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冲突

搜索文档
涛涛车业:重生之我在美国卖高尔夫球车!
市值风云· 2025-07-02 18:03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预计盈利3.1亿-3.6亿,同比增长70.34%-97.81%,扣非净利润3.07亿-3.57亿,同比增长71.97%-99.96%,增速超一季度且上半年利润上限接近2024全年水平(4.3亿)[3] - 一季度总营收6.4亿同比增长23%,净利润同比增长69.5%,上半年净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长[5] - 2024年营收29.77亿同比增长38.82%,其中智能电动低速车营收18.88亿占比63.42%同比增长47.65%,特种车营收9.25亿占比31.06%同比增长24.45%[8] 业务结构 - 收入主要来自智能电动低速车(电动高尔夫球车、电动自行车、电动滑板车、电动平衡车)和特种车(全地形车、越野摩托车)[6] - 特种车业务与春风动力差距明显,2024年营收9.25亿仅恢复至2021年水平[9] - 电动车业务2020-2024年复合增长率36%,是公司增长核心动力[10] 产品亮点 - 电动高尔夫球车2024年销量突破2万台,销售额增长超9倍达约8亿,成为新增长点[14] - 产品获美国市场认可(如奥尼尔使用),应用场景扩展至高校、主题游乐园等[15] - 加快全景露营车等新品研发,销售费用率随营收增长持续上升[17] 市场布局 - 美国市场营收22.9亿占比77%达历史新高,同比增长50%[20] - 北美主推自有品牌全渠道销售,非北美市场以ODM为主[21] - 中国、东南亚、北美三地产能布局,美国基地专注高尔夫球车组装,越南产能6月创新高[24] 股价波动 - 4月因中美关税摩擦股价4日跌25.8%,5月底收复失地后开启上涨,截至7月1日较4月初低点累计涨129%[26] - 同期春风动力股价跌26%后反弹64%,板块共振显现机会[26][31]
2025年5月工业企业利润点评:5月工业企业利润缘何大降?
民生证券· 2025-06-27 14:53
整体利润情况 - 1 - 5 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利润总额 27204.3 亿元,同比下降 1.1%[1] - 工业企业同比增速从 4 月的 3.0%转负至 5 月的 -9.1%[1] 利润下滑原因 - 5 月企业营收利润率对工企利润增速造成近 10.2 个百分点的拖累[1] - 关税导致企业成本费用上升,影响企业利润[2] - 5 月工企营收与产成品存货增速下探,企业补库意愿趋弱[2] 行业影响情况 - 5 月上、中、下游行业利润同比增速依次为 -21.7%、3.5%、 -13.3%,4 月依次为 -15.6%、19.1%、 -1.0%[3] - 下游行业中娱乐用品、纺织服装、食品制造业 5 月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27.0%、 -18.3%、 -7.0%[3] - 中游科技创新相关行业如运输、电子、通用设备制造业 5 月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47.6%、12.8%、7.4%[3] 企业类型影响情况 - 5 月国有企业、私营企业利润同比增速分别为 -18.1%、0.8%,4 月分别为 -14.6%、14.1%[6] 风险提示 - 未来政策不及预期、国内经济形势和出口变动超预期[6]
A股的牛来了,又走了?
