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关键矿产
icon
搜索文档
美股异动 | 稀土概念股盘中冲高 American Resources(AREC.US)涨超14%
智通财经网· 2025-08-25 23:16
稀土概念股市场表现 - American Resources股价上涨超过14% [1] - MP Materials股价上涨超过5% [1] - Energy Fuels和USA Rare Earth股价均上涨超过3% [1] 美国政府资金重新分配计划 - 特朗普政府考虑从《芯片法案》重新分配至少20亿美元资金资助关键矿产项目 [1] - 资金将从半导体研究和芯片工厂建设拨款中提取 避免新的支出请求 [1] - 拟议举措旨在提升商务部长卢特尼克对战略行业的影响力 [1] 政府战略调整背景 - 五角大楼上月对MP Materials的投资引发对政府矿产战略问题的讨论 [1] - 加强商务部长在关键矿产融资中的角色有助于集中政府对该行业的整体策略 [1] - 白宫官员推动此做法以应对战略行业影响力分配问题 [1]
巴西总统卢拉:听说美国对关键矿产很感兴趣,那我们就自己留着吧
搜狐财经· 2025-07-29 18:50
贸易关税政策 - 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自8月1日起对巴西进口商品征收50%关税 要求巴西停止对前总统博索纳罗的司法调查[1] - 巴西总统卢拉称关税问题令人十分痛心 巴西与美国关系至关重要 巴西愿意展开谈判[4] - 巴西参议员表示美国加征关税的最大原因是巴西参与金砖国家机制 美国不认同巴西在金砖的立场 认为金砖已不仅是经济集团[7] 稀土矿产资源 - 美国代表非正式建议巴西开放稀土矿产所有权以换取关税降低 美国正加大对稀土生产投资企图削弱中国主导地位[1] - 巴西总统卢拉多次公开拒绝美国觊觎巴西矿产控制权的企图 强调任何企业勘探必须获得国家授权且不得擅自出售矿产权利[2][3] - 巴西宪法禁止外国企业直接开采矿产 但允许在遵守法规前提下开展国际合作如合资企业 技术协议和联合研究[6] 巴西矿产贸易 - 巴西矿产主要买家是中国 约70%巴西矿产品出口流向中国市场[6] - 今年上半年巴西对华出口稀土化合物达670万美元 较去年同期增长两倍[7] - 巴西拥有全球已知第二大稀土储量 正逐渐成为关键矿产重要选项[6] 金砖国家关系 - 巴西总统首席特别顾问表示特朗普关税威胁加强巴西与金砖国家关系 巴西希望建立多元化关系而非依赖任何国家[8] -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愿同巴西等金砖国家共同维护以世贸组织为核心的多边贸易体制[8] - 金砖国家长期进行去美元化努力 特朗普不满核心在于此[8] 航空工业影响 - 巴西航空工业公司是受关税影响最大的巴西公司之一 收入高度依赖美国市场[8] - 美国加征关税导致每架飞机成本增加900万美元 公司美国存托凭证在盘后交易中一度下跌9%[9] - 预计关税可能造成订单取消和裁员 给公司带来数十亿美元损失[10] 外交活动进展 - 巴西矿业部门官员与美国驻巴西使馆临时代办举行第三次关键矿产会谈 巴西提出派遣代表团赴美磋商[6] - 巴西外长已抵达美国 表示若特朗普政府有重启谈判意愿将前往华盛顿[7] - 由8名巴西参议员组成的代表团在华盛顿与美国议员 商界领袖及民间团体举行会谈[7]
深企投产业研究院:我国战略性金属和关键矿产发展白皮书
搜狐财经· 2025-07-25 21:16
全球关键矿产竞争格局 - 关键矿产供应链安全已成为全球地缘政治经济竞争的核心领域,主要经济体通过战略、法案及联盟推动供应链本土化与"去中国化" [1][6] - 清洁能源、新能源汽车等产业发展加剧了关键矿产争夺,国际能源署预测2040年锂需求将增长40倍,石墨、钴、镍需求增长20-25倍 [15] - 矿产储量和产量高度集中,储量CR3超80%的矿种达10余种(如稀土80%、镓94%),产量CR3超80%的矿种约20种(如钴85%、锂88%)[1][20] 中国关键矿产分类与现状 - 中国关键矿产分为四类:全球供给优势型(稀土、石墨等产量占全球50%以上)、供应风险较小型(钼、锂等)、高度短缺但风险可控型(镍、钴等)、供应风险高危型(铌、铂族等对外依存度超90%)[1][32] - 具有全球供给优势的矿产包括稀土(储量40%/产量70%)、石墨(30%/77%)、镓(68%/98%)、钨(52%/82%)等7种 [33][38] - 中资企业在海外布局保障锂(对外依存度83%)、镍(90%)、钴(98%)等短缺矿产供应,主要投资刚果(金)、印尼等资源国 [40][44] 中国出口管制策略与应用 - 中国基于稀土、石墨、镓等优势矿产实施出口管制,2023年已对镓、锗、石墨等物项出台限制措施 [12][48] - 出口管制主要作用为防止技术流失(如稀土冶炼分离技术)和应对外部产业打压,但全面禁止可能引发供应链断裂 [48] - 历史案例显示2010年钓鱼岛危机期间中国曾通过稀土出口管制施加外交压力 [49] 全球供应链动态与市场特征 - 关键矿产供应链经过数十年发展形成高度互联格局,打破依赖将导致全球供应链动荡 [8] - 资源民族主义兴起,南方国家通过提高特许权使用费(如刚果(金))、出口管制(如印尼镍矿禁令)等方式重塑利益分配 [7][20] - 市场力量仍是主导,中资企业在铜(海外投资占比47%)、锂(海外布局24%)等领域通过商业协作保障供应 [44][48] 主要矿产数据指标 - 中国在稀土(储量40%/产量70%)、钨(52%/82%)、锑(29%/48%)等矿种占据全球主导地位 [28][38] - 紧缺矿产中,铂族金属(储量0.6%/产量-)、铌(0%/->99%进口)对外依存度极高,存在卡脖子风险 [47] - 大宗矿产如铁(储量8%/产量11%)、铜(3%/8%)国内储量占比低但通过海外投资缓解供应压力 [28][44]
