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替代

搜索文档
三大指数持续向好,国内半导体板块顺势上涨
每日经济新闻· 2025-07-21 09:59
市场表现 - 沪指涨0.50%报收3534.48点 深成指涨0.37%报收10913.84点 创业板指涨0.34%报收2277.15点 [1]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涨0.91% 科创半导体ETF(588170)涨0.79% [1] - 费城半导体指数跌0.09% 美光科技涨1.00% ARM跌0.28% 恩智浦半导体涨0.62% 微芯科技涨0.65% 应用材料跌1.08% [1] 台积电财报与扩产计划 - 台积电Q2营收300.7亿美元 同比大增44.4% 环比增长17.8% [2] - 毛利率58.6% 营业利益率49.6% 税后纯益率42.7% [2] - 未来几年将在台湾地区建设11座晶圆厂与4座先进封装厂 并在新竹与高雄布局2纳米技术 [2] 宇树科技动态 - 宇树科技在链博会展出人形机器人互动技术 已启动上市辅导 由中信证券担任辅导机构 [2] - 创始人王兴兴直接持股23.8216% 通过上海宇翼控制10.9414%股权 合计控制34.7630%股权 [2] 半导体行业分析 - 半导体产业具有周期性与成长性双重特征 当前处于周期底部震荡阶段 [3] - 过去4轮周期分别为7、3、3、4年 本轮周期顶部在2021年底 2023-2024年为底部 [3] - 半导体设备与材料是国产替代重点领域 国产化率低且替代天花板高 [3] 半导体ETF持仓结构 - 半导体材料ETF(562590)中半导体设备占比55.5% 半导体材料占比21.3% 合计权重超76% [4]
中原证券晨会聚焦-20250721
中原证券· 2025-07-21 08:51
报告核心观点 报告对多个行业和公司进行分析,认为中国经济温和复苏,A股市场适合中长期布局,短期以震荡上行为主,各行业发展态势不同,部分行业有投资机会,如软件、零食、锂电池、半导体、通信等行业 [8][14][23]。 国内市场表现 - 上证指数昨日收盘价3534.48,涨跌幅0.50%;深证成指收盘价10913.84,涨跌幅0.37%;创业板指收盘价2022.77,涨跌幅 -0.47%等 [3]。 国际市场表现 - 道琼斯收盘30772.79,涨跌幅 -0.67%;标普500收盘3801.78,涨跌幅 -0.45%;纳斯达克收盘11247.58,涨跌幅 -0.15%等 [4]。 财经要闻 - 金融监管总局要求支持经济向好向优,强化金融供给等 [4][5][8] - 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5][8] - 工信部等四部门规范新能源汽车产业竞争秩序 [5][8] 宏观策略 市场分析 - 互联网汽车领涨,A股震荡整理,建议关注互联网服务等行业 [13] - 煤炭有色行业领涨,A股小幅上行,建议关注煤炭等行业 [8] - 成长行业走强,A股震荡上行,建议关注软件开发等行业 [9][11] - 汽车电力行业领涨,A股震荡整固,建议关注汽车零部件等行业 [12] 市场特征 - 上证综指与创业板指数平均市盈率处于近三年中位数水平,两市成交金额处于近三年日均成交量中位数区域上方 [8][9][12][13] - 中国经济温和复苏,消费与投资是核心驱动力,长期资金入市,6月CPI同比回升0.1%,PPI同比降3.6%,美联储降息路径不确定 [8][9][12][13] 行业公司 软件行业 - 2025年1 - 5月软件产业增速上升,业务收入5.58万亿元,增长11.2%,利润总额6721亿元,增长12.8% [14] - AI领域有新进展,国产化方面芯片企业上市、鸿蒙电脑生态发展,算力方面英伟达GB300将上市 [14][15][16] - 给予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华大九天和润泽科技 [17] 食品饮料行业 - 2025年6月食饮板块行情回落,除保健品外子项均收跌,估值处于十年历史低位 [18] - 1 - 6月板块累计涨跌幅 -3.51%,个股表现改善,投资延续高增长 [18][19] - 建议关注软饮料等板块,推荐安琪酵母等股票 [20] 农林牧渔行业 - 2025年6月农林牧渔行业表现弱于对标指数,种植板块涨幅居前,动保加工板块跌幅居前 [21] - 6月全国生猪交易均价环比跌2.16%,同比跌21.81%,预计下半年供需双增 [22] 零食行业 - 零食市场规模增长快,预计2026年突破14000亿元,电商和线下超市是核心渠道 [23][24] - 零食量贩门店超4万家,预计年底达4.5万家,双寡头格局形成 [25] - 推荐洽洽食品等个股 [25] 锂电池行业 - 2025年6月锂电池板块指数上涨15.16%,新能源汽车销售和动力电池装机增长 [26] - 上游原材料价格差异化,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投资机会 [26][27] 半导体行业 - 6月半导体行业表现较强,全球半导体销售额同比增长,存储器价格上涨 [28] - 建议关注AI眼镜和国内存储器产业链投资机会 [29][30] 基础化工行业 - 2025年6月中信基础化工行业指数上涨6.41%,部分子行业和产品价格有涨跌 [31][32][33] - 维持行业同步大市评级,7月建议关注农药等行业 [33] 通信行业 - 2025年6月通信行业指数强于沪深300指数,1 - 5月电信业务量收增速回升 [34] - 5月国内通讯器材类零售额同比 +33.0%,光模块出口有变化 [35][36]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建议关注光通信等板块 [37][38] 光伏行业 - 6月光伏板块震荡筑底,新增光伏装机规模大,逆变器出口数据改善 [39][40] - 钙钛矿叠层电池效率刷新,商业化进程加快 [41] - 建议关注主辅材和新技术领域头部企业 [41] 新材料行业 - 6月新材料板块走势强于沪深300,基本金属等价格有涨跌 [43] - 5月超硬材料及其制品出口量增价减,特种气体价格稳定 [44] - 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 [45] 重点数据更新 限售股解禁明细 - 涉及德明利、富岭股份等多家公司,解禁日期从2025年7月21日至23日 [46][47] A股十大活跃个股 - 2025年7月18日,北方稀土、万华化学等成交金额居前 [49]
电子掘金 算力高景气度持续下,电子板块如何投资?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电子、消费电子、智能手机、AI眼镜 - **公司**:深南电路、顺宇、高伟、工业富联、华勤、舜宇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H20复供影响 - **核心观点**:H20复供提升推理端生产力,为CSP厂商注入活力,对大模型训练端影响有限,或影响下半年国产算力交付节奏,但中长期发展方向不变[1][2][5] - **论据**:H20性能在算力端略低于A800或A100,但互联带宽和显存配置更优;主流大模型训练卡未将其作为主力产品;国产算力自2022年贸易摩擦后已竞争近三年,关键在于供应链、代工及先进制程等方面改善[2][5] 美国国际贸易政策 - **核心观点**:美国可能限制高端产品,开放与国产芯片性能接近产品,利用生态优势压制国产算力厂商[1][3][4] - **论据**:无明确论据,为趋势预测[3][4] 手机市场趋势 - **核心观点**:2025年上半年智能手机市场疲软,全年预期中性或略增,下半年整体平淡,苹果或迎结构性机会[1][7][11] - **论据**: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增速下调,二季度同比下降1%;消费者情绪谨慎,全球宏观经济不确定,新兴地区增长乏力,DDR4涨价给终端厂商带来压力;iPhone 17创新、硬件升级,苹果未来有AirPods摄像头版本、折叠新品、Siri升级及AI功能迭代等[7][11] 越南消费电子产业优势 - **核心观点**:越南具低关税区位优势,消除市场担忧,果链估值修复,有望在8月中旬反弹,乐观可达25 - 30倍[1][8] - **论据**:除英国外越南是低关税国家,是东南亚产能扩张重要桥头堡;公司业绩预告超预期,打消市场对二季度盈利承压怀疑,市场调整对果链悲观预期[8] AI眼镜发展趋势 - **核心观点**:下半年AI眼镜迎来显著变化,带显示AR眼镜成趋势,关注光学公司和ODM厂商[1][9][10] - **论据**:已有产品迭代,增加显示功能成本提升不大可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Meta将发布带显示功能AR眼镜引领趋势;显示方案升级和渗透率提升将推动智能AI眼镜及AR眼镜渗透率增加,光学产品组装难度大,头部大厂量产优势明显[9][10] 苹果产业链投资建议 - **核心观点**:优选果链龙头公司,关注2026年创新周期,关注光学和ODM环节[1][11][12][13] - **论据**:果链估值处于历史低位,2026年苹果产业链创新动能强,iPhone 18有光学变化、折叠屏手机和改进版AirPods等;光学行业竞争格局改善,毛利率提升,技术升级推动ASP提升;ODM环节行业格局稳定,多领域有新增需求[12][13] 消费电子板块投资机会 - **核心观点**:优选基本盘稳定且在新兴领域有优势和增速的公司,关注果链低估值龙头、光学和ODM、新兴领域平台性公司[15] - **论据**:相关公司报表体现高速增长趋势,如华勤高性能计算业务、舜宇汽车镜头业务[15] 深南电路发展情况 - **核心观点**:深南电路受益于AI算力需求,产能扩张,有望实现盈利增长[18][19][21] - **论据**:高多层PCB和高端载板订单有望放量,产品结构优化,AI相关业务贡献提升;广州项目已批量交付,南通四期预计2025年投产,泰国工厂服务全球客户;预计2025年营收增长18%,净利润增长22%,2026年营收增长20%,净利润增长37%[18][19][21]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国产算力核心标的股价在H20消息公布后先跌后涨,市场情绪消化迅速[1][6] - 光学行业顺宇模组毛利率从2023年的4%上升至2024年的7%左右,预计2025年进一步改善[13] - 深南电路是国内最大的FCBGA封装基板厂商,在国产替代高价值细分领域有先发优势,具备优质客户基础[20]