虎嗅· 2025-06-26 20:59
市场行情分析 - A股近期强势突破,上证指数站上3400点,最高触及3462点,权重金融股带动指数上涨 [1] - 国泰君安国际获得香港证监会"虚拟资产交易牌照",允许客户交易比特币、以太坊及USDT等稳定币,成为市场催化剂 [1] - 26日午后市场出现跳水,短期节奏把握难度较大 [1] 长期投资逻辑 - A股长期投资核心逻辑为低估值,市场分歧在于对"戴维斯双杀"的担忧 [2] - 泡沫和低估源于对未来盈利的线性或过度悲观预期 [2] 基本面表现 - 4月中美贸易战后,Q2经济未如预期承压,出口数据因抢出口表现较好,消费"以旧换新"政策延续,经济数据定性为"稳弱" [4] - 指数经历大幅低开后缓慢修复,反弹至贸易冲突前水平 [5] - 下半年出口压力预计延续,需关注欧盟和东南亚出口替代能否对冲 [5] - 消费和投资在地产疲弱背景下仅起托底作用,非增长点 [6] 科技领域机会 - 科技被视为增长点,中国在科技强国和新能源领域加大政策红利和资源支持 [7] - 科技进步是康波周期核心,人工智能、核聚变等前沿科技已实现0-1突破,人工智能接近大规模应用 [8] 轮动行情特征 - 2023年以来经济基本面下行但斜率收敛,市场表现"老态龙钟",行业轮动进入2021年以来极致状态 [9] - 指数在轮动中震荡上行,2024年9月底普涨行情被视为牛市第一浪,后续调整浪2,主升浪3是否展开待观察 [10] - 轮动从熊市指标转为牛市指标,指数在阻力位蠢蠢欲动,驱动因素为低估值、基本面平稳及地缘冲突缓解 [10] 近期行情观察 - 金融股带动指数突破,科技股企稳回升,行情持续性取决于金融股表现 [11] - 当前市场乐观但操作难度大,轮动加剧易导致追涨杀跌 [11] - 建议投资者在牛市保持心态平稳,避免追涨杀跌 [11]
2025年7月A股策略:预期7月市场继续震荡上行,红利、科技或是主力
湘财证券· 2025-06-24 16:58
报告核心观点 - 预期7月市场继续震荡上行,红利、科技或是主力,市场大概率保持小幅震荡上行态势,科技板块有望成为7月市场上升的重要动力来源 [2][6][35] A股市场2025年以来运行状况汇总 - 2025年以来A股主要指数总体宽幅震荡,2月、5月和6月多数指数上行,1、3、4月多数下跌,截至6月23日,万得全A上涨2.17%表现略强,科创50下跌2.78%且3 - 6月持续下跌 [3][10] - 6月A股指数多数上行因中美关税联合声明后双方继续接触缓和贸易担忧,但美联储推迟降息和中东冲突升级影响资金风险偏好,致上证指数在3400点附近徘徊,预期7月向上小幅突破 [4][10] - 31个申万一级行业2025年以来表现跌涨相当,累计涨幅居前的是银行、有色金属,跌幅居前的是煤炭、房地产 [18] 回顾近年七月行情并展望2025年7月状况 - 2017 - 2024年7月A股主要指数涨跌方向不明,2020年大幅上涨,2023年小幅上涨,2021、2022年多数下跌,其他年份多数窄幅震荡 [22] - 7月宏观面中美贸易冲突缓和,政策面有望迎来新窗口期,市场面资金相对宽松但受港股海外资金流出影响,基本面公布上半年经济数据但难有惊喜,市场大概率小幅震荡上行 [5][6][30] - 从净利润 + PE百分位模型筛选出PE百分位在50 - 80的26个二级行业,剔除部分行业后分三类,包括偏中游行业、偏中下游科技行业、与红利及中东冲突相关行业 [32] 投资建议 - 长维度A股处于新“国九条”行情 + 类“四万亿”投资重叠趋势,2025年大概率“慢牛”运行;中维度关注科技、绿色、消费及基建领域;短维度7月市场小幅震荡上行 [7][36] - 建议关注科技相关领域(半导体、元件、游戏等)、红利板块(银行、保险)、军工和炼化及贸易等受益于地缘冲突的板块 [8][36]
金融市场分析周报-20250620
中航证券· 2025-06-20 23:00
