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半导体国产替代
icon
搜索文档
罗博特科(300757) - 300757罗博特科投资者关系管理信息20250509
2025-05-09 10:00
公司重组与ficonTEC情况 - 重组交易已获证监会注册,正推进后续交割,完成后ficonTEC将成全资控股公司,国产化安排将落地,国内外产能将提升 [2][3][4] - 标的资产过户已完成,公司将择机办理配募事宜并及时披露信息 [11] ficonTEC业务与市场 - 客户包括Tesat - Spacecom GmbH、某星链及太空技术前沿科技公司等,与泰瑞达合作的双面晶圆检测设备已有量产化订单 [3] - 在售设备价格区间30 - 40万欧元到100 - 200万欧元,标准化设备生产周期约3个月 [5][6] - 针对CPO客户良率痛点开发相关设备,CPO技术2026年将进入商业化进程和量产爬坡阶段 [6] - 扩展东南亚、台湾和韩国服务能力,具体客户名单不便透露 [7] 公司业绩情况 - 2025年一季度营收下滑63%,净利亏损2600多万,受光伏行业周期性因素影响,后续光电子业务及ficonTEC业绩并表后营收及净利将向好 [6][7] 业务协同与发展 - 泛半导体业务将采取“双总部”全球化布局,原有主业与ficonTEC业务板块有协同效应 [3][4] - 光电子业务下游应用广泛,ficonTEC积累众多核心技术并持续更新 [4] 订单情况 - 激光雷达业务欧美客户为主,CPO设备订单发展顺利,与TSMC、NV、Broadcom合作稳定加速 [10] - 已获华工科技、驿路通订单,部分已交付,与部分国内头部光模块企业合作在推进 [10] 技术进展 - 是唯一从硅光子晶圆测试到后道耦合封装的整体技术及全产品线装备提供商,是台湾硅光子联盟核心成员 [12] - OFC2025发布300mm光 - 电异面晶圆检测设备,首套被英伟达验收并获批量订单,开发提升良率设备受关注 [13] 细分赛道展望 - AI领域未来3 - 5年内CPO/OIO是主流,硅光子在卫星通信应用未来2 - 3年快速起步,在生物芯片领域应用未来3 - 5年拓展到个人消费电子 [13] 市值管理与账务处理 - 公司将通过优化合规治理、稳健经营、加强投资者关系管理等进行市值管理 [13] - ficonTEC收购完成后并表不涉及追溯调整 [14] 行业规模与增速 - 光电子技术应用广泛,随着AI对算力需求驱动,硅光、CPO、OIO等技术方向快速发展,ficonTEC业务预计增长强劲 [14] 其他问题 - 公司在印度光伏项目正常推进,未受印巴局势升级影响 [15] - 将助力ficonTEC从“项目制”向“产品制”转变,涉及测试、光纤预制、耦合封装三个产品线 [15] - 通过完善管理流程、人员培养、加强人力资源管理等确保人才技术不外流,实现融合 [16] - 预测2025年光伏新增项目大多在海外,海外订单将支撑光伏自动化设备业务板块 [16]
A股震荡攀升,创业板指半日最大涨幅近2%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5-08 12:29
市场表现 - A股5月8日上午震荡攀升,上证指数涨0.38%报3355.26点,深证成指涨1.03%,创业板指涨1.74%,北证50涨0.14%,科创50跌0.28%,中证A500涨0.74%,半日成交8271亿元 [1] - 央行开展1586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1.40%,投标量与中标量均为1586亿元 [1] 政策动态 - 金融监管总局强调"一业一策"服务民营企业,已设立74只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并在18个试点城市落地科技企业并购贷款 [1] 板块表现 - 军工股延续强势,通信光模块方向活跃 [2] - 涨幅前五板块:地热能(+2.89%)、铜缆高速连接(+2.46%)、热泵概念(+2.40%)、远程办公(+2.37%)、BC电池(+2.19%) [3] - 跌幅前五板块:一世界(-2.25%)、PEEK材料(-1.86%)、粮食概念(-0.64%)、化肥概念(-0.54%)、氟概念(-0.44%) [3] 热泵行业分析 - 中国是全球最大空气源热泵生产国,欧盟本土化政策可能限制整机出口企业增长,但零部件企业因市占率低仍有渗透空间 [4] 重点公司 - **汉钟精机**(002158):半导体真空泵通过8/12寸晶圆厂认证并批量交付,国产替代空间广阔 [7][8] - **冰轮环境**(000811):大温升多轴多级离心热泵技术达国际领先水平,持续强化研发能力 [7][9] - **冰山冷热**(000530):全球首创船用二氧化碳跨临界制冷设备,储能热管理订单超亿元 [7][9] - **盾安环境**(002011):制冷元器件龙头,新能源车热管理业务形成新增长曲线 [7][9]
