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一体两翼
icon
搜索文档
北新建材(000786):石膏板业务有所承压 继续期待两翼和海外业务发力
新浪财经· 2025-08-22 08:33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135.58亿元,同比下降0.29%,归母净利润19.30亿元,同比下降12.85% [1] - 单Q2实现营收73.12亿元,同比下降4.46%,归母净利润10.87亿元,同比下降21.88% [1] - 毛利率30.35%,较上年同期略有下降,石膏板毛利率38.68%(同比下降0.94个百分点),防水卷材毛利率同比下降2.34个百分点 [2] - 信用减值损失约0.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加约0.6亿元 [2] - 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9.62亿元,同比下降52.86% [2] 业务分部表现 - 石膏板业务收入同比下降8.57%,龙骨业务收入同比下降10.72% [1] - 防水建材业务收入同比增长5.99%,涂料业务收入21.63亿元,同比增长44.42% [1] - 涂料业务毛利率31.79%,同比有所提升 [2] - 轻质建材分部经营性现金流净额6.67亿元(上年同期18.59亿元),防水建材分部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36亿元(同比下降41%),涂料建材分部经营性现金流净额1.64亿元 [2] 战略与布局 - 国际化聚焦东南亚、中亚、中东、欧洲及环地中海四大区域,境外收入3.23亿元,同比增长68.8% [1] - 公司持续推进"一体两翼、全球布局"战略,石膏板全球市占率有望提升,防水和涂料业务通过内生外延贡献增量 [3] 费用结构 - 销售和管理费用率同比有所提高,研发费用率和财务费用率同比略有下降 [2]
北新建材(000786):石膏板有承压 两翼表现突出
新浪财经· 2025-08-21 16:36
财务表现 - 2025H1营业总收入135.6亿元同比下滑0.3% 归母净利润19.3亿元同比下滑12.9% [1] - 2025单Q2营业总收入73.1亿元同比下滑4.5% 归母净利润10.9亿元同比下滑21.9% [1] - 销售净利率同比下降2.0个百分点至14.6% 主要受毛利率下降及减值增加影响 [2] 产品线营收分析 - 石膏板营收66.8亿元同比下滑8.6% 受下游需求疲软影响 [1] - 龙骨营收11.4亿元同比下滑10.7% [1] - 防水卷材营收17.2亿元同比增长0.63% [1] - 涂料营收25.1亿元同比增长40.8% 嘉宝莉营收18.2亿元同比增长38.7% [1] 区域市场表现 - 北方区域营收42.0亿元同比增长1.5% 南方区域营收66.9亿元同比下滑1.0% [1] - 西部区域营收23.5亿元同比下滑3.0% 境外营收3.2亿元同比增长68.8% [1] - 坦桑尼亚和乌兹别克斯坦生产基地营收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 [1] 盈利能力指标 - 整体毛利率同比下降0.6个百分点至30.4% [2] - 石膏板毛利率38.7%下降0.9个百分点 龙骨毛利率21.7%上升0.4个百分点 [2] - 防水卷材毛利率17.0%下降2.3个百分点 涂料毛利率31.8%上升0.5个百分点 [2] 费用结构变化 - 销售费用率同比增加0.7个百分点至5.2% 管理费用率增加0.2个百分点至4.2% [2] - 研发费用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3.9% 财务费用率下降0.1个百分点至0.2% [2] - 综合费用率同比增加0.6个百分点 [2] 战略布局进展 - 坚持"一体两翼 全球布局"战略 推进全国化布局 [3] - 拓展"石膏板+"新品类 推出国潮系列产品 培育石膏纤维板等第二增长曲线 [3] - 聚焦东南亚/中亚/中东/环地中海和欧洲四大区域 泰国年产4000万平米石膏板生产线进入试生产 波黑项目有序推进 [1][3] 产能与并购扩张 - 完成嘉宝莉重组 实现涂料业务产能布局由华北扩展至全国 [3] - 重组大桥油漆 丰富工业涂料产品体系 拓展华东市场 [3] - 在安徽安庆投资建设年产2万吨工业涂料生产基地 [3] 全球化发展 - 海外项目梯队推进 抢先布局石膏板优势产业 跟进防水/涂料产业布局 [3] - 全球化布局成效显著 境外增长势能强劲 [1][3]