港股医疗器械观点和个股梳理
2025-07-21 08:32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医疗器械、脑机接口、机器人、肺癌治疗、正畸、心血管介入(外周介入、神经介入、冠脉介入)、结构性心脏病、电生理 - **公司**:春立医疗、艾康医疗、微创医疗、归庄同晓、先瑞达、康基医疗、三友医疗、新产业、迈瑞奥华、南威、瑞迈特、爱博医药、山外山、坤博医疗、时代天使、威泰医疗、春雨医疗、硅畅通桥心脉医疗、百心安、先健科技、健瓠医疗、远大医药、南帆医疗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港股医疗器械公司表现**:创新产品上市、技术突破实现 license out 可能性的企业,以及账上现金丰富、业绩快速释放、估值处于低位的 18A 类公司涨幅较好,部分公司涨幅超一倍,业绩高增长且估值较低的龙头企业表现不俗 [1][4] 2. **港股值得关注公司** - **骨科赛道**:春立医疗和艾康医疗基材已出清,业绩稳健增长,国际业务有望接近 50%占比 [4] - **心血管器械**:微创医疗、神经介入领域的归庄同晓和外周介入领域的先瑞达 [4] - **其他**:康基医疗在高值耗材集采政策优化下,有望迎来估值和业绩修复,微创机器人赛道有望贡献新增长曲线 [4] 3. **A股市场细分赛道和公司** - **高值耗材**:骨科、冠脉支架及人工晶体等赛道集采出清后,春立医疗、三友医疗和艾康医疗将迎来拐点,板块公司数量增加带来更多投资机会 [1][5] - **IVD 板块**:短期内受量价关系影响承压,但新产业海外业务高增长值得关注 [1][5] - **上游设备**:美好医疗和亿瑞科技预计三季度实现高增长 [6] - **其他**:二季度有望高增长的春立医疗和三友医疗,三季度有望高增长的联影医疗、惠泰医疗、易瑞科技、美好医疗、新迈医药 [6] 4. **医疗新技术催化剂**:脑机接口领域中国与全球进展同步,期待在运动及语言控制方面取得突破,通过材料改进实现更长时间稳定信号输出及精细化动作实践,获批更多器械并走向全球化 [7] 5. **长期配置价值公司**:迈瑞奥华与南威等公司长期配置价值明显,瑞迈特、爱博医药与山外山近期可能减持但长期增长空间确定 [8] 6. **国内机器人赛道龙头公司**:国内业务承压,海外业务高增长带动整体业绩提升,产品升级和政策放宽有望带来良好增长局面 [9] 7. **港股坤博医疗**:在肺癌治疗领域取得创新产品批准,预计后续上市并实现销量增长,期待实现海外授权 [10] 8. **时代天使**:近期国内业务增速承压,2024 年 ASP 有压力,2025 年合作或投资低线品牌产品应对,海外业务预计保持高增长,长期出海趋势看好 [11] 9. **威泰医疗**:2025 年二代 CGM 产品获 NMPA 注册批准,下半年获 e 区认证,胰岛素泵产品表现良好,开发人工胰腺组合方案预计今明两年获批,账上现金 17 亿元 [12] 10. **艾康医疗和春雨医疗**:依靠国内老龄化渗透率提升发展,短期内依赖国内市场,中美渗透率差距大,春立医疗海外业务有望高增长,艾康医疗收购 Gri 拓展欧洲渠道并国际化布局 [13] 11. **微创医疗** - **业绩表现**:2024 年底扭亏为盈,全年利润 1 亿元,2025 - 2027 年利润增速预计达 50%;2025 年上半年营收剔除汇率影响下降 4%,下半年预计盈利 5500 万美元,2026 年有望全年利润不低于 9000 万美元 [1][14][15] - **业务情况**:神经介入业务享受集采红利,外周介入业务有望复刻成功模式,海外营收复合增长率达 87%,自有品牌出海收入接近 1 亿美元,同比增长 85% [1][15][16] 12. **外周介入行业**:2025 - 2026 年迎来国产替代加速期,目前国产化率 15%左右,国家和省级集采推进有望提升国产化率 [16] 13. **先瑞达医疗**:外周介入行业龙头,核心产品扩展多领域,2025 年获批国产首个神经介入药球类产品,2023 年以来逐步盈亏平衡,2024 年利润释放,预计 2025 - 2026 年利润端表现好,与波士顿科学合作推进商业化 [17][18] 14. **心玮医疗**:外周介入收入占比小,核心产品血管封堵器 2024 - 2025 年快速放量,2024 年营收 2.8 亿元,同比增长 20%,亏损幅度收窄 88%,应对集采低价策略接近盈亏平衡,预计 2025 - 2026 年利润显著改善,账上现金 7.2 亿元,布局脑机接口业务 [19] 