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AI硬件
icon
搜索文档
国泰海通:主动股混基金“抱团”程度明显上升 整体更偏向大盘成长风格
智通财经· 2025-10-29 21:38
核心观点 - 主动股混基金在2025年第三季度股票仓位整体上升但主动小幅降仓 配置向双创板倾斜 主动加仓方向为电子、通信、电力设备和商贸零售行业 重仓股“抱团”程度上升且风格偏向大盘成长 [1][2][3] 仓位分析 - 权益基金整体股票仓位为87.38% 较2025年第二季度上升1.64个百分点 但经市场涨跌幅测算后主动减仓幅度约为0.43% [2] - 公募基金整体仓位的上升主要由于市场上涨带动 [2] 板块配置分析 - 主动股混基金持有主板股票市值占比为58.97% 较2025年第二季度末减少6.53% [2] - 创业板配置比例增加4.53% 科创板配置比例增加1.92% 北交所配置比例增加0.08% [2] - 主动沪港深基金的港股配置比例约为33.43% 较2025年第二季度末减少2.89个百分点 [2] 重仓股特征分析 - 重仓股市值前十的股票中 3只来自电子行业 涉及消费电子、AI服务器和半导体赛道 2只为互联网港股 2只来自AI算力赛道 其余3只分别来自锂电池、金属采矿和白酒行业 [2] - 机构在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W和工业富联的重仓市值上升幅度均超过100% [2] 重仓股风格分析 - 重仓持股市值最高的前5%个股合计市值占基金总股票投资市值的38.78% 较2025年第二季度末上升5.58% “抱团”程度明显上升 [1][3] - 整体风格更偏向大盘成长 [1][3] 行业配置分析 - 机构重仓股的前五大行业分别为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通信和有色金属 [3] - 电子行业重仓比例增加约5.25% 通信行业重仓比例上升2.72% 电力设备行业重仓比例上升2.02% 医药生物行业占比变化不大 [3] - 主动增持电子、通信、商贸零售、有色金属和电力设备等行业 [3] - 银行和汽车等行业遭主动减持 [3] 大中型基金公司动向 - 大中型公司重仓的第一大行业为电子行业 该行业在前三大重仓行业中出现的频次达19次 较上季度增加1次 [4] - 医药生物行业出现的频次为12次 与上季度持平 电力设备行业出现的频次增至10次 [4] - 主动加仓电子、通信和电力设备行业的大中型基金公司数量分别为7家、4家和3家 [4] - 主动减持银行行业的大中型权益基金公司数量最多 共4家 [4]
国泰海通|基金评价:主动股混基金2025年三季报分析
报告导读: 2025 年基金三季报数据显示,主动股混基金的股票仓位上升但主动小幅降 仓,在双创板的配比明显增加,主动加仓方向为电子、通信、电力设备和商贸零售行业。 仓位分析:股票仓位整体上升但主动减仓。 2025 年基金三季报已披露完毕。整体来看,相较于 2025 年 二季度数据,公募基金的整体仓位有所上升,使用加权平均方法计算的权益基金整体仓位 87.38% ,较上 季度上升 1.64 个百分点,但主要由于市场上涨带动,使用中证 800 指数涨跌幅测算后的整体主动减仓幅 度约 0.43% 。 报告来源 以上内容节选自国泰海通证券已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 报告名称: 主动股混基金2025年三季报分析;报告日期:2025.10.28 报告作者: 倪韵婷(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25040097 庄梓恺(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25040038 陈林文(分析师),登记编号:S0880525040095 重要提醒 重仓板块分析:双创板增配明显。 截至 2025 年 9 月 30 日,主动股混基金持有主板股票的市值占比约 58.97% ,较 2025 年二季度末减少 6.53% ;在创业板的配比增加 4 ...
