年产5万吨肉制品智能化工厂项目已进入附属工程和装修阶段,计划6月开始分步实施搬迁 [16] - 专家指出公司需通过产品创新、营销升级来突破增长瓶颈 [15] 跨界业务 - 自2013年起公司频繁跨界,涉足矿业、银行、电商、医药、新能源汽车、算力等多个领域 [3][19] - 2023年出资4.011亿元认购浙江银盾云科技12.2807%股权进入算力领域,2024年以4.280232亿元转让该股权 [21][22] - 专家认为频繁跨界导致资源分散,难以形成核心竞争力 [22] 市值变化 - 公司2015年6月总市值曾超过150亿元,截至2025年6月4日收盘总市值仅为73.61亿元 [18] - 当前股价为6.08元/股,较2010年上市发行价34元/股大幅下跌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