加速“一体两翼”业务布局 北新建材上半年实现营收135.58亿元
证券日报· 2025-08-19 15:40
财务业绩 - 2025年上半年实现营业收入135.58亿元 [2] -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达19.3亿元 [2] 战略布局 - 实施"一体两翼,全球布局"发展战略,聚焦石膏板及延伸业务、防水涂料业务、新兴国际市场 [2] - 在山东泰安投资建设年产2000万平方米石膏纤维板生产线 [2] - 在安徽安庆建设年产2万吨工业涂料生产基地 [2] - 2025年2月28日完成重组浙江大桥油漆有限公司,完善华东区域工业涂料市场布局 [2] 产品创新与渠道建设 - 泰山石膏推出国潮系列产品并培育石膏纤维板第二增长曲线 [3] - 龙牌公司聚焦五大核心产品(鲁班万能板/采暖板/金刚板/国潮板/超平板)实现新品溢价 [3] - 北新防水推出国潮新装外露防水涂料等三款特色产品 [3] - 嘉宝莉高端门店扩张,艺术涂料与石艺漆门店分别新增200余家和90余家 [3]
中科星图总裁邵宗有:擘画“一体两翼”发展新蓝图
中国证券报· 2025-08-18 09:13
公司战略规划 - 公司提出"一体两翼、空天地全覆盖"的"十五五"发展规划,以地理信息为根基,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双翼,实现系统性业务重塑与战略升级 [1][3] - "一体"指巩固地理信息产业核心优势,强化数字地球平台建设并借助AI技术向智能决策平台进化,"两翼"分别构建低空经济和商业航天全链条服务能力 [3] - 公司目标从当前"三三三"状态(30亿元年收入、300亿元市值、3000名员工)跨越至"百千万"规模 [3] 研发与能力建设 -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构建空天信息数据、计算、服务、运营、创新五大能力体系 [2] - 员工规模从2020年科创板上市时的400人扩张至3000人,参控股约70家公司,地理信息产业排名从百强外跃升至行业第四 [2] 商业航天布局 - 公司通过投资收购卫星火箭关键器部件企业强化航空航天综合电子系统制造能力,2024年获批卫星互联与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 [4] - 控股公司星图测控2025年1月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商业航天第一股",并打造"卫星越多-数据越多-客户越多-盈利越多"的飞轮模式 [4] - 未来五年计划构建大规模算力星座,攻关"天地一朵云"解决方案,发展航天综合电子系统及天基测控终端等硬件产品线 [5] 低空经济进展 - 2025年1月发布星图低空云1.0版本,半年后推出涵盖规划、安全、监管、服务、应用五大平台体系的国内最完整低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6] - 公司认为低空经济需实现"可管可控、安全规范、经济可行",2025年将迎来从试验区向运营网、政策驱动向市场驱动的商业化转折 [6] 行业趋势判断 - 传统地理信息产业增长见顶,但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在AI技术加持下呈现超越地理信息产业的创新潜力与经济规模 [3] - 低空经济领域空管改革持续推进,多地建立飞行服务中心,核心技术(通信导航、智能调度等)成熟,应用场景持续拓展 [6]
中国铁塔上半年净利同比增8%,投行称要下调目标价
南方都市报· 2025-08-06 22:27