韩国外交部: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韩国、日本外交官一致同意加强在能源、造船、供应链安全(包括关键矿产和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合作。
快讯· 2025-07-11 16:05
国际合作领域 - 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与韩国、日本外交官同意加强能源领域合作 [1] - 三国将在造船行业深化协作 [1] - 供应链安全(包括关键矿产和人工智能)成为重点合作方向 [1]
从G7到北约,两场峰会一样的“面和心不和”
齐鲁晚报网· 2025-06-25 23:32
北约峰会与G7峰会分歧 - G7峰会未发布联合公报且未就乌克兰问题发表联合声明 显示成员国间存在显著分歧 [1] - 美国总统特朗普提前离场并拒绝签署以伊冲突降级联合声明 最终峰会发表力挺以色列的声明 [1] - G7成员国在人工智能 量子计算 关键矿产等领域发表声明 但难掩重要议题上的避重就轻 [2] 美国与G7成员国贸易分歧 - 特朗普取消与墨西哥 乌克兰 韩国领导人会晤 导致贸易和关税谈判机会落空 [2] - 加拿大总理卡尼直言加美贸易协议因理念差异受阻 [2] - 日本与美国已进行6轮部长级贸易谈判但仍陷僵局 [2] 北约军费开支争议 - 特朗普要求北约成员国将军费开支占GDP比重从2%提升至5% [4] - 北约草案要求到2032年成员国军费达GDP的5% 其中3.5%用于核心军费 [4] - 西班牙成功谈判将军费开支占比维持在2.1%而非5% [5] 美国对非北约盟友的军费要求 - 特朗普要求日本和韩国将军费开支占比提升至3.5% [5] - 日本取消原定7月举行的日美"2+2"会谈作为回应 [5] - 韩国总统和日本首相缺席北约峰会 改由其他官员代表出席 [5] 乌克兰问题分歧 - 匈牙利总理透露乌克兰总统未参加北约峰会正式议程 [3] - 美国推迟对俄新制裁计划以促进俄乌谈判 [3] - 多数北约成员继续军援乌克兰 与美国立场形成反差 [3]
加拿大对乌克兰新增数十亿加元支援 将与印度恢复互派高级专员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7:19
加拿大对乌克兰援助 - 加拿大宣布向乌克兰提供价值逾40亿加元的支援,包括20亿加元的军事支援用于无人机、弹药和装甲军车等 [1] - 通过G7特别收入加速贷款机制向乌提供23亿加元贷款资金用于重建基础设施和公共系统 [1] - 拨款5470万加元用于对乌安全相关援助 [1] 加拿大对俄罗斯制裁 - 加拿大对77名个人和39个实体实施制裁,涉及与俄进行贸易的近千种商品 [1] - 将201艘船只新添入制裁名单,使总数达到300多艘,并对这些船只实施新的禁令以限制其作为"影子船队"的活动 [1] - 新增制裁对象包括俄罗斯量子科技领域的3名个人和14个实体,认为量子技术可能被俄方用于增强军事实力 [1] 加拿大与印度关系 - 加拿大总理卡尼与印度总理莫迪同意相互任命新的高级专员以恢复对两国公民和企业的常规服务 [2] - 双方讨论了在技术、数字化转型、粮食安全和关键矿产等领域深化合作的可能性 [2] - 此前因印裔加拿大人尼贾尔被杀事件导致两国关系紧张,曾互相驱逐外交官 [2]
七国集团领导人峰会落幕 以多份声明取代联合公报
中国新闻网· 2025-06-18 14:57
关键矿产行动计划 - G7领导人宣布启动"关键矿产行动计划",计划在2024年底前制定促进关键矿产标准化市场建设的路线图 [1] - 行动计划聚焦"负责任生产"、供应多样化、鼓励投资关键矿产项目及促进相关创新 [1] - 加拿大牵头建立"关键矿产生产联盟",旨在与"可信赖的国际伙伴"合作保障先进制造业和军事防务供应链 [1] 人工智能合作 - G7同意建立"G7人工智能网络",推进加拿大发起的"G7政府AI大挑战"以解决公共部门AI应用障碍 [1] - 承诺强化AI竞争力,制定政府和企业应用蓝图,扩大跨境人才交流,并通过建立信任释放AI机遇 [1] 量子技术发展 - G7承诺加大对量子技术研发、商业化及负责任创新的投资,推动多领域应用 [1] - 通过G7量子技术联合工作组与业界、学界合作,暂不建立早期全球监管框架 [1] 山林野火防治 - G7决心加强全球合作,采取综合行动减少山火发生率及负面影响,与G20工作协同 [2] - 重申到2030年停止并扭转全球森林砍伐及土地退化的承诺 [2] 其他领域合作 - G7通过"预防和打击偷运移民联盟"加强边境管理,打击跨国有组织犯罪 [2] - 未就乌克兰局势发表联合声明,尽管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短暂参会 [3]
韩国总统办公室:韩国总统李在明与澳大利亚总理阿尔巴尼斯同意加强国防、关键矿产和供应链领域的合作。
快讯· 2025-06-12 17:42
国际合作 - 韩国与澳大利亚同意加强国防领域合作 [1] - 两国将在关键矿产领域深化合作 [1] - 供应链领域的合作也将得到加强 [1]
记者观察丨觊觎公海矿产多年 美国为何急于推动开采?