15. **港股公司业绩预期**:虽未发布业绩预告,但营收和利润预计表现不俗,如硅畅通桥心脉医疗 2025 - 2027 年利润增速预计达 50%,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20] 16. **神经介入行业**:2022 年集采后国产化率快速提升,公司营收保持较高增速,归创通桥和心玮医疗表现出色,微创脑科学国内营收体量最大,核心产品密网支架集采影响 2025 年业绩,出海业务增长迅速,2024 年海外收入 7500 万元,同比增长 138%并盈利,预计 2026 年业务恢复增长,多款新产品 2025 年获批上市 [24][25] 17. **百心安公司**:股价今年初至今上涨 156%,核心产品 RDN 针对难治性高血压,国内潜在人群 4800 万,已获欧盟和中国认证,与远大医药、南帆医疗合作推进商业化 [26] 18. **先健科技** - **布局领域**:结构性心脏病及外周介入大支架领域 [27] - **产品进展**:结构性心脏病领域有新型封堵器和左心耳封堵器等产品及丰富管线;外周介入领域 2025 年发布两款新产品并商业化,在研主动脉弓三分之重建系统临床进度快;冠脉介入领域研发 IBS 铁基可降解支架,预计 2025 年底欧洲获批,2026 年上半年国内获批;电生理领域 2025 年 6 月与健瓠医疗合作,健瓠医疗 PFA 核心产品处于早期推广阶段 [28][29][30][31] - **发展重点**:推进核心产品线,加速外周介入新技术商业化,推进 IBS 铁基可降解支架注册审批,加速电生理创新技术临床推广与市场应用 [32]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公司产品处于早期技术开发阶段,已进行多次动物临床试验,预计 2026 年底或 2027 年初开始人体临床试验和注册性临床研究,2025 - 2026 年布局脑机接口前沿领域 [22] - 公司已扭亏为盈,业绩出现拐点,现金 7.2 亿元,预计今明两年表现良好 [23]
港股概念追踪|AI全面加速 PCB行业迎来业绩高增(附概念股)
智通财经网· 2025-07-21 08:26
AI服务器及高端PCB需求爆发 - AI服务器、交换机等高端PCB需求爆发,英伟达GB200及ASIC芯片放量进一步拉动行业增长 [1] - AI服务器、数据中心建设加速,高阶HDI板、高速多层板需求激增,单颗AI芯片配套PCB价值量达400-900美元 [1] - 机构预计2025年全球AI服务器PCB市场规模达190亿元,2023-2028年复合增长率超30% [1] 国内PCB厂商表现及产能布局 - 海外覆铜板扩产缓慢,国内龙头厂商(如生益科技、沪电股份)凭借技术优势抢占市场份额,部分企业产能利用率超95% [1] - 高端PCB国产替代加速,叠加东南亚产能布局,行业长期增长动能充足 [1] - 生益电子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432%-471%,光华科技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375 05%-440 26%,鹏鼎控股、广合科技、生益科技上半年净利同比预增均超50% [2] 行业供需及增长前景 - AI算力对高端PCB的需求快速增长,在今年带来AI PCB明显供需缺口 [2] - 随着AI面向推理需求的持续扩张,ASIC芯片的增长有望成为2026年高端PCB增量需求的主力 [2] - 测算2026年全球AI PCB增量供需比位于80~103%区间,供需偏紧的状态有望持续 [2] 港股PCB相关企业动态 - 建滔集成板(01888)预计2025H1业绩仍有望受益于覆铜板需求回暖,上半年公司覆铜板价格调涨、国补刺激需求景气回暖支撑业绩表现 [3] - 建滔集团(00148)布局上游原料和下游PCB全产业链,已成功研发多种高频高速产品应用于AI伺服器内的GPU主板 [3]
斯迪克(300806):光学OCA胶国产替代先锋,利润短期承压
东方证券· 2025-07-20 23:05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买入(维持) [1]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光学OCA胶国产替代先锋,利润短期承压 [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盈利预测与投资建议 - 预测公司25 - 27年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1、2.75、4.39亿元,原25 - 26年预测分别为2.38、3.89亿元,主要下调毛利率预测,上调收入预测,根据可比公司26年32倍PE,对应目标价为19.52元,维持给予买入评级 [3][10] 公司主要财务信息 |项目|2023A|2024A|2025E|2026E|2027E| |----|----|----|----|----|----| |营业收入(百万元)|1,969|2,691|3,535|4,431|5,345| |同比增长(%)|4.9%|36.7%|31.4%|25.4%|20.6%| |营业利润(百万元)|45|34|162|311|493| |同比增长(%)|-75.5%|-24.4%|376.1%|92.0%|58.6%| |归属母公司净利润(百万元)|56|55|141|275|439| |同比增长(%)|-66.6%|-2.1%|157.1%|95.0%|59.5%| |每股收益(元)|0.12|0.12|0.31|0.61|0.97| |毛利率(%)|27.3%|24.6%|26.0%|27.4%|28.8%| |净利率(%)|2.8%|2.0%|4.0%|6.2%|8.2%| |净资产收益率(%)|2.6%|2.5%|6.1%|10.9%|15.3%| |市盈率|137.3|140.2|54.6|28.0|17.5| |市净率|3.5|3.5|3.2|2.9|2.5| [5] 股价表现 |时间|1周|1月|3月|12月| |----|----|----|----|----| |绝对表现%|4.24|9.97|13.8|66.08| |相对表现%|3.15|5.23|6.22|50.81| |沪深300%|1.09|4.74|7.58|15.27| [6] 公司业务分析 - 光学OCA胶国产替代先锋,营收端有望持续放量,24年公司电子级胶粘材料14.3亿元,同比增长66%,光学显示相关材料取得营收5.5亿元,同比超翻倍增长,预计31年全球OCA市场规模将攀升至42.7亿美元,25年全球折叠屏OCA胶规模将突破60亿元,公司未来提升空间广阔,进口替代进程有望加速 [9] - 加快垂直产业链整合,构建一体化产业链,公司持续布局垂直产业链,提升PET光学基膜、胶粘剂的自制比率,打造了“胶水/基膜 — 离型膜—成品膜—贴合膜组—CNAS自主检测”一体化产业链,OCA光学胶关键材料自制率超70%,MLCC离型膜已取得突破,24年微电子相关材料收入1.12亿,后续盈利能力有望逐步提升 [9] - 利润端受前期投入影响承压,待折旧高峰过后利润有望快速放量,24年公司分业务毛利率均有所下滑,主要由于各类前期投资转固后带来的折旧成本及费用的增加,24年折旧费用3.7亿元,同比增长49%,研发费用1.3亿元,同比增长41%,25年预计折旧费用仍将小幅上升,后续折旧增幅将有所收窄直至平稳,销售端的规模效应有望逐步体现 [9] 附表:财务报表预测与比率分析 -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对公司2023A - 2027E年的各项财务指标进行了预测,包括货币资金、应收票据等资产项目,营业收入、营业成本等利润项目,以及净利润、折旧摊销等现金流量项目 [11] - 主要财务比率涵盖成长能力、获利能力、偿债能力、营运能力、每股指标、估值比率等方面,展示了公司在不同年份的各项能力指标变化,如营业收入增长率、毛利率、资产负债率等 [11]
汽车行业深度:华为品牌强势上攻,尊界定义超豪华市场
长江证券· 2025-07-20 18:13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看好丨维持 [12]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超豪华市场空间约50万辆,BBA+保时捷占70%,基本被外资车企垄断 [3][10] - 华为ADS4.0升级,智能化定义新豪华,华为智选有望重构中国超豪华车竞争格局,自主品牌开启国产替代趋势 [3][10] - 超豪华车自主崛起红利下,建议关注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比亚迪等 [3][10] 超豪华市场稳健,国产替代空间大 超豪华市场持续扩容,国内市场增速较快 - 全球超豪华车销量占比约2%-3%,预计2021-2031年复合年增长率达8%-14%,全球汽车市场高端化趋势加速 [19] - 国内中高端价格带扩容,2024年高端、豪华和超豪华车销量分别为416.4万、126.0万和46.4万辆,高端和豪华车20-24年复合增长率分别为11.97%和10.07%,超豪华车有结构性增长潜力 [21] - 高收入群体消费信心强、数量增多,超豪华汽车销量有望增长,2024年预计个人可投资资产超1千万人数超390万 [25] 超豪华市场百万级为主,SUV为主力车型 - 超豪华车市场百万级价格段是销量主力,2024年95万元以上销量20.1万辆,占43.3%;60-70万元区间销量从20年的6.1万辆增至24年的13.7万辆,CAGR达22.4% [27] - 超豪华市场中SUV为主导车型,2024年SUV车型销量32.4万辆,占69.9%;轿车销量呈下降趋势,MPV在低基数上稳步增长 [30] 外资品牌占主要市场,国产替代空间大 - 国内超豪华汽车品牌以德国为主,2024年德系品牌总销量占超豪华车市场超70%份额,在各主要价格带中占主导 [32] - 超豪华轿车市场由传统豪华品牌主导,SUV市场品牌分布多元,超豪华SUV市场是自主品牌突破战场,仰望U8入围 [35] - 