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增量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财政仍有提速空间——4月财政数据点评(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研究· 2025-05-22 09:27
财政收支情况 - 2025年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 [2][7] - 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7%较3月提升4.4个百分点 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9%较3月提升2.8个百分点 [3][8] - 前4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度33%高于过去五年平均31.8% 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度28.4%略高于过去五年平均28.2% [3][8] 财政支出提速原因 - 广义财政收支差达-2.7万亿元高于2020-2024年同期平均-1.4万亿元 一般财政收支差-1.3万亿元高于同期平均-0.6万亿元 显示国债和新增一般债支撑明显 [10] - 截至5月16日国债净融资规模2.4万亿元发行进度49.4%显著高于2024年同期20.9% [10]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4.7%较3月提升16个百分点 主因土地出让收入同比4%较3月提升21个百分点 [31] 专项债发行与土地收入 -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 截至5月16日发行规模1.37万亿元进度31%低于2022-2023年同期的43.5%和43.1% [13] - 土地出让收入修复带动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8.1%较3月提升19.7个百分点 预算完成度5.3%高于2024年同期4.4% [19] 财政支出结构 - 一般财政支出中基建类和民生类增速较高 交通运输同比10.6% 卫生健康同比10.3% 社保就业同比9.6% [28] - 教育、科学技术支出占比提升较3月分别增加1.6和1.4个百分点 [28] 增量政策动向 - 当前为关税暂缓期 金融政策已先行落地 财政政策关注债务发行和增量续力 [15] - 准财政工具如政金债、PSL或快速落地 预算调整需关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15]
基数因素or另有原因——如何看待4月财政收支改善
2025-05-21 23:14
纪要涉及的行业 财政行业、基建行业、进出口行业、房地产行业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 **财政支出** - 2025年4月财政支出增速加快,前四个月广义财政支出同比增速达7.2%,较一季度的5.6%进一步提升,但未达年初9.3%的目标,差距在缩小[1][3] - 支出提速依赖融资支持,中央普通国债和特别国债发行进度加快,特别国债4月下旬发行比去年提前一个月,4月地方政府重心向项目投资倾斜[1][3] - 地方政府通过专项债积极进行基建投资,过去两个月地方政府性基金预算支出单月同比增速明显加快,对应地方基建投资[1][5] - 一般公共预算和政府性基金预算中民生相关支出增长,社保就业支出增速高于去年,卫生健康支出同比改善[1][5] - **财政收入** - 2025年4月财政收入端边际改善,但整体仍负增长,税收和卖地收入同比增速改善,个税同比增速回正因基数原因[1][6] - 企业所得税和进出口相关税支持税收,4月企业所得税边际改善可能与企业利润同比增速有关,进出口相关税因集中抢出口节奏提升[1][6] - **公共财政支出结构** - 公共财政支出呈现结构性变化,前四个月交通运输支出增速小幅回升,农林水相关支出同比下降,表明地方政府基建投资配套更积极[1][7] - 土地拖累减少,专项债对应其他部分走高,与今年累计约3000亿专项债多发匹配[1][8] - **进出口相关税收** - 2025年第一季度进出口相关税收处于历年同期低位,因出口退税较多,与抢出口有关,排除基数和节奏因素,前四个月税收增速累计同比仍在负区间,与PPI同比增速一致[1][9] - **土地出让收入** - 2025年第一季度土地出让收入同比增速在负区间,330个城市土地成交价款同比增速一季度回正,财政确认收入4月单月同比增速回正,趋势延续需观察房地产市场及专项债对资金流动的影响[4][10] - **未来政策展望** - 优先使用存量政策,再考虑是否加码及幅度,两会及政策文件明确财政发力抓手,消费方面有顶层设计并加快存量资金使用[11][12] - 二季度继续加快存量政策落地,是否出台增量政策观察7月底政治局会议和8月下旬人大常委会时点,根据外部压力决定,出口增速接近0时可能进一步加码[12][13] 其他重要但是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 2023年、2024年公共财政在农林水方面支出增速较高,交通运输相对较低,反映中央与地方主导项目资金支持分化,中央主导项目后续配套情况需关注超额特别国债发行速度[7] - 卫生健康支出同比改善可能与医疗反腐及低基数效应有关[5]