机器人板块震荡上行,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全天获1500万份净申购
搜狐财经· 2025-10-29 18:53
机器人板块市场表现 - 机器人板块震荡上行,鼎智科技、利元亨等概念股涨幅居前 [1] - 国证机器人产业指数上涨0.9% [1] - 机器人ETF易方达(159530)全天获1500万份净申购,且连续6个交易日合计资金净流入超7亿元 [1] 智能电动汽车指数表现与构成 - 中证智能电动汽车指数当日上涨3.0% [1] - 该指数聚焦的智能电动汽车被视为具身智能落地的代表性方向,覆盖动力系统、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执行系统、通讯系统及整车生产等产业链环节 [3] 消费电子主题指数表现与构成 - 中证消费电子主题指数当日上涨2.1% [1][5][7] - 该指数聚焦AI硬件这一主要智能终端品类,成分股为业务涉及元器件生产、整机品牌设计及生产的消费电子相关公司 [5] 物联网主题指数表现 - 中证物联网主题指数当日上涨0.6% [1]
米兰冬奥吉祥物、人形机器人、AI眼镜 245万款新品天猫双11首发
财经网· 2025-10-29 15:40
新品发布规模与增长 - 天猫双11前一个月内近4万品牌在天猫首发了245万款重磅新品 [1] - 新品数量同比去年提升46% [1] - 全球品牌将最热门顶流新品和最前沿科技尖货放在天猫首发 [1] 体育与奥运相关新品 - 天猫奥林匹克官方旗舰店首发米兰冬奥会吉祥物蒂娜Tina和冬残奥会吉祥物米罗Milo的毛绒玩具、挂件、手办等十余款新品 [1] - 国际奥委会首次推出以经典五环为设计元素的项链、耳环、手链等奥林匹克首饰系列通过天猫独家发售 [1] - 李宁92领奖服复刻版在天猫首发 [1][2] - 国际奥委会代表称吉祥物发布恰逢全球最大线上购物节天猫双11 [1] 科技与智能硬件新品 - 加速进化K1人形机器人是天猫独家首发产品为2025年Robocup足球世界杯冠军身高近1米体重195公斤 [1][2] - 夸克首款自研AI眼镜S1于10月24日在天猫开启预售88VIP到手价3329元开售迅速登顶XR设备热卖榜TOP1 [2] - 机器狗智元D1Pro和云深处绝影Lite3赶在天猫双11前发布 [2] 潮流与IP联名新品 - 运动潮流方面Air Jordan4经典配色在天猫首发且货量最大 [2] - 为庆祝Hello Kitty生日特别设计的三丽鸥优雅千金系列于10月29日在天猫首发 [2] - 周大福与NBA首次跨界联名推出湖人篮网等8大球队金章在天猫双11期间首发 [2] 平台策略与支持 - 天猫作为新品首发第一阵地的优势持续扩大 [2] - 天猫在新品激励方面投入资源翻倍提供从TMIC新品洞察到超级新品打爆的全周期扶持 [2] - 平台通过消费券和平台补贴支持新品销售如夸克AI眼镜S1预售有9折消费券和平台补贴 [2]
主动股混基金 2025 年三季报分析:增配双创板,加仓电子、通信、电力设备和商贸零售等
海通国际证券· 2025-10-29 14:36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2025年基金三季报显示主动股混基金股票仓位上升但主动小幅降仓,双创板配比明显增加,主动加仓电子、通信、电力设备和商贸零售等行业 [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仓位分析:股票仓位整体上升但主动减仓 - 股票仓位整体上升,加权平均权益基金整体仓位87.38%,较上季度升1.64个百分点,近六成基金主动减仓,约59.02%的基金主动减仓 [3][5][11] - 股票仓位变化较大的公募管理人中,中小公募基金管理人整体仓位差异大,公布了2025年三季度重仓轻仓前5大、增仓减仓前5大基金管理人名单 [12][16] 重仓板块分析:双创板增配明显 - 创业板及科创板配比抬升,主板占比明显下降,截至2025年9月30日,主动股混基金持有主板股票市值占比约58.97%,较二季度末减少6.53%,创业板、科创板和北交所配比分别增加4.53%、1.92%和0.08% [17] - 主动沪港深基金的港股比例回落,截至2025年9月30日,港股配置比例约占33.43%,较二季度末减少2.89个百分点 [22] 重仓股特征分析:主要加仓AI硬件相关个股 - 截至2025年9月30日,主动股混基金重仓持股市值前十个股分属多板块多行业,新上榜个股来自电子和通信行业 [24] - 机构在新易盛、中际旭创、阿里巴巴 - W和工业富联的重仓市值上升幅度均超100%,本季度机构主动加仓比例前十的个股主要来自AI硬件、算力及应用赛道 [24][29] 重仓股风格分析:"抱团"度上升,偏向大盘成长 - 2025年三季度末,主动股混基金重仓持股市值最高的前5%个股合计市值约占基金总股票投资市值的38.78%,较二季度末上升5.58%,"抱团"程度明显上升 [31] - 2025年三季度末主动股混基金整体相较于上季度末更偏向大盘成长风格 [32] 重仓行业分析:主动增持电子、通信和商贸零售,减持银行和汽车等 - 2025年三季度末,主动股混基金重仓股前五大行业为电子、医药生物、电力设备、通信和有色金属,电子重仓比例增加约5.25%,通信和电力设备行业分别上升2.72%和2.02% [38] - 机构主动增持电子、通信和商贸零售等行业,银行和汽车等遭主动减持,电子、通信、商贸零售、有色金属和电力设备行业主动增持幅度分别为1.73%、1.64%、1.28%、0.92%和0.61%,银行、汽车和家用电器等行业主动减持比例分别为1.34%、1.10%和0.99% [39] 大中型公募管理公司:主动加仓电子、通信和电力设备,减持银行等 - 2025年三季度末主动权益资产管理规模较大的公募管理公司旗下主动股混基金重仓第一大行业仍为电子行业,其在前三大重仓行业中出现频次达19次,医药生物行业出现频次持平为12次,电力设备行业出现频次增至10次 [42] - 2025年三季度,大中型基金公司主动加仓电子、通信和电力设备行业,分别有7家、4家和3家公司将其作为第一大主动提升配置比例的行业,首选主动减持银行行业的大中型权益基金公司数量最多,共4家 [44][45]
营收净利双增!歌尔股份锚定 AI 硬件与汽车电子新赛道
经济观察网· 2025-10-29 09:20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实现营收305.57亿元,同比增长4.42%,扣非净利润10.34亿元,同比增长19.91%,利润增速显著高于营收增速,显示盈利效率提升 [1] - 公司增长动力已从传统智能声学整机业务,切换至高毛利的精密零组件和快速增长的AI智能硬件等新兴业务,实现“增长换挡” [4][5] - 公司通过战略投资(如Micro-LED、光波导技术)和持续研发,正从制造代工向“声、光、感、算”技术生态和垂直整合能力跃迁,以抢占AI硬件和智能汽车等新赛道的技术制高点 [12][17][18] 财务表现 - 2025年第三季度营业收入305.57亿元,同比增长4.42% [1] - 2025年第三季度扣非净利润10.34亿元,同比增长19.91% [1] - 公司拟实施中期分红,每10股派现1.50元,预计分红总额5.22亿元 [20] 业务驱动力与战略转向 - 精密零组件和智能硬件业务是第三季度利润增长的主要驱动力,业务构成向高毛利板块优化 [4][6] - 智能硬件业务内涵已超越VR设备,扩展至AI智能眼镜、汽车电子、智能指环等多类智能终端 [7][9][11] - 精密零组件业务通过技术升级(如折叠屏手机专用扬声器)向高附加值领域深化,该业务毛利率已达23.5% [13][14][19] 新兴市场与行业趋势 - 2025年第二季度中国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66.4万台,同比增长145.5%;2025年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出货量同比增长110% [5][8] - AI硬件正成为消费电子领域增长最快的市场之一,公司是该市场高市占率品牌的核心供应商 [5] 技术创新与产品布局 - 针对AI智能眼镜推出超轻薄私密扬声器、多MIC+VPU传感器拾音系统等声学创新方案,解决音质与隐私痛点 [7] - 在汽车电子领域推出RNC 2.0 PLUS路噪主动降噪方案(总声压级降噪可达8dB(A)以上)、车载UWB技术方案、曲面透光柔性OLED智能面板等 [10] - 推出集成健康传感与多模态交互的新一代智能交互指环参考设计系列 [11] 战略投资与能力构建 - 控股子公司拟提供不超过1亿美元借款支持收购英国Plessey Semiconductors,获取Micro-LED技术 [16][18] - 歌尔光学全资收购上海奥来微纳光学,强化AR核心光学能力之光波导技术 [16][18] - 通过收购关键光学技术,公司致力于构建从芯片、光学模组到整机系统的垂直整合能力 [17][18] 股东信心与资本运作 - 2025年以来控股股东歌尔集团累计增持公司股份金额近10亿元 [20] - 截至9月30日,公司已执行5.1亿元的股份回购 [20]
创世纪:目前已与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I硬件等领域相关产业客户及其外发厂商展开合作