宏观经济数据 - 5月CPI同比降0.1%,核心CPI同比增速加快0.1个百分点至0.6%,PPI同比降幅扩大0.6个百分点至3.3%[6] - 5月出口同比增长4.8%,增速降3.3个百分点,进口同比降3.4%,降幅扩大3.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1032.2亿美元,增加69.8亿美元[6] - 5月新增人民币贷款6200亿元,同比少增3300亿元,社会融资增量2.29万亿元,同比多增2247亿元,M1同比增速2.3%,M2同比增速7.9%[6] 固定收益市场 - 本周央行公开市场净回笼727亿元,资金价格小幅上行,下周关注央行公开市场投放情况[7] - 本周债市窄幅波动,国债收益率普遍下行,国开债收益率短端上行,长端下行[40] - 本周同业存单净融资规模-1622.60亿元,信用债净融资额976.38亿元,环比回落269.43亿元[43] 权益市场 - 本周上证指数等表现较弱,创业板指表现较强,金融风格上涨0.76%,消费风格下跌1.08%,日均成交金额13716.78亿元,较上周增加1628.23亿元[50] - 中美关税战进入“边打边谈”阶段,短期或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中期大盘改善待观察国内政策与内需情况[51] - 5月出口数据回落,6月对美出口有望好转,中期对外贸易对国内经济支撑将稳定[52] 风险提示 - 货币政策超预期收紧,经济超预期复苏致债券收益率大幅反弹[8] - 地方财政状况恶化致城投债信用风险集中显现,美国经济及通胀数据超预期使美联储紧缩周期延长[8]
唐山地区黑色产业链调研报告
东海期货· 2025-06-13 14:21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4 - 5月黑色板块呈强现实、弱预期格局,主要品种盘面对现货贴水扩大,当下现实需求尚可,出口需求韧性强,钢厂盈利可观且基本满产,铁水产量预计在240 - 245万吨间维持较长时间 [2][6][8] - 需关注淡季需求弱预期能否兑现,若证伪价格或阶段性反弹,反之延续弱势,钢材价格短期预计底部震荡,铁矿中期有补跌风险,焦煤供应过剩后续仍可能下跌 [2][7][8]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调研背景 - 4 - 5月钢材市场强现实、弱预期,需求有韧性但因淡季和中美贸易冲突市场预期悲观,盘面对现货贴水高位,5月底美国提高钢铁关税,后市场预期缓和,为了解供需、出口影响及企业看法,6月9日起前往唐山调研8家企业 [5] 调研结论 - 钢厂接单好,订单普遍接到15 - 30天后,中厚板、钢板桩需求好,建筑业用钢差,因淡季贸易端和下游预期差,中下游拿货放缓 [2][6] - 钢厂利润可观,吨钢利润150 - 160元/吨,部分钢坯利润200元/吨,企业基本满产 [2][6] - 中美贸易冲突仅4月上旬短暂影响出口,之后表现不错,部分钢厂出口订单接到8 - 9月,出口利润高使钢坯可流通资源少 [2][6] - 原料库存普遍低,铁矿石库存10 - 15天,双焦库存2 - 7天 [2][6] - 企业对后市看法有分歧,但产业心态谨慎,不认为短期好转,普遍认为焦煤供应过剩价格有下跌空间 [2][6][7] - 部分企业买螺纹盘面抛远期现货钢坯,或用盘面、场外期权套保铁矿锁定成本 [7] 分企业调研纪要 某钢铁贸易商 - 以销售耐磨板、中厚板为主,耐磨板生产周期60天,当地企业库存2 - 3万吨,该企业常备1.5 - 2万吨 [9] - 需求有韧性,一季度出货量翻倍,卷板和中板做钢厂协议量盈利好、销量增加 [9] - 4月贸易冲突影响出口接单,上半年整体不错,出口价格有优势,近期出口询价单增多 [9] - 对下半年市场不悲观,基于需求和政策加码预期,认为焦煤800以下现货价难持久 [9] 某板材加工仓库 - 为厦门系贸易企业旗下仓库,库存普卷和冷轧基料,库存4万吨,县区可统计库存56万吨,均处4年低位 [10] - 5月后出口量减少,因国家管控非正规出口,加工及周转期延长至30天 [10] - 库存以贸易商库存为主,周转量尚可,加工量下降,加工能力400 - 500吨/天,目前200 - 300吨 [10] - 卷板开平费用20元/吨 [11] 某主流钢坯仓库 - 2013年9月成立,为唐山最大钢材仓储库,95%以上为钢坯,库存本地消化为主 [13] - 库存20万吨,区域库存60万吨,均处近年低位,3 - 4月出库好,5月后转弱,目前出库1万吨/天 [14] - 钢厂保出口订单,入库钢坯少,可流通资源不多,库存有非流通资源 [14] - 仓储钢坯出库费用5元/吨,装卸3元/吨,30天免堆期,30天后0.1元/吨仓储费 [14] - 对后市悲观,认为需求无好转且可能走弱,但可流通资源支撑现货价,后续重心或下移 [14] 某钢厂下属国贸公司A - 