财政仍有提速空间——4月财政数据点评(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21 22:40
财政收支情况 - 2025年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 [2][7] - 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 [2][7] - 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7%,较3月提升4.4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9%,较3月提升2.8个百分点 [3][8] - 前4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33%,高于过去五年平均31.8%;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28.4%,略高于过去五年平均28.2% [3][8] 政府债务融资 - 2025年4月广义财政收支差-2.7万亿元,高于2020-2024年同期平均的1.4万亿元 [10] - 一般财政收支差-1.3万亿元,高于2020-2024年同期平均的-0.6万亿元,显示国债、新增一般债对财政支持有效 [3][10] - 截至5月16日国债净融资规模2.4万亿元,发行进度49.4%,明显高于2024年同期的20.9% [3][10] 专项债与土地出让收入 - 截至5月16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1.37万亿元,发行进度31%,低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的43.5%、43.1% [13] - 4月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同比4%,较3月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 [12][19]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4.7%,较3月增速提升超16个百分点,主因土地出让收入修复和专项债加速发行 [31] 收入与支出结构 - 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8.1%,一般财政收入同比1.9%,推动广义财政收入回暖 [16] - 税收收入同比1.9%,较3月提升4.1个百分点;个人所得税同比大幅改善,较3月提升超67个百分点 [25] - 一般财政支出中基建类和民生类增速较高,交通运输、城乡社区、卫生健康、社保就业支出同比分别为10.6%、6.8%、10.3%、9.6% [28] 增量政策与金融政策 - 当前90天关税"暂缓期"是加快既定政策落地和增量政策储备的窗口期 [15] - 财政政策关注债务发行使用情况及增量"续力"可能,预算外"准财政"如政金债、PSL或落地较快 [15]
财政仍有提速空间——4月财政数据点评(申万宏观 · 赵伟团队)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21 16:38
财政收支情况 - 2025年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 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 [2][7] - 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7%较3月提升4.4个百分点 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9%较3月提升2.8个百分点 [3][8] - 前4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度33%高于过去五年平均31.8% 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度28.4%略高于过去五年平均28.2% [3][8] 财政支出提速原因 - 广义财政收支差-2.7万亿元高于2020-2024年同期平均-1.4万亿元 一般财政收支差-1.3万亿元高于同期平均-0.6万亿元 显示国债和新增一般债支撑明显 [10] - 国债净融资规模达2.4万亿元发行进度49.4%明显高于2024年同期20.9% [10] - 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4.7%较3月提升超16个百分点 主因土地出让收入同比4%较3月提升21个百分点 [31] 专项债发行情况 - 新增专项债发行进度偏慢 截至5月16日发行进度31%明显低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的43.5%和43.1% [13] - 土地出让收入修复带动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8.1%较3月提升19.7个百分点 但地产销售低迷下持续性待观察 [12][19] 财政政策动向 - 增量政策窗口期开启 金融政策已先行 财政政策关注债务发行使用和增量续力可能 [15] - 准财政工具如政金债和PSL或较快落地 预算调整需关注后续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 [15] 收入结构改善 - 税收收入同比1.9%较3月提升4.1个百分点 其中印花税同比14.7% 个人所得税同比改善超67个百分点 [25] - 非税收入同比1.7%较3月回落超4个百分点 显示收入质量提升 [25] 支出结构优化 - 一般财政支出中基建类和民生类增速较高 交通运输同比10.6% 卫生健康同比10.3% 社保就业同比9.6% [28] - 教育、科学技术支出占比分别较3月提升1.6和1.4个百分点 [28]