新莱应材: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点评半导体业务持续放量,切入AIDC液冷构筑全新成长曲线-20250507
华西证券· 2025-05-07 15:2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报告对新莱应材的投资评级为“增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半导体业务持续放量,大客户突破驱动新接订单快速增长,虽2025Q1营收同比略降但全年收入端有望保持较好增速;存货减值、补税等费用影响全年利润,2025Q1盈利水平有所下滑;公司是美系断供显著受益标的,布局AIDC液冷构筑全新成长曲线;考虑海外制裁升级调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预测,看好公司未来业绩弹性,维持“增持”评级 [3][4][5][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事件概述 - 公司发布2024年报、2025年一季报 [2] 业务与营收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营收28.49亿元,同比+5.08%;2025Q1实现营收6.73亿元,同比-2.33%,基本符合市场预期 [3] - 分行业看,2024年半导体收入8.61亿元,同比+29.90%;食品收入16.80亿元,同比-2.84%;医药收入3.05亿元,同比-3.16% [3] - 截至2025Q1末,公司存货/合同负债为15.30/1.36亿元,分别同比-4.05%/+14.06%,在手订单充足 [3] 利润情况 - 2024年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2.26/2.27亿元,分别同比-4.05%/-0.93%,略低于市场预期,受存货计提减值损失及补税费用等影响 [4] - 2024年公司销售净利率/扣非净利率为7.94%/7.96%,分别同比-0.75pct/-0.48pct,盈利水平有所下滑 [4] - 2025Q1公司实现归母净利润/扣非后归母净利润为5099/5092万元,分别同比-25.56%/-14.60%,低于市场预期 [5] - 2025Q1公司销售净利率为7.56%,同比-2.36pct,盈利水平持续承压 [5] 受益情况与新业务布局 - 2025年国内半导体气/液路相关零部件市场规模超250亿元,半导体阀门等合计规模近百亿元,国产化率不足15%,公司产品满足7nm先进制程需求,可批量交付全球半导体龙头 [7] - 2024年8月公司出资1400万元成立江苏菉康普挺精密科技有限公司,专注数据中心液冷解决方案,全面布局液冷CDU、管件及Manifold等,可按需定制 [8] 投资建议与预测 - 调整2025 - 2026年公司营收预测为31.97、38.00亿元,分别同比+12.2%、+18.9%;归母净利润预测为3.06、4.01亿元,分别同比+35.3%、+31.0% [9] - 新增2027年公司营收预测为46.97亿元,同比+23.6%;归母净利润预测为5.38亿元,同比+34.2% [9] 财务摘要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 | ---- | ---- | ---- | ---- | ---- | |营业收入(百万元)|2,711|2,849|3,197|3,800|4,697| |YoY(%)|3.5%|5.1%|12.2%|18.9%|23.6%| |归母净利润(百万元)|236|226|306|401|538| |YoY(%)|-31.6%|-4.1%|35.3%|31.0%|34.2%| |毛利率(%)|25.3%|25.7%|27.6%|28.0%|28.4%| |每股收益(元)|0.58|0.56|0.75|0.98|1.32| |ROE|13.3%|11.6%|13.7%|15.5%|17.5%| |市盈率|54.86|56.82|42.38|32.36|24.10| [11] 财务报表和主要财务比率 - 包含利润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相关数据及成长能力、盈利能力、偿债能力、经营效率、每股指标、估值分析等主要财务指标 [14]
A股民企权重再升级 2024年营收贡献度创新高
证券时报· 2025-05-07 01:55
民营经济促进法施行 -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民经济促进法》将于5月20日正式施行 强调民营经济在稳增长 促创新 增加就业 改善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1] 营收表现 - 2024年A股民企营收合计17.56万亿元 营收贡献度首次突破24%创历史新高 [2] - 近50家A股民企2024年营收增速超100% 其中智翔金泰-U 和展能源 华图山鼎增速超10倍 智翔金泰-U增速接近24倍 [2] - 2024年A股民企净利润近7200亿元 正丹股份 佩蒂股份 三湘印象等公司净利润增速超10倍 正丹股份增速接近120倍 [2] - 比亚迪 美的集团 宁德时代位居2024年A股民企营收前三 比亚迪营收超7770亿元同比增长29.02% 美的集团营收接近4100亿元 [3] 行业表现 - 汽车 电子 通信 社会服务4个行业2024年营收增速超10% 汽车行业连续4年保持两位数增长 2024年达25.94% [3] - 电子行业受益于AI技术驱动和半导体国产替代 2024年营收增速接近19%创3年新高 [3] 研发投入 - 2024年A股民企研发投入超7500亿元 研发强度达4.31%远超全社会2.68%的水平 战略性新兴产业研发强度达6.62% [4] - A股民企研发贡献度2024年达41.45%创10年新高 [4] - 超千家A股民企连续5年研发强度超5% 100家连续10年研发强度超10% 中望软件过去10年研发强度持续超25% [5] 分红情况 - 2024年A股民企分红总额突破4500亿元 分红率达47.5%创19年新高 [5] - 美的集团 宁德时代 比亚迪2024年分红额位居前三且均超百亿元 美的集团分红近270亿元分红率接近70% [6] - 金鹰股份 江南高纤 红豆股份过去10年累计分红率超100% 隆基机械 焦点科技 中电电机累计分红率超80% [6]
金 螳 螂(002081) - 2025年5月6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06 16:52
业务结构与布局 - 2024 年承接公装业务占比近 90%,预计未来持续提升,新签合同小幅增长得益于办公空间类和公共交通类项目提升,省外营业收入占比达 69%,重点布局北京、广州、川渝等地 [2] - 2024 年承接的旧改业务占比近 15%,2025 年计划大幅提升至 50%,全国每年平均约有 6 万余个旧改项目,中高端酒店物业改造市场空间大 [2][3] - 海外业务已在新加坡和香港设子公司,2024 年在东南亚、中东属地化运营,2025 年计划拓展非洲地区 [3] 财务状况 - 2024 年资产负债率约为 60%,因保理借款到期,无银行经营性贷款,未来可能优先用供应链票据等低成本工具 [4] - 2024 年管理费用率同比上升,源于战略调整、技术投入和激励机制,投入为长期发展奠定基础 [5] - 2024 年研发费用因装配式与 BIM 技术成熟阶段性下降,未来聚焦建筑前沿技术,关注智能建造设备自主研发及收购相关企业 [6] - 2024 年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 4.05 亿元,同比增长 17.68%,将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和精细化管理保障现金流增长 [8] - 2024 年境外施工项目合同总金额 5.34 亿元,海外业务有优势也面临风险,已建立属地化管理体系,计划开拓非洲市场 [9] - 2024 年毛利率下滑受行业竞争加剧和成本上升影响,2025 年将通过优化业务结构、强化供应链管控、严格现金流管理推动盈利修复 [10] 市场与项目 - 洁净室业务覆盖医疗净化、工业/生物净化、实验室三大领域,2023 - 2028 年全球半导体资本开支复合年均增长率达 7.33%,中国占比约 50%,2025 年全球/中国半导体洁净室市场规模将分别达 1943 亿元/583 亿元,公司将加强高端洁净厂房研发投入 [8] AI 部署 - 2024 年成立 AI 研发部,应用于设计选材,缩短设计周期,提高人效,未来将在多方面推进 AI 研发与应用 [12]
开年王炸!闻泰科技Q1净利润同比暴增超80%!模拟芯片国产化加速
证券之星· 2025-04-29 12:29
公司业绩表现 - 2025年第一季度营收130.99亿元,归母净利润2.61亿元,同比暴增82.29% [1] - 半导体业务Q1营收37.11亿元,同比增长8.40%,毛利率38.32%,同比提升超7个百分点,净利润5.78亿元,经营性净利润同比大增65.14% [1] - 股价在财报披露后上涨,4月28日上涨3.73%,4月29日盘中涨幅最高超5个点 [1] 半导体业务分析 - 功率芯片稳居全球前三,连续四年霸榜中国第一,1200V SiC MOSFET、GaN FET等第三代半导体新品密集落地 [2] - 半导体业务中国区收入占比提升至47%,同比增长约24%,来自汽车OEM客户的直接收入创历史新高 [2] - 模拟和逻辑IC产品线表现突出,收入同比增长20%,占比超17%,Logic IC出货量达近两年季度峰值 [3] - 模拟芯片领域已组建研发团队加速突破,2025年计划量产200余款模拟料号 [3] ODM业务剥离影响 - ODM业务Q1净亏损大幅收窄至1.64亿元,回血近37亿现金流 [4] - 剥离ODM业务后公司轻装上阵聚焦高毛利的半导体赛道 [4] 未来发展战略 - 死磕车规芯片,电动汽车功率半导体用量是燃油车的5-10倍 [5] - 强攻AI增量,AI服务器中MOSFET产品的使用价值约为非AI服务器中的10倍 [5] - 紧跟机器人发展趋势,凭借车规级芯片的高可靠性标准和高安全标准 [5] - 模拟芯片国产化加速,推进"低压到高压、功率到模拟"的产品路线战略 [5] 行业与市场展望 - 战略转型成果逐步兑现,半导体业务一路狂飙 [6] - 公司正在迎来价值重估的历史性时刻 [6]
半导体设备需求旺盛,国内企业有望崛起,半导体产业ETF(159582)早盘飘红,安集科技涨超4%
新浪财经· 2025-04-29 12:14
半导体行业表现 -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931865)上涨0 16%,成分股安集科技(688019)上涨4 92%,华峰测控(688200)上涨3 37%,神工股份(688233)上涨3 31%,深科达(688328)上涨2 23%,韦尔股份(603501)上涨2 05% [3] - 半导体产业ETF(159582)上涨0 07%,最新价报1 43元,盘中换手3 05%,成交471 41万元,近1年日均成交1661 28万元 [3] 半导体设备行业分析 - 半导体设备对半导体产业发展起重要支撑作用,内资晶圆厂持续扩产拉动相关需求 [3] - 我国半导体设备国产替代逐步推进,但部分品类自主可控率仍然偏低,主要市场份额被美国、欧洲、日本等占据 [3] - 美国有三家半导体设备企业营收位列全球前五,且来自中国大陆营收占比较高 [3] - 国际贸易新形势下,国内设备企业有望通过技术进步和市场扩张实现逐步替代 [3] 半导体产业ETF表现 - 半导体产业ETF紧密跟踪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选取不超过40只业务涉及半导体材料、设备和应用等相关领域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 [4] - 近1年净值上涨41 19%,指数股票型基金排名109/2765,居于前3 94% [4] - 自成立以来最高单月回报为20 82%,最长连涨月数为3个月,最长连涨涨幅为45 