证券日报网· 2025-10-28 17:41
行业背景 - 机器人、低空经济、人工智能等新兴经济领域在国家大力支持下利好政策频出,产业化进程速度加快 [1] 公司战略 - 公司以"市场需求+技术创新"双轮驱动,根据市场态势及客户需求持续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研发 [1] - 公司密切关注新兴经济领域的发展新动向,积极开拓市场 [1] 产品与技术 - 为满足人形机器人领域相关的传感器、关节部件、外框与骨架、灵巧手部件、谐波减速器核心零部件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公司对现有钻铣加工中心、立式加工中心、数控车床、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产品进行了个性化改制和升级,并推出多款定制化产品 [1] - 为满足低空经济领域相关飞行器机身结构件、发动机关键零部件、螺旋桨叶片、动力系统零部件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公司对相关产品进行了个性化改制和升级 [1] - 为满足AI硬件相关的CPU/GPU散热器、芯片制造设备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公司对相关产品进行了个性化改制和升级 [1] 客户与市场 - 由于人形机器人、AI硬件等领域的业态模式,公司此前覆盖的3C、汽配等领域客户都是相关产业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备良好的客户积累和先发优势 [1] - 公司目前已与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AI硬件等领域相关产业客户及其外发厂商展开合作 [1] 经营业绩 - 在新兴市场的开拓为公司经营业绩带来了新的增长点 [1]
ETF午评 | A股时隔十年重返4000点,AI硬件板块继续领涨云50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涨2.6%,大数据ETF涨2%
搜狐财经· 2025-10-28 12:30
市场整体表现 - 上证指数午盘上涨0.21%至4005.44点,时隔十年重返4000点上方 [1] - 深成指上涨0.52%,创业板指上涨1.35%,科创50指数上涨0.56% [1] - 沪深京三市半日成交额达13595亿元,较上一交易日缩量2165亿元 [1] - 全市场超过3000只个股上涨 [1] 领涨板块与概念 - 福建海西板块再度掀起涨停潮,Rubin概念股爆发 [1] - 玻纤、CPO、覆铜板概念低开高走 [1] - AI硬件板块ETF领涨,新华基金云50ETF、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南方、创业板人工智能ETF华宝分别上涨2.67%、2.64%和2.62% [3] - 软件板块ETF表现良好,鹏华基金大数据ETF、万家基金软件指数ETF和汇添富基金软件50ETF均上涨约2.3% [3] 下跌板块 - 煤炭开采加工、深圳、贵金属、风电设备、美容护理、钢铁板块跌幅居前 [1] - 贵金属板块ETF跌幅显著,黄金股票ETF基金、黄金股ETF和黄金股ETF基金均下跌2.5% [4] - 有色板块跟随下挫,矿业ETF、工业有色ETF分别下跌1.53%和1.45% [4]
创世纪(300083):Q3利润高增,折叠屏、AI硬件、人形机器人拓市场
民生证券· 2025-10-28 11:50
投资评级 - 报告对创世纪(300083.SZ)维持"推荐"评级 [5][7] 核心观点 - 公司2025年第三季度业绩表现强劲,归母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164.38%,扣非归母净利润同比增长196.21% [1] - 盈利能力显著改善,2025Q3毛利率同比提升2.3个百分点至25.8%,净利率同比提升4.7个百分点至8.51% [2] - 公司充分受益于3C行业复苏,拳头产品钻攻机市场占有率领跑行业,合同资产金额同比大幅增长173.97%,显示在手订单充足 [3] - 公司积极开拓AI硬件和人形机器人等新领域市场,产品应用边界持续扩大 [4] - 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空间广阔,公司已推出多款五轴高端数控机床并实现小批量交付 [4] 财务业绩总结 - 2025年前三季度累计营业收入38.26亿元,同比增长16.80%,归母净利润3.48亿元,同比增长72.56% [1] - 2025年第三季度单季营业收入13.84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增长164.38% [1] - 2025Q3期间费用率同比减少2.7个百分点,销售费用同比下降19.31%,研发费用同比增长27.21% [2] - 盈利预测显示,2025-2027年预计营业收入分别为53.47亿元、62.93亿元、71.10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1亿元、6.38亿元、7.47亿元 [5][6][11] - 预计2025-202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31元、0.38元、0.45元,对应市盈率分别为33倍、26倍、22倍 [5][6][11] 业务与市场前景 - 折叠屏手机市场快速增长,2026年全球出货量预计同比激增51%,将拉动公司钻攻机产品需求 [3] - 公司产品可用于AI硬件相关的CPU/GPU散热器、芯片制造设备等结构件的精密加工,已与相关客户建立合作 [4] - 公司产品可用于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传感器、关节部件等核心零部件的精密加工,已与宇树科技等客户合作 [4] - 国内高端数控机床国产化率仅为6%,下游覆盖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国产化提升空间巨大 [4] 财务指标预测 - 预计2025-2027年毛利率维持在25%左右,净利润率从2024年的5.15%提升至2027年的10.50% [11] - 预计净资产收益率从2024年的4.68%持续提升至2027年的10.71% [11] - 预计总资产周转率从2024年的0.48逐步提升至2027年的0.54 [11] - 预计每股净资产从2024年的3.04元增长至2027年的4.19元 [11]
市场暖意扑面而来!大盘4000点见
每日经济新闻· 2025-10-28 11:32
中美经贸关系 - 中美就关税等多项议题形成初步共识,美方“不再考虑”对中国加征100%的关税 [1] - 当前在马来西亚举行的中美经贸磋商烘托出积极市场氛围,与5月12日《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联合声明》后的市场情绪类似 [5][4] 全球央行货币政策 - 本周迎来超级央行周,美联储、欧洲央行、日本央行和加拿大央行等主要央行将公布最新利率决议 [1] - 市场普遍预计美联储和加拿大央行将降息25个基点,有助于提升全球资本市场投资者情绪 [2] 中国货币政策与监管动态 - 央行行长潘功胜表示将继续坚持支持性的货币政策立场,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工具保持社会融资条件相对宽松 [3] - 央行将探索向非银机构提供流动性的机制,并研究支持个人修复信用的政策措施 [3] - 证监会将启动深化创业板改革,择机推出再融资储架发行制度,进一步拓宽并购重组支持渠道 [3] A股市场整体表现 - 受中美经贸利好消息影响,A股三大指数延续强势,上证指数上涨1.18%逼近4000点,深证成指上涨1.51%,创业板指数上涨1.98% [4] - 沪深两市成交额达到23401亿元,较上一交易日大幅放量3659亿元,上涨个股数量为3361只,下跌个股为1862只,个股涨跌幅中位数为上涨0.4% [4] - 上证指数盘中最高至3999.07点,距离4000点仅差0.93点,市场预期短线有回调需求但突破后首次回调被视为上车机会 [4][6][9] 行业与板块表现 - AI硬件板块表现强劲,通信设备、元器件、半导体板块指数涨幅位居行业板块涨幅榜前列 [7] - 多只AI硬件核心股创下历史新高,包括中际旭创、新易盛、生益科技、兆易创新等 [7] - 证券板块指数跳空上涨,最近15个交易日走出N字形结构,对市场情绪有支撑作用 [8] - 建议关注核心板块如AI、固态电池、人形机器人、创新药的核心股,以及位置不高的军工电子板块 [9] 市场情绪与投资策略 - 市场暖意明显,牛市环境下应放开手脚大胆投资,人气集中在成交额靠前的主线中大票上 [6][9] - 对于交易能力较弱的投资者,可配置领涨的宽基指数ETF及核心主线的行业ETF,如通信ETF、科创50ETF等 [9]