搜狐财经· 2025-06-08 11:03
美国海底采矿历史与战略意图 - 美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参与国际海底资源开发规则制定,意图扩大自身利益并争夺绝对话语权 [1] - 1980年代美国颁布《深海底硬固体矿物资源法》,以国内法挑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主张自由开发权 [1] 关键矿产政策演变 - 特朗普政府2017年起强化关键矿产供应链"脱钩式保护",2020-2021年国会通过相关立法定义关键矿产标准 [3] - 2022年美国地质调查局更新"关键矿产清单",系统化资源管控体系 [3] 海底矿产资源经济价值 - 美国近海海底含超10亿吨多金属结核,富含铜钴镍锌锰等绿色高新技术必需原材料 [6] - 特朗普政府将深海视为稀土获取关键途径,预计10年内创造10万就业岗位和数千亿美元经济效益 [6] 系统性资源围猎战略 - 美国近期行为包括施压乌克兰让渡矿产、炒作购买格陵兰岛、威胁加拿大等,旨在控制关键资源节点 [9] - 深层目的是重构全球产业链,通过资源控制强化单极霸权地位 [9] 深海采矿技术争议 - 美国单方面加速公海采矿计划遭国内专家批评,认为会破坏原始深海生态系统 [10] - 深海采矿可能扰动碳封存系统,影响鲸类、金枪鱼等物种,生态恢复需数百年至上千年 [12] 国际法冲突与商业风险 - 美国行政令与国际海底管理局立场冲突,企业开采权面临国际社会非认可风险 [14] - 境外销售深海矿物将遭遇法律限制和潜在诉讼,商业模式存在重大不确定性 [14] 海洋保护国际合作 - 深海生态系统认知度低但生态价值极高,需通过国际合作阻止非法采矿 [18] - 海洋健康关乎人类存续,保护行动需建立在跨国协作基础上 [18]
“刚果(金)与美国若达成矿产协议,可能触怒中国”
观察者网· 2025-05-21 16:17
刚果(金)钴出口政策动态 - 作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国,刚果(金)于2024年2月实施为期4个月的钴出口禁令以提振钴价,并可能继续收紧出口政策 [1] - 该国拟于6月下旬解除禁令,但矿业主管部门透露可能延长限制措施,包括讨论出口配额等长期价格管控政策 [11] - 若禁令延至2024年底,刚果(金)可能损失高达4亿美元收入,同时可能加速电池制造商转向无钴替代方案 [11] 中美在刚果(金)矿产竞争格局 - 刚果(金)向美国提出"用矿产换安全"协议构想,效仿美乌关键金属协议,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或支持该国采矿业投资 [5][6] - 中国在刚果(金)拥有两座全球最大钴矿,2024年中刚双边贸易额达270亿美元,远超刚美贸易额(8.2亿美元) [1][2] - 中国企业从勘探到投产速度远超国际同行,例如全球最大钴矿Kisanfu项目仅用两年多实现投产 [7] 中国在钴产业链的主导地位 - 2023年中国企业取代嘉能可成为全球最大钴生产商,打破后者15年垄断地位 [7] - 中国掌握全球80%以上钴精炼产能,并通过国内加工厂、电池设施和电动汽车工厂影响钴价 [7] - 2000-2021年间中国向全球"转型矿产"项目提供569亿美元信贷和援助,巩固资源主导权 [7] 刚果(金)矿业经济与转型战略 - 铜和钴出口占刚果(金)GDP约40%,该国计划从"商品供应国"转型为"提炼战略矿物的关键参与者" [1][2] - 政府强调政策需平衡矿业发展与国民受益,包括资本回收和本土利益分配 [11] - 西方企业曾因营商环境恶劣退出,而中国企业已构建从大型到小微企业的完整商业生态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