所属钢厂产能710万吨,有5座高炉,3条型钢产线,型钢产量450 - 460万吨/年,钢板桩100万吨左右 [15] - 带钢利润130元/吨,型钢80 - 90元/吨,满负荷生产,7月后计划检修一座高炉,无减限产通知 [15] - 板带订单接到20天后,按热卷盘面减40 - 50出售,钢板桩排产到7月,整体需求好,普通型钢需求差 [15] - 前期应对海外反倾销工作有效,型钢反倾销税最低,4月出口下降后已恢复正常 [15] - 原料低库存,铁矿石1 - 2周,煤焦7天,铁矿石现货采购随用随采 [15] - 认为需求比预期好,钢厂利润下铁水产量大幅下降概率低,产业链负反馈概率不大,对煤焦走势悲观 [16] 某钢厂下属国贸公司B - 去年11月成立,涵盖资源、进出口、电商等,无锡、佛山等地有分支 [17] - 钢坯板块认为钢坯牛市结构,采购买螺纹盘面卖钢坯现货,钢坯定价螺纹盘面 - 5到10元 [17] - 自身出口不多,行业内钢坯出口订单不错,安徽和华东地区较好 [17] - 对下半年行情不悲观,认为底部已现,成材、焦煤下跌空间有限,反弹需新驱动 [17] 某钢厂A - 长流程钢厂,年产能750万吨,有4个1080立方和1座1500立方高炉,产品以冷轧基料为主 [18] - 一座高炉检修后恢复,铁水产量1.9万吨/天,满产2.2万吨/天,后续一座1080立方高炉将检修,吨钢利润160元/吨 [18] - 销售订单接到1个月后,热卷需求好,北方出口4月初受影响已恢复,南方一直较好 [18] - 成品材库存3.7 - 3.8万吨,均为已售货物,下游提货慢 [18] - 原料库存略高,铁矿12天,焦炭低库存随采随用 [18] - 对7 - 8月看法悲观,基于铁水产量或下降,认为焦煤供应过剩将下跌 [19] 某钢厂B - 长流程钢厂,产能1000万吨,有200万吨焦化产能和50 - 60万吨洗煤厂 [20] - 产品销售以京津冀为主,需求不差,订单接到半月后,超卖水平高,不涉及出口但当地出口订单好 [20] - 吨钢利润140 - 150元/吨,高炉满产,后续可能检修,无粗钢压减消息 [20] - 按订单锁定原料,铁矿石库存15天,焦煤低库存随用随采 [20] - 对后期钢材市场不悲观,认为需求不差、库存低,盘面已计价利空,但成本端或拖累,焦煤供应无改观,铁矿供应将增加 [20] 某钢厂C - 有两座1080立方高炉,年产能200万吨,有750MM轧线,产品以带钢和钢坯为主 [21] - 吨钢利润150元/吨,钢坯利润200元/吨,满产无检修计划 [21] - 需求好,钢坯订单接到9月,当地出口好使市场钢坯可流通资源少 [21] - 认为市场在底部,进行期现反套和铁矿石套保锁定风险,认为焦煤供应过剩后续偏弱 [21]
中美刚挂断电话,白宫就收到坏消息,1800万桶原油,被中国拒之门外
搜狐财经· 2025-06-11 14:38
中美原油贸易变化 - 中国连续两个月未采购美国原油 导致约1800万桶美国原油被拒之门外 [1] - 美国原油出口因页岩油产业发展而大幅提升 在全球原油贸易中角色愈发重要 [1] -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 其市场需求是各国原油出口争夺焦点 美国曾是重要供应商 [1] 贸易冲突影响 - 中美贸易冲突导致美国对华原油出口需承担高额关税 成本大幅攀升 [3] - 加征关税后美国原油在华市场价格骤涨 失去原有价格优势 [3] - 中国炼油企业转向其他价格更合理的原油供应国 [3] 对美国能源行业冲击 - 中国拒购导致美国能源出口收入重创 众多能源企业面临资金周转困难 [5] - 美国能源企业被迫削减成本 采取裁员和减少勘探开发投入等措施 [5] - 得克萨斯州页岩油产区大量钻井平台停工 企业削减产能 工人失业 [5] 美国政客反应 - 美国参议员威胁对中国征收500%关税若继续购买俄罗斯石油 [7] - 该威胁难以实施 因将严重损害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的利益 [7] - 美国汽车、电子产品等在华销售将失去竞争力 消费者生活成本增加 [7] 双边关系展望 - 中美作为全球两大经济体 双边关系稳定对全球经济发展至关重要 [8] - 合作共赢才是能源贸易等领域的正确选择 [8] - 中国愿与美国探索解决贸易争端途径 推动双边关系健康发展 [8]
36万亿美债即将崩盘!特朗普喊话中国,中美会面有希望了?