46%,涨跌月数比为6/5,上涨月份平均收益率为10 57%,历史持有1年盈利概率为100 00% [4] - 成立以来超越基准年化收益为1 76%,近1年夏普比率为1 29,今年以来相对基准回撤0 47% [4] - 管理费率为0 50%,托管费率为0 10%,费率在可比基金中最低,近1年跟踪误差为0 056%,在可比基金中跟踪精度最高 [4] 中证半导体产业指数成分股 - 前十大权重股分别为北方华创(002371)、中微公司(688012)、中芯国际(688981)、海光信息(688041)、韦尔股份(603501)、华海清科(688120)、拓荆科技(688072)、南大光电(300346)、长川科技(300604)、沪硅产业(688126),前十大权重股合计占比75 31% [5] - 北方华创权重15 51%,中微公司权重12 80%,中芯国际权重11 67%,海光信息权重8 62%,韦尔股份权重7 42% [7] - 华海清科权重4 30%,拓荆科技权重3 94%,南大光电权重3 80%,长川科技权重3 30%,安集科技权重2 81% [7]
柏诚股份(601133):收入、利润短暂承压,看好洁净室赛道景气度高增
天风证券· 2025-04-29 11:1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行业为建筑装饰/专业工程,6个月评级为买入(维持评级) [7]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5Q1柏诚股份收入、利润小幅承压,业绩短暂承压主要系收入下滑、费用率提升;看好洁净室赛道景气度高增,下游领域景气度提升;作为高科技产业洁净系统集成解决方案高价值服务商,具备产业链能力,是洁净室行业头部企业之一;看好国内面板8.6代线资本开支规划,半导体国产替代进程有望加速,预计2025 - 2027年归母净利润为2.54、3、3.46亿,对应PE为22、19、16倍,维持“买入”评级 [1][3][4]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财务数据和估值 |指标|2023|2024|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3,979.61|5,244.35|6,345.27|7,514.18|8,816.21| |增长率(%)|44.64|31.78|20.99|18.42|17.33| |EBITDA(百万元)|384.46|370.41|435.55|494.69|568.14|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213.97|212.26|254.36|299.30|345.88| |增长率(%)| - 14.70| - 0.80|19.83|17.67|15.57| |EPS(元/股)|0.41|0.40|0.48|0.57|0.66| |市盈率(P/E)|26.19|26.41|22.04|18.73|16.20| |市净率(P/B)|2.02|1.95|1.86|1.77|1.69| |市销率(P/S)|1.41|1.07|0.88|0.75|0.64| |EV/EBITDA|11.97|9.15|6.75|5.68|4.68| [6] 基本数据 - A股总股本527.27百万股,流通A股股本147.50百万股,A股总市值5,604.93百万元,流通A股市值1,567.93百万元,每股净资产5.55元,资产负债率43.78%,一年内最高/最低15.28/8.93元 [8] 25Q1经营情况 - 收入10.37亿,同比 - 9.4%,归母、扣非净利润分别为0.44、0.42亿,同比 - 20.6%、 - 21.2% [1] - 毛利率同比提升0.65pct至10.3%,一季度期间费用率为4.52%,同比 + 1.9pct,其中销售、管理、研发、财务费用率分别为0.86%、3.77%、0.18%、 - 0.29%,同比 + 0.17pct、 + 1.44pct、 - 0.18pct、 + 0.46pct;资产减值损失0.15亿,信用减值损失冲回0.16亿,净利率为4.26%,同比 - 0.6pct [2] - CFO净额为 - 6.78亿,同比多流出1.41亿,收付现比分别为74%、139%,同比 + 1.63pct、 + 19.72pct;截至25Q1合同资产较年初增加2.09亿至20.4亿 [2] 订单情况 - 2024年新签订单54.18亿,同比增长9.45%,2024年末在手订单28.95亿 [3] - 新签订单中,半导体及泛半导体新签34.9亿,占比达64.4%,新型显示类新签订单10.7亿,占比达19.8%,生命科学及食品医药大健康占比达9.23% [3] - 分产品维度看,洁净室系统集成及机电工艺系统新签订单为41.5亿,占比达76.6%,二次配新签订单12.6亿,占比达23.2%,新承接海外订单3.5亿,占订单总额的6.5% [3]