百万元以上超豪华车市场以德系车为主,英系车凭历史底蕴与皇室叙事占顶端;性能跑车市场以F1赛事血统为核心,意系跑车占顶端 [37] - 超豪华品牌有深厚历史底蕴、与全球化IP绑定的营销共性,日韩豪车凭性价比占一席之地,为自主车企提供借鉴 [40][44] - 自主品牌以95-150万元主力价格带攻入超豪华车市场,如比亚迪仰望U8 [46] 电动智能化赋能,自主超豪华有望破冰 超豪华市场电动化趋势加速,混动贡献核心增量 - 传统超豪华品牌加速电动化转型,如路特斯、保时捷,路特斯Eletre繁花和保时捷Taycan进入24年超豪华轿车市场销量前十 [49] - 豪华和超豪华市场新能源渗透率提高,2020-2024年40万元以上汽车新能源渗透率从3.21%增至30.81%,插混渗透率从1.17%跃升至23.61%;百万元级超豪华汽车市场渗透率从4.21%提升至10.99% [53] - 2024年新能源超豪华热销车型中SUV占主导,插混主导,自主品牌仰望U8销量领先 [56] 智能化赋能电动化,自主品牌具备先发优势 - 智能化赋能电动车塑造产品差异化,自主品牌凭借智能化优势在超豪华市场实现国产替代,在OTA升级等方面领先海外品牌 [57] - 奔驰积极转型智能化,推出MB.OS平台架构,加大智驾投入 [60] - 自主品牌智能化优势突出,如问界大灯、鸿蒙智行座舱领先海外品牌 [64] 以史为鉴,超豪华市场有望复刻豪华市场国产替代之路 - 30万元以下自主品牌反超德系,电动化成主要驱动力,如比亚迪汉EV和小鹏P7热卖 [66] - 超充打破里程焦虑,自主品牌突围30-40万元区间,如极氪001凭借800V高压平台超充获市场认可 [66] - 自主品牌在40-60万元市场建立产品与用户基础,20-24年从4万辆左右增至超40万辆,理想、问界等品牌实现差异化突破 [67] - 20-24年豪华SUV市场自主品牌市占率从2.5%升至42.4%,轿车市场从2.7%升至5.0%,自主品牌在SUV市场突围,轿车市场待填补空白 [71] 华为品牌与智能化赋能,尊界破局超豪华 超豪华轿车自主仍是空白,探索空间大 - 百万元价格带轿车占比稳定,市场空间广阔,2024年百万元级超豪华轿车前十车型九席来自德系品牌,自主品牌空白 [74] - 超豪华SUV市场自主品牌替代势头明显,市占率从20年的0.5%升至24年的10.8%;轿车市场仍由德系主导,24年自主品牌市占率不足1%,有望复刻SUV国产替代路径 [76] - 仰望U8、小米SU7 Ultra、红旗在超豪华市场不同赛道突围 [79][82] 问界M9初探成功,智选车具备高端化塑造能力 - 华为赋能问界M9抢占40-60万元SUV价格带,智能化优势是成功基础,消费者更看重智能驾驶辅助和智能座舱功能 [85] - 华为DriveOne电驱技术领先,底盘技术升级,问界M9、仰望、尊界S800等车型体验提升 [89] 华为智选赋能江淮,尊界有望撬开自主超豪华大门 - 尊界S800黑科技车灯塑造尊贵迎宾体验,智驾技术领先,主动安全能力优秀 [91] - 尊界S800智能化成豪华叙事,有望突围70-100万元价格区间,设计有超豪华感,内饰有望超越传统超豪华品牌 [94] - 尊界采用尊贵营销,上市表现亮眼,72小时内大定突破2600台,首周订单总量突破3600台 [98] 投资建议 - 关注赛力斯、江淮汽车、北汽蓝谷、比亚迪等 [104]
中国雅江集团成立,重点关注岩土工程、民爆板块投资机会
华西证券· 2025-07-20 17:5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行业评级为推荐 [4]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国家重大工程推进使工程、建材和民爆需求旺盛,推荐中岩大地,看好民爆领域发展,广东宏大、雪峰科技等标的受益 [1][8] - “反内卷”加速推进,推荐水泥、防水等行业自律、提价驱动强的板块,如海螺水泥、东方雨虹等 [1][9] - 国产船舶涂料取证新节点、海工涂料有序推进,工业涂料开辟新成长,推荐麦加芯彩、松井股份 [1][10]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一周市场涨跌及重点公告汇总 - 一周市场涨跌排行榜:本周沪深300周涨幅1.09%,建材指数周涨幅 -0.32%,建筑指数周涨幅0.16%;建材板块森鹰窗业等涨幅居前,四方新材等跌幅靠前;建筑板块时空科技等涨幅居前,美丽生态等跌幅靠前 [16][17] - 重点公告汇总:鸿路钢构不调整转股价格;时空科技拟回购股份;美丽生态解除限售股份;棕榈股份首次回购股份;中国交建部分限制性股票解锁;中国中冶上半年新签合同额下降;重庆建工联合体中标项目;宁波建工二季度新签合同额增长;上海建工上半年新签合同情况;圣晖集成在手订单余额增长 [18][20][21] - 商品房周度成交数据跟踪:第29周新房、二手房市场成交量趋势走弱,30城新房成交面积同比 -25%、环比 -12.88%,15城二手房成交面积同比 -8%、环比 -3% [2][23] 水泥 - 