2025年前4月财政数据点评:财政仍有提速空间
申万宏源证券· 2025-05-21 13:44
财政收支总体情况 - 2025年前4月,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0616亿元,同比下降0.4%;一般公共预算支出93581亿元,同比增长4.6%[1][9] - 2025年4月,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7%,较3月提升4.4个百分点;广义财政支出同比12.9%,较3月提升2.8个百分点[1][3][10][18][27] - 前4月广义财政收入预算完成33%,高于过去五年平均31.8%;广义财政支出预算完成28.4%,略高于过去五年平均28.2%[1][10] 财政收支支撑因素 - 广义财政支出延续提速,或因政府债务融资支撑,4月一般财政收支差 -1.3万亿元,高于2020 - 2024年同期平均 -0.6万亿元[1][12] - 截至5月16日,国债净融资规模达2.4万亿元,发行进度49.4%,高于2024年同期的20.9%[1][12] 专项债与土地出让收入情况 - 截至5月16日,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1.37万亿元,发行进度31%,低于2022年和2023年同期的43.5%、43.1%[15] - 4月地方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当月同比4%,较3月增速提升21个百分点,后续能否持续修复需跟踪[15][21][35] 财政收支分项情况 - 4月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8.1%,较3月提升19.7个百分点;一般财政收入同比1.9%,较3月提升1.6个百分点[18][21][22] - 4月一般财政支出同比5.8%,较3月提升0.1个百分点;政府性基金支出同比44.7%,较3月提升超16个百分点[27][31][35] 风险提示 - 政策变化超预期,稳增长政策可能影响内需修复斜率[43] - 经济变化超预期,海内外形势使内需修复偏慢[43]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5.10-5.16)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9 17:55
热点思考 - 金融压力可能是美联储转向鸽派政策的主要矛盾,涉及关税压力测试系列分析[5][6] - 中美关税形势缓和印证中国制造业的"难替代性",九个行业细分商品具备这一特性,包括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橡胶塑料、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等[10] - 美英达成《经济繁荣协议》,贸易谈判可能拆分议题推动局部协议,核心利益难以轻易妥协[7][29] - 增量政策可能因时因势推出,关注内外博弈下的政策变局[12][21] 高频跟踪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14][15] - 4月通胀受关税冲击PPI较大,但消费需求改善支撑核心CPI[17][18] - 美英贸易协议达成后海外资产走势分化,原油价格大幅反弹[19] - 国内港口货物吞吐量明显回升,基建开工边际改善,人流出行强度大幅上行[24] - 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增加3000亿元科技创新再贷款等[26] - 4月M2增速跳升,随政策加力微观主体预期或趋稳[27][28]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30期讨论关税终局、贸易冲突及稳增长政策路径[33][34] - "洞见"系列第60期聚焦金融压力对美联储转鸽的影响[35][36] - "洞见"系列第61期探讨贸易冲突终局及关税压力测试[37][38]
申万宏观·周度研究成果(5.10-5.16)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17 18:07
热点思考 - 金融压力可能是美联储转向鸽派政策的主要矛盾,关税压力测试系列分析显示金融环境对政策转向的影响显著[5][6] - 中美关税形势缓和反映出中国制造业的"难替代性",特别是在机械设备及零部件、橡胶塑料、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等行业[10] - 中国制造业中满足多重难替代性条件的行业包括橡胶塑料制造业、化学制品业、杂项制造业等[10] - 美英达成《经济繁荣协议》显示贸易谈判可能采取更灵活手段,但核心利益分歧仍存[7][29] - 关税谈判不确定性下,增量政策可能需要"因时因势"推出,关注政策灵活调整[12] 高频跟踪 - 2025年一季度货币政策执行报告强调"灵活把握政策实施的力度和节奏"[14][15] - 4月通胀数据显示关税对PPI冲击较大,但消费需求改善支撑核心CPI[17][18] - 美英贸易协议达成后海外资产走势分化,原油价格大幅反弹[19] - 