财务表现 - 202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96.0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8% [1] - EBITDA为342.2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6%,EBITDA率为69.0% [1] - 归属于公司股东的利润为57.5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8.0%,净利润率为11.6% [1] - 中银国际预计全年盈利将维持高单位数增长,股息率不低于76% [9] 业务板块表现 运营商业务 - 运营商业务收入424.6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0.8% [4] - 塔类业务收入377.97亿元人民币,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 [7] - 塔类站址数211.9万个,较上年年底增加2.5万个,运营商塔类租户达到357.9万户,站均租户数为1.72户 [7] - 室分业务收入46.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0%,楼宇类室分覆盖面积累计138.5亿平米,同比增长20.0% [7] 智联业务 - 智联业务收入47.26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8.7% [7] - 铁塔视联业务收入28.22亿元人民币,占智联业务收入比重为59.7% [7] 能源业务 - 能源业务收入22.0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9.2% [8] - 铁塔换电业务收入13.23亿元人民币,占能源业务收入比重为59.9% [8] 战略与研发 - 深化"一体两翼"战略布局,运营商业务为"一体",智联和能源业务为"两翼" [4] - 研发人员数量较去年同期增长29%,累计授权发明专利较2024年底提升16% [9] - 强化新一代移动通信、人工智能、边缘计算等关键核心技术研发 [9] 市场与股价 - 中银国际重申"买入"评级,目标价下调至12.73港元 [10] - 截至发稿时,股价为11.41港元/每股,市值为2008.3亿港元 [11]
地方政府lp不仅是爸爸,还是...
叫小宋 别叫总· 2025-08-05 11:47
项目落地流程 - 政府LP要求撰写项目落地报告,详细介绍项目内容、落地价值及产业链协同[3][4] - 报告需包含基金已投项目、储备项目以展示产业链协同效应[4] - 报告经过多次修改,包括投资经理、上级领导、多个政府部门(商务局、金融局等)层层审核[5][12][13] - 市长秘书要求调整文件格式并补充"一体两翼"发展战略相关内容[14][17] 沟通与修改挑战 - 投资经理通过带方言的60秒语音提出修改意见,需反复听取才能理解[7][8][9] - 多个政府部门(超10个领导)提出大量修改意见,导致流程延长[12][13] - 文件格式问题被市长秘书驳回,要求统一政府文件格式标准[14][15][16] 项目结果 - 报告流程耗时超两个月,导致项目方转向其他机构合作[23][24] - 公司以"企业不行、创始人决策效率低"为由解释项目终止[25][26] 政策背景 - 国家发改委强调政府投资基金需符合全国统一大市场要求,不强制招商引资[27] - 政策鼓励降低或取消返投比例,优化资金投向[27]
新北洋(002376) - 2025年7月31日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8-02 15:46
战略布局与业务方向 - 公司实施"一体两翼、八大业务"战略,聚焦金融、物流、无人零售等细分领域,提供智能设备/装备综合解决方案 [5] - 形成三个战略成长曲线:第一曲线(打印扫描产品等)支撑2-3年增长,第二曲线(新零售运营等)打造3-5年增长点,第三曲线(关键零部件)培育5-7年竞争优势 [5] - 2024年营业收入23.76亿元(同比增长8.52%),净利润4,854万元(同比增长152%) [6] 业务板块构成 - 第一战略成长曲线收入16.25亿元(占68.41%):打印扫描产品4.46亿元(18.78%),智能自助终端5.13亿元(21.61%),智慧金融设备5.02亿元(21.11%),智能物流装备1.64亿元(6.91%) [7] - 第二战略成长曲线收入3.55亿元(14.93%):新零售综合运营自有点位近万个 [7] - 第三战略成长曲线收入2.90亿元(12.21%) [7] - 