搜狐财经· 2025-06-09 21:04
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下调 - 国际评级机构穆迪将美国主权信用评级从Aaa下调至Aa1 并将展望从"负面"调整为"稳定" [1] - 此次降级源于美国政府债务与利息支出持续攀升 联邦政府债务总额已超过36万亿美元 [1] - 2023年6月有6.5万亿美元国债到期 2025年到期规模达10.8万亿美元 相当于2024年GDP的37% [3] 美国债务市场风险 - 高额国债到期面临还本付息压力 新债发行成本高企 7年期国债中标利率达4.123% 认购需求弱 [3] - 美国财政部"非常规措施"仅能维持至8月 每日利息支出达10亿美元 [5] - 共和党众议员警告债务增长可能导致"债券市场掌控国家"的局面 [3] 中美关系动态 - 中国领导人应约与特朗普通话 强调中方严肃执行日内瓦协议 要求美方撤销消极举措 [5] - 双方确认将尽快启动新一轮会谈 中方邀请特朗普再次访华 [7] - 特朗普在社交媒体称通话"非常愉快" 特别提及稀土问题 并急于推动中美关系缓和 [7][8] 美国政治经济博弈 - 特朗普政府试图将债务问题归咎于中国在关税谈判中的表现 但中方指出美方撕毁联合声明 [5] - 特朗普急于完成中美通话这一象征性事项 以向选民展示外交成果 [8] - 美方主动提出通话请求 凸显其对沟通的急切需求 [7][8]
白宫摊牌,特朗普开始怕了,美国电话打到北京,想要的中方答应了?
搜狐财经· 2025-05-27 23:35
中美高层通话与经贸关系 - 中美外交官员于22日进行通话 双方同意继续保持沟通并认为双边关系至关重要[1] - 这是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的首次通话 被专家视为积极信号[1] 关税政策调整与市场反应 - 中美同步取消91%加征关税并暂停24%对等关税措施 引发全球市场剧烈波动[3] - 美股三大股指单日涨幅超3% 中国A股半导体和新能源板块出现集体涨停[3] - 美国财政部长称此协议为历史性突破 中国商务部强调平等互利原则胜利[3] 美国关税政策影响与企业反应 - 美国商务部长承认关税政策给美国企业带来冲击 造成经济痛苦[1][3] - 美国服装与鞋类协会欢迎经贸会谈进展 认为有助于缓解贸易紧张局面[6] - 外贸企业出现订单潮 工厂恢复忙碌且货船舱位紧张[6] 专家对关税战的评价 - 博鳌论坛秘书长指出美国关税战存在三大问题:错误认知 错误算法和错误行为[8] - 前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官员认为美国经济因关税政策步履维艰[3] - 中国WTO研究会委员认为中美贸易冲突尚未结束 后续谈判将复杂艰难[8] 媒体观点与战略评价 - 大西洋月刊称中国无视特朗普警告反而获得回报 为全球树立范例[3] - 专家认为中国对美关税反制取得积极效果 但需要做好长期斗争准备[8] - 特朗普此前多次宣称关税是让美国强大的核心工具 与当前协议形成鲜明反差[3]
期指:下方有支撑
国泰君安期货· 2025-05-26 10:29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期指下方有支撑,5月24日期指当月合约悉数下跌,本交易日期指总成交回升投资者交易热情升温,持仓多数增加,市场受中美经贸、企业重组、特朗普关税威胁等因素影响 [1][2][3] 各部分内容总结 期指期现数据跟踪 - 5月24日四大期指当月合约悉数下跌,IF跌0.88%,IH跌0.82%,IC跌0.95%,IM跌1.3% [2] - 本交易日期指总成交回升,IF、IH、IC、IM总成交分别增加37992手、14386手、21208手、30856手;持仓方面,IF、IH、IC、IM总持仓分别增加17984手、7073手、8248手、5320手 [2][3] 趋势强度与重要驱动 - IF、IH趋势强度为1,IC、IM趋势强度为1 [7] - 重要驱动包括中美经贸情况、3000亿元芯片巨头拟吸并900亿元超算龙头、中美官员通话、特朗普关税威胁等 [7][8] A股收盘情况 - 上证指数跌0.94%报3348.37点,深证成指跌0.85%,创业板指跌1.18%等,A股全天成交1.18万亿元,本周沪指累跌0.57%,深成指跌0.46%,创业板指跌0.88% [8] - 大盘午后三大指数集体下挫收跌,4200股下跌,跌停家数增多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