5月工业生产平稳运行,基建开工边际改善,人流出行强度显著提升[24] - 4月金融数据显示M2增速跳升,反映货币政策宽松效果显现[26][27] 政策动态 - 央行推出"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26] - 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从1.75%降至1.5%[26] - 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增加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至8000亿元[26] - 房地产政策方面加快出台适配新发展模式的融资制度,下调公积金贷款利率[26] - 资本市场政策包括扩大保险资金投资范围600亿元,调降保险公司股票投资风险因子10%[26] 电话会议 - "周见"系列第30期讨论关税终局问题,分析近期市场核心关注点[33][34] - "洞见"系列第60期探讨金融压力作为美联储转鸽主要矛盾的议题[35][36] - "洞见"系列第61期聚焦贸易冲突终局问题,分析关税压力测试结果[37][38]
银行周报(0505-0511):增量政策稳定预期,板块配置价值凸显
太平洋· 2025-05-16 09:15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国有银行、股份制银行、区域性银行均为看好 [3] - 中信银行评级为增持,招商银行评级为买入,重庆银行评级为增持,渝农商行评级为买入 [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增量政策持续落地稳定市场预期,公募基金考核评级机制改革落地有望提高银行板块配置力度;适度宽松货币政策环境下,银行板块作为红利资产仍具备强吸引力 [5] - 建议关注受益于增量政策下预期修复的顺周期标的,如中信银行、招商银行;区域红利充足、基本面改善、红利属性强劲标的,如重庆银行、渝农商行 [5]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情回顾 - 大盘方面,本周上证指数、沪深 300 指数涨跌幅分别为 1.92%、2.00%;中证全债、中证全债(净)指数涨跌幅分别为 0.14%、0.08% [4][12] - 板块方面,申万银行指数涨跌幅为 3.88%,跑赢沪深 300 指数 1.88pct,在申万一级行业中排名第 4;国有行、股份行、城商行、农商行指数涨跌幅分别为 1.75%、5.33%、3.80%、3.47% [4][12] - 个股方面,国有行板块建设银行(4.36%)、邮储银行(2.73%)、工商银行(2.28%)表现居前;股份行板块浦发银行(7.66%)、招商银行(6.73%)、兴业银行(5.89%)表现居前;城商行板块青岛银行(7.05%)、西安银行(5.78%)、成都银行(5.71%)表现居前;农商行板块青农商行(7.35%)、渝农商行(4.38%)、常熟银行(3.44%)表现居前 [4][10][13] 数据跟踪 - 估值及交易热度,截至 2025 年 05 月 09 日,银行板块 PB - LF 估值为 0.67 倍,位于近 5 年 74.10%分位数水平;个股股息率中位数为 4.53%,高出 10 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 2.90pct;当周成交额占比为 2.07%,环比 - 0.41pct;当周换手率为 1.13%,环比 + 0.30pct [4] - 流动性,4 月末 M1、M2 同比分别 + 1.50%、+ 8.00%,M1 - M2 剪刀差为 - 6.50pct;当周央行净回笼资金 7817 亿元,本年累计净回笼资金 760 亿元 [4] - 利率及信用利差,截至 2025 年 05 月 09 日,7 天 OMO 为 1.40%,1 年期、5 年期 LPR 分别为 3.10%、3.60%;10 年期国债 YTM 为 1.64%,周环比 + 1.08pct;5 年期 AAA 级企业债、城投债信用利差分别为 42.27bp、44.29bp,周环比分 别 - 3.10bp、- 1.27bp [4] - 社融及信贷收支,4 月末社融存量为 424.00 万亿元,同比 + 8.70%;4 月单月、累计社融增量为 1.16、16.34 万亿元,同比 + 1.22、+ 3.61 万亿元;4 月末中资银行贷款、存款余额分别为 258.36、293.94 万亿元,同比分别 + 7.73%、+ 7.99% [4] 行业动态 - 5 月 9 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2025 年第一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当前外部冲击影响加大,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的基础还需进一步稳固;下阶段将实施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推动物价持续在合理水平,引导金融机构支持重点领域 [33][35] - 5 月 7 日,央行、金融监管总局、证监会三部门联合发布一揽子金融政策稳市场稳预期,全方位发力为经济回升向好提供金融支撑 [36] - 证监会印发《推动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提出 25 条举措,重点包括优化收费模式、强化利益绑定、提升服务投资者能力、提高权益投资规模和稳定性、强监管防风险促发展 [37]
热点思考|增量政策,如何“审时度势”?