海外市场收入9.92亿元(同比增长24%),占比42%创历史新高 [7] 物流自动化业务 - 提供全产业链解决方案,自主研发精密称重、伺服系统等核心部件 [8] - 单件分离设备国内首家商业化落地,直线分拣机市场领先,应用Toploading创新供包方案节省人力 [8] - 完成异形件分拣机等新产品发布,持续丰富产品矩阵 [8] 智能快递柜业务 - 国内深化与大客户合作,巩固市场规模 [9] - 海外与欧洲头部物流公司合作,在德国等国家实现规模化销售,拓展美洲及"一带一路"市场 [9] - 海外物流柜需求处于快速增长期 [10] 智慧金融设备 - 受益于信创政策推动国产化替代,产品市占率已进入头部 [11] - CRS存取款一体机存量50-60万台将进入批量更新周期,TCR/STM等产品需求释放 [11] - 银行网点探索按需押运解决方案降低现金管理成本 [11] - 海外拓展东南亚、南美等市场,聚焦商业零售场景提供大额现金存储方案 [12] 新零售综合运营 - 技术创新:300人软件开发团队维护"人人取自助零售云平台",持续叠加AI能力 [13] - 模式创新:采用"公共点位+商业点位"策略,整合政府公共服务职能 [13] - 区域聚焦:在威海、西安等城市验证商业模式,逐步拓展山东省内重点城市 [13] - 增值业务:探索会员、派样等多元化业务,提供数智化解决方案 [14] - 运营管理:自建仓库与补货系统,实现智能化补货路径规划 [14]
“一体两翼”新蓝图五年跨越“百千万”
中国证券报· 2025-07-09 04:50
公司战略转型 - 公司正从"数字地球技术开拓者"向"空天信息生态构建者"转型,提出"一体两翼"新蓝图,以地理信息为根基,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双翼,实现"空天地全覆盖" [1] - 战略布局需要创新投入和长期坚持,预计五年后将显现强劲动能 [1] - "十四五"期间公司构建了"空天信息一朵云",整合算力基础设施和空天基础设施,为千行百业提供全方位应用服务 [1] - 公司研发投入强度连续五年保持在20%以上,构建了五大空天信息能力,为"十五五"规划奠定基础 [1] 公司发展历程 - 公司员工数量从2020年科创板上市时的400人增长至3000人,参控股约70家公司 [2] - 公司从地理信息产业百强榜单外成长为行业第四,综合实力稳步提升 [2] - 公司当前处于"三三三"阶段:30亿元年收入、300亿元市值、3000人员工,目标未来五年实现"百千万"跨越 [3] 商业航天布局 - 公司提出向商业航天全产业链跃迁的战略规划,在卫星星座建设与运营、卫星与火箭制造、航天测运控、空天信息应用服务四大板块取得突破 [3] - 通过投资收购强化航空航天综合电子系统制造能力 [3] - 2024年12月获批卫星互联与控制技术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增强天基测运控研发能力 [3] - 2025年1月控股公司星图测控在北交所上市,成为"商业航天第一股" [3] - 公司构建了商业航天业务"飞轮"模式:卫星越多、数据越多、客户越多、盈利越多 [4] - 未来五年计划构建大规模算力星座,攻关"天地一朵云"解决方案,研究"天数天算"新服务模式 [4] - 将重点发展航天综合电子系统,研制天基测控终端等关键产品,打造"天星天链"配套产品线 [4] - 以星图测控为核心打造"星图太空云",提供太空管理综合服务 [4] 低空经济布局 - 2025年1月发布星图低空云1.0版本,半年后推出涵盖全链条的五大平台体系,成为国内首个完整低空基础设施解决方案 [4][5] - 低空经济需实现可管可控、安全规范且经济的飞行 [5] - 随着空管改革推进和运行规则明确,多地建立低空飞行服务中心,低空示范区陆续获批 [5] - 通信导航监视系统、智能调度平台等核心技术渐趋成熟 [5] - 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包括通航物流、应急救援、电网巡检等 [5] - 预计2025年低空经济将从试验区走向运营网,从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 [5] 行业趋势 - 传统地理信息产业显露增长天花板,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成为新蓝海 [2] - 商业航天和低空经济的经济体量和创新潜力有望超过地理信息产业 [2]