价格环比回落:本周全国水泥市场价格环比回落1%,价格回落集中在华东和西南,上涨主要在湖南;七月中旬下游需求环比略有提升,出货率约46%,预计后期价格震荡调整 [27] - 华北:京津唐价格平稳,河北部分地区上调价格;山西价格弱稳,晋城下调;内蒙古部分地区下调价格 [39] - 东北:价格小幅上涨,黑吉地区推进中,辽宁辽中推涨 [43] - 华东:价格小幅回落,江苏、浙江部分地区下调,上海有跟降预期 [45][46] - 中南:价格底部维稳,广东珠三角维稳,茂名下调;广西部分地区维稳,湖南部分地区推涨未全落实;湖北部分地区平稳,宜昌下调 [54][56][57] - 西南:价格继续回落,四川、重庆、云南、贵州部分地区下调 [60][61] - 西北:价格继续下调,陕西部分地区回落,甘肃部分地区有变动,宁夏部分地区推涨 [64][65] 浮法玻璃 - 价格上涨,环比涨幅扩大:本周国内浮法玻璃均价1213.61元/吨,涨幅0.67%;供应面产能利用率82.09%;成本面不同燃料玻璃毛利有变化 [69] 光伏玻璃 - 整体交投平稳,库存增速放缓:本周2.0mm镀膜面板和3.2mm镀膜主流订单价格环比持平;下游组件企业开工率变动不大,需求稍有好转 [76] 玻纤 - 粗纱市场价格基本稳定,电子纱市场报价暂稳:无碱粗纱市场报价弱势下行,截至7月17日,2400tex无碱缠绕直接纱成交低价下探;电子纱G75主流报价基本持平,7628电子布报价延续 [86][95] 行业重点公司盈利和估值预测 - 报告给出建材和新材料、建筑重点公司盈利预测及PE(TTM)分位值等数据 [97][98]
计算机周报:月之暗面开源Kimi K2大模型,关注国产模型信心提振-20250720
国金证券· 2025-07-20 17:54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当下处于基本面相对混沌期,宏观上国内高频数据不算弱但部分投资者预期不高,微观上AI与国产替代使用意愿强但支付能力弱、产品待突破打磨,投资处于风险偏好影响市值波动阶段,以类主题投资为主,部分有向景气投资转化可能,多数大市值龙头公司利润弹性看需求回暖,出海/saas转型早且收入占比高的公司经营韧性更强,7月投资者对基本面关注度提升,预计下半年经营表现或好于上半年,若宏观和企业经营好转计算机板块表现或更好,同时需注意其他科技成长板块分流效应 [12] - 25年高景气维持赛道有AI算力、激光雷达;加速向上赛道为AI应用;稳健向上赛道包括软件外包、金融IT、量子计算、数据要素、EDA、出海、信创;拐点向上赛道有教育IT、网安、企业服务;底部企稳赛道包括智慧交通、政务IT、安防、建筑地产IT;略有承压赛道为工业软件、医疗IT [12]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本周观点 计算机行业观点 - 本周行业有多项重要事件,7月12日月之暗面开源Kimi K2大模型,7月14日美图公司发布AI影像Agent产品「RoboNeo」,7月15日英伟达CEO确认美国政府批准H20芯片对华销售许可,7月18日OpenAI发布统一智能体系统ChatGPT Agent [4][12] 细分板块观点 - AI算力:头部csp的capex支出积极,上半年国产替代进展积极,H20库存恢复供货有望缓解芯片供不应求局面 [13] - AI软件:流量端表现积极,应用变现端美国领先,中国追赶,在出海/C端/B端取得进展,预计下半年收入确认强于上半年 [13] - 激光雷达:7月极氪9X新车发布搭载L3级智能辅助驾驶解决方案,单车搭载5颗激光雷达,智元机器人直播通用具身机器人工业现场常态化作业,机器人远征A2 - W搭载激光雷达,ADAS行业发展重心向高端化倾斜,激光雷达单车搭载量进入通胀阶段,具身机器人在工厂端常态化作业有望加速量产节奏 [13] - 智慧交通:4 - 5月我国商用车销量同比持平附近,今年1 - 4月我国交通公路建设Capex同比降幅小幅扩张 [13] - 软件外包:传统需求稳定,AI、出海、国产替代、外延整合硬件等推动增长 [13][15] - 金融IT:稳定币引起全球金融机构变化,金融IT公司参与交易、支付、跨境结算等环节,加密行业景气度向上,板块景气度随之向上 [13][15] - 工业软件:5月份PMI49.5边际企稳走平,4 - 5月份制造业下游Capex增速环比回落,在国产替代政策未见边际强化背景下,业绩表现相对平淡 [13] - 量子计算:量子信息技术催生新质生产力,各国战略布局,我国建立完整产业链生态,政策推动商业化应用,2025年中国量子计算产业规模增长至115.6亿元人民币(16.1亿美元),并保持超过30%的年增长率,未来五年可能从实验室走向应用,与AI融合是趋势 [13] - 数据要素:创新应用成各行业改革发展核心动力,受政策催化强,我国数据市场建设处于起步阶段,“数据要素X”战略部署试点是重点,下半年政策将完善数据基础制度,推进数据资源整合共享 [15] - EDA:海外科技公司的EDA允许向中国出售,但国产化浪潮持续,行业随下游半导体国产化程度提升而景气上升 [15] - 出海:软件出海空间大,硬件或软硬结合类产品有竞争优势,部分公司形成品牌 [15] - 