赵伟宏观探索· 2025-05-15 23:40
政策窗口期的新信号 -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罕见提前召开,强调"稳就业、稳经济、稳市场、稳预期",首次采用"国际经贸斗争"表述,政策工具箱呈现灵活性与超常规双重特征[3][11] - 国新办4月28日发布会聚焦稳就业,推出三方面措施:以旧换新补贴第二批资金已拨付、育儿补贴制度及文旅消费金融支持;重点保障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加大科技绿色领域信贷投放[3][12] - 5月7日发布会聚焦稳市场,推出稳股市三大举措:央行-汇金协同增持股票基金、扩大保险和公募资金入市、发布新版重组管理办法;稳楼市措施包括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4][13] 增量政策调整方向 - 90天关税暂缓期成为政策储备窗口期,4月出口偏强主因"抢出口"效应,但预计6月将消退[5][16] - 金融政策率先落地:央行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释放1万亿元流动性,下调结构性工具利率0.25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加3000亿元至8000亿元[18][19] - 财政政策面临压力:一季度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6%,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1%,需关注二季度新增专项债发行规模较一季度增长36.5%的落实情况[6][21] 增量资金重点投向 - 一季度GDP同比5.4%,但"老结构"(出口、制造业投资)可持续性存疑,"新结构"(服务业投资、消费)仍需观察[34][38] - 促消费政策将聚焦收入分配改革:2024年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和转移净收入仅恢复至疫情前趋势的94.2%和93.8%,服务消费仅恢复至趋势的87.7%[46][48] - 新基建成为投资重点:AI资本开支推动电力基础设施需求,2025年一季度工程项目申报数量同比增9.4%,造价达1.9万亿元[57][61] 行业政策动态 - 房地产政策:供给端完善融资制度,需求端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优化存量商品房收购政策[14][25] - 科技创新:推出债券市场"科技板",实施"人工智能+"行动,设立5000亿元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14][19] - 能源投资:2025年电源与电网投资同比增速显著提升,电力系统重点转向消纳能力建设[62][66]
热点思考|增量政策,如何“审时度势”?
申万宏源宏观· 2025-05-15 16:07
政策窗口期的新信号 - 4月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前召开,首次采用"国际经贸斗争"表述,强调"坚定不移办好自己的事"和"稳就业、稳企业、稳市场、稳预期",政策工具箱呈现灵活性与超常规双重特征[3][11] - 国新办围绕稳就业召开发布会,重点推进三方面:消费以"以旧换新"补贴和育儿补贴为重点;多维度拓展高校毕业生等群体就业空间;强化民营经济支持,加大科技、绿色领域信贷投放[3][12] - 稳市场发布会聚焦三大主线:央行-汇金协同增持股票基金;降低公积金贷款利率0.25个百分点;加大科技创新再贷款力度,健全科技金融专项机制[4][13] 增量政策的灵活调整 - 90天关税"暂缓期"成为政策储备窗口期,4月出口受"抢出口"效应支撑,但6月效应或消退[5][16] - 金融政策先行落地,央行采取"全面降准+结构性工具降息",预计向市场提供1万亿元流动性,并引导存款利率下调[18][19] - 财政政策面临压力,一季度广义财政收入同比-2.6%,政府性基金收入同比-11%,需关注政府债券发行进度和增量政策续力[6][21] 增量资金的可能投向 - 一季度GDP同比5.4%,但"老结构"面临不确定性,服务业投资等"新结构"支撑作用待观察[34][38][39] - 促消费政策或转向长效机制,2024年城镇居民财产净收入仅恢复至2014-2019年趋势的94.2%,服务消费修复空间达历史趋势的87.7%[46][48] - 新基建成为投资重点,AI资本开支推动电力投资转向消纳能力建设,2025年一季度工程项目数量同比增长9.4%[57][61][62] 政策执行细节 - 货币政策组合包括:降准0.5个百分点;下调政策利率0.1个百分点;科技创新再贷款额度增加3000亿元至8000亿元[19] - 地方债发行加速,二季度新增专项债较一季度增长36.5%,特别国债发行较2024年提前近1个月[21][30] - 服务消费支持政策或包括延长休假时间、完善社保制度,测算显示全国新生儿生育补贴规模或超3700亿元[46][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