2025空天信息大会在合肥启幕 中科星图引领产业生态新格局
证券时报网· 2025-07-08 19:34
行业发展趋势 - 空天信息产业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融入社会生产生活,2025年成为抢占科技制高点的关键节点 [2] - 无人机技术正重塑交通、物流、农业等领域,预计2025年市场规模将突破万亿元 [2] - 2025年中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预计达2.5万亿元至2.8万亿元,年增长率超20% [6] - 产业已进入规模化应用与全球化竞争新阶段,需通过核心技术攻关、资本高效循环及生态协同实现突破 [6] 公司战略与成果 - 中科星图以"空天报国"为初心,构建了覆盖地理信息、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的全产业链生态 [3] - 公司员工规模从400人增至3000人,市值突破300亿元,跻身地理信息产业百强榜第四 [3] - 提出"一体两翼"战略:以地理信息为根基,以商业航天与低空经济为双翼 [3] - 通过"百千万工程"(百亿营收、千亿市值、万人规模)实现跨越式发展 [3] 生态合作与产品发布 - 与曙光信息等企业推动空天信息与智能计算深度融合 [4] - 联合蓝箭航天等17家企业共建商业航天全链条体系 [4] - 与16地政府达成低空经济区域合作,布局规划、安全保障及应用场景 [4] - 发布27款创新产品,涵盖三大领域,推出全球首个"低空经济全域赋能平台" [4] - GEOVIS数字地球全球总部正式封顶,数字经济承载能力再上新台阶 [4] 国际化布局 - 亚太空间合作组织将通过DSSP平台共享中国遥感卫星数据,未来拓展至商业航天领域 [5] - 呼吁中国商业航天企业以"世界语言"传递技术价值,链接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 [5] - 公司将坚持"开放共享"理念,携手产业链伙伴,推动中国空天信息解决方案走向世界 [6]
蒙牛乳业(02319.HK):周期底部回升盈利修复
格隆汇· 2025-06-27 02:17
公司战略与管理层变动 - 2024年公司新总裁高飞上任,提出"一体两翼"发展战略,围绕常温、低温、鲜奶、奶酪、冰品、奶粉六大核心业务强化主业,同时发展创新业务和国际化业务 [1] -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中粮集团,直接/间接持股24 24% [1] - 2024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886 75亿元,液体乳/冰淇淋/奶粉/奶酪业务收入占比分别为82 40%/5 84%/3 74%/4 87% [1] - 东南亚冰淇淋品牌"艾雪"2024年营业收入超30亿元,驱动海外收入占比提升至5 3% [1] 核心竞争力分析 - 奶源端通过战略投资现代牧业、中国圣牧等大型牧业集团,与多家牧业公司建立长期合作,掌控上游优质奶源 [2] - 渠道端持续调整体系,推进扁平化改革和下沉,终端网点掌控力提升,形成全国化网络 [2] - 产品端通过创新满足多元化、高端化、健康化需求,形成全品类矩阵,并通过体育/娱乐营销塑造高端国际化品牌形象 [2] 经营与财务表现 - 2024年主动优化渠道库存,当前库存水平回归正常区间 [3] - 2024年计提商誉减值11 5亿,贝拉米商标减值34 9亿 [3] - 预测2025-2027年营业收入分别为904 4亿/940 3亿/973 4亿,同比增速1 99%/3 97%/3 52% [3] - 预测2025-2027年归母净利润46 7亿/56 5亿/61 2亿,同比增速4371%/21%/8% [3] 行业环境与展望 - 上游奶源去化初显成效,散奶价格企稳回升,预计原奶产能持续出清 [3] - 2025年奶价有望环比企稳,成本红利仍存,竞争格局改善将助力盈利能力修复 [3] - 当前收盘价对应2025-2027年PE为12/10/10x,低于可比公司伊利股份等21/18/15x的估值水平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