北方华创(002371):25Q1业绩表现亮眼 平台化持续布局
新浪财经· 2025-04-29 10:43
公司业绩表现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298.38亿元,同比+35.14%,归母净利润56.21亿元,同比+44.17%,扣非后归母净利润55.7亿元,同比+55.53% [1] - 2025年一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2.06亿元,同比+37.9%,归母净利润15.81亿元,同比+38.8%,扣非后归母净利润15.7亿元,同比+44.75% [1] 行业趋势 - 2024年全球半导体设备市场复苏,销售额达1171.4亿美元,同比+10%,中国地区表现亮眼,销售额达495.5亿美元,同比+35% [1] - 2025年中美关税问题持续升级,高关税政策加速半导体产业链国产化进程,成熟制程国产设备渗透率有望快速提升,先进制程技术突破后替代机遇逐步显现 [1] 业务发展 - 半导体设备业务全方位突破:刻蚀设备收入突破80亿元,薄膜沉积设备收入超100亿元,热处理设备收入20亿元,湿法设备收入10亿元 [2] - 收购芯源微8.41%股份,交易总额14.48亿元,整合后将填补公司在涂胶显影、高端化学清洗、先进封装等领域的产品空白 [2] 未来展望 - 预计2025-2027年收入分别为393.86亿元、492.33亿元、590.79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76.23亿元、99.34亿元、122.67亿元 [3] - 采用PE估值法,给予公司2025年38倍PE,对应目标价542.27元/股 [3]
好上好(001298) - 2025年4月28日投资者活动记录表
2025-04-28 17:48
业绩情况 - 2024 年营收增加但利润减少,原因包括低毛利率产品营收增长多、新增高毛利业绩占比不高、高毛利产品营收占比降低、股份支付费用计提增加、融资规模增长及汇兑损失致财务费用增加 [2][3] - 2025 年第一季度营收 17.72 亿元,同比增长 13.14%,净利润 1760.39 万元,同比增长 273.64%,得益于销售规模增长、毛利额增加、财务费用下降 [3] 业务布局 - AI 眼镜方面,代理的 soc 产品可用于该市场及周边产品,正与合作伙伴搭建推广应用方案推动量产 [3] - 2025 年战略方向为强化大消费电子和物联网领域开拓,增加工业、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投入,开拓光通讯等细分新市场,抓住 AI 技术应用机遇 [4][7] - 机器人领域是 2025 年重点布局市场,代理产品线可用于机器人多部位,正与合作伙伴研发推广应用方案推动量产 [7] 研发创新 - 2024 年新申请发明专利 5 项、实用新型专利 9 项、软件著作权 16 项,推出一系列应用方案,助力新市场业务合作,星闪技术团队获原厂高度肯定 [5] 行业环境与展望 - 2025 年消费电子和物联网需求增长,工业等领域保持稳定增幅,AI 技术应用带动核心部件需求增长,国际贸易环境促进半导体国产替代 [5] - 行业发展受国家政策扶持,本土分销商将受益 [9] 盈利驱动因素 - 业绩与宏观经济相关,主要驱动因素包括下游市场需求、上游产品及产能、公司服务能力,下游需求是主要因素,公司扩充产品线、加强合作、优化业务结构提升盈利能力 [8][9] 并购计划 - 2025 年积极寻找同行业战略合作机会,扩充产品线和客户资源,谨慎选择合适标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