信创:受益于大国竞合及十四五收官项目建设节奏,政府采购网公示数据显示总中标金额突破1200亿元,同比激增78%,二季度产业链稳健向上,三季度采购有望加速,国产化软硬件基础设施采购需求旺盛 [15] - 教育IT:传统教育信息化需求稳定,AI +、学习机等软硬件提供增量 [15] - 政务IT:目前相关公司半年报表观数据一般,受益于数字中国及智慧财政的十四五收官建设节奏,下半年项目建设节奏有望加快,当下景气度底部企稳 [15] - 安防:预计在低基数效应下,下半年表观增速加快,利润端高于收入端 [15] - 网安:下游行业分布广泛,半年报表观数据一般,下半年以国家安全和关基行业为主的客户需求有望逐步修复,受大国竞合、海外局部战争及关基行业、党政相关建设需求影响 [15] - 企业服务:主营业务与宏观环境相关,近期AI新模型发布及Agent应用受关注,相关企业服务公司AI收入占比提升 [15] - 医疗IT:医保及医院支付能力偏弱,药企营销支出结构性向数字化迁移 [15] - 建筑地产IT:建筑行业向精细化管理转变,数字化和智能化需求增加,相关IT龙头企业开启AI化转型产品战略,下半年有望推出更多AI化产品方案 [15] 本周行情回顾 - 2025年7月11日至7月18日,计算机行业指数(申万)上涨2.12%,跑赢沪深300指数1.03pcts,在31个申万一级行业指数中涨跌幅位居第8位 [15] - 本周计算机板块涨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熙菱信息、延华智能、索辰科技、淳中科技、信息发展,跌幅前五的公司分别为大智慧、新利软件、工大科雅、金证股份、京北方 [21] - 2025年7月14日至7月18日共5个交易日,三市股票日均成交额为1.5万亿元,同比上升113.9%,环比上升3.3%,截至2025年7月17日,两融余额为1.9万亿元,同比上升33.9%,环比上升1.64% [24] 重点事件前瞻 - 7月将有第二届AI眼镜产业创新应用高峰论坛和2025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举行,建议关注相关产业链机会 [28]
新股前瞻|云英谷赴港IPO:国产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龙头能否乘势而上?
智通财经网· 2025-07-20 17:11
行业背景 - 2025年全球半导体行业步入新一轮上升周期,受AIGC应用爆发和消费电子需求回暖双重推动 [1] - 中国半导体产业国产化替代加速,自主可控成为国家战略重要组成部分 [1] - 半导体市场呈现"AI技术驱动"与"本土化替代"双轮驱动特征 [1] 公司概况 - 云英谷科技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中信证券为联席保荐人 [1] - 公司原计划2023年1月A股上市,后转投港交所 [2] - 公司采用Fabless运营模式,专注芯片研发设计,依赖台积电等第三方晶圆厂制造 [8][9] 市场地位与财务表现 - 公司为中国大陆首家向主流消费电子品牌供货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设计公司 [3] - 2022-2024年总收入持续增长,分别为5.51亿元、7.20亿元、8.91亿元 [3] - 同期亏损扩大,分别为1.24亿元、2.32亿元、3.09亿元 [3] - 2024年成为中国大陆第一、全球第五的AMOLED显示驱动芯片供应商 [3] 产品结构 - 主营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高端智能手机)和Micro-OLED显示背板/驱动(AR/VR设备) [3] - AMOLED芯片营收从2022年36.10万元增至2024年81.60万元,占比从65.5%升至91.6% [4] - Micro-OLED产品营收从2022年18.91万元降至2024年7.50万元,占比从34.3%降至8.4% [4] 客户与研发 - 2022-2024年前五大客户收入占比分别为72.9%、91.0%、90.2% [10] - 2024年最大客户销售额占比达54.1% [10] - 2024年AMOLED芯片销售量超5千万颗,客户覆盖全球市场份额25%以上的头部智能手机品牌 [10] - 研发开支占比保持高位,2022-2024年分别为34.1%、24.6%、27.2% [10] 行业前景 - 2029年智能手机AMOLED面板渗透率将从2024年60.1%提升至69.9% [12] - 2029年大尺寸AMOLED面板出货占比将从2024年4.7%提升至10.4% [12] - 全球AMOLED显示驱动芯片销量将从2024年13亿颗增至2029年21亿颗,CAGR 10.3% [12][13] - 中国大陆显示面板产能占比从2020年50%增至2024年70%,预计2029年达80% [15] - 中国大陆AMOLED面板产能2024年占全球55%